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_第1頁
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_第2頁
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_第3頁
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_第4頁
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早期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摘要】目的探討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影響。方法將86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研究組)46例,常規治療組40例;兩組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康復組同時進行神經康復治療。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日常生活活動,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抑郁狀態,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40d末各評定1次。結果治療40d末,研究組Barthel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結論早期康復干預不僅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心境,同時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殘率。

【關鍵詞】腦卒中;抑郁;康復治療

卒中后抑郁是腦血管意外的常見并發癥,腦卒中后約60%的患者可發生抑郁[1,2]。卒中后的抑郁情緒和認知障礙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病程及預后。早期康復治療能使PSD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明顯改善,使康復治療步入良性循環,從而改善預后,現報導如下。

1資料與方法1對象選取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86例PSD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CT證實為大腦半球病變,無意識障礙、失語及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診斷標準;病程10~15d;無嚴重的心、肺、腎功能障礙,排除既往有神經、精神病史及檢查不合作者。其中男54例,女32例;平均年齡±;腦梗塞50例,腦出血36例。2方法分組方法先按疾病類型分層,爾后將入組的86名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成康復組46例,常規治療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抑郁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和護理,對抑郁顯著的患者口服百憂解治療。研究組采用運動再學習方法,在生命體征及病情穩定48h后即開始康復治療,早期均以肌肉按摩、神經肌肉電刺激、患肢的抗痙攣體位擺放、關節的被動與主動活動等,以保持關節正常活動度及肌肉正常長度為主。再根據患者病情,腦梗塞患者一般在發病后3~5d,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后10~20d進行坐、立、行、走訓練,同時通過具體的作業由易到難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與強化,每日1次,每次45min。康復師不斷地與患者進行交流,講解神經康復的基本原理及近期與遠期目標,使患者對腦卒中有全面、正確的認識;不斷肯定、鼓勵患者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療效評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ADL,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定抑郁狀態,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40d末各評定1次,并進行對比分析。HAMD24項評分≥8為輕度抑郁,≥20為中度抑郁,≥35為重度抑郁[3]。全部數據采用統計軟件包處理,并進行t檢驗。

2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MBI、HAMD評定結果比較,見表1。

表1兩組MBI、HAMD評定比較

注: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P>;兩組間比較☆P<

表1顯示,治療40d末,研究組MBI、HAMD評定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治療后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

3討論

PSD是腦卒中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的機制不明,目前有兩種學說:原發性內源性學說,認為腦卒中后破壞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能神經元及其通路,引起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之間的平衡失調;反應性機制學說,即卒中后肢體功能的喪失,社會功能減退,角色轉變,家庭關系等急性轉變超出患者所能應對的范圍;患者卒中后對疾病認識不足及對偏癱后果恐懼導致精神壓力過大;怕拖累家人、經濟承受力的擔憂等,多種家庭、社會、生理因素共同導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調,而產生悲觀孤獨情緒,不愿意與人交流導致抑郁。

PSD與腦卒中的嚴重程度有明顯的相關性[4],患者的神經功能缺失越重,ADL越差,越易導致PSD。而隨著ADL的恢復,患者的抑郁程度亦會明顯改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早期康復治療,因能有效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產生,誘發正常運動模式,促使大腦的神經功能重組向符合生理要求的正確方向上發展。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前后MBI、HAMD評定比較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對照組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治療后MBI、HRSD評定兩組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隨著康復治療,患者肢體功能不斷改善,ADL的不斷改善,激發起患者康復的信心,心理障礙逐步消除,有利于PSD的恢復。

康復訓練是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其間患者通過與康復師的不斷交流,康復師的耐心的心理疏導,向患者傳達積極的心理支持;通過建立良好的康復氛圍,安排偏癱患者的集體治療,促進患者與患者間的交流及加強患者與家屬間的溝通,使其心情放松、愉快,不斷樹立自信心,從而打消患者不良的心理防御體制,消除卒中后不良行為與處理方式,使患者能正確認識卒中事件本身,正確接納自己與自己的疾病,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從而解除抑郁。

總之,早期神經康復能從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促進PSD的恢復,而PSD的恢復,反過來又可加速康復進程的發展,最終改善患者肢體功能,減低致殘率,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于愷.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4,4:405

[2]張朝輝,宋景貴,王振英,等.氟西汀對腦卒中后抑郁狀態及認知的功能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11:7

[3]王擁軍.卒中單元[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4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