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理人員職業暴露與防護措施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優選)護理人員職業暴露與防護措施當前第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概念
醫療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從事診療、護理等工作過程中意外被經血液傳播疾病(主要為乙肝、丙肝、艾滋病)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感染相應傳染病的情況。當前第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分類物理性職業暴露化學性職業暴露生物性職業暴露社會、心理因素
當前第4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物理性職業暴露
銳器傷
負重傷
輻射傷
當前第5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銳器傷
銳器傷是造成護士職業損傷的主要危險因素。全球每年至少發生100萬次意外針刺傷,可引起20余種血源性疾病。我國是HBV、HCV感染高發區,銳器傷后發生血液、體液傳播疾病的危險性高。0.O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IV污染的銳器刺傷后感染幾率為0.3%、HCV污染的銳器刺傷后感染幾率為1.8%。
當前第6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造成銳器傷的操作種類構成比(%)操作種類銳器傷次數構成比將針頭放入銳器盒時216116.48回套針帽時185714.16手術縫合時183413.99醫療廢物處置時151911.58搶救時10588.07靜脈注射時8956.82拔動靜脈針時9046.89針頭和器械傳遞時8766.68抽血時6885.25整理手術器械時5384.10手術切開時5534.22抽血氣時2311.76當前第7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醫務人員銳器傷發生地點構成比(%)發生地點銳器傷次數構成比普通病房599745.73手術室357227.24ICU10938.33醫廢暫存6534.98急診科3892.97門診抽血2501.91門診部2421.85消毒供應2351.79口腔科2241.71輸液室2031.55檢驗科1831.39血液透析730.55合計13114100.00當前第8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造成銳器傷的主要醫療器具構成比(%)醫療器具構成比輸液頭皮針444733.91注射器針頭355227.09手術縫針259219.76手術刀片6635.06靜脈留置針4553.47玻璃玻片2411.84手指采血針1841.40一次性血糖針1771.35骨穿針1401.07剪刀1431.09剃刀1160.88切片刀1080.82電刀730.56其他器具a2231.70合計13114100.00當前第9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負重傷
護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損傷,尤其是脊背損傷是威脅護理人員健康的突出問題。意大利一項調查顯示,醫護人員由于負重引起脊柱損傷、腰骶部疼痛的發生率為8.4%;長期使用計算機引起的腕管綜合征也較多見;護理人員因站立時間過長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當前第10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輻射傷
在ICU病房、手術室、導管室等患者的床頭進行攝片、術中造影、透視下穿刺等操作時,由于大多數護理人員放射防護知識和防護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損傷。另外,電離輻射、微波等均會導致護理人員機體損傷(白細胞減少、不良生育、放射病等)。在消毒滅菌工作中,紫外線可引起眼炎或皮炎。
當前第1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化學性職業暴露化學消毒劑
麻醉廢氣
水銀體溫計、血壓計細胞毒性藥物
當前第1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細胞毒性藥物
日趨增多的腫瘤化療藥物大都具有細胞毒性。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細胞也具有殺傷或抑制作用。在化療操作中,注射器稀釋藥物、排氣、換液、拔針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膚接觸或吸入化療藥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臟器損害等潛在危險。當前第1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化學消毒劑
護理人員每天要接觸化學消毒劑(甲醛、過氧乙酸、環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加防護的長期接觸可導致氣促、頭痛、接觸性皮炎、鼻炎、關節病、哮喘、記憶障礙、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統疾病。當前第14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水銀體溫計、血壓計
水銀是醫院常見而又容易被忽視的毒性物品。處理不當會對人體產生神經毒性和腎毒性。當前第15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麻醉廢氣
長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廢氣污染的環境中,有引起流產、胎兒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當前第16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生物性職業暴露我國每年報告發生法定傳染病450余萬例,其中多數可經呼吸道和血液等途徑傳播。護理人員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機會多,易發生生物性職業暴露。HBV、HCV和HIV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其他還有流感病毒、支原體和變異冠狀病毒等。血液及其成分、傷口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羊水等的病毒含量較高。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或體液后感染HIV的幾率為0.1%當前第17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社會、心理因素
護理人員職業角色與多種生活角色的經常性沖突,構成了護理工作的應激因素。工作中存在的諸多負性因素,如長期處于危重患者、意外傷害以及死亡的包圍中,生活不規律,工作負荷重、心理壓力超負荷,得不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甚至遭到漫罵和生命威脅等,直接影響到護理人員的心理和工作行為。李小妹等報告,護理人員有情緒疲潰感的占59.1%,無成就感者占53.2%,明顯高出國內常模(33%)。當前第18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社會、心理因素TEXTTEXTTEXT當前第19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產生的原因護理人員配備不合理化學性危害知識匱乏教育培訓存在漏洞
常規操作、應急處理欠規范當前第20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護理人員配備不合理TEXTTEXTTEXT
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不夠科學,護士缺編問題嚴重。這與我國的經濟衛生政策有一定的關系。我國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床護比例是1:0.4,但90%以上的醫院達不到,平均床護之比只有1:O.33。一些醫院為了增加經濟效益經常加床,造成護理人員嚴重缺編、超負荷工作,致使護理人員身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心理疾病(焦慮癥、抑郁癥等)增多,從而增加了職業暴露傷害的可能性。當前第2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化學性危害知識匱乏
毛秀英等報告,調查167家醫院腫瘤化療藥物配置,僅8家醫院(占4.78%)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其余159家(占95.2l%)均采用分散式管理;僅12.15%的醫院使用全密閉式輸液系統。護士操作時,很少穿防護服、戴護目鏡,正確戴手套者僅為9.58%;還有62.26%的醫院護士操作時沒有穿隔離衣;136家醫院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敞口容器存放化療廢棄物。當前第2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教育培訓存在漏洞
自我防護意識淡薄,防護用具不到位。毛秀英等調查26所護理院校,均未設置職業防護教育課程,也無相應教材。上崗后也缺乏醫院感染、職業防護、安全工作技術和方法等繼續教育。申桂云等對157名傳染病專科醫院的護士調查發現,87.9%護士認為需要加強防護知識的學習。傳統的教育中,過分強調護士要有奉獻精神,有時給護理人員造成錯覺,認為注重自身安全防護就是不講奉獻,戴手套等防護措施被認為是怕臟嫌棄患者,是不敬業的行為。護理工作中常有被血液或體液潑濺的危險,67.5%護士從不戴防護目鏡。進行侵襲性操作時,3.2%護士從不戴手套。花奠等報告:某綜合醫院57.3%的人不采取防護措施,原因是遇到的傳染病患者少,麻痹大意,洗手及手消毒正確者僅25.8%,正確掌握消毒劑用途及效能者僅為4.5%。由于醫院成本核算,許多醫院很難為護士提供符合標準的安全防護用具,甚至連防漏、耐刺、密封的收集箱都難以保證。40.36%的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是因未提供防護用具所致當前第2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常規操作、應急處理欠規范
美國CDC調查顯示,醫務人員發生HIV職業暴露后進行暴露后預防(PEP)可使HIV感染率降低79%,同時PEP具有保護作用,可減少81%的HIV傳播的危險。護理人員在被針刺傷的當時,約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較規范處理的僅占4%左右,有0.33%的護士未做任何處理;防護評估不到位的占94%;孫伯英等調查22所二、三級綜合醫院,僅有9所醫院有上報制度,1499名發生針刺傷后的上報率為21.15%。注射后針頭處理不當(收廢棄針、毀形浸泡、取下針頭及重套針帽)所致針刺傷占刺傷總數的62.68%
;毛秀英報告:432名發生針刺傷的實習護士,在操作不同環節的刺傷率分別為操作前25.6%,操作中20.0%,操作后54.4%。王紅紅報告護生實習6個月就有72.6%的人被刺傷,其中79.4%的是被用過的針頭刺傷。說明護理人員既缺乏管理,又缺乏主動報告意識。當前第24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操作環節撥針、手術操作、雙手回套針、采血、輸液、徒手分離針頭、清洗處理器械、注射穿刺、傳遞銳利器械、針刺傷、銳利傷或破損皮膚粘膜接觸等當前第25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操作環節吸痰氣管插管咽拭子取樣胃腸鏡纖支鏡口腔科操作等當前第26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經血液傳播疾病的職業感染途徑針刺、銳器傷粘膜或破損的皮膚具有傳染性血液、體液皮膚粘膜損傷直接接觸血源感染性疾病當前第27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可能導致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經血液傳播的感染性疾病當前第28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據美國CDC統計:每年污染銳器經皮損傷醫務人員每年約60-80萬例次,護士是針刺傷害的主要群體。一組艾滋病職業損傷的調查報告顯示:
6135例針刺損傷,有20例發生感染(0.33%);粘膜接觸1143例,1例感染(0.09%);皮膚接觸2712例,,未發現感染(0)。職業暴露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發生率當前第29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含病毒濃度高的體液:
血液、血液成分、傷口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羊水、胸腹腔積液、腦脊液、滑膜液。含病毒濃度低的體液:唾液、鼻腔分泌物、母乳汗液、淚液、尿液、糞便危險體液當前第30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的危險概率醫務人員因一次暴露血液,感染HBV、HCV、HIV的概率:
HBV:6%—30%;
HCV:0.4%—1.8%,
HIV:0.3%,當前第3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血源性職業暴露后的處理當前第3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銳器傷后處理流程圖
醫務人員被患血源性傳播疾病患者使用過的銳器損傷預防用藥沖洗消毒向主管部門報告并填寫職業暴露表定期追蹤風險評估當前第3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清洗:及時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在流動水下清洗傷口10分鐘以上;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粘膜的暴露以流動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干凈。(眼睛受到血液噴濺,用生理鹽水沖洗)。消毒:用消毒液,進行傷口消毒(75%酒精、0.5%碘酊)。必要時包扎傷口。
一、局部處理當前第34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二、報告與記錄發生職業暴露報告護士長、科主任、科內質控醫生、質控護士醫院感染管理科填寫銳器傷登記報告表3-6份,[自留一份、科室、院感科、護理部(護士)、藥房(需藥物治療者)、防保科(需預防接種者)】組織評估風險醫務科當前第35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報告記錄內容1、暴露人個人資料2、時間、地點、經過3、暴露方式與經過4、部位、傷口類型(深淺、大小、有無出血)5、污染物名稱(血、體液、培養液等)6、損傷器具類型當前第36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7、患者病種(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況、是否正接受治療,何種藥物治療8、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首次用藥時間、藥物毒副作用及用藥的依從性情況;報告記錄內容當前第37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醫務人員發生HIV職業暴露后,風險評估的步驟:1、暴露程度分級:根據暴露類型、損傷程度、暴露量、暴露時間、部位等分三級;2、暴露源分級:病毒載量水平分為輕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種類型。3、確定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方案。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2004.6當前第38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職業暴露于HIV后危險程度評估確定暴露級別一級暴露二級暴露三級暴露(部位、深度、暴露時間)確定暴露源級別低傳染性高傳染性情況不明決定是否用藥與用藥方案(病毒載體量、CD4水平)當前第39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四、血源性職業暴露后預防性治療暴露后如需預防性治療愈早愈好當前第40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一、暴露于HBV醫務人員HBSAb(-)HBSAg(-)未接種乙肝疫苗HBsAb(-)HBsAg(-)接種后無抗體產生HBSAb(+)定量<
100iu/ml,①肌注HBIG200u
(24h內)②一周后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①肌注HBIG200u
(24h內)②強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HBSAb(+)定量>100iu/ml,;或HBSAg(+)不需進一步處理當前第4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目前尚無統一預防用藥標準。有專家建議:可酌情應用干擾素+利巴韋林聯合治療。二、暴露于HCV當前第4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可預防性注射長效青霉素240萬U/次,每周1次,連續2~3周。暴露后三個月追蹤TP梅毒初篩試驗(UCR)
[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梅毒確診試驗(TPPA)
[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測定(凝集、印跡法)]三、暴露于梅毒當前第4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根據暴露級別及暴露原的病毒載量,選用預防方案。四、暴露于HIV當前第44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暴露后HBV感染的監測:半年內每月查肝功、乙肝二對半。※暴露后HCV感染的監測:暴露后1、3、6、9個月、1年定期追蹤肝功、丙肝抗體(Anti-HCV)職業暴露后的追蹤與監測當前第45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暴露后HIV感染的監測:暴露后的0、4、8、12周及6個月和12月后檢測HIV抗體,有條件時可作HIVP24抗原和HIVRNA測定。并監測所用藥物不良反應,如血常規、肝腎功能等.職業暴露后的追蹤與監測當前第46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暴露于HIV后預防用藥評估暴露級別
暴露源級別
一級暴露暴露源輕度
不需預防用藥
二級暴露暴露源輕度
一級暴露暴露源重度
基本用藥程序
二級暴露暴露源重度
三級暴露暴露源輕度、重度強化用藥程序
暴露級別不明暴露源級別不明當前第47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基本用藥程序:兩種逆轉錄酶制劑,常規治療劑量,連續用28天強化用藥程序:在基本用藥程序的基礎上,同時增加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常規治療劑量,連續用28天。HIV職業暴露后預防性治療一旦決定預防性用藥應當在發生HIV職業暴露后4小時內實施,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即使超過24小時,也應當實施預防性用藥。當前第48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五、提供咨詢與定期隨訪監測發生職業暴露,感染管理部門要對血清學結果進行跟蹤隨訪,并做好隨訪登記。每半年對全院醫護人員職業暴露情況(特別是HIV)匯總上報。每年對職業暴露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危險因素,提出安全防范建議。當前第49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標準預防是指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是否接觸黏膜與非完整的皮膚,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預防措施當前第50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手衛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適時戴口罩、穿隔離衣、防護服、鞋套;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者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處理所有的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刺傷;對病人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采取正確的消毒措施標準預防的具體措施當前第51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洗手
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但要能夠經常適時的洗手什么時候洗手?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不論是否戴手套,進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觸體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膚或傷口敷料后;
護理病人從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緊鄰病人的物品后(包括醫療設備);當前第52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
控制醫院感染
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方法——
洗手嚴格實施正確的洗手規則,可減少醫院感染20~30%當前第53頁\共有64頁\編于星期五\9點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助力考生2024年小語種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業務戰略理念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紀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準備書單試題及答案
- 充分準備2024年小語種證書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應試策略分享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實務知識勘探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關鍵問題試題及答案
- 助力成功目標的網絡編輯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全球經濟動向試題及答案
- 煤質化驗工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多模式鎮痛低阿片方案中國專家共識(2021全文版)
- 成都城市規劃簡析
- 異位妊娠治療新進展:2024年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比較
- 社區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方案
- 【構建企業級好數據】Dataphin智能數據建設與治理產品白皮書
- 2024年電信智能云服務工程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循證醫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湖南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及答案
- 建筑中級職稱《建筑工程管理》歷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