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舒伯特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舒伯特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舒伯特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舒伯特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舒伯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浪漫幻想的音樂世界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大約從1820年到1910年,被稱為西方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時期。浪漫主義作曲家注重同藝術之間的融合,他們喜愛將音樂與文學、詩歌等非音樂類藝術結合起來,為的是追求更富有想象力的表現。藝術歌曲就是這種綜合性藝術的典型代表。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代表作品:《致春天》、《圣母頌》、《鱒魚》、《菩提樹》等。藝術歌曲藝術歌曲是由作曲家為某種藝術表現的目的,根據文學家詩作而創作的歌曲,多為獨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編配的鋼琴伴奏。對演唱技術有較高的要求。《鱒魚》問題:1、歌曲所使用的伴奏樂器?在歌曲當中起到的作用?2、歌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3、從歌詞中分析每個部分表達的內容?4、每部分所表現的音樂情感色彩?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條小鱒魚快活的游來游去像箭兒一樣

我站在小河岸上靜靜的朝它望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歡暢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歡暢

那漁夫帶著鉤竿也站在河岸旁冷酷的看著河水想把魚兒釣上

我心里這樣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他別想用那釣竿把魚兒釣上

只要河水清又亮他別想用那釣竿把魚兒釣上

但漁夫不愿久等浪費時光他趕忙把那河水攪渾我還來不及想他已經提起釣竿把小鱒魚釣到水面上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歌曲使用的伴奏樂器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快速的六連音的使用,生動的表現了潺潺流水的形象和鱒魚在水中自由自在遨游的形象。歌曲表現內容歌曲情緒歌曲調式調性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鱒魚在河水中嬉戲,漁夫想向鱒魚下毒手,作者希望河水清澈,以免小魚遭殃。漁夫把水攪渾,并且釣起了小鱒魚。作者對懷著激動的心情對鱒魚的遭遇表示同情。激憤,同情略顯暗淡輕松,明朗大調小調大調《鱒魚》德國詩人舒巴爾特的一首抒情詩,他因為政治原因被關進監獄,寫這首詩時,他把統治者比喻成漁夫,把群眾比成上當受騙的小鱒魚,這首詩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憤慨和不滿。舒伯特寫這首歌的原因是因為他對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不滿,向往自由,但又擺脫不了貧困潦倒的生活境遇,當他見到這首詩時深有感觸,很快便寫成了這首歌。鱒魚1=bD2/4《菩提樹》E大調e小調E大調表現流浪者回憶過去的生活,那綠蔭下的甜夢使自己陶醉表現了流浪者回到了痛苦的現實之中—在黑暗中行走,幻想親人的呼喚盡管流浪者的前途渺茫,但他依然心懷希望:回到故鄉找到平安引子:連續的三連音,表現了呼嘯的寒風吹動樹葉,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菩提樹》選自24首歌曲組成的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詞作者是德國詩人海勒。聲樂套曲:由若干首內容有關聯的聲樂曲組成的套曲,演唱形式有獨唱,重唱或小組唱,有樂器伴奏。它源于16世紀的牧歌,歌詞多描述個人生活感受和內心體驗。《鱒魚》與《菩提樹》的共同點藝術歌曲的特點:1、歌詞多采用名家詩作2、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旋律表現力強3、對演唱技巧要求較高4、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是歌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20世紀20年代初期,藝術歌曲傳入我國,并于30年代發展成熟,它在吸取和借鑒德奧藝術歌曲創作技法的同時,創造性的發展了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使歐洲音樂與中國語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藝術歌曲。中國作曲家及其作品:趙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黃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