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17年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17年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17年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17年南通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4頁共8頁2017年南通市中考模擬試卷語文(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22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14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實,真正值得欣賞和鍛造的是自我的氣質。氣質的形成與文學作品的閱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古人云:“凡有所學,皆成氣質”,多讀書是可以chuíliàn出一個人與眾不同的氣質的。翻動書頁,聆聽陽光的xùyǔ,欣賞落葉的輕舞;摩挲書本,體悟濃郁的親情,享受真摯的友誼A品味書香,追尋先哲的思想,觸摸生命的zhēndì——閱讀改變氣質,氣質改變人生。不但不能因一時之志而得意忘形,而且也不能以一時之失而沮喪萬分。讓我們手不釋卷,走進文學殿堂;▲,▲▲▲▲▲▲▲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內用正楷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2.請給A處橫線上添加合適的標點:▲。(1分)3.文段畫線句子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2分)▲▲▲4.通海中學擬舉行“文學與氣質”系列活動,請你參加。(8分)(1)根據上下文意思,圍繞主題,仿寫句子。(2分)讓我們手不釋卷,走進文學殿堂;▲,▲。(2)請你為本次活動另行設計兩個活動項目。(2分)活動1:舉辦“文學與氣質”主題報告會活動2:▲活動3:▲(3)文學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決定人的氣質,為此學校擬邀請南通籍青年作家丁捷于3月31日上午8點到報告廳為全校同學作“文學與氣質”主題報告,請你以學校的名義擬寫一則請柬。(4分)▲▲▲5.用課文原句填空。(8分)(1)萬里赴戎機,▲。(《木蘭詩》)(2)采菊東籬下,▲。(陶淵明《飲酒》)(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而現在,▲,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5)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應該擁有遠大的理想和強烈的自信心,就像李白《行路難》中所說的:“▲,▲”。(6)年輕人要有登高望遠的氣魄,面對未來,要有杜甫《望岳》中“▲,▲”的偉大心胸和博大情懷。二(63分)(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6~7題。(6分)夜歸丁卯橋①村舍許渾②【唐】月亮風靜夜,歸客泊巖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紫蒲③低水檻④,紅葉半江船。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注】①丁卯橋:地名。②許渾:字用晦,潤州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律詩尤佳,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檻:臨水的欄桿。6.根據詩歌內容填空。(2分)詩人夜歸看到了明月、巖石、木橋、▲、▲、水檻、紅葉、江船等景物。7.“橋響犬遙吠”表現了月下村舍怎樣的氛圍?試作簡要分析。(4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17分)諸葛亮傳①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人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樂毅①,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②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南中諸郡并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與為盟。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③十二年春,亮率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②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百姓安居,軍無私焉。相持百余日。④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③,斂以時服,不須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選自陳壽《三國志》,有刪改)【注】①樂毅:樂氏,名毅,戰國后期杰出的軍事家。②流馬: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③冢足容棺:墓坑剛夠容納棺材。8.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2分)亮率大眾由斜谷出9.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時人莫之許也(▲)(2)咸決于亮(▲)(3)亮每患糧不繼(▲)(4)是以分兵屯田(▲)10.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第②段畫線句子的意思。(3分)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錢難住了蓋世的英雄……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聽著歌聲,我感到陡然間長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這條灰白的鑲著野草的河堤上。他帶著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愛吃。爺爺提著一把大鐮刀,我提著一柄小鐮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來。“看我怎么割。”爺爺示范給我看。他并不認真教我,比畫了幾下子就低頭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勢很美,動作富有節奏。我試著割了幾下,很累,厭煩了,扔下鐮刀,追鳥捉螞蚱去了。不知何時,天上布滿了大塊的黑云。我幫著爺爺把草裝上車,小車像座小山包一樣。大堤彎彎曲曲,剛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陽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間沒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回頭看爺爺,爺爺的臉木木的,一點表情也沒有。河堤下的莊稼葉子忽然動了起來,但沒有聲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樣沒有聲音。很高很遠的地方似乎傳來了世上沒有的聲音,天地之間變成紫色,還有撲鼻的干草氣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氣。在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頂天立地的圓柱,圓柱飛速旋轉著,向我們逼過來,緊接著傳來沉悶如雷鳴的呼嚕聲。“爺爺,那是什么?”“風。”爺爺淡波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了腰。我們鉆進了風里,聽不到什么聲音,只感到有兩個大巴掌在使勁扇著耳門子,鼓膜嗡嗡地響。堤下的莊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齊倒伏下去。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風把車上半干不濕的茅草揪出來,揚起來,小車在哆嗦。爺爺的雙腿開始顫抖了,汗水從他背上流下來。夕陽不動聲色地露出來,河里通紅通紅,像流動著冷冷的鐵水。莊稼慢慢地直起腰。爺爺像一尊青銅塑像一樣保持著用力的姿勢。我高呼著:“爺爺,風過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車子,費勁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著不能伸直了。風把我們車上的草全卷走了,不、還有一棵草夾在車粱的榫縫里.我把那棵草舉著給爺爺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紅色還是綠色。“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天黑了,走吧。”爺爺說著,彎腰推起了小車。我舉著那棵草,跟著爺爺走了一會兒,就把它隨手扔在堤下淡黃色的暮色中了。(選自《萌芽》,有刪改)17.莫言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3分)▲▲▲18.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1)“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句中,“爬行”一詞表達上有什么作用?(2分)▲▲▲(2)品味“我們鉆進了風里”一句中“鉆”的妙處。(2分)▲▲▲19.請從語言表達和結構兩個角度分析文章畫線句的表達效果。(4分)▲▲▲20.閱讀全文思考:小說中“我”這個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請從描寫手法和人物塑造的角度說說它們的異同點。(6分)【甲】“爺爺,那是什幺?”“風。”爺爺淡淡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腰。……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天黑了,走吧。”爺爺說著,彎腰推起了小車。(選自莫言《大風》)【乙】等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著狗尾草的一片,他就問我:“這是什么?”我說:“谷子。”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我說:“是的。”我看到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鳥籠上的一頭谷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了。說:“這不是一樣的嗎?”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說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沒有,只有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選自蕭紅《<呼蘭河傳>節選》)▲▲▲三(65分,其中含寫字5分)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媽媽笑著對他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個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參考答案1.(3分)錘煉絮語真諦2.(1分);或“分號”3.(2分)將“不但”和“而且也”后面的內容交換位置。4.(1)(2分)要求圍繞另一個主題詞“氣質”,語意通順,格式一致即可。示例:讓我們日積月累,養成良好氣質。(2)(2分)示例:舉辦“文學與氣質”征文演講比賽;舉辦“文學與氣質”詩文誦讀大會。(3)(4分)示例:請柬丁捷老師:茲邀請您于3月31日上午8點到通海中學報告廳為全校同學作“文學與氣質”的主題報告。敬請光臨!通海中學2017年3月23日5.(8分)(1)關山度若飛(2)悠然見南山(3)煙籠寒水月籠沙(4)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6.(2分)庭院紫蒲7.(4分)寧靜。(1分)以聲襯靜(1分),用橋的輕微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寧靜(2分)。8.(2分)亮/率大眾/由斜谷出9.(4分)(1)贊許、贊同;(2)全都;(3)擔心;(4)因此。10.(3分)先主在永安病情危重(嚴重),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把后事囑托(托付)給他。(“病篤”、“屬”各1分,語意通順連貫1分)11.(4分)這段話補充交代了起初諸葛亮上表后主的內容:如果死了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錢;與上文遺命節儉入葬和下文“如其所言”相呼應;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清廉,豐富了人物的形象。12.(4分)(1)從“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或“因結和親,遂與為盟”)及“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可見諸葛亮的文韜武略;(2)從“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可見諸葛亮忠君愛國。13.(6分)(1)讀書可以引領一個人走向更大的智慧;(2)讀書可以培養人儒雅的氣度;(3)讀書可以厚重人的內涵。(6分,第三點原句照抄,內容正確,但沒有概括扣1分)14.(4分)運用了比喻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2分,只答講道理得1分),形象而有力地論證了讀書是智慧的行為,可以引領一個人走向更大的智慧(2分)。15.(4分)(1)剛強勇毅、不畏強暴、不畏艱險的品德(2分,答“使人變得剛強勇毅,不畏強暴,不畏艱險,從而淡定地面對生活呈現給自己的一切”給1分)(2)A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B有詩云:是真名士自風流(2分,各1分)16.(5分)示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病魔的搏斗中,他咬牙堅持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并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列舉事實來自名著且與觀點相符,語言通順,即可)17.(3分)(1)爺爺和“我”—起去割草;(2)遭遇大風;(3)與大風搏斗。18.(4分)(1)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爺爺的歌聲低沉有力、節奏緩慢。(2分)(2)寫出了風之大,表現了祖孫倆敢于面對大風的勇氣。(2分)19.(4分)語言表達上:畫線句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描寫了大風來臨前自然界的反應;用詞準確生動,富有變化。結構上:為下文寫祖孫與大風搏斗作鋪墊。20.(4分)以“我”的口吻講述故事,增強真實感;通過“我”在大風來臨前后的言行襯托爺爺的形象;表現祖孫情深,爺爺對“我”關心疼愛,“我”對爺爺敬愛依賴。(答出任意兩點即可)21.(6分)相同點:都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塑造了一個疼愛、愛護孫輩,對土地有深厚感情的祖父形象。(2分)不同點:甲段還運用了細節描寫,寫出了爺爺面對大風時的坦然鎮定、剛毅堅強。(2分)乙段塑造了一個豁達、慈祥的老人,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使“我”的童年自由自在、充滿快樂。(2分)22.略。建議切入分46分。【參考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