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妊娠合并糖尿病2019/11/121.一、PGDM符合以下2項中任意一項者,可確診為PGDM。1.妊娠前已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2.妊娠前未進行過血糖檢查的孕婦,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產前檢查時需明確是否存在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升高達到以下任何一項標準應診斷為PGDM診斷6/9/20232.(1)空腹血漿葡萄糖≥7.0mmol/L。(2)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3)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癥狀或高血糖危象,同時隨機血糖≥11.1mmol/L(200mg/dl)。(4)糖化血紅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6.5%[采用美國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項目/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試驗標化的方法],但不推薦妊娠期常規用HbA1c進行糖尿病篩查。6/9/20233.
糖尿病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級親屬患2型糖尿病GDM史或巨大兒分娩史、多囊卵巢綜合征妊娠早期空腹尿糖反復陽性6/9/20234.
二、GDMGDM指妊娠期發生的糖代謝異常,妊娠期首次發現且血糖升高已經達到糖尿病標準,應將其診斷為PGDM而非GDM。GDM診斷方法和標準如下:1.
推薦對所有尚未被診斷為PGDM或GDM的孕婦,在妊娠
24~28周以及28周后首次就診時行OGTT。6/9/20235.75gOGTT方法:OGTT前禁食至少8h,試驗前連續3d正常飲食,即每日進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檢查期間靜坐、禁煙。檢查時,5min內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體300ml分別抽取孕婦服糖前及服糖后1、2h的靜脈血(從開始飲用葡萄糖水計算時間),放入含有氟化鈉的試管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水平。75gOGTT的診斷標準:服糖前及服糖后1、2h,3項血糖值應分別低于5.1、10.0、8.5mmol/L,任何一項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GDM。6/9/20236.2.孕婦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建議妊娠24~28周首先檢查FPG。FPG≥5.1mmol/L,可以直接診斷GDM,不必行OGTT;FPG<4.4mmol/L,
發生GDM可能性極小,可以暫時不行OGTT。FPG≥4.4mmol/L且<5.1mmol/L時,應盡早行OGTT。3.孕婦具有GDM高危因素,首次OGTT結果正常,必要時可在妊娠晚期重復OGTT。4.妊娠早、中期隨孕周增加FPG水平逐漸下降,尤以妊娠早期下降明顯。因而,妊娠早期FPG水平不能作為GDM的診斷依據。
5.未定期檢查者,如果首次就診時間在妊娠28周以后,建議首次就診時或就診后盡早行OGTT或FPG檢查。6/9/20237.
一、孕婦血糖監測1.血糖監測方法:(1)自我血糖監測:新診斷的高血糖孕婦、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穩定者以及妊娠期應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每日監測血糖7次,包括三餐前30min、三餐后2h和夜間血糖;血糖控制穩定者,每周應至少行血糖輪廓試驗1次,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不需要胰島素治療的GDM孕婦,在隨診時建議每周至少監測1次全天血糖,包括末梢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h末梢血糖共4次。(2)連續動態血糖監測(CGMS):可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PGDM或血糖明顯異常而需要加用胰島素的GDM孕婦。大多數GDM孕婦并不需要CGMS,不主張將CGMS作為臨床常規監測糖尿病孕婦血糖的手段。妊娠期血糖監測6/9/20238.
GDM患者妊娠期血糖應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h血糖值分別≤5.3、6.7mmol/L。特殊情況下可測餐后1h血糖≤7.8mmol/L;夜間血糖不低于3.3mmol/L;妊娠期HbA1c宜<5.5%。PGDM患者妊娠期血糖控制應達到下述目標:妊娠早期血糖控制勿過于嚴格,以防低血糖發生;妊娠期餐前、夜間血糖及FPG宜控制在3.3~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5.6~7.1mmol/L,HbA1c<6.0%。無論GDM或PGDM,經過飲食和運動管理,血糖未達標,均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或藥物。一、孕婦血糖監測
6/9/20239.3.HbA1c水平的測定:多用于GDM初次評估。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孕婦,推薦每2個月檢1次。
4.尿酮體監測:尿酮體有助于及時發現孕婦碳水化合物或能量攝取的不足,也是早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一項敏感指標。孕婦出現不明原因惡心、嘔吐、乏力等不適或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時應及時監測尿酮體。一孕婦血糖監測6/9/202310.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監測:每次妊娠期檢查時應監測孕婦的血壓及尿蛋白,一旦發現并發子癇前期,按子癇前期處理。2.羊水過多及其并發癥的監測:注意孕婦的宮高曲線及子宮張力,如宮高增長過快,或子宮張力增大,及時行B超檢查,了解羊水量。3.DKA癥狀的監測:妊娠期出現不明原因惡心、嘔吐、乏力、頭痛甚至昏迷者,注意檢測血糖和尿酮體水平,必要時行血氣分析,明確診斷。4.感染的監測:注意孕婦有無白帶增多、外陰瘙癢、尿急、尿頻、尿痛等表現,定期行尿常規檢測。二、孕婦并發癥的監測6/9/202311.5.甲狀腺功能監測:必要時行甲狀腺功能檢測,了解孕婦的甲狀腺功能。6.其他并發癥的監測: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變合并妊娠者應在妊娠早、中、晚期3個階段分別進行腎功能、眼底檢查和血脂的檢測。二孕婦并發癥的監測6/9/202312.1.胎兒發育的監測:在妊娠中期應用超聲對胎兒進行產前篩查。妊娠早期血糖未得到控制的孕婦,尤其要注意應用超聲檢查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的發育,有條件者推薦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2.胎兒生長速度的監測:妊娠晚期應每4~6周進行1次超聲檢查,監測胎兒發育,尤其注意監測胎兒腹圍和羊水量的變化等。
3.胎兒宮內發育狀況評價:妊娠晚期孕婦應注意監測胎動。需要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者,應自妊娠32周起,每周行1次無應激試驗(non-stresstest,NST)。可疑胎兒生長受限時尤其應嚴密監測。三、胎兒監測
6/9/202313.4.促胎兒肺成熟:妊娠期血糖控制不滿意以及需要提前終止妊娠者,應在計劃終止妊娠前48
h,促胎兒肺成熟。有條件者行羊膜腔穿刺術抽取羊水了解胎兒肺成熟度,同時羊膜腔內注射地塞米松10mg,或采取肌內注射方式,但后者使用后應監測孕婦血糖變化。
三、胎兒監測6/9/202314.一、妊娠前(一)一般建議建議所有計劃妊娠的糖尿病、糖耐量受損(IGT)或空腹血糖受損(IFG,即糖尿病前期)的婦女,進行妊娠前咨詢。有GDM史者再次妊娠時發生GDM的可能30%~50%。因此,產后1年以上計劃妊娠者,最好在計劃妊娠前行OGTT,或至少在妊娠早期行OGTT。如血糖正常,也仍需在妊娠24~28周再行OGTT。糖尿病患者應了解妊娠可能對病情的影響。妊娠前及妊娠期需積極控制血糖,除高血糖外,早孕反應(如晨起惡心)引起的攝食異常也可能增加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咨詢與治療6/9/202315.糖尿病患者需在計劃妊娠前評價是否存在并發癥,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糖尿病腎病(DN)、神經病變和心血管疾病等。已存在糖尿病慢性并發癥者,妊娠期癥狀可能加重,需在妊娠期檢查時重新評價。(二)糖尿病并發癥的評價1.DR:糖尿病患者計劃妊娠或明確妊娠時應進行一次眼科檢查,并評價可能加重或促使DR進展的危險因素。有適應證時,如增殖性DR,采取激光治療可減少DR病變加重的危險。妊娠期應密切隨訪眼底變化,直至產后1年。妊娠前及妊娠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避免病情發展。咨詢與治療6/9/202316.2.DN:妊娠可造成輕度DN患者暫時性腎功能減退。腎功能不全對胎兒的發育有不良影響;較嚴重的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肌酐>265μmol/L),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1.73m2)時,妊娠可對部分患者的腎功能造成永久性損害。因此,不建議這部分患者妊娠。DN腎功能正常者,如果妊娠期血糖控制理想,對腎功能影響較小。
3.糖尿病的其他并發癥:糖尿病神經相關病變包括胃輕癱、尿潴留及體位性低血壓等,可進一步增加妊娠期間糖尿病管理的難度。如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未被發現和處理,妊娠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應在妊娠前仔細檢查心血管疾病證據并予以處理。計劃妊娠的糖尿病婦女的心功能應達到能夠耐受運動試驗的水平。咨詢與治療6/9/202317.PGDM婦女妊娠前應停用妊娠期禁忌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如果妊娠前應用ACEI治療DN,一旦發現妊娠,應立即停用。產前咨詢時應告知患者,妊娠前或妊娠期停用ACEI后蛋白尿可能會明顯加重。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壓的孕婦,妊娠期血壓控制目標為收縮壓110~129mmHg,舒張壓65~79mmHg。現有證據表明,妊娠早期應用拉貝洛爾、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藥物,均不明顯增加胎兒致畸風險,可在妊娠前以及妊娠期應用。ACEI類藥物在妊
娠早期應用,不增加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但妊娠中、晚期禁忌使用ACEI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E級證據)。
咨詢與治療6/9/202318.
2.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和妊娠早期應補充含葉酸的多種維生素。3.應用二甲雙胍的T2DM患者,需考慮藥物的可能益處或不良反應。如果患者愿意,可在醫師指導下繼續應用。(四)妊娠前血糖控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孕婦妊娠早期流產及胎兒畸形發生風險明顯增加。
計劃妊娠的糖尿病患者應盡量控制血糖,HbA1c<6.5%,使用胰島素者HbA1c可<7%(B級證據)。咨詢與治療6/9/202319.(一)醫學營養治療目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合理營養攝入,減少母兒并發癥的發生。
一旦確診GDM,應立即對患者進行醫學營養治療和運動指導,并進行如何監測血糖的教育等。血糖仍異常者,推薦及時應用胰島素。(二)營養攝入量推薦1總能量:應避免能量限制過度,妊娠早期應保證不低于1500kcal/d(1kcal=4.184kJ),妊娠晚期不低于1800kcal/d。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導致酮癥的發生,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咨詢與治療6/9/202320.2.碳水化合物:推薦飲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總能量的50%~60%為宜,每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g對維持妊娠期血糖正常更為合適。監測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血糖控制達標的關鍵策略(A級證據)。3.蛋白質:推薦飲食蛋白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15%~20%為宜,以滿足孕婦妊娠期生理調節及胎兒生長發育之需。4.脂肪:推薦飲食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25%~30%為宜。但應適當限制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紅肉類、椰奶、全脂奶制品等,糖尿病孕婦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總攝入能量的7%(A級證據);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山茶油等,應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咨詢與治療6/9/202321.
5.膳食纖維:是不產生能量的多糖。水果中的果膠、海帶、紫菜中的藻膠、某些豆類中的胍膠和魔芋粉等具有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程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推薦每日攝入量25~30g。飲食中可多選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片、蕎麥面等粗雜糧,以及新鮮蔬菜、水果、藻類食物等。6.維生素及礦物質:
建議妊娠期有計劃地增加富含維生素B6、鈣、鉀、鐵、鋅、銅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魚、蝦、奶制品、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咨詢與治療6/9/202322.7.非營養性甜味劑的使用:美國FDA批準的5種非營養性甜味劑分別是乙酰磺胺酸鉀、阿斯巴甜、紐甜、食用糖精和三氯蔗糖。(三)餐次的合理安排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餐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應控制在每日攝入總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可以占5%~10%,有助于防止餐前過度饑餓。
(四)GDM的運動療法1.運動治療的作用:運動療法可降低妊娠期基礎胰島素抵抗。每餐30min后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母兒無不良影響。
咨詢與治療6/9/202323.2.運動治療的方法:選擇一種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又稱耐力運動),主要指由機體大肌肉群參加的持續性運動。步行是常用的簡單有氧運動。
3.運動的時間:可自10min開始,逐步延長至30min,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間歇,建議餐后運動。4.運動的頻率:適宜的頻率為3~4次/周。5.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1)運動前行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臟疾患,并需確認是否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發癥。(2)GDM運動療法的禁忌證: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心臟病、視網膜病變、多胎妊娠、宮頸機能不全、先兆早產或流產、胎兒生長受限、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咨詢與治療6/9/202324.(3)防止低血糖反應和延遲性低血糖:進食30min后再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40min,運動后休息30min。血糖水平<3.3mmol/L或>13.9mmol/L者停止運動。運動時應隨身攜帶餅干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時可及時食用。(4)運動期間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水、憋氣、頭暈眼花、嚴重頭痛、胸痛、肌無力等。(5)避免清晨空腹未注射胰島素之前進行運動。(五)胰島素治療1.常用的胰島素制劑及其特點:(1)超短效人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咨詢與治療6/9/202325.(2)短效胰島素:其特點是起效快,劑量易于調整,可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使用。靜脈注射胰島素后能使血糖迅速下降,半衰期5~6min,故可用于搶救DKA。(3)中效胰島素:是含有魚精蛋白、短效胰島素和鋅離子的混懸液,只能皮下注射而不能靜脈使用。注射后必須在組織中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下,將胰島素與魚精蛋白分離,釋放出胰島素再發揮生物學效應。其特點是起效慢,藥效持續時間長,其降低血糖的強度弱于短效胰島素。(4)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地特胰島素
咨詢與治療6/9/202326.2.胰島素應用時機:糖尿病孕婦經飲食治療3~5d后,測定24h的末梢血糖(血糖輪廓試驗),包括夜間血糖、三餐前30min及三餐后2h血糖及尿酮體。如果空腹或餐前血糖≥5.3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或調整飲食后出現饑餓性酮癥,增加熱量攝入后血糖又超過妊娠期標者,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治療。3.胰島素治療方案:基礎胰島素聯合餐前超短效或短效胰島素。(1)基礎胰島素治療:選擇中效胰島素睡前皮下注射,適用于空腹血糖高的孕婦;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后空腹血糖已經達標但晚餐前血糖控制不佳者,可選擇早餐前和睡前2次注射,或者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2)餐前超短效或短效胰島素治療:餐后血糖升高的孕婦,進餐時或餐前30min注射超短效或短效人胰島素。
咨詢與治療6/9/202327.(3)胰島素聯合治療:中效胰島素和超短效或短效胰島素聯合,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由于妊娠期餐后血糖升高顯著,一般不推薦常規應用預混胰島素。4.妊娠期胰島素應用的注意事項:(1)胰島素初始使用應從小劑量開始,0.3~0.8U/(kg·d)。每天計劃應用的胰島素總量應分配到三餐前使用,分配原則是早餐前最多,中餐前最少,晚餐前用量居中。每次調整后觀察2~3d判斷療效,每次以增減2~4U或不超過胰島素每天用量的20%為宜,直至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咨詢與治療6/9/202328.(2)胰島素治療期間清晨或空腹高血糖的處理:夜間胰島素作用不足、黎明現象和Somogyi現象均可導致高血糖的發生。前2種情況必須在睡前增加中效胰島素用量,而出現Somogyi現象時應減少睡前中效胰島素的用量。(3)妊娠過程中機體對胰島素需求的變化:妊娠中、晚期對胰島素需要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妊娠32~36周胰島素需要量達高峰,妊娠36周后稍下降,應根據個體血糖監測結果,不斷調整胰島素用量。(六)口服降糖藥在GDM孕婦中的應用大多數GDM孕婦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即可使血糖達標,不能達標的GDM孕婦應首先推薦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咨詢與治療6/9/202329.考慮對于胰島素用量較大或拒絕應用胰島素的孕婦,應用上述口服降糖藥物的潛在風險遠遠小于未控制的妊娠期高血糖本身對胎兒的危害。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部分GDM孕婦可慎用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
。
1.格列本脲: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治療GDM的口服降糖藥,作用靶器官為胰腺,99%以蛋白結合形式存在,極少通過胎盤屏障。目前臨床研究顯示,妊娠中、晚期GDM孕婦應用格列本脲與胰島素治療相比,療效一致,但前者使用方便,且價格便宜。但用藥后發生子癇前期和新生兒黃疸需光療的風險升高,少部分孕婦有惡心、頭痛及低血糖反應。咨詢與治療6/9/202330.2.二甲雙胍: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目前的資料顯示,妊娠早期應用對胎兒無致畸性,在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過程中對早期妊娠的維持有重要作用。由于該藥可以透過胎盤屏障,妊娠中晚期應用對胎兒的遠期安全性尚有待證實。咨詢與治療6/9/202331.三、分娩時機及方式(一)分娩時機1.無需胰島素治療而血糖控制達標的GDM孕婦,如無母兒并發癥,在嚴密監測下可待預產期,到預產期仍未臨產者,可引產終止妊娠。2.PGDM及胰島素治療的GDM孕婦,如血糖控制良好且無母兒并發癥,在嚴密監測下,妊娠39周后可終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滿意或出現
母兒并發癥,應及時收入院觀察,根據病情決定終止妊娠時機。3.糖尿病伴發微血管病變或既往有不良產史者,需嚴密監護,終止妊娠時機應個體化。
咨詢與治療6/9/202332.(二)分娩方式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宮產指征。決定陰道分娩者,應制訂分娩計劃,產程中密切監測孕婦的血糖、宮縮、胎心率變化,避免產程過長。擇期剖宮產的手術指征為糖尿病伴嚴重微血管病變,或其他產科指征。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兒偏大(尤其估計胎兒體重≥4250g者)或既往有死胎、死產史者,應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咨詢與治療6/9/202333.一、分娩期及圍手術期胰島素的使用原則1.使用原則:手術前后、產程中、產后非正常飲食期間應停用所有皮下注射胰島素,改用胰島素靜脈滴注,以避免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應給孕產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以滿足基礎代謝需要和應激狀態下的能量消耗;供給胰島素,防止DKA的發生、控制高血糖、利于葡萄糖的利用;保持適當血容量和電解質代謝平衡。2.產程中或手術前的檢查:必須檢測血糖、尿酮體水平。擇期手術還需行電解質、血氣分析和肝腎功能檢查。
特殊情況下的處理
6/9/202334.3.胰島素使用方法:每1~2小時監測1次血糖,根據血糖值維持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滴注。妊娠期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者計劃分娩時,引產前1d睡前正常使用中效胰島素;引產當日停用早餐前胰島素,并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正式臨產或血糖水平<3.9mmol/L時,將靜脈滴注的0.9%氯化鈉注射液改為5%葡萄糖/乳酸林格液,并以100~150ml/h的速度滴注,以維持血糖水平在5.6mmol/L(100mg/dl);如血糖水平>5.6mmol/L,則采用5%葡萄糖液加短效胰島素,按1~4U/h的速度靜脈滴注。血糖水平采用快速血糖儀每小時監測1次,用于調整胰島素或葡萄糖輸液的速度。特殊情況下的處理6/9/202335.特殊情況下的處理6/9/202336.二、妊娠合并DKA的處理1.妊娠合并DKA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惡心、嘔吐、乏力、口渴、多飲、多尿,少數伴有腹痛;皮膚黏膜干燥、眼球下陷、呼氣有酮臭味,病情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實驗室檢查顯示高血糖>13.9mmol/L(250mg/dl)、尿酮體陽
性、血pH<7.35、二氧化碳結合力<13.8mmol/L、血酮體>5mmol/L、電解質紊亂。
2.發病誘因:妊娠期間漏診、未及時診斷或治療的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不規范;飲食控制不合理;產程中和手術前后應激狀態;合并感染;使用糖皮質激素等。特殊情況下的處理6/9/202337.3.治療原則:給予胰島素降低血糖、糾正代謝和電解質紊亂、改善循環、去除誘因。
4.治療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1)血糖過高者(>16.6mmol/L),先予胰島素0.2~0.4U/kg一次性靜脈注射。(2)胰島素持續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胰島素,按胰島素0.1U/(kg·h)或4~6U/h的速度輸入。3)監測血糖:從使用胰島素開始每小時監測1次血糖,根據血糖下降情況進行調整,要求平均每小時血糖下降3.9~5.6mmol/L或超過靜脈滴注前血糖水平的30%。達不到此標準者,可能存在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下學期護理計劃書
- 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求職禮儀
- 2040年全球汽車行業前景展望
- 餐飲業環保管理體系及措施優化
- 二年級科學與生活結合教學計劃
- 健康體檢服務優化工作總結范文
- 智能家居弱電系統施工措施
- 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心得體會
- 張橋小學2025年秋季學期體育鍛煉推廣計劃
- 數學實踐活動在小學的實施心得體會
- 第五代移動通信設備安裝工程造價編制指導意見(5G補充定額)
- 廣東省五年一貫制語文考試題目
- 馬原第六章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 黃帝內經原文及譯文
- 某別墅中央吸塵系統設計施工規范說明
- 體育中國(上海大學)超星爾雅學習通網課章節測試答案
- 麒麟小學創建五好關工委工作實施方案
- 2023年民主與科學雜志社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2.1)-外科感染-癤、癰
- 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課件
- 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