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拼讀“裝飾”、“雞冠花”“歸巢”等詞語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1課請《鄉下人家》,老師已經跟著作家陳醉云先去欣賞了那兒的風景。(配樂欣賞相關圖片)
2、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走進鄉下人家,看看作者筆下的鄉下人家是怎樣一番場景。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請大家打開書,根據老師這兒的自讀提示放聲讀課文。
2、檢查你們都的讀書情況,這些詞語你們都認識了嗎?哪組同學最想來讀讀看?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對了跟著讀,讀錯了就舉手糾正。
出示課件:
棚架
裝飾
雞冠花
菊花
瞧見
率領
覓食
聳立
搗衣
搬家
歸巢
和諧
催眠曲
辛苦
3、找出其中的多音字“率”、“冠”并分別組詞。范寫“率”字
4、字音讀準了,這些詞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嗎?搗衣又是什么意思?你們見過么?出示圖片,你們見過鄉下人家搗衣的場景么?看,這就是。(出示圖片)
5、看來同學們大致上都已經掌握了這寫詞語,坐端正我們一起來把這些詞讀一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的生詞學完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好,我要請六個同學一人讀一段,最后一段全班齊讀,明白了嗎?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有沒有讀錯的地方。2、學生讀書,相機糾音。
3、
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想鄉下人家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4其實啊,作者在課文里面也用了一個自然段來表達自己對鄉下人家的感受!你找到了嗎?
(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學生齊讀)
3、簡潔地說,作者對鄉下人家的感受是(獨特、迷人)——板書
4、獨特什么意思?迷人什么意思?“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又怎么理解呢?總之,鄉下人家無時無刻都有一道獨一無二令人陶醉的風景。
5、自由讀課文,來給你最喜歡的風景取個名字吧。
6、根據學生匯報板書,邊聽邊指導學生擬小標題的方法,抓住景物及特點。7、你看,鄉下人家的風景真像一首詩,看,老師把它們串成一首詩,一起來讀讀吧。
8、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所以作者才這般贊嘆道:(引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9、同學們,像這樣先分寫幾處風景,再進行總結,我們把它稱為分總結構。(板書)
(四)品讀第一自然段
1、鄉下人家的風景多不勝數,我們不妨先走進鄉下人家的屋前,去感受那份獨特迷人的風景吧。
2、現在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你覺得最獨特、迷人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上批注,多讀幾遍。
3、匯報“當花兒落了的時候……可愛多了?!?/p>
4、“別有風趣”什么意思?這別有風趣體現在哪里呢?
5、學生匯報。出示(青紅的瓜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6、同學們,看,這就是我們在城里經??吹降难b飾,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出示石獅子、旗桿圖)與這些莊嚴、嚴肅的石獅子、旗桿比起來,鄉下人家就顯得可愛多了。
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
7、師:是啊,作者用了對比的方法,突出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之處,表達了作者對鄉下人家的喜愛之情。讓我們好好體會體會。你們讀前半句,老師讀后半句;男女生讀。出示句子: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8、鄉下人家這普普通通的景物都有它的別有風趣所在,難怪作者要這樣贊嘆,一起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運用了抓重點詞句、品讀的方法欣賞了鄉下人家屋前獨特、迷人的風景,下節課我們繼續去了解鄉下人家,走近大自然,用眼睛去發現美,用心靈去感受美,這節課我們學到這里。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通過查字典自主識字的能力,課前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嘉祥實驗小學地處縣城,很多學生不熟悉農村生活,所以很少有學生真正地認真觀察過農村生活的環境,因此,課前可以讓學生實地觀察周圍村莊的事物、人們的生活,然后運用積累的閱讀方法,應該能夠通過觀察和朗讀引起共鳴,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最終的目的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方式、方法的選擇都要先問自己一聲:這樣做的效果會怎樣?要緊緊圍繞有效和高效這一核心要求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當然這里所說的效果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效果,內容即包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表情的變化、思維的速度,回答問題、練習、測試、動手操作的準確性等信息反饋,可獲知教學信息的傳輸是否暢通,亦可看出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數尖子學生,大多數中下學生同樣也是知識的接受體,從他們身上更能體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高低。
總之,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全體學生的潛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學生吃得飽,中等水平的學生吸收得好,差的學生消化得了,學生人人學有所得。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師生平等、教學民主的思想,師生信息交流暢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諧,配合默契,教與學的氣氛達到最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一、課文簡說
一讀課題,眼前就會不自主地呈現出一幅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本文正如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美麗的鮮花和屋后伴著春雨從土里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里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進入夢鄉??這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嗅到了濃郁的泥土芬芳,聽到了熟悉的蛙吵蟲鳴,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與鄉下人家促膝談心,一起享受鄉下人家生活的樂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作者還通過對動植物擬人化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紡織娘在月明人靜的夜里,便唱起歌來,都體現了作者喜愛鄉村生活的感情。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特別是從未接觸過農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裝飾”指在身體和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這里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若是在門前豎兩根大旗桿,讓人不免覺得太單調,若是蹲一對石獅子又太威嚴,讓人不由得拘謹、膽怯,難生親近之意。這里指農家小屋前攀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綠綠的藤和葉,點綴于其中的青、紅的瓜,色彩明麗,生活氣息濃厚,把農家小屋裝點得別致生動、親切可愛、質樸自然,無人工雕琢之感。
(2)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這句話形象地呈現了“雨后春筍”的美妙畫面,尤其是一個“探”字,擬人化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迅速的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3)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儼然一位將軍在閱兵,斗志昂揚,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著自己的家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4)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將近晚上,紅霞輝映,晚風輕拂,倦鳥歸巢,在這奇妙的大自然的懷抱里,邊享用晚飯,邊閑話家常,好一幅鄉村晚景圖!
(5)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2.對詞語的理解。
時令:季節。
倘若、即使、若是:都是表示假設、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按照慣例,按照常情。文中指鄉下人家按常理總要養幾只雞鴨之類的家禽。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
(
)的藤葉
(
)的濃蔭
(
)的鴨子
(
)的房屋
(
)的竹筍
(
)的微風
2、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裝飾——
時令——
順序——
鮮嫩——
和諧——
樸素——
品味句子
(1)在這里“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
(2)“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A、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B、探出來與長出來有什么不同?
(3)課文的最后一段,這句話的“獨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鄉下人家》是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抓住鄉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青瓜綠藤、鮮花盛開、雨后春筍、雞鴨覓食、院落晚餐、月夜睡夢等六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選讀探究——品讀感悟——朗讀再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讀中賞詞、品句,讀中積累、感悟,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自己《鄉下人家》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亮點:一條主線陳醉云的《鄉下人家》結構清晰,語言樸實自然,讀起來有清風拂面之感,這篇文字沒有較難理解的詞句。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眮磉M行教學。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二、多種方法四年級下冊有一個學習要求,即初步學會理解課文的幾種方法,如: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等等。在教學中我注重了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課文。“青瓜綠藤”畫面中,學生在石獅子和瓜藤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的對比中,感受到別有風趣一詞的含義?!坝旰蟠汗S”一段抓住一個“探”字,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如果你是小筍芽,從土里探出頭來,看見了什么?會說什么?”使學生體會到擬人化手法運用的巧妙。三、朗讀再現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課伊始,我安排學生自由讀,邊讀邊畫寫體會,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品讀感悟環節通過指名讀、評讀、男女生賽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的欣賞讀、配樂讀,把讀貫穿由于整個教學的始終。這樣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提高了朗讀能力。在課堂上,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評價語要有提升,這個是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積累的項目。雖然備課時冥思苦想出好多評價語,但是真正站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很欠缺。其二,學生的讀后感悟能力比較強,但朗讀再現的能力較弱,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提升。課堂的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如何根據學生實際、HYPERLIN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鉛硒鐵不粘炒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斜出口室內消火栓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拉鏜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小型化隔離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面四段針織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點登錄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數字集團電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4年模具設計師案例解讀及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考試核心內容試題及答案
- 觀滄海說課課件
- 2025年甘肅西北永新集團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課件人教新課標
- 產業經濟學第三版(蘇東水)課后習題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中建六局建設發展公司責任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Vsyst運用
- 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動計算
- 管樁水平承載力計算
- 博碩BSL2236OAC全自動說明書(觸摸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