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式寧西二線(鄭州局管段)NX4標施工測量方案工程概況1.1線路概況寧西二線自南陽西站南京端咽喉并行于既有寧西線5.9m引出后,向南繞行,在分別上跨南水北調總干渠、焦柳線后,折角向北,在下穿南鄧公路后,并行于既有寧西線,與既成寧西本的線距為18.5m。由我部承建的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工程及焦柳線特大橋橋線分界里程為:DK411+244.75~DK411+892.405,橋梁中心里程為:DK411+569.703,全長為:L=647.65m。部分橋梁位于R-800,1-150的曲線上。在DK411+800里程外邊坡點的軌面標高為154.694,小里程方向為1.81%的下坡,大里程方向為5.1%的下坡。1.2主要工程內容本標段工程內主要包括: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工程及焦柳線特大橋,一座。全橋長;L=647.65m。含:下部基礎墩臺、60+100+60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梁部與制作、人行道步板及欄桿、圍欄、吊籃、檢查梯、避車臺、防止落梁設施、綜合接地、接觸網支座基礎、連續梁擋咋墻、附屬工程及基礎施工輔助設施等內容,及與此橋相關的征地拆遷、臨時過渡工程和其它相關費用。1.3用地拆遷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工程及焦柳線特大橋范圍用既有鐵路內用地為1.3畝,既有鐵路外用地為29.5畝。其中征用的既有鐵路外用地中含主體工程用地為14.1畝,臨時用地為15.4畝,主要為旱地。無路外拆遷房屋。1.4工程設計特點由我標承建的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工程及焦柳線特大橋橋梁孔跨布置情況為:2-32m簡支T梁+1-(60+100+60)m連續梁+(7-32+1-20+4-24)m簡支T梁。全橋長:L=647.65m,橋梁設計范圍:DK411+244.75~DK411+892.405,中心里程為:DK411+569.703。本橋橋臺采用單線矩形空心臺;橋墩采用單線圓端形墩;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按摩擦樁設計。各墩(臺)鉆孔樁施工圖設計情況見下表:表1-1樁基礎設計情況明細表墩位樁徑(cm)樁長(m)樁數(根)巖土類別備注西安臺100316土1號墩100334土2號墩125306土3號墩180609土4號墎180609土5號墩125416土6號墎100346土7號墎100336土8號墩10032.56土9號墎100336土10號墩100336土11號墎10034.56土12號墎10035.55土13號墎100354土14號墎10037.54土15號墎100375土16號墎100354土南京臺100355土1.5控制工程及重、難點工程(1)根據設計,新建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工程及焦柳線特大橋采用(60+100+60)m曲線連續梁于本橋3#、4#墩之間跨越南水北調總干渠水面,采用“懸臂現澆法”施工,為本項目的重、難點工程。(2)該橋于DK411+824.75(14#、15#墎間)跨越既有焦柳鐵路,交角為75.23°。根據設計意見,本橋14、15號墎基礎施工采用拉森IV鋼板樁防護,為本項目的安全控制重點工程。2鐵路主要技術標準(1)鐵路等級:Ⅰ級鐵路(客貨共線)。(2)正線數目:單線。(3)設計速度:160km/h。(4)設計活載:中-活載。(5)軌道結構:有砟軌道。(6)機車類型:SS7D,HX2B。(7)到發線有效長度:1050米(雙線地段1080米)。(8)閉塞方式:自動閉塞。3測量技術規范(1)《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2009/J961-2009);(2)《改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5-2009/J963-2009);(3)《全球定位系統(GPS)鐵路測量規范》(TB10054-97)。(4)《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4建設項目所在地區自然特征4.1氣候條件該工程位于淮河中上游以南、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屬北亞熱帶的季風型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年際變幅較大,年內分布不均,易造成季節性旱澇和洪水災害。年平均氣溫為15℃~15.5℃,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4℃~2.1℃,最低值為-16.7℃~-20.9℃,七、八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6.9℃~28.3℃,最高值為39.6~41.5℃。4.2地形地貌本橋為寧西二線跨南水北調總干渠、既有焦柳線及新建西南聯絡線而設,橋址區位于剝蝕平原區的三級階地,地勢呈園緩的波狀起伏,多辟為農田、菜地、村莊、水塘沿途有分布。地表高程為140~150m,高差約10m.4.3水文資料本橋未與漂流相交,公跨越南水北調總干渠。南水北調總干渠設計流量340m3/s,加大流量410m3/s。4.4工程地質區域地層依據巖土特征劃分為二大層:第四季中更新統,黏土及第三系泥巖、泥質砂巖、含礫砂巖。勘探深度范圍內地層結構及特征從上至下按底層由新至老具體如下:①Q2a1第四系中更新統沖積層:黏土,主要為灰黃、褐黃色,硬塑,厚>20m,,具中等膨脹土性質,局部夾2-10%礓石及2-5%鐵錳結核。②基層地層橋址揭露基巖為上第三系的泥巖,泥質砂巖,含礫砂巖,多為半膠結狀態。N泥巖、泥質砂巖、含礫砂巖互層,紅棕-灰白色,全風化巖芯呈土狀,泥質膠結。4.5水文地質本橋位處剝蝕平原三級階地,地表水為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主要為空隙潛水補給,儲量極小,枯水季節弱相表征為植物根系釋放補給。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1.8~10.7m。自然水位因季節性變化而小幅度波動變化。地表水、地下水均無侵蝕性。4.6地震效應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區劃圖》(GB18306)。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5測量組織機構人員及儀器配置5.1人員配置根據工程建設需要,我處成立由周森為組長的施工測量組,測量組下設測量副組長一名名。組長負責測量相關事務接洽、測量隊正常運作和重大測量任務措施和方案制定與管理;副隊長直接負責整個施工處的測量任務的具體實施并負責施工測量放樣和復核工作;下設測量員3人,專門負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并負責外業測量實施、內業資料和外業測量原始資料積累記錄,并統一匯總交由副組長整理上報。測量組成員如下:組長:杜濤副組長:張偉組員:唐開奎趙勝廣郁廣科5.2儀器配置我施工處對測量儀器嚴格管理,實行專人使用專人負責制,建立保管、使用、維修制度。各種測量儀器、量具按計量部門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做好日常保養工作,保證狀態良好,建立測量設備臺帳,準確記載檢定維修情況。表5-1:儀器配置表設備產地及型號精度數量備注GPSTrimbile5800II1+0.5ppm2控制網測量全站儀尼康DTM-452C2″1施工平面放樣水準儀蘇一光DSZ21.5mm/km2施工高程測量6測量組工作職責(1)在工程開工前,對測量控制網進行復測,發現問題立即向監理單位呈報。建立相應等級的施工控制加密網控制點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測量監控實施過程嚴格按照《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的要求實施》。根據本施工處的生產計劃安排,積極配合各工程部門保質、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項相關測量任務。做好與外部及內部相關部門之間的技術交流、溝通工作,對外部文件及圖紙進行分類保管,并對保密文件特殊管理。負責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樣,定期檢查,并將結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術員,做好交底記錄。提供符合設計要求的設計軸線,以滿足規范要求,并負責檢查與復核工作。定期監測復核控制點的位移情況,如超出規范,應及時糾正,并向有關單位匯報。不定期的對各工作面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根據分析結果,不斷改進控制質量的方法。負責向相關部門、單位及時準確的提供現場驗收斷面資料、校模檢測資料、報方量斷面資料、平面圖及工程量計算表,配合收集整理竣工驗收歸檔資料。7施工控制網加密點布置方法(1)由于首級控制網CPI邊長較長也很難通視,為了滿足施工放樣需求我們將在上級控制網下進行施工控制網加密,加密點在上級控制點的控制下采用分段布置、分段控制的方法。(2)施工控制網據根工程特性沿線路方向呈帶狀布設。(3)加密導線點選點時按下列要求:①相鄰邊長平均不宜超過350米,個別邊長不宜短于200米,長邊與短邊距離比控制在1:3。②點位應選在周圍空曠沒有高壓線及高功率和熱源及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③點位應避開地下管道等地下建筑物。④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導線點。⑤繪制點之記,必要時設置指示樁。⑥加密點埋設尺寸如下圖所示:圖7-1:加密點埋設大樣(4)高程加密點與平面控制點共點。8控制點復測及加密(1)本分部設計院交控制點CPI的等級為B級控制網,水準點控制點等級為三等,為了便于施工測量控制,我們沿線路走向加密平面控制點以及高程控制點分別按D級GPS施工控制網和四等水準高程加密。GPS測量作業按下表中的技術要求控制:水準測量作業按下表中技術要求控制:表8-1:測量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D級)及四等水準高程技術要求級別項目D靜態測量衛星高度角(°)≥15有效衛星總數≥4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min)≥20時段長度(min)≥45觀測時段數1-2數據采樣間隔(S)15PDOP或GDOP≤8水準測量等級每千米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M△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MW限差檢測已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左右路線高差不符值四等水準≤5.0≤10.0±30±2020--10橋梁施工測量9.1工作流程小潢河大橋先進行施工棧橋的放線,棧橋搭設完成后進行拉森鋼板樁圍堰的定位放線,再進行橋梁施工放線工作,具體工作按以下流程和步驟進行:表10-1橋梁施工測量工作流程橋梁控制次級加密導線的建立、復測報施工測量報驗單樁位放樣樁位自檢、復核、報驗測量護筒頂高程、垂直度、檢較鋼絲繩承臺基坑、承臺模板放樣可測設承臺十字線或直接測放承臺的四角控制點,便于模板拼裝和檢查承臺模板檢查、承臺頂面標高放樣承臺施工承臺檢查驗收,設置沉降觀測點,墩臺身放樣可測設墩臺十字線或墩臺身輪廓墩臺身模板檢查可按墩臺身尺寸加寬2CM測放中心線在模板上,鋼尺檢查各部位尺寸墩臺身模板檢查墩臺身檢查驗收,設置沉降觀測點,支承墊石放樣根據中心線鋼尺檢查墩臺身尺寸支座中心線放樣,檢查墊石標高、預留孔位置根據中心線鋼尺檢查預留孔洞位置橋墩、梁面中心線放樣、設置沉降觀測點梁模板位置、高程測量沉降觀測檢查梁面尺寸、高程驗收9.2鉆孔樁放樣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各樁位中心點坐標(坐標成果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采用極坐標法準確測量出樁位中心點,樁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樁面釘鐵釘做為標志點。每個中心樁位縱、橫軸線方向必須設置4個護樁,便于樁基施工過程中進行檢校。每次樁位放樣應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進行,避開施工干擾每個墩位每次放樣1個樁位或隔樁(跳樁)放樣,不得連續放樣,放樣時應記錄原始地面高程和護筒高程。樁位放樣后及時檢查各樁位間距離及對角線距離,確認準確無誤后以書面技術交底交予現場技術員。圖9-1:樁位放樣示意圖(4)樁位測量放樣資料必須進行報驗并經監理工程師校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9.3承臺樁基施工完畢后,在原地面測出承臺基坑四個角點及高程以指導基坑開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開挖基坑后,及時檢查基坑標高及基坑尺寸。基坑檢查無誤后,根據設計圖紙尺寸采用極坐標法測放承臺十字中心線或各承臺角點控制點。測量完畢后用鋼尺檢查各點間的距離及對角線距離,確認準確無誤后以書面技術交底交予現場技術員。(5)承臺模板立模后,對承臺模板進行檢查,根據設計圖紙尺寸采用極座標法測設各承臺角點控制點,用紅油漆做標志點在模板上,根據各點拉線檢查模板各部位幾何尺寸,確認準確無誤后再以書面技術交底交予現場技術員。圖9-2:承臺放樣示意圖9.4墩臺身墩臺身放樣也是采用極坐標方法放樣,此方法先計算出各墩臺橋梁工作線的交點的坐標,用置鏡點坐標,再進行坐標反算求得置鏡點至各墩臺工作線交點的距離和方位角。極坐標法放樣樣工作流程: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并對中整平,首先檢查儀器設置:氣溫、氣壓、棱鏡常數;輸入(調入)測站點的三維坐標,量取并輸入儀器高,輸入(調入)后視點坐標,照準后視點進行后視。如果后視點上有棱鏡,輸入棱鏡高,可以馬上測量后視點的坐標和高程并與已知數據對比進行檢核。(2)瞄準另一控制點,檢查方位角或坐標;在另一已知高程點上豎棱鏡檢查儀器的視線高。利用儀器自身計算功能進行計算時,記錄員也應進行相應的計算以檢核輸入數據的正確性。(3)在各待定測點上架設棱鏡,量取、記錄并輸入棱鏡高,測量、記錄待定點的坐標和高程。(4)在測站點上按步驟1安置全站儀,照準另一立鏡測站點檢查坐標和高程。(5)記錄員根據測站點和擬放樣點坐標反算出測站點至放樣點的距離和方位角。(6)觀測員轉動儀器至第一個放樣點的方位角,指揮司鏡員移動棱鏡至儀器視線方向上,測量平距D。(7)計算實測距離D與放樣距離D°的差值:ΔD=D-D°,指揮司鏡員在視線上前進或后退ΔD,直到ΔD小于放樣限差。(8)測量并記錄現場放樣點的坐標和高程,與理論坐標比較檢核。確認無誤后在標志旁加注記。(9)如果一站不能放樣出所有待放樣點,可以在另一測站點上設站繼續放樣,但開始放樣前還須檢測已放出的2~3個點位,其差值應不大于放樣點的允許偏差。(10)全部放樣點放樣完畢后,隨機抽檢規定數量的放樣點并記錄,其差值應不大于放樣點的允許偏差值。(11)作業結束后,觀測員檢查記錄計算資料并簽字。(12)測量放樣負責人逐一將標注數據與記錄結果比對,同時檢查點位間的幾何尺寸關系及與有關結構邊線的相對關系尺寸并記錄,以驗證標注數據和所放樣點位無誤。確認準確無誤后再以書面技術交底交予現場技術員。10施工便梁定位測量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各挖孔樁中心點坐標(坐標成果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采用極坐標法準確測量出樁位中心點。每個中心樁位縱、橫軸線方向設置4個護樁,便于樁基施工過程中檢校正。圖10-1:護樁示意圖11東三里河橋施工測量(1)便梁施工完成后,進行地道定位放線。(2)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出主要定位點坐標,經過不少于兩人計算的成果進行對比,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現場放樣。施工過程中,定期對便梁位移及沉降情況進行觀測,保證現場的施工安全。附:施工測量放樣記錄2013年4月28日工程項目名稱:寧西鐵路限制合肥段增建第二線施工合同段:NX4標單位工程:東三里河一號中橋工程部位:西安臺樁基表11-1:施工測量放樣記錄樁號設計坐標(m)實測坐標(m)偏差(mm)XYXY△X△Y△S西安臺-13659320.356522914.5383659320.359522914.543356西安臺-23659316.971522914.853659316.957522914.856467西安臺-33659318.932522917.6823659318.934522917.686244西安臺-43659320.893522920.5133659320.899522920.516638西安臺-53659317.508522920.8263659317.512522920.829435對點數據:測站點:GPS240-4X=3659275.642Y=522831.849后視點:GPS240-3X=3659311.152Y=522526.473測站至后視:方位角α=276°37′57.83″距離D=307.434m草圖:1號4號3號南陽2號5號圖11-1施工測量放樣草圖12路基施工測量12.1新增二線的中樁定位測量根據既有線與新增二線的線間距放樣處新增線的中樁。12.2路基橫斷面測量線路設計的橫斷面,主要包括路基和邊坡。線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設計的邊坡線與原地面的交點在地面上標定出來,稱為邊樁放樣,其次要把邊坡和路基放樣出來。橫斷面測設采用全站儀測設。12.3路基測量施工前,根據既有線路線中樁、設計圖紙、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路塹塹頂、邊溝、取土坑、護坡道、棄土堆等的具體位置樁。13涵洞施工測量(1)對需接長的既有涵洞,測量出實際的中心里程與設計中心里程相對比,對于出入較大與設計不符的情況上報設計院。(2)實際里程與設計無誤的接長涵按線間距以及接長長度控制,對于新建涵,按設計里程計算涵洞主要定位點的坐標,利用全站儀放出定位點的地面位置。(3)新建頂進涵先放樣便梁挖孔樁的位置,架設完便梁后進行頂進涵的定位放樣。(4)對架設好的便梁進行定期的位移及沉降觀測。14沉降變形觀測構筑物變形測量是在變監測基準網建成的基礎上對路基、涵洞、橋梁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監測。監控測量是以數字化信息指導各項施工依據,為在施工過程中調整設計參數和軌道鋪設提供有效依據。14.1路基變形測量路基變形監測主要包括:路基面的沉降觀測,地基沉降觀測,路基坡腳位移觀測和過渡段沉降觀測。路基工程沉降變形觀測以路基面沉降觀測和地基沉降觀測為主,應根據工程結構、地形地質條件、地基處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載預壓等具體情況來設置沉降變形觀測斷面。沉降觀測采用三垂直位移監測網的精度要求進行沒量,讀數取位至0.1mm。表14-1:路基沉降觀測頻次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填筑或堆載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變2-3次/天兩次填筑間隔時間較長1次/3天堆載預壓或路基施工完畢第1個月1次/周第2、3個月1次/2周3個月以后1次/月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2次通過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其后1次/3天;以后一次/周軌道鋪設后第1個月1次/2周第2、3個月1次/月3-12個月1次/3月14.2橋涵工程橋梁包括承臺和墩身的變形觀測和沉降觀測;涵洞變形觀測包括涵身及涵頂填土沉降觀測。橋梁主體工程完工后,沉降觀測期一般應不少于6個月;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區段的橋梁,沉降觀測期應不少于60天。觀測數據不足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適當延長觀測期。橋涵基礎沉降觀測采用三垂直位移監測網的精度要求進行測量量,讀數取位至0.1mm。表14-2:墩臺沉降觀測頻次觀測階段觀測頻率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墩臺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墩臺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臺回填時,測點應移至墩身或墩頂預制梁場架梁前全程1次/周預制梁架設全程前后各一次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橋位施工橋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結構施工中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進行2次通過前后的觀測橋梁主體工程完工~軌道鋪設前≥6個月1次/周巖石地基的橋梁,一般不宜少于2個月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天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工后沉降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1次/6個月注:觀測墩臺沉降后,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環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表14-3:涵洞沉降觀測頻次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涵洞基礎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涵洞主體施工完成全程荷載變化前后或1次/周觀測點移至邊墻兩側洞頂填土施工荷載變化前后或1次/周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2次通過前后和1次,其后每1次/天,連續2次,其后1次/3天,連續6次,以后1次/周至少進行2次通過前后的觀測涵洞完工-軌道鋪設前≥6個月1次/周巖石地基的涵洞,一般不宜少于2個月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天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工后沉降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1次/6個月注:測試涵洞沉降時,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環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15竣工測量在線下工程竣工后、軌道施工前,應對全管段的控制網、線路中線進行貫通測量和橫斷面竣工測量。控制網貫通測量是對原有控制網進行復測,控制網貫通測量精度要滿足《鐵路工程測量規范》要求。中線貫通測量是在控制網貫通測量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線路中線測設工作,線路中線貫通測以既有線為準進行測量并應滿足軌道鋪設條件評估要求。中線上應定設公里樁和百米樁,直線上中樁間距不宜50m;曲線上中樁間距宜為20m。在曲線起終點、變坡點、堅線起終點、立交道中心、涵洞中心、橋梁墩臺中心、隧道進出口、隧道內斷面變化處、道岔中心、支擋工程的起終點和中間變化點等處均設置加樁。橫斷面測量是利線路中線貫通測量測設的中樁對路基、橋梁、和隧道橫斷面進行測量。路基橫斷面采用全站儀和水準儀進行測量。路基橫斷面測點包括路基高程變化點、路肩等。路基面范圍各點平面、高程測量中誤差為±10mm。橋面橫斷面竣工測量方法和精度與路基橫斷面測量相同,橋面橫斷面測點包括左右軌道中心線、橋梁中心線、擋砟墻腳和頂面。隧道竣工橫斷面采用精度不低于5mm+2ppm的全站儀或斷面儀進行測量,斷面點測量中誤差應≤10mm。斷面點包括左右軌道中線、隧道中心線、排水溝、電纜溝、內拱頂、起拱線以及軌頂上1.1m、3m、5.8m處的斷面點。竣工測量成果整理,每一分項竣工測量完成后,應及時編制竣工測量成果表,編繪竣工圖和單項工程竣工測量報告;整個工程(承建部分)各分項工程施工完成并進行竣工測量后,依據分項工程竣工圖編繪工程竣工測量總圖。16測量管理制度16.1測量儀器的管理制度(1)測量儀器的保管和維護。測量儀器應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在潮濕和粉塵環境中作業過后,要把儀器擦拭干凈,并置于通風干燥處將水汽晾干。為保持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和穩定性不下降,或損壞儀器,在測量過程中儀器操作者不得遠離儀器,使儀器設備的安全處于受控狀態。(2)測量儀器的檢校。用于測量生產的儀器設備必須按計量法規的要求進行定期強制送檢,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定合格的儀器不得用于測量生產,用于工程的測量設備應建立臺帳,儀器的型號、精度指標、使用狀態、檢校情況應作好記錄,確保測量儀器處于受控狀態。(3)測量儀器要作好日常檢校,定期了解使用儀器的精度狀況,做好檢校記錄。16.2測量過程控制管理制度(1)測前控制,每次測量作業前必須制訂測量作業方案,明確測量方法,確保測量成果的質量達到預期的精度要求。(2)測量過程控制(中間過程控制)。(3)樁點的復測,進行導線測量或放樣時,必須對作為已知點導線點進行復核測量,平面控制點應進行角度和距離的檢測,水準點應檢測相鄰兩點間的高差,當檢測結果表明樁點正確可靠時,方可進行后續的測量工作。儀器對中整平,以保證置鏡站、后點和前點儀器的對中整平正確,防止對點錯誤的發生。16.3測量資料管理制度(1)原始記錄的復核復核原始記錄時,應對記錄薄上的所有記錄數據進行復核,包括點的名稱,點之標記,觀測數據、日期、人員等。采用雙記錄復核時,原始記錄由兩個記錄員互相復核,確保記錄成果正確無誤。在因測量人數受限而采用單人記錄時必須遵循單記錄雙復核,當發現記錄錯誤時,復核人必須讓記錄員重新計算進行確認。(2)圖紙復核測量成果計算前,必須對與施工測量相關施工圖紙進行全面復核,確認測量計算所采用的設計數據正確無誤,當發現圖紙數據與復核結果不符合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解決,以防止設計圖紙中設計施工數據錯誤導致計算成果發生錯誤。嚴禁使用未經設計部門認可的非正式圖紙中的數據作為測量成果計算的依據。(3)成果計算和復核計算人員必須認真抄錄原始記錄及起算數據。成果書編制完以后,首先符合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應重新編制,必要時連同外業一起返工,經審核符合施工測量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可用施工放樣,測量成果必須歸檔保存。(4)成果審核與歸檔測量成果編制完成后須經技術負責人審核,對不符合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應重新編制,必要時過同外業一起返工,經審核符合施工測量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放樣,測量成果必須歸檔保存。致謝通過在中鐵十五局40天的實習,我感覺學到了不少知識。施工控制網的加密,GPS測量、水準測量,鉆孔樁、承臺、墩身放樣和變形監測,施工測量控制網的特點、布網原則與方法,方差-協方差傳播定律估算設計方案能否達到精密要求的應用,橫斷面的測量計算土方量的應用。包括與控制網布測有關的控制點的選埋和觀測,與控制網數據處理有關的控制基準的選擇。在變形觀測數據處理和大型工程建設中,將發展基于知識的信息系統,并進一步與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工程與水文地質以及土木建筑等學科相結合,解決工程建設中以及運行期間的安全監測、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的各種問題。傳感器的混合測量系統將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如GPS接收機與電子全站儀或測量機器人集成,可在大區域乃至國家范圍內進行無控制網的各種測量工作。數據處理中數學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識將成為工程測量學專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從點信息到面信息獲取,從靜態到動態,從后處理到實時處理,從人眼觀測操作到機器人自動尋標觀測,從大型特種工程到人體測量工程,從高空到地面、地下以及水下,從人工量測到無接觸遙測,從周期觀測到持續測量讓我看到了工程測量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參考文獻[1]張正祿,鄧勇,羅長林,胡緒清.精密三角高程代替一等水準測量的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6(1):5-8
[2]王兆祥等.鐵道工程測量[M].北京:鐵道出版社,1998
[3]《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2009/J961-2009);[4]《改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5-2009/J963-2009);[5]S.Turner,AppliedGeodesyforParticleAccelerators[P].CERN,AcceleratorSchool,CERN,Geneva,Switzerland,April14-18,1986[6]牛卓立,賴昌意;建立區域坐標系問題的討論[J];測繪工程;1998年04期;[7]《全球定位系統(GPS)鐵路測量規范》(TB10054-97)。[8]《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9]趙永軍.丁榮華高速公路施工測量的控制2003[10].林崇明測最監理工作在等級公路建設中的重要性2007[11]李春林朱永宏.LIChun-lin.ZHUYong-hong大跨度橋梁施工控制影響因素-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12]姚昌榮大跨度橋梁的施工控制理論與實踐2004
目錄目錄第一章總論 1一、項目概述 1二、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和范圍 2三、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3四、******國家森林公園概況 3第二章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8一、項目背景 8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0第三章項目選址分析 13一、項目選址 13二、項目城市概況 13三、經濟發展概況 14四、公共設施依托條件及施工條件 17第四章需求分析與建設規模 18一、****國家森林公園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18二、****國家森林公園日容量預測 19三、****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廁所需求面積分析 20四、****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廁所建設規模的確定 20第五章項目建設方案 21一、景區廁所工程建設方案 21二、景區引水上山工程建設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循證醫學與流行病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企業級數據庫的配置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泗陽縣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9月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三江學院《Oacle數據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銀川二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創新班)試題含解析
- 遼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臨床微生物》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示范名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房地產分銷代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房地產抵押管理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落水管安裝高空作業安全協議書
- 《關于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的措施》學習解讀
- 2025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限公司招聘6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 2025年醫院感染知識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山東濰坊市再擔保集團股份限公司社會招聘11人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高清版)DB11∕T2326-2024油氣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管理規范
- 液壓升降平臺施工方案
- 房產中介法律知識
- 2024年11月-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劃的離婚協議官方文本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