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8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時新熱點素材精編_第1頁
專題28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時新熱點素材精編_第2頁
專題28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時新熱點素材精編_第3頁
專題28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時新熱點素材精編_第4頁
專題28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備戰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時新熱點素材精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言:漫步東湖,水光瀲滟,草木斑斕,飛鳥翔集。11月5日至13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國際濕地城市”武漢設主會場舉行。這是我國首次承辦《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本屆大會的主題,也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愿景。作為生態領域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本屆大會將為全球濕地保護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擘畫新藍圖。現整理美文佳作、重要意義、人物時評等內容如下:濕地美文:美如畫、錦繡如屏,涵養自然之美鹿鳴呦呦,鷺鳥伴飛。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也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生活同濕地有著密切聯系。”“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薄暯娇倳浉叨戎匾暆竦氐谋Wo和修復工作,多次強調濕地的重要性。廣袤濕地,多彩多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些來自幾千年前《詩經》的經典詩句,充滿濕地的身影,有古老的河流、斑斕的湖泊、神秘的沼澤、浪漫的海濱。翻開中國的“山水圖”,遼闊的疆域、多樣的氣候、復雜的自然條件,孕育了5635萬公頃濕地和多元的濕地類型。從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到高原群山間的青海湖,從北溫帶湖沼葦草遍布的黑龍江扎龍到熱帶紅樹林茂密的海南東寨港……依托豐富的濕地資源,中國建立起1600余處濕地公園?!稘竦毓s》認證的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中國13個城市入選,是全球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繁衍、棲息之地,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綠色濕地,萬物芳華——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秉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將重要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把濕地列為一級地類,持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近10年,我國累計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3400多個,新增和修復濕地80余萬公頃。2017年起,湖南在湘江流域8市啟動退耕還林還濕試點,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濕面積3.85萬畝。活力濕地,生機搏動——有力的保護讓中國濕地顯現出更多活力,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長江沿線,“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渤海之濱,在遼寧盤錦濕地可觀測到的黑嘴鷗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的千余只增長到目前的上萬只;高原湖泊滇池畔,紅嘴鷗已連續30余年從遙遠的西伯利亞等地飛往昆明越冬。在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10年來,增加了近700種動植物,成為飛鳥、魚類、昆蟲和草木的天堂。類似的故事在中國各處濕地都在發生,一幅幅生態畫卷徐徐鋪展開來。重要意義:珍愛濕地、守護未來,潤澤和諧之美在黑龍江扎龍濕地,多年來,通過采取長效補水機制、生態移民搬遷等方式,這里的丹頂鶴野生種群不斷壯大。從“人鳥相爭”到“人鳥相親”,反映了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期待。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睗竦乇Wo頂層設計不斷健全——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濕地保護被納入《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等文件出臺,國家和省級層面累計建立97項濕地相關制度,初步形成了濕地保護政策制度體系。今年6月1日,中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施行,全國28個?。▍^、市)先后出臺了濕地保護條例和辦法,共同構建起濕地保護管理頂層設計的“四梁八柱”。保護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建立分級分類管理體系,中國共有國際重要濕地64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省級重要濕地1021處,設立國家濕地公園901處。這是中國濕地的家底,也是中國持續推進生態保護的成果。作為全球首個完成三次全國濕地調查的國家,中國各地建立了濕地調查監測野外臺站、實時監控和信息管理平臺,并將逐步納入國家林草生態感知系統,實現監測監管一體化,濕地科技支撐能力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全民共享——保護濕地在中國已成全社會共識,更多的濕地也由此成為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約90%的國家濕地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中國智慧、世界貢獻,和合共生之美“我們要深化認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致辭中指出,“我們要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我們要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我們要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共筑生態文明之基,這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30年來,中國努力踐行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不斷加大立法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國際合作等力度,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對濕地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種需求,有力地支撐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前不久,中國制定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國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把約1100萬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系。談及中國濕地保護,《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說,在有關立法等推動下,中國已有一半以上濕地受到某種形式的保護,如成為國家公園、社區公園等。當其他締約方看到中國的這種引領作用時就會明白,為何濕地保護如此重要,因為濕地保護也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美好家園,這是中國向世界展現的大國擔當。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內,黃嘴白鷺舒展優雅身姿,輕輕棲停于郁郁蔥蔥的樹冠上……周圍的居民說,能重新看到這種珍稀鳥兒,得益于當地紅樹林重現生機。紅樹林被譽為“海岸衛士”,但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正以年均1%的速度減少。通過持續加強保護和修復,中國現有紅樹林地面積2.71萬公頃,是世界上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少數國家之一。作為本屆大會的議程之一,大會將積極爭取中外各方支持,推動在中國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作為全球紅樹林保護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科研平臺?!爸袊臐竦乇Wo成就在全世界有目共睹,正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眹覞竦乜茖W技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大學教授袁興中說。2018年,中國起草的《小微濕地的保護和管理決議草案》在《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順利通過。這是我國加入《濕地公約》后,首次向《濕地公約》提交決議草案并順利通過。小微濕地獨特的生態功能,得到國際社會更為廣泛的關注和認同。這是中國濕地保護的成果,更是對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作出的積極貢獻:——共享經驗,承辦發展中國家濕地保護援外培訓,與20多個國家的150多名濕地管理者分享中國濕地保護修復先進技術和成功模式?!仓\合作,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實施外交部“瀾滄江-湄公河專項基金”濕地項目,廣泛開展雙多邊濕地合作與交流。——共促和諧,啟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中國候鳥保護網絡建設”項目,對約30萬公頃國際重要濕地加強管理。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本屆大會將以制定公約第五期戰略規劃為契機,推動審議通過《2025后全球濕地保護發展戰略框架》,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濕地人物——馬井生: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東南部的北大港濕地,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面積達348.87平方公里,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線”的重要驛站。作為我國渤海灣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2020年,天津北大港濕地被分別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和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而作為我國京津冀地區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大港油田和北大港濕地毗鄰而居、唇齒相依。曾經,油氣開發井田、站場管道與環境保護區域交錯分布,生態環境保護與工業生產之間難以形成合力;而如今,昔日的井場蘆葦蔥郁、鳥兒鳴囀,這塊濕地自然保護區充當了大港整個生態系統和地區小氣候的“調解員”。記憶里的“荒野”在天津濱海新區北大港濕地的愛鳥志愿者小屋,濱海新區濕地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老馬正和北大港濕地管委會工作人員劉健聊著濕地最近的新動向。1976年出生的老馬,大名馬井生,取“在油井旁出生”的意思。他說,他就是“油田的孩子”。馬井生:我的老家在東北黑龍江,我父親1972年到的大港油田,我是在這出生的,是“油田的孩子”。早期,為了中國的石油工業發展,這些石油人就扎根于荒原。他們剛來的時候,這里一片荒涼,到處都是蘆葦,沒有建筑,就是荒野。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濕地的概念就是“荒野”……那時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當時的“荒野”會逐步成長為如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石油新城??稍跐竦氐母拍钸€不那么廣為人知的年代,記憶里的“荒野”,就已經承載了老馬童年里最快樂的時光。馬井生:在我的記憶里就是荒野、蘆葦、水面,我們小時候在這種荒野里穿行,撿鳥蛋、去摸魚……這些都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到秋天,濕地的堿蓬草紅了,那個時候我們其實更忙碌于跟在爸爸媽媽屁股后面去摘草籽,冬天家里要養雞、喂雞,草籽給它當飼料。現在,就正是我們濕地堿蓬草紅了的季節,特別美。老馬鏡頭里北大港濕地的變遷青年時期,馬井生喜歡上了攝影,通過鏡頭記錄伴隨自己成長的北大港。2005年,一次和北師大鳥類學研究團隊的偶然相遇,讓老馬第一次了解到,他所生活的地方,是地球上另外一些物種烙印在基因里、周而復始遷徙路途的必經之所,是與人類伴生的其他物種同樣賴以生存的“公共空間”。馬井生:他們告訴我,全世界有八條候鳥遷徙通道,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它連接著東亞和澳大利西亞,是候鳥的一個古驛站,候鳥南來北往是亙古不變的。第一次跟北師大同學們看到天鵝的時候,我也很震驚,因為我從小在這長大,沒有見過天鵝。后來北師大學生告訴我,天鵝來自遙遠的俄羅斯遠東地區、來自蒙古,因為脖子上有帶著編號的環志。馬井生:我拍過一張照片,一只貓頭鷹被細細的絲網纏住。我救它的時候,它用大大的眼睛望著我,其實我就感受到那種生命的無助。它們遷徙的過程中會遇到饑餓、生病、人類捕捉的情況,能到遷徙地是一個非常艱辛的旅程。2017年,天津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成立,推出多項保護修復措施,在重點管控區域實施全面封閉式管理;保護區域內的生產經營活動逐步退出,大港油田也從傳統的粗放生產走向綠色環保之路——采油機少了、污染也少了。這片土地的變遷和故事,生長在油田的老馬再熟悉不過;對這里的故土深情,也讓老馬和身邊的志愿者自然而然成為北大港濕地保護體系里的重要組成部分。17年默默付出,濕地的明天靠大家11月,又到了冬候鳥遷徙的時期。和往年一樣,劉健與老馬的志愿者協會相約開啟今年的濕地聯合巡查。在劉健看來,這種“政府+民間”相結合的北大港模式,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濕地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劉?。厚R會長他們站在志愿者協會的角度跟我們一直配合對老百姓進行講解,把我們的政策都說明白、講清楚,最終也獲得老百姓的理解。志愿者對保護區可能存在的偷捕、盜獵行為進行民間監管,一旦發現問題就會跟我們聯系。從2017年到現在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到目前為止,偷鳥捕鳥的行為基本上已經禁絕了。今年,是老馬志愿者生涯的第17年,也是這個“油田的孩子”為守護北大港濕地默默奉獻的第17年。十年前,他曾和志愿者們深入沼澤濕地,配合政府部門一同拯救了30多只東方白鸛。馬井生:當時我記得救活了13只,我們在沼澤里跋涉,非常艱難,稀的淤泥里打不動腿。到最后我們都是抱著白鸛,因為它飛不動了,在濕地里跪著走。因為你沒有體力,東方白鸛的體重又很沉,志愿者非常艱辛……“人類要發展、濕地要保護,它并不矛盾”近年來,天津大力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875平方公里濕地升級保護”“73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建設”“153公里海岸線嚴格保護”),北大港濕地也不斷得到保護修復,主要保護的候鳥從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現在的281種,每年過境的鳥類達到100萬只。十年前曾經被老馬和志愿者們救助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般只在東北地區遷徙、繁殖的“鳥中國寶”東方白鸛,近些年來也越來越多來到北大港濕地;從2016年至今,已經觀測到60對東方白鸛在這里筑巢、繁殖。馬井生:人類要發展、濕地要保護,它并不矛盾,是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我們有好的工業發展,做到全過程的清潔發展,污水零排放、大氣達標排放,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我們通過經濟的方式來反哺濕地,要經濟發展也要綠水青山。未來,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