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二)_第1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二)_第2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二)_第3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二)_第4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安中學:劉嬙:.1、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鹽酸(HCl)2、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硫酸(H2SO4)3、碳酸鈉(Na2CO3)和稀鹽酸(HCl)活動與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藥品:根據你所觀察到的現象,思考上述三個實驗中,哪一個比較適合于實驗室制取氣體?固+液稍大O2固+液大能固加熱不易CO2

反應物的

狀態反應條件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與水反應

常溫常溫根據以上信息,請你選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BD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試一試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三、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步驟:1、按要求組配好儀器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向錐形瓶中加入小塊的石灰石4、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5、收集氣體步驟:2/4/2023想一想1、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是二氧化碳?2、如何驗證集氣瓶內二氧化碳已收集滿?驗滿收集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檢驗動一動手:收集一滿瓶二氧化碳。達標測評:

實驗室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的原因()A.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CO2能溶于水C.CO2密度比空氣的大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的大2.檢驗CO2的正確方法是()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熄滅

B.使人感到氣喘、頭痛

C.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不復燃

D.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D3.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CO2,正確的操作方法是()A.倒入澄清的石灰水B.用燃著的木條接近瓶口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瓶里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瓶口4.實驗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按要求組配好儀器;③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

④收集氣體;⑤向錐形瓶中加入小塊的大理石;⑥驗滿。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⑤③④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③⑤⑥④BBABCDEGF已知硫化氫(H2S)是一種易溶于水的有毒氣體,實驗室制取H2S用塊狀的二硫化亞鐵(FeS2)和稀硫酸反應,其發生裝置應選

,收集裝置應選

。上圖中a的名稱叫

,實驗室中我們還可以用別的儀器代替a,它們是

。(至少寫兩個)已知NH3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在實驗室中常用加熱NH4Cl和Ca(OH)2固體的方法制取。其發生裝置應選

,收集裝置應選

。如果將其發生裝置用來加熱KMnO4制取氧氣,必注意

。aHBH錐形瓶試管、廣口瓶、燒瓶DG在試管口加一團棉花CO2沫滅火機純堿汽水尿素人工降雨溫度計滅火工業原料致冷劑光合作用奇妙的二氧化碳導管1水槽酒精燈導管2導管3大家來設計:怎樣利用下列儀器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組裝儀器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哪些錯誤?會導致何后果。我會做: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沒有插到液面以下。導致氣體從長頸漏斗逃逸。2.導氣管口插到液面以下。導致產生的二氧化碳將酸液壓入集氣瓶中。3.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4.導氣管口沒有插到接近集氣瓶底部。3、4導致收集不到一滿瓶的二氧化碳。找錯誤氫氣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難溶于水。實驗室中可以用金屬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其發生裝置應使用

,收集裝置可選用

.

根據下圖裝置,回答問題:

FABDCEFC或E基礎鞏固

以下是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co2的制取中,設計的幾種裝置:創新拓展

你能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再設計幾種裝置嗎?我來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確定: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