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年寒窗苦讀日,只盼金榜題名時,祝你考試拿高分,鯉魚跳龍門!加油!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會考語文真題及答案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20分)注意事項:1.答第I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報考證號涂寫在答題卡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一、(8分,每小題2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付梓(xīn)孱(càn)頭廬冢(zhǒng)命途多舛(chuǎi)B.央浼(měi)琴瑟(sè)西疇(chóu)煢(qióng)煢子立C.恁(lèn)地飛湍(tuān)青荇(xìng)萇(zhǎng)弘化碧D.蹙(cù)縮糍(zí)粑敕(shù)造前合后偃(yǎn)【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能力。該題每一個選項中加點的字都是常見易讀錯的字,有多音字,有形聲字,有形近字,針對命題特點,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勤查字典,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本題考查形聲字的讀音,與所學的教材貼近。復習字音和字形字義結合起來,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效果會更好。A項,“付梓”中“梓”讀作“zǐ”;“命途多舛”中“舛”讀作“chuǎn”;C項,“恁地”中“恁”讀作“nèn”;“萇弘化碧”中“萇”讀作“cháng”;D項,“糍粑”中“糍”讀作“cí”;“敕造”中“敕”讀作“chì”。故選B。2.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A.營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有害信息毒害,政府部門責無旁貸。B.我家近旁新開設了一家連鎖店,貨架上各種日用品濟濟一堂,物美價廉,很受顧客歡迎。C.無論你準備得多么充分,面試時總會遇到一些意外,所以必須具備臨危不懼的素質。D.傳承的魅力在于有這樣的“意思”,它系著過去、連著現在,是可以喋喋不休的故事。【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正確運用成語,要弄清楚一下幾種類型的錯誤:一、看成語含義與前后文的修飾限制成分是否協調;二、看成語意思與所處的語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三、看成語的褒貶感情色彩是否適合所在的語境;四、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場合是否造成張冠李戴;五、看成語運用是否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六、看成語是否因畫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內容重復。A項,“責無旁貸”意思是自己的責任不能推卸給別人。多用于指自己應當做的不可推卸的事。這里指政府部門在營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有害信息毒害方面的工作,符合語境;B項,“濟濟一堂”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這里指貨架上的商品多,且物美價廉,可以改用“琳瑯滿目”;C項,“臨危不懼”意思是面臨著危險從容不迫,毫不畏懼。這里指面試時應該沉著、冷靜,并不是強調“危險”,可以改用“從容不迫”;D項,“喋喋不休”指說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這里指傳承的文化是可以講的故事,可以改用“家傳戶頌”。故選A。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由于那些破碎不堪的毀滅了的生命,意味著冬天疲倦而殘缺不全的隊伍的撤退。B.青年自主創業素質的培養,關鍵是能否積累基礎的知識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學理論基礎。C.5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海南州政府主辦的2020年“中國旅游日”青海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德縣拉開帷幕。D.記者日前從相關會議上獲悉,明年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將進一步加大治理整頓力度,堅決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語段中的病句可通過以下方法篩選正確答案:一讀,通讀語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認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沒有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三改,針對病因,對癥下藥,進行刪、補、換、移,修改病句;四查,對修改后的句子進行校對閱讀,看是否通順、句意準確。A項,成分殘缺,介詞“由于”的使用,導致“意味著冬天疲倦而殘缺不全的隊伍的撤退”的主語缺失,需要去掉“由于”;B項,兩面對一面,前半句是說“青年自主創業素質的培養”,后半句“能否”的使用使得結果變成了不確定,需要去掉“能否”;D項,成分殘缺,缺少賓語,“防止”的不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二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需要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加“的發生”。故選C。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句是A.回到老家,務必代我問候令尊令堂。B.閣下訪問寒舍,我深感榮幸。C.非常感謝貴校師生對我的熱情款待。D.請您留步,足下就此告別。【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能力。語言表達得體:一要思索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中能說什么,不能說什么;說什么好,說什么不好;怎樣說有分寸,怎樣說沒有分寸;怎樣說效果好,怎樣說效果不好。二要考慮說話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養、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更要考慮聽話人的諸多情況三要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準確得體、恰到好處。題干中的要求其實也是解題提示,概括來說有三點:說出理由,有針對性,符合情景、身份。A項,“令尊”是對對方父親的敬稱,“令堂”是對對方母親的敬稱,這里是問候對方的父母,符合語境;B項,“寒舍”是謙辭,對人稱自己的家。這里是指歡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符合語境;C項,“貴校”是對對方母校敬稱,這里是自己受到了對方學校師生的熱情款待,用“貴校”符合語境;D項,“足下”是對對方的尊稱。譯為“您”。這里是說自己要告別,可以用謙詞“鄙人”或者“我”都可以。故選D。二、(6分,每小題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土得可愛的中國年畫采薇①年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民間美術形式,它以通俗的繪畫語言表達了人們喜慶的審美情趣。年畫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是用來祈福消災的。隨著繪畫技藝的不斷普及和表現形式的不斷豐富,年畫逐漸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裝飾品,進而成為一種民間繪畫藝術。②年畫的內容從最初的門神擴展到人物、歷史典故、風土民俗、福娃、鯉魚等多種題材,制作技藝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撲灰、膠印等多種形式。每逢春節,張貼年畫已成為我國大多數地區過年的習俗。③在各地年畫中,以江蘇蘇州桃花塢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和四川綿竹年畫最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其中,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④桃花塢木版年畫有一版一色的特點,構圖豐滿,造型夸張,色彩鮮艷,線條流暢,不失清雅,富有裝飾性和樸實感,具有強烈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⑤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其中一大題材便是我們常見的胖娃娃。⑥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內容與農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洋溢著濃厚而淳樸的鄉土氣息。它是真正的農民畫,體現了我國北方農民粗獷、奔放、勤勞、幽默、愛憎分明的性格與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與健康的審美情趣。⑦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構圖講求對稱,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對比手法,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線條講求剛柔結合,疏密有致,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夸張、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詼諧活潑的效果。⑧年畫不僅是春節時五彩繽紛的點綴,還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更是一種看圖識字式的大眾讀物,其中時事題材的年畫還是一種百姓喜聞樂見的媒體。⑨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則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畫家鄭曼陀將月歷與年畫相結合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⑩在收藏成為時尚的今天,年畫也以其濃郁的裝飾性和觀賞性,成為收藏者們趨之若鶩的熱門藏品。在我國傳統年畫中,以下五類最值得收藏:一為神像,以門神最為常見,還有財神、灶王、關玉、八仙等;二為吉祥圖案,如狀元及第、吉慶有余、連生貴子、群仙祝壽等;三為歷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園結義、文姬歸漢、昭君出塞、穆桂英掛帥等;四為戲曲故事,如《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群英會,《西廂記》中的紅娘傳書、花園相會等;五為市井風俗,如春游圖、賽龍舟、搖錢樹、聚寶盆、老鼠娶親、鯉魚躍龍門等。這些年畫題材豐富,畫面或質樸可愛或精致生動,或粗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顯著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選自《學生天地》2019年2期,有刪改)5.下列關于中國年畫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年畫始于門神畫,是用來祈福消災、表達喜慶審美情趣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B.年畫的內容題材多樣,每逢春節,張貼年畫已成為我國所有地區過年的習俗。C.中國年畫四大家為桃花塢年畫、楊柳青年畫、楊家埠年畫和綿竹年畫。D.年畫制作技藝包括木版、水彩、撲灰、膠印等,四川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6.下列對本文內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題目明確了說明對象,修飾語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發讀者閱讀興趣。B.第③段至第⑦段為總——分結構,先總說,再分說中國年畫四大家的特點。C.第⑨段中加點的“最早”一詞,限定了時間范圍,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D.第⑨段介紹熱門藏品時,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桃花塢年畫特點:一版一色,構圖豐滿,造型夸張,色彩鮮艷,富有裝飾性和樸實感等。B.年畫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大眾看圖識字的讀物,其中時事題材是百姓喜聞樂見的。C.民國時期,鄭曼陀將月歷與年畫結合發展成掛歷,其中《老鼠娶親》風靡全國。D.最值得收藏的五類傳統年畫有神像、吉祥圖案、歷史人物故事、戲曲故事、市井風俗。【答案】5.B6.D7.C【解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對比辨析,判斷正誤。本題要求選出“關于中國年畫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項,“所有地區過年的習俗。”說法錯誤,無中生有,原文是說“年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民間美術形式,逐漸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裝飾品,進而成為一種民間繪畫藝術。”縱觀全文,并沒有說年畫是我國所有地區的過年習俗。而且我國幅員遼闊,部分民族地區是沒有張貼年畫的習俗的。故選B。【6題詳解】本題綜合考查了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問題特征以及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確切生動。說明文有的是以時間為序,有的是以空間為序;有的由現象寫到本質,有的由主寫到次;有的按工藝流程順序來說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質、功用、原理等順序來說明。就本題來說要求選出“列對本文內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D項,“多種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分析錯誤,第⑨段只有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沒有作比較,“收藏最早……”與“流傳最廣……”的年畫作品可能有重合的部分,所以也不能算是分類別。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歸納內容要點,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C項,“鄭曼陀將月歷與年畫結合發展成掛歷,其中《老鼠娶親》風靡全國。”說法錯誤,《老鼠娶親》是一幅年畫,不是掛歷,原文是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則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畫家鄭曼陀將月歷與年畫相結合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選項把《老鼠娶親》放到“鄭曼陀將月歷與年畫結合發展成掛歷”之后,誤導考生把《老鼠娶親》歸類到掛歷一類。故選C。三、(6分,每小題2分)閱讀《師說》,完成下面小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失,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日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8.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思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彼童子之師C.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D.不拘于時,學于余師不必賢于弟子9.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B.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作《師說》以貽之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論今。B.第二段用“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作對比,使本文更具有現實性,其矛頭直指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C.“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句話說明教師沒有階級區別,沒有年齡界限,道之有無是擇師的標準。D.作者舉孔子的言行為例,目的是為了說明教師地位與作用的重要性。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答案】8.C9.A10.D11.(1)哪里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2)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解析】【8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常見虛詞。解答本題,一要積累、熟記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二要利用語法知識等幫助判斷。A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其”,是代詞,他們(君子);“其可怪也歟”中的“其”,是語氣詞,其……歟是固定搭配,意思是“真是/難道……啊!/嗎?”;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別是“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B項,“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的“之”,是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彼童子之師”中的“之”,是助詞,的;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別是“(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那些孩子們的老師”;C項,“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中的“而”,是連詞,可是、反而、卻,表轉折;“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中的“而”,是連詞,可是、反而、卻,表轉折;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別是“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D項,“不拘于時,學于余”中的“于”,是介詞,被;“師不必賢于弟子”中的“于”,是介詞,比;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別是“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故選C。【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類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時對通假字多歸納匯總,并熟悉常見通假字。本題要求選出“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項,“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中的“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本句話的意思是“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故選A。【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項,“為了說明教師地位與作用的重要性”錯,文章第三段列舉了孔子的例子,整段話的意思是“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師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我們從“圣人無常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可以知道,本段引用孔子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向老師學習的重要性,而不是強調老師的地位的重要性。故選D。【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中,庸:發語詞,難道;知:動詞,了解、知道;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2)中,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形容詞作名詞,大的方面;遺,動詞,丟棄,放棄;明,明智。【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于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從師的傳統,哪里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于這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譏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師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第II卷(非選擇題共80分)四、(18分)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琵琶女出場的情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詩人急切的心情,描繪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態。(3)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了作者對時光易逝、美好事物不長存的感嘆。【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2).渺滄海之一粟(3).千呼萬喚始出來(4).猶抱琵琶半遮面(5).舞榭歌臺(6).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解析】【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本題中需要注意的字詞為:蜉、蝣、渺、滄、粟、喚、琵、琶、遮、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各題。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和“何以解優,唯有杜康”幾句詩表達了功業未成的曹操悲觀厭世的一面。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句中“去日”指逝去的年華,寫出了作者對人生苦短的感嘆。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運用了《詩經》中的典故,意在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愿望。D.“月明星稀,烏鶴南飛。繞樹三臣,何枝可依?”兩句借烏鵑繞樹表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賢士歸于自己。14.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的是什么?【答案】13.A14.①人生苦短,功業未成;②求賢若渴,賢才難得。【解析】【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表達了功業未成的曹操悲觀厭世的一面。”錯,《短歌行》是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詩。本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開頭八句,表面上看很像《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這里曹操似乎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賢才”們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于消失,歲月流逝已經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負。所以“悲觀厭世”之說,純屬子虛烏有。故選A【14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全詩內容的理解與歸納的能力。在仔細理解全詩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概括,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本題是問: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的是什么?解答這道題,我們要通過分析整篇詩歌來解答,首先第一個“憂”是“何以解憂”,這里“憂”的內容是上文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意思是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這是憂心“人生苦短,功業未成”。第二處“憂”是“憂從中來”,這一處的“憂”是需要聯系上下文內容,具體來說,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以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三處的意思是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見到賢才,一飯三吐脯,禮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三處“憂”的是求賢若渴,賢才難得。五、(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饑餓與尊嚴莫言我出生于山東省高密縣一個偏僻落后的鄉村。5歲時,1960年,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艱難的歲月。生活留給我最初的記憶是母親坐在一棵白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紫紅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綠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濺到母親的胸前,空氣中彌漫著野菜汁液苦澀的氣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發出的聲音,沉悶而潮濕,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地緊縮。????這是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是我人生記憶的起點,也是我文學道路的起點。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體來把握生活,來感受事物。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小說的面貌和特質。這個記憶的畫面中更讓我難忘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唱歌,這一細節,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含義。母親一生中遭受的苦難,真是難以盡述。戰爭、饑餓、疾病,在那樣的苦難中,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她活下來,是什么樣的力量使她在饑腸轆轆、疾病纏身時還能歌唱?我在母親生前,一直想跟她談談這個問題,但每次我都感到沒有資格向母親提問。有一段時間,村子里連續自殺了幾個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種巨大的恐懼。那是我們家最艱難的時刻,父親被人誣陷,家里存糧無多,母親舊病復發,無錢醫治。我總擔心母親走上絕路。每當我下工歸來,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只有聽到母親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坊、廁所里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追問我為什么哭。我含糊其詞,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這是一個母親對她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活下去,無論多么艱難也要活下去!現在,盡管母親已被閻王爺叫去了,但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那些饑餓的歲月里,我看到了許多因饑餓而喪失人格尊嚴的情景,譬如為了得到一塊豆餅,村里糧食保管員讓一群孩子學狗叫。大家都學得像,他便把那塊豆餅遠遠擲了出去,孩子們蜂擁而上搶奪那塊豆餅。我也曾是那些學狗叫中的一個。回家后,父親和爺爺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對我說:“嘴巴就是一個過道,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樣的,何必為了一塊豆餅而學狗叫呢?人應該有骨氣!”他們的話,當時并不能說服我,因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樣!但我也感到了他們的話里有一種尊嚴,這是人的尊嚴,也是人的風度。人,不能像狗一樣活著。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地活著。他們的教育,盡管我當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獲得了一種面臨重大事件時做出判斷的價值標準。饑餓的歲月使我體驗和洞察了人性的復雜和單純,認識到了人性的最低標準,看透了人的本質的某些方面。多年后,當我拿起筆來寫作的時候,這些體驗,就成了我的寶貴資源。我的小說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嚴酷的現實描寫和對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與過去的生活經驗密不可分的。當然,在揭示社會黑暗和剖析人性殘忍時,我也沒有忘記人性中高貴的有尊嚴的一面,因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些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15.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描繪了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苦難,為彰顯文章主題做了鋪墊。B.為了得到豆餅,作者也曾做出過喪失做人尊嚴的行為,受到父親和爺爺嚴厲地批評,但當時的作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C.“那棒槌敲打野菜發出的聲音,沉悶而潮濕”運用比擬手法,表現了童年饑餓給作者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回憶。D.文章批判了在饑餓歲月里人生命尊嚴被踐踏的現象,贊美了在苦難中抗爭,堅守人的尊嚴與風度的高貴人格。16.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母親形象。17.文中“人生記憶”對作者有哪些影響?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飽嘗生活的痛苦與艱辛。母親一生中遭受戰爭、饑餓、疾病。②樂觀向上。母親辛苦勞作卻哼唱小曲。③堅韌勇敢,保持生命的尊嚴。無論面對怎樣的苦難,絕不放棄生命,彰顯出生命的尊嚴。17.①母親教育,讓作者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懂得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的活下去。②爺爺和父親的教育,讓作者懂得人活著要有尊嚴和風度,待人處事要堅守人性的底線和自己的價值標準。③童年最初的記憶使作者形成了全方位調動所有器官來感知生活和記憶世界的方式,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者小說的面貌和特質。④饑餓歲月的體驗和記憶,成了作者創作的寶貴資源,其作品在揭示人性黑暗和剖析人性殘忍時,也沒忘記人性中高貴的、有尊嚴的一面。【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散文類閱讀的選擇題,主要考核對文意、主旨、結構、人物形象、藝術手法等的分析、理解,這些是命題者的設題點,做題時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備選答案在文意、手法、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當,表達特色方面的判斷是否恰當。C項,“‘沉悶而潮濕’運用比擬手法”錯。“潮濕”用的是通感手法。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舉文中反映該性格特征的事例。此題從“艱辛”、“樂觀”、“堅韌、勇敢,有尊嚴”等角度概括母親的性格特征,然后列舉具體的事例進行分析。本題,“母親一生中遭受的苦難,真是難以盡述。戰爭、饑餓、疾病,在那樣的苦難中,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她活下來,是什么樣的力量使她在饑腸轆轆、疾病纏身時還能歌唱”,“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唱歌”,這寫敘述表明母親雖飽嘗生活的痛苦與艱辛卻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這是一個母親對她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活下去,無論多么艱難也要活下去……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我也沒有忘記人性中高貴的有尊嚴的一面,因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從以上這些語句中可見無論面對怎樣的苦難,母親都是堅韌勇敢的,絕不放棄自己的生命,彰顯了出生命的尊嚴。【17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重要內容的能力。閱讀作品,找到文中有關“人生記憶”的敘述語句或段落,分析對作者產生的影響。本題,(1)“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這是一個母親對她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活下去,無論多么艱難也要活下去……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地活著”概括為:母親教育,讓作者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懂得人要忍受苦難,堅韌地不屈不撓的活下去。(2)“我也曾是那些學狗叫中的一個。回家后,父親和爺爺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對我說:‘嘴巴就是一個過道,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樣的,何必為了一塊豆餅而學狗叫呢?人應該有骨氣!’他們的話……我也感到了他們的話里有一種尊嚴,這是人的尊嚴,也是人的風度。人,不能像狗一樣活著……他們的教育,盡管我當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獲得了一種面臨重大事件時做出判斷的價值標準”概括為:爺爺和父親的教育,讓作者懂得人活著要有尊嚴和風度,待人處事要堅守人性的底線和自己的價值標準。(3)“這是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是我人生記憶的起點,也是我文學道路的起點。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體來把握生活,來感受事物。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小說的面貌和特質”概括為:童年最初的記憶使作者形成了全方位調動所有器官來感知生活和記憶世界的方式,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者小說的面貌和特質。(4)“饑餓的歲月使我體驗和洞察了人性的復雜和單純,認識到了人性的最低標準,看透了人的本質的某些方面。多年后,當我拿起筆來寫作的時候,這些體驗,就成了我的寶貴資源。我的小說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嚴酷的現實描寫和對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與過去的生活經驗密不可分的。當然,在揭示社會黑暗和剖析人性殘忍時,我也沒有忘記人性中高貴的有尊嚴的一面”概括為:饑餓歲月的體驗和記憶,成了作者創作的寶貴資源,其作品在揭示人【點睛】散文閱讀的選擇題,主要集中對文意、主旨、結構、手法、形象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讀懂文章,錯誤選項主要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等方面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選擇題錯誤選項命制都是明顯的不會引起爭議的錯誤,即所謂的“硬傷”,在答題時注意尋找這些硬傷。六、(10分)1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這兩年,民謠歌曲走進大眾視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首民謠歌曲走紅,__________?靠的是口語化的故事,靠的是淺吟低唱的曲調,靠的是簡樸的風格。______________,那些詩意或質樸的歌曲,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情感的真實流露。【答案】(1).為什么這些民謠能走紅呢(2).歸根結底(或者追本溯源)【解析】【詳解】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語言連貫能力,屬于補寫上下句題。這是一道補寫題,屬于語言表達能力里的銜接考查。此類試題一般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填上與前文或后文相照應的語句即可。語句補寫題(也叫語段填句題)是新課標卷最具特色、出現頻率很高的一種語言表達題型。所謂“語句補寫題”,就是指給出一個語段,空出兩至三個句子進行補寫,補寫后的句子與語段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答題時要注意話題要保持一致,第一空,要注意前半部分闡述民謠走紅的現象,“靠的是口語化的故事,靠的是淺吟低唱的曲調,靠的是簡譜的風格”這三句是闡述走紅原因,可知前面填“為什么這些民謠能走紅呢?”第二空,根據“那些詩意或質樸的歌曲,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情感的真實流露。”可知這是進一步對走紅原因的深入分析,與上一部分是遞進的關系,所以可以填寫一個總結的表示語意遞進的詞語或句子“歸根結底”或者“追本溯源”都可以。1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50個字。好消息,青海新增周末旅游專列!6月2日記者從“大美青海·旅游凈地——青海人游青海”旅游專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將于本周末(6月6日至7日)開通海東至海西的“大美青海·旅游凈地——青海人游青海”旅游專列,青海人游青海又多了新選擇。為全面加強旅游工作,促進文旅活起來,消費熱起來,重振文旅行業,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海西州人民政府、海東市人民政府、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的反復醞釀和多次溝通協調下,決定開通“大美青海·旅游凈地——青海人游青海”旅游專列,積極宣傳推介兩地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打通全省東西部旅游環線,加速全省文旅行業的復蘇回暖。(摘編自2020年6月3日《西寧晚報》,有刪改)【答案】①6月6日至7日開始。②青海新增周末旅游專列!③加速全省文旅行業的復蘇回暖。【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壓縮語段題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尋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關鍵語句,如議論文中表述論點的語句,說明文中的中心句,記敘文中的過渡句,新聞中的導語均屬關鍵語句。二是刪減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刪除次要信息。三是連綴法,即將符合題干要求的信息篩選整合,連綴成最終答案。本題要求“保留關鍵信息”,題干總共有兩段內容,第一段主要內容為“青海將于本周末(6月6日至7日)開通海東至海西的‘大美青海?旅游凈地——青海人游青海’旅游專列,青海人游青海又多了新選擇。”壓縮語段的重要原則就是不改變文意,所以我們按照“何時、何人、何事”的保留原則,第一段的有效信息為“6月6日至7日”“青海新增周末旅游專列!”;第二段的主要內容是分析周末專列的意義,即“促進文旅活起來,消費熱起來,重振文旅行業,推介兩地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打通全省東西部旅游環線,加速全省文旅行業的復蘇回暖。”分析可知“促進文旅活起來,消費熱起來,重振文旅行業,推介兩地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打通全省東西部旅游環線,”的目的都是“文旅行業的復蘇回暖”,所以,我們可以保留的主要信息為“加速全省文旅行業的復蘇回暖”。最后需要注意,壓縮內容不能超過50個字的要求。七、作文(40分)20.閱讀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于5月31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屆理事會成員鐘南山作為主禮嘉賓之一,通過視頻方式進行主題演講。經過疫情,鐘南山院士對個人與國家的聯結有了更深的體會,他說:“通過這幾個月的經歷,我有一些領悟,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經常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好小我和大我、奉獻和索取的關系。”請根據以上材料,聯系現實,闡述你的理解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答案】范文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生命的價值是什么?人活在世上到底是為了什么?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會滋潤一寸土地?假如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會照亮一分黑暗?沒錯,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的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骨子里只想不斷地索取,要“人人為我”,認為只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畫上等號。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是卑微的、平庸的、可恥的、落后的!現代詩人艾青曾經說過:“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干’;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后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人民的好榜樣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裴多菲也曾說:“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人的生命有限,何不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為人民多做奉獻?況且為祖國、為事業、為他人奉獻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只有奉獻的人生才是偉大、幸福、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石材供應合同
- 2025工業區倉庫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建筑工程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
- 2025年的單身公寓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農產品種子購銷合同
- 2025標準版簡單個人租房合同示例
- 2025年反擔保抵押合同范本
- 2025標準版城鎮公寓買賣合同
- 2025標準木材采購合同范本
- 《我國氣候特點》課件
- 整形美容醫院5月營銷活動政策方案
- 低壓配電箱安裝使用說明書A
-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石灰石石膏濕法)設計導則(a版)
- 藥品零售企業許可事項申請表模板
-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講解
- 食材配送價格表
- 物業公司xx年度收支情況公示模板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混合痔病歷范文
-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精華版】
- 《發育生物學》課件第七章 三胚層與器官發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