選擇性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共21張)_第1頁
選擇性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共21張)_第2頁
選擇性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共21張)_第3頁
選擇性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共21張)_第4頁
選擇性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共21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月1日起,新個稅法將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10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按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人民日報》2018年9月30日新個稅法施行起征點每月5000元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

中國歷代王朝為鞏固國家政權而向人民征課財物、調用勞動力的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的賦役制度含義很廣泛,一般包括:以人丁為依據的人頭稅,即丁稅;以戶為依據的財產稅,即調;以田畝為依據的土地稅,即田租;以成年男子為依據的徭役和兵役;其它苛捐雜稅。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自主探究:

閱讀論文《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述略》并結合教材P91-93相關內容,梳理歷朝賦役制度,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趨勢、原因和影響。秦朝田賦:稅率極高口賦:征索極重徭役(更卒、正卒、戍卒)漢朝特點:田租較輕而人頭稅較重

西漢政府對百姓的管理,實行編戶制度。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主要是自耕農),稱為編戶齊民。編戶齊民具有獨立的身份,依據財產多少承擔國家的田租(土地稅)、算賦和口賦(人頭稅)、徭役、兵役。我國封建社會完整的賦稅徭役制度正式形成。受田農民,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數量的租粟,調(戶稅)帛或麻,還必須服徭役和兵役。租調制隋朝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租調制,并規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50歲以上的男子,可以交納一定數量的絹,以代替徭役,以庸代役的辦法開始在部分受田農民中推行。前期租庸調制唐朝(只針對21-59歲的成年男子征收)

在隋朝的基礎上,規定所有受田的農民不去服徭役的都可以納絹或布代替,不再有年齡的限制。后期兩稅法內容: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分夏、秋兩次征收影響:這是我國封建稅制的重大變化,由人丁稅轉為財產稅,表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防止偷、漏稅募役法:政府雇人服役,不服役者交免役錢或助役錢影響:減輕百姓負擔,增加財政收入方田均稅法與募役法宋朝元朝租庸調與兩稅法,分別施行于北方(丁稅、地稅)與南方(夏稅、秋糧),另有科差(代徭稅)明朝初期,夏稅、秋糧,江南地區“金花銀”;后期,張居正“一條鞭法”內容:賦役合并,即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等“并為一條”,合并征收;將以前按戶、丁征收的徭役攤入田畝(各地攤法不一);田賦和徭役都折成銀兩征收。影響:有利于防止豪強官僚隱田逃稅;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民人身依附關系的削弱;促使貨幣地租的產生和部分農產品的商品化。康熙內容: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征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影響: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進一步松弛,促進了人口增長;

有利于農業的恢復和發展。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清朝雍正攤丁入畝和地丁銀

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賦稅,叫做“地丁銀”。自漢唐以來長期實行的人頭稅被廢除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時

期賦

役秦

朝田賦、口賦、徭役田賦、人頭稅、徭役、財產稅租調制租庸調;兩稅法方田均稅法、募役法租庸調(北)、兩稅法(南)一條鞭法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主要趨勢人丁為主土地為主(以兩稅法為標志)1.征收標準:2.賦役形式:勞役地租為主實物為主貨幣為主(分別以兩稅法和一條鞭法為標志)3.征收種類:4.征收時間:6.國家重農抑商,對商品征收重稅繁雜簡單(以一條鞭法為標志)不定時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5.農民由必須服徭役逐漸發展為納絹代役(以“庸”為標志)中國古代賦役制度變化的原因1、生產力、商品經濟的發展;2、維護統治、緩和社會危機;3、農民反抗斗爭,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

史實:秦朝和隋朝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使王朝滅亡;西漢和唐朝采取輕徭役薄賦政策則出現了“盛世”。)賦役制度變化的影響1、推動生產力進步,有利于經濟恢復、發展;2、增加財政收入,緩和矛盾,鞏固統治;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4、農民依附關系松馳,為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促進了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二、關稅海關代表國家,依據國家的關稅政策、稅法及進出口稅則,對進出關境的物品征收的稅,稱為“關稅”。思考:關稅的意義?鏈接時事:中美貿易戰1、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2、保護生產,調節經濟;3、增加財政收入。總之,關稅不但對一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保護功能,還對一國經濟有促進和支持作用。自主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中國關稅的發展過程

中國關稅起源與早期關卡密切相關。早期關卡屬于“國家”之間的防御體系,政治軍事功能第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關卡開始延伸出財政功能。因此,我國早期的關稅實際上是一種通過稅,關卡就是國家課征關稅的權力機關,這是我國關稅起源的基本痕跡。三、個人所得稅思考: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意義?1、組織財政收入;2、調節收入分配,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3、有助于培養和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課堂小結:賦稅制度的影響(2011大綱)明后期,某地佃戶將收獲的好米換取銀錢自用,劣質米交租,豐收之年也聲稱歉收,拖欠地租“漸以成風”,官府勒令田主完糧納稅,“于是稱貸(借高利貸)完官而田主病”。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業的發展沖擊農業B.佃戶人身依附關系弱化

C.佃戶與地主矛盾激化D.國家稅收政策發生變化鞏固練習丁別土地(畝)占比(%)丁銀(兩)占比(%)100畝以上1873130.012.222.760—100畝49297.920.024.530—60畝1280420.569.7515.510—30畝2006432.1154.1534.310畝以下59349.5128.4328.60畝0064.7314.4總計62462100449.3100

上表反映了清初直隸獲鹿縣八個甲丁銀負擔情況。從中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