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細菌的生長繁殖與培養詳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優選第九章細菌的生長繁殖與培養目前二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細菌是一大類具有獨立生命活動的單細胞微生物,能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營養物質,合成自身細胞成分并獲得能量,同時不斷排出廢物,完成新陳代謝,得以生長繁殖。細菌的生長繁殖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條件適宜時,細菌的生長繁殖及代謝旺盛,改變條件時可使細菌生命活動受到抑制或使細菌死亡。前言目前三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占細胞總重量80%蛋白質、糖類、脂類、無機鹽等;15-20%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脂多糖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2-酮基-3-脫氧辛酸水:固體成分:特有成分:第一節細菌的生長繁殖一、細菌的化學組成目前四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一)營養物質水:參與營養的吸收與代謝。碳源:
co2、碳酸鹽、糖、脂肪氮源:
有機氮、無機氮、游離氮無機鹽:
K、Ca、Na、Mg、S、P、Fe等生長因子(growthfactor):
某些細菌生長所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須由外界提供的有機化合物。種類:B族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生物素、泛酸某些必須氨基酸、嘌呤、嘧啶、膽堿Ⅴ因子、Ⅹ因子二、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目前五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二)酸堿度(三)溫度大多數病原菌:37℃(四)氣體
①O2:專性需氧菌:有氧條件,如結核分枝桿菌專性厭氧菌:無氧條件,如破傷風梭菌
兼性厭氧菌:有氧或無氧,多數致病菌屬于此類
二、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大多數病原菌:pH7.2~pH7.6霍亂弧菌:
pH8.4~pH9.2結核分枝桿菌:
pH6.5~pH6.8
目前六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一)細菌個體的生長繁殖方式:無性二分裂速度:20~30分鐘/代
三、細菌生長繁殖的規律目前七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二)細菌群體的生長繁殖細菌生長曲線小時細菌數目的對數目前八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遲緩期(lagphase)
最初培養1-4小時,菌體不分裂,但菌體增大、代謝活躍
對數期(logarithmicphase)
一般持續6-8小時。活菌數目呈對數直線上升。
細菌形態、染色、生理活性典型,對外界環境敏感
穩定期(stationaryphase)
細菌繁殖數與死亡數接近。
細菌形態、染色、生理活性改變,產生外毒素、抗生素、芽孢
衰退期(declinephase)
死亡數超過活菌數。細菌變長、腫脹、畸形、自溶細菌生長曲線特點目前九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四、細菌的代謝產物及意義(一)根據細菌具有不同的酶,對糖、蛋白質分解能力及分解后產生的產物不同用生化方法來鑒定細菌稱:細菌的生化反應目前十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甲基紅試驗(methylredtest,MR)機理:大腸桿菌產氣桿菌葡萄糖乳糖PH<4.5PH>5.4甲基紅指示劑呈紅色甲基紅指示劑呈桔黃色甲基紅試驗陽性甲基紅試驗陰性丙酮酸中性產物脫羧丙酮酸目前十一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
利用分解代謝的產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質合成產物毒素和侵襲性酶熱原質色素抗生素細菌素維生素
(二)合成代謝產物及醫學意義(重點)目前十二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毒素和侵襲性酶主要的致病物質,包括外毒素、內毒素、侵襲性酶熱原質
細菌合成的,使機體發熱的物質耐高溫,需蒸餾、吸附才可去除(二)合成代謝產物及醫學意義(重點)色素兩種:脂溶性、水溶性鑒定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目前十三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抗生素某些細菌、真菌、放線菌產生的能抑制和殺滅其它他微生物和腫瘤細胞的物質。如青霉素、鏈霉素等。功能:抗菌譜廣,廣泛用于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維生素
營養機體,可供人體吸收利用。如大腸埃希菌合成的維生素B,K,供人體吸收利用。(二)合成代謝產物及醫學意義(重點)目前十四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第二節細菌的人工培養一、培養基(culturemedium)人工配制適合于細菌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滅菌”目前十五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按照物理狀態分類:液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2-3%瓊脂0.3-0.5%瓊脂目前十六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二、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一)細菌在液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重點)沉淀生長混濁生長菌膜生長(大多數)(鏈狀菌)(專性需氧菌)目前十七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二)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菌落(colony):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出現由單個細菌生長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見的細菌集團意義:鑒別細菌、分離細菌菌苔(mossy):多個菌落融合形成的細菌集團目前十八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三、人工培養細菌的實際意義1.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標本增菌培養分離培養純培養生化鑒定顯微鏡觀察染色
初步診斷確定診斷診斷目前十九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標本青慶紅鏈紅青鏈慶密聚劃線接種培養藥浸紙片最敏感藥物治療目前二十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2.細菌的鑒定與研究例如:嗜肺軍團菌3.生物制品的制備結核桿菌(有毒)培養基(膽汁、甘油、馬鈴薯)卡介苗(BCG)接種13年230代目前二十一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第十章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劉瀟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高職高專護理目前二十二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學習目標掌握正常菌群、條件致病菌及菌群失調、消毒、滅菌、無菌操作的概念;掌握常見的消毒、滅菌、無菌操作的方法;了解細菌的分布及防護原則。目前二十三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
針頭上的細菌模式圖抹布和砧板上的細菌模式圖細菌種類多,繁殖快,適應環境的能力強,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群微小生物。了解細菌的分布對醫學生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預防醫院感染等具有重要意義。
前言目前二十四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一、細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土壤中的細菌土壤是細菌生存的天然場所(因為土壤中有水分、營養物質、空氣、一定的PH環境和溫度)。自然界中,以土壤的含菌量(種類)最多,土壤素有“天然培養基”之稱。土壤中的細菌多數為非病原菌,它們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動植物與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第一節細菌的分布目前二十五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使人致病的主要為球菌和芽胞桿菌,如炭疽桿菌、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可長期存活。所以,當人體創傷處污染泥土時,要嚴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感染。土壤中的病原菌從哪里來?土壤中僅有少數病原菌,它們來自人和動物體(糞、尿、痰、尸體等),多數病菌在土壤中很能容易死亡。目前二十六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2.水中的細菌土壤、空氣、動植物尸體、人和動物的排瀉物、工業及生活污水。通過水體傳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霍亂弧菌等。可引起消化系統傳染病,甚至爆發流行。因此,做好水的衛生學檢查對預防疾病至關重要。一、細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目前二十七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3.空氣中的細菌空氣中缺乏營養物質與水分,且受日光照射,細菌不易繁殖。但由于人群和各種動物的呼吸道及口腔中的細菌可隨唾液、飛沫散布到空氣中,極易造成疾病的傳播。細菌可隨塵埃漂浮在空氣中,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或醫院,空氣中細菌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多。一、細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目前二十八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常見的病原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鏈球菌、結核分枝桿菌、白喉棒狀桿菌及腦膜炎奈瑟菌等,可引起傷口或呼吸道感染??諝庵械姆侵虏【?,常可造成生物制品、藥物制劑及培養基的污染。因此,醫院的手術室、病房、制劑室、實驗室等要經常進行空氣消毒,并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和無菌技術進行醫療操作,以防止疾病的傳播及醫院感染。你知道嗎?目前二十九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正常人體的體表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存在著一定數量和不同種類的細菌,這些通常對人體無害甚至有益的細菌,稱為正常菌群(normalflora)。二、人體正常菌群及分布(一)正常菌群目前三十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生物拮抗作用:即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如大腸菌素可抑制痢疾桿菌生長;唾液鏈球菌產生的H2O2抑制腦膜炎球菌生長。
營養作用:大腸桿菌及乳鏈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葉酸及VitC、K等,供機體利用;雙岐桿菌產酸造成酸性環境可促進對VitD、Ca、Fe的吸收。免疫作用: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和佐劑的作用,可剌激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和成熟。正常菌群的生理意義目前三十一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正常菌群與人體間的平衡狀態,在某種特定條件下被打破,使原來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這些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稱為條件致病菌或機會致病菌。
(二)條件致病菌二、人體正常菌群及分布目前三十二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①機體免疫機能低下:如大面積燒傷,過度疲勞,受涼,長期患消耗性疾病。②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發生變遷:如外傷,手術,留置導尿管等使大腸桿菌進入腹腔、泌尿道或血液等。③不適當的抗菌素藥物治療導致菌群失調:如長期或濫用抗菌素治療。條件致病菌致病的特定條件目前三十三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菌群失調:指機體、菌群、環境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發生改變,導至體內正常菌群中各種細菌的數量和比例發生大幅度的變化,生態體系表現出的不平衡狀態。菌群失調癥:指嚴重的菌群失調使機體發生功能紊亂表現出明顯臨床癥狀者。菌群失調癥又叫菌群交替癥(二次感染)。菌群失調經常發生而菌群失調癥則少見?;级馗腥镜臋C體抵抗力很弱,細菌對抗菌素藥物不敏感,治療難度大,應嚴加預防,避免發生。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目前三十四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
消毒(disinfection):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殺死細菌芽胞。滅菌(sterilization):殺死物體上包括芽胞在內的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方法。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細菌一般不死亡。
無菌(asepsis):不含活菌的意思。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物體的操作方法,稱為無菌操作或無菌技術。進行微生物實驗、外科手術及醫療技術操作等過程,均需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
第二節消毒滅菌目前三十五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
熱力滅菌法分干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大類。在同一溫度下,后者效力比前者為大,這是因為:(1)濕熱的穿透力比干熱大;
(2)濕熱中細菌菌體蛋白較易凝固;(3)濕熱的蒸汽有潛熱存在。水由氣態變為液態時釋放出的潛熱,可迅速提高被滅菌物體的溫度。一、物理消毒滅菌法(重點)(一)熱力滅菌法目前三十六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1、濕熱滅菌法高壓蒸氣滅菌法:一種最常用、最有效的滅菌方法。利用密閉的容器加熱產生的蒸汽滅菌,通常103.4kPa(1.05kg/cm2)的蒸汽壓力下,容器內溫度可達121.3℃,維持15~30分鐘,即可達到滅菌的目的。凡耐高溫、耐潮濕的物品,如手術器械、敷料和一般培養基等,均可用此法滅菌。煮沸法:水溫100℃經5分鐘可殺死細菌繁殖體,常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細菌芽胞需煮沸1~2小時才被殺滅。水中加入2%碳酸氫鈉,可使沸點達105℃,既可促進殺滅芽胞,又能防止金屬器械生銹。(一)熱力滅菌法目前三十七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目前三十八頁\總數四十頁\編于五點流通蒸氣法:利用蒸籠或阿諾蒸鍋進行消毒。流通蒸汽法溫度不超過100℃,經15~30分鐘可殺死細菌繁殖體;把流通蒸汽加熱的物品放置37℃溫箱過夜,促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經流通蒸汽加熱,如此重復3次,可達到滅菌的目的,稱為間歇滅菌法,常用于不耐高溫的材料如培養基的滅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共享經濟模式下的物流服務合作協議
- 專業翻譯服務協議指南
- 行政公文的政策導向試題及答案
- 2025房產中介銷售合同
- 2025合法的多人勞動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與演變過程解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在社會福利中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學考試準備方案試題及答案
- 2025鄉村住宅設計與裝修合同書
- 2025年項目服務合同范本
- 西昌古詩文品讀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江蘇省小學科學實驗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
- 華僑城文旅項目商業計劃書
- 老年人誤吸的預防團體標準試題
- 2024網站滲透測試報告
- 電纜管廊敷設施工方案及流程
- 中風的早期識別和急救處理方法
- pets5歷年真題(口語)
- 2024年廣東省中山市教學共進聯盟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含答案)
- 《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標準
- 2024年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