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_第1頁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_第2頁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_第3頁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_第4頁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大專)培養方案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必備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專業基礎理論,具有較強的模具設計、制造、維修能力,具有相關設備的操作、維護技能,具有專業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創新精神,能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的生產一線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級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學生應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足夠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一線操作人員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模具設計、模具制造、模具調試、模具維修等行業從事生產、管理、產品檢驗與銷售等工作。(一)知識要求學習機械制造基礎、金屬工藝學、液壓傳動、數控車編程與操作、數控銑編程與操作、AutoCAD制圖、塑料模具設計、冷沖模具設計、模具制造技術、模具CAD/CAM、高分子材料等專業知識,并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科學技術及發展前景,學會獲取這些知識的方法,樹立獲取這些知識的意識。(二)能力要求1.基本能力:1)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2)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收集處理能力;3)具有外語應用能力;4)具有一定的工程計算能力;2.專業專項能力:1)數控加工編程能力2)特種機床操作能力3)注塑機的操作能力4)數控機床操作能力5)編制冷沖壓成型工藝的能力6)正確選擇加工方法、工藝裝備并制定工藝規程的能力3.專業核心能力:1)模具CAD/CAM技術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2)模具及裝備的安裝、調試、維護的能力3)對模具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及價格估算能力。4)模具的初步設計能力;5)具有較強模具的制造能力;(三)職業素質要求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和吃苦耐勞、踏實肯于的工作精神;2.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3.具有一定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素質;4.生產規范操作,具有較強的安全和環保意識。(四)職業能力分析與分解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冷沖模具制造、塑料模具制造、模具設計、模具調試、模具維修等領域從事生產、加工、產品分析和檢驗等工作。本專業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雙證書”制度。要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的人數達到80%以上。根據國家技術職業就業準入制度的有關規定,以及根據國家職業標準要求,完成相關實訓項目后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取得模具制造工或模具鉗工(根據專業方向以及各校實際情況來規定)職業資格證書。三、就業崗位與就業范圍(一)行業分析“十三五”期間,山東將重點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作為龍頭城市的青島志在建設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正加快調整青島西海岸發展規劃,并圍繞“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海洋漁業、現代海洋制造業、現代海洋服務業”四大基地建設,其中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向園區集聚、向品牌化轉變,不斷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形成在全國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山東半島是我省最重要的制造業和模具工業生產基地,而青島占據了全省模具制造業的半壁江山。青島地區現有模具企業近100家,從業人員8000多人,年產值近1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青島模具產業將面向6大產業和重點行業,特別是白色家電、信息產業和汽車行業,大力發展以冰箱、空調為主的白色家電注塑模具、手機、儀表等精密注塑模、汽車業的覆蓋件模具、大型零件壓鑄模、精密沖壓件多工位級進模。形成了以海爾模具為龍頭的家電塑料模具產業群,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5家,主要集中在青島高新區、城陽區、黃島區等市區,還有一部分分布在即墨市、膠州市和萊西市等周邊地區。(二)人才需求調研由于半島藍色經濟區模具產業的迅速發展,青島市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更加突出。表1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人才市場需求部分調查統計表序號調查企業人才需求數量(人)2016年1模具鉗工100人,數控20人,塑品40人2模具加工5CAD繪圖10人模具鉗工30人3數控操作20,鉗工15人,模具裝配20人4模具鉗工150人,數控65人5CAD繪圖5人,模具加工50人,鉗工15人6需求總量300-500人,模具加工200人,CAD繪圖20人,模具鉗工100人,模具塑品100人。7模具CAD繪圖10人,模具加工20人,鉗工35人,塑品40人8模具鉗工50人9數控加工50人,鉗工150人10模具加工加工30人11模具裝配15-20人,CAD繪圖6人總計2000余人(三)就業崗位與就業范圍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模具制造、模具調試、模具維修等行業從事以下工作:1.在生產基層單位,可從事生產、調度、分析檢驗等工藝技術工作,并可參與產品開發、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引進、產品試驗研究等一般性技術工作。2.在營銷部門,可從事市場調研、原輔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經營管理工作。3.在企業設計部門,在高一級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參與有關模具制造技術生產工藝設計工作。具體內容見表2。表2本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與范圍一覽表就業范圍青島地區的模具制造行業、數控行業、機械加工行業、模具維修行業就業崗位數控加工人員模具設計師模具調試師注塑工藝人員崗位證書模具制造工中級工模具鉗工中級工數控銑中級工四、招生對象與學習年限(一)招生對象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二)學習年限學制:三.二連讀五、學分要求學生修滿130學分方能畢業六、核心課程(一)課程體系本專業課程設置始終圍繞培養學生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職業能力這一主題,將課程與培養目標以及專業能力有機地結合,篩選出學科中與培養能力直接有關的課程,配合實踐性教學環節,形成一個以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的教育體系。同時,考慮到學生就業時面向的是一個崗位群,適當拓寬學生的就業面,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寬廣的選擇范圍,在教學體系中,突出一專多能的特點。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必修課為本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含文化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集中實踐環節等三項;選修課主要是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課程說明如下:專業基礎課:1.《機械制圖》教學基本要求(186學時,測繪34學時)本課程是工科機械類培養直接從事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實用人才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主干技術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圖示能力、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以及繪圖技能,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使學生初步掌握一種計算機繪圖軟件的使用方法。2.《工程力學》教學基本要求(64學時)工程力學是工科機械類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理論力學的靜力學和材料力學的基本內容。教學任務是:構筑作為工程技術根基的知識結構;通過對靜力學理論的學習,通過揭示桿件強度、剛度、穩定性等知識發生過程,建立變形體力學的基本概念,培養學生的力學分析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或其它后續課程打下堅實基礎;發揮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綜合素質教育作用。3.《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基本要求(144學時)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幾部分內容。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學會利用這些規律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工程實際的簡單力學問題;掌握關于桿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的基本知識;闡述常用機構和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掌握常用機械機構的工作原理、特點、造型及其設計方法;掌握簡單機械和機械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初步具備分析運用設計資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4.《金屬工藝學》教學基本要求(72學時)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初步掌握金屬學和熱處理的基本理論,獲得常用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性能與熱處理之間的關系及其用途的基本知識;具備合理選用用金屬材料、正確選定熱處理工藝方法、妥善安排冷熱加工的工藝路線的基本技能。5.《公差與測量》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它有聯系設計類課程與制造工藝類課程的紐帶作用,是向專業課過渡的橋梁。本課程是在學生初步具有設計與加工工藝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講授、作業、實驗等手段使學生掌握正確確定零件幾何要素技術要求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正確完成圖樣標注與識讀,同時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測量基礎知識與技能,能夠使用常規量具、量儀完成簡單零件的測量并作出合格性結論。6.《AutoCAD》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培養從事在圖形設計領域進行廣泛的繪制圖形應用、技能型實用工程技術人才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主干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繪圖能力、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以及初步掌握三維繪圖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7.《機械制造技術》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研究機械產品的加工原理、工藝過程和機械設備的一門工程技術,主要以制造一定質量的產品為目標,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的綜合技術。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關于《機械制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實際應用,獲得基本的機械制造技術理念、方法和必需的技能,為學習后繼專業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制造技術打下專業基礎。專業課:8.《塑料模設計》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課程任務是使學生具備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門化課程中的專業知識和掌握職業技能,提高全面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9.《冷沖模設計》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課程任務是使學生具備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門化課程中的專業知識和掌握職業技能,提高全面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0.《模具制造技術》教學基本要求(234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課程任務是使學生具備所必需的模具制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處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藝技術問題的初步能力;能適應模具制造技術的發展,具備繼續學習和繼續提高的初步能力。11.《3D打印技術》教學基本要求(72學時)本課程是一門為產品制作工藝過程實現現代化的實踐課,是培訓學生掌握3D打印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設備的調整;正確使用三維掃描設備;準確的對數據進行處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培養遵守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良好的職業道德。3D打印機作為一種智力型創作工具,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和設計素養,通過3D打印機讓數字化設計快速實現實物化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技術設計與創作的樂趣,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14.《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車床加工程序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訂數控加工工藝的初步能力,具有編制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掌握數控車床維護的步驟與方法;使學生具備必需的數控車床應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15.《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教學基本要求(216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銑床加工程序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訂數控加工工藝的初步能力,具有編制中等復雜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掌握數控銑床維護的步驟與方法;使學生具備必需的數控銑床應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16.《模具電加工》教學基本要求(108學時)本課程是機械類專業課,在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功能是讓學生了解數控線切割電火花機床的工作原理和電加工成型的規律,掌握線切割電火花機床的基本操作、獨立加工、編程能力。17.《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UG)》(186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具備必需的現代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并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能力。通過學習讓學生基本掌握一種CAD/CAM軟件的操作技能,通過實踐教學和各種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并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18.《計算機輔助制造(UG)》(186學時)本課程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具備必需的現代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并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能力。通過學習讓學生基本掌握一種CAD/CAM軟件的操作技能,通過實踐教學和各種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并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實踐教學環節:1.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1周)開展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并且使學生盡快地熟悉和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一周的軍事訓練,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的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2.教學(課程)綜合實習(1)金工實習(2周)

掌握微生物學等方面的專業技能。(2)模具裝配(40學時)利用模具進行拆裝實訓。(3)模具加工實訓(200學時)針對線切割、數控銑床等機床進行實訓。(4)模具制造工(40學時)考取中級證書。(5)模具鉗工(40學時)考取中級證書。(6)頂崗實習(40周)在實習單位進行。實習項目與要求序號實訓項目及內容學時數實習要求備注1模具裝配40學時掌握模具的結構、工作原理。2線切割機床實踐數控銑機床實踐200學時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過程,數控銑床的編程,熟練操作數控機床。掌握應用線切割機床加工模具型芯、型腔等零件。(二)核心課程說明本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塑料模具設計、冷沖模具設計、模具制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高分子材料與成型工藝。課程名稱課程類別能力目標及主要內容教學方法先修后續關系機械制造工藝理論機械零件加工原理、工藝多媒體、教學實踐一體化機械制造工藝塑料模具設計、冷沖模具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UG)高分子材料模具制造技術塑料模具設計理論塑料模具結構多媒體、教學實踐一體化冷沖模具設計理論冷沖模具的結構多媒體、教學實踐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實踐UG的建模、模具的分模、自動編程多媒體、教學實踐一體化3D打印技術理論3D打印多媒體、教學實踐一體化模具制造技術實踐模具各種制造方法多媒體、模具車間七、師資培養為了學校專業建設與教師發展的需要,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我們采用“走出去,請進來”培訓模式,擬安排相關專業課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到模具技術企業生產一線鍛煉培訓以及采用社會引進等方式。1.對現有師資進行專業培訓。利用專業課程比較寬松的機會,從中選派2~3名教師利用工作之余時間到浙江大學和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進行專業進修,爭取每名老師能夠進修1~2門模具技術專業骨干課程,一方面可以解決專業教師短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為今后專業發展作師資儲備。2.社會引進。本學期在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的基礎上,從社會招聘一名模具技術專業的專業課教師,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男性,有模具技術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利用招聘老師的專業優勢一方面可以對專業教學給予具體指導,另一方面可以搞好模具技術專業的專業規劃和建設。八、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也是搞好專業建設的力量源泉。在專業申報初期,通過與相關模具制造的專業交流,已與多家達成合作意向,與三家企業簽訂定向培養協議,但無論從企業規模和影響力,還是專業對接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出口暢,進口才能旺”,所以提高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優質就業率,爭取與青島地區大型骨干模具制造企業(如海信模具、海爾模具、佳友模具、海泰克模具等)合作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出發點和努力的方向,從本學期開始加強與這類企業的溝通與聯系,爭取成立1~2個企業冠名班,為今后的專業發展打好基礎。依托青島市現代制造業職業教育集團,深入聯系職教集團內與模具制造技術相關的企業,在模具制造技術應用專業建設、師資培養、教學環境創新等方面密切合作,突出職業教育集團“行業+區域”特色,促進本專業與集團內學校、企業、行業等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九、實踐教學基本要求(一)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實訓中心的功能,加大社會服務能力,建成完善的模具制造接技術應用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成為集教學、技能鑒定、科研、生產、培訓為一體的學做研基地。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規劃表實訓基地名稱實訓功能主要設備設施建成時間模具制造機械加工實訓區模具制造工藝編制,模具零件機械加工模擬仿真實訓設備(模具成型與加工),通用機械加工設備(車、銑、刨、磨)2014模具成型設備實訓區模具成型設備操作,模具安裝調試與生產曲柄壓力機、液壓機、注塑機2015模具鉗工實訓區模具光整加工、修配與裝配鉗工工具,鉆床2015模具拆裝測繪實訓區模具拆裝與測繪冷沖模、塑料模、壓鑄模、工具及量具、三坐標測量機2016模具電加工實訓區模具零件的線切割、電火花加工電火花線切割、電火花成形機、2016模具設計、加工仿真室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電腦、投影機、2017(二)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在現有5家校外實訓基地基礎上,完成崗位綜合能力訓練課程的教學任務、頂崗實習、教師實踐鍛煉、模具技術應用研究和項目開發。序號基地名稱建成時間功能接收實習實訓規模(人/月)接收頂崗實習規模(人/半年)12011空調模具成型、制造1004022011汽車零部件模具成型、制造1504032011電子產品模具成型、制造1504042011工程塑料和塑料注塑1006052011模具制造1208062012注塑模具、鈑金模具的設計制造和塑件、鈑金件的生產1004072012橡塑膠料加工與銷售802082012汽車零部件模具制造802092012精密模具制造及模具部件加工5015102012精沖模、模具標準件、辦公用品、塑料制品等5015十、教學進程表(一)課程教學進程表“三二連讀”模具專業教學活動時間分配及課程計劃安排表(2017年9月修訂)學年學期理論教學課程設計金工實習綜合實驗測繪教學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考試入學教育頂崗實習軍訓公益勞動節運機動學期周數寒合假動暑計日會假一1180.5111202180.510.520二314210.51112041820.510.520三5180.5111206180.510.520四7180.5111208180.510.520五92020102020合計614414027620200模塊構成序課程名稱理論教學(學時數)實踐教學(周數)考核學期學年及學期分配實現實習大綜課考試考查一學年二學年三學年四學年五學年號講驗場合測型合程12345678910授練教計繪作實設1818141818181818習學業驗計每周學時文化基礎課模塊必修課1政治22222222就2體育2222223數學44444英語44445語文44426物理47微機應用448公共藝術22選修課9心理健康1110圖形圖像處理111文學欣賞0.512普通話13創業教育0.514公關禮儀16機械制圖1761018616617工程力學541064418機械設計基礎100441444419金屬工藝學501272420公差與測量6048108621AUTOCAD1890108622機械制造技術90181086專業(技能)課模塊必修模塊23金工實習4周(鉗工)24模具材料與熱處理501272425模具鉗工801696626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207696627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4068108828模具電加工4068108829模具CAD501272430模具制造技術401521921231塑料模具結構與設計7026961632冷沖模具結構與設計7026961633計算機輔助設計(UG\CAD)5214019266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