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_第1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_第2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_第3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_第4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2023/7/101第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內容2023/7/10第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1概況水體—海洋、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河口、海洋、湖泊(水庫)和濕地等各種水體的統稱圖1地球上的各類水體2023/7/10第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1概況圖2水體環境質量各決定因素2023/7/10第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2地表水資源水循環兩層含義:大循環、小循環地表水資源極其有限圖3水文循環示意圖2023/7/10第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3水體污染定義——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的影響可使水的感官性狀(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學性質(溫度、氧化還原電位、電導率、放射性、有機和無機物質組分等)、水生生物組成(種類、數量、形態和品質等),以及底部沉積物的數量和組分發生惡化,破壞水體原有功能。2023/7/10第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3.1水體污染源污染源分類按排放方式分類點源如工礦廢水、生活污水通過管道、溝渠集中排放非點源如農田排水、礦山排水、城市與工業區路面排水按污染性質分類持久性污染物如無機鹽、重金屬等非持久性污染物如好氧有機物酸堿度以pH值表示熱效應以溫度表示表1水體污染源分類(導則)2023/7/10第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a.點污染源定義——由城市和鄉鎮生活污水和工業企業通過管道和溝渠收集和排入水體的廢水。生活污水:來自家庭、商業、機關、學校、餐飲業、旅游服務業及其他城市公用設施。工業廢水:來自工業生產過程,其水量水質隨生產過程而異。2023/7/10第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點污染源的估算實測法排污系數推算法(類比法)物料平衡法2023/7/10第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表2.某些工業的污染物排放系數產品名稱單位產品廢水排放系數/m3t-1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系數/kgt-1名稱排放系數制革(以原皮加工量計)45~70SSBOD5S2-Cr3+25~3030~350.20.2酒精制造(玉米為原料)120~130CODCrSS910~950420~460啤酒20~30BOD5SS16~258~13合成氨1.2~2.0NH3NH4HCO30.0450.0452023/7/10第1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b.非點污染源(nonpointsource)定義——分散或均勻地通過岸線進入水體的廢水和自然降水通過溝渠進入水體的廢水。主要包括:城鎮排水、農田排水、農村生活廢水、礦山廢水、分散的小型禽畜飼養場廢水,以及通過大氣污染物重力沉降和降水過程進入水體等所造成的污染廢水。2023/7/10第1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非點源污染非點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徑流的淋溶和沖刷作用下,大氣中、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城市垃圾、農村畜糞便,農田中的化肥、農藥、重金屬及其他有毒物質或有機物)進入江河、湖泊水庫和海洋等受納水體造成的污染(LineD.E.1998;ParryR.,1998)。美國清潔水法修正案(1997)對非點源污染的定義為:污染物以廣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進入地表及地下水體。2023/7/10第1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非點源污染城市非點源負荷——不透水下墊面為主農田非點源負荷——透水下墊面為主2023/7/10第1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問題通過雨水管道排放的城市雨洪是非點源還是點源?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及鄉鎮企業生產廢水匯集后再排放,是點源還是非點源?第1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3.2水體污染物耗氧有機污染物營養物水中有機毒物水中重金屬非金屬無機毒物病源微生物酸堿污染石油類熱污染2023/7/10第1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4水體自凈遷移和轉化推流遷移分散稀釋轉化和運移衰減變化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減過程有機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硝化作用脫氮作用硫化物的反應細菌的衰減作用重金屬和有機毒物的衰減作用一級反應2023/7/10第1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1.5水體的耗氧與復氧過程耗氧過程碳化需氧量衰減耗氧含氮化合物硝化耗氧水生植物呼吸耗氧水體低泥耗氧復氧過程大氣復氧光合作用2023/7/10第1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河口——入海河口、入湖河口、支流河口應該是三維模型,應用時常簡化為一維及二維模型一維模型——污染物濃度在斷面上比較均勻分布的中小型河流水質預測二維模型——污染物濃度在垂向比較均勻,而在縱向和橫向分布不均勻的大河三維模型——水面又寬又深、流態復雜零維模型——小型湖泊,濃度均勻分布2023/7/10第1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1.1完全混合模型應用條件:河流是穩態的,定常排污;污染物在整個河段內均勻混合;廢水中的污染物為持久性物質;河流無支流和其他廢水進入。2.1河流中污染物混合和衰減模型2023/7/10第1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2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1.2一維水質模型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水質模型其通式為:2023/7/10第2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維穩態水質模型應用條件:在均勻河段上定常排污條件下,河段橫截面、流速、流量、污染物的輸入量和彌散系數都不隨時間變化。(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為恒定流;廢水連續恒定排放)同時污染物按一級化學反應,不考慮源和匯,則有如下解:2023/7/10第2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忽略彌散的一維穩態水質模型適用性:河流較小,流速不大,彌散系數很小情況微分方程為:2023/7/10第2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1

向一條河流穩定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Qp=0.2m3/s,BOD5濃度為30mg/L,河流流量Qh=5.8m3/s,河水平均流速v=0.3m/s,BOD5本底濃度為0.5mg/L,BOD5降解的速率常數k1=0.2d-1,縱向彌散系數D=10m2/s,假定下游無支流匯入,也無其他排污口,試求排放點下游5km處的BOD5濃度。2023/7/10第2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答污水排入河流后排放口所在河流斷面初始濃度可用完全混合模型計算;計算考慮縱向彌散條件下的下游5km處的濃度計算忽略縱向彌散條件下的下游5km處的濃度由本例,在穩態情況下,忽略彌散的結果與考慮彌散的結果十分接近。2023/7/10第2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底泥中有機物的分解及水生生物的代謝作用等都要消耗河水中溶解氧(DO),而河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主要有大氣復氧、水體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復氧等。在一維、穩態、均勻、無擴散的條件下,1925年,斯特里特—費爾普斯基于下面的假定,導出了BOD-DO耦合模型:①在水質基本方程中的源匯項S,只考慮好氣微生物參加的BOD衰減反應,并認為這種反應是一級反應,符合一級反應動力學;②對河水中的DO而言,認為耗氧的原因只是BOD的分解耗氧引起的,BOD的分解速率等于DO的減少速率,同時河水中DO的恢復速率與水的氧虧成正比,這種復氧作用只是大氣復氧。2023/7/10第2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S-P模型數學方程2023/7/10第2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S-P模型的解為S-P氧垂公式2023/7/10第2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c0復氧曲線耗氧曲線氧垂曲線飽和溶解氧濃度OsDcD0)溶解氧DO時間t溶解氧沿程變化曲線2023/7/10第2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S-P的修正形式托馬斯(Thomas)模型引入懸浮物沉降作用對BOD衰減的影響杜賓斯——坎普(Dobins——Camp)模型包括底泥的耗氧和光合作用的模型奧康納(O’Connor)模型進一步考慮了含氮污染物的影響2023/7/10第3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1.3二維水質模型實際要考慮岸邊反射問題2023/7/10第3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污染物與河水完全橫向混合所需縱向距離條件:某一斷面任意一點的濃度與斷面平均濃度之比介于0.95-1.05之間,河中心排放:岸邊排放:2023/7/10第3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2污染物在河口中的混合和衰減模型入海河口受海洋潮汐和上游河流來水的雙重作用一般要采用二維動態模型要采用數值解法2023/7/10第3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其他水質模型河流pH模型熱排放模型非點源模型水庫、湖泊水質模型海灣水質模型2023/7/10第3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52023/7/10河流混合過程段及水質模型選擇

應用:如果污染物進入水域后,在一定范圍內經過平流輸移、縱向離散和橫向混合后達到充分混合,則可采用水質模型進行預測評價。在混合過程段下游河段(X>L),可以采用一維模型;在混合過程段(X<L),應采用二維模型。其混合過程段的長度可用下式進行估算:L=[(0.4B-0.6a)B×u]/[(0.058H+0.0065B)×(gHI)1/2]第3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62023/7/10式中:L為污水與河水混合過程污染帶長度

B為河寬

a為排污口距岸邊距離

u為河水流速

H為河水平均水深

I為河流坡度

g為重力加速度常數取9.8第3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1完全混合型水質模型-沃蘭偉德(Vollenwelder)模型

對于停留時間很長、水質基本處于穩定狀態的中小型湖泊和水庫,可以簡化為一個均勻混合的水體。沃蘭偉德假定:湖泊中的某種污染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率,是輸入、輸出和在湖泊中沉積的該種污染物量的函數,可以用質量平衡方程表示。2023/7/10第3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3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3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4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4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4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3.2非完全混合型水質模型水域寬闊的大湖,當其污染來自沿湖廠礦或入湖河道時,污染往往出現在入湖口附近水域,應考慮廢水在湖中的稀釋擴散現象。這時假定污染物在湖水中呈圓錐形擴散。采用圓錐極坐標較為方便。

排放口qcrrrccrc2023/7/10第4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4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地表水水質模型中,參數值的估算是一個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運用模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對于水質模型中的參數,彌散系數D、耗氧系數k1、大氣復氧系數k2、沉淀再懸浮系數k3等,人們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已形成較成熟的參數估算方法。2023/7/10第4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1耗氧系數k1的單獨估值方法

實驗室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自動BOD測定儀,描繪研究河段水樣的BOD歷程曲線;如沒有自動測定儀,可將水樣分成10瓶或更多,放入20℃的培養箱培養,分別測定1~10天或更長時間的BOD值。實驗數據處理采用最小二乘法或作圖法;在此基礎上獲得實驗室測定的耗氧系數該值可直接應用于湖泊、水庫,應用于河流需要修正。4.1.1用BOD室內實驗數據確定2023/7/10第4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包士柯(K.Bosko)提出應按河流的縱向底坡、平均流速和水深對實驗室測得的k1進行修正:2023/7/10第4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1.2兩點法2023/7/10第4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2復氧系數k2的單獨估值方法復氧系數k2的估值可采用實測法,但費時、費工,亦不易確定,一般采用經驗公式法。

2023/7/10第4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奧康納—道賓斯(O’Conner-Dobbins)公式:2023/7/10第5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歐文斯(Owens,etal)經驗式丘吉爾(Churchill)經驗式2023/7/10第5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3k1、k2的溫度校正上述方法求得的k1、k2都是20℃的值,k1、k2隨溫度而變化,因此應作溫度校正,校正公式為:溫度常數的θ取值范圍:對k1,θ=1.02~1.06,一般取1.047;對k2,θ=1.015~1.047,一般取1.024。2023/7/10第5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4縱向彌散系數的單獨估值法縱向彌散系數是反映天然河流縱向混合輸移特性的重要參數,它與河流的水力條件密切相關。可用兩種方法確定縱向彌散系數:經驗公式法和示蹤實驗法。2023/7/10第5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4.1經驗公式法a.埃爾德(Elder)法2023/7/10第5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b.菲希爾(Fischer)公式2023/7/10第5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4.2示蹤試驗測定法定義:向水體中投放示蹤物質,追蹤測定其濃度變化,據以計算所需要的各環境水力學參數的方法。示蹤物質:有無機鹽類(NaCl、LiCl)、螢光染料(如工業堿性玫瑰紅)和放射性同位素等,示蹤物質的選擇應滿足下要求:(1)具有在水體中不沉降、不降解,不產生化學反應的特性;(2)測定簡單準確;(3)經濟;(4)對環境無害。2023/7/10第5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示蹤物質的投放方式:有瞬時投放、有限時段投放和連續恒定投放。恒定投放時,其投放時間(從投放到開始取樣的時間)應大于(xm為投放點到最遠取樣點的距離)。瞬時投放具有示蹤物質用時少,作業時間短,投放簡單,數據整理容易等優點。2023/7/10第5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示蹤試驗測定法根據監測數據,利用擬合曲線法求縱向彌散系數2023/7/10第5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4.5多參數優化法多參數優化法是根據實測的水文、水質數據,利用優化方法同時確定多個環境水力學參數的方法。此方法也可以只確定一個參數。利用多參數優化法確定的環境水力學參數是局部最優解,當要確定的參數較多時,優化的結果可能與其物理意義差別較大。2023/7/10第5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6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2023/7/1061第6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1地表水環境評價基本思路2023/7/10第6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6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任務2023/7/10第6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1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劃分依據建設項目的排污量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地表水域規模地表水水質要求2023/7/10第6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劃分為三級低于第三級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條件的建設項目,不必進行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只需按照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有關規定,簡要說明所排放的污染物類型和數量、給排水狀況、排水去向等,并進行一些簡單的環境影響分析。2023/7/10第6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表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表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表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表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表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表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20000復雜大Ⅰ~Ⅲ大Ⅳ、Ⅴ中、小Ⅰ~Ⅳ中、小Ⅴ中等大Ⅰ~Ⅲ大Ⅳ、Ⅴ中、小Ⅰ~Ⅳ中、小Ⅴ簡單大Ⅰ、Ⅱ大中、小Ⅰ~Ⅲ中、小Ⅳ、Ⅴ<20000≥10000復雜大Ⅰ~Ⅲ大Ⅳ、Ⅴ中、小Ⅰ~Ⅳ中、小Ⅴ中等大Ⅰ、Ⅱ大Ⅲ、Ⅳ大Ⅴ中、小Ⅰ、Ⅱ中、小Ⅲ~Ⅴ簡單大Ⅰ~Ⅲ大Ⅳ、Ⅴ中、小Ⅰ中、小Ⅱ~Ⅳ中、小Ⅴ<10000≥5000復雜大、中Ⅰ、Ⅱ大、中Ⅲ、Ⅳ大、中Ⅴ小Ⅰ、Ⅱ小Ⅲ、Ⅳ小Ⅴ中等大、中Ⅰ~Ⅲ大、中Ⅳ、Ⅴ小Ⅰ小Ⅱ~Ⅳ小Ⅴ簡單大、中Ⅰ、Ⅱ大、中Ⅲ~Ⅴ小Ⅰ~Ⅲ小Ⅳ、Ⅴ<5000≥1000復雜大、中Ⅰ~Ⅲ大、中Ⅳ、Ⅴ小Ⅰ小Ⅱ~Ⅳ小Ⅴ中等大、中Ⅰ、Ⅱ大、中Ⅲ~Ⅴ小Ⅰ~Ⅲ小Ⅳ、Ⅴ簡單大、中Ⅰ~Ⅳ小Ⅰ小Ⅱ~Ⅴ<1000≥200復雜大、中Ⅰ~Ⅳ小Ⅰ~Ⅴ中等大、中Ⅰ~Ⅳ小Ⅰ~Ⅴ簡單中、小Ⅰ~Ⅳ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判據2023/7/10第6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6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評價等級確定中有關指標的確定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間接冷卻水、循環水以及其它含污染物極少的清凈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熱量大的冷卻水的排放量污染物分類根據污染物在水環境中輸移、衰減特點以及它們的預測模式,將污染物分為以下四類:持久性污染物(其中包括在水環境中難降解、毒性大、易長期積累的有毒物質)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堿(以pH表征)熱污染(以溫度表征)2023/7/10第6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復雜:污染物類型數≥3,或者只含有兩類污染物,但需預測其濃度的水質參數數目≥10;中等:污染物類型數=2,且需預測其濃度的水質參數數目<10;或者只含有一類污染物,但需預測其濃度的水質參數數目≥7;簡單:污染物類型數=1,需預測濃度的水質參數數目<7。評價等級確定中有關指標的確定第7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地表水域規模的確定原則河流與河口

按建設項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劃分為: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湖泊和水庫

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庫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積劃分為:當平均水深≥10m時:

大湖(庫):≥25km2;中湖(庫):2.5~25km2;小湖(庫):<2.5km2。

當平均水深<10m時:

大湖(庫):≥50km2;中湖(庫):5~50km2;小湖(庫):<5km2。2023/7/10第7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2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調查范圍與時間調查內容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現有污染源調查水質調查與監測水質調查參數的選擇水質取樣原則與方式水質調查取樣的次數2023/7/10第7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7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按半圓計算2023/7/10第7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7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7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調查內容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以收集資料為主需補充測量時,應在枯水期進行水文測量的內容與擬采用的環境影響預測方法密切相關。與水質調查同步進行的水文測量,原則上只在一個時期內進行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的內容應根據評功等級、水體的規模決定現有污染源調查2023/7/10第7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質調查與監測水質調查參數的選擇所選擇的水質參數包括現兩類;一類是常規水質參數,它能反映水域水質一般狀況;另一類是特征水質參數,它能代表建設項目將來排放的水質。常規水質參數以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凱氏氮或非離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鉻(六價)、總磷以及水溫為基礎。2023/7/10第7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7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23/7/10第8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pH2023/7/10第8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質取樣原則與方式在調查范圍的兩端應布設取樣斷面,調查范圍內重點保護對象附近水域應布設取樣斷面;水文特征突然變化(如支流匯入處等)、水質急劇變化處(如污水排入處等)、重點水工構筑物(如取水口、橋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應布設樣斷面;在擬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處應設置一個取樣斷面。

2023/7/10第8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河流水質采樣斷面的選擇與布設:對照、控制和削減及背景斷面斷面上采樣點的布設:取樣垂線的確定(取決于河流寬度);垂線上取樣點的確定(取決于水流深度)取樣方式:一級評價:各點獨立取樣分析;二級評價:考慮混合過程段水質時,該段內各取樣斷面中取樣垂線各點水樣混合分析,其他情況:每斷面每次取一個混合樣分析取樣頻率:每水期一次,每次3~4d,至少有一天測定所有選定的水質因子等第8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取樣斷面上取樣垂線的布設

小河:在取樣斷面的主流線上設一條取樣垂線。大、中河:河寬小于50m者,共設兩條取樣垂線,在取樣斷面上各距岸邊1/3水面寬處各設一條取樣垂線;河寬大于50m者,共設三條取樣垂線,在主流線上及距兩岸不小于0.5m,并有明顯水流的地方各設一條取樣垂線。特大河:由于河流過寬,應適當增加取樣垂線數,而且主流線兩側的垂線數目不必相等,擬設置排污口一側可以多一些。第8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垂線上取樣水深的確定

在一條垂線上,水深大于5m時,在水面下0.5m水深處及在距河底0.5m處,各取樣一個;水深為1~5m時,只在水面下0.5m處取一個樣;在水深不足1m時,取樣點距水面不應小于0.3m,距河底也不應小于0.3m。對于三級評價的小河不論河水深淺,只在一條垂線上一個點取一個樣,一般情況下取樣點應在水面下0.5m處,距河底不應小于0.3m。第8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質調查取樣的次數在所規定的不同規模河流、不同評價等級的調查時期中,每期調查一次,每次調查三四天;至少有一天對所有已選取定的水質參數取樣分析;一般情況,每天每個水質參數只取一個樣,在水質變化很大時,應采用每間隔一定時間采樣一次的方法。2023/7/10第8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3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a.單項水質參數評價——標準指數法對于DO與pH值其標準指數計算方法與上述不同。2023/7/10第8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DO的標準指數為:pH的標準指數為:第8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對某個具體的指標:若其水質指數大于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2023/7/10第8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b.多項水質參數綜合評價名稱表達式符號解釋加權平均法Sij—i污染物在j點的標準指數;Wi—i污染物的權重。向量模法算術平均法常用方法2023/7/10第9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其它多項水質參數綜合評價方法模糊綜合評判方法模糊聚類方法灰關聯分析方法灰色聚類方法物元分析方法集對分析方法神經網絡方法遺傳算法等等2023/7/10第9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6.2.4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預測范圍:與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的范圍相同或略小預測原理:自凈作用預測方法:數學模型、物理模擬、類比調查評價:將預測結果與環境質量標準對比2023/7/10第9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預測方法數學模型:最為常規的方法,具有預測功能,但依賴參數的有效性及模型的合理性。物理模擬:相似原理,但花費較高,且只能模擬個別幾種情況,有些實際條件在實驗中很難體現。類比調查:只適合低級別的情況,一般不用。2023/7/10第9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擬預測水質指標的確定對河流,可以按下式將水質指標排序后從中選取:ISE越大說明建設項目對河流中該項水質指標的影響越大。2023/7/10第9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預測時期一般分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三個時期進行預測。一、二級評價項目,應該至少預測自凈能力最小和一般兩個時期的環境影響,三級評價項目,可只預測自凈能力最小期的環境影響。2023/7/10第9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預測階段一般分建設期、生產運行期及服務期滿后三個階段。生產運行期對地表水的影響預測是重點,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含事故排放)兩種情況進行預測。建設期較長的項目,且受納水體要求水質級別較高時,應該進行建設期的環境影響預測。2023/7/10第9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地表水環境評價結論評價建設項目的地表水環境影響的最終結果應得出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能否滿足預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的結論。有些情況不宜做出明確的結論,如建設項目惡化了地表水環境的某些方面,同時又改善了其它某些方面。這種情況應說明建設項目對地表水環境的正影響、負影響及其范圍、程度和評價者的意見。2023/7/10第9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下面兩種情況應做出可以滿足地表水環境保護要求的結論:(1)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的不同階段,除排放口附近很小范圍外,水域的水質均能達到預定要求;(2)在建設項目實施過程的某個階段,個別水質參數在較大范圍內不能達到預定的水質要求,但采取一定的環保措施后可以滿足要求。地表水環境評價結論2023/7/10第9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下面兩種情況原則上應做出不能滿足地表水環境保護要求的結論:(1)地表水現狀水質已經超標;(2)污染消減量過大以至于消減措施在技術、經濟上明顯不合理。地表水環境評價結論2023/7/10第9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思考對于北方河流,由于河流中流動的是污水,常常達標排放的建設項目廢水水質好于河水水質,預測一定程度上失去意義;對于季節性河流,如何預測其影響?當污水進入城市下水道時,常常評價的是污水能否滿足進入下水道水質標準;從總量控制上來探討可能更合適。2023/7/10第10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按污染性質可以將水污染分為()

A

面源

B

持久性污染物

C非持久性污染物

D

熱效應

E

水體酸堿度

F

點源

答案:BCDE第10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下述指標中,不可以利用Sij=Cij/Csi公式評價水環境現狀的指標有:

A.

BOD5

B.

pH

C.Cd

D.

DO

E.

COD

F.

水溫

答案:BDF第10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預測地表水水質變化的方法有()

A.數學模式法

B.專業判斷法

C.類比分析法

D.物理模型法

E.其他方法

答案:ACD?B?第10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河流水質模型參數的確定方法包括()

A.公式計算和經驗值估算

B.室內模擬實驗測定

C.擬合曲線法

D.水質數學模型優化法

E.現場實測

答案:ABDE第104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耗氧系數K1的單獨估值方法()

A

實驗室測定法

B兩點法

C

多點法

D

KOL法

E

歐文斯經驗公式

答案:ABCD第105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例題(不定選擇題)有一河段長4公里,河流起點某污染物濃度為38mg/L,河流末端濃度為16mg/L,河水平均流速為1.5km/d,問自凈系數為()

A

無法確定

B0.40d-1

C

0.48d-1

D

0.16d-1

E

0.32d-1

答案:E第106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實例三峽工程建造對庫區水質的影響評價討論?!2023/7/10第107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環境影響的幾個方面水庫建設引起庫區段的水環境變化水庫建設引起水庫下游水環境變化水庫自身水污染源庫底清理環境影響水庫建設引起的其他與水有關因素的變化水庫戰略目標的體現建設期、運行期水環境影響第108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庫區概況地理位置東經106°–110°50′、北緯29°16′–31°25′大壩壩址三斗坪設計正常蓄水位175m年發電量849億度船閘雙線五級2009年建成完工2023/7/10第109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香溪河流域三峽大壩大寧河流域第110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庫區污染源狀況三峽庫區江段有污染源3000余個,年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10億噸左右,排放50余種污染物;通過等標污染負荷評價,污染源次序為工業污染源、農田徑流、生活污水、城市徑流和船舶流動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為揮發酚、總磷、BOD、總氮、石油類、COD、SS、總汞、硫化物、氰化物、六價鉻和砷。2023/7/10第111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重慶——壩址600多公里的干流江段,重慶、涪陵、萬縣是主要污染源,有直接入江排污口123個,每年直接排入的廢水量2億噸;庫區其余城鎮直接入江的排污量2166萬噸。庫區污染源狀況2023/7/10第112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庫區水質狀況總體水質狀況——除大腸菌群、石油類、總汞外,其它指標優于GB3838-2002II類水質標準,水質良好;近岸水域水質狀況——有一定污染,特別是庫區城市江段,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COD、揮發酚等。另外檢出300余種有機污染物,但含量極微。2023/7/10第113頁,課件共12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水庫水質影響研究三峽水庫建設,庫區水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水的流態和流速的變化將改變水環境的物理、化學條件,從而影響污染物在水體中的稀釋、擴散、降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