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寶應縣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調研地理(必修)(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后,將到達火星附近,進行火星科學探測。讀下表完成1~2題。項目距日距離/106千米質量(地球=1)體積(地球=1)自轉周期(小時)衛星數地球111火星21.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后()A.始終在地月系B.脫離了地月系C.脫離了太陽系D.進入了河外星系2.科學家認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之一。原因是火星與地球相比()A.有相近的晝夜交替周期B.有相近的大氣成份和衛星數C.有相近的體積和質量D.有巖石、土壤和大量液態水圖12020年10月14日國家天文臺通報:在過去24小時中太陽活動很低,該期間無明顯太陽耀斑發生,日面上無可視黑子,又稱為“白太陽”。預示著太陽活動將進入“極小期”。圖1示意太陽大氣層的結構,①②③代表太陽大氣層的三個圈層。據此完成3?4題。圖124小時中()A.①層的太陽耀斑不明顯B.②層的日冕物質拋射劇烈C.②層的日珥活動較弱D.③層的太陽黑子較少4.“白太陽”現象持續發生期間A.極地地區均可觀測到“極光”現象B.地球發生磁暴的頻率較高C.太陽活動對海底光纜通信干擾較少 D.全球的旱澇災害更加頻繁我國科學家在遼寧省發現了目前最早的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該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約1.6億年前,比此前發現的白堊紀哺乳動物早大約3500萬年。圖2為“最早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及復原圖”,下表為“地質年代簡表(部分)”。據此完成5?6題。圖圖25.科學家研究認為該古生物具有體覆毛發、食蟲、擅攀爬等特點。由此推測其最可能的生活環境是()6.我國科學家用發現化石的地區和地層對該古生物進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頂的氣壓值與對流層頂的高度密切相關。圖3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頂各月多年平均的氣壓值變化。據此完成7~8題。圖3圖37.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頂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時段是()A.1~2月B.4~5月C.7~8月 D.11~12月8.青藏高原夏季對流層頂氣壓最低,主要原因是該季節()A.植被恢復,吸收大氣中CO2最多B.雨季來臨,大氣中水汽含量最高C.全球變暖,大氣對流運動最強烈D.地表增溫,近地面大氣溫度最高每年冬天隨著氣溫下降,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某大型農場砂糖橘種植基地的務工農民就要忙著給果樹覆膜,為果樹“穿”起“冬裝”,做好果樹的防寒防凍工作,保障果樹和果實安全過冬(圖5),圖6示意大氣受熱過程。據此完成9?10題。6中的環節()A.①增強 B.②減弱C.③增強 D.④增強10.永豐縣柑橘凍害較輕的地點可能是()①山地北坡②山地南坡③山麓地帶④河湖附近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武夷山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山谷風引起的云霧能夠減少日照,提升茶葉品質。圖7示意2020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區某氣象站記錄的山谷風風向變化。據此完成11~12題。圖7圖711.該日武夷山山區氣象站記錄的谷風出現的時間為()時前后時前后時前后時前后12.武夷山茶農多將茶樹種植在坡地,原因是與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氣流 C.夜晚多上升氣流 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離,通常船只吃水深度與海水密度呈負相關。圖8示意8月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據此完成13~14題。圖8圖813.正確表示該海洋表層密度隨緯度變化的曲線是()A.①B.②C.③D.④14.一艘考察船由南緯60o向北緯60o航行,該船吃水深度()A.一直減小B.先增大,后減小C.先減小,后增大D.一直增大圖9為某大洋部分地區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圖9中箭頭代表洋流流向。讀圖完成15~16題。圖圖915.圖中四地水溫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16.洋流對甲區域的影響最可能是()C.沿海存在大漁場 D.帶來極地冰山,影響海運2020年11月1Q日,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地球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達10909米,創下世界同類潛水器最大潛深記錄。據此完成17~18題。17.“奮斗者”號下潛過程中,經歷的海水溫度隨深度的變化最符合圖10中的()A.①曲線B.②曲線C.③曲線D.④曲線18.推測下列海域中海水溫度垂直變化最小的是()A.赤道附近B.回歸線附近。圖圖102020年夏季,重慶因“雨急坡陡徑流快、土薄高濕持水難”,城市內多處低洼點發生嚴重內澇。重慶市運用智慧排水管理平臺,分析機器人獲取的管道淤積狀況(圖11),并對全區23個易澇點進行全天候監控,提升了城市的防汛能力。據此完成19~20題。圖圖1119.重慶易發內澇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流眾多,流量大B.地形起伏大,匯水速度快C.濕地、湖泊面積小D.城市硬化面積大,下滲少20.重慶市對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智能化管理,主要運用了()A.GNSS、RSB.GIS、RSC.GNSS、GISD.GNSS、GIS、RS浙江寧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不用生長激素的“四不用”農場,利用人工蓄水池進行蓄水,通過引水渠流入蔬菜園進行灌溉,再流經養鴨的水禽區和養雞區,含有雞鴨糞便的水最后進入魚塘,作為魚的飼料。魚塘的水通過過濾池凈化后,又重新用來灌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水循環過程。圖12為“四不用”農場示意圖。據此完成21~22題。圖12圖1221.“四不用”農場能夠建立物盡其用的生態鏈,利用的是水循環具有的()A.物質遷移功能B.固、液、氣三態的轉化功能C.能量交換功能D.聯系地球外部圈層功能22.“四不用”農場禽蛋魚菜的循環生產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環中的()A.降水環節B.蒸發環節C.徑流環節 D.下滲環節三葉樹(圖13),又有“變葉楊”、“異葉楊”之稱。樹葉奇特,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圓潤如楊、革質化,冬季落葉;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能通過葉面和樹干的皺皮、裂口將體內多余的鹽堿排泄出來。據此完成23~24題。圖13圖13A.熱帶稀樹草原B.熱帶荒漠植被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D.溫帶荒漠植被24.關于三葉樹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①大片的三葉樹林可以調節氣候②樹葉奇特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③排出的鹽堿加劇了土地鹽堿化④根系發達,能抗干、耐貧瘠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屋頂綠化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圖14為“我國南方某城市屋頂花園景觀圖”。讀圖完成25~26題。圖圖1425.屋頂綠化的意義有()①改變水循環的類型②緩解城市熱島效應③減少降水,緩解內澇④凈化空氣,減少噪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屋頂綠化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是()A.增強太陽輻射B.增強大氣反射C.減弱地面輻射D.增強大氣逆輻射在非洲納米比亞(圖15)臨近海洋的沙漠中,有一種壽命最長達千年的特有植物千歲蘭。千歲蘭只有兩片可達幾十米長的葉子,用來捕捉空氣中的水汽,但看起來有很多片細長的葉子,遠遠望去,猶如一只巨大的章魚(圖16)。據此完成27?28題。圖16圖16圖1527.千歲蘭兩片葉子"變成"多片的原因是()28.千歲蘭在我國新疆沙漠中很難生長,主要限制因素是()A.熱量、水汽B.地形、土壤C.土壤、光照D.水源、地形土壤是反映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一面“鏡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氣候、地表物質、地形、水文條件、生物及人類活動情況。圖17為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圖,讀圖完成29~30題。圖圖1729.下列有關生物與土壤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C.生物與土壤肥力的關系密切D.樹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層有機質多30.關于成土母質與土壤的敘述,正確的是()A.成土母質是土壤的初始狀態C.成土母質轉變為土壤是氣候長期作用的結果D.成土母質不能生長植物,土壤可以生長植物有機質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為5%。圖18中的左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土壤剖面圖,右圖為該土壤有機質分布圖。讀圖18回答31~32題。圖圖1831.關于該地表層土壤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表枯枝落葉多,有機質含量較高B.人工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較高,C.受流水侵蝕作用,有機質含量較低D.氣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機質含量低32.針對該土壤的特性,該地宜采用的農業技術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溫室D.礫石壓土在一些地區,河流發育到一定程度,隨著流水沖刷與侵蝕,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裁彎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圖19示意某地牛軛湖分布。據此完成33?34題。33.下列地形區中,牛軛湖分布最多的是()圖圖1934.牛軛湖形成后,面積將逐漸縮小直至消亡。自然狀態下牛軛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漸干涸B.人類過量用水,水位不斷下降C.下游河道淤積,湖泊面積縮小D.湖水蒸發下滲,植被發育覆蓋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圖20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質不夠穩定,易形成垮壩。讀圖完成35~36題。圖20圖2035.據圖分析,導致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震B.滑坡C.火山噴發D.洪澇災害36.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正確措施是()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C.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定并執行應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暑假某研學小組實地考察我國某河流并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圖21為“該河流及部分航拍照片”,讀圖完成37~38題。圖圖2137.航拍照片①的拍攝地點最有可能是A.甲B.乙C.丙 D.丁38.下列關于航拍照片②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多形成于河流出山口B.河谷呈寬而淺的槽型C.組成物質顆粒均一D.平面形態近似三角形我國北方地區住宅的環境設計特別關注房前屋后樹種選擇與布局,不同樹種對光照與風有著不同影響,圖22為華北某房屋景觀布局。據此完成39~40題。圖圖2239.常綠針葉林布局在該房屋的A.東面B.南面C.西面D.北面40.該地屋前布局落葉闊葉樹的目的是A.增加綠植,美化環境B.吸煙除塵,凈化環境C.夏季遮陽,冬季透光D.阻擋嚴寒,防風保溫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20分)4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2020年2月,70年一遇蝗災席卷東非,蝗蟲借助風力抵達非洲東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蟲災害預警。蝗蟲繁殖地區地表植被類型為,具有特征。(2分)(2)蝗蟲借助風力飛躍紅海,經過大氣垂直分層的層,該層氣溫分布特點是。(2分)(3)分析甲海區鹽度高的原因。(2分)4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青藏高原是我國地震頻發地區。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東北部某地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1)分析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地震頻發地區的主要原因,并說明此次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理由。(3分)(2)從氣候、地形兩方面分析這次地震發生后,震區開展救災工作不利條件。(2分)(3)簡述該震區實施抗震救災應采取的措施。(2分)4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2020年暑假,威海市高中生小明同學到甘肅省河西走廊研學旅行。研學中,他在敦煌欣賞到鳴沙山和月牙泉的奇特景觀。(1)研學中小明同學發現祁連山山麓居民點較多,其居民點所在的地貌類型多為,該類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2分)(2)沙丘是干旱地區典型的地貌景觀,據圖描述該景觀主要特點是。(2分)(3)流經敦煌的黨河屬于水循環中的環節,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結合水循環的地理意義,簡述黨河的作用。(3分)高二地理(必修)期中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題所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