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第1頁
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第2頁
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第3頁
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第4頁
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地理怎么學好高二地理怎么學好_有什么竅門學好地理的重點知識,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沒有興趣對地理學習影響很大。然后就是要努力,不放棄。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高二地理怎么學好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高二地理怎么學提前預習。鑒于高中地理學習有一些難度,博士教你快樂學習建議大家在課前先提前預習,這個預習不是要求大家一字一句的去看,而是要帶著想法和問題去看。拿晝長來說,高中同學們應該在預習的時候想到:什么是晝長?晝長怎么求?晝長的計算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這些都是需要大家去想的,帶著這種想法去預習,效率會變得很高。只有這樣,地理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同學們才會提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懂?哪些需要自己去認真聽、認真記?學習效率才會大大增強。事實上,任何學科的學習,大家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多寫多畫。課下復習高中地理的時候,可以多寫多練。多寫那些平日里難記難背的計算公式,多畫那些難以理解的地理知識點。舉例來說,上文中的世界前三高山,可以畫在紙上用橫線的長度來區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把那些生澀難懂的知識點全都用寫和畫的方式表示出來。與傳統死記硬背的方法相比,這種方式更有趣、也更有效。其實,如果我們能親身體驗的話,學習地理可能會更輕松一點。就比如,課本里面關于龍門石窟的知識點比較多、比較難背,但等到親身游玩一圈之后才發現,和書本里所描述的相差不多,在背的話就很輕松了。所以,學習地理知識,真的非常有趣哦。地理小口訣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門。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南京雨花臺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鐘觀音聽。高中地理必背考點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11、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①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并相遇)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后,出現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①三圈環流(垂直分布)畫出右面三圈環流回圈圖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北撇南捺”)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如右圖)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①雨帶的移動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準靜止鋒)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進入“伏旱”(反氣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③旱澇災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24、氣候形成因數: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o——40o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o--60o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o--55o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2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27、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臺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臺風旱澇災害寒潮發生的時間夏秋季節春夏秋秋末、冬季、初春發源地熱帶洋面或副熱帶洋面蒙古、西伯利亞影響地區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的全國范圍除青藏、云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天氣變化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大風、雨雪、凍雨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一、環境承載力1、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2、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3、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資源————環境人口容量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4、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2、意義:對于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3、對整個世界來說(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高一地理必修二必備知識點一、人口增長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二、人口遷移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