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14課 理性之光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高中歷史-第14課 理性之光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高中歷史-第14課 理性之光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高中歷史-第14課 理性之光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高中歷史-第14課 理性之光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理性之光

課程標準: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熟記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康德的主要觀點,理解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學會評價啟蒙運動。過程與方法:通過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影響,學會論從史出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人文意識,強化法治觀念;樹立理性精神,敢于懷疑,勇于創新,不斷追求真理;積極汲取啟蒙思想精華,為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提供借鑒。崇德尚能勵志篤行

昌樂縣及第中學一、探尋啟蒙之源二、感受理性之光三、品味啟蒙之果第14課理性之光四、回響人文之魂理性

理性是指人的獨立思考與判斷,它追求自主的精神。指導啟蒙運動

“啟蒙”(enlighten)即為光明、智慧之意。啟蒙思想家認為:過去的時代在天主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統治下是迷信和無知的黑暗時代,啟蒙運動就是要用人的思考和判斷而不是神的旨意使黑暗進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時代。啟蒙運動實際是一場反對天主教會和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一、探尋啟蒙之源材料二

17—18世紀的法國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社會成員被分成三個等級,教士和貴族屬于第一、二等級,是統治階級,擁有政治經濟特權;其他人是第三等級,是被統治階級。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于被壓制地位,他們與封建統治和天主教會矛盾日益尖銳。

材料一

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到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握有雄厚的經濟力量。經濟、階級: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

材料三

在人文主義偉大思想光輝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因為人文主義者的啟發,開創了一個理性的時代……歐洲宗教改革挑戰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為西歐社會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礎。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材料四

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17、18世紀,自然科學又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銳利武器。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和教權主義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下列啟蒙思想家的思想觀點及其意義分別是什么呢?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康德二、感受理性之光自我介紹模板我是……我來自……我的代表作品……我主張……我的影響……我的介紹完畢,謝謝二、感受理性之光《哲學通信》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觀點思想地位及影響法盧梭

康德德

①天賦人權

②人民主權

③社會契約

④建民主共和國

①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封建專制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③建立開明君主制民主政治伏爾泰孟德斯鳩《純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尊重他人①啟蒙運動領袖②“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最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三權分立學說君主立憲制《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國別共同主張:①反對

②倡導

③建立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基本原則學以致用

感受啟蒙運動競選資格:本班成員,不論男女,無關長相,無關出身,只要熱愛班級,樂于奉獻均可參評。

—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競選要求:班委由全體成員投票產生,班委必須以身作則,對班級同學負責。如出現違規現象,或損害班級和同學利益,將被免職,重新改選。

—人民主權、社會契約競選職位: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體育委員、

生活委員、勞動委員,各班干部各司其職。

——權力分割崇德尚能勵志篤行

昌樂縣及第中學三、品味啟蒙之果1.性質:2.豐富和發展了人文主義內涵,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成為人類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3.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理論準備,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斗爭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三、品味啟蒙之果探討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異同點相同點(1)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映。(2)性質: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運動;(3)內容:二者都體現人文主義精神;(4)影響:解放了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和自然科學的發展。疑難點撥2、不同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背景批判對象批判武器批判方式思想內容聯系2、不同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背景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批判對象天主教神學世界觀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思想體系批判武器人文主義理性主義批判方式借用古希臘、羅馬文化,披著宗教外衣擺脫了宗教外衣,直接批判思想內容提倡人性,反對神學束縛,追求現世幸福提倡理性,反對專制主義、封建主義、教權主義,追求政治平等和經濟自由聯系閱讀與思考P57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的發展主要表現在:①豐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制、三權分立等)②把反封建和反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根據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新高度;③更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不披任何外衣,直截了當提出政治主張;公開宣稱“主權在民”,國家最高權力屬于人民;三權分立、以法治國等政治藍圖明確而又具體.)材料一:孔子一個人由于在神明的問題上,提出了人類理性所能形成的最圣潔的看法而受之無愧的榮譽。(注:伏爾泰:《風俗論》上冊,第219頁。材料二:我認真讀過他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這些書里只找到最純潔的道德,而沒有絲毫江湖騙子的貨色??。(參見伏爾泰《關于〈百科全書〉的問題》)請思考:結合材料與所學分析伏爾泰推崇孔子及中國文化的原因。點評:孔子的民本思想、鬼神觀正好符合伏爾泰當時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宗教神學的觀點。伏爾泰極力推崇中國文化,以中國文化來抨擊歐洲宗教的黑暗和封建專制。伏爾泰啟蒙了歐洲,而孔子則啟蒙了伏爾泰。疑難點撥

張岱年教授認為:“中國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歐洲17、18世紀也產生了啟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而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1、如何理解“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和“近代社會的宣言書”?2、明清啟蒙思想家與歐洲啟蒙思想家的主要共同之處是什么?共同之處:批判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帶有民主色彩。中世紀末期的產物:沒有擺脫儒學范疇,是對儒學的批判繼承。“近代社會的宣言書”:提出了對未來社會政治制度的建構,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疑難點撥走向合作討論內容:

探究案中的思路及疑難點(時間6分鐘)要求:1、小組內共同討論,認真傾聽同伴的聲音,發現思考的異同,豐富自己的理解。

2、邊討論邊做記錄,注意總結本組好的答題方法,小組長整理未解決問題,準備質疑。3、將討論的新思想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補充和修改。形成本組的最佳創意,準備展示交流。4、解決所有問題后,自動坐下整理、沉淀。崇德尚能勵志篤行

昌樂縣及第中學舞臺有我更精彩展示要求:

①展示及時迅速。

②使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晰。

③表達條理;書寫工整、條理。

點評要求:①點評答題思路、方法。②糾正對方錯誤,完善答案。非點評同學要求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進行補充點評并大膽質疑。題目展示人方式

點評問題11組書面2組問題23組書面4組

材料一啟蒙哲學家,尤其是法國的哲學家,在中國形象中發現批判現實的武器。在推翻神壇的時候,他們歌頌中國的道德哲學與宗教寬容;在批判歐洲暴政的時候,他們運用傳教士們提供的中國道德政治與開明君主專制的典范;在他們對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時候,他們又在經濟思想中開發中國形象的利用價值,中國又成為重農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楷模。中國形象不斷被西方啟蒙文化利用,從宗教上的自然神論到無神論、寬容主義,從政治上的開明君主專制、哲人治國到東方專制主義,中國形象已經經歷了宗教之爭、哲學與宗教之爭、哲學與政治之爭、政治之爭。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場爭論的結果,似乎都對西方的中國形象不利,宗教之爭最后證明中國人不是無神論者,而是更為原始的多神論者;政治之爭證明中國不是開明的君主專制,而是依靠棍棒進行恐怖統治的東方專制主義暴政的典型;經濟之爭最后證明中國不是富裕,而是貧困,不是社會靠農業發展,而是社會停滯于農業。

——摘自周寧《西方的中國形象史研究:問題與領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啟蒙思想家運用中國形象的背景及爭論結果對中國形象不利的原因。

合作探究(1)背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要求反宗教神權與專制暴政;啟蒙思想家在中國形象中發現了批判現實的武器。原因:啟蒙運動信奉理性主義,勇于質辯;隨著認識深入,他們認識到中國現實的停滯與落后。

材料二如果說18世紀歐洲(主要是法國)的啟蒙運動使人從神權的桎梏下解放出來,那么“五四”新文化運動則使中國人從孔子儒家為軸心的傳統文化的束縛中掙脫出來,追求個體從大家庭中沖決出來取得自由平等獨立的權利和地位。……80年來,中國人從“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認識世界同時又認識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隨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高揚民主和科學之旗,包含著80年中西文化論爭所積累起來的認識成果,又體現了認識的一種飛躍。它由古今中西新舊之爭而來,又是對古今中西新舊之爭的歷史概括。中國人因此而找到了一個最重要、最本質的是非標準,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義上的近代中國和近代中國人。

——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中西方啟蒙運動互借對方文化的異同。合作探究(2)同:借助對方文化為啟蒙的武器;都進行過激烈的爭論;否定專制暴政,主張民主開明;掙脫傳統束縛,追求思想解放;有利于各自的近代化。異:西方要使人掙脫神的桎梏;理性批判并日益拋棄中國文化。中國要使人掙脫綱常的桎梏;學習西方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近代化日益深入。四、回響人文之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