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選試題及答案二

單選題(共50題)1、(2021年上半年真題)李利今天新學習了20個英文單詞,放學后,他就一遍一遍地背誦,直至背會全部單詞。這種學習策略屬于A.監控策略B.組織策略C.計劃策略D.復述策略【答案】D2、進入初中后,小磊為了贏得在班級的地位和滿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學習。根據奧蘇伯爾的理論,小磊的學習動機屬于()。A.認知內驅力B.自我提高內驅力C.附屬內驅力D.生理內驅力【答案】B3、中學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競賽成績名列年級第一,在家里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在學校卻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這反映了小博的情緒具有()。A.矛盾性B.激動性C.掩飾性D.短暫性【答案】C4、《愛彌兒》是()的教育代表作品。A.洛克B.盧梭C.夸美紐斯D.杜威【答案】B5、在噪音的持續作用下,病人拔牙時不覺得很痛。這是由于()A.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B.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C.感覺適應D.抑制作用【答案】A6、在一定課程理論指導下,依據培養目標和課程方案,以綱要形式編制的關于教學科目內容,教學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指導性文件是()A.課程計劃B.課程標準C.教學方案D.教學指南【答案】B7、趙老師關心學生的一舉一動,對學生的各種愿望都是有求必應,其做法違背了德育原則中的()。A.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B.疏導性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D.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答案】A8、讓小麗先后學習兩組難易相當、性質相似的材料,隨后的檢查發現她對前面一組材料的回憶效果不如對后面一組好,這是由于受到()。A.倒攝抑制B.前攝抑制C.分化抑制D.延緩抑制【答案】A9、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后,教師和家長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A.準備律B.練習律C.效果律D.動機律【答案】C10、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中的s因素是指()A.一般因素B.特殊因素C.流體因素D.晶體因素【答案】B11、人們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出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是()A.感覺B.知覺C.再認D.回憶【答案】C12、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A.選拔作用B.評價作用C.決定作用D.主導作用【答案】B13、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理論是()A.形式教育論B.實質教育論C.傳統教育論D.現代教育論【答案】B14、一件白襯衫在燈光昏暗的室內和陽光明媚的戶外,其亮度差別很大,但是人們都能將色知覺為白色襯衫,這反映了知覺有()。A.整體性B.選擇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D15、“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在漫長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種訓練和培養的綜合”所體現的教育思想是()。A.全民教育思想B.終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答案】B16、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國的洛克均強調教育的價值,對教育的作用持樂觀的態度,關注的重點是學習。這種觀點屬于()A.內發論B.外鑠論C.動因論D.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答案】B17、教師不能滿足“授之以魚”,更要做到“授之以漁”,這強調教學應重視()。A.培養個性B.傳授知識C.發展能力D.形成品德【答案】C18、個體主觀能動性的最高層次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A.生理活動B.心理活動C.認識活動D.實踐活動【答案】D19、課程的過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皮亞杰B.布魯納C.斯騰豪斯D.盧梭【答案】C20、教師教學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視角是()A.以回顧學生的視角進行反思B.通過約請同事、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C.通過閱讀理論文獻來反思自己的教學D.以教師的視角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答案】D21、當物體移到100米遠處,視網膜上的像相應縮小到距我們1米遠時大小的1/100,但是我們知道該物體的大小沒有太大變化,這稱為()。A.大小恒常B.形狀恒常C.顏色恒常D.亮度恒常【答案】A2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明了人格的()。A.獨特性B.整體性C.穩定性D.社會性【答案】C23、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起導向和動力作用的是()A.德育B.智育C.體育D.美育【答案】A24、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第三層次是個體的()A.生理活動B.心理活動C.思考活動D.社會實踐活動【答案】D25、學習動機包含學習需要和()A.學習壓力B.學習興趣C.學習期待D.學習知識【答案】C26、小黃在學習時關注的是知識的內容和價值,而不是為了獲得分數和獎賞。根據成就目標理論,小黃的目標導向屬于()A.成績趨近B.成績回避C.掌握趨近D.掌握回避【答案】C27、教育實踐中的“陵節而施”現象違背了人發展的()。A.順序性規律B.互補性規律C.不平衡性規律D.個別差異性規律【答案】A28、()在中學階段居于主導地位。A.無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隨意注意D.隨意后注意【答案】B29、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力、精力和體力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竭的狀態是()A.心理氣氛B.職業倦怠C.人格取向D.自居作用【答案】B30、不論教師是否存在,也不論是否有任務存在,學生都能自覺地遵守紀律,這種屬于()。A.教師促成的紀律B.集體促成的紀律C.任務促成的紀律D.自我促成的紀律【答案】D31、隱性課程是()A.通過正式教學進行的B.在課程計劃中反映的C.始終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的課程D.對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的課程【答案】D32、需要層次論指出,人最高級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實現的需要D.歸屬與愛的需要【答案】C33、羅森塔爾效應強調哪種因素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A.教師的知識B.教師的能力C.教師的人格D.教師的期望【答案】D34、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某教師把分12個饅頭的計算板書出來:12÷3=4(人),12÷2=6(人),12÷0.5=24(人),這一做法體現了()。A.鞏固性原則B.直觀性原則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答案】C35、依據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具有法制觀念取向者屬于下列()時期的特征。A.前習俗水平B.習俗水平C.后習俗水平D.道德成規前期【答案】B36、關系轉換理論強調()在學習遷移中的作用。A.個體對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理解B.學習任務之間的共同要素C.不同學習活動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經驗D.認知結構變量的特性【答案】A37、老師問:“一張桌子四個角,鋸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張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個角。”老師又問:“還有其它答案嗎?”張冬想了想,沒有回答出來。這表明張冬在解決問題時受到哪種因素的影響?()A.功能固著B.原型啟發C.心理定勢D.垂直遷移【答案】C38、2012年單項選擇:王悅接到高考通知書已經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悅,往常覺得平淡的事也能讓她很高興。這種情緒狀態屬于()A.激情B.心境C.應激D.熱情【答案】B39、我國古代教育家顏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肄,久而自臭也。”從德育方法來講,這里強調的是()A.說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榜樣示范法D.實際鍛煉法【答案】B40、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A.教學目標B.培養目標C.教育目的D.教育方針【答案】C4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紐斯C.赫爾巴特D.贊可夫【答案】B42、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A.決定作用B.動力作用C.主導作用D.基礎作用【答案】C43、孔子提出了解學生應“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體現了()。A.因材施教原則B.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C.疏導原則D.在集體中教育原則【答案】A44、教育方針是()的政策性表達。A.教育目標B.課程目標C.教育目的D.學校目標【答案】C45、“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幫助兒童成為充分成型和完善發展的人。其他目的如傳遞特定文明區域的文化遺產,為參與社會生活和成為優良的公民做好準備,以及履行整個社會的特定職能,完成家庭責任和謀生所需要的精神準備,乃是一些推論,它們是重要的,但屬于第二位的目的。”這段話體現了()的觀點。A.個人本位論B.社會本位論C.教育無目的論D.教師中心論【答案】A4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反映了()對人的A.遺傳B.教育C.環境D.個體主觀能動性【答案】C47、吃過糖之后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特別酸。這是()現象。A.感覺適應B.感覺對比C.感覺補償D.感覺后效【答案】B48、初中階段開設的歷史與社會課,融合了歷史與地理的知識,該課程屬于()。A.學科課程B.綜合課程C.活動課程D.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答案】B49、在德育工作中,要把德育的理想性與現實性結合起來。這一做法體現的德育原則是()A.導向性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疏導原則D.知行統一原則【答案】A50、史蒂芬,威廉.霍金,ALS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但他智力超常,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具有()。A.互補性B.差異性C.順序性D.階段性【答案】A大題(共10題)一、材料:中學生李某學業成績良好,在一次數學單元測試前,他認為這次考試小菜一碟,未加以重視,結果考試成績相當不理想。后來有機會參加學科競賽,他認為能否獲獎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的升學,發誓一定要得獎,結果事與愿違。問題:(1)闡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2)運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分析李某兩次考試失敗的原因,并提出恰當控制動機水平的建議。【答案】二、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小林進入初中以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時,他經常把“這是老師說的”掛在嘴邊。現在,他經常跟同學一起討論書本以及老師的一些觀點,覺得書本上和老師的很多觀點不合理,經常以獨立批判的態度對待老師和家長所給出的建議。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一個問題或觀點同老師爭得面紅耳赤。老師覺得小林有時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所學原理恰當地加以運用,看待問題有點片面,對一些觀點的懷疑和批判缺乏充足的證據。[問題1][問答題]根據心理學原理分析小林思維變化的特點。(9分)[問題2][問答題]提出促進小林思維發展的建議。(9分)【答案】三、某中學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亂班,上課紀律混亂,打架成風。班上有一名“在野學生領袖”,喜好《水滸》人物打抱不平,常常“為朋友兩肋插刀”。打架時,只要他一揮手,其他人就蜂擁而上。班上正氣不能抬頭,班干部顯得軟弱無力,全班同學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問題1][問答題]如何將亂班教育轉化為優良的班集體?[問題2][問答題]如何正確對待和教育轉化“在野學生領袖”?【答案】四、(2021年上半年真題)材料:初中開學第一天,七年級(1)班班主任李老師到班級開班會,她在點名的過程中,看到了一個比較熟悉的名字。“上官文俐?”“到!”“你是不是有個姐姐叫上官文伶?”“是的。”“我記得上官文伶,她是我前幾年帶過的學生,她學習很努力,成績優秀,平時很有禮貌,大家都很喜歡她,我看你和她長得非常像,在各個方面你也應該像她一樣優秀。”兩個月后,班主任推薦她參加學校的中學生創新競賽,結果她取得了好成績。得到這個好消息后,李老師對她說,“正如我想的那樣,你不但愛學習,還很有創新意識。”在隨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學習,團結同學,積極為班級服務,努力使自己成為李老師所期望的那樣、像她姐姐一樣優秀的學生。問題:結合案例闡述教師期望的作用及其對教育的啟示。【答案】五、張明和李文均是初三的學生,一天,張明找李文訴說心里煩悶想打人發泄。張文想起兩年前讀初一時與小虎有過小矛盾,便提議去找小虎報復。于是在放學時集結其他“好友”將小虎挾持到一所廢棄小學的操場上脫衣毆打,同時不停對受害者進行語言上的侮辱以及身體上的猥褻。事后調查發現,張明和李文都是家中獨子,家庭條件寬裕有余,父母從小對其十分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孩子提的要求一律想方設法滿足。問題:(1)結合材料分析家庭教養方式對個體人格的影響。(8分)(2)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還有哪些?(10分)【答案】六、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為推廣新的廣播操,某校決定舉行廣播操比賽,有人就廣播操比賽全過程的教育情況選擇某年級四個班進行了調查,發現四個班主任在動員、訓練中對學生的教育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比賽結束成績公布之后班主任對此的評價。某(1)班(冠軍):同學們,經過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班榮獲了四個班級廣播操比賽的冠軍,老師祝賀你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某(2)班(第三名):老師不打算對這件事進行評價。某(3)班(第四名):同學們,這次廣播操比賽,很多同學都盡力了,但還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績不太理想。失敗不可怕,只要同學們總結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并將成功的經驗用之于今后的活動中去,改進這次比賽中反映出來的不足,我想我們一定能夠成功的!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這次比賽同學們成功的方面和失敗的教訓……某(4)班(第二名):這次比賽由于有的同學不努力,我們班沒能獲得冠軍,老師很失望。問題:請你根據四位老師不同的做法,發表自己的看法。【答案】七、材料:有個學生在日記里寫道:我在小學的時候是個很愛提問的學生,可每次提問都會被否定。記得有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在講《春曉》時,我有異議,就站起來問老師:“老師說詩人在春天喜歡睡覺,連天亮都不曉得,怎么能在夜里聽見風雨聲呢”語文老師說:“這有什么奇怪的,早晨起來看看不就知道了。”我還想繼續提問,語文老師示意我坐下,并略帶嘲笑的口吻問其他同學:“是他對,還是老師對”同學們齊聲說:“老師對。”我感覺好尷尬,自此以后就再也沒有問過老師問題。到中學以后也是默默地聽老師講解了。問題:請從教學理論角度來分析該學生不再提問的原因。【答案】八、材料:上課鈴聲一響,教師走進教室。他首先把課中要演示的教具擺放在講臺上,接著宣布考試成績,然后開始講授新課。很快,他便發現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問題:(1)教師的哪些教學行為造成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2)運用心理學的注意規律,提出四條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答案】九、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王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非常高,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經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而這位教師講課情急時,“笨豬”“死腦子”等語就脫口而出。粉筆用一半后,就隨手將剩下的一半拋在講臺下面……教育后的班級怎樣呢?雖然王老師沒少用嘴皮子,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是班上說臟話、粗話的學生并沒減少,紙屑雜物隨處可見。王老師百思不得其解。問題:王老師教育的班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