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_第1頁
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_第2頁
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

古詩《薩都剌·上京即事(錄二)·紫塞風高弓力強》原文賞析

紫塞風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

這首七絕生動地描寫了元朝皇族子弟在上京打獵的情景,展現了情致殊異的狩獵生活,洋溢著豪健歡快的詩情。

開始兩句正面描寫打獵的場面:“紫塞風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薄白先奔撮L城,因土色皆紫,故名?!巴鯇O”,此指元朝皇族子弟。在塞外的長城腳下,朔風勁吹,不斷傳出弓箭的錚然之聲,強勁有力;元朝的皇族子弟們騎著駿馬,奔騰馳騁,正在沙場打獵。這兩句是運用倒裝手法:先寫出強有力的弓箭,那錚然震耳之聲,似乎使人一驚,真是先聲奪人;然后,才出現王孫走馬、沙場打獵的壯闊的場景,顯得神采飛揚,氣勢磅礴。這樣,有力地突出了元人善于騎射、箭法高超的特點,給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把箭聲與風聲結合在一起,從“弓力強”三字中,說明箭聲壓過了風聲,以風襯箭,更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在整個獵場上,天高風急,弓箭聲聲,馬蹄奔忙,兩句描寫十分簡潔,但從這些描寫中,我們似乎聽到了人喊馬嘶之聲,感到了緊張而又熱烈的氣氛,十分生動形象。

但是,對這樣緊張的場面,詩人卻沒有繼續寫下去。不過,我們可以想象,在這些身手矯健的王孫們的騎射馳逐之下,箭不虛發,一定會所獵甚多。果然,到后兩句,就出現了勝利歸來的場面:“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緊張熱烈的狩獵結束了,到傍晚,皇族子弟們呼喚著獵鷹,腰里插著箭回來了,馬上倒懸著獵得的一對白狼。從“晚”字中,可見打獵興趣之高,一直持續到傍晚,也可見體力之強。而“呼鷹腰箭”四字中,又分明顯現出他們勝利歸來時的喜悅和驕傲,以及豪邁軒昂的氣度。特別是“馬上倒懸雙白狼”這一形象,更具有豐富的意味。一方面,“倒懸”二字,含有軟軟垂掛之意,把歸來的情景顯得十分輕松。另一方面,狼是兇猛的野獸,獵得這種野獸的人就更加勇猛,進一步襯出王孫們身手的矯健。再一方面,在古代,白狼被視為祥瑞之物,《瑞應圖》說:“白狼,王者仁哲明德則見?!边@里寫出獵得成雙的白狼,也含有頌揚之意,并且,連這種稀有之物都已經成雙獵得,那么其他獵獲之物,就更加不計其數了。因此,我們可以想象,那在傍晚時分興高采烈歸來的獵手們,一匹匹馬上馱滿了獵物,他們的歡聲笑語,久久地回蕩在夕陽的余暉中。這兩句詩與王昌齡《觀獵》中的“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相比,各有妙處,但含義更為豐富,氣魄也更加宏大,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北方少數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

全詩的前兩句描寫了風急馬快的打獵場面,緊張得動人心魄,而后兩句卻忽然轉而寫打獵歸來的輕松愉快的景象,令人心情怡然。只四句,就把整個打獵的過程概括無遺,在高度精煉中,又十分具體形象而生動。并且,兩個場面的轉換,也形成了輕松與緊張的對比,筆墨在變化中,顯得韻味更長。清人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說:“七絕亦切忌用剛筆,剛則不韻。即邊塞之作,亦須斂剛于柔,使雄健之筆,亦饒頓挫,乃不落粗豪?!比娛湛v有度,剛柔兼濟,在剛健中寓雄渾,在豪放中又不乏韻致,即使在邊塞詩中也體現了他流麗清新的慣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