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總論1.1項目概述……………………11.1.1項目名稱及地址……………11.1.2項目承辦單位及承辦單位企業概況………11.1.3項目優勢……………………41.1.4項目投資總額………………41.2編制依據及原則……………41.2.1編制依據……………………41.2.2編制原則……………………51.3項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資的必要性…………51.3.1國內纖維素乙醇發展的行業背景…………61.3.2國外纖維素乙醇技術的發展………………61.3.3投資的必要性………………71.3.4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圍及主要過程…………………81.4主要設計標準及規范………81.5研究工作概述………………91.5.1研究工作概況………………91.5.2項目主要建設條件…………91.5.3財務分析……………………121.5.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21.6研究結論與建議……………131.6.1研究結論……………………131.6.2建議…………142市場分析與預測……………152.1乙醇發展的總體趨勢………152.2乙醇市場分析………………152.3二氧化碳市場分析…………202.4木質素市場分析……………252.5擬采取的營銷戰略…………273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303.1建設規模……………………303.2產品方案……………………323.3產品質量指標………………324廠址選擇……………………344.1廠址現狀……………………344.2廠址建設條件………………344.3對擬建廠址的綜合評價……………………385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385.1技術方案……………………385.2主要設備方案………………475.3建筑結構方案………………496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556.1總圖運輸………………………556.2給水排水工程…………………586.3供電工程………………………616.4自控……………666.5供熱工程………………………676.6采暖通風和空調………………676.7空壓站…………686.8輔助生產設施…………………707主要原輔材料、燃料供應……………………717.1原輔材料需要量及要求………717.2燃料及動力供應………………797.3主要原材料、燃料價格………798節能、節水措施………………818.1節能措施………………………818.2節水措施………………………838.3消耗指標分析…………………848.4節能效果分析…………………858.5節能機構的設置………………859環境影響評價…………………879.1廠址的環境條件………………879.2項目建設和生產對環境影響…………………879.3環境保護措施方案……………889.4環境保護投資…………………9210勞動安全、工業衛生與消防…………………9310.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9310.2安全措施方案…………………9310.3消防……………9511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9911.1組織機構………………………9911.2人力資源配置…………………9912項目實施進度………………10312.1建設周期規劃………………10312.2實施進度……………………10313工程招標……………………10513.1設計依據……………………10613.2工程招標范圍及項目………10613.3招標組織形式及方式………10613.4關于招標工作安排的建議…………………10714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10914.1編制說明……………………10914.2投資估算依據………………10914.3建設投資估算………………10914.4流動資金……………………11014.5項目總投資…………………11114.6投資指標……………………11114.7資金籌措……………………11115財務評價……………………11315.1編制依據及基礎數據與參數的選取………11315.2銷售收入及稅金……………11415.3成本和費用的估算…………11415.4利潤估算……………………11615.5財務評價……………………11615.6不確定分析…………………11615.7財務評價結論………………11816結論與建議…………………11916.1綜合評價……………………11916.2結論…………11916.3建議…………120附件:1、##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執照2、##省咨詢公司專家評審報告附表:附圖:廠區總平面布置1.總論1.1項目概述1.1.1項目名稱及地址項目名稱: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乙醇項目項目地址:1.1.2項目承辦單位及承辦單位企業概況項目承辦單位:##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擬在##縣投資組建“##”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8000萬元##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由##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與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在中國##組建的一家跨國合資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引進的是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使用玉米秸稈生產纖維素乙醇項目的先進技術,是中、丹兩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機結合。##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組成情況:##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中方)##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是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注冊地址為哈爾濱市賓西經濟開發區興賓大道東,注冊號碼為230125100006154(1-1),法人代表王丹丹,國籍中國。集團辦公地址位于哈爾濱市和平路54號建業大廈14層,企業注冊資金4600萬元。企業自行研制的汽車用甲醇清潔燃料和生物質柴油,經省科技廳組織國內、省內著名專家評審,順利地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和中間實驗鑒定,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國家汽車質量檢測中心、國家轎車質量檢測中心和國家交通部的檢測,都非常優秀。各項指標對比,產品優于國家無鉛汽油,達到國際燃油規范Ⅲ類無鉛汽油質量標準,大部分指標達到國際最先進的Ⅳ類標準,其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僅為汽油的百分之一。國家醇醚燃料和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認為:“這是國內最好的清潔環保燃料”。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科技鑒定,E85醇基清潔燃料填補了國內空白,屬國際領先水平。2004年5月18日應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和2004中國環境保護與綠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大會邀請,公司的13種清潔燃料參加了會展,董事長王建業先生應邀做了專題發言。2009年12月參加了加拿大國際綠色能源論壇,2010年5月隨同溫家寶總理參加了中、日、韓三國綠色能源論壇會,并在大會上做了30分鐘的“植物垃圾、生活垃圾制造燃料乙醇的講演”清潔燃料的研制成功引起了中國政府和國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外方)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90年代初期,公司注冊地址為Husebyvej19,DK-3200Helsinge,注冊號碼為33372043,企業法人代表為Torben。公司注冊資金12.5萬丹麥克朗。公司由執行總裁及技術總監托本A.邦德(TorbenA.)以及CoMeTasA/S公司持股,三人均為丹麥國籍。公司注冊國家為丹麥,辦公地點位于丹麥王國,地址;赫爾辛格、華市街19號。公司聯系人包括執行總裁及技術總監TorbenA.Bounde、亞洲市場總監Peter.JG葛健。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設計、開發和評估生物乙醇,有機垃圾厭氧發酵和沼氣提純等業務。公司擁有30名資深生化科研人員,包括前丹麥國家能源總局開發署負責人。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和其合作伙伴,在開發、設計、施工、運營第二代生物燃料項目上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第二代生物燃料指的是擺脫利用玉米等糧食作物為原料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應用模式,繼而以秸稈(玉米、小麥、稻草、棉花等秸桿)及木材等含有纖維的農林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工程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模式。美國、巴西、中國等國家的傳統生物乙醇生產技術是基礎,例如,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為生產原料,通過第一代處理技術生產乙醇,而這正與北歐丹麥人的做法相反。以最合理的方式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資源,并將所謂的廢棄物變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才是丹麥公司低碳節能方式。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的著重點是纖維素生物燃料,也就是第二代生物乙醇技術--最先進的技術和概念。第二代生物乙醇技術的生產需要新的預處理方式和最有效的生物酶,用以對原材料的分解和液化。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研發的新一代的發酵微生物已經可以將所有的糖份有效地轉化成乙醇。他們成功地完成了以上技術的測試,并參與了世界上第一家將小麥秸稈成功轉化成乙醇的工廠的設計和建造。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研發的最新的預處理技術,同丹麥諾維信公司開發出的最適合的生物酶相結合,經過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用不同的原材料和專有技術的混合、反應研發成新的酵母群種,經過長時間的中試,使得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有能力建造并運營第二代生物乙醇項目和工廠。目前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歐洲和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中國作為原油消耗大國,已成為未來最具潛力的市場。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已獨立承接交鑰匙工程。1.1.3項目優勢本項目是由##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3.5噸秸稈產出一噸纖維素乙醇及五種副產品的高新技術,與建業燃料公司的高比例車用醇基清潔燃料添加劑和E85乙醇清潔燃料高新專利技術有機的結合,建立中國唯一利用120萬噸秸稈產出30萬噸纖維素乙醇、30萬噸二氧化碳干冰、2億立方米沼氣(甲烷)、10萬噸木質素、5萬噸蛋白飼料和5萬噸生物肥料的企業。這是按照我國秸稈的保有量,規劃設計并實施建設的一個規模化、模塊式,節能環保、替代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高科技企業,本項目是適應農業現代化、工業化發展的高新技術秸稈產業的典范,在產糧大省##建設了第一個示范工廠,該項目的技術填補了國內應用空白,并可大規模進入產業化發展。1.1.4項目投資總額本項目總投資為16億元,其中:建設投資為人民幣14億元,流動資金2億元1.2編制依據及原則1.2.1編制依據a.國家發改委對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源的宏觀規劃要求;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b.##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乙醇項目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委托書;c.##秸稈纖維素乙醇工程項目建議書;d.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技術、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基礎資料;e.《藍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和深度的規定》;f.國家有關能源、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g.國家發改委關于《節約和替代石油中長期專項規劃基本思路》(初稿);h.《研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四方面的“革命”提出5點要求。》第一,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第二,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第三,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第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第五,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i.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提供的工藝技術及設備資料和《基于音比康工廠的工業化纖維素燃料乙醇測試結果報告和哥本哈根大學的測試報告》;j.中國##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與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雙方關于《在中國共同投資建設第二代生物乙醇基地項目合作合同書》。1.2.2編制原則a.嚴格遵循、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有關法律、標準、規范和規定,確保安全生產。b.根據建設內容,合理做好設計方案,降低能耗。c.充分利用庫區外部依托條件,減少庫區公用工程設施,以降低建設投資。d.根據生產操作要求,合理確定工藝流程。e.結合國情及當地情況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選用可靠的設備及材料。f.在符合防火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平面布置盡量合理緊湊,減少占地。g.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環保、勞動安全、工業衛生等方面的政策、規范、標準,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做到治理及預防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重視環境保護,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周圍環境的污染。1.3項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資的必要性1.3.1國內纖維素乙醇發展的行業背景秸稈纖維素乙醇是將植物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提取制成纖維素乙醇。它以農作物植物秸稈廢棄物(如玉米秸稈、棉花秸稈、麥秸、樹枝、稻草等)為原料,經過氣爆、酶解、發酵后將纖維素制成生物質乙醇。我國近些年來也開展了大量研發工作,跟進速度很快,工藝路線和原料路線也多樣化,出現了一些科研成果。但基本處于小試或小批量生產階段,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可見,在我國開展纖維素乙醇產業化生產己迫在眉睫。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乙醇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纖維素乙醇的廣泛應用,我國乙醇需求逐步擴大,對糧食的消耗也逐年增加,因而限制了乙醇應用的發展,纖維素乙醇技術的發展在我國己成為必然趨勢。纖維素乙醇作為可再生資源,可減少糧食在乙醇行業的應用,緩解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在糧食供應上的緊張局面,防止秸桿焚燒,改善大氣環境,促進農業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秸稈纖維素乙醇項目工程的建設,既適應國內乙醇加工業發展的趨勢,又有利于##省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省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1.3.2國外纖維素乙醇技術的發展國外早已開展纖維素乙醇的研究、開發工作。2000年丹麥就成功開發并工業化生產纖維素酒精和纖維素酶,其它西方國家也先后進行開發。但西方國家和中國的纖維素乙醇是7-9噸玉米秸稈生產1噸纖維素酒精,沒有解決C5糖的發酵問題,成本高、原材料用量大。近幾年來,由于纖維素、半纖維素酶制劑的研究開發,由于C6、C5共發酵酵母菌的開發應用,帶來了秸稈纖維素原料生產乙醇成本的降低,世界各地出現了一些正在運行或在建的規模以上生物質發酵乙醇工廠。位于丹麥科倫堡市,由音比康公司擁有的音比康項目,屬于半工業化規模實驗工廠,該工廠自從2005開始運營,根據情況進行運行或停止,根據不同測試,平均年產5000噸乙醇,原材料種類和總量取決于不同的測試公司(主要是小麥和玉米秸稈)。該實驗工廠采用標準的木質素生產方式和產量,標準的能源消耗,同時通過了對V1酵母的測試。意大利克什提諾工廠由諾維信和畢塔公司共同擁有。工廠從2012年至今處于正常運營中,該工廠年使用16萬噸絕干木質纖維素生物原材料(包括小麥,玉米和其它秸稈)。除生產乙醇外,主要產品是年產13兆瓦基于木質素的綠色能源。乙醇產量由設計年產4萬噸乙醇,提升至年產6萬噸乙醇。由ABENGOA公司擁有的位于美國堪薩斯州的已建設的胡頓2代乙醇項目,建設規模為每天處理1000噸左右的生物原料,年處理40萬噸玉米秸稈、年產10萬噸乙醇、生產20兆瓦電能、生產40兆瓦蒸汽,該項目采用諾維信的生物酶和V1酵母,預計在2016年末運營。由諾維信公司和董能源公司籌建的、位于美國的莫比亞2代乙醇項目,該項目由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有限公司設計和提供設備,采用諾維信公司提供的生物酶,采用V1酵母。該項目沼氣部分已經處于運營狀態,乙醇部分建設規模為年加工40萬噸小麥秸稈、年產10萬噸乙醇,乙醇部分設施已在運行。1.3.3投資的必要性纖維素乙醇技術的發展,預示著我國乙醇行業的重大變革,發展纖維素乙醇的實踐,又為我國經濟建設開辟了一個城鄉共同發展、工業拉動農業、不與農爭地、不與民爭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將中國的農作物、植物秸稈充分利用,采用建業公司的纖維素乙醇高新技術,可以3.5-4.0噸農作物秸稈生產1噸纖維素乙醇,據此推算,如將中國可利用的農作物秸稈都用來生產纖維素乙醇,可為我國再生出大量的土地,節省大量的糧食。我國纖維素乙醇的研究與開發起步較晚,研究內容涉及到農作物垃圾的分布、選擇、培育、遺傳改良及其加工工藝和設備。與國外相比,我國在發展纖維素生物質乙醇產業化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長期徘徊在研究階段,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纖維素生物質乙醇產業化;政府尚未針對纖維素生物質乙醇提出一套扶植、優惠和鼓勵的政策辦法,更沒有制定纖維素生物質乙醇統一的標準和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因此,我國進入了經濟長期高速增長期之后,在如何面對高速度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這種背景下,加快可再生的纖維素生物質乙醇產業化進程就變成了一個日益迫切的現實問題。纖維素乙醇具有可再生、清潔和安全三大優勢。專家認為,纖維素生物質乙醇對我國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均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1.3.4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圍及主要過程北京藍圖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受##委托,利用工程承包方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丹麥)的建設經驗,開始了本項目年生產纖維素生物質乙醇30萬噸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本可行性研究報告對項目的市場需求、產品規模及方案、工藝技術及設備選擇、建廠條件、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以及環境保護、消防及勞動安全衛生、投資估算及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建設做出評價結論,為該項目審批提供決策依據。1.4主要設計標準及規范a.《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12b.《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15c.《石油化工企業儲運系統罐區設計規范》SH/T3007-2014;d.《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2012e.《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f.《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2014g.《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范》GB50341—2014h.《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i.《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j.《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14k.《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51—2010l.《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14m.《建筑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n.《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13o.《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p.《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14r.《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14s.《石油化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H3047—2013t.《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H3024—20121.5研究工作概述1.5.1研究工作概況本項目為生產纖維素生物質乙醇,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對30萬噸/年秸稈纖維素生物質燃料乙醇,從市場需求預測、建設規模、廠址選擇、原材料供應、工程技術裝備水平、環境保護、消防、勞動安全衛生、投資估算、經濟效益分析等多方面論證項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5.2項目主要建設條件1、擬建地點項目擬建地點為##縣##鎮紅星村。##縣隸屬于##省哈爾濱市,是哈爾濱市的近郊縣。縣境距省會哈爾濱市97.1公里。##縣位于##省中部偏南,松花江中游北岸,松嫩平原東部的邊緣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26°45’53”-127°42’16”,北緯45°54’28”-46°40’18”之間。全區幅員面積3137.7平方公里,縣之四鄰南靠松花江與賓縣為一水之隔,西依漂河與呼蘭區為鄰,北枕泥河與綏化市慶安縣交界,東接駱駝砬子山及黃泥河與木蘭縣劃疆而治。縣境總的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形成東高、西低、北崗、南平、中部多丘陵的趨勢。海拔最高564.3米,最低110米。各類地貌相對比差在20-30米之間,為波狀平原。境內砂礦資源,水資源豐富。纖維素乙醇可有力緩解乙醇資源短缺,改善大氣環境,促進農業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十三五”規劃中對能源、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以及三者的關系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要促進能源的綜合利用,加快環保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推廣并充分利用乙醇的環保節能清潔原材料,不但能減輕能源進口的壓力,而且對減少秸稈焚燒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2、市場預測國內市場對生物質纖維素乙醇的需求有很大的空間,根據國家《可再生資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增加非糧原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噸,到2020年,生物乙醇年利用量達到1000萬噸”。本項目通過采用國際上先進的工藝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市場的前景會更廣闊。3、建設規模和產品方案項目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0,755平方米。項目實施后,年加工處理玉米秸稈120萬噸,年產燃料乙醇30萬噸,年產副產品酵母飼料5萬噸、生物肥料5萬噸、木質素顆粒10萬噸、工業二氧化碳30萬噸、沼氣19,000萬立方米(約20萬噸)。4、建設條件(1)交通運輸條件##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哈肇省級干線公路橫貫東西,哈綏高速公路途經縣境西北部。通鄉公路、通村公路密集“三縱四橫”成環狀,形成了干線公路連國內,支線公路連城鄉的交通運輸網絡。濱北鐵路自南北經由縣境西北部的興隆、萬發兩鎮。松花江航運經過南部鄉鎮,距黑河口岸560公里,距大連口岸975公里。縣城距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110公里。交通運輸方便。(2)水、電、汽等供應條件本項目全年用汽量122.85萬噸。用汽熱源由##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投資建沼氣熱電廠,本項目生產、生活用汽由該熱電廠提供。本項目全年用電量17085.3萬度。項目用電引自##縣變電所,由熱電廠提供備用電源,全廠生產生活用電供應有保證。本項目全年新鮮水總用量23,400噸。以井水做為主要供水水源,項目區域水資源豐富,可以保證項目未來生產、生活、消防用水。(3)生活設施條件##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都在有條不紊地發展中,國民經濟一直在穩定地增長。縣委縣政府更是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和寬松的環境。銀行、保險、通訊、文化設施齊備,服務質量好。商店、賓館、市場等各方面條件良好,為工廠今后的后勤保障,招聘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4)主要原輔材料供應條件本項目的主要原料為玉米秸稈,年用量為120萬噸。根據##鵬業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關部門統計數據,2015年呼蘭、##、阿城本項目廠址周邊約85公里半徑內,玉米種植面積為280萬畝,可收集的秸稈量210萬噸,秸桿消耗量為58萬噸,秸稈資源可收集利用量152萬噸。可以滿足本項目投產后年120萬噸秸稈需要量。(5)當地施工和協作條件哈爾濱市具有較強的勘測和施工隊伍,能夠滿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同時有較強的機械加工和修理能力,可滿足一般的機、電、儀表的檢修、維護要求。裝置的一般機、電、儀表維修均可依托企業自有的技術力量。(6)環境條件及城鎮、地區規劃條件本項目建設將嚴格按照##縣的規劃發展布局建設,滿足環境保護和規劃要求。1.5.3財務分析項目總投 資160,0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40,000.00萬元,流動資金20,000.00萬元,建設期利息14,000.00萬元。經測算該項目年平均銷售收入427,500.00萬元,年均上繳增值稅45,305.00萬元,企業所得稅51,508.00萬元,生產期年平均利潤總額206,032.00萬元,稅后凈利潤154,524.00萬元。1.5.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如下:序號指標單位金額(萬元)備注1產品銷售收入427,500.00E85乙醇清潔汽油萬噸186,000.0030萬噸*6200元木質素萬噸7,000.0010萬噸*700元蛋白飼料萬噸14,000.005萬噸*2800元生物肥萬噸8,500.005萬噸*1700元甲烷萬立方米38,000.0019000萬立方米*2元二氧化碳(干冰)萬噸174,000.0030萬噸*5800元小計427,500.002項目投入總資金萬元160,000,003總投資萬元160,000.00建設投資萬元140,000.00其中:建設年度利息萬元14,000.00流動資金萬元20,000.004全廠定員總數人990其中:工人人數人9005全年生產天數天3006廠區總用地面積平方米220,000.007年銷售及管理總成本萬元221,468.00原材料萬元72,000.001,200,000.00噸*600生物酶萬元20,000.008,000.00噸*25000催化劑萬元14,000.001800.00噸*80000員工工資萬元4,968.00(工人)900人*4000元*12;(管理)90人*6000元*12電力及熱能萬元35,000.00使用電廠多余熱能其他維護費萬元18,000.005%保險費萬元12,500.00折舊萬元14,000.0010%管理費其他萬元15,000.00財務費用(包括利息)萬元16,000.0012%8年所得稅萬元51,508.00按25%所得稅計算9年凈利潤萬元154,524.0010投資回收期稅前投資回收期年2.78含建設期稅后投資回收期年3.04含建設期11總投資收益率%110%12投資利稅率%147%1.6研究結論與建議1.6.1研究結論經濟分析表明,本項目融入資金16億元。其中工程建設總投資140,000萬元,流動資金2億元,二年建設期實際預計融資利息支出1.4億元。內部收益率超過100%(稅后),投資回收期2.78年稅后(含建設期),借款償還期:3年,平均償債備付率200%,項目的經濟效益較好,有極強的償還能力,綜合上述,本項目是極具投資性的好項目。項目采用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具有技術可實施性。市場項目產品市場容量合理,符合資源與市場需求。項目選址地地勢平坦,供電方便,距公路較近,這對降低工程投資是有利的,也有利于產品的接卸和車輛進出,并充分考慮到為將來廠區擴容留有余地。廠址環境條件較好,“三廢”經過處理后循環利用或排放,對周邊環境不會造成影響,符合國家控制標準。項目總平面布置符合國家有關規范要求,消防設施完善。通過工程技術論證表明,產品儲存、生產、裝卸設施安全可靠,公用工程設施配備滿足要求,從技術、經濟、環保諸方面來看,本項目是可行的。1.6.2建議本項目年需要玉米秸稈120萬噸,這在當地也是一項較大的原料需求。建議項目承辦單位統籌協調,積極同步推進秸稈收儲計劃的落實,同時,企業還應與農民建立起緊密、互惠互利、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以確保項目原料供應可靠。本項目的建設屬于較為繁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求項目各單項工程建設應協調、同步進行,同步投產,又要求企業能夠協調好自身和種植基地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充分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做好種植基地的合理布局工作。這就要求項目承辦單位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建議項目承辦單位充分考慮施工期較短等各種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設備招標、工程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等項目建設的各個重要環節,以確保項目的如期建成,如期投入運行。2.市場分析與預測2.1乙醇發展的總體趨勢2.1.1國內外乙醇利用現狀乙醇作為重要的飲食和化工資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我國加入WTO以后,經濟發展正與世界接軌,對此從宏觀上掌握和了解世界的乙醇產品結構及其發展與需求,對我國企業乃至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和發展計劃都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酒精產量:2003年3052萬噸,2004年3425萬噸,到2010年己達到4700萬噸。按每年6%的速度在增長。巴西、美國、中國是世界上主要酒精生產國,2004年巴西、美國、中國共占世界酒精產量的78%,其中巴西占36%,美國占33%,中國占9%,歐盟占9%,印度占4%。目前,在我國的酒精產量中,以玉米、谷物為主要原料的占55%,以署類為主要原料的占33%,以蜜糖為原料的占12%(主要產自廣西)。近幾年我國酒精行業平穩發展,產量逐年增加,產品主要為內銷,我國的劣勢為原料成本較高,限制了乙醇應用的發展。2.2乙醇市場分析2.2.1國內外市場供需現狀分析1、國際市場供需現狀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和糧食價格的持續上漲,生物纖維素乙醇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發展生物纖維素乙醇已成為發達國家提高糧食安全、增加資源綜合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目前,生物纖維素乙醇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應用。主產國近年乙醇年產量一覽表單位:萬噸序號國家2008年2009年2010年1美國2700318040522巴西1942197320763歐盟2203123534中國1511731875加拿大3887107合計505157256775從上表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內外乙醇的生產和消費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巴西和美國是國際上乙醇的生產和消費大國。2、國內市場供應現狀我國的纖維素乙醇行業起步較晚,目前產量不足10萬噸,纖維素作為糧食的替代資源,隨著技術的發展,該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己成為必然趨勢,現階段,我國的纖維素乙醇行業實行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已有5家企業獲得纖維素乙醇定點采購資格,其中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乙醇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3家企業主要以玉米、小麥生產糧食乙醇(第1代),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以木薯為原料生產非糧乙醇(第1.5代),該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集兩代工藝于一體的生產企業,并率先在行業內成功開發纖維素乙醇生產工藝。2.2.2產品市場供需預測目前乙醇已經成為全球熱捧的一個新的基礎產業。乙醇的近期市場由于纖維素作為原料的介入,使其價格有走低的趨勢,從而為其應用打開空間,從其市場用量來看有不斷擴大趨勢,石化工業將為其提供較大的空間。1、國際市場供需預測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大規模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顯得日益重要。已成為世界各國資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纖維素乙醇的,主要是利用其耕地多、玉米產量大的優勢,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巴西從1975年開始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巴西擴大甘蔗種植和乙醇生產的潛力很大。巴西國土面積851萬平方公里(85100萬公頃),2004年農業種植用地6100萬公頃,其中甘蔗種植用地僅為569萬公頃,不及全國總面積的1%。尚有可用于農業耕種的土地9000萬公頃,已用作草場但可轉變為農業耕地的土地6000萬公頃。按照巴西目前的甘蔗種植和乙醇生產水平,每公頃可生產纖維素乙醇6000升,如將尚未開發的9000萬公頃農業耕地的十分之一用于種植甘蔗,可增加酒精產量約4300萬噸。2、國內市場供需預測未來我國工業乙醇行業中,以纖維素為原料的乙醇將占到重要位置。由于我國乙醇生產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產量較少,致使乙醇價格較高,由于纖維素乙醇技術的介入,乙醇向下的價格空間己經打開,并將最終影響到以纖維素乙醇為原料的終端產品市場,使我國以纖維素乙醇為主要原料的化工、醫藥產品市場出現較快的發展,因而,乙醇市場必將獲得較大的發展。從原材料市場來看,由于纖維素為原料的介入,將導致糧食在乙醇生產上的用量大幅度減少,從而影響到糧食、飼料等和糧食有關的產品市場,改變與人爭糧的局面,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水平。2.2.3產品目標市場分析本項目利用玉米秸稈生產乙醇,屬國內領先生產技術,項目受到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關注,項目產品一旦問世,將自然列入國家計劃,統一調配。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爭取繼續獲得國家政策支持,使產品順利進入市場。項目建成后,可大大緩解乙醇市場供需關系,調解乙醇市場價格,同時可間接調解以乙醇為原料的終端市場供需矛盾和價格。2.2.4產品價格現狀與預測1國際市場價格現狀及預測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纖維素乙醇產業,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一方面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得生物質資源加工轉化利用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是世界糧食資源供應緊缺,價格逐年上漲。也是國家最近倡導的禁止秸桿焚燒、防止霧霾、促進農業生產的又一出路。因而在一定的時間內乙醇市場價格不會有大的變化,從長遠來看由于纖維素的介入乙醇價格有向下的趨勢。但其應用范圍將逐步擴大,市場用量將逐年增加。2、國內市場價格現狀及預測我國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糧食問題一直是較大的矛盾,以糧食為原料的產業一直以來都存在與人爭糧矛盾,從而影響了以糧食為原料的下游產品的價格和發展。隨著纖維素原料的介入,乙醇產業將獲得長足的發展,從而帶動下游產品的發展,但從供需關系來看,不會使價格有較大的變化。2.2.5市場競爭力優勢分析1、原料優勢過去當地由于沒有玉米秸稈的深加工項目,玉米秸稈少量用作飼料和燃料,其余全部焚燒,綜合利用的附加值不高,還造成了環境污染。玉米秸稈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利用玉米秸稈做原料生產酒精及其副產品,為玉米秸稈增值,提高農民種玉米的積極性、改變農業結構、加速玉米秸稈轉化開拓了新途徑。本項目廠址處在玉米產業帶,##及周邊市縣如呼蘭、綏化、阿城等縣市均是玉米生產大縣,可穩定、持續滿足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的主要原料需求。由于當地原料資源較豐富,可以采用設立若干個代儲點進行分散收購、儲存,再集中運輸的方式,以便大幅度節省原料運輸成本。2、技術人才優勢本項目由##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出資建設。##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自行研制的汽車用甲醇清潔燃料和秸稈纖維素乙醇及生物質柴油等專利產品。已通過了##省科技成果鑒定和中間實驗鑒定,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國家汽車質量檢測中心、國家轎車質量檢測中心和國家交通部的檢測,各項指標對比,產品優于國家無鉛汽油,達到國際燃油規范Ⅲ類無鉛汽油質量標準。##建業燃料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究實踐成功的將低比例15%的乙醇含量清潔燃料汽油提高到30%、40%、50%、60%、70%、80%、85%的高比例乙醇含量清潔燃料汽油。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成立于90年代初期,由CEO托本A.邦德TorbenA.Bonde以及CoMeTasA/S持股。公司主要經營,設計,開發和評估生物乙醇,有機垃圾厭氧發酵和沼氣提純等業務。公司擁有30名資深生化科研人員,包括前丹麥國家能源總局開發署負責人。本項目利用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最新工藝技術建設,根據中試測試的結果,得到穩定的90%的理論發酵值的乙醇發酵醪,最終每噸纖維素乙醇消耗玉米秸稈3.665噸,處于世界領先水平。3、規模效益的優勢本項目生產線,設計能力為每天處理玉米秸稈4000噸,生產纖維素乙醇30萬噸/年,因此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2.2.6市場風險分析1、技術方面的風險本項目是利用玉米秸稈生產纖維素乙醇。根據采用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最新工藝技術中試測試的結果,在本項目建設期及投產的初期不存在技術方面的風險。但隨著加工工藝的不斷進步,未來可能出現更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項目建設單位應與有關生物工程研究部門建立必要的合作,在產品的開發上不斷研究,延長產業鏈,以應對新工藝的出現和未來對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技術改造。2、政策方面的風險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對乙醇的生產影響較大,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未來幾年內相關產業政策對本項目均具有有利的影響因素,項目建設單位應關注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的變化,及時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化解風險。2.3二氧化碳市場分析2.3.1二氧化碳國際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在國外二氧化碳的應用價值于十九世紀末開始被認識并得以發展,二氧化碳的用途也不斷拓寬,國外液態二氧化碳和干冰的生產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近數十年來,二氧化碳又作為一種有機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得以發展,其中尤以美國和日本的二氧化碳工業發展較快。目前,全球液體CO2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少數如AirLiquide、BOC及Praxair等大公司中,三大公司總生產能力超過了800萬t/a。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CO2生產和消費國,其液體CO2的生產能力約1000萬t/a,有26家生產企業,其中BOC、PraxairInc及AirLiquide是最大的3家生產商,市場占有率達到84.4%;加拿大液體CO2的生產企業有7家,年生產能力約為115萬t;西歐約有80家企業共125家生產廠從事商品CO2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的生產企業有MesserGreisheim、AGA、AirLiquide、AirProducts、BASF、Hydrogas/NorskHydro及Linde等;日本液體CO2的總生產能力約為144萬t/a,約有24家生產企業。美國46.8%的CO2用于食品的冷卻、冷藏、研磨和惰化;19.5%用于飲料碳酸化;11.0%用于油井;氣井操作;9.6%用于碳酸鹽、重碳酸鹽、青霉素的生產及冷卻;4.9%用于焊接、冷收縮裝配等金屬加工;8.2%用于滅火劑、氣霧劑等其他方面。日本用于CO2氣體保護焊接占44%;碳酸飲料、啤酒占17%;食品冷藏、冷凍為12%;煉鋼(轉爐復合吹煉技術)8%;鑄鋼砂型硬化劑4%;其他10%。日本則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西歐CO2市場今后幾年消費增長幅度每年在3%~4%。2.3.2二氧化碳國內市場的應用與發展我國CO2總回收能力由1990年200萬t,發展到2006年的500萬t,至2009年約為700萬t,其中2009年我國CO2回收裝置的開工率約為70%。近幾年來我國CO2的消費量一直以15%~20%的速度增長,2011年我國CO2的總消費約為700萬t。在我國二氧化碳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飲料行業、化工行業及焊接等行業中。我國二氧化碳消費構成1、碳酸飲料飲料行業是國內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費市場。按碳酸飲料行業標準,每噸碳酸飲料的二氧化碳的添加量為1.5%-2%進行測算,全國碳酸飲料行業二氧化碳的消費量約12萬t/a。目前,我國碳酸飲料的人均年消費量不到5kg,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如西歐為110kg,美國為150kg)有較大差距,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氣體保護焊二氧化碳保護焊是一種高效的焊接手段,與手工電弧焊相比可提高工效1-2倍,節省電耗,是我國重點推廣的技術項目之一。早在1964年我國就開始了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工藝的推廣工作,已經在船舶、汽車、集裝箱以及金屬結構物的焊接中得到應用,其中船舶工業(主要集中在大連、上海等基地)中應用最為廣泛。目前我國有1萬余臺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二氧化碳的消費量約為10萬t/a,今后預計年均增長在11%左右。3、驅油直接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油(氣)井,在高壓下二氧化碳可滲入地層的死角和邊沿,增加殘留原油的流動性并將其驅向油井噴出地面,使回收石油得以強化。國外在油田及天然氣工業中二氧化碳應用十分廣泛,例如美國目前在這方面的應用年消費量高達2700多萬t,而國內則仍處于起步階段。美國是應用二氧化碳驅油研究試驗最早、項目最多的國家,截止2008年,全球二氧化碳驅油項目達到124個,每天產油27.4萬桶,其中美國實施項目有108個,每天產油25萬桶。截止2010年2月,注入二氧化碳已從一些成熟油田回收了近15億桶石油。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對大慶油田注入二氧化碳提高采油率進行了先導性試驗;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先導試驗項目“江蘇富民油田二氧化碳吞吐技術”于1996年在富48井進行了現場試驗;2008年6月對中原油田濮城水驅廢棄油藏開始進行二氧化碳驅油試驗,井組日產油由0.6t最高上升到15.9t,至2010年3月,累計注入二氧化碳1.23萬t,累計增油3272.7t,預計實施二氧化碳驅油后采收率可提高7.9%。另外勝利、遼河、吉林、新疆等油田在二氧化碳驅油技術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一些利用常規方法開采的老區油田成本很大,已面臨經濟極限,這將為二氧化碳的應用創造條件,將是二氧化碳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消費領域。4、食品加工二氧化碳在食品加工行業的消費量占國內二氧化碳市場的15%左右,包括食品的冷凍、冷藏、滅菌、防霉、保鮮等。長期以來我國在食品保鮮方面采用機械冷藏等方式,冷凍貯存過程中食品會失水,風干,氣化而不新鮮。而采用二氧化碳可達到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保持適當低溫,便可使水果、蔬菜獲得良好的貯存效果,使食品保存期延長并保持其新鮮度,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液體二氧化碳、干冰速凍及二氧化碳氣調法貯存食品。國內由于二氧化碳價格高于氨和氟里昂致冷劑而影響了推廣使用。但為適應國際食品市場競爭的需要,食品冷凍保鮮和貯存糧食的殺蟲薰蒸劑仍將是國內二氧化碳潛在的廣闊市場。5、煙草行業二氧化碳和氟利昂是兩種常用的煙絲膨化劑,但后者正逐步減少施用,最后將被徹底禁用。這給二氧化碳在煙草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機。液體二氧化碳用于煙絲的膨化處理,可使每箱香煙節約5%-6%煙絲,并可提高煙絲的質量。每箱香煙(約50kg煙絲)所需煙絲膨化劑為30kg二氧化碳,目前國內僅上海、寧波卷煙廠使用這項技術。我國每年生產香煙2000萬箱左右,如10%用二氧化碳膨化處理,則需耗二氧化碳6萬t左右,如全部施用二氧化碳膨化處理,則需消耗二氧化碳達60萬t。因此,二氧化碳在煙草工業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6、化工行業在無機化工行業中,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生產輕質MgCO3、Na2CO3、NaHCO3、CaCO3、K2CO3、BaCO3,以及堿式PbCO3、Li2CO3、MgO、白炭黑、硼砂等基本化工原料,在冶金、化工、建材、輕工、電子、醫藥、機械等行業中也廣泛應用。在有機化工行業中,理論上二氧化碳可作為新的碳源,生產一系列有機化工產品。近年國內一些生產企業及科研單位也為此做了大量開發工作,如通過二氧化碳轉化CO繼而發展羰基合成碳一化工工藝;直接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合成乙醇、甲醇、碳酸二甲酯、苯乙烯、雙氰胺、碳酸丙烯酯、甲酸及其衍生物、乙烯等,以及以二氧化碳為羧化劑制成的水楊酸、對羥基苯甲酸、2,4-二羥基苯甲酸等;在工業化技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因此從長遠發展來看,將成為二氧化碳資源利用的一大方向。用二氧化碳生產降解塑料和碳酸二甲酯技術,被譽為實現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的“綠色化工科技”,這些技術目前已在我國獲得突破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據預測,被譽為有機合成‘新基石’的碳酸二甲酯今后每年的需求增長將超過20%,到2020年我國的碳酸二甲酯產能將達400萬噸。因此這一領域對二氧化碳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加上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生產降解塑料技術的推廣應用,預計這一領域最終消耗的二氧化碳將占消費總量的20%以上。在我國,二氧化碳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該產品的利用除具有十分積極的環保意義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碳資源的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能源意義。因此建議在國內一些二氧化碳資源豐富、目標市場明確、區域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加大對二氧化碳資源的回收和利用,進一步加快二氧化碳在無機、有機化工合成領域中的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并盡快實現其工業化的生產,在減少二氧化碳大氣排放的同時,變廢為寶,推動地方經濟發展。2.4木質素市場分析2.4.1木質素用途1、用作混凝土減水劑:在混凝土中的摻量一般為水泥質量的0.2-0.3%,可以減少用水量10-15%以上,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工程質量。夏季使用,可抑制坍落度損失,一般與高效減水劑復配使用。2、用作選礦浮選劑和冶煉礦粉粘結劑,冶煉業用木質素磺酸鈣與礦粉混合,制成礦粉球,干燥后放入窯中,可提高冶煉回收率。3、耐火材料:制造耐火材料磚瓦時,使用木質素磺酸鈣做分散劑和粘合劑,能改善操作性能,并有減水、增強、防止龜裂等良好效果。4、陶瓷:用于陶瓷制品可以降低碳含量增加生坯強度,減少塑性粘土用量,泥漿流動性好,提高成品率70-90%,燒結速度由70分鐘減少為40分鐘。5、其它:木質素磺酸鈣還可用于精煉助劑,鑄造,水煤漿分散劑,農藥可濕性粉劑加工,型煤壓制,道路、土壤、粉塵的抑制,制革鞣革填料,炭黑造粒,飼料粘合劑等方面。6、木質素磺酸鈉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棕黃色粉末。主要用于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的分散和填充,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耐熱穩定性和高溫分散性,助磨效果良好,對纖維沾污輕,對偶氮染料還原性小。7、利用木質素作為橡膠補強劑的方法,屬木質素在橡膠工業中應用的技術領域。其要點是在濃縮的造紙廢液中加進甲醛制成木質素甲醛樹脂,再按比例加入硫磺、氧化鋅、硬脂酸、硫化劑、硫化促進劑、硫化活化劑與橡膠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硫化。可使橡膠中填充大量木質素仍不需加軟化劑,這既節省大量橡膠,又可獲得優良性質的硫化膠,同時硫化中不會塵土飛揚污染環境,又使造紙廢液變害為利,有著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隨著人類對環境污染和資源危機等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入,天然高分子所具有的可再生、可降解性等性質日益受到重視。廢棄物的資源化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是當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對當代科學技術提出的新要求。2.4.2木質素市場前景分析木質素是由四種醇單體(對香豆醇、松柏醇、5-羥基松柏醇、芥子醇)形成的一種復雜酚類聚合物。木質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細胞相連的作用。在植物組織中具有增強細胞壁及黏合纖維的作用。其組成與性質比較復雜,并具有極強的活性。由于木質素結構的復雜性,使得木質素性質具有多樣性,從而決定了木質素產品的多樣化。半個多世紀以來,歐美及日本、蘇聯一些國家開發了大量的木質素產品,主要是作為木質素類型的粘合劑、橡膠補強劑、混凝土減水劑以及印染工業中的印染劑及均染劑等。雖然目前對木質素的髙附加值利用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不同植物來源,甚至同種植物不同分離方法所得到的木質素,在結構及性質上的多樣性,使得在木質素的利用機理及木質素產品調控方面一直是木質素利用中的薄弱環節。而且目前所開發的木質素類產品僅僅是將木質素作為一種填充料或添加劑來使用,還未見完全依賴木質素的產品。如何有效地利用木質素的結構特性來控制已有木質素產品的性能,開發更多優良的木質素產品以及實現木質素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等,將成為今后木質素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擁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而秸稈、草本木質素具有活性官能團多,分子量低、具有一定量酚酸結構等特點,特別是酚羥基含量較高。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這一巨大的資源,對木質素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聯系進行探索,從而開發出依賴于木質素的產品,將是一項融節能、環保及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為一體的系統工程。隨著人類對環境污染和資源危機等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入,天然高分子所具有的可再生、可降解等性質日益受到重視。廢棄物的資源化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是當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對當代科學技術提出的新要求。在自然界中,木質素的儲量僅次于纖維素,而且每年都以500億噸的速度再生。制漿造紙等工業每年要從植物中分離出大約1.4億噸纖維素,同時得到5000萬噸左右的木質素副產品。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木質素的豐富儲量、木質素科學的飛速發展決定木質素的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性。木質素成本較低,木質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種功能性,可作為分散劑、吸附劑/解吸劑、石油回收助劑、瀝青乳化劑,木質素對人類可持續發展最為重大貢獻就在于提供穩定、持續的有機物質來源,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2.5擬采取的營銷戰略本項目的營銷戰略應采用國家計劃和市場營銷組合,該企業為滿足實施市場營銷戰略的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可能的營銷手段,組合成為系統化的整體策略,以達到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目標,從而使企業獲得最佳效益。就項目產品而言可采用下列營銷策略,提高產品質量,直接走向國際市場;實施集約化經營,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研究開發應用新領域,拓寬國內市場;加強宣傳,擴大消費領域;保存實力,有計劃發展;限制售價,防止不正當競爭。為保證項目正常運轉,企業在產品市場營銷上應注重以下幾方面:1、加強品牌意識。良好的品牌是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建議項目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商標,要運用好廣告等各種媒體,樹立好企業形象,為產品進入市場打好第一仗。2、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信譽求發展”的方針,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生產,確保產品質量。3、積極引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特別要加強產品售后服務,及時反饋產品使用信息,為產品生產、銷售提供信息支持。4、要加強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做到盡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市場競爭力。5、要充分利用企業良好的信譽和知名度等無形資產,穩定拓展現行市場,積極挖掘潛在市場。該企業市場營銷策略主要突出在產品、價格、渠道、品牌、促銷幾個方面:1、產品策略企業可根據目標市場需要做出與產品開發有關的計劃和決策。2、定價策略可行的價格對企業的營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除執行國家收購價格外,企業在定價時要考慮到目前市場的競爭狀況,市場供求情況等方面,合理制定基本價格、折扣價格、系列產品價格等。3、促銷策略為擴大產品銷量,提高市場占有率采取人員推銷、營業推銷、廣告和公共關系等促銷。鑒于目前##省生產企業尚無幾家,規模產量很少,可適時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及各種新聞媒體的廣告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在使用營銷策略的基礎上,還可以使用經濟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公共關系等手段,取得省、市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從而打開國內外市場大門,進入市場。4、營銷模式與專業機構形成密切的合作關系,以便及時得到關于各種影響價格因素變化和價格走勢的準確、權威的分析判斷信息,以指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并適時銷售產品,確保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3.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3.1建設規模3.1.1確定建設規模考慮的因素本項目的建設規模是以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為依據,以市場容量、潛在需求為導向,并充分考慮投資規模、廠區當地的自然條件、原材料供應情況、擬建廠址的基礎設施和動力供應條件等等因素,本著面向市場、有利生產、加快進度、提高效益的原則而確定的。從原材料供應情況來看,擬建廠址原料供應充足。從工藝技術裝備方面考慮,建設規模的確定在工藝技術裝備的配套方面應是穩妥可靠、經濟合理的。從公用配套設施方面分析,擬建廠址公用配套設施較為完善,也為本項目的規模方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3.1.2項目建設規模的合理分析1、市場容量本項目生產纖維素生物質乙醇規模是年產30萬噸。纖維素生物質乙醇市場潛力大,應用范圍廣,將面對全省進行銷售。根據市場需求與經濟規模的需要,擬定年產纖維素生物質乙醇30萬噸的規模較為適宜,不會對產品銷售帶來風險與影響。2、工藝技術裝備##提供的##產玉米秸稈,經過中國農業大學實驗室檢測,其纖維素含量(干重)平均值為36%,半纖維素含量的平均值為34%,木質素的含量為18%,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質、有機酸以及一部分雜質。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根據該公司掌握的最新技術將原材料進行了預處理和酶水解,并使用高效催化劑strainV1對酶水解物進行了發酵測試.測試的結果得到90%的理論發酵值產量。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將原材料帶入哥本哈根的生物實驗室,得出的結果為每噸原材料提純315公斤乙醇。所以本項目按保守的結論值——每噸玉米秸稈(干基)可以提純300公斤生物乙醇計算。根據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實驗結果,在任何一種情況下,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總含量在70%左右,生物乙醇的產量,將根據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總含量值而增加或減少。按照丹麥生物燃料技術控股公司提供的技術,碳水化合物中不可轉換成乙醇的一部分,將會相應的轉換成項目的副產品而不會流失.副產品包括牲畜飼料、生物甲烷、固態木質素燃料以及生物肥料。3、生產規模本項目生產線設計能力為每天處理玉米秸稈4000噸,年產纖維素乙醇30萬噸。其生產規模為國內同行業中規模較大的,因此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4、原料供應從原材料供應情況分析,本項目廠址處在玉米產業帶,##及周邊呼蘭、綏化市均是玉米生產大縣,以2011年為正常年份作為參考,在項目擬建區域85公里半徑范圍內,本項目可收集利用秸稈資源量152萬噸。本項目投產后,年需要秸稈量120萬噸,在項目擬建區域85公里半徑的范圍內可以滿足供應。本項目擬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優勢、工藝技術先進、產品科技含量高的燃料乙醇生產企業,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輻射能力,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企業后勁和市場競爭實力。3.1.3項目建設規模項目占地面積22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0,755平方米。項目實施后,年加工處理玉米秸稈120萬噸,年產纖維素乙醇30萬噸。3.2產品方案3.2.1確定產品方案考慮的因素該項目屬于秸桿纖維素乙醇加工生產項目。項目的建設根據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市場需求、原材料的供應情況,確定產品方案。3.2.2產品組合方案纖維素乙醇:30萬噸/年二氧化碳:30萬噸/年酵母飼料:5萬噸/年生物肥料:5萬噸/年顆粒木質素:10萬噸/年沼氣:2億立方米/年3.3產品質量指標本項目產品乙醇滿足乙醇國家標準GB394-93項目單位指標外觀

清澈透明、無肉眼可見懸浮物和沉淀物乙醇≥%(v/v)96甲醇≤%(v/v)0.08不揮發物≤g/100ml0.002雜醇油(以異丁醇異戊醇計)≤g/100ml0.001醛(以乙醛計)≤g/ml

0.0005酸度(以乙酸計)≤g/ml0.001酯(以乙酸乙酯計)≤g/ml0.003氧化試驗,分≧30本項目液體二氧化碳的質量標準滿足液體二氧化碳工業用標準GB/T6252-1993。工業用液體二氧化碳技術標準項目指標優級品一級品合格品二氧化碳含量(V/V),10-2≥99.899.599.0游離水含量(m/m),10-2≤0.050.20.4油分不得檢出不得檢出—氣味無異味無異味—3.2.3產品銷售方向項目建成投產后,建設單位將充分與產品相關的行業、用戶進行接觸,利用產品優勢,盡快打入產品市場。4.廠址選擇4.1廠址現狀4.1.1地點與地理位置本項目擬建廠址位于##省##縣紅星村。##縣隸屬于##省哈爾濱市,是哈爾濱市的近郊縣。縣境距省會哈爾濱市97.1公里。總人口70.7萬人。##縣位于##省中部偏南,松花江中游北岸,松嫩平原東部的邊緣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26°45’53”-127°42’16”,北緯45°54’28”-46°40’18”之間。全區幅員面積3137.7平方公里,縣之四鄰南靠松花江與賓縣為一水之隔,西依漂河與呼蘭區為鄰,北枕泥河與綏化市慶安縣交界,東接駱駝砬子山及黃泥河與木蘭縣劃疆而治。縣境總的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形成東高、西低、北崗、南平的趨勢。海拔最高564.3米,最低110米。各類地貌相對比差在20-30米之間,為波狀平原。境內砂礦資源,水資源豐富。4.1.2廠址土地權屬類別及廠區總用地面積##年產30萬噸秸稈纖維素乙醇項目總占地面積為20公頃,在##鎮提供的30公頃土地范圍之內,廠址土地權屬類別為規劃建設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說明及符合國家供地政策的說明。其它地質災害、壓覆礦產情況,已經省國土廳相關部門認定,此工程地質災害符合要求,不存在壓覆礦產資源儲量。4.2廠址建設條件4.2.1地形、地貌##縣地貌受新華夏構造體系控制,屬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為地質構造上凹陷地區。受江河流水作用侵蝕,形成河谷、漫灘、階地等溝谷縱橫的平原地貌形態。境內無山地、丘陵等復雜地形,整個地勢平坦開闊,西部低平、中部平緩、東部略高,呈東高西低趨勢。土質膏腴,實有沃土良田295萬畝。4.2.2地震、洪澇、臺風及其他自然災害資料根據《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縣所處區域基本地震烈度為六度。自有資料記載以來,未發生大的臺風等自然災害。1932和1957及1998年發生三次特大洪水,均超過警戒水位。4.2.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及氣象資料1、工程地質##縣位于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松嫩沉降帶東部隆起區邊緣,大地構成位置屬于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與第二沉降帶松遼平原呈過度地帶。東西向構造帶與新華夏系交匯,地質構造較復雜,東西向斷裂帶為松花江斷裂帶,呈東西向、沿江展布、向北傾的正斷層,規模較大。2、水文地質##縣境內有1江14條河,河道總長622.1公里,總流域面積4465.9平方公里。年平均河川徑流量2.1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理論)65億立方米,年平均開采量2.23億立方米。水資源利用總量5.73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809立方米,土地畝均水量212立方米。3、氣象條件##縣處在中緯度地帶,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3.3℃。區境東西橫跨1個緯度,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由東向西降水逐漸遞減,相差5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1.4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春季風速較大,全年最多風向為西南風。全年無霜期平均144天。初霜日期平均為9月26日,終霜日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氣溫以7月份最熱,月平均23.1℃;全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9.4℃。凍土深達197厘米。春季4—5月干旱少雨,多西南大風;夏季6—8月高溫多雨,氣候濕潤,多偏南風;秋季9—10月涼爽,多偏西風,氣溫逐漸下降;冬季11月—翌年3月,漫長嚴寒,干冷少雪,多西北風。4.2.4城鎮規劃及社會環境條件##縣轄有18個鄉鎮,116個行政村,總人口70.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59.06萬人,耕地面積340.51萬畝。2013年末,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43億元,增長14%,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7億元,增長9.2%;公共財政收入實現4.4億元,增長16.6%;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22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7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15481元和9740元,分別增長16%和17%;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3.47%。4.2.5主要原輔材料供應條件根據##的項目整體規劃,建設單位計劃在##縣區域內##鎮、西集鎮、萬發鎮、龍泉鎮、天增鎮、龍廟鎮、洼興鎮、富江鄉、豐樂鄉等鄉鎮、村屯擬建40個秸稈收儲站,根據##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與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通過對收儲站的調查了解,2012年在85公里區域內的玉米種植面積為280萬畝,則玉米秸稈產量約為210萬噸。而2012年作為燒柴、飼料、建材業原料、固化成型燃料消耗的秸稈總量約為58萬噸。可以滿足本項目投產后年120萬噸秸稈需要量。4.2.6交通運輸條件##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哈肇省級干線公路橫貫東西,哈綏高速公路途經縣境西北部。通鄉公路、通村公路密集“三縱四橫”成環狀,形成了干線公路連國內,支線公路連城鄉的交通運輸網絡。濱北鐵路自南北經由縣境西北部的興隆、萬發兩鎮。松花江航運經過南部鄉鎮,距黑河口岸560公里,距大連口岸975公里。縣城距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110公里。本項目選址緊臨哈肇公路,交通運輸方便。4.2.7當地施工和協作條件哈爾濱具有較強的勘測和施工隊伍,能夠滿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同時有較強的機械加工和修理能力,可滿足一般的機、電、儀表的檢修、維護要求。裝置的一般機、電、儀表維修均可依托##中丹建業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自有的技術力量。4.2.8公用設施1、供水本項目生產生活全天用水量13317噸,其中新鮮水平均用水量78噸/天,全年總用水量2.34萬噸。本項目生產生活用水以深井水作為供水水源。項目區域地下水資源豐富,單井出水量40立方米/小時,深井水源符合國家生活水源衛生標準。本工程設計利用深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