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_第1頁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_第2頁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_第3頁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_第4頁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第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主要內容概述經濟因素與健康文化因素與健康社會生活環境與健康醫療保健制度與健康第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目的與要求掌握:社會因素的概念;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經濟發展水平與健康;文化對健康的影響;社會關系與健康;熟悉:社會階層與健康;社會制度與健康;醫療保健制度與健康;了解: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機制;居民營養與健康;文化的內涵;文化對健康影響的特征;人口發展與健康;第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概述一、社會因素的概念社會因素可稱為社會環境。環境可分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原生環境與次生環境兩部分,屬于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包括與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有密切聯系的諸因素,其中既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第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生物屬性:免疫、遺傳社人口

社會屬性:階層、婚姻、家庭、生育、交際、情感物質文明(經濟基礎):生產水平、國民收入、國民

文明

營養

會精神文明(上層建筑):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衛生服務、法律立法、倫理道德、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生活方式

因自然環境:生物生態、物理化學、地理氣候

環境素社會環境:公共關系、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第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在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影響下形成的人為環境(次生環境),可以是遭到人為破壞的環境,也可以是保護較好的環境。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社會制度、經濟狀況等。

次生環境也可以說是社會環境。第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機制

社會因素從兩方面影響人類健康:即軀體與心理,社會化與社會適應。社會因素中的非物質因素是通過一些生活事件引起機體的心理感受,而不是軀體感受來起作用的。第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社會因素感知覺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系統行為改變、情感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感知覺系統-社會因素作用的門戶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絡-社會因素作用的中介中樞神經系統-社會因素作用的控制器第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特征:1、作用的發散性(作用的非特異性、非明顯性)社會因素不像生物、理化因素那樣給軀體造成可觀察到的創傷,社會因素主要是心理上的創傷。社會因素不像一些生物因素那樣對機體的損傷有明顯的特異性。第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作用的持久性廣泛存在長期存在作用緩慢第1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交互作用一種社會因素可直接作用于機體,也可以其他因素為中介,或作為其他因素的中介。第1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經濟發展與健康

經濟發展與健康水平提高是雙向的關系,即經濟發展促進健康水平提高,而健康水平提高又促進經濟發展。第1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經濟發展促進人群健康水平提高

一般情況下,經濟發展可促進健康水平提高。第1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1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類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居民健康水平

第1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環境污染的加劇行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緊張因素加強社會負性事件增加社會流動人口增加第1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促進經濟發展健康狀況影響勞動力水平健康狀況影響資源的消耗第1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討論經濟發展與健康水平提高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系?為什么?第1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一是經濟增長與健康水平提高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或者說聯系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1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二是盡管富國與窮國在收入上的差距與日劇增,但二者健康水平的差距卻不斷縮小。因為,經濟增長并不意味著良好的社會福利和衛生政策以及資源的公平分配。第2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第三節文化因素與健康第2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概述(一)文化的概念

物質文化:

由人類生產活動產生的一切產物,包括發明、產品都屬于物質文化的范疇;

精神文化:

基于人類相互交流的語言、文字、觀念和在物質文化和人類活動基礎上發展派生出來的理論、文學與藝術、思想、習俗、宗教信仰、道德規范、教育和科技知識等則歸屬于精神文化。第2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文化的類型

按文化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可分為:第2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主文化—即居社會主導地位或具全社會性的文化。2、亞文化—即不居社會主導地位或不具全社會性的文化。3、反文化—即對現存社會思想文化持敵對態度的文化。其中又可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反文化。4、跨文化—即由于文化背景變化所形成的文化現象如移民文化、殖民地文化。第2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按文化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來看,可分為:第2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智能文化:它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能力的經驗總結。2、規范文化:它是人類明文規定的系列行為標準。3、思想文化:它是人類思維活動對客觀存在反映的精神產品。第2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不同文化類型對健康的作用模式P41(四)文化的特征

第一,歷史繼承性。

第二,相互滲透性。

第三,現實差異性。第2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思想意識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三大社會病態現象

(一)吸毒第2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性淫亂

常見表現形式:

1、賣淫、嫖娼

2、婚外性行為

3、婚前性行為:產生的原因是生理性成熟提前,社會性成熟延后,性健康教育滯后,西方性解放思潮影響。

4、同居性淫亂的危害:導致家庭解體、性病流行第2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自殺

1、分類和發生率:因為自殺是一種復雜的人類行為,任何分類都不全面。

美國在1974年將自殺行為分為三類:自殺意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1990年WHO公布的世界各國自殺率:最高是孟加拉(44.9/10萬);最低是埃及和尼加拉瓜(0.2/1萬);中國排名19,為17.1/10萬。第3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自殺分布特征:

世界各國均是“三高”現象,即

自殺率城市高于農村、男性高于女性、老年高于其他年齡。中國的自殺率為:

自殺率農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青年高于其他年齡。第3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自殺的社會因素

(1)婚姻狀況:自殺率離婚>未婚>在婚(2)職業:據稱在所有職業中,醫師、律師自殺率最高,在醫師中以精神科醫師最高,學生中以醫學生最高。(3)社會關系:惡化、社會支持減少、社會聯系喪失等。(4)精神刺激:親人去世、財產損失、失業、政治壓力等。第3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4、自殺的預防有針對性的對脆弱人群開展社會公益服務改革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建立公平競爭機制,為學生減負倡導新的就業觀念,拓展就業渠道對青年學生開展人生觀、世界觀教育與宣傳,提高其對問題的處理、承受和適應能力及時開展精神衛生咨詢第3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三、宗教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宗教給人以精神寄托宗教具有精神強制性不同的宗教對健康的影響不同第3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四、風俗習慣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1、概念:

風俗指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等,一般是對社會人群而言;

習慣指人們長期生活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傾向,一般是對個人而言。

第3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特征:廣泛性

習俗與人們的生活廣泛聯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地區性

習俗系傳統文化,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習俗。穩定性

習俗與人們的生產活動或某種心理需要相適應,故能長期存在。約束性

習俗系規范文化,對人們的行為有較強的約束力。第3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影響

有益于健康的習俗—提倡

不利于健康的習俗—改革第3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五、教育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教育對健康的影響主要從兩個方面:消費結構和閑暇時間: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消費結構和閑暇時間的安排不同,從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社會化和社會適應:人類通過不斷的接受教育,掌握生活技能,了解行為規范、社會角色等。從而實現社會化和適應社會。第3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據WHO的資料表明:

人均收入、有文化中年人比、醫務人員數、攝入熱量等四項指標與死亡率呈負相關,但相關的密切程度為有文化中年人比>攝入熱量>醫務人員數>人均收入。上述四項指標與平均壽命呈正相關,相關的密切程度仍以有文化中年人比居首位。說明教育的重要性。第3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另據1999年世界銀行對115個中、低收入國家的統計資料(表4.1):死亡率與期望壽命等健康指標與國民收入增加、婦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和新技術應用等相關因素之間歸因百分比分析,也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意義。第4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表4.1健康指標的歸因百分比

(1960-1990年)

健康指標國民收入增加婦女受教育新技術應用程度提高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173845

成年婦女死亡率下降204139

成年男性死亡率下降252748

女性期望壽命增加193249

男性期望壽命增加203050

總和生育率125830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1999

第4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四節社會生活環境與健康一、社會制度與健康1、作用的特點:雙向性、普遍性或穩定性、變異性、強制性2、作用的途徑:分配制度、衛生決策、人的行為第4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社會關系與健康1、社會支持與健康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是指人從社會網絡所獲得的精神與物質幫助。

影響社會支持的主要因素是人際關系,并通過人際關系影響健康。

人際關系是指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體現的情感氛圍。

例:美國1977年報導,對6928人前瞻觀察9年,發現人際關系(夫妻、親友、教友)強度與死亡率呈負的關系,表4.2第4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表4.2人際關系強度與死亡率(‰)的關系(n=6928)

年齡組人際關系指數(RI)RR

(歲)ⅠⅡⅢⅣ30-6.15.33.12.42.5

男50-30.818.212.19.63.260-6939.433.026.321.81.8

30-6.94.32.01.54.6

女50-15.38.04.97.32.160-6929.417.716.79.73.0

人際關系指數(RI)=∑RiTi

第4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人際關系的基本類型物緣關系:在直接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產品的交換與分配所形成的人際關系;血緣關系:由于人口的再生產所形成的人際關系;情緣關系:在兩種生產的準備與進行的過程中,由情感因素引起的人際關系;地緣關系:在兩種生產進行的過程中,由于居住地理上的接近而引起的人際關系;機緣關系:由于某種特殊的機遇把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相互關系。第4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人際關系的形成人際關系是人們依靠某種媒介,通過個體交往形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與人的關系。第4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人際關系形成的基本條件人的需要:是指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欲望,是人類對維持其個體生命和種族延續所必要的條件以及相應社會生活的反應。需要是人的行為產生的原因。第4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家庭與健康

(一)家庭的類型按家庭的縱向關系即代際結構分類:

我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如下:

1990年(%)一代戶12.6

二代戶68.8

三代及以上戶18.6第4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按家庭的縱向和橫向關系結構分類:

四川省九縣農村調查五類家庭的結構如下。

1984年(%)核心家庭單身家庭4.8

擴大家庭核心家庭59.4

簡化擴大家庭主干家庭17.8

異常家庭聯合家庭9.0

其他家庭9.0第4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我國家庭結構變化趨勢是:

核心家庭比例增大,聯合家庭比例下降,主干家庭雖有減少之勢,但還保留著相當的比例。第5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家庭的功能

養育子女、生產和消費、贍養、休息和娛樂四大功能,還有感情交流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功能也在發生變化。有的功能在減弱,有的功能在增強。第5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家庭功能的評定

1、APGAR家庭功能問卷

2、家庭環境量表(FamilyEnvironmentScale,FES):評價的家庭特征包括: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控制性等10個方面共90個條目。第5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家庭功能評定(FamilyAssessmentDevice,FAD):該量表包括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總的功能等7個方面共60個條目。第5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高危家庭的特征

1、殘疾者、精神病患者與嚴重病傷者的家庭;2、酗酒、吸毒者的家庭;3、受社會歧視的家庭;4、功能失調的家庭;5、單親家庭。第5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五)家庭生活周期P49

由于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和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所以,家庭生活周期中有的期與期之間界限不易劃分,有的期明顯延長。第5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社會階層與健康據研究認為:如果在貧困線之上,社會階層是比物質條件更為重要的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第5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劃分社會階層的方法:英國原來是按從事職業的重要性和技術性來劃分。

如表4-8劃分為六個階層,對健康的影響見表4.3,第5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表4.3英格蘭和威爾士不同社會階層的健康指標

指標ⅠⅡⅢNⅢMⅣⅤ1970-1972男性死亡率比778110411413715-64歲傳染病死亡率比6163888612619715-64歲癌癥死亡率比75809011311613145-64歲慢性病患病率男353141424752

(‰)女323640414946圍產期死亡率(‰)11.613.614.416.919.530.71980年新生兒體重≤2500克(%)5.35.35.86.67.38.1

第5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之后根據工作創造的價值、效益、工作的穩定性等。

新的社會階層排列:教師、警察、圖書館館長、保險商員工超過25人的經理、護士、銷售經理、電腦工程師、監獄官、理發師、營業員、助理護士、管道工、養路工、牙醫護士、醫療技工、貨車司機、油漆匠、裝飾工和木匠。第5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階層的劃分中國原來是劃分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后來,在一些研究工作中,對社會階層的劃分采用了如表4.4的方法,并作出了如表4.5,表4.6的分析。第6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表4.4社會階層分級標準

社會階層高中低

丈夫的教育程度:文盲√小學-中?!檀髮<耙陨稀陶煞虻穆殬I級別:辦事員√科級√處級及以上√家庭人均生活費:<20元/月√

20~50元/月√

>50元/月√家庭住房面積:≤8M2/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