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血管造影術》課件_第1頁
《全腦血管造影術》課件_第2頁
《全腦血管造影術》課件_第3頁
《全腦血管造影術》課件_第4頁
《全腦血管造影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腦血管造影的臨床應用神經內一科付小磊整理ppt主要內容1.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現狀2.腦血管檢查的方法3.什么是全腦血管造影4.為什么要做全腦血管造影5.全腦血管造影的特點6.全腦血管造影的適應癥、禁忌癥及并發癥7.全腦血管造影的應用(1)缺血性腦血管病(2)出血性腦血管病(3)其他8.DSA造影圖片展示整理ppt卒中四高

(高發病、高致殘、高致死、高復發率)近年來我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腦血管病在全死因順位中都呈現明顯前移的趨勢,成為我國人口致殘的主要原因,導致死亡的頭號殺手。全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約200萬人;每年死于腦卒中的患者約150萬人;存活的患者人數(包括已痊愈者)600~700萬。據統計,在存活的腦血管病患者中,約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喪失勞動能力,其中重度致殘者約占40%。

預計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億以上。而腦血管病首次發病者約有2/3是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因此,預計腦血管病近期在我國還會繼續上升,造成的危害也將日趨嚴重。所以進一步加大防治力度,盡快降低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整理ppt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現狀缺血性腦血管病是卒中的主要原因(約85%),卒中存活的患者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再發作和其他缺血性事件的發生,卒中也是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缺血性腦血管病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預防的疾病,據估計臨床大約80%的卒中發作可以使用現代手段預防其發作,這些手段包括控制血壓、降脂、抗栓、外科及血管內治療等。冠脈病變(CAD)、外周血管病變(PAD)和腦卒中/TIA動脈血栓形成的機制相同,這些病變相互之間有著交叉的風險。TIA被認為是腦梗塞的危險信號,一旦發生TIA或腦梗塞,必須及早行頭頸部血管檢查,評估血管情況,明確病因,找出導致發作的危險因素和發生的機制,及時早期給予有效的阻斷。

整理ppt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現狀目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及血管支架治療三種辦法。當管腔狹窄小于50%時,我們可以服用藥物治療。如果血管狹窄超過管徑的50%,此時藥物治療不能達到足夠的代償,可能會引起腦梗塞或腦缺血發作,這就需要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者在血管內支架置入使管腔擴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中血管內支架治療目前應用較廣泛,它主要優勢是對病人的創傷小,能同時處理多處狹窄病變,因而特別適合不能耐受手術、手術后血管狹窄復發、多支血管狹窄以及狹窄部位手術無法抵達的患者。這三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可以相互補充。

整理ppt腦血管檢查的方法1.腦供血動脈超聲檢查:包括頸動脈彩超與經顱多普勒檢查(TCD),彩超可以對頸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的顱外段進行檢查,可顯示動脈硬化斑塊和狹窄;TCD可以發現顱內大動脈狹窄,評估側枝循環的情況,進行微栓子監測。特點是無創、無輻射、價格低、局限性大、特異性高、準確性低。2.頭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無創,無需注射造影劑,可以在行核磁共振平掃時同時進行,但分辨率差,易出現假陽性,且不能做頸部血管,目前僅做為顱內血管一種篩查方法。

整理ppt腦血管檢查的方法3.頭頸部血管聯合成像(頭頸CTA)無創,需要造影劑,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腎功能情況,可以快速完成,病人痛苦少,分辨率也較MRA有所提高,可做為頭頸部大血管的檢查方法。4.全腦血管造影(DSA)DSA是目前最準確的腦血管檢查方法,分辨率最高,是診斷腦血管疾病的“金標準”。缺點是需要進行動脈插管,有微小創傷。在臨床實踐中,如果通過彩超、MRA或CTA檢查,考慮有腦血管疾病的情況,特別是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的時候,需要通過DSA檢查最后明確診斷。

整理ppt概念

全腦血管造影術(DSA):是通過股動脈穿刺置入動脈鞘,通過該動脈鞘管選用不同導管,在導絲引導下,選進所要顯示動脈,注入含碘造影劑。造影劑所經過的血管軌跡連續攝片,通過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為腦血管數字減影造影(DSA)。整理ppt為什么要做全腦血管造影無論是腦出血還是腦缺血(腦梗塞、TIA),根本原因是腦血管出了問題,腦血管就像是地下水管道,用的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管道淤積狹窄(TIA)甚至堵塞(腦梗塞)、或者管道破裂(腦出血)。盲目治療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或者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如果想要診斷清楚發病原因,全腦血管造影是明確診斷的最佳選擇。全腦血管造影能夠顯示從主動脈弓到頸部、腦部的所有大血管、毛細血管的的詳細動態圖像,從而指導頭頸部血管疾病的介入或外科手術治療。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準確的評估頭頸部血管,為預防、治療腦血管病提供依據。整理ppt全腦血管造影的特點

它可以直觀地測定血管狹窄程度和范圍,觀察側支循環情況;所顯示的病變更為直觀,在判斷病變供應動脈的來源、數量、引流靜脈的去向、病變血管的狹窄程度以及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的定位定性診斷等方面,優于其他影像學檢查,如超聲、經顱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螺旋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靜脈血管成像(MRV)、CT灌注成像(CTP)等多種方法,目前臨床仍視DSA為診斷腦血管病變的“金標準”。其在臨床上應用范圍較廣,與腦血管病相關的疾病都可應用該診斷方法。同時,DSA作為一種有創性檢查,也存在一定操作風險及術后并發癥,故對DSA在臨床的應用范圍及并發癥應有全面的了解。

整理ppt適應癥1.顱內外血管性病變:包括出血性或閉塞性腦血管病變:如血管狹窄或閉塞、動脈瘤、血管畸形等2.自發性顱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檢查3.觀察顱內占位性病變的血供與鄰近血管的關系及某些腫瘤的定性4.頭面部及顱內血管性病變治療后復查5.明確病變與周圍解剖關系整理ppt禁忌癥1.造影劑或造影器材過敏

2.有嚴重出血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3.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4.全身嚴重感染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5.未能控制的高血壓6.并發腦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況整理ppt并發癥1.穿刺部位的血腫2.動脈和靜脈的痙攣3.血栓形成或栓塞4.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5.腦出血整理ppt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DSA檢查不但可以確定狹窄的部位、范圍、程度,還可了解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推測是軟斑塊還是硬斑塊,判斷斑塊的性質;也可了解顱內血管的側支循環情況,有助于及時查明TIA的原因,給予針對病因的治療,預防腦梗死的發生,并且對TIA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整理ppt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動脈性腦梗死

頸動脈和顱內動脈狹窄是導致卒中發生的主要原因(占卒中發生的60%-80%),數據顯示,嚴重頸部或顱內動脈狹窄同側腦梗死的發生率高達90%-95%,因此,對腦梗死患者行DSA,有助于找到病因,為擬定治療方案和判斷疾病預后提供依據。整理ppt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靜脈性腦梗死(CVI)

CVI是指靜脈性因素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出血、軟化,形成梗死灶的一類疾病,與靜脈竇狹窄及血栓形成關系密切。CVI的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多樣且無特異性。一項對靜脈竇血栓形成的回顧性研究發現:雖然MRI和MRV仍被認為是診斷靜脈竇血栓形成的最好手段之一,但是在高顱壓時MRV檢查靜脈竇顯影欠佳,不能確定有無靜脈窶血栓形成,因此,靜脈竇血栓形成尤其是單純大腦皮層靜脈血栓形成時,確診還需DSA,可見DSA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

整理ppt在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顱內動、靜脈畸形(AVM)

腦AVM的DSA檢查有利于了解畸形血管團的部位、大小、供血A和引流靜脈的部位及數目,有無合并A瘤、引流靜脈瘤樣擴張、動靜脈瘺等改變及顱內盜血等,以指導臨床治療,尤其是血管內栓塞治療提供依據。整理ppt在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顱內A瘤

顱內A瘤破裂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90%以上)。隨著檢查技術的發展。CTA、MRA在顱內A瘤的診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均有局限性。DSA能準確顯示顱內A瘤的形態、大小、瘤頸及載瘤動脈的關系,對顱內A瘤的診斷及介入栓塞治療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整理ppt在出血性腦血管病方面的應用出血性煙霧病的診斷

煙霧病(Moyamoya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昏及腦梗死等,嚴重者可發生顱內出血,且再出血發生率較高。臨床檢查、診斷以及對出血機制的分析顯得極為重要。出血性煙霧病的臨床診斷主要靠雙側頸內A和單側椎A造影。該檢查創傷小,患者術前準備少,不良反應小,且造影診斷結果正確,易與其他腦血管病如顱內A瘤、AVM等相鑒別,還可為臨床是否進一步手術治療提供影像學資料。

整理pptDSA的其他應用頭頸部動靜脈瘺(AVFs)常見的包括頸動脈海綿竇瘺和硬腦膜動靜脈瘺。主要是因動脈直接流入靜脈竇,導致靜脈竇壓力增高和血液動脈化,出現腦靜脈回流障礙產生腦水腫、腦代謝障礙、血管破裂出血等病變。了解引流靜脈及方向、瘺口位置和腦循環紊亂情況,有助于解釋臨床癥狀和判斷預后。根據腦血管造影情況進行病情判定,選擇性腦血管造影是確診和研究本病的唯一可靠手段。

整理pptDSA的其他應用了解側枝循環情況:Willis環(初級側枝代償)及經過軟腦膜A或眼A(次級側枝代償)的代償。從解剖學角度來說,分為:顱外血管向顱內血管的代償及顱內血管之間的代償。前者包括:頸外A(ECA)到頸內A(ICA)和椎-基底A;鎖骨下A、脊髓前A到椎-基底A;ECA到ICA主要經過:上頜A、面A、咽升A、顳淺A和耳后A等途徑,其中最常見的是由面A、上頜A和腦膜中A通過眼A向顱內代償的;ECA向椎A代償主要通過枕A及咽升A途徑,其中以枕A途徑最為常見。鎖骨下A向椎-基底A代償的途徑主要是頸升A。后者包括:(1)經過前、后交通A的代償;(2)經過軟腦膜A溝通大腦前A和大腦中A,大腦后A和大腦中A;(3)大腦后A經過小腦幕與小腦上A之間的溝通;(4)小腦上A、小腦前下A和小腦后下A之間的溝通。其中,大腦前A和大腦中A之間的溝通是最廣泛的代償途徑。可能還存在極其少見的吻合途徑。

整理pptDSA的其他應用頭頸部腫瘤通過DSA可以觀察顱內占位性病變的血供及與鄰近血管的關系,并通過栓塞腫瘤供血動脈減少術中出血,為外科切除提供幫助。

整理ppt術后護理(一)術后穿刺部位壓沙袋6~12h,同時要觀察有無出血、滲血情況,注意穿刺處包扎的松緊,防止穿刺點局部皮下血腫。(發現皮下血腫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以防皮下血腫體積太大,壓迫股動脈造成下肢缺血)患肢制動24h,(穿刺側),嚴密觀察肢體的血運情況,注意觀察穿刺肢體的皮膚溫度,顏色和功能情況,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整理ppt術后護理(二)預防下肢血栓形成(臥床期間應每2h給予按摩一次穿刺側肢體或予以氣壓治療)嚴格執行“三不準”(不準翻身、坐起、抬腿)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語言,運動功能的變化,及時發現顱內壓增高,腦血管痙攣,動脈瘤破裂,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等情況發生多飲水,促進造影劑的排出,4h內飲1000ml;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腹壓,咳嗽、打噴嚏時用手按住穿刺處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發生整理ppt整理ppt股動脈穿刺整理ppt常規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