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土的滲透性和滲流_第1頁
土力學土的滲透性和滲流_第2頁
土力學土的滲透性和滲流_第3頁
土力學土的滲透性和滲流_第4頁
土力學土的滲透性和滲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力學課件土的滲透性和滲流第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土的滲透性及滲流土的滲透性與土的強度、變形特性一起,是土力學中的幾個重要課題土的滲透性研究的三個主要方面問題及其與工程的關系研究土的滲透性規律及其與工程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土的滲透性是反映土的孔隙性規律基本內容之一詳細介紹土的滲透性及滲流規律、土中二維滲流及流網、再介紹滲透破壞及滲流控制第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本章要求掌握土的層流滲透定律及滲透性指標;熟悉滲透性指標的測定方法及影響因素,滲流時滲水量的計算,滲透破壞與滲流控制問題;了解土中二維滲流及流網的概念和應用第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3章

土的滲透性及滲流土的滲透性、滲透系數土中二維滲流及流網滲透破壞與控制主要內容第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3章

土的滲透性及滲流達西定律滲透系數及其確定方法熟悉流網滲透力與滲透變形滲流工程問題與處理措施重點掌握內容第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1概述浸潤線流線等勢線下游上游土壩蓄水后水透過壩身流向下游H隧道開挖時,地下水向隧道內流動

在水位差作用下,水透過土體孔隙的現象稱為滲透

第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滲透在水位(頭)差作用下,水透過土體孔隙的現象

滲透性土體具有被液體透過的性質

土的強度土的變形土的滲流滲透性研究的三個方面滲流量問題

滲透破壞問題

滲流控制問題第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滲流模型基本假定:不考慮滲流路徑的迂回曲折,只分析它的主要流向;圖3-1滲流模型

認為孔隙和土粒所占的空間之總和均為流體所充滿。第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1滲流模型

相同體積內,滲流模型所受阻力與真實滲流相等。同一過水斷面,滲流模型的流量等于真實滲流的流量;任一斷面上,滲流模型壓力與真實滲流壓力分布相同;第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滲流速度斷面面積為A,通過的滲透流流量為q,則平均流速為:v=q/A真實滲流僅發生在孔隙面積A內,因此真實流速為:v0=q/A于是

v/v0=A/A=n

“模型的平均流速要小于真實流速”第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2.1土的滲透定律——達西定律水頭的概念z為位置水頭,是相對于基準面的高差。p為壓力,也有用u基準面可以任意選定基準面基準面基準面2.2土的滲透性總水頭測壓管水頭第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水頭差(A點與B點)

第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水力梯度:單位流程總水頭的變化4.水力坡降

第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水頭的大小隨選取的基準面不同而不同;注意:最關心的不是水頭而是水頭差;水在土中的滲流是從高水頭向低水頭流動。第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2土的滲透性(達西定律)3.2.2土的層流滲透定律1856年法國學者Darcy對砂土的滲透性進行研究結論:水在土中的滲透速度與試樣的水力梯度成正比v=ki達西定律水力梯度,即沿滲流方向單位距離的水頭損失

1、達西定律i=h/L第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k滲透系數cm/s砂土的滲透速度與水力梯度呈線性關系

v=kiivO砂土

v=ki

q=kAik是反映土體透水能力大小的綜合性指標k越大土的透水能力越強

i=h/L滲透定律第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達西定律適用范圍與起始水力坡降密實的粘土,需要克服結合水的粘滯阻力后才能發生滲透;同時滲透系數與水力坡降的規律還偏離達西定律而呈非線性關系i

b起始水力坡降虛直線簡化達西定律適用于層流,不適用于紊流0iv密實粘土V=k(i-ib)第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討論

砂土、粘性土:小水流為層流,滲透規律符合達西定律,-i為線性關系粗粒土:i小、

大水流為層流,滲透規律符合達西定律,-i為線性關系

i大、

大水流為紊流,滲透規律不符合達西定律,-i為非線性關系

第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2.3滲透試驗與滲透系數1、滲透試驗(室內)時間t內流出的水量常水頭試驗—整個試驗過程中水頭保持不變

適用于透水性大(k>10-3cm/s)的土,例如砂土。

Q=qtk=QL/Aht第二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變水頭試驗————整個試驗過程水頭隨時間變化

截面面積a任一時刻t的水頭差為h,經時段dt后,細玻璃管中水位降落dh,在時段dt內流經試樣的水量dQ=-adh

在時段dt內流經試樣的水量

dQ=kiAdt=kAh/Ldt

管內減少水量=流經試樣水量

-adh=kAh/Ldt

分離變量

積分

適用于透水性差,滲透系數小的粘性土

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抽水試驗2.2土的滲透性2.2.2滲透試驗2.2.2.2現場試驗方法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抽水試驗r1和r2為觀測孔與抽水井之間的距離,h1和h2為觀測孔的水位高度。水力坡降:距井中心為r處水流經過的面積為代入達西定律:出水q為正,基準面在底面2.2土的滲透性2.2.2滲透試驗2.2.2.2現場試驗方法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抽水試驗——潛水井公式2.2土的滲透性2.2.2滲透試驗2.2.2.2現場試驗方法或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影響滲透系數的主要因素(1)土的粒度成分

土粒愈粗、大小愈均勻、形狀愈圓滑,滲透系數愈大細粒含量愈多,土的滲透性愈小,(2)土的密實度

土的密實度增大,孔隙比降低,土的滲透性也減小土愈密實滲透系數愈小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土的飽和度愈低,滲透系數愈小

(4)土的結構

擾動土樣與擊實土樣,土的滲透性比同一密度原狀土樣的小

(3)土的飽和度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5)水的溫度(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水溫愈高,水的動力粘滯系數愈小土的滲透系數則愈大

(6)土的構造

水平方向的h>垂直方向vT、20分別為T℃和20℃時水的動力粘滯系數,可查表

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滲透系數k的經驗確定方法潔凈不含細粒土的松砂k=1.0-1.5(d10)2黏性土k=C3(en/1+e)較密實、擊實砂土k=0.35(d15)2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與層面平行的滲流的情況(水平滲透系數)H1H2H3k1k2k3Hq1xq2xq3xqx通過整個土層的總滲流量qx應為各土層滲流量之總和

5、成層土的等效滲透系數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H1H2H3k1k2k3Hq1xq2xq3xqx達西定律整個土層與層面平行的滲透系數

平均滲透系數第三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垂直滲透系數

H1H2H3k1k2k3H根據水流連續定理,通過整個土層的滲流量等于通過各土層的滲流量

q3yq2yq1yqy各土層的相應的水力坡降為i1、i2、…、in,總的水力坡降為i

總水頭損失等于各層水頭損失之和

代入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H1H2H3k1k2k3H垂直滲透系數q3yq2yq1yqy整個土層與層面垂直的滲透系數

=

n

Hi=1

Kiy

Hi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Kx近似由最不透水(最小)的一層滲透系數和厚度控制由最透水(最大)的一層滲透系數和厚度控制=

HKiy

n

i=1

Ky近似水平向Kx>垂直向Ky成層土:

Hi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例題分析例

設做變水頭滲透試驗的粘土試樣的截面積為30cm2,厚度為4cm,滲透儀細玻璃管的內徑為0.4cm,試驗開始時的水位差為160cm,經時段15分鐘后,觀察得水位差為52cm,試驗時的水溫為30℃,試求試樣的滲透系數解已知試樣截面積A=30cm,滲徑長度L=4cm,細玻璃管的內截面積h1=160cm,h2=52cm,△t=900s

試樣在30℃時的滲透系數

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3土中二維滲流及流網

3.3.1二維滲流方程2h拉普拉斯方程(平面穩定滲流的基本方程式)x22hz2+=0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a′不透水層abb′ssc

HEz1h1zE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流網的特征等勢線滲流場中勢能或水頭的等值線流網流線水質點的流動路線流線等勢線組成的曲線正交網格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流線與等勢線互相正交流網的特征:流線與等勢線構成的各個網格的長寬比為常數1各個流槽的滲流量相等相鄰等勢線之間的水頭損失相等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4滲透破壞與控制3.4.1滲流(透)力滲透力——滲透水流施加于單位土粒上的拖曳力水阻力

滲透力

土拖曳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滲流力土樣的截面積為A,進、出水口測壓管差為h,表示水流過厚度為l的土樣,必須克服土樣內土粒對水流阻力:

F=γwhA作用于土樣的總滲流力J應和土體中土粒對水流的阻力F相等:

J=F=γwhA

滲流作用于單位土體的力(即滲流力)為:第四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3滲透力與滲透變形一、滲透力和臨界水力坡降1.滲透力——滲透水流施加于單位土粒上的拖曳力h2h1h21L沿水流方向放置兩個測壓管,測壓管水面高差h水流流經這段土體,受到土顆粒的阻力,阻力引起的水頭損失為h土粒對水流的阻力應為

土樣面積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試樣的總滲流力J和土粒對水流的阻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滲流作用于單位土體的力說明:滲透力j是滲流對單位土體的作用力,是一種體積力,其大小與水力坡降成正比,作用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單位為kN/m3

滲透力的存在,將使土體內部受力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土體穩定性有顯著的影響abc滲透力方向與重力一致,促使土體壓密、強度提高,有利于土體穩定滲流方向近乎水平,使土粒產生向下游移動的趨勢,對穩定不利滲流力與重力方向相反,當滲透力大于土體的有效重度,土粒將被水流沖出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結論:

滲透力是水流對單位體積土體顆粒的作用力;是一種體積力滲透力的大小與水力坡降成正比,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滲流力

滲流力是一種體積力單位為kN/m3

J=i

作用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流線方向)

大小與水力梯度成正比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滲透力的存在,將使土體內部受力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土體穩定性有顯著的影響abc滲透力方向與重力一致,促使土體壓密、強度提高,有利于土體穩定滲流方向近乎水平,使土粒產生向下游移動的趨勢,對穩定不利滲流力與重力方向相反,當滲透力大于土體的有效重度,土粒將被水流沖出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臨界水力梯度———使土體開始發生滲透變形的水力梯度

GJ當土顆粒的重力與滲透力相等時,土顆粒不受任何力作用,好像處于懸浮狀態,這時的水力梯度即為臨界水力梯度或

在工程計算中,將土的臨界水力梯度除以安全系數Fs(2~3),作為允許水力梯度[i]。設計時,為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將滲流逸出處的水力梯度控制在允許梯度[i]內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為浮重度′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例題分析【例】某土壩地基土的比重Gs=2.68,孔隙比e=0.82,下游滲流出口處經計算水力坡降i為0.2,若取安全系數Fs為2.5,試問該土壩地基出口處土體是否會發生流土破壞

【解答】臨界水力坡降由于實際水力坡降i

<[i],故土壩地基出口處土體不會發生流土破壞允許水力坡降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臨界水力坡降———與土性密切相關土Cu愈大,icr愈小滲透系數k愈大,icr愈低土中細粒含量愈高,icr增大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3.2土的滲透變形和防治措施流土現象:當土顆粒間的接觸壓力為零,土顆粒處于懸浮狀態而失去穩定。

向上滲流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管涌現象:土中的一些細小顆粒在滲透力作用下,通過粗顆粒的孔隙被水流帶走。圖3-12流土示意圖第五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比較和區別:流砂現象發生在土體表面滲流逸出處,不發生于土體內部管涌可以發生在滲流逸出處,也可能發生在土體內部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4.2滲透變形

滲透水流將土體的細顆粒沖走、帶走或局部土體產生移動,導致土體變形—————滲透變形問題(流土,管涌)

1.流土——在滲流作用下,粒間力有效應力為零時,或某一范圍內土顆粒群同時發生懸浮、移動的現象。一般是突發性的破壞

流土發生于地基或土壩下游滲流出逸處,不發生于土體內部。開挖基坑或渠道時常遇到的流砂現象,屬于流土破壞。細砂、粉砂、淤泥等較易發生流土破壞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管涌——在滲流作用下,土中的細小顆粒在粗顆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動,隨著土孔隙不斷擴大,發生移動并被帶出的現象,滲透速度不斷增加,較粗的顆粒也相繼被水流帶走,最終導致土體內形成貫通的滲流管道,造成土體塌陷。土體在滲透水流作用下,細小顆粒被帶出,孔隙逐漸增大,形成能穿越地基的細管狀滲流通道,掏空地基或壩體,使其變形或失穩。管涌既可以發生在土體內部,也可以發生在滲流出口處,發展一般有個時間過程,是一種漸進性的破壞

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潛蝕作用:易發生流砂的土飽和的顆粒級配均勻細砂粉砂粉土層機械潛蝕—流動的機械力將細土粒帶走而形成洞穴潛蝕作用—水流溶解了土中易溶鹽,膠結物使土變松散,土體被軟化、弱化,細土粒被水沖走,形成洞穴3.流土判別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上海地區易發生流砂的土層特征粘粒含量小于10%土的不均勻系數Cu<5粉粒、砂粒含量大于75%土的含水量大于30%粘土夾有砂層,其厚度大于25cm土的孔隙率大于43%(e大于0.75)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i實際≥icr發生流砂國外資料

e>0.75-0.8

有效粒徑d10<0.1mmCu<5細砂

易發生流砂

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管涌的判別無粘性土產生管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發生管涌土的特征顆粒大小差別大缺失某中間粒徑細砂孔隙直徑大且相互連通幾何條件水力條件第五十七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碎石鋪蓋黏土心墻碎石砂粒上游填土下游填石塊上堵下疏第五十八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粘性土由于粒間具有粘聚力,粘結較緊,一般不出現管涌而只發生流土破壞;一般認為不均勻系數Cu>10的勻粒砂土,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局部地區較易發生流土破壞對Cu>10的砂和礫石、卵石,分兩種情況:1.當孔隙中細粒含量較少(小于30%)時,由于阻力較小,只要較小的水力坡降,就易發生管涌2.如孔隙中細粒含量較多,以至塞滿全部孔隙(此時細粒含量約為30%-35%),此時的阻力最大,一般不出現管涌而會發生流土現象第五十九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例題分析例

某土壩地基土的比重ds=2.68,孔隙比e=0.82,下游滲流出口處經計算水力坡降i為0.2,若取安全系數Fs為2.5,試問該土壩地基出口處土體是否會發生流土破壞

解臨界水力坡降由于實際水力坡降i

<[i],故土壩地基出口處土體不會發生流土破壞允許水力坡降第六十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5滲流工程問題與處理措施

滲流工程問題1.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地下水不僅對水位以下的土體產生靜水壓力和浮托力,并對建筑物基礎產生浮托力2.地下水的潛蝕作用

在施工降水等活動過程中產生水頭差,在滲透力作用下,土顆粒受到沖刷,將細顆粒沖走,破壞土的結構。通常產生于粉細砂、粉土地層中

3.流砂

流砂在工程施工中能造成大量的土體流動,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壞,給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影響建筑工程的穩定。通常易在粉細砂和粉土地層中產生,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開挖、埋設地下管道、打井等工程活動中常出現

第六十一頁,共六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