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度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中醫(yī)綜合》考前沖刺訓練(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5題)1.女,23歲,平素憂思多慮,情志刺激,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氣憋,胸悶,喉中痰聲不著,舌苔薄白,脈弦,其治法是()

A.開郁降氣平喘B.瀉肝清肝平喘C.祛風降氣平喘D.溫腎納氣平喘

2.患者大便秘結,腹脹滿硬,神倦少氣,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脈沉細。應選()。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氣湯C.調(diào)胃承氣湯D.新加黃龍湯

3.枳術丸的原方中枳實和白術的用量比例是()

A.1:1B.1:2C.1:3D.1:4

4.患者咳吐涎沫,清稀量多,不渴,短氣不足以息,乏力,神疲懶言,舌淡苔白,脈弱,治宜選用()。

A.桂枝甘草湯B.苓桂術甘湯C.甘草干姜湯D.吳茱萸湯

5.患者腹部脹痛,有索狀物隆起,納呆,舌淡紅苔白膩,弦滑脈()。

A.食滯痰阻之聚證B.肝氣郁結之聚證C.瘀血內(nèi)結之積證D.氣滯血阻之積證

6.蘇合香入丸散服的劑量()。

A.0.06~0.1gB.0.3~1gC.1.5~3gD.5~10g

7.女性,63歲,排便不暢,便質(zhì)不干,臨廁努掙乏力,腹脹,舌質(zhì)淡,脈弱。根據(jù)針灸處方選穴選擇,辨證選配的主穴是()。

A.天樞,支溝,脾俞,陰陵泉,豐隆

B.天樞,支溝,大腸俞,上巨虛,照海

C.天樞,支溝,關元,下脘,豐隆

D.天樞,支溝,脾俞,三陰交,公孫

8.常用冰片而不用麝香治療的是()。

A.水火燙傷B.血滯經(jīng)閉C.咽喉腫痛D.跌打損傷

9.患者頭搖肢顫,筋脈拘急,畏寒肢冷,四肢麻木,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宜選用()。

A.大定風珠B.天麻鉤藤飲C.人參養(yǎng)榮湯D.地黃飲子

10.方劑配伍中主以健脾,輔以祛濕化濁,稍佐疏肝的方劑是()。

A.完帶湯B.四君子湯C.補中益氣湯D.痛瀉要方

11.貫肝,入肺,絡心的經(jīng)脈是()。

A.手少陰心經(jīng)B.足少陰腎經(jīng)C.足太陰脾D.足厥陰肝

12.治療飲食積滯,瀉而不暢的常用藥是()。

A.火麻仁B.大腹皮C.大黃D.甘遂

13.依據(jù)本經(jīng)配穴取穴的是()。

A.取翳風、外關治療耳聾B.取風池,太沖治療眩暈C.取中極、次髎治療痛經(jīng)D.取列缺、曲池治療咳嗽

14.在臨床試驗的知情通知書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一項觀察實驗,參加沒有任何風險

B.參加這項實驗一定會使您獲得健康益處

C.您一定會為了對社會做貢獻而參加這項實驗

D.參加這項試驗可能不會使您獲得健康方面的益處

15.良好的醫(yī)患溝通有利于建立融洽的醫(yī)患關系,其目的不包括:()。

A.使醫(yī)患形成共同的治療目的B.使醫(yī)患感情共鳴C.使醫(yī)患利益共享D.使醫(yī)患相互監(jiān)督

16.“因于濕,首如裹”(《素問·生氣通天論》)主要反映的是()。

A.濕為陰邪,易傷陽氣B.濕性黏滯,易阻氣機C.濕性穢濁,蒙蔽心竅D.濕性重濁,阻遏清陽

17.患者自汗盜汗,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治法為()。

A.益氣固表B.養(yǎng)血補心C.益氣通陽D.養(yǎng)心安神

18.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消脹藥效的藥物是()

A.荔枝核B.枳殼C.川楝子D.甘松

1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風淫證表現(xiàn)的是()。

A.咽癢咳嗽B.皮膚瘙癢C.口眼歪斜D.頭暈欲仆

20.產(chǎn)后感冒,惡寒發(fā)熱,不易大量發(fā)汗,依據(jù)是()。

A.汗為心液B.血汗同源C.津能載氣D.精血同源

21.雞血藤具有的功效()。

A.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水消腫B.活血調(diào)經(jīng),清熱解毒C.活血補血,潤腸通便D.活血補血,舒筋活絡

22.以上腧穴,皆屬于手少陽三焦經(jīng)的是()。

A.養(yǎng)老、聽宮、小海B.曲泉、蠡溝、章門C.隱白、大包、太白D.角孫、中渚、外關

23.男性,38周歲,左耳兩周以來耳鳴如火車鳴響,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辨證選穴法選配()。

A.行間、丘墟B.合谷、外關C.豐隆、陽陵泉D.肝俞、腎俞

24.薏苡仁具有而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心除煩B.健脾C.寧心安神D.解毒散結

25.男,65歲,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常于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其診斷是()。

A.心悸之心陽不振B.心悸之心脈瘀阻C.胸痹之寒凝心脈D.胸痹之氣陰兩虛

26.以下不屬于桂苓甘露飲的組成的是()。

A.白術、茯苓B.澤瀉、豬苓C.石膏、滑石D.桂枝、車前子

27.為患者的信息保密是醫(yī)生的義務,一般認為遺傳信息也屬于保密范圍,一定程度的泄露保密信息可以得到倫理辯護,一女性在醫(yī)院基因檢測時發(fā)現(xiàn)BRCA1基因陽性,以下行為可以得到倫理辯護的是()。

A.建議患者將信息告知直系親屬

B.直接將患者信息透露給應聘單位

C.直接將患者信息透露給保險公司

D.直接將患者信息告知全部家屬

28.左歸丸主治證的病機要點是()。

A.真陰不足,精髓虧損B.真陰不足,虛火上炎C.肝腎不足,精血虧損D.肝腎不足,虛熱內(nèi)擾

29.寒滯肝脈型腹痛的特點是()。

A.大腹隱痛,喜溫喜按B.少腹冷痛,牽引陰部C.小腹脹痛,小便不利D.小腹刺痛,隨月經(jīng)周期變化

30.下列藥物中,主治屬于腎不納氣之虛喘的藥物是:()。

A.檀香B.沉香C.枳殼D.烏藥

31.眩暈,面紅耳赤,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脈弦有力者,證屬()。

A.肝陰虛證B.肝陽上亢C.肝火熾盛D.腎陰虛證

32.一五歲女童因腮腺炎隨父親來院就診,父親要求開普通消炎藥就行,醫(yī)生檢查后診斷為流行性腮腺炎需要抗病毒治療,女童父親仍堅持開點普通藥就行,此時醫(yī)生不恰當?shù)淖龇ㄊ牵ǎ?/p>

A.向患者講述該病B.向患者解釋用藥的意義C.詳細解釋后開藥D.按患者要求開藥

33.具有通陽散結,祛痰下氣的功效的是()。

A.小陷胸湯B.瓜蔞薤白白酒湯C.半夏厚樸湯D.枳實薤白桂枝湯

34.新加黃龍湯含有而增液承氣湯不含有的藥物是()。

A.大黃B.芒硝C.生甘草D.生地黃

35.既能治療咽喉腫痛,又能袪痰()。

A.山豆根B.板藍根C.射干D.馬勃

二、多選題(15題)36.癭瘤的辨證是()。

A.在表在里B.在氣在血C.火盛陰傷D.痰濁濕阻

37.濕證可見的脈象是()。

A.結脈B.緩脈C.細脈D.濡脈

38.以下屬于陰陽互用的是()。

A.陰病治陽B.陽中求陰C.陰損及陽D.陰陽兩虛

39.可辯證選用甘露消毒丹治療的病證是()。

A.頤腫B.黃疸C.泄瀉D.淋濁

40.患者午后潮熱,手足心熱,心煩少寐,顴紅盜汗,口干咽燥,舌紅少苔。治療可選用()。

A.丹梔逍遙散B.清骨散C.梔子清肝湯D.知柏地黃丸

41.石斛的主治病證()。

A.腎陰虧虛,目暗不明B.腎陰虧虛,筋骨痿軟C.陰虛火旺,骨蒸勞熱D.熱病傷陰,心煩失眠

42.陰虛的舌象,脈象()。

A.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B.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C.舌絳無苔,脈細數(shù)D.舌紫苔少,脈細數(shù)

43.痰熱壅肺證和痰濕阻肺證均可見()。

A.氣喘胸悶B.咳嗽痰鳴C.咳膿血痰D.脅肋脹痛

44.下列方劑中,配伍當歸、生地黃以養(yǎng)血滋陰的是()。

A.朱砂安神丸B.龍膽瀉肝湯C.清胃散D.小薊飲子

45.張仲景原著要求先煮君藥再納他藥的方劑是()。

A.茵陳蒿湯B.大承氣湯C.枳實薤白桂枝湯D.葛根黃芩黃連湯

46.與汗出相關的有()。

A.陽加于陰謂之汗B.心神的主宰作用C.肺氣的宣發(fā)布津作用D.衛(wèi)氣腠理司開闔

47.手陽明經(jīng)和足陽明經(jīng)的共同主治是()。

A.脾胃病B.五官病C.前頭病D.熱病

48.下列各項中,屬于不寐虛證治法的是()。

A.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B.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C.消食導滯,和胃健脾D.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49.寒戰(zhàn)高熱,隔日一發(fā),頭痛,汗出不暢,骨節(jié)疼痛,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療可選()。

A.白虎加桂枝湯B.柴胡截瘧飲C.截瘧七寶飲D.白虎加人參湯

50.津液失常可導致()。

A.濕濁困阻B.水液貯留C.成痰成飲D.傷津耗液

參考答案

1.A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呼吸短促,息粗氣憋,胸悶,喉中痰聲不著”診斷為喘證。因情志刺激引發(fā)辨證為肺氣郁痹證,治法為開郁降氣平喘。代表方:五磨飲子加減。

2.D新加黃龍湯的功用是泄熱通便,滋陰益氣。主治:熱結里實,氣陰不足證。癥見大便秘結,神倦少氣,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黃或焦黑燥裂。A項,麻子仁丸主治:脾約證。癥見大便干結,小便頻數(shù),脘腹脹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B項,增液承氣湯主治:陽明溫病,熱結陰虧證。癥見大便秘結,下之不通,脘腹脹滿,口干唇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C項,調(diào)胃承氣湯主治:陽明病,胃腸燥熱證。癥見大便不通,口渴心煩,蒸蒸發(fā)熱,或腹中脹滿,舌苔黃,脈滑數(shù);以及胃腸熱盛而致發(fā)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等。因此答案選D。

3.B枳術丸由白術和枳實組成,白術為君,重在健脾祛濕,以助脾之運化,以枳實為臣,下氣化滯,消痞除滿。白術用量重于枳實一倍,意在以補為主,乃補重于消,寓消于補之中,“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氣強不復傷也”。

4.C根據(jù)患者咳吐涎沫,清稀量多,辨病肺痿,兼見短氣不足以息,乏力,神疲懶言,舌淡苔白,脈弱,辨證為虛寒證,治法宜溫肺益氣,代表方為甘草干姜湯或生姜甘草湯。

5.A根據(jù)患者腹部脹痛,有索狀物隆起,可判斷為聚證,兼見納呆,舌淡紅苔白膩,脈弦滑可判斷為食滯痰阻證。治法:理氣化痰,導滯散結。代表方:六磨湯加減。

6.B蘇合香功效:開竅醒神,辟穢,止痛。入丸散,劑量0.3~1g。

7.B根據(jù)患者排便不暢辨病為便秘,兼見便質(zhì)不干,臨廁努掙乏力,腹脹,舌質(zhì)淡,脈弱,證屬氣虛秘。治宜調(diào)理腸胃,行滯通便。以大腸俞、募穴、下合穴為主。主穴為天樞、支溝、大腸俞、上巨虛、足三里。照海為足少陰腎經(jīng)的腧穴,腎司二便,配穴氣虛加脾俞、氣海。因此答案選B。

8.A麝香可治療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血滯經(jīng)閉;水火燙傷常用冰片。因此答案選A。

9.D根據(jù)患者頭搖肢顫,辨病顫證,兼見筋脈拘急,畏寒肢冷,四肢麻木,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辨證為陽氣虛衰證,治法:補腎助陽,溫煦筋脈。代表方為地黃飲子。

10.A完帶湯重用白術、山藥為君,意在補脾祛濕,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山藥并有固腎止帶之功。臣以人參補中益氣,以助君藥補脾之力;蒼術燥濕運脾,以增祛濕化濁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條達而脾土自強;車前子利濕清熱,令濕濁從小便分利。佐以陳皮之理氣燥濕,既可使補藥補而不滯,又可行氣以化濕;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術則升發(fā)脾胃清陽,配白芍則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調(diào)藥和中。諸藥相配,使脾氣健旺,肝氣條達,清陽得升,濕濁得化,則帶下自止。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扶土抑木,補中寓散,升清除濕,肝脾同治,重在治脾。B項,四君子湯配伍特點:甘溫和緩,適脾欲緩喜燥之性。C項,補中益氣湯配伍特點:主以甘溫,補中寓升,共成虛則補之、陷者升之、甘溫除熱之劑。D項,痛瀉要方配伍特點:補脾柔肝,寓疏于補,扶土抑木。因此答案選A。

11.B足少陰腎經(jīng)直行者:從腎上行,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沿喉嚨,到舌根兩旁。分支:從肺中分出,絡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陰心包經(jīng)。因此答案選B。

12.B大腹皮主治:①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食積氣滯之脘腹痞脹,大便秘結或瀉而不爽;②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A項,火麻仁主治:血虛津虧,腸燥便秘。C項,大黃主治:①實熱積滯便秘;②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牙齦腫痛;③癰腫疔瘡,腸癰腹痛;④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跌打損傷;⑤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⑥燒燙傷;⑦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臥,大便秘結者。D項,甘遂主治:①水腫脹滿,二便不利;②風痰癲癇;③癰腫瘡毒。因此答案選B。

13.A本經(jīng)取穴即為某一臟腑、經(jīng)脈發(fā)生病變時,即選該臟腑、經(jīng)脈的腧穴配成處方,手少陽三焦經(jīng)治療頭、目、耳、頰、咽喉、胸脅病和熱病,因此治療耳聾選用翳風、外關,此屬于本經(jīng)配穴法。

14.D臨床試驗是指在人(病人或健康人)身上進行的以取得實驗者所需資料的實驗。人體實驗使醫(yī)學知識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對醫(yī)學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A項,臨床試驗可能讓受試者承擔風險或者不便。B項,人體實驗為了病人受益者的醫(yī)療和健康,為了醫(yī)學的發(fā)展和人類的健康而進行,是符合道德的動機和目的的。但并不能保證一定能收獲健康益處;C項,臨床試驗中知情同意權是指實驗對象應在沒有被強迫和不正當影響的情況下,自由自愿地作出實驗與否的決定,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因此答案選D。

15.D

16.D《素問·生氣通天論》:“因于濕,首如裹”,即為濕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因此答案選D。

17.B根據(jù)患者自汗盜汗的癥狀,辨病為汗證,兼見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辨證為心血不足證,治法為養(yǎng)血補心。方選歸脾湯。

18.BB項,枳殼功效:理氣寬中,行氣消脹。A項,荔枝核功效:行氣散結,祛寒止痛。C項,川楝子功效: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D項,甘松功效:①理氣止痛,開郁醒脾;②外用祛濕消腫。因此答案選B。

19.D風淫證的表現(xiàn):惡風寒,微發(fā)熱,汗出,脈浮緩,苔薄白;鼻塞、流清涕、噴嚏,或伴咽喉癢痛、咳嗽;突發(fā)皮膚瘙癢、丘疹;突發(fā)肌膚麻木,口眼歪斜,四肢抽搐;肢體關節(jié)游走性作痛;新起面瞼肢體浮腫。因此答案選D。

20.B血和津液都是水谷精微化生而來,且兩者可互相轉化。這種關系稱為津血同源。①津在心肺作用下,進入脈中,與營血相合,變化為血。②散于肌肉、腠理的津液滲入孫絡而化生、補充血液。③脈中之血可外滲于脈外,濡養(yǎng)臟腑、官竅,補充津液。大汗、大吐、大瀉時,可“奪汗者無血”。同樣大量失血時,不可化生津液,可“奪血者無汗”。為防進一步耗血,“亡血家不可發(fā)汗”。此人為孕婦剛失血過多因此不可發(fā)汗。

21.D雞血藤具有活血補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風濕痹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22.D手少陽三焦經(jīng)所包含的腧穴:關沖、中渚、陽池、外關、支溝、肩髎、翳風、角孫、耳門、絲竹空等。

23.A根據(jù)患者左耳耳鳴如火車鳴響判斷患者為耳鳴實證,兼見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判斷證屬實證心肝火旺。治宜疏風瀉火,通絡耳竅。所取配穴為行間、丘墟。

24.D薏苡仁功效:①利水滲濕;②健脾止瀉;③除痹;④排膿;⑤解毒散結。茯苓功效:①利水滲濕;②健脾止瀉;③寧心安神。薏苡仁具有而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解毒散結,因此答案選D。

25.D根據(jù)患者近1月出現(xiàn)左胸隱隱作痛,可辨病為胸痹,兼見快步行走時出現(xiàn),休息后自行緩解,心悸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少苔,脈細,可判斷為氣陰兩虛證。胸痹氣陰兩虛證臨床表現(xiàn):心胸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心煩口干,大便微結,面色?白,易汗出,舌質(zhì)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26.D桂苓甘露飲的組成:茯苓、炙甘草、白術、澤瀉、桂皮、石膏、寒水石、滑石、豬苓。因此答案選D。

27.ABRCA1基因是一個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的基因,如果該女性帶有這個基因,那么她的直系親屬就有很大概率也帶有這個基因。考慮到以人為本和生命價值的大前提,將這個檢查結果告訴她的直系親屬,目的是保證當事人親屬的生命安全,所以可以得到倫理辯護。

28.A左歸丸功效為滋陰補腎,填精益髓,主治真陰不足、精髓虧損證。證見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細。

29.B寒滯肝脈證病機:肝經(jīng)寒凝氣滯,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脈攣急。表現(xiàn):少腹冷痛,巔頂冷痛,牽引睪丸墜脹冷痛。因此答案選B。

30.B沉香的功效: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可用于下元虛冷,腎不納氣之虛喘。

31.B肝陽上亢證是指肝陽亢擾于上,肝腎陰虧于下,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煩躁、腰膝酸軟等上盛下虛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證候。表現(xiàn)為: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或弦細數(shù)。

32.D醫(yī)生的權利與義務,醫(yī)生有向患者解釋說明的義務:醫(yī)生有義務向患者說明病情、診斷、治療、預后等有關醫(yī)療情況,這不僅是為了爭取患者的合作,使其接受醫(yī)生的治療,更為重要的是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利。

33.DA項,小陷胸湯功用:清熱化痰,寬胸散結;B項,瓜蔞薤白白酒湯功用:通陽散結,行氣祛痰;C項,半夏厚樸湯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D項,枳實薤白桂枝湯功用:通陽散結,祛痰下氣。因此答案選D。

34.C新加黃龍湯的組成:細生地、生甘草、人參、生大黃、芒硝、玄參、左冬、當歸、海參、姜汁。增液承氣湯的組成:玄參、麥冬、生地、大黃、芒硝。ABD三項,為二者共有藥物,因此答案選C。

35.C射干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36.BC癭瘤的辨證要點:①辨在氣與在血。頸前腫塊光滑,柔軟,屬氣郁痰阻,病在氣分;病久腫塊質(zhì)地較硬,甚則質(zhì)地堅硬,表面高低不平,屬痰結血瘀,病在血分。②辨火旺與陰傷。本病常表現(xiàn)為肝火旺盛及陰虛火旺之證。

37.BCD主濕證的脈象包括緩脈、細脈、濡脈(滑脈:痰濕)。A項,結脈主陰盛氣結證、寒痰血瘀證以及氣血虛衰證。因此答案選BCD。

38.CD陰陽互用是指陰陽雙方具有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的關系。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意思是說藏于體內(nèi)的陰精,不斷地化生為陽氣;保衛(wèi)于體表的陽氣,使陰精得以固守于內(nèi)。如果人體陰陽之間的互滋互用關系失常,就會出現(xiàn)“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的病理變化。陰陽雙方虛到極致而出現(xiàn)陰陽兩虛的病證。A項,陰病治陽主要體現(xiàn)陰陽對立制約;B項,陽中求陰是指陰陽互用,因此答案選CD。

39.ABCD甘露消毒丹主治濕溫時疫之濕熱并重證,證見發(fā)熱口渴,胸悶腹脹,肢酸倦怠,頤咽腫痛,或身目發(fā)黃,小便短赤,或泄瀉淋濁,舌苔白膩或黃膩或干黃,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因此答案選ABCD。

40.BD根據(jù)患者午后潮熱,手足心熱,辨病為內(nèi)傷發(fā)熱,兼見心煩少寐,顴紅盜汗,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辨證為陰虛發(fā)熱證,方選清骨散加減。此證亦可用知柏地黃丸治療,和清骨散相比,本方滋養(yǎng)肝腎之力較強,而消退虛熱之功稍遜,為養(yǎng)陰與退熱并重之方。

41.ABC石斛的應用:熱病津傷,口干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干嘔,病后虛熱不退;腎陰虧虛,目暗不明,筋骨痿軟,陰虛火旺,骨蒸勞熱。D項,石斛不治療心煩失眠的癥狀。因此答案選ABC。

42.AC舌絳少苔或無苔,或有裂紋,多屬久病陰虛火旺,或熱病后期陰液耗損。細數(shù)脈多見于陰虛內(nèi)熱或血虛。因此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shù),或者舌絳無苔,脈細數(shù),均是陰虛的舌象、脈象。

43.AB痰熱壅肺證證候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息粗,胸悶,或喉中痰鳴,咯痰黃稠量多,或咳吐膿血腥痰,胸痛,發(fā)熱,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痰濕阻肺證證候表現(xiàn)為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則咳嗽加劇、氣喘痰鳴,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二者均可見氣喘胸悶,咳嗽痰鳴。因此答案選AB。

44.ABCDA項,朱砂安神丸中生地黃清熱滋陰,當歸養(yǎng)血,均為佐藥;B項,龍膽瀉肝湯中當歸、生地黃養(yǎng)血滋陰,使邪去而陰血不傷;C項,清胃散佐以生地涼血滋陰,當歸養(yǎng)血活血;D項,小薊飲子中生地黃甘苦性寒涼血止血,養(yǎng)陰清熱,當歸養(yǎng)血活血,引血歸經(jīng),并防諸藥寒涼太過之弊。因此答案選ABCD。

45.ADA項,茵陳蒿湯重用茵陳為君藥,苦泄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之要藥,其用法為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B項,大承氣湯以大黃為君,其用法為先煎厚樸、枳實、后下大黃,芒硝溶服。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