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0分)1.如圖為蘇美爾城邦烏爾城示意圖。據圖分析,該城()注:烏爾城主要由堡城和郭城兩個部分組成,堡城以塔廟為核心,塔廟殘高21米,高聳的塔廟象征著人與天的溝通。郭城圍繞著塔廟建設,內部的街道基本上是網格狀的、對稱的。?A.體現神權與君權統一 B.實行君主專制制度

C.是兩河流域交通樞紐 D.建筑技術水平高超2.《漢謨拉比法典》序言宣稱,巴比倫王國是由蘇美爾土地之神安努那克之王、天神安努、蘇美爾最高之神恩利爾、蘇美爾眾水之神埃亞之長子眾神之王馬都克等所有眾神護佑的、萬方最強大的、其根基與天地共始終的不朽王國。這一敘述旨在()A.闡明人與自然的關系 B.宣揚君權神授的理論

C.強化法律至上的理念 D.神化王國以鞏固統治3.大流士統治時期,“帝國境內各非波斯民族繼續保有其多數地方性政策”。中央政府在行使主權時,“給現存的地方政權以行政自由”,在一些行省還“保存有地方的法律,地方的度量衡制度,行政區的劃分,租稅的不可侵犯性和神廟與祭司集團的各項特權”。這一舉措()A.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B.阻礙了古代文明交流

C.尊重了各地發展的差異性 D.完善了地方官僚體系4.如圖為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殖民示意圖。據圖分析,殖民地的建立()

?A.標志著希臘完成了統一 B.推動了城邦體制的確立

C.促進了古希臘文明傳播 D.緩和了希臘的社會矛盾5.10世紀,拜占庭君士坦丁保市政法規定,豬肉經營者購買、屠宰和出售豬肉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使用的度量工具必須經市政官檢驗合格,并“蓋有市政官印章”;面包師也要“按照市政官所規定的制作面包的小麥的價格來決定所制作面包的重量”,他們的贏利受到嚴格的比例限制。這反映了城市管理者()A.積極維護封建專制統治 B.農本思想根深蒂固

C.強化規范穩定社會秩序 D.嚴格控制市民行為6.如圖為新航路開辟后,洲際間國際貿易(部分)簡圖。據圖分析,該貿易()

?A.替代了傳統的印度洋貿易 B.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C.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D.促進非洲完成了社會轉型7.“這個時期的作家贊頌人是“英雄般的’“神圣的’,是理智的、謹慎的,而非教會的神學家所告誡世人的那樣:因犯下原罪,所以人類本質上毫無價值。”“這個時期的作家”()A.強調人文主義 B.主張宗教改革 C.倡導理性主義 D.追求自由主義8.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后,不僅遭到了波蘭教會的迫害,而且也引起了羅馬教廷的驚慌。這主要是由于哥白尼()A.奠定了近代天文學基礎 B.否定了羅馬教皇的權威

C.證實了地圓學說正確性 D.挑戰了天主教的世界觀9.如圖為某世界史著作目錄節選。該部分主題應是()一、伊朗的立憲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產運動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國的辛亥革命A.民族民主運動高漲 B.國際秩序受到沖擊 C.社會主義革命興起 D.新興國家大量涌現10.西歐各國的資產階級從1830到1848年掀起一個又一個運動,從法國1830年革命開始,經過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一直發展到1848年的歐洲革命。從土地貴族手中進一步奪取權力,從而使西歐的革命和改革向縱深推進。其主要推動因素是()A.新航路開辟 B.早期殖民擴張 C.工業革命 D.馬克思主義誕生11.巴黎公社成立后,匈牙利的優秀工人弗蘭克爾擔任了勞動和交換委員會的委員,波蘭革命家東布羅夫斯基和符盧勃列夫斯基成為了國民自衛軍的將領和軍事指揮官。這說明巴黎公社()A.接受國際工人協會領導 B.踐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C.缺乏集中統一領導核心 D.體現無產階級專政性質12.馬克思指出:“一旦工廠制度達到一定的廣度和一定的成熟程度,特別是一旦它自己的技術基礎即機器本身也用機器來生產,一旦煤和鐵的采掘、金屬加工以及交通運輸業都在發生革命,總之,一旦與大工業相適應的一般生產條件形成起來,這種生產方式就獲得了一種彈力,一種突然地跳躍式地擴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銷售市場才是它的限制?!边@可以用于說明()A.世界市場形成的必然性 B.壟斷資本主義的擴張性

C.社會主義運動的必要性 D.產業技術革命的可能性13.如圖表為19世紀50至80年代歐洲人在非洲內陸的探險活動。這些探險活動()時間考察地區支持國家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贊比西河流域英國19世紀70年代中后期剛果河流域法國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東部非洲英國19世紀80年代中后期赤道森林英國A.拉開了瓜分非洲的序幕 B.說明英法之間沖突加劇

C.表明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D.便于列強全面入侵非洲14.1921年至1923年,蘇俄的重工業平均年增長率為48.3%,消費資料的平均年增長率為30.4%,谷物總產量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8%。這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社會主義工業化 D.農業集體化15.1943年,美國西雅圖的波音飛機制造廠中女工已占雇員的一半,往日的化妝品售貨員、美容師、女招待、香水瓶設計師或家庭婦女們,經過短期訓練便操作起車床、創床,或開起大吊車來。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羅斯福新政擴大了就業 B.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D.戰爭導致勞動力短缺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0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世界上有四大文明搖籃,文明的種子從這些地區傳播到全球各地。按照由東及西的次序排列,它們是:中國、印度次大陸、“肥沃的新月形地帶”和地中海地區?!《仍钌畹赜绊戇^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宗教生活,為東南亞整個文化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成分,并且直接或間接地將它的文化影響擴展到世界各地?!幾訹澳]巴沙姆《印度文化史》材料二:文明獨立發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點,大體來說,印度人重視宗教,中國重視倫理教化,希臘追求理性,羅馬人注重實用,埃及人講求來世。當然,這些特點不是絕對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則相互滲透。如佛教曾傳入中國、東南亞、日本和朝鮮,希臘人曾統治埃及和西亞,羅馬人曾領有東地中海和高盧等地區,并給這些地區的歷史發展以巨大影響?!幾躁探B祥《世界上古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任舉三例說明古代印度對人類文明的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古代文明交流的認識。?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從此處(馬尼拉)對中國和印度諸地進行的貿易,主要是來辦那些供應墨西哥和秘魯王國的貨物,這些貨物是:香料、各種中國絲織品和中國制品,特別是絲襪,我聽說每只船經常攜帶不少于五萬雙;大量的印度原料,如印花布和白洋布(這種布在美洲穿得很多);還有其他一些很精致的器物如金匠飾品等。這些飾品大多系馬尼拉城中的中國人制作的,因為據說至少有兩萬中國人常居該處,充當仆役、匠人或面包師。所有這些貨物均匯集于馬尼拉,從此處運往墨西哥王國的阿卡普爾科港口?!幾訹英]華爾特《1740-1744年環球航海記》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闡述。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825年,英國議會下院在討論修建曼徹斯特——利物浦城際鐵路議會法案時,有不少反對意見。

①(鐵路一修),造馬車的怎么辦?造馬具的怎么辦?還有車主、車夫、小酒店老板、馴馬師、馬販子,他們都怎么辦?連鄉紳們那舒服、漂亮的房產也會被糟蹋的。

②下院知不知道,機車以10~12英里的時速經過的時候,會產生多么大的噪音,冒多少黑煙。鋼鐵價格至少會翻番,甚至會用光。這將是人類能夠發明出來的最令人討厭的玩意兒。

③有人跟鄉紳們說,火車經過的時候,車頭冒出的黑煙,會熏死飛鳥。還有人說,機車太重,跑不起來;制造商則聽說,火車煙囪冒出火星,會燒壞他們的產品。老一輩的人擔心他們會被火車軋死;女士們害怕坐騎碰上火車會驚。據說奶牛都不會再產奶。——摘編自[英]弗朗西斯《英國鐵路史》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代表支持修建鐵路的一方擬定一份發言稿。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共產主義革命將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的革命,在這些國家的每一個國家中,共產主義革命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有較發達的工業,較多的財富和比較大量的生產力?!鞲袼埂豆伯a主義原理》(1847年)材料二:那時,1918年8月20日,只有俄國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而“蘇維埃政權”即全部國家政權歸工兵農代表蘇維埃,看來還只是(而事實上也只是)俄國的制度?,F在,1919年1月12日,不僅在以前沙皇帝國疆界之內的拉脫維亞、波蘭、烏克蘭,而且在西歐各國,無論是各中立國(瑞士、荷蘭、挪威),還是遭受戰禍的各國(奧地利、德國),都發生了聲勢浩大的“蘇維?!边\動。德國(作為一個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特別重要,特別有代表性)的革命一開始就采取了“蘇維?!毙问??!袑帯督o歐美工人的信》(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恩格斯對共產主義革命的理解。(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歐部分國家爆發“蘇維?!边\動的原因。(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從材料“堡城以塔廟為核心,塔廟殘高21米,高聳的塔廟象征著人與天的溝通”和所學知識可知,人與天的溝通反映出體現神權與君權統一,A正確;

BCD選項是對材料錯誤的理解,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蘇美爾文明,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蘇美爾文明,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答案】D【解析】材料“巴比倫王國是由蘇美爾土地之神安努那克之王、天神安努、蘇美爾最高之神恩利爾、蘇美爾眾水之神埃亞之長子眾神之王馬都克等所有眾神護佑的、萬方最強大的、其根基與天地共始終的不朽王國”宣揚巴比倫王國是眾神護佑的王國,以此來鞏固統治,D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人與自然關系,排除A;

宣揚君權神授的理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

古巴比倫王國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君主權力之上,排除C。

故選:D。

本題考查了古巴比倫王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古巴比倫王國,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答案】C【解析】A.材料強調的是地方擁有一定自主權,排除;

B.材料不涉及古代文明交流,排除;

C.根據材料“帝國境內各非波斯民族繼續保有其多數地方性政策”、“給現存的地方政權以行政自由”等信息分析可知,波斯帝國的這一舉措充分尊重各地發展的差異性,體現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點,C正確;

D.“完善”無從體現,排除。

故選:C。

本題側重于考查波斯帝國,解題關鍵信息是“帝國境內各非波斯民族繼續保有其多數地方性政策”、“給現存的地方政權以行政自由”等。

本題側重于考查波斯帝國,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4.【答案】C【解析】A.根據所學可知,古希臘是眾多城邦政治,珍視獨立自主,并未統一,排除A;

B.推動城邦體制的建立與古希臘自然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與對外殖民無關,排除B;

C.由“公元前8一前6世紀古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殖民示意圖”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古希臘人憑借自己的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殖民,以擴大影響,客觀促進了古希臘文明的傳播,故C正確;

D.材料無法體現緩和社會矛盾,排除D。

故選:C。

本題考查了古希臘文明,解答本題根據所學古希臘文明特征及擴張史實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古希臘文明,考查了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5.【答案】C【解析】材料“拜占庭君士坦丁保市政法規定,豬肉經營者購買、屠宰和出售豬肉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按照市政官所規定的制作面包的小麥的價格來決定所制作面包的重量”等體現政府通過立法加強對商人經營的管理,是強化規范穩定社會秩序的表現,故C正確;

A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

B題干不能體現,排除;

D.市民并不等同于商人,故排除D。

故選:C。

本題考查中世紀歐洲,依據材料“拜占庭君士坦丁保市政法規定,豬肉經營者購買、屠宰和出售豬肉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中世紀西歐,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難度適中。

6.【答案】B【解析】A.“代替了”說法過于絕對化,排除;

B.根據材料分析可知,三角貿易使得歐洲大獲其利,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B正確;

C.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

D.列強的殖民擴張有利于歐洲的社會轉型,但是“完成”說法過于絕對化,排除。

故選:B。

本題側重于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解題關鍵信息在于對圖中三角貿易的把握。

本題側重于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7.【答案】A【解析】A.根據“人”“英雄般的’“神圣的’、“是理智的、謹慎的”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對人的贊美和歌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A正確;

B.材料無關宗教改革,排除;

C.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D.材料不涉及自由,排除。

故選:A。

本題側重于考查文藝復興,解題關鍵信息是“人”“英雄般的’“神圣的’、“是理智的、謹慎的”。

本題側重于考查文藝復興,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8.【答案】D【解析】從材料“不僅遭到了波蘭教會的迫害,而且也引起了羅馬教廷的驚慌。”和所學知識可知主要是哥白尼的學說挑戰了天主教的世界觀,D正確;

ABC選項是對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哥白尼和伽利略,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哥白尼和伽利略,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9.【答案】A【解析】從材料“一、伊朗的立憲革命;二、印度的自主自產運動;三、青年土耳其革命;四、中國的辛亥革命”可知,討論的都是亞洲國家的革命運動,而且從革命性質上來講,基本上屬于資產階級革命,A正確;

BCD選項不符合題干特征,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0.【答案】C【解析】依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題干“從法國1830年革命開始,經過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一直發展到1848年的歐洲革命。從土地貴族手中進一步奪取權力,從而使西歐的革命和改革向縱深推進”是工業革命影響在政治領域的反映,故C正確;

AB均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

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故排除D。

故選:C。

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依據材料“從法國1830年革命開始,經過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一直發展到1848年的歐洲革命”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難度適中。

11.【答案】B【解析】A.說法不符合史實,巴黎公社并未接受國際工人協會的指導,排除;

B.根據“匈牙利的優秀工人弗蘭克爾擔任了勞動和交換委員會的委員,波蘭革命家東布羅夫斯基和符盧勃列夫斯基成為了國民自衛軍的將領和軍事指揮官”等信息分析可知,巴黎公社政權建立后,匈牙利人、波蘭人擔任重要職位,這體現了巴黎公社踐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B正確;

C.與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

D.材料重點強調他國國籍的工人和革命家擔任重要職務,并不是強調無產階級專政性質,排除。

故選:B。

本題側重于考查巴黎公社,解題關鍵信息是“匈牙利的優秀工人弗蘭克爾擔任了勞動和交換委員會的委員,波蘭革命家東布羅夫斯基和符盧勃列夫斯基成為了國民自衛軍的將領和軍事指揮官”。

本題側重于考查巴黎公社,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12.【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一旦與大工業相適應的一般生產條件形成起來,這種生產方式就獲得了一種彈力,一種突然地跳躍式地擴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銷售市場才是它的限制”可知,馬克思強調的是隨著工廠制度和機器生產的發展,資本主義急需原料和市場,這就促使列強對外侵略擴張,開辟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進而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因此材料可以用來研究世界市場形成的必然性,故A項正確;

從材料可以看出當時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處于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故B項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相關知識,故C項錯誤;

從材料可以看出當時工業革命即產業技術革命已經展開,屬于工業革命的影響,故D項錯誤。

故選:A。

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一旦與大工業相適應的一般生產條件形成起來,這種生產方式就獲得了一種彈力,一種突然地跳躍式地擴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銷售市場才是它的限制”,結合工業革命的影響和世界市場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原因,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3.【答案】D【解析】根據19世紀50至80年代歐洲人在非洲內陸的探險活動可知,材料反映了英法兩國借探險名義對非洲內陸加強了解,為其殖民侵略作準備,故D項正確;

探險并未拉開瓜分非洲序幕,排除A項;

材料并未直接反映英法沖突,排除B項;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形成,且材料僅涉及非洲區域,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結合19世紀50至80年代歐洲人在非洲內陸的探險活動及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14.【答案】B【解析】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促進了生產力發展,B正確;

1921年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被廢除,排除A;

CD均是1927年后,斯大林時期,排除。

故選:B。

本題考查了新經濟政策,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新經濟政策,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5.【答案】D【解析】從材料“1943年,美國西雅圖的波音飛機制造廠中女工已占雇員的一半”明顯可以看出是戰爭時期,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男人上戰場,導致勞動力短缺,D正確;

ABC選項不符合題干的特征,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6.【答案】【小題1】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于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杰出的貢獻是發明了世界通用的記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后來先后傳入中國,朝鮮,日本,泰國,緬甸等地。【小題2】認識:世界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樣性,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各種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共處,求同存異是交融互鑒的基本原則?!窘馕觥勘绢}主要考查了古印度文明及古代文明的交流,第一問結合所學古印度文明的成果及影響進行分析;第二問為開放性試題,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圍繞古代文明的特征及如何看待等方面分析即可。

本題主要考查了古印度文明及古代文明的交流,考查了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考生應有扎實的基礎知識。

17.【答案】論題:根據材料主旨可以看出,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對世界文明的影響,因此可以提出觀點:新航路開辟以及殖民擴張推動了歐亞地區經濟的發展。

闡述: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新航路開辟以及殖民擴張的史實,強調兩者的積極方面的作用,如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擴張及中國農耕經濟的繁榮發展推動了以馬尼拉為中轉站的轉口貿易,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刺激了中國商品經濟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玉米、甘薯等新物種在中國傳播,改變了中國農作物結構,刺激了人口增長,給美洲帶來災難,給西班牙帶來巨額財富;最后進行總結,總之,“馬尼拉帆船貿易”引起了歐亞美大陸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變化,促進了全球化。

故答案為:

論題:新航路開辟以及殖民擴張推動了歐亞地區經濟的發展。

闡述: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擴張及中國農耕經濟的繁榮發展推動了以馬尼拉為中轉站的轉口貿易,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刺激了中國商品經濟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玉米、甘薯等新物種在中國傳播,改變了中國農作物結構,刺激了人口增長給美洲帶來災難:給西班牙帶來巨額財富??傊?,“馬尼拉帆船貿易”引起了歐亞美大陸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變化,促進了全球化?!窘馕觥勘绢}考查了新航路開辟,解答本題根據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考查了考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以及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18.【答案】本題較開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據材料時間“1825年”可概括出是工業革命時期,因此可從工業革命后,英國生產能力提高,需要提升交通運輸能力以獲取更多的原料和輸出更多商品。曼徹斯特作為重要工業城市,修建至利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