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農耕生活》_第1頁
《原始的農耕生活》_第2頁
《原始的農耕生活》_第3頁
《原始的農耕生活》_第4頁
《原始的農耕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前復習1、人類是從一種

進化而來的。2、目前所知我國生存最早的是

萬年前的

人;遺留人類化石殘骸最多的是

人。3、北京人過著

生活;使用

石器;懂得使用

。古猿170元謀北京采集狩獵打制天然火議一議:

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

結論: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原始農業的發展證據?2萬年前,對野生植物進行管理距今1萬年左右,我國能人工栽培世界上最早的的農作物

南方是稻北方是粟距今8千年左右,稻作和粟作農業在南北方逐漸推廣農業開始興起與發展起來了。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種植農作物飼養家畜定居--聚落磨制石器黍黃米粟小米原始農耕分布圖河姆渡的原始農耕1.時間:2.地點:3.生產工具:4.農耕作物:5.居住:6.原始飼養業:7.原始手工業:長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約7千年前磨制石器骨耜水稻過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會挖掘水井陶器、玉器和原始樂器,雕刻豬、狗、水牛磨制石器打制石器“打制舊,磨制新”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骨耜(si)

石耜耕種土地耒耜石鐮收割莊稼猜一猜:這些工具的用途石磨及磨棒加工谷物f這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是河姆渡人用來盛放食物的食具河姆渡出土的穿孔玉斧干欄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這種房屋呢?浙江地區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思考: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防潮濕,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半坡博物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時間:2.地點:3.生產工具:4.農耕作物:5.原始飼養業:6.居住:7.原始手工業:約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陜西西安半坡磨制石器(石刀)耒耜世界上最早種粟豬狗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紡線半坡出土魚紋陶盆人面魚紋陶盆,半坡文化的典型標記

半坡的原始紡織業32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這種房屋?

黃河流域干旱、風沙大,氣候比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擋風雨,又可以取暖。順應大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動腦筋: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