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海南昌江縣事業單位招考45人9月18日至30日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預祝考試順利!一.綜合題庫(共1000題)1.對于鳥類來說,它們的主要發音部位并非在喉部,而在位置更靠下方的氣管與支氣管交界處。在這里,環繞氣管、支氣管的環狀軟骨擴大,形成了一個較大的管狀空腔,稱為鳴管,鳴管部位的軟骨環間距較大,使得氣管壁和內外側支氣管壁變薄呈膜狀,稱為鳴膜,當氣流通過時,鳴膜便會因振動而發出聲音。在鳴管周圍,附著有肌肉能夠調節鳴膜的緊張程度,以此來改變發聲音調及旋律。更為奇妙的是,鳥類的鳴管在吸氣和呼氣時都能發聲,因此使得鳥類的鳴叫更顯婉轉優美。這段話主要說明的是:A.鳴管的位置B.鳥類發聲的原理C.鳴管的特點D.鳴膜的具體構造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紹了鳥類的發音部位,第二句介紹了發音的原理,第三四句介紹了鳥類發聲音調變化的原理。綜合以上內容可知,文段為并列結構,話題為“鳥類發聲”。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重點內容的歸納概括,符合作者主旨。A項“鳴管的位置”、C項“鳴管的特點”和D項“鳴膜的具體構造”均缺少主體詞“發聲”,且內容表述片面。因此,選擇B選項。2.以往的研究認為火山噴發會釋放大量熱量,引發全球變暖,但近日的研究發現,火山噴發不僅不會引發全球溫度上升,還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A.研究表明,火山噴發時地下巖漿噴出地面,與空氣接觸產生氧化反應,引起局部溫度升高
B.火山爆發能抑制某種分解有機物的細菌,其分解的有機物中含有甲烷,甲烷是一種可燃性氣體,可產生熱能
C.火山噴發后會帶來大規模的酸雨,酸雨能夠在短期內降低火山區氣溫,但同時也引發了農作物的蟲害
D.研究發現火山噴發物質——二氧化硫可與大氣物質形成“冰粒”并將陽光反射,減少對地面的熱輻射,延緩全球變暖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火山噴發不僅不會引發全球溫度上升,還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
論據:無。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局部”的范圍不能確定,對全球溫度的影響不確定,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增加反向論據。火山爆發能“抑制”某種分解有機物的細菌,其分解的有機物中含有甲烷,“甲烷”的含量會增多,甲烷又可產生熱能,說明熱能會增加,具有削弱作用。
C項:無關選項。火山噴發后,在短期內降低火山區氣溫,但是對全球溫度的影響不確定,論題不一致,排除。
D項:增加論據。從原理上解釋了為什么火山噴發能夠延緩全球變暖,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題干結論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結論,即“火山噴發不僅不會引發全球溫度上升,還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要支持該觀點,可以說明火山噴發確實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題干結論:火山噴發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
A項,指出火山爆發引起局部溫度升高,說明火山爆發無法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質疑了題干結論。
B項,指出火山爆發能夠抑制某種分解有機物的細菌,其分解的有機物中含有甲烷,說明火山爆發會使甲烷增多,產生更多的熱能,質疑了題干結論。
C項,指出火山噴發帶來的酸雨能夠在短期內降低火山區氣溫,但僅是短期內,并未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不能支持題干結論。
D項,指出火山噴發產生的二氧化硫可與大氣物質形成“水粒”并減少熱輻射,延緩全球變暖,說明火山噴發確實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支持了題干結論。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論據。
論點:火山噴發不僅不會引起全球溫度上升,還可以削弱全球變暖的影響。
論據:無明顯論據。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火山噴發會產生熱能,引起溫度升高,削弱了論點,排除;
B項:火山爆發抑制了能夠分解出甲烷的細菌,那么甲烷就會減少,但是甲烷燃燒后才會產生熱量,因此甲烷量的變化是否會引起相應熱量的變化不明確,無法加強,排除;
C項:火山噴發后會帶來大規模的酸雨,酸雨能在短期內降低火山區氣溫,可以加強,保留;
D項:火山噴發物可以延緩全球變暖,可以加強,保留;
比較C、D兩項,均說明火山噴發會降溫,但C項只是火山區短期降溫,而D項是延緩全球變暖,所以D項加強力度更強。
故正確答案為D。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會使貨幣供給增加B.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有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C.即使是垃圾債券也會有人愿意持有D.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貨幣政策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在經濟過熱的時候,央行會提高存款準備金,商業銀行要將更多的貨幣上交給央行,由央行來保管。這樣一來會減少貨幣的供應量,以此來抑制需求,從而到到供需平衡。貨幣供給增加的說法是錯誤的,符合題意。因此,選擇A選項。B項: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會抑制經濟增長,企業的盈利會受到影響,而且,稅收的提高也會讓企業盈利減少,企業為了控制成本就會裁員,失業率會上升。不符題意,B項不當選。C項:垃圾債券亦稱“高息債券”,這種投資利息高(一般較國債高4個百分點)、風險大,對投資人本金保障較弱。所以仍然有人愿意持有,不符題意,C項不當選。D項: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價值的源泉,它不僅能創造出自身價值,而且還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剩余價值。資本家的貨幣只要和勞動力進行交換,就能夠使其帶來剩余價值。所以,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不符題意,D項不當選。4.趙某、錢某、李某三人,一位是教師,一位是警察,一位是醫生。現在只知道:李某的身高比醫生高。趙某與警察不一樣高,警察的身高比錢某矮。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趙某是醫生B.警察的身高比趙某矮C.警察的身高比教師高D.醫生的身高最矮參考答案:A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從最大信息“警察”入手,從“趙某與警察不一樣高”,“警察的身高比錢某矮”得到李某是警察。從“李某的身高比醫生高”,“警察的身高比錢某矮”得到趙某是醫生(身高最矮),錢某是教師(身高最高)。因此,選擇AD選項。5.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相似,并且所有圖形外部輪廓相同,只有內部填充顏色不同,優先考慮定義疊加。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律,第二段應用規律。通過觀察發現,由第一段圖可得:黑+黑=白,空+白=黑,黑+空=白,黑+白=黑。將規律應用至第二段,只有B選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6.江蘇∶南京∶北京A.上海∶海口∶海南B.武漢∶湖北∶河北C.青海∶遼寧∶西寧D.廣東∶廣州∶貴州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江蘇”的省會是“南京”,二者屬于省與省會的對應關系,“江蘇”與“北京”都是省級行政單位,二者屬于并列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海南”的省會是“海口”,二者屬于省與省會的對應關系,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B項:“武漢”是“湖北”的省會,二者屬于省會與省的對應關系,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C項:“青海”與“遼寧”都是省級行政單位,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D項:“廣東”的省會是“廣州”,二者屬于省與省會的對應關系,“廣東”與“貴州”都是省級行政單位,二者屬于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7.誰也不可能再造出一個Google來,除非_______,在Google的弱點里做新文章。這幾乎是所有新搜索引擎的_______。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別出心裁
困境B.改弦更張
挑戰C.反戈一擊
出路D.另辟蹊徑
共識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在Google的弱點里做新文章”可知,第一空應體現“新搜索引擎”針對Google的不足之處開辟新道路這一含義。A項“別出心裁”和D項“另辟蹊徑”均能體現開辟新道路,符合文意。B項“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強調在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改變,不體現與其它事物的對比,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反戈一擊”形容轉頭攻擊自己原來所屬的一方,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客觀描述“新搜索引擎”的發展問題,該空感情色彩應為中性。A項“困境”表意消極,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項。D項“共識”指共同的認識,為中性詞,且與上文“所有”呼應,符合文意。因此,選擇D選項。8.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A.B.C.D.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考慮封閉區域數。每列圖形的封閉區域數之和分別為7、11、(15),是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選項C。9.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咀嚼行為能激活口腔一種名為Th17的免疫細胞,這種免疫細胞能抵御口腔常見的細菌和真菌感染。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給小鼠喂食硬度較高的食物,增加它們進食時的咀嚼次數,結果成功導致小鼠的Th17免疫細胞數量上升,證明了咀嚼行為激活相關免疫系統的效果。與皮膚、腸道等部位的免疫細胞不同,口腔中的Th17免疫細胞的激活機制比較獨特,不是因出現細菌被激活,而是通過咀嚼行為被激活,從而引發牙齦中的免疫反應。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適當的咀嚼行為有助于增強口腔免疫力
B.咀嚼行為比細菌更能喚起牙齦的免疫反應
C.口腔中能抵御細菌和真菌感染的免疫細胞只能被咀嚼行為激活
D.Th17免疫細胞激活機制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被咀嚼行為激活的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首先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段的結構,對小鼠實驗的部分可略讀,重點關注實驗前的觀點,即首句,進而概括文段主旨。文段首句點明主旨,即咀嚼行為能激活口腔中Th17免疫細胞,從而增強口腔免疫力;接著用小鼠的實驗證明了咀嚼行為激活相關免疫系統的效果,最后再次強調口腔中的Th17免疫細胞激活機制的獨特性。A項是對文段主旨的準確概括,當選。
B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二者的比較,排除。文段中提到被咀嚼行為激活的是口腔中的Th17免疫細胞,C項以偏概全,且“只能”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缺少“口腔中”這一前提,且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過英國的一項研究引出重點,咀嚼行為激活的Th17免疫細胞能抵御口腔常見的細菌和真菌感染,即講述咀嚼行為帶來的好處。接下來通過研究人員的小鼠實驗和Th17免疫細胞與皮膚、腸道等部位免疫細胞激活機制的不同對比,進一步說明咀嚼行為帶來的免疫作用,加強觀點。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介紹一項研究成果,咀嚼行為可以激活Th17免疫細胞,從而達到增強口腔免疫力、抵御口腔感染的目的。之后通過“小鼠實驗”進一步證明了咀嚼可以激活相關免疫系統,引發免疫反應。故文段為觀點解釋說明結構,重點在首句,強調咀嚼行為能增強口腔免疫力,對應D項。
A項,“Th17免疫細胞”的獨特之處對應尾句的表述,非重點,文段重點強調的是“咀嚼行為可以增強口腔免疫力”,偏離中心,排除;
B項,文中僅提到通過咀嚼可以激活“Th17免疫細胞”,“只能被咀嚼行為激活”表述過于絕對,文段未提及,排除;
C項,文段并未對比誰更能激起牙齦的免疫反應,故“更能喚起”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細嚼慢咽有助增強口腔免疫力》10.雜交水稻是通過基因重組改變水稻的基因來提高水稻產量的。(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于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雜交水稻確實是基因重組,但不會改變水稻的基因。故表述錯誤。11.小吳為某紡織企業的工人,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小吳在下列(
)情況時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A.試用期內B.小吳認為現在崗位不適合自己C.該企業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D.該企業搬遷參考答案:A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勞動法知識。第二步,AC項:根據《勞動法》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內的;(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A、C項分別符合(一)、(三)情形。AC項符合法條規定,因此當選。BD項不符合法條規定,因此不當選。因此,選擇AC選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2.下面不屬于支付非工作時間福利項目的是(
)。A.免費工作餐B.帶薪休假C.心理咨詢D.通訊補貼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常識。間接薪酬是不以員工向企業供給的工作時間來計算的薪酬,間接薪酬一般包括帶薪非工作時間,員工個人及家庭服務(兒童看護、家庭理財咨詢、工作期間的餐飲服務等),健康及醫療保健,人壽保險,養老金等。A項正確,免費工作餐屬于工作期間的餐飲服務,也屬于間接薪酬的一部分。B項正確,帶薪休假屬于帶薪非工作時間,是間接薪酬的一部分。C項正確,心理咨詢屬于企業向員工提供的健康及醫療保健,也是間接薪酬的一部分。D項錯誤,通訊補貼不屬于間接薪酬,這是員工在工作期間所產生的費用。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13.下列與IV型超敏反應有關的疾病包括:A.接觸性皮炎B.結核病C.I型糖尿病D.多發性硬化癥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Ⅳ型超敏反應又稱遲發性超敏反應。為免疫細胞介導的一種病理表現。它是由T細胞介導的。常見的類型是:化學藥品(例如染料)與皮膚蛋白結合或改變其組成,成為抗原,能使T細胞致敏。再次接觸該抗原后,T細胞便成為殺傷細胞或釋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觸性皮炎。另一個類型稱為傳染性變態反應,是由某些病原體作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見于結核病、梅毒等。14.低碳出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的出行方式。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低碳出行的是:A.步行B.乘坐地鐵C.乘坐出租車D.拼車上班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②出行方式。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步行未乘坐交通工具,體現了“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符合定義;B項:乘坐地鐵可以減少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體現了“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符合定義;C項:乘坐出租車耗能高、污染大、二氧化碳排放多,與“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相違背,不符合定義;D項:拼車可以減少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體現了“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15.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定向的B.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C.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D.對生物來說,基因突變可能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境的協調關系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A項錯誤,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但是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發生變異,從而產生1個以上的等位基因,說明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B項正確,基因突變發生的機會很小,據估計,在高等生物中,大約105到108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一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C項正確,基因突變可產生新基因,是新基因產生的根本途徑。D項正確,由于基因突變破壞了生物與環境之間形成的均衡體系,因此基因突變大多數是有害的。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16.最近,某國醫學協會發布了新版高血壓防控指南,新版指南中將高血壓“門檻”由以往的140/90毫米汞柱下調為130/80毫米汞柱。這意味著該國近半數人民可能血壓超標,需改變生活習慣或吃藥進行控制。有媒體認為,這是協會與醫藥公司的一場聯合“陰謀”,為了售賣更多的降壓藥從而獲取巨額利潤。以下如果哪項為真,最能反駁該媒體的觀點?A.該協會在世界范圍內享譽盛名,曾多次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重大的科學發現B.指南中認為因為標準改變而被判斷成高血壓的人無需服用藥物C.該國的醫藥公司并未有計劃加大降壓藥的生產D.該國人民普遍并不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某國醫學協會發布的新版高血壓防控指南是協會與醫藥公司的一場聯合“陰謀”,為了售賣更多的降壓藥從而獲取巨額利潤。論據:無。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削弱優先考慮削弱論點,即證明此防控指南的發布不是一場“陰謀”,不能達到獲取巨額利潤的目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說的是該協會的地位和曾經的成就,而論點說的是防控指南的發布是為了獲取巨額的利潤,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B項:該項指出因指南中標準的改變而確定為高血壓的人無需服用藥物,說明新版高血壓防控指南的發布不會讓更多的人去購買藥物,也就無法因此獲取巨額利潤,削弱論點,當選;C項:該項說的是醫藥公司沒有計劃加大降壓藥的生產,但產量不增加不代表銷量不能增加,無法證明防控指南的發布不是為了獲取巨額的利潤,無法削弱,排除;D項:該項說的是該國人是否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而論點說的是該防控指南發布的目的,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最能反駁”,確定為削弱論證選是題。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這是協會與醫藥公司的一場聯合“陰謀”,為了售賣更多的降壓藥從而獲取巨額利潤。論據:某國醫學協會發布的新版指南中將高血壓“門檻”由以往的
140/90
毫米汞柱下調為
130/80
毫米汞柱。這意味著該國近半數人民可能血壓超標,需改變生活習慣或吃藥進行控制。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該協會享譽盛名和取得的科學發現,并沒有提到論點中的“陰謀”,話題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B項:切斷聯系。該項認為被判斷成高血壓的人無需服用藥物,拆掉了協會與醫藥公司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反駁了媒體的觀點,具有削弱作用。C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醫藥公司不會加大降壓藥的生產,和獲得巨額利潤沒有關系,與論點無關,不具有削弱作用。D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該國人民不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只能說明該國人民不會因為血壓超標去購買降壓藥,醫藥公司不會獲取巨額利潤,但是并不能削弱協會與醫藥公司之間是否有“陰謀”,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選擇B選項。17.商店促銷某種商品,一次購買不超過10件,每件5元;超過10件,超過部分每件3元。甲、乙兩人分別購買此種商品,甲比乙多付19元,則甲、乙共買了多少件?A.22B.21C.20D.19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分段計費類。第二步,根據不超過10件、超過10件部分分類討論:(1)甲、乙都少于或等于10件,此時每件5元,則甲比乙多付的錢應該是5的倍數,不符合題意。(2)甲、乙都多于10件,超過部分每件3元,則甲比乙多付的錢應該是3的倍數,不符合題意。(3)甲多于10件,乙少于10件。設甲比10件多x件,乙比10件少y件,根據甲比乙多付19元,可得3x+5y=19,解得x=3,y=2。故甲為13件,乙為8件,共13+8=21(件)。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題干等量關系為甲付的錢-乙付的錢=19,無法直接求解,選項均在20左右,則二人平均購買10件左右,由于甲付的錢多,故甲購買的件數應超過10件,乙購買的件數應少于10件。根據促銷規則將19拆分為5n+3m的形式,則甲購買的件數=10+m,乙購買的件數=10-n。甲比乙多付19元,因為19既不能被5整除也不能被3整除,說明甲購買的件數超過10件,乙購買的件數不足10件,19=5×2+3×3,故甲買了13件,乙買了8件,所求為13+8=21件,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此類題型應該分類討論:一、若甲、乙兩人購買商品的件數均少于10件,則甲比乙多付的錢應該是5的倍數,不符合題意。二、若甲、乙兩人購買商品的件數均多于或等于10件,則甲比乙多付的錢應該是3的倍數,不符合題意。三、若甲購買商品的件數多于10件,乙購買商品的件數少于10件時,由于甲比乙多付19元,可知乙只能為8件,甲只能為13件時才符合題意。因此甲、乙共購買件。故正確答案為B。18.汽車排出的廢氣是濱河區一個嚴重的污染問題,在濱河區的橋上收取通行費將會減少汽車行駛的里程數。盡管如此,仍無法降低總的污染水平,因為在收費亭排起了長隊,而汽車停著不走時會比其在行駛狀態下放出更多的廢氣。上面的論述依賴于下面哪一個假設?A.因為繳費排隊產生的多余廢氣相當于或超過因汽車行駛里程數減少而減少的汽車尾氣B.平均來講,汽車在濱河區停著不走的時間比處于其他行駛狀態時間長C.在橋上增加的汽車尾氣不會嚴重影響大氣污染,因為在濱河區很少有司機經常駕車過橋D.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不是降低空氣污染的最有效辦法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假設”,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在濱河區的橋上收取通行費將會減少汽車行駛的里程數,但無法降低總的污染水平。論據:在收費亭排起了長隊,而汽車停著不走時會比其在行駛狀態下放出更多的廢氣。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建立聯系。該項說明只要汽車在收費亭排隊,那么其所排出來的廢氣將和實施收取通行費所減少的里程數所排放的廢氣一樣多,所以這項措施并不能降低總的污染水平,反之,根據“否定代入”,則說明該項措施有可能降低總污染水平,否定了論點,因此該項可以作為前提,具有加強作用。B項:無關選項。題干比較的是汽車排放的廢氣量,而不是停車時間長短,論題不一致,排除。C項:增加反向論據。該項指出很少有司機會過橋,那么就不會堵車排隊,因此也就不會增加大氣污染,因此對論據提出了質疑,具有削弱作用,排除。D項:無關選項。減少汽車廢氣排放是不是降低空氣污染的最有效辦法,和題干討論的通過收取通行費是否能夠降低總污染水平無關,題干只討論方法有沒有效,而沒討論是否最有效,因此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19.情感廣告是訴諸于消費者的情緒或情感反應,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值或情緒滿足的一種廣告策略。這種情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可能遠遠超出商品本身,從而使消費者形成積極的品牌態度。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廣告語不屬于情感廣告的是(
)。A.某品牌抽油煙機廣告語:“想你做的菜了,但思念和油煙不知哪個更濃”B.某品牌礦泉水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廣告語:“好不好,家鄉水”C.某品牌紙尿褲廣告語:“寶寶天天好心情,媽媽一定更美麗”D.某品牌汽車廣告語:“××汽車,將力量、速度和豪華融為一體”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關鍵詞。情感廣告的定義要點包括①訴諸于消費者的情緒或情感反應,②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值或情緒滿足的一種廣告策略。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廣告語中的“思念”是一種附加的情感,符合定義;B項:“家鄉水”訴諸于思鄉之情,符合定義;C項:寶寶的好心情訴諸于親子情感,符合定義;D項:廣告語中的“力量”、“速度”、“豪華”傳達的是商品本身的屬性,不符合定義。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0.如果把這篇文章分為三個層次,最恰當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②和③都是該項研究的作用,應該連在一起。⑦句說的是染色體,與⑥談論的內容不同,應該劃分開來。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概括各句內容,分析其內在聯系。①句講的是研究發現DNA與壽命有關。②③句講的都是該項研究的作用,三句應劃分為一層,故排除A項和D項。第二步,觀察B項和C項,④⑤⑥相連,重點看⑥⑦的關系。⑥句講的是發病年齡跨度大,這一點促使研究者展開研究。⑦句講的是生物性衰老發生的生理機制,可見⑥⑦話題不一致,不能劃為同一層次,排除C項。⑧⑨⑩指出與生物性衰老相關的基因以及由此得出的結論,可見⑦⑧⑨⑩都是圍繞生物性衰老展開論述的,可劃分為一層。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章的層次劃分。解答本題需要我們通過閱讀,明確各句的內容及彼此之間的關系,注意話題相同的劃分在一起,即可得出正確答案。②③句都是在說明這項研究有望帶來的作用,而從④句開始論述與生物性衰老相關的內容,因此第一個層次應在③④之間斷開,排除A、D。⑦⑧說明的都是研究過程中的發現,因此⑦⑧相連,不能斷開,排除C。故本題選B。21.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出發時他們的速度比是3∶2,當他們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這樣,當甲到達B地時,乙離A地還有14千米,那么,A、B兩地的距離是(
)千米。A.50B.45C.40D.35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相遇追及類。第二步,賦值相遇前甲、乙速度是3、2,那么相遇后甲的速度是3×(1+20%)=3.6;乙的速度是2×(1+30%)=2.6,速度之比為3.6∶2.6=18∶13,第一次相遇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全程的,相遇后甲走完剩下的,乙走了全程的,這時乙還剩下全程的1-,就是14千米,所以全程長為14÷=45(千米)。因此,選擇B選項。22.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一句是:A.熱愛人民的領袖。B.連我都不怕,你還怕他。C.那束花散發出一種輕微的香味。D.你是屬狗的。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A項可理解為“領袖熱愛人民”,也可以理解為“人民的領袖被熱愛”,有歧義。第二步,B項可理解為“你不怕我,卻怕他”,也可以理解為“我不怕他,你卻怕他”,有歧義。第三步,C項表述明確,沒有歧義。第四步,D項可理解為“你的屬相是狗”,也可以理解為一句侮辱性語言,此項有歧義。因此,選擇C選項。23.-1,1,7,25,79,(
)A.121B.241C.243D.254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數列各項依次遞增排列,各項差距依次增大,且僅首項為負數,考慮作差尋找規律。另外,數項“7、25、79”存在“3倍+4”的遞推關系,驗證其他項也符合此規律。方法一,相鄰兩項之差依次是2,6,18,54,(162),這是一個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79+162=(241)。故本題選B。方法二,第一項×3+4=第二項,依此規律,應填入79×3+4=(241)。故本題選B。24.韓愈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里說的伯樂,就是千里馬的“貴人”,如果沒有伯樂出現,千里馬也會淹沒于蕓蕓眾“馬”之中虛耗寶貴年華。古往今來,很多功成名就者都是在關鍵時刻遇上
的“貴人”,加之自身的實力和努力沒有辜負“貴人”所賜予的機遇,終得以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組是:A.火眼金睛脫穎而出B.慧眼識珠有所作為C.獨具慧眼嶄露頭角D.明察秋毫出人頭地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空,由前文“如果沒有伯樂出現,千里馬也會淹沒于蕓蕓眾‘馬’之中虛耗寶貴年華”可知,橫線處表達“貴人”能夠在眾多馬之中找出千里馬,體現其眼光敏銳之意。B項“慧眼識珠”指具有獨到眼光,高明的見解,C項“獨具慧眼”指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B、C兩項均符合文意,保留。A項“火眼金睛”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現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由前文“功成名就者”可知,橫線處表達其最終取得了成功,B項“有所作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符合文意,當選。C項“嶄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無法體現成功之意,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你生命中的那些“貴人”》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體現“千里馬”能被“貴人”在關鍵時刻識別出來的意思。D項“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銳,連極細小的東西也能看得出來。側重看得細微,沒有識別的意思,排除D項。A項“獨具慧眼”指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B項“慧眼識珠”指敏銳的眼力,稱贊人善于識別人才;C項“火眼金睛”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三者都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體現“千里馬”加之自身的實力和努力,沒有辜負“貴人”賜予的機遇,最終有所成就。A項“嶄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多指青少年);C項“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二者都側重于本來有本領或才能,只是更加突出了,而文段強調,在“貴人”的幫助下,“千里馬”有所成就,排除A、C項。B項“有所作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符合文意。第二空利用“排同”也可以排除A、C項。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含義。第二步,分析可知,第一空填入的成語用來形容伯樂的眼光獨到,然后辨析選項成語含義側重點,排除不合句意的A、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句意說的是在伯樂賜予機遇的基礎上,千里馬憑借自身的實力和努力,終會取得一定的成績。由此辨析剩余兩個成語含義的側重點,選出契合句意的一項。第一空,意在表述遇上像伯樂一樣能發現自己優勢的“貴人”。A項“火眼金睛”形容人的眼光銳利,側重于識別真偽。B項“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側重于洞察事理。這兩個成語均不能形容伯樂識人,排除A、B。第二空,對應前文“功成名就者”,意在表述有所成就。C項“嶄露頭角”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側重于才能剛剛顯露;D項“有所作為”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成績。與“嶄露頭角”相比,“有所作為”更契合文段有所成就之意。故本題選D。25.若幾個連續自然數的和為25,則它們的乘積為(
)。A.840B.2520C.5040D.67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1)2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時,25可以拆分為12+13,則其乘積;(2)3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時,最接近的數為,沒有3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3)4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時,最接近的數為,沒有4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4)5個連續自然數加和為25時,25可以拆分為,則所求乘積。故正確答案為B。26.①外國大公司進入②國內旅游企業經營不善③帶來巨大沖擊④加入“WTO”后⑤資產重組成必然A.②①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⑤④②①③D.③①②⑤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②⑤③中選擇。應該是先有“國內旅游企業經營不善”這個原因,才會有“帶來巨大沖擊”和“資產重組成必然”的結果,因此首句應該是②,排除C、D兩項。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第二句應從①④中選擇。應該是先“加入‘WTO’后”才能有“外國大公司進入”,因此④應該是第二句,排除A項。因此,選擇B選項。27.沿鐵路每隔50米有一電線桿,車上乘客2分鐘內最多可看到101個電線桿從窗外閃過,則火車的速度是:A.750m/sB.700m/sC.150km/hD.5000m/s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第二步,101個電線桿之間有100個間隔,每兩個間隔50米,則火車2分鐘之內所走的路程為50×100=5000(米),所以火車的速度為5000÷(2×60)×3.6=150(千米/小時)。因此,選擇C選項。28.40,3,35,6,30,9,(
),12,20,(
)A.15、25B.18、25C.25、15D.25、18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項數較多,考慮多重數列。第二步,數列有十項,考慮奇數項、偶數項各自成規律。奇數項:40,35,30,(25),20,是公差為﹣5的等差數列,故所求奇數項為30-5=25;偶數項:3,6,9,12,(15),是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故所求偶數項為12+3=15。因此,選擇C選項。29.-1,1,3,10,19,(
),55A.27B.35C.43D.56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數列單調遞增,做差之后無明顯規律,考慮做和。做和之后可得新數列:0,4,13,29,對新數列做差可得:4,9,16,為平方數數列,故下一項差應為25,即新數列下一項應為,則原數列所求項為。故正確答案為B。30.對于小李、小王和小苗能否考取研究生,有以下四種猜測:(1)小李能考取;(2)要是小王能考取,那么小苗也能考取;(3)或是小王能考取,或者小李能考取;(4)小王能考取。事后證實,這四種猜測中只有一種是對的。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小李考取了B.小苗沒有考取C.小苗考取了D.小李沒有考取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題干給出四種猜測,其中有兩個是以復言命題形式出現的,在解題時可以利用推理規則,并結合題干中的確定信息“這四種猜測中只有一種是對的”進行推理。條件(3)為相容選言命題,根據推理規則可知,(1)或(4)為真都能推出(3)為真,與“四種猜測中只有一種是對的”矛盾,則(1)(3)(4)均為假,小李、小王均未考上,(2)為真不能推出小苗的情況。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關系。①李②王→苗③王或李④王①和③為包容關系(即:①→③)④和③為包容關系(即:④→③)第三步,看其余。根據包容關系的特性“一真前假,一假后真”及題干的真假限定,可知:①和④為假;由①和④為假,可知:小李沒有考取,小王沒有考取,因此,③為假,進而可得:②為真,“小王沒有考取”是對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因此無法必然推出小苗是否考取了。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1)小李考取;(2)小王考取→小苗考取;(3)小王考取或者小李考取;(4)小王考取;第二步:假設法4種猜測只有一種是對的。假設條件(1)是對的,或關系中其中一項對,整個或關系就為真,因此(3)也是對的,和題干要求矛盾。該假設錯誤,(1)一定錯。既然小李考取是一句假話,那么它的矛盾命題小李沒有考取就一定是真的。故正確答案為D。31.18世紀英國作家笛福的小說(
)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敢于進取追求財富的冒險精神。A.《魯濱遜漂流記》B.《巴黎圣母院》C.《人間喜劇》D.《匹克威克外傳》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常識。A項正確,笛福是英國18世紀啟蒙文學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出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B項錯誤,巴黎圣母院(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主人公是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圣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C項錯誤,《人間喜劇》展示了法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其社會歷史內容可以歸納為——貴族衰亡、資產者發跡、金錢罪惡,被稱為三大主題。D項錯誤,《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老紳士匹克威克一行五人到英國各地漫游的故事。小說情節以匹克威克等人在旅途的見聞和遭遇展開,一些故事雖然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故事的進展又能自然地銜接起來,散而不亂,線索明了。故正確答案為A。32.樂隊花車效應:人類經常會有一種傾向。去從事或相信其他多數人從事或相信的東西,就是所謂的“樂隊花車效應”。為了不讓自己在社會中孤立,所以社會個體常常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選擇,而這種樂隊花車效應,也是樂隊花車謬誤及樂隊花車宣傳發生的基礎。下列廣告語中,不是利用樂隊花車效應的一項的是:A.別人都開始行動了,你還在猶豫什么B.專家的選擇,值得信賴C.每小時售出超過1000件產品D.每五個醫生中就有四個推薦使用我們的產品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東西。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別人都開始行動了,你還在猶豫什么,說明你也應該行動,體現“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東西”,符合定義;B項:專家的選擇,值得信賴,體現“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東西”,符合定義;C項:每小時售出超過1000件產品,只說明銷售的數量,未體現“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東西”,不符合定義;D項:每五個醫生中就有四個推薦使用我們的產品,意思是我們的產品是值得信賴的,體現“從事或相信其他多數人從事或相信的東西”,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33.2018年6月即將在青島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主旋律是弘揚“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是指()。A.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B.平等、互惠、合作、共贏,立足亞洲,推動亞洲各國間的經濟交流、協商與合作C.融合謀發展,創新促繁榮,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D.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政知識。“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它不僅是“上海五國機制”的基礎,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靈魂。
A項正確,該項是上海精神的內容。B項錯誤,該項內容是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C項錯誤,2012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D項錯誤,該項不是“上海精神”的內涵故正確答案為A。34.張、王、劉、李和陳五人參加資格考試,關于考試的通過情況,已知:①張和王中最多只有一個人通過考試②如果劉通過考試,那么李和陳都沒有通過考試③如果李沒有通過考試,那么王也沒有通過考試④張和陳的成績相同問通過考試的人最多可能有幾個:A.1B.2C.3D.4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翻譯題干:①?張或?王②劉→?李且?陳③?李→?王④(張且陳)或(?張且?陳)本題設問為“最多可能有幾個”,與題干條件不矛盾即是可能的結果;根據題干條件與設問選擇假設法來解題。為了使考試的人通過的最多,由①?張或?王,那么假設讓張和王中有一人通過;由④(張且陳)或(?張且?陳),那么假設讓張和陳都通過,綜合可知張和陳通過。張通過,由①或關系的“否定肯定式”可知王不通過;陳通過,由②“否后必否前”可得劉不通過;李通過的狀況不確定,因此最多可能有張、陳和李三個人通過。因此,選擇C選項。35.謙稱是表示謙虛的自稱,古代君主一般自稱(
)。A.孤B.寡人C.仆D.愚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A、B項正確,古代君主一般自稱“朕”“孤”“寡人”等。C、D項錯誤,“仆”和“愚”在古代都是指對自己的謙稱,但不屬于古代君主自稱。故正確答案為AB。36.起訴∶應訴∶審判A.違章∶罰款∶扣分B.簽約∶招標∶投標C.構思∶寫作∶投稿D.闡述∶反駁∶評判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一般情況下,原告“起訴”后,被告“應訴”,然后由法官“審判”,三者屬于時間順承的對應關系,并且三個行為的主體不同。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違章”之后,“罰款”和“扣分”往往同時發生,不存在時間順承的對應關系,排除;B項:先“招標”,再“投標”,最后“簽約”,三者的時間順承對應關系與題干相反,排除;C項:先“構思”,再“寫作”,最后“投稿”,三者屬于時間順承的對應關系,但“構思”和“寫作”行為的主體相同,排除;D項:一般情況下,一方“闡述”,另一方“反駁”,然后由第三方“評判”,三者屬于時間順承的對應關系,并且三個行為的主體不同,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37.消費者善意是指消費者基于自身直接經歷或者主觀上的認知而產生的對某一國家的喜愛、共鳴乃至情感依戀,而這種情感會讓消費者對有關該國產品的消費決策產生影響。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消費者善意的是:A.德國人以嚴謹著稱,小馬很認可這一點,所以買電器類的產品一定要選德國品牌B.老劉因為從小喜歡俄羅斯歌曲而喜歡上了俄羅斯,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俄羅斯C.在南美旅游時喝了當地的馬黛茶后,小張再也喝不慣國內的馬黛茶了D.張教授早年留學美國,兒子受他的影響也選擇了去美國留學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消費者基于自身直接經歷或者主觀上的認知而產生的對某一國家的喜愛、共鳴乃至情感依戀;②這種情感會讓消費者對該國產品消費決策產生影響。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小馬在主觀上認可德國人的嚴謹性,這種主觀上的認知并沒有反應出對于德國有“喜愛、共鳴乃至情感依戀”,故選擇德國的產品,從選項描述來看也是由于對德國人民及德國產品的品質的信任,而并非是“這種情感會讓消費者對該國產品消費決策產生影響”,不符合定義;B項:老劉因喜歡俄羅斯歌曲而喜歡俄羅斯,符合“基于自身直接經歷”“而產生的對某一國家的喜愛、共鳴乃至情感依戀”,把俄羅斯作為旅游目的地,即選擇了俄羅斯這個旅游產品,這種選擇是出于對俄羅斯的情感,符合“這種情感會讓消費者對該國產品消費決策產生影響”,符合定義;C項:小張在南美旅游時喝過當地的馬黛茶后,喝不慣國內的馬黛茶,并未體現影響對南美產品的消費決策,不符合定義;D項:張教授的兒子受到張教授的影響選擇去美國留學,并非“基于自身直接經歷或者主觀上的認知”,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B選項。38.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第一段,圖1為立體圖,圖2、3是平面圖,圖2、圖3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圖1而得到,考慮立體視圖。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律,第二段應用規律。第一段,圖2、圖3分別是圖1的俯視圖與主視圖;第二段應用規律,問號處圖形應為圖1的主視圖,只有D項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39.期界問題,是指在現代企業中由于雇傭關系很短導致職工的種種短視行為,以及此類行為對企業造成的危害。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期界問題的是:A.因為還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老趙感覺力不從心,工作效率也越來越差B.因為不熟悉業務,剛來一個月的小李丟了一個大客戶,公司損失巨大C.因為覺得轉正的機會渺茫,還在試用期的小王每天努力工作表現自己D.因為只簽訂了半年的勞動合同,小孫使用工作機器設備時就不管不顧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涉及定義的原因、結果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期界問題的定義要點:由于雇傭關系很短導致職工短視行為。A項,還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老趙感覺力不從心,并沒有體現職工的短視行為,不符合定義。B項,小李剛來一個月,不代表雇傭關系只有一個月,并沒有體現雇傭關系很短,不符合定義。C項,小王還在試用期,并沒有體現雇傭關系很短,不符合定義。D項,只簽訂了半年的勞動合同,說明雇傭關系很短,使用工作機器設備時不管不顧,體現了職工的短視行為,符合定義。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雇傭關系很短;②職工的種種短視行為;③此類行為對企業造成的危害。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老趙還有一年就退休,說明老趙可能在企業工作了很長時間,并未體現“雇傭關系很短”,不符合定義;B項:小李因業務不熟弄丟了一個大客戶,主要原因是業務不熟,并未體現“雇傭關系很短”,不符合定義;C項:小王每天努力工作表現自己,不屬于“職工的種種短視行為”,且未體現“對企業造成危害”,不符合定義;D項:小孫與公司簽訂半年的合同,體現了“雇傭關系很短”,其使用工作機器設備時不管不顧,屬于“短視行為”,可能損害公司的機器設備,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體現了“對企業造成的危害”,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提取定義關鍵詞句。原因:“現代企業中雇傭關系很短”;結果:“職工的種種短視行為以及此類行為對企業造成的危害”。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因為還有一年就退休不能說明“雇傭關系很短”,不滿足定義關鍵詞,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弄丟了一個大客戶,公司損失巨大的確對企業造成了危害,但是原因并非由于雇傭關系很短,題干所述為不熟悉業務,不滿足定義關鍵詞,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每天努力工作表現自己并未“對企業造成危害”,同時也未曾體現“由于雇傭關系很短”,不滿足定義關鍵詞,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只簽訂半年的合同滿足定義關鍵詞“由于雇傭關系很短”,小孫使用工作機器設備時不管不顧,滿足定義關鍵詞“職工的短視行為以及此類行為對公司造成的危害”,符合定義,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40.在組織規模一定的條件下,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一般是:A.正比關系B.沒有關系C.反比關系D.相關關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組織知識。第二步,管理幅度指一個人或組織直接管理的下屬人員或機構的數目,又稱控制幅度。管理層次指組織縱向劃分的管理層級的數目。組織規模=管理層次×管理幅度。故:①在管理幅度給定的條件下,管理層次與組織規模大小成正比。②在組織規模給定的條件下,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反比。C項與題意相符,當選。因此,選擇C選項。所謂組織規模是指一個組織所擁有的人員數量以及這些人員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管理層次是指在職權等級鏈上所設置的管理職位的級數。管理層次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管理幅度的大小。管理幅度指管理者能夠直接而有效地指揮和監督的下屬人員的數量度,又稱“管理寬度”或“管理跨度”。41.在野外若不慎被蛇咬傷,以下行為不可取的是(
)。A.迅速捆扎傷口上方B.沖洗或灼燒傷口C.擴創排毒D.一直不停活動傷口處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A項正確,被毒蛇咬傷后,傷者應立即坐下或臥下,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帶、褲帶之類的繩子綁扎傷口的近心端,綁扎的目的僅在于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礙動脈血的供應。B項正確,被毒蛇咬傷后,立即用涼開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以洗掉傷口外表毒液。在野外條件困難時可用火柴燒灼傷口,以破壞蛇毒。C項正確,擴創排毒指用刀在傷口處劃十字,排出毒血。D項錯誤,被毒蛇咬傷后,應盡量減少活動,這樣會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傷者應立即坐下或臥下。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42.危害行為屬于犯罪的客觀要件之一,其基本形式是:A.不作為形式B.作為和不作為形式C.故意和無意形式D.作為形式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第二步,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是指被刑法所明文禁止表現人的意識和意志的身體動作或言詞。這表明危害行為是能夠改變、影響客觀事物的身體動作或者言危害行為是人的意識和意志的外在表現。危害行為為刑法明文禁止。危害行為通常分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行為。因此,選擇B選項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如下圖:其中犯罪客觀方面是指刑法所規定的,說明侵犯某種客體的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客觀事實特征。具體包括:1.危害行為(1)危害行為的特征:有體性、有意性、危害性。(2)危害行為的分類:作為:不當為而為之,即積極的身體表現,如利用自己的四肢,利用物質性工具,利用動物實施,利用自然現象實施,利用他人實施。不作為:當為而不為,即消極的不作為。指行為人在能夠履行自己應盡義務的情況下不履行該義務。義務來源:法律規定的義務(如母親看著孩子餓死而不喂奶),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如將未成年人帶入危險的地方玩耍),職務或業務要求產生的義務(如醫生有救死扶傷的義務)。2.危害結果:是危害行為給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具體侵害事實,一般作為定性、量刑的標準。3.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結果與行為有必然的客觀的法律聯系。4.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43.①才算是完全成熟的國家②另一方面,它使某種不夠一個國家的東西變成了一個完全的國家③外交承認的獨特性就在于④一個國家只有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⑤一方面,它顯然只是承認某種已經存在的東西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②⑤①C.④①③⑤②D.④③⑤②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首句都是一樣的,無法排除。第二步,④句中的關聯詞“只有”和①句中的“才”,關聯詞的固定搭配,排除B項和D項,再通過⑤句中的“一方面”和②句中的“另一方面”綁定⑤②,排除A項。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的銜接和連貫。快速瀏覽題干5個句子,然后觀察選項,四個選項都以④為首句,承接④的分別為①和③,根據關聯詞搭配排除B、D。最后對比A、C兩項,根據關聯詞“一方面”“另一方面”判斷這兩句的前后順序,排除A。四個選項都以④為首句,承接④的分別為①和③。根據④中的關聯詞“只有”判斷其后句子應有與其承接的關聯詞“才”,①與此相符,④后應接①,排除B、D。A、C兩項的區別在于②和⑤的順序。⑤提到“一方面”,②提到“另一方面”,由此可判斷兩句順序為⑤②,排除A。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觀察選項,首句均為④,區別在于④后接①還是③。④句“一個國家只有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①句“才算是成熟的國家”。①④通過“只有···才”構成關聯詞捆綁,③句說的是外交的獨特性,與④銜接不當,排除B、D兩項。觀察A、C兩項,區別在于②⑤的位置,⑤句為“一方面······”,②句為“另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構成并列關聯詞捆綁,且⑤在②前,對應C項。故正確答案為C。44.千欄居是一種將房屋同樁柱架高地面的宮室形式。《新唐書·南平獠傳》稱:“山有毒草、沙風、蚣蛇,人樓居,揹而上,君曰‘千欄’。”《說文》中的“澤中守草樓”它應是千欄形式。與其認為千欄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說千欄居就是巢居的一種較高級形式,并且與樓閣的起源有著密切關系,千欄居以下都架空的樁柱或“千欄”得名,都與上都房屋的結構形制并無確定關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欄居并不能算作一種結構類型。下列關于“千欄居”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千欄居是巢居的一種較高級形式,屬宮室演化過程中的一種建筑類型B.樓閣建筑應是居定宮室演化過程中的高級階段,它的起源就是千欄居C.千欄居不因上都房屋的結構形制取名,而是因為下都架空的樁柱或“千欄”得名D.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欄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種房屋結構類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為細節判斷題。A項正確,由文中“與其認為千欄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說千欄居就是巢居的一種較高級形式”可知,前半句正確。由文中“千欄居是一種將房屋同樁柱架高地面的宮室形式”可知,千欄居是一種宮室形式,也由此推知千欄居屬宮室演化過程中的一種建筑類型,即后半句說法正確。B項錯誤,文中只是說千欄居與樓閣的起源有著密切關系,并沒有確定樓閣的起源就是千欄居,無關選項,排除;C項錯誤,從文中“千欄居以下都架空的樁柱或‘千欄’得名,都與上都房屋的結構形制并無確定關系”這句話中,只能得出“千欄居因為下都架空的樁柱或‘千欄’得名”,但是推不出“千欄居不因上都房屋的結構形制取名”,說法錯誤,是對原文的曲解,排除;D項錯誤,文中只是說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欄居并不能算作一種結構類型”,并沒有說“千欄居形制的建筑”不是一種房屋結構類型,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偷換概念,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與其認為千欄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說千欄居就是巢居的一種較高級形式”“千欄居是一種將房屋同樁柱架離地面的宮室形式”可知,符合原文。B項對應“并且與樓閣的起源有著密切關系”,并不能推斷出樓閣的起源就是千欄居,屬于無中生有。C項對應“千欄居以下部架空的樁柱或‘千欄’得名,但與上部房屋的結構形制并無確定關系”,文段強調“不能確定”,不能得出“千欄居不因上部房屋的結構形制取名”,屬于偷換語氣。D項對應“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欄居并不能算作一種結構類型。”并沒有說“千欄居形制的建筑”不是一種房屋結構類型,屬于偷換概念。因此,選擇A選項。45.鏡子實驗是這樣的,就是在動物的臉上或身上做兩個明顯的標記物,這個標記物沒有任何味道,動物只有通過鏡子中的影像才能夠發現它。如果動物能夠意識到鏡子里的家伙就是自己,那么它就能意識到這兩個彩色的標記物是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它便會觸摸或設法去除,否則它們就只會(
)或對鏡子里的影像動手動腳。參與實驗的動物很多,但最終能夠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卻(
)。依次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動聲色雪泥鴻爪B.熟視無睹吉光片羽C.泰然自若鳳毛麟角D.無動于衷屈指可數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轉折關聯詞“但”“卻”可知,括號處應與前文“參與實驗的動物很多”構成轉折關系,體現通過實驗的動物很少的意思。D項“屈指可數”形容數量稀少,符合語境,當選。A項“雪泥鴻爪”指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與“動物”搭配不當,排除;C項“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文段并未強調“能夠通過鏡子實驗的動物”十分珍貴,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無動于衷”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可體現出動物沒有意識到“鏡子里的家伙就是自己”,所以未對自己身上的標記物做出任何反應,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文段出處】《多數動物無法辨認出鏡子里的自己,人為什么可以?這叫做自我意識》46.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第二步,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本題正確。內存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內存條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47.在你主持的會議上有人私自插入話題,面對這種情況你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不予理睬,可是還要注意不要讓他們影響其他與會者
B.提醒與會者會議的主題
C.公開點名指出,問他是不是還有其他關于這個問題的想法要提出來
D.加入對方的話題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首先,本次會議的主持人應當負責整個會議的進展,話題的掌控,引導全體參會人員跟著主持人的步伐。若有人私自插入話題,主持人應當保持的態度是制止而不是支持。主持人可以提醒他會議的主題是什么,可以問他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也可以不予理睬,但是要注意到不能影響到其他參會者。作為會議的主持者,不能加入對方的話題,這樣會使自己的會議主題偏離。
因此,選擇D選項。
48.恫10洞6銅
7酮B610惆
恫S6310侗鳥A.1B.2C.3D.4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題干給出的三個字符組中重復的字符為6、1、0,共3個。故正確答案為C。
49.對于古埃及的農民來說,
尼羅河泛濫的規律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因此他們
著去計算天數,小心地記錄日期,他們把月亮和星星作為日歷,當天狼星在夏天升起的時候,古埃及人知道尼羅河就要泛濫了。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掌握摸索B.遵循持續C.總結學習D.揭示推算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空,由文段“因此他們······小心地記錄日期”可知“古埃及的農民”還不知道“尼羅河泛濫的規律”具體是怎樣的,因此A項“掌握”和C項“總結”符合文意,保留。B項“遵循”和D項“揭示”用于已知的事情,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空,A項“摸索”指探索,尋求,常用于未知事物,符合文意。C項“學習”指已存在的知識或技能供后人效仿掌握,但文段并沒有體現出古埃及人已經知道怎么計算天數了,故與A項相比,A項更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50.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規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題干由外圍四個圖形組成,均指向中心問號處,且各圖形組成元素有部分相似,優先考慮樣式類運算。第二步,找規律。題目新穎,本題需結合選項選出正確選項,對比四個選項可知,C選項是通過外圍四個圖形疊加得到,而A、B、D三個選項無明顯規律,只有C項符合。因此,選擇C選項。51.某商品按20%利潤定價,然后按8.8折賣出,共獲得利潤84元,求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A.1500B.950C.840D.76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第二步,設商品的成本為x,定價為(1+20%)x=1.2x,根據最后的獲利84元,可知1.2x×0.88-x=84,解得x=1500元。因此,選擇A選項。52.當今時代,千城一面,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建筑風格________,唯有充滿文化底蘊的歷史建筑和風格各異的城市雕塑,才能讓人________、印象深刻。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千篇一律愛不釋手B.大相徑庭眼前一亮C.平分秋色過目不忘D.大同小異耳目一新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備選詞語的含義,排除不合文意的詞語。第三步,第二空詞語修飾的對象是“歷史建筑”和“城市雕塑”,根據詞語的用法確定答案。第一空,由“千城一面”可知,作者眼中的建筑風格是“相似的、差別不大”。“大相徑庭”與“平分秋色”都沒有“相似、差別不大”的含義,排除B、C。第二空,“愛不釋手”指喜愛的舍不得放手。“耳目一新”指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覺到很新鮮。對于“歷史建筑”和“城市雕塑”,不能說喜愛的不舍得放下,排除A。故本題選D。53.當下,“網紅食品”讓一些美食愛好者
。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傳往往真假莫辨。“網紅食品”利用朋友圈熟人關系、口碑傳播的社交特性推銷產品,甚至
營銷公眾號為其背書。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接踵而來鼓動
B.蜂擁而至發起
C.亦步亦趨策動
D.趨之若鶩發動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空,分析文意可知,表達“網紅食品”受到了美食愛好者的追捧。D項“趨之若鶩”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些事物,與文意相符。A項“接踵而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B項“蜂擁而至”指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兩項均不包含“追捧”之意,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亦步亦趨”比喻由于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文段并無“模仿”之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驗證,“甚至”表示遞進關系,橫線處所填詞語與前文語義相近,但程度更重,“發動”指行動起來,“發動公眾號”體現“網紅食品”傳播更為廣泛,符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讓“網紅食品”紅得健康》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此處表達“網紅食品”受到了一些美食愛好者追捧的意思,搭配對象是“網紅食品”。A項“接踵而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側重來到某個地方的人多。B項“蜂擁而至”指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側重“至”,即到達某個地方。C項“亦步亦趨”比喻由于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三項均不含“追逐、追捧”的含義,因此排除A項、B項和C項。D項“趨之若鶩”指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些事物,往往帶有消極色彩,能夠體現網紅食品受到人們追捧之意,符合語境,答案鎖定D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甚至”為遞進關聯詞,語義前輕后重,前文提到“利用朋友圈的熟人關系、口碑傳播的社交特性推銷產品”,說明是在朋友圈熟人中推銷。橫線所填詞語要體現出在更大范圍內推銷,通過動員“公眾號”來推銷網紅食品的意思。“發動”指使行動起來、動員,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根據“然而”等關聯詞語所做的提示,揣摩句意,理解和把握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結合語境,通過辨析詞義選擇最恰當的一項。閱讀文段,由“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傳往往真假莫辨”等表述可知,作者對“網紅食品”持質疑態度。第一空的四個詞語不太好做區分,先看第二空。鼓動”指用語言、文字等激發人們的情緒,使他們行動起來;具有情緒性、激勵性等特點。“策動”指策劃鼓動。二者用在這里語義程度過重,排除A、C。
第一空,“蜂擁而至”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趨之若鶩”形容很多人爭著去追逐某種事物(含貶義)。后者更符合文段暗含的貶義語境。故本題選D。54.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解釋制度。(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2020年5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確保憲法全面實施,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健全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功能。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解釋制度,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故表述正確。55.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A.AB.BC.CD.D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元素的換算。本題考查的是圖形的數量。一個菱形相當于2個三角形,將題干中的菱形都置換成三角形,則每個圖都由12個三角形組成,選項中換算后的三角形數量分別是10、13、6、12。符合該規律的為D項
。故正確答案為D。56.法律責任的功能即對違反法律義務者實施懲罰。(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法律責任知識。第二步,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的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權利、義務、自由等得以順利實現,通過對法律所保護而受到侵害的利益進行救濟,消除侵害的同時減少未來發生侵害的一種可能性。所以法律責任的功能是懲罰、救濟、預防。懲罰只是其功能之一,題干表述不全面。因此,本題錯誤。57.有網友爆料在某網購平臺上遭遇大數據“殺熟”的堵心事:“同一款紙巾,同事(非會員)手機顯示原價49.9元、特價39.9元,而我(會員)的手機則顯示原價49.9元、會員價44.9元……”該消息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也有類似經歷。下列對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器學習在資產配置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錦綸纖維智能纖維設計-全面剖析
- 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全面剖析
- 非正式評審與配置管理協同機制-全面剖析
- 電子產品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回收行業市場供需分析報告
- 智能交通系統交通流量預測:2025年交通大數據處理與智能分析報告
- 企業管理-護理合同續簽近三年工作總結
- 跨界融合下的教育生態-全面剖析
- 農業灌溉設備自動化改造案例分析報告:2025年農業機械化案例分析
- 八年級歷史教材使用與評價計劃
- 社區矯正人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 測量員培訓試題及答案
- 財富顧問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職場溝通職場溝通與人際關系處理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山東管理學院
- 二項式定理專項訓練解析版
- 智慧樹知到《運動生理學(湖南師范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智網招聘面試題及答案
- GB/T 31997-2015風力發電場項目建設工程驗收規程
- GB/T 10686-2013銅合金工具防爆性能試驗方法
- 《ArcGIS軟件與應用(第2版)》配套教學課件
- 成品檢驗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