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
考題設計
鑒賞詩詞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
作品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這些表
達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
達了什么內容情感。
賞析表達技xF
1、抒情方式
2、描寫方式
3、修辭技巧
4、結構技巧
(2)間接抒情:情景交融(借
景抒情、融情于景、觸景生情、
以景結情)托物言志、詠史言志、
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懷古傷
今、借古諷今、即事感懷等
第一步,指出詩歌抒情手法的顯著特
點.(點手法)
蓄三點;結合詩句闡釋抒情手法如何
云田.(聯云田)
第三步,簡析抒情手法對塑造形象、
表情達意的作用。(析作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
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詩人在
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這種
方式比較直觀。
直黜宿,就是直抒胸臆。M:L接抒__情_能__鮮_明地表
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感染讀者、引起強烈
共鳴的效果。
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
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把作者那種
蔑視權貴的思想鮮明地表達了出來。
再如:“白日俅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
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保ㄍ踔疁o《登鸛雀樓》)
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產
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
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
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凄愴、蒼涼意境,這意境
引發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
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
2熟圜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摩
,從軍行楊向Q
烽騏西京,心中自不平。牙■辭鳳闕尸鐵騎繞
龍源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
勝作一書生。牙璋:古代皇帝調兵的令牌.
問:最后兩句采用的是的抒情方
式,既表現了作者的思想,也反映
了當時唐王朝強盛國勢下的_____________的民
族心態,讀來令人豪情滿懷。“牙璋”“鳳
闕”“鐵騎”“龍城”采用的都是的修
答案: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忠君報國和
建功立業的思想;舉國上下尚武好戰的一往無
前、戰無不勝的民族心態;借代的修辭方法。
CT:
隹J間接抒恬:
詩人們往往借助多種修辭藝術,委婉
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于景、以
景結情)托物言志、懷古喻今或借古諷
今、即事感懷、用典抒情。作用:可以
使感情的抒發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尋
味。
(1)情景交融(觸景生情、寓情于景、
以景結情、借景抒情)
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
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
描寫景物來抒發情感,是一種間接而
含蓄的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
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
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
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
抒情。
例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
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
滾的江水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2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Gn。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借助于
“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
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的魂阜
夢繞、久久不忘。
2、9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中李清照對春光的留念惜別之
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間已是“綠
肥紅瘦”的景象來抒發的。
敏鄉明月9
“松風山月9“隱逸情”
“寒林殘月9“詩人的憂愁”
“中秋圓月-“相思情苦”
“長亭折柳9一“惜別情”
“空城落花9-“對國勢衰危的哀嘆”
“風雨落花雙燕孤飛”一“閨怨情”
“江湖扁舟月落烏啼”--“詩人的羈旅之苦
“夢后酒醒煙柳斷腸”“悲歡離合情”
“昔榮今非幾度夕陽”對世事滄桑的感嘆”
■②注意樂景與哀景的嶷:
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
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關于情景交
融的鑒賞,關鍵在于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
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一哀景、樂
景。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
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
法。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
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1、絕句二首(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
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
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
ar
?E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詠堿標T庠*常舊借助4
曲詠事物的一些特性,來寄托、傳達作
者的志向、抱負和操守等。指的是詩人不
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
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
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詩人借自然界中的
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
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垂綏[su。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析】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
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
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
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
頌和高度自信。
落(借古諷今(喻今、I)
福胭上場事
I族曲琴中常見的表物手疼
件索諷喻當朝。,
臺城
臺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析】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
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
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
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南朝陳后主至德二年,起臨春、結綺、
望仙三閣,閣高數丈,并數十間,窗牖、壁
帶之類皆以沉檀香木為之,飾以金玉,間以
珠翠,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窮極奢華,
近古所未有。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
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并復道交相往
來OO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
取漢文帝在未央宮的宣n后見賈誼
J
多-千
詢問鬼神之的鏡頭人詩U事是帝王
事這-
件起活為么x一寫
萬居動之詩人什u這來
。抓l點
因為通這一反漢帝b是假面
過映文6表
-點了
求y,
上禮賢士故逐沙太勺賈誼召
下用將在長當傅回隨
可是卻不重賈誼才格m無與倫
他。的華E比
他主張削弱王勢鞏中調攵權以及抗
的諸力、固央外問
匈奴是確對這治國計k文帝卻
正的些大
而偏去鬼本,源之甚不顧,百王之尊不移
問神事,至,生
動席位近一直聽半夜而對F萬苦難蒼
靠到l
的安?;顓s一句不這不,是荒d透頂么?李
u
死提,r
商隱嘲的日漢文帝其實也是嘲兄晚唐一些昏
庸君主諷嘲所有以求,賢來博取名譽新柳鄭社上
卻并不重,賢的統治者
。
,網用典抒情、(詠超
“昔古諷
包括用事和用言(引用或化用前人詩文
句)兩種,一般側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
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言簡
義豐的效果。
理解用最首先要熟悉典故來源,其
次要理解典故與作者的關系(或是自比,
或是對比襯托),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理
解作者借典故表達了什么情意。
?京口北固亭懷
“超當年,金戈鐵馬,純售萬里口虎”,
用劉裕北伐的典故,贊揚了劉裕的英雄
氣概,反映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復中原
的愿望。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等句,
用廉頗的典故,意在以老當益壯、仍思
報效國家的廉頗自況,也借廉頗的遭遇,
(自比)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周瑜的
典故,意在以“雄姿英發”、少
年得志、建功立業的周瑜和“早生
華發”、功業無成的自己形成對比,
暗寓懷才不遇的憤懣抑郁之情。
(對比襯托)
◎王維的《山居秋暝》:楚山新雨后,天
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
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
留。”尾聯化用王孫典故,本來《楚辭?招隱
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
“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
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把歷史上的典故、
眼前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
國傷時的感情,意旨悠遠。
即事感懷,指的是詩人就某件事發表自己的議論,
抒發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為題寫詩,因
一點事由而生發,抒寫心中的感慨,或憂國憂民;
或反映離亂;或渴望建功立業;或仕途失意閨中懷
人;或謳歌河山。所謂“即事”詩,一般來說無嚴
格的界定。許多其他題材的作品,例如懷親、送友、
思鄉、贈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
籠統稱之為“即事感懷詩”。在古風作品中比較常
見。如杜甫《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
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p>
這首詩通篇敘事,首句寫在洛陽城里又見秋
風,引起游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次句寫想寫家
書,而思緒萬千,不知從何說起,這兩句比較平
迭。三、J口U!兩句抓住一個細節,化庸常為神奇:
行人(送信之人)要走之際,詩人似乎又想起什么
內容忘記寫入信中,只好拆開信封再檢查一遍。
羈旅之人對家鄉、對親人那種無限牽掛的微妙心
理,正是通過這一看似平常的生活細節活脫脫地
表現出來的。
【區別概念】
f“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與
“觸景生情”
“借景抒情”與“觸景生情”的區別: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選景,
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顏色?!坝|景生情”
是先見景,自然景物的變化觸發了作者的
聯想,引起和觸動了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端居①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
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第三、四句
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點)。詩人借助
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
“月”色的描寫,(析)賦予客觀景物以
'工。I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評)
滁洲西澗
?蟲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抒寫上有何特色?試略
作分析。
答: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點)
詩人獨愛自甘寂寞安貧守節的澗邊幽草,無
意居高媚時的黃鵡。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橫
的悠閑景象。(析)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
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
懷。(評)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青帝:司春之神。
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表現上有何特色?
答:這首詩運用了觸景生情和虛實結合的手
法,(點)因見到菊花在秋天開放時冷寂,蝴
蝶也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發揮想像自己
若做了青帝就要改變菊花處境,讓它在春天同
桃花一齊開放。(析)抒發了對菊花開不逢時
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評)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
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人格理想、
志向情操、愛好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
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2例如』閱讀下面L首詩,然方列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喈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本詩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從
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
的對比手法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
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石灰吟》善
天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析】本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
志。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
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
石灰為榜樣的高尚情操。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下面這首唐詩,然后
閩中秋思'(杜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所
作,后人評價極高。
(1)后人評說本詩工于煉字,請以“雨勻紫
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一聯為例試作簡析。
答:(1)上聯當中“勻”“弄”兩字,運用擬人
的手法,使“雨”與“風”情態畢現,極富情趣;
“叢叢”與“葉葉”二詞用疊字,增添了音樂性,
瑯瑯上口,余味無窮。
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詩人表情達意
的最高境界。本詩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
合全詩,加以分析。
本詩以樂景寫哀情。前三句寫景,極盡明麗
歡愉與氣象開闊之能事,全無北國秋天之蕭瑟。
末一句兩個“堪”字,則構成心緒的對比。作
者客居福建,他鄉雖美,但只堪圖畫,不能慰
解思鄉之苦,詩歌無一句明言思鄉,思鄉之情
卻表現得淋漓盡致。
F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腿8分)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城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詩歌的首聯描寫了清明的哪兩種景象?請簡要
分析。
答:(1)一是就自然節氣而言的初春之景,桃李欣
欣而笑,萬物復蘇,一派生機;作者以一“笑”字既
寫出大自然的生機盎然,也寫出自己內心的喜春之情;
一是,清明是掃墓時節,野田荒坊引發生死之悲,有
感于人生價值問題。
密詩歌的頸聯主要運用了贏種表現手法?
請簡要分析。
作者運用對比和用典的表現手法,借用“齊人有
一妻一妾”(齊人“乞祭余”還不算,還要向妻
妾炫耀);介之推(甘愿燒死在綿山中也不出山)
兩典故對比,在對比中諷刺了向權貴諂媚的卑鄙
小人,贊揚了受迫害也決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之
士。
0杜甫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CU):消逝,流逝。
(D從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兩句的抒情
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或間接抒情),
(2)詩歌是從哪兩個方面來體現“倦”
意的。
自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身
倦;詩人心事重重,徹夜難眠,心
倦。
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電畫的問題O
馬詩二十三首(其遭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①。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
勛呢?
南園十三首(其五)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①,若個③書生萬戶侯?
【注】①鉤:一種彎刀,屬于武器。②凌煙
閣:在長安,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在閣上繪開
國功臣24人畫像以示表彰。③若個:哪個。
這兩首詩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vM)3L:::
.,響不”直貫下句,男麗而械鉤萋
收取關山五十州呢?問而不答,一懸念。后兩
句又用反問語氣,“請君”直貫下句,必須一口
氣讀到底:請君到凌煙閣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
過萬戶侯的有哪一個是書生呢?問而不答,
懸念。結合兩問,看起來這位“書生”不再想當
書生,而是投筆從戎,謀求以“收取關山五十
州”的軍功封萬戶侯了。這里面,當然有削平藩
鎮、實現統一的責任感。但對作“書生”沒有出
路的憤激之情,也表現得很強烈。在那山河破碎,
戰亂頻仍的歲月里,一般地說,拿筆桿子不如
“帶吳鉤”。
《馬詩》借物抒情,(第一步)寫出一匹駿馬
渴望馳騁疆場,(第二步)通過慨嘆馬的命運寫出
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和不得重用的感慨,顯得婉
曲而耐人尋味。(第三步)
《南園》直抒胸臆,(第一步)連用兩個反問
句,(第二步)表達了自己的家國之痛和身世之
悲,痛快淋漓。(第三步)
/旦永吩"刊口丁田JL毛、砌
靜結合、虛實結合、細節描寫、
象征、正面側面描寫等。描寫
角度(立足點、視角,視覺聽
覺嗅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
摹狀擬聲)
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
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
出。用于藝術創作,就是指正面著意描寫。詩歌
中則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
容,以突出形象。
趙師秀《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是詩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
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
2、襯托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關、相反
的事物作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
叫主體,用來作背景的事物叫襯體。襯托又
分正襯和反襯。常見的反襯有以動襯靜、以
樂景襯哀情。
正襯通常也叫烘托。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陌上桑》;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更
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天凈沙?秋思》<
韋應物《賦得暮諫
楚江微雨里:建業程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此詩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沒有
直接寫雨,而是通過別的事物把雨寫出來:船上
的布帆變得重了,鳥兒飛得不那么輕巧了,天灰
蒙蒙的一片,遠處都看不真切,而江邊的樹卻顯
得十分滋潤。頷聯和頸聯雖未直接寫雨,但烘托
手法的運用使我們感到,在船帆上,鳥羽上,在
天際,在大樹上,全都是蒙蒙的細雨。
的主體與襯體相柄件從反面
,烘托主體。(岫盛當t哀景)
唐代謝渾《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
反襯詩人離愁別恨?!督S詩話》說:“以
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沈侄期《獨不見》“盧家少婦郁金堂,海
燕雙棲玳瑁梁”,用海燕雙棲反襯少婦的孤
獨愁苦。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以動寫靜,用花落、月出、鳥鳴的動,
反襯出了春澗的幽靜。王籍的《入若耶溪》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也是以聲
寫靜,以動襯靜。
(以動襯靜)
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
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
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那就是不用
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
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
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
干凈利索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
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即純用線條勾勒,使
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手法。
蠲匕朝民歌《敕勒川》中“嶷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對草原景象的白描,顯得
簡潔有風骨,寫出了草原的壯美,點染出牧民的
生活。
如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蒼山,風雪,白屋,柴門,犬吠,歸人,層次
分明,有遠有近,有聲有色,形成了“風雪夜歸
人”的畫境。
畬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析】全詩運用白描手法,寥寥數語勾勒了
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筑糧倉的畫面,表現封
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
公子家聶夷中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析】此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錦衣玉
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兒的形象。
7
用瑜臻的筆墨,不著一句議黑抒情地刻畫形
象,它可以用簡練的語言來抒發質樸自然的思想
感情,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柳永的《雨
霖鈴》中“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就沒
加任何修飾,只是通過簡練的語言,把人物的思
想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段鲙涢L亭送
別》就是工筆的典型代表。
4、細節描寫
細節,就是文學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尋
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或寫人物的一句
話,一個動作,一顰一笑;或寫平常生活場景
中的一瞬。
成功的細節描寫,對于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抒發感情,充實作品內容,表現主題,都有很
重要的作用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幢幢(chuang):燈影昏暗搖曳之狀。
作者自己被貶他鄉,且在“垂死病中”,當
聽到摯友遭貶消息時,竟“驚坐起”。一個極富
表現力的細節,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
一驚的神態,表達了對朋友命運的深切關懷,道
盡了友情的真諦,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
嚼。元、白二人友誼之深,于此清晰可見。白居
易在江州讀詩后,深受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
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
猶惻惻耳。”(《與微之書》)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秋思張籍
洛陽城道L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
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
活中哪個“尋?!钡募毠潱勘磉_了他什么樣的情
感?
心?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
出時,又疑惑和擔心漏寫了什么,故又“開
封”。這個細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
懷念之情,雖然寫了很多,但仍疑惑和擔心言
猶未盡、意有未達,“又開封”驗證,將濃濃
親情推向至極。
對細小情節的描寫,它可以更加具體、生動、
鮮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及其內在本質,
強化作品的主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詩人對
詩中的人物或環境的某一特征作細致的、具體
的描寫,往往可以收到“見微知著”的效果。
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
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
來?!痹娙藬z取楊貴妃看到快馬飛送荔枝的人發
出會心一笑的生動細節,諷喻之情盡在不言中,
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
5.動靜結合
古詩常常采用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這
種描寫方法,往往與襯托不可截然分開。
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與靜態,往往是以
靜為主,用以動襯靜(包括以聲襯寂)的
方式,達到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一。
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
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
相輔相成。前者屬于烘托手法中的反襯。
如南朝梁詩人王籍《入若耶溪》即用此
法,寫出了山林的靜謐:蟬噪林逾靜,鳥
鳴山更幽。
又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p>
詩中寫到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
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又通
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
的熱里“敲對
門”荀以【響襯靜與名句“鳴山更幽
,鳥
異曲工之妙后者如戴倫{蘭溪
有同。叔
歌>“涼月如眉掛柳月中山色
尊:灣,
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舞颼鸚球
上。中,水
灘”詩前兩句寫了山的明麗動
人和。色的清皎潔昌靜景后
月爽曲兩句
寫了魚新上溪,頭淺灘調
搶水涌了置,
曰動景全結合寫出蘭山
汞的美好。和曹里機?
。
I
占潁口初見淮山是攀秋:::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
平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岡。
波平風軟望不到,故人久立煙蒼茫。
詩人在船上看淮山,煙霧迷濠,遠近難辨。
但是,那青山卻象行船一樣在高低起伏。舟中看
山,那山和船一起時低時昂。其實,青山并未低
昂,而是船在水中起伏,人在船上也隨之波動,
看岸上青山似乎也在顛簸起伏。寫靜景的青山其
實是在寫動景的船。
我日夜朝向江海而行,
沿途的楓葉和蘆花使得秋意更濃。
長而寬廣的淮河,突然使人對天空是遠、是近,
羥生了迷惑。
河旁的青山,似乎長久地隨著船堡的起伏而忽高
忽低。
不知不覺中,已遠遠地看到壽州的白石塔。
但我們這艘小船(短棹)還未駛入黃菊岡呢。
于輕風(風軟)平波之中,我仍望不到,
那位久立於蒼茫煙霧中的老友。
書事I王自
I.I輕陰閣小雨,深________
八坐看蒼苔色,欲事表Q?
映笑眼簾的是一片蒼綠的青苔,清新可愛,充滿
生機??粗粗娙司巩a生一種幻覺:那青
苔仿佛要從地上蹦跳起來,親昵地依偎到自己的
衣襟上來。這種主觀幻覺,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
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張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
院的幽靜。青苔原是靜景,它豈能給詩人以動的
幻覺呢?細細一想就可以知道,經過小雨滋潤過
的青苔,輕塵滌凈,格外顯得青翠。它那鮮美明
亮的色澤,特別引人注目,使周圍的一切景物都
映照了一層綠光,連詩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
點“綠意”。這是自然萬物在寧靜中蘊含的生機。
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田。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
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
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
靜。
。6、虛實結合M
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
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
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
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虛:(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借助虛無的
境界來反襯現實。叫以虛象顯實境。《夢游天姥
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
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
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
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7
uI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
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
眼前。
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
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
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
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
人非之感。
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
笑間,橘櫓灰飛煙滅?!痹佻F了火燒赤壁這一史
實。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
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
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
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
一彎殘月高掛柳梢。
雨寄北》“君問歸期
痣梯電人感刻這是一首以詩__________
離雪之苦,思念之切。次句“把山夜雨漲秋池
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三、四
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
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
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
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
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
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
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
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
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4)從對方著筆(虛寫)
這是古代詩詞常用的一種表達技巧,
也叫曲筆,即詩人不直抒自己內心的
情感,而是從對方著筆,展開想象,
是推進一層的寫法,這樣更加顯得情
深意厚,并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遐想
■月夜杜甫整
?今夜鄢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①郎[何]州:今陜西富縣。當時詩人
的妻子在此州。②云鬟:指婦女烏黑
的發髻。清輝:清冷的月光。③虛幌:
薄幔。雙照:同照二人。
I
?
?
上—明?
今夜在州的空有皎泊?
這一房今
明人在=
膏霜3
望,望快回
:!
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得思念遠在長安
的是東西瞧看上圓
重只悄天
圓,西真好,像一白玉
:,。
沾濕妻子
輝映雪白雙
WO
什么時候才能和她一起倚著窗帷仰
望讓光照£彼此的澗痕
墾干!
我,留下眼淚了妻子附心!
,
對面落筆。詩人在寫人敘事時不從自
第己角盤度島著石盅]皿叢對方隼度入手,、進互接
想揣痢,疾位思考「從而曲折達意,收至
委婉旁襯的藝術效巢。I
安史之亂,杜甫妻離子散,自己身在長
安,妻子卻遠處廓州,兩地阻隔,生死莫
測,牽腸掛肚,何時相逢,詩人的內心情
感激蕩,如波洶濤卷;但在表達這種情感
配淄器嗯5曾的構思'正應了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q白居易《邯鄲冬至夜?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前兩句,詩人極力渲染了一種孤獨寂寞的
氛圍,為下文正面描寫“思家”,作了情感上
的鋪墊,更令讀者去體會“家”的親切、溫暖。
三、四兩句寫想家,其異于常人之處在于:不
是直接寫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換一種角度,
把自己的思念轉化成對方的思念,極寫家里人
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
事、實境。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虞
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
勢;
《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
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钡?。
虛頭結合:“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
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
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
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望廬山瀑布李自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5wv
結合的作用一般獷■、q“虛實
理生對,具體說來
飛)強烈對比。
②渲染烘托。
虛實結合: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
突出中心。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
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
實景是“盡葬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
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
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虛實結合;相輔相成步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
心。踏莎行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
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
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
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
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
抒發得淋漓盡致。
7、正側結合
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之別。對
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
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
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側面描寫的
方式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其高
峻奇偉之勢;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則是用側面描寫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
例如,漢樂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一段對秦羅敷
美貌的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
見羅敷,脫帽著峭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边@一段即用側面烘
托之法。《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
江心秋月白”就用聽眾的反應和表現來描寫琵琶
女的高超技藝。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白居易《楊柳枝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跳的0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王昌齡《從軍行》)
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
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王詩第二句
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風勢很大,卷起紅
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
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藝術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綜合
性的,但要分清主次。
結合詩句分析要具體,不能
脫離詩句本身架空分析。
總結概括要力求準確,反復
篩選用詞。
對修辭手法的正確鑒費和評
價,其前?提是明確各種修辭手法
的構成、特點,要區分一些易混
請的修辭手盛。如:對比與襯托,
借代與借麻,設問與反河。
2.洞悉表達效果
塞費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重點不是辨
詼和判斷,而是分析體會修辭的妙處,即
分析表達效果,體會對其塑造形象、抒發
情感、體會主旨的作用。如通感可以使色
彩有溫度,使聲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名
味有等若,從而創造出更加絳明的形象,
開拓出新穎的意境,抒發出獨特的感突增
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施勰睛胃麴藕景番盥乍麟。
作用。
如:“遙望洞庭山,白銀盤里一青
螺。”(劉禹錫《望;——.
“螺”祚比,將皓月銀輝T的山比做銀盤
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閱讀下列一面首詞,問題。是
青玉案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
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
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詞中下片作者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
子黃時雨”,甚至為人稱道,試簡要分析詞人在
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案:下片用“一川煙草”“滿城風
絮”“梅子黃時雨”三個比喻,即博
喻,抒發了詞人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
愁思。這樣寫,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生動,新穎別致,富有意境,有力地
抒發了詞人的無限愁思。
二、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把
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能促使讀者
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
形象、生動。如:“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
這一聯采用擬人的手法?!跋韧笛邸睒O
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
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
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
的喜愛之情夸張到極點。
賦予沒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態動作,
從中滲透出作者的情感。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9尸。
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選一)[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閡①送青來。
【注】①排網:闞注1門,小門,闖進
門來。
問:“兩山排闊送青來”一句使用了
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合
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該句使用了擬人的手法。(1分)
寫開門見“山”,“兩山”似迫不及待
地把蒼翠的山色“送”進門來。(點明
擬人具體內容,1分)化靜為動,化無情
為有情,賦予山以靈性,生動地寫出了
田園風光的盎然生機。(2分)寫出了詩
人身處其間的愉悅,表現了詩人對這種
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
故意對事物進行夸大、縮小、超前的描寫,
有更鮮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強烈地表達
詩人的情感的作用。
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
見。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
傾”,“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閱帙下列一面首詞;然后I』題。
江南春〃
杜靜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對這首詩,明代的文學家楊慎在《升庵詩話
》中批評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
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
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蹦阃?/p>
這種說法嗎?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不同意。因為詩題是《江南
春》,即作者是寫整個江南春天的景
象,是總體感受。而詩中的“千里”
也是使用了夸張手法,寫出了江南的
廣闊和春意盎然。這樣寫可以引起讀
者的想象和聯想,使詩歌更富表現力
和感染力。
Ui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
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
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如: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
句句皆對仗?!盁o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
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
“滾滾”的水勢,更使人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
壯志難酬的苦痛。但需要注意,律詩的格律要求
是頷聯和頸聯必須是對偶句式,所以,在鑒賞律
詩的時候,盡量不要回答使用了對偶手法。
五、對比:
對比,即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
互比較。可以使對立的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
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分析對比的作用
時,要具體說明詩詞中以什么與什么對比,
對比的結果使讀者認識或感受到了什么。
如杜甫“朱門酒肉臭(味道),路有凍死
骨”,再如高適《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
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對比與反襯不同,反襯有明顯的主次之別,
而對比常常不分主次,重點一般在使讀者產
生新認識、新感情上。
運用對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區別得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
丑者更丑。如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比?/p>
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
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
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遍的目的是為了突出詩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畫眉鳥歐陽修
百嘮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里,不及人間自在啼。
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曲直
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
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結構明晰。表達
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象的抨擊和對言
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上闋寫去年元夜時的幸福歡樂,下闋
寫今年元夜時的苦悶傷感,對比鮮明,突
出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悲傷情懷。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I
匯衛奴兒①書博山道中蟀■除疾:斯?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Hi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③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④欲說還
休,卻道新涼好個秋。
【注釋】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韻。
②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
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
常過博山。③強說愁:無愁而勉強說愁。④李
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多少事,欲說還
休?!?/p>
六、借樺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
物,運用借代可使語言含蓄、簡練。
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
《如夢令》)
②“終歲不聞絲竹聲”、③“門前冷落鞍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④“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①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
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詩中以“絲竹”代音樂O
③詩中的鞍馬代“客人”。
④詩中以“杜康”代酒。
七、雙關:
利用漢語詞匯意義上的多義性或語音上的
諧音關系,言在此而意在彼。雙關可使語言表達
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
象。
如于謙《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p>
其他如以“絲”(思)、“枝”(知)、
“藕”(偶)、“蓮"(憐)諧音,都是
此類。
雙關除得
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
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
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
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
上愛戀她的青年在對她唱歌言情,但情傳的
含蓄,“倒是無晴勝有情”。
0苻忠于口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心的
獨白。詩人語義雙關,用抒自然之春天,
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
(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
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八、通威
''J1JM.'
電是把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溝通起
來。如白居易《琵琶行》里說:“冰泉冷澀弦凝
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
聲勝有聲?!甭曇魪母叩降停瑥牡偷綗o像泉水因
冷而凝結那樣越來越低沉,低沉到好像要停止那
樣,在低沉中發出一種幽愁暗恨,所謂“無聲勝
有聲”。這就從聽覺引起視覺,引起觸覺,如泉
的冷澀。
九、頂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
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往
下接,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又叫頂針
或聯珠。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
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
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如:“楚山秦山皆白
3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
里。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
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
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
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
辭方法?;ノ男揶o的運用能收到
以少勝多,表意委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
[例]閱讀下列一面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O
“廣居右北平,
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
平。”
這首詩被明代詩人李攀龍推獎為唐人士絕
的壓卷之作。其中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那
關”,在“明”和“關”兩個詞之近增加了“
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最為奇妙。
請簡要分析。
答案: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
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
限定詞,是使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
意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這樣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
使詩歌的主題同悠久的歷史自然聯系
起來,深化了全詩反戰的主題。
如《木蘭詩》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鞘,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史
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
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
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這樣寫表現了
木蘭從軍前準備細心。
H-、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
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
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如:“問人問誰
是英雄?有酣酒臨江,橫槊曹公。”(阿魯威)以
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
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十三、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
語二,表達強烈感情。如:“江東子弟今雖
去>言西芝王卷土來?”(王安石《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第一步,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格;
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格在詩中是如何
運用的;
第三步,指出運用此種修辭格的藝術效果,即有
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或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7
其它表現赍
成\見大VI
在衰現大題材時,詩人不是敘述描寫大事件、
大場面,而是著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過“小
事,,,,小物,,,,小景,,來反映大境界、大主題,
這種手法叫做以小見大。
韓翔《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
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眰鳡T
分火是寒食節發生在宮中的生活小事,但是詩
人卻借百姓禁火而宮中不禁,寫出宮廷的特權,
諷刺當權者的腐敗,小事寫出大主題。
i星X
朱
為
zea券
清宮cT.
珠
坑4
4*^t
,
小;~*
爐
”.
甲
繡成堆,,k
”*
山費千門次第開。,
,\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暴露唐玄宗楊貴妃的腐化生活,杜牧
僅攝取“妃子笑”入詩,一切便盡在
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馬飛馳,完
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不知內情的
以虐部見全體、以有限嫉下通過典:?
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最達豕
以小見大。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花”,是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百花”
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皾M城盡帶黃
金甲”說的就是,在菊花盛開的秋季,總會有一
天帶著黃金盔甲的農民起義軍,遍布整個長安城。
寐彳匕、興:
?古人云:“賦者,敷陳
之?!薄氨日?,以彼物比此物也?!薄芭d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辟x就
是鋪陳直敘,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興復
雜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觸動了詩
人的興致,引發詩人歌唱.詩人找到一個
話頭,因此興多數用在詩歌的開端。如果
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征。
?敖包相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池制造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考核試卷
- 家庭影院座椅布局建議考核試卷
- 種子批發商綠色營銷與環保意識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精美課件
- 什么的心聲初一語文作文
- 難忘的一節語文課初一作文范文
- 模具行業創新驅動與商業模式研究考核試卷
- 牛飼養與飼料原料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環保通風設備行業發展趨勢與政策環境分析考核試卷
- 電話銷售中的客戶關系深化考核試卷
- 《電動自行車充換電柜消防安全要求》
- 云-邊-端協同架構設計-洞察分析
- 品管圈PDCA案例-中醫醫院減少住院患者艾灸燙傷率醫院改善成果匯報
- 《新聞基礎知識》近年考試真題題庫(附答案)
- 【MOOC】大學攝影基礎-福建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固體物理學-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心衰病人的觀察與護理
- 20241115某克縫紉機供應鏈計劃IBP PPDS詳細解決方案
- 愛護環境主題班會課件
- 大班游戲活動案例《快樂沙池》
- 糖尿病飲食指導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