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職業危害防護-_第1頁
水電站職業危害防護-_第2頁
水電站職業危害防護-_第3頁
水電站職業危害防護-_第4頁
水電站職業危害防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電力行業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目前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一)電網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

化學毒物:

六氟化硫(SF6)及其分解產物;鉛;苯及其同系物;汽油;電焊煙塵(含錳、鉻、鎘、鎳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氫……

物理因素:

高溫;噪聲;工頻電磁場;微波;電離輻射;紫外線;紅外線;視屏作業……

目前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二)發電、電建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粉塵:電焊煙塵......物理因素:低氣壓、噪聲、電離輻射、工頻電磁場、紫外線、視屏作業……目前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電力企業已發生的職業病:

塵肺;六氟化硫分解物中毒;慢性錳中毒;慢性鉛中毒;慢性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氫中毒;中暑;噪聲聾;皮炎;眼炎;

……………

目前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三)電力行業“十一五”職業衛生工作規劃的目標

量化的目標:調整、鞏固

防毒:

杜絕重大急性中毒事故;

杜絕在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六氟化硫作業場所出現窒息或職業中毒;

作業場所毒物作業點合格率達到95%以上;

杜絕出現Ⅱ級及以上有毒危害作業。

目前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防塵:

嚴格防止九十年代接塵職工發生Ⅰ期及其以上塵肺;

作業場所粉塵作業點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杜絕出現Ⅱ級及以上粉塵危害作業;

噪聲控制:

嚴格防止噪聲性耳聾職業病發生;

作業場所噪聲作業點合格率達到80%以上;

杜絕出現Ⅲ級及以上噪聲危害作業。

防高溫等:

高溫、體力勞動強度杜絕Ⅲ級及以上危害作業。目前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監測與監護:

勞動環境檢測覆蓋率達到95%以上;職工健康監護檢查覆蓋率達到100%;檢測和監護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覆蓋率達到90%以上;職工自我防護、自救互救方法培訓覆蓋率達到95%以上;職工個體防護用品使用率達到95%以上。

目前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重點要求:治理重點:塵:鍋爐粉塵、輸煤系統粉塵、開挖鑿巖矽塵。毒:六氟化硫及其分解產物。噪聲:球磨機、變壓器噪聲。

調查研究重點:

工頻電場、磁場和電磁場。

檢測機構的重點:

快速檢測與預警儀器設備的配置。

目前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二、現代職業危害防護新理念目前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例1

甲企業發生火災,廠長動員全廠職工、家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皿接水滅火,自己也奮不顧身救火,結果廠長及多名職工、家屬受傷——廠長被通報批評處分。

乙企業發生火災,廠長組織職工、家屬迅速從火場逃生,同時電話報火警請消防隊滅火,結果人員無一人受傷——廠長免于處分。“保護對象觀念”的轉變——

財產與人選擇,保護人置于首位。

目前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十年來最無恥的語錄是:

“孩子們,都別動,讓領導先走!”

2005年令人欣慰的語錄是:“大家都別動,讓孩子們先走!”保護對象觀念的轉變——

保護弱勢人群(兒童、老人、群眾)第一位。目前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現代職業危害防護新理念——“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指人作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

人的最基本權利:“生命安全健康權”

“以人為本”的思想已經給某些制度帶來了沖擊。目前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胡錦濤強調,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

目前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現代職業危害防護新理念——“安全發展”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以員工的生命安全健康作為支撐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作業場所會出現或發現新的職業危害問題。

政府加速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與國際標準的接軌,衛生標準趨向嚴格。與時俱進、持之以恒工作,否則,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安全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共同構成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目前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WHO對健康的定義:

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關系安定的狀態,而不僅僅是不生病。

健康=15%遺傳+17%環境污染+8%醫療

+60%工作生活方式目前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三、職業危害防護中的生命平臺支撐體系目前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生命平臺支撐體系

將個體生命之間的錯綜復雜的抽象聯系賦予了一個直觀的平臺概念,強調生命平臺必須用一個完整的體系來支撐。

目前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三個系統

組織成員系統

生命平臺支撐體系

人文社會系統

物質技術系統目前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物質技術系統人文社會系統組織成員系統安全角色安全情景安全任務

安全狀態生命平臺支撐系統示意圖

三種聯系,四個交集目前二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要想生命平臺支撐體系平臺平穩,則必須保證三個要素均衡發展。對職業危害防護而言:

配置先進的安全衛生防護器具(物-硬件)

培訓職工使用安全衛生防護器具的能力(人-主體)安全狀態制定規章督促員工正確使用防護器具(制度-軟件)目前二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四、幾種主要職業危害的防護目前二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性粉塵目前二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生產性粉塵是指在生產中形成的、能較長時間飄浮在作業場所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目前二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生產性粉塵的分類無機粉塵:如石棉、石英、煤等粉塵;鐵、鉛、錳等金屬及其化合物粉塵;金剛砂、水泥、玻璃等人工無機粉塵。有機粉塵:如毛、絲、角質等動物性粉塵;棉、麻、谷物等植物性粉塵;有機農藥、有機染料、合成纖維等人工有機粉塵。混合性粉塵:上述無機粉塵和有機粉塵混合存在稱為混合性粉塵。目前二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生粉塵作業的特點

接塵工齡長粉塵濃度高、游離二氧化硅含量高、分散度高接塵作業形式目前二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生產性粉塵對作業人員的危害塵肺:我國法定的職業病呼吸系統腫瘤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目前二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性噪聲目前二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聲音均稱為生產性噪聲,又叫工業噪聲。目前二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性噪聲的種類根據聲源性質分為:機械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根據生產性噪聲持續時間分為:連續噪聲和間斷噪聲根據噪聲出現形態分為:穩態噪聲和非穩態噪聲目前三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性噪聲的特性屬于穩態噪聲噪聲強度較大低中頻和中高頻噪聲占的比例大目前三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生產性噪聲作業的特點噪聲源多,影響面廣粉塵、振動、高溫、毒物等有害因素同時存在接觸噪聲的作業人員多目前三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生產性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噪聲對聽覺系統的影響生理性聽力損失:聽覺適應聽覺疲勞病理性聽力損失:噪聲性聽力損傷噪聲性耳聾噪聲對聽覺外系統的影響神經衰弱綜合癥消化系統癥狀目前三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生產性噪聲的防護定期監測降噪措施個體防護目前三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企業六氟化硫的防護目前三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一)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質與電氣性能

六氟化硫具有卓越的電絕緣性和滅弧特性,相同條件下,其絕緣能力為空氣、氮氣的2.5倍以上,滅弧能力為空氣的100倍。六氟化硫的熔點為-50.8℃,可作為-45~0℃溫度范圍內的特殊制冷劑,又因其耐熱性好,是一種穩定的高溫熱載體。六氟化硫因上述及其它優良特性,近年來被廣泛用于電力、電子、電氣行業和激光、醫療、氣象、制冷、消防、化工、軍事、宇航、有色冶金、物理研究等。六氟化硫是溫室效應氣體,引起溫室效應的能力比二氧化碳高2.3萬倍。目前三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表六氟化硫的主要理化性質國標編號:

22021CAS號:

2551-62-4中文名稱:六氟化硫英文名稱:

sulfurhexafluoride分子式SF6

分子量146.7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氣體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乙醚熔點-50.8℃

升華溫度-63.8℃(101.3kPa)臨界溫度45.64℃臨界壓力3.85MPa熔解熱1.20kCaL升華熱5.64kCaL密度(氣態)6.16g/L(101.3kPa)

(液態)2.683g/cm3(-195℃);2.51g/cm3(-50℃)(臨界)0.74g/cm3導熱系數1.41×10-3w/m.℃介電常數1.002(101.3kPa,25℃)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5(不燃氣體)主要用途用作電氣設備和雷達波導的氣體絕緣體目前三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表不同條件下六氟化硫的分解產物條件分解產物

SF6,SF4CO2,H2S,HF,SOF2,SO2F2,SOF,SF4,電弧SFO2,SFO4,CF4,SiF4,WF6,Si(CH3)F,

S2F2,CuF2.2H2O

AlF3,SO2,S2F10,S2F10O,FeF3,CuS,SnF,CuF2,CuOHF

火花放電SFO2,SiF4,S2F2,CuF2,NO,NOx,NF3,N2F2,SF4,SO2F2,

SFO4,SO2F,SO2,WF6,S2F,S2F10,S2F10O

電暈放電

SF4,SF2,S2F2,SOF2,SOCF2,SOF4,SO2F2,S2F10,SO2,HF

目前三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六氟化硫的電氣性能

絕緣性能

1900年法國科學家Moissan和Lebeau首次用元素硫和氟氣直接反應合成出SF6氣體。

SF6是一種電絕緣性能超群的化合物,在相同的壓力和溫度下SF6的絕緣能力(擊穿強度)為空氣的2~3倍,在三個大氣壓下可與常壓下的絕緣油相匹敵,1937年法國首先將其作為絕緣介質用于高壓絕緣電氣設備。

滅弧性能

SF6的滅弧能力較空氣、絕緣油等介質的優越之處具體表現為:(1)在電弧作用下發生分解時,它不像絕緣油那樣產生能導電的碳原子,而是產生出極微量的電性能類似于SF6的含硫低氟化物。(2)在靜止狀態下SF6的電弧時間常數極小,要比空氣等介質的性能優越兩個數量以上。電弧時間常數是反映滅弧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電弧時間常數越小,滅弧能力越好。

目前三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今天,在高壓、超高壓及特高壓領域,SF6氣體幾乎成為斷路器和GIS的唯一絕緣和滅弧介質。在中壓領域,SF6同真空開關已成為并駕齊驅的兩大支柱。

SF6廣泛應用于電導設備系列,如電源開關、封閉式電容器組、變壓器、高功率電纜、互導傳感器、避雷針等等。!!!!目前四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二)六氟化硫及其分解產物對人的危害性

1、SF6的生物毒性試驗:

靜注-兔子LD50:5790毫克/公斤

【毒性分級】低毒或基本無毒類

2、SF6分解產物的毒性

劇毒、破壞呼吸系統。

①四氟化硫(SF4);②氟化硫(S2F2);③四氟化硫酰(SOF4);④十氟化二硫(S2F10);⑤氟化亞硫酰(SOF2);⑥氟化硫酰(SO2F2);

⑦氟化氫(HF);⑧二氟化硫(SF2):⑨二氧化硫(SO2):

SF6形成分解產物的條件:

電弧火花放電電暈放電水目前四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3、SF6氣體密度大的危害4、SF6中水份的危害5、六氟化硫鋼瓶的危險性目前四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版)第二類壓縮氣體等

第2項不燃氣體

危險貨物編號名稱別名

22017一氧化二氮[壓縮的]氧化亞氮;笑氣

22018一氧化二氮[液化的]氧化亞氮;笑氣

22019二氧化碳[壓縮的]碳(酸)酐

22020二氧化碳[液化的]

22021六氟化硫

22022氯化氫[無水]

目前四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三)六氟化硫的防護

1.SF6泄漏應急處理處置要點

(1)泄漏應急處理:

撤離,隔離,排風,限制進入;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

(2)防護措施:

①呼吸系統防護: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②眼睛防護③身體防護④手防護

⑤淋浴更衣;監護作業。

(3)急救措施:

①吸氧:②迅速送醫院。

目前四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SF6危害的預防措施

(1)設計方面:

①氣密性隔離措施。②通風裝置風口應設置在室內底部。③排風電源開關應設置在門外。④安裝預警、報警儀。⑤相對濕度應不大于80%。

目前四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運行方面

①在SF6電氣設備從事工作的人員,應當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并配置和使用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②工作人員進入SF6配電裝置室,若入口處未設置SF6氣體含量顯示器,應先通風15min,并用檢漏儀測量SF6氣體含量合格。盡量避免一人進入SF6配電裝置室進行巡視,不準一人進入從事檢修工作。③工作人員不準在SF6設備防爆膜附近停留。④進入SF6配電裝置低位區或電纜溝進行工作,應當先檢測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氣體含量是否合格。

目前四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3)檢修方面:

①設備解體檢修前,應對SF6氣體進行檢驗。檢修人員需穿著防護服和防毒面具。打開設備封蓋后,現場所有人員應當暫時離開現場30分鐘。②設備內的SF6氣體采取凈化裝置回收,經處理合格后方準使用,不得向大氣排放。③從SF6氣體鋼瓶引出氣體時,應使用減壓閥降壓。當瓶內壓力降至1個大氣壓(9.8×104Pa)時,即停止引出氣體,并關緊氣瓶閥門,戴上瓶帽。④進行氣體采樣和處理一般滲漏時,要戴防毒面具并進行通風。⑤SF6斷路器(開關)進行操作時,禁止檢修人員在其外殼上進行工作。⑥檢修結束后,檢修人員應當洗澡,把用過的工器具、防護用具清洗干凈。目前四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4)檢測方面

①嚴格按照規范對作業場所SF6及分解產物進行定期監測,工作區SF6

氣體含量不得超過100μL/L。②對SF6新氣應在到貨的一個月內,對每批產品按十分之三的比例進行抽檢,其中對濕度一項的要求為:濕度(H2O,質量分數)≤8×10-6

③運行中SF6氣體濕度的試驗周期及要求(見表)運行中SF6氣體濕度的試驗周期及要求項目周期要求濕度(20℃,1)1~3年(35KV以上)1)斷路器滅弧氣室:體積分數)2)大修后大修后不大于1503)必要時運行中不大于3002)其它氣室:大修后不大于250

運行中不大于500目前四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5)儲運

庫房通風低溫干燥;輕裝輕卸。目前四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小結

1.SF6是一種低毒化學物質,但是它的分解產物毒性很強。

2.SF6的危害表現在四個方面:SF6分解產物的毒性;SF6密度大的危害性;SF6水份的危害性;SF6鋼瓶的危險性。

3.裝有SF6設備的配電裝置室和SF6氣體實驗室,通風口應設置在室內底部。

4.在SF6配電裝置室低位區應安裝能報警預警的氧量儀或SF6氣體泄漏報警儀。

5.進入SF6配電裝置低位區或電纜溝進行工作,應當先檢測含氧量(不低于

18%)和SF6氣體含量是否合格。

6.對SF6進行呼吸系統防護應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

目前五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行業工頻電磁場防護對策目前五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電磁輻射---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α射線

β射線

電離輻射質子射線

大于750萬億HZ

中子射線

γ射線

x射線電磁輻射

(EMF)

可見光

紫外線小于750萬億HZ

紅外線

非電離輻射激光射頻(RF)

極低頻電磁場(ELF)目前五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人和其它生物系統都暴露在天然與人為的環境電場(E),磁場(H)和電磁場中。而今,高度發展的電氣技術產生了大量的布滿所有頻率范圍的各種E、H和電磁場源。天然電場:自然產生50~60HZ電場強度0.1mV/m天然磁場:自然伴隨電場產生的磁通密度0.01nT目前五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一)當前,輸變電設施危害問題聚焦

1.電磁場的生理和心理危害

2.電磁干擾

3.輸電設施對周圍景觀或市容的影響

4.電磁噪聲

目前五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對電力需求迅速增長,超高壓輸電目前已經廣泛使用。同時,人們對自己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重視,有更多的人對于高壓輸電線路的電磁環境越來越關注。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環境污染的報道一直未斷。

目前五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二)我國電磁場標準的新動態

正在制定統一的電磁場限值國家標準,取代環保、衛生、有關行業的限值標準。

國家標準要與國際接軌。

行業、企業積極主動參入標準制定。

目前五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工頻電磁場限值地點電場強度磁場強度發布部門(KV/m)(μT)居民區、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幼兒園、醫院等生活≤1GBZ1-2002工作區。作業場所≤5同上

居民區≤4≤10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總局

HJ/T24-1998作業場所≤5≤100中華人民共和國經貿委

DL/T799.7-2002

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在組織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從征求意見稿分析,國家標準將更嚴格。

目前五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005年8月,成立《全國照射人體有關電、磁和電磁場領域評定方法標準化技術工作組》。

工作組委員:中國計量科學院、國家環保總局、衛生部、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電力行業、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大學等23名專家。標準化工作組對口國際電工委員會IEC/TC106。

標準化工作組任務:電、磁和電磁場暴露限值;電、磁和電磁場照射評定方法;電磁防護與電磁安全工程;電磁照射管理。

目前五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006年1月工作組審查通過了《無線通信終端電磁輻射局部暴露限值》國家標準。目前五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00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行標DL/T988-2005《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路、變電站工頻電場和磁場測量方法》

2006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召開《±800KV直流架空輸電線路電磁環境控制值》企業標準審查會議。

目前六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電力企業作業場所工頻電磁場防護規定》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已于2007年完成。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已經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立項

《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已經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立項

《電力行業勞動環境工頻電磁場監測技術規范》2006年已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于2008年完成。目前六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三)工頻電磁場的防護對策

1、ICNIRP對電磁場防護的要求

ICNIRP導則指出,“導致電場和磁場照射暴露的行業必須確保全面遵守導則規定。保護工人的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個人保護以及醫療監督。當工作場所暴露超過基本限值時,必須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目前六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WHO提出對電磁場的防護要求(2003年)

2003年6月,WHO向全球推行針對電磁場的健康保護的預防原則。

目前六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3、電力行業防護對策(1)工程處理降低電磁場強度進行動態監測,模索、分析、掌握工頻電場、磁場的規律和影響因子。

設計時考慮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符合性,避開或減少對公眾、職工的暴露。

從系統的幾何形狀和材料、方法上降低工頻電磁場強度。目前六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2)傳播途徑上阻斷(屏蔽)

工頻電場:在暴露的強度超標準的部位,采取屏蔽技術。

工頻磁場:磁場屏蔽目前技術上比較困難,進行創新性研究。

目前六十五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3)行業、企業加強對工頻電磁場的管理

①貫徹、執行有關電磁場管理法規、標準、行規。②組織行業內工頻電磁場現狀及動態監測調查。③制定行規、行約。④積極主動參與國標、行標的制定和試行。⑤組織工頻電磁場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培訓。⑥主動策略地開展工頻電磁場有關知識的宣傳活動。⑦建設前期,主動處理好與項目周邊單位、居民的和諧關系。目前六十六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4)控制職工接觸工頻電磁場的時間

①符合電力行業現狀實情。②遵循國家法規要求。③與ICNIRP導則和WHO電磁場預防原則接軌。④方法簡便、經濟、有效。

目前六十七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中電聯《電力行業作業場所工頻電磁場安全防護規定》(試行):

“防護規定”的三道預防技術措施:檢測工頻電磁場制度化監測作業場所先檢測,后作業;采取相應措施;建立警示標識;控制接觸時間預警自動化控制接觸時間佩戴預警器作業;光、聲信號自動預警;按預警級別控制接觸時間;

特殊作業個體防護屏蔽化(帶電作業)個體防護高強度工頻電磁場暴露下作業必須穿戴全套屏蔽服,用前檢查。目前六十八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4、室內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目前六十九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監測電磁場強度數據

測量頻段輻射源采樣點與輻射源關系場強范圍

工頻電腦音箱變壓器正上462μT

居民區10KV變壓器<5米(居室內)~2.35μT

變電站(≤220KV)10米(圍墻外)1.15μT

高壓線(≤220KV)40米(居室內,平房)1.003μT

高壓線下30米(居室內,12層)1.452μT

電磁爐上方20厘米(最大功率)2.34μT

饋線附近8.9μTUPS電源<2米14μT

~13.8μT

射頻移動電話信號屏蔽器<5米6.0~283.5μW/m2

移動電話蜂窩站<1米(機房)~0.9μW/m2

移動電話交換機<1米(機房)~0.83μW/m2900MHZ移動通信光纖室內直放機<1米(機房)~0.21μW/m2

移動電話基站>30米(室內)~0.0001μW/m2

移動基站天線附近~8.7μW/m2

電腦主機低于探頭精度檢出限中波廣播發射塔>800米(室外空曠開闊處)~7.73V/m

附近建筑物樓頂>25層~159.5V/m

導航天線(中波)>20米(室外空曠處)~1.09V/m

電視發射塔高層建筑物室外平臺

~7.6V/m目前七十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研究所測量的工頻磁場數據表明:居民室內,家用電器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比高壓線產生的磁場強度要高。目前七十一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室內辦公和家用電器的設置不宜過密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啟用。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目前七十二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小結

1.工頻電磁場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2.目前的工頻電磁場的標準限值是考慮短期效應而制定;

3.目前國際上只是提出工頻磁場是“人類可疑致癌物”;工頻電磁場對人的長期影響問題尚無結論;

4.WHO與ICNIRP聯合提出了電磁場的預防原則框架,并正在考慮制定全球統一的電磁場標準;5.我國政府部門正在加大對電磁場的執法監督管理力度;

6.國家正在加速制定統一的電磁場限值標準;

7.中電聯、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開始主動對工頻電磁場加強自律管理;

8.電力企業應當按照法規、行規、標準要求,重視和加強對工頻電磁場的監測、防治、勞動保護。目前七十三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企業密閉空間作業防護目前七十四頁\總數八十五頁\編于二十二點

案例:電力企業“9.11”重大缺氧中毒死亡事故

時間:1997.9.11地點:××地平洞內死亡人數:XX電力企業4人,教授級高工2人(52歲、57歲),助理工程師2人(26歲、27歲)。死亡原因: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