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講民族習俗倫理第1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民族習俗是一個民族俗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它通過口耳相交的傳播方式維護著本民族世俗倫理文化的存在和發展,而它本身的一些內容和要求又直接體現著本民族倫理文化的要求。“習俗作為一種自發社會秩序,一旦生成,它就能作為人們社會活動與事務中的一種常規性固化習俗本身覆蓋的團體、社群或社會中成員的現象型行為,從而它本身也就作為一種事態、一種情形,像一種社會規則那樣對成員的各自行為有一種強制性的規約。”什么是民族習俗?第2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目錄1回族習俗倫理2少數民族倫理道德與風俗習慣3小結第3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回族風俗習慣深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和伊斯蘭習俗倫理的影響,它最初以命禁形式表現出來,其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和民族的生存。回族習俗倫理文化在本質上是反映人與人關系的世俗倫理,不屬于宗教倫理范疇,而是把世俗倫理道德神圣化。因此,回族習俗倫理實際上已成為回族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的社會公德。
一、回族習俗倫理第4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回族的習俗倫理除了體現了在宗教活動和經商活動中,體現在社會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外,比較突出地表現在社會人際交往、喪葬禮儀習俗和飲食衛生習俗等方面。
(一)見面問候禮儀倫理回族穆斯林非常重視見面問候禮儀習俗倫理。回族穆斯林熱情好客,禮貌待人。回族穆斯林相見,先互致“色倆目”(阿拉伯語,問好)。回族穆斯林見面相互祝安和問候時怎樣說“色倆目”?第5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色倆目”,阿拉伯文SalalVl.的譯音,又譯作“色蘭”、“賽倆目”,原意為“和平”、“平安”。穆斯林相互祝安和問候用語,每次禮拜也是以先向右方后向左方說“色倆目”結束。“色倆目”的全文是:“按賽倆目阿來枯姆”,意為“主的安寧在你們上”;回答者則說“我耳來枯悶賽倆目”,意為“主的安寧也在你們上”。回族穆斯林認為,穆斯林之間說“色倆目”,既有利于團結友愛,又可化除成見,家庭可以和,社會可以安,宗教可以興,國家可以強。第6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因此,相互祝安以禮貌待人,成為伊斯蘭教重要的倫理道德傳統。按伊斯蘭教習慣,回族穆斯林說“色倆目”一般遵守以下禮儀習俗:
1、進門的向門內的人先說“色倆目”。2、站著的人向坐著的人先說“色倆目”。3、行走者向停立者先說“色倆目”。4、年輕人向年長者先說“色倆目”。5、知識少的人向知識多的人先說“色倆目”。6、聽到有人向自己說“色倆目”,必須立即以“色倆目”第7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答之,這是“副天命”;如一群人聽到有人說“色倆目”,至少須有一人答以“色倆目”,否則這群人均有責任。回族穆斯林認為,說“色倆目”是莊嚴的事,須恭敬為之。故有一些場合不宜說:一是別人在誦讀《古蘭經》時不宜打攪;二是在水房中赤體沐浴時不宜說;三是在廁所及其他污穢處不宜說。(二)回族喪葬禮儀習俗倫理生必有死,死必有葬,葬必有禮。古今中外,世界上的各個民族都有其各自獨特的喪葬禮俗文化。回族作為信仰伊第8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斯蘭教的穆斯林民族對其喪葬禮儀亦特別重視。回族穆斯林去世,忌稱“死亡”,而稱“歸真”,意即“回歸至真主闕下”;又稱“冒臺”,意即“逝世”,為阿拉伯文音譯;中國回族穆斯林俗稱“無常”,稱尸體為“埋體”,一個回族穆斯林亡故后,要為之舉行一整套喪葬儀式。在回族穆斯林喪葬禮儀習俗上,基本特點是:土葬、速葬、薄葬。回族穆斯林的葬禮既有回回民族的習俗特點,又有伊斯蘭教處理死者的信仰性質。而這種喪葬禮儀習俗獨具特色,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包含著豐富的倫理內容,有著重要的倫理教育功能。第9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殯禮習俗倫理:對穆斯林來說,死亡是結束今世、通向后世的關鍵時刻。“凡有血氣者,都要嘗死的滋味。我以禍福考驗你們,你們只被召歸我。”(2l:35)在這樣一個重大的時刻,按照回族穆斯林喪葬禮儀習俗,一個即將告別生命的回族穆斯林亡故后,親人們要為亡人作殯禮。回族穆斯林認為,為亡故的穆斯林向安拉祈禱是一項共同的義務和集體的責任。回族穆斯林的喪葬禮是人一生結束后鄰里鄉親、朋友等進行哀悼、紀念、祈禱的一種儀式,是回族民俗倫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回族穆斯林認為,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結果,作為在世的人,對于死亡不論其貧富或貴賤,不管是子孫滿堂,還是鰥寡孤獨,都一律平等,要盡埋葬的責任,并要葬之以禮。第10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殯禮前的準備:在殯禮前要用清水為亡人全身進行清洗。先開始給他洗“小凈”;然后再清洗其周身數次,要洗遍全身每一竅處,直至洗到肉眼見不到污穢時止。洗凈周身上下后,即用白布將身體包裹起來,將其移至喪柩(埋體匣)中,置于舉行殯禮之處。置放遺體時須注意,使亡人面向克爾白方向。參加殯禮者均須洗過大小凈。伊瑪目站在遺體旁,面向麥加克爾白方向,其他人列于其后,殯禮即開始了。第11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殯禮,阿拉伯文“者那則”(Janaza)的意譯。是沒有鞠躬、叩首、末坐的禮拜,整個過程簡單,參加者隨同伊瑪目站立、舉意、抬手、贊主贊圣、祈禱。殯禮后,即由眾人送遺體去墓地埋葬。穆斯林的葬禮隆重、莊嚴而簡樸,有其獨特之處,禮儀很多,但不脫離宗教色彩,許多方面還有一些地方特色,喪葬習俗體現了穆斯林孝親敬老、團結互助、愛好清潔的質樸精神,促進了民族情感的交融與溝通。第12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1)土葬習俗倫理土葬即不用棺槨而直接將尸體放人土中,謂之“入土為安”。回族穆斯林認為,真主從土上造化了人,最后又復歸于土中,“入土為安”,如不是特殊情況,一般為土葬。土葬具有既經濟又衛生的優點,尸體腐爛后極易被土地吸收。(2)速葬習俗倫理速葬是指停尸不過三日,即三日必葬。穆斯林常說,“亡人奔土如奔金”,就是指的速葬。一個回族穆斯林亡故后一般夜亡晨埋,早亡午埋,有的頭天無常,次日即葬,“埋體”不可停放幾日,葬期不超過三天。第13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這種喪事速辦,不搞疲勞戰術,又避免尸體因長期停放腐敗污染環境的作法,是回族穆斯林喪葬禮儀習俗的一個優點。主張速葬,這是回族穆斯林的美德。回族穆斯林認為,時間太長有傷亡人尸體,使之不能人土為安。回族穆斯林主張速葬,周圍的人就不容易有恐懼感,覺得亡人干凈、圣潔、尊貴,跟活著的時候一樣可以親近,不容易產生看到自己可親可敬的親人死后尸體變得面目全非,從而恐懼、害怕心理。所以回族穆斯林的速葬不論是從生理學角度上,還是從心理學角度上,以及倫理學角度上,都是科學、合理的。第14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3)薄葬習俗倫理
薄葬即葬必從儉,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回族穆斯林主張厚養薄葬。厚養薄葬,是回族穆斯林關于子女如何對待父母問題上的基本主張和態度,也是回族喪葬禮儀習俗倫理的優良傳統之一。回族穆斯林喪葬習俗中體現出濃重的互幫互助的倫理精神。伊斯蘭教義規定:穆斯林有埋葬亡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有為亡人舉行葬禮的義務,至少要有一個人履行了這項義務,別人才能卸去責任。如果遇上鰥、寡、孤、獨者或家在外地而當地又第15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無依無靠之人,以及死者家中確有困難的人,群眾都能給予幫助,清真寺也為其料理后事,阿洪、師母及其他穆斯林為其凈身行殯禮、送葬,而且往往比一般人更隆重,人們爭相為其行殯禮、送葬。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穆斯林不幸去世后,他的同胞會自動前來為他(她)送行,哪怕他(她)是一個餓死路邊的乞丐,也會有人把他(她)埋葬。這些互幫互助的行為體現出回族穆斯林民族是十分重情義的民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團結,融洽了民族感情,加強了民族凝聚力。第16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少數民族倫理道德教育融匯于各種習俗文化之中。二者關系:倫理道德和傳統習俗相結合,是少數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一般反映著該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體現著該民族倫理道德的要求,而少數民族的倫理道德也總是借助于該民族的習俗形式體現出來。通過習俗事象的表面層次,民族文化在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上的深層涵義被傳達出來。二、倫理道德與習俗文化第17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大多數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存在情況,不同于漢民族那樣具有豐富的道德典籍和完整的規范體系,而往往帶有明顯的經驗性特征,主要是散布和融匯在實際生活之中。鄉規民約、喪葬禁忌、人生禮儀、節日慶典、諺語歌謠等民間習俗,成為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利用習俗性作為傳播的載體,少數民族的倫理道德便有了很大的普遍性和穩定性。人們在親身經歷、耳濡目染習俗文化的過程中,倫理道德便自然地滲透到人們心里,而年第18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長者的行為示范,更是成為傳播的載體。如此代代相傳,許多倫理道德的內容不斷內化為民族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倫理道德行為。(1)少數民族村寨的鄉規民約,既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安寧的習慣法,也是用以進行評價善惡和規范行為的倫理原則和道德標準。比如侗族地區六面陽規,規定的不許“拆散家庭”、“撩妻弄婦”、第19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拐賣婦女”等條款,是進行著維護婚姻家庭和男女關系的道德規定;不許“偷放田水”、“移動界石”、強占他人田地山場或園土魚塘等的規定,是對保護村寨群體和個體成員的財產、利益不受侵犯的道德約束;不許“小偷小摸”、開場賭博、弄虛作假等等的規定,是對人生道德品質的道德要求。鄉規民約把道德教育和必要的約束結合起來,保證了少數民族揚善棄惡、正直善良的道德風尚的形成。第20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禁忌習俗作為與信仰體系相適應的的文化事象,同樣有力地約束和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在少數民族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科學技術的不發達,禁忌幾乎充斥于生存的整個空間。大量的禁忌中,消極因素和積極因素同時并存。積極的禁忌習俗依靠人們的內心恐懼,通過限制人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規范和發展了傳統的倫理道德。一些禁忌習俗還有力地維持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系,對民族地區的人們形成良好的道第21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德修養,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和凈化社會風氣都起到極好的作用。(3)人生禮俗普遍盛行于少數民族中,成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成年禮為例,它不僅是男女兒童成年的儀式,也是一種傳統的社會道德教育。比如在瑤族男子的成年儀式中,受戒者每日都要聽戒師講述道德戒律和民族的歷史,戒日還要立下“不殺人放火,不偷盜搶劫,不認賊作父,不陷害好人,不為官欺民,不行賭第22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哄騙,不奸女拐婦,不虐待父母,遵守禮儀,誠實為人”等等做人的誓言。盡管各民族舉行成年禮的形式不同,傣族有飾齒和紋身的習俗,仡佬族有拔牙習俗,納西族摩梭人有穿褲子禮俗,“但在進行各種道德行為規范的教育,讓受禮者遵守成年人應遵守的道德準則等方面則是一致的。”成年禮儀式中普遍都要念誦的經文或吟唱史詩中,內容也涉及到行為規范與道德倫理教育的許多方面。第23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4)節日慶典不僅是少數民族歡慶、紀念、團聚、休息的特殊日子,而且也是接受傳統道德教育的良好形式。各種節日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民族的道德觀念,如傣族的“潑水節”表現出崇尚機智、不畏強暴的美德,拉祜族的“新米節”體現了孝敬老人父母的人倫之美。民族節日成為各民族的道德文化得以傳承和聯絡感情、增強凝聚力的重要形式,在節日的歡樂和喜慶中,民族的道德情感得到盡情的表露,同時民族的道德觀念也得到廣泛的傳揚。第24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
現代學校產生之前,習俗是人們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比如普通百姓可能并沒有機會學習“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樣的辭句,但屈原的憂國憂民精神卻世代傳揚,原因就在于端午節的習俗沿傳至今。人們在吃著粽子、觀看龍舟賽的過程中,一次次地受到愛國之情的感染和激勵。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常常不是出于哲學思辨、邏輯的推理或道德的說教,而是通過大量實際生活中的種種三、小結第25頁,課件共28頁,創作于2023年2月習俗和事象得到仿效、遵循,或從禁忌的習俗中得到約束和回避。在習俗文化事象中,通過百姓生活的具體行為方式,道德倫理被充分表達出來,并且世代相傳、互相仿效、不斷重復,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極大的引導和制約作用。在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習俗文化的這種道德教育作用更為突出。很多少數民族從孩提時候起,長輩們就以各種習俗形式來教導他們如何認識社會,對待自然,處理生產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習俗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貨補協議書范本
- 貨車砂石料運費合同協議
- 購買宣傳冊合同協議
- 訂房合同交付定金協議
- 解除職工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不同木料的聲學特征試題及答案
- cnc測量員試題及答案
- 2025幼兒園數學學習結果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察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基礎測驗試題及答案
- 2025哈爾濱市木蘭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勞動法律法規與政策》課件
- (二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畢業班綜合測試(二)生物試卷(含答案)
- 浙江省麗水市發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政治試題(含答案)
- GB/T 45460-2025鋼絲繩在無軸向載荷條件下鋼絲繩徑向剛度的測定
- 轉移支付合同協議
- 挖機轉讓合同協議
- 第四課第二課時《誰唱歌》課件 一年級音樂下冊 湘藝版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超越廣告-南京林業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機械基礎中職帶傳動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