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03月二季重慶大渡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圖片可自由調整大小)題型123總分得分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300題)1.下列不屬于“江南三大名樓”的是:A.閱江樓B.黃鶴樓C.岳陽樓D.滕王閣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江南三大名樓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所以不屬于“江南三大名樓”的是閱江樓。閱江樓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國都南京城西北獅子山開始建一樓閣,現位于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因此,選擇A選項。B項: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峰嶺之上,始建于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國家5A級旅游景區。因唐朝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千古絕句,名揚四海。B項不符合題意。C項: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的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因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而著稱于世。C項不符合題意。D項: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屬于中國古代皇家歌舞樓閣,后因初唐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名揚天下,存世千年。D項不符合題意。四大名樓:特指山西永濟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岳陽樓。2.工人:農民:公民

A.學生:老師:學校

B.冰箱:櫥柜:家電

C.硬盤:顯卡:電腦

D.圖書:期刊:出版物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工人與農民是并列關系,且工人和農民都是公民,前兩個詞與第三個詞是種屬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學生和老師是并列關系,但學校只是學生和老師學習、工作的場所,不是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冰箱和櫥柜是并列關系,且冰箱是一種家電,但櫥柜并不是一種家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硬盤和顯卡是并列關系,且二者都是電腦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圖書和期刊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出版物,二者是并列關系,且前兩個詞與第三個詞為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FelixdidnotfeelthearrangementsMissBohunhadmadeweresatisfactorybecause________.

A.hedidn'tlikestudyingatMissBohun's

B.hehatedtostaywithMr.Posthorn

C.heknewMissBohunasdisappointedinhim

D.hecouldnothaveregularlessons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的問題是“費利克斯覺得波鴻小姐所作的安排并不令人滿意,因為”。A選項“他不喜歡在波鴻老師家學習”;B選項“他討厭和波斯頓先生待在一起”;C選項“他知道波鴻小姐對他很失望”;D選項“他不能定期上課”。根據主題句可知,菲利克斯認為波鴻小姐這樣的安排讓他每天只能待在臥室里,是走不遠的。

故正確答案為D。4.地中海:陸間海A.地黃:懷慶地黃B.定音鼓:樂器C.電纜:導電線芯D.禮器:青銅鼎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現兩者存在種屬關系。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地中海屬于陸間海的一種。A項,懷慶地黃屬于地黃,但詞項間順序顛倒,與題干不一致。B項,定音鼓屬于樂器的一種,與題干關系一致。C項,導電線芯是電纜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青銅鼎屬于禮器,但詞項間順序顛倒,與題干不一致。故本題選B。5.“公司董事會對生產廠長提出的關于在下個月削減產量,進行質量整改,待產品質量穩定后再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建議予以否決。”公司董事會對生產的態度是:A.增加產量B.進行質量整改,提高產量C.增加產量,不進行質量整改繼續生產D.削減產量但不進行質量改革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描述“董事會對生產的態度”的關鍵信息。根據“董事會對生產廠長提出的……建議予以否決”可知,董事會的意見與生產廠長意見相反,廠長的建議是“削減產量,進行質量整改,待產品質量穩定后再進行大規模生產”,因此,董事會的態度應該增加產量,不整改質量,無需等待質量穩定再進行大規模生產。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符合上述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6.以下哪項最能使試驗結果變得更可靠?

A.讓芹菜在靜置過程中充分接受陽光照射

B.在清水中加入無營養的甜味素做對照實驗

C.在準備試驗材料時保留芹菜的根部

D.用儀器測定葉片的糖分含量以代替品嘗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實驗設計。

第二步,基于研究養分是否可以通過芹菜的莖葉進行傳輸,來評價使試驗結果變得更可靠的手段:

A項,只要兩組芹菜在靜置過程中接受了相同的陽光照射強度即可保證結果可靠,排除A項;

B項,在清水中加入無營養的甜味素做對照實驗,則無清水做對照組,無法確定最終的甜味是否為養分通過芹菜的莖葉進行傳輸,而可能是芹菜自然生長的結果,排除B項;

C項,在準備試驗材料時保留芹菜的根部,可以使芹菜更好的生長,有利于試驗的成功,但對結果可靠的影響有限,排除C項;

D項,用儀器測定葉片的糖分含量以代替品嘗,可以使得試驗數據更加精準可靠,消除人的主觀影響,而且還能檢測到人的味覺感知不到的微小變化,可使得試驗結果變得更可靠。

因此,選擇D選項。

7.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等人,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貢獻。下列關于鋰電池說法錯誤的是(

)A.鋰電池的發明者是愛迪生B.鋰電池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通常是不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是可以充電的C.由于鋰的化學性質很活潑,鋰電池中負極材料一般都是鋰以及化合物,正極材料為其他物質D.鋰電池安全系數很高,一般不會發生爆炸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A項正確,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最早出現的鋰電池來自于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B項正確,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通常是不可充電的,且內含金屬態的鋰。鋰離子電池不含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C項錯誤,鋰離子電池常用的正極材料有錳酸鋰,鈷酸鋰,磷酸鐵鋰以及三元材料等,常用的負極材料包括碳材料及硅基材料等。D項正確,鋰離子電池一般內設有三重保護機構。一是采用開關元件,它的阻值隨電池內溫度的上升而上升,當溫度過高時會自動停止供電;二是選擇適當的隔板材料,當溫度上升到一定數值時,隔板上的微米級微孔會自動溶解,使鋰離子不能通過,電池內部反應停止;三是設置安全閥,電池內部壓力上升到一定數值時,安全閥自動打開,保證電池的使用安全性。故鋰電池的安全系數比較高,不容易發生爆炸。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8.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一般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在高山永久積雪地區,冰川的融水是河流補給的重要水源。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這是因為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就會增多,所以湖泊的水位也會隨之升高。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C項D項均為干擾選項,不當選。

在高山永久積雪地區,冰川的融水是河流補給的重要水源。冰川的消融量隨氣溫的升高而增加,一年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夏季,因而徑流量也以夏季為最大。冬季封凍,許多小河斷流,徑流量最小。因而多年冰雪融水具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一些內陸河,主要靠天山、昆侖山、祁連山等山地冰川融水補給的。

9.某甲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刑滿釋放后4年內,他又犯強奸罪,某甲構成累犯。(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罰及其具體運用知識。第二步,根據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五條,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因此,本題正確。10.今年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強調,各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層層加碼,不能過度防疫。下列舉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甲市決定設立卡哨,禁止車輛進出該市

B.乙市叫停了即將舉行的萬人廣場舞活動

C.丙市征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用于核酸檢測

D.丁市規定進入公共場所必須出示健康碼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A項錯誤,國務院發布會的要求是“不能層層加碼,不能過度防疫”。甲市在無嚴重疫情情況下,“禁止車輛進出該市”屬于不合理的措施,對市民的正常生活影響嚴重,是“過度防疫”的舉措。

B項正確,在疫情未完全解除的情形下,“萬人活動”涉及人員太多,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乙市“叫停了萬人廣場舞活動”,是避免大量群眾聚集的疫情防控合理舉措。

C項正確,根據《憲法》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因此,丙市臨時征用公共設施用于核酸檢測,是疫情期間對公共資源的合理調配。

D項正確,丁市“公共場所必須出示健康碼”是全國通用的疫情防控措施。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11.(

)應當根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的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應急隊伍,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A.交通管理機構

B.交通運輸企業

C.公路管理機構

D.公路經營企業參考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其他。

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公路管理機構、公路經營企業應當根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的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應急隊伍,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故正確答案為CD。12.A.④-②-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④-②-⑤-①-③D.②-④-⑤-③-①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事件順序。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人們建造家園”的過程展開論述。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②和事件④,面對一片荒原,人們打算在這里用自己的雙手建造家園,然后是開始建房,有了房子的雛形,因此事件②應在事件④之后。同時容易判斷事件③和事件⑤,房子蓋好之后,應該在房子周圍栽種樹木,事件⑤應在事件③之前。而隨著栽種的樹木長大成林,周圍環境變得更加美好,事件①應在事件③之后。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根據第一步得到的結果可以判斷只有B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B。13.《三國演義》開篇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這句話未必準確,因為:A.事物的發展需以條件為前提B.事物的本質不以時間為轉移C.事物的質變是從量變開始的D.矛盾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和排除法解題。排除B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分了的合,合了又分,那顯然是以時間為轉移的。題干雖說“未必準確”,但也承認其有某種正確的可能性。該項錯誤。排除C項。從量變到質變是需要積累的,而分了合,合了分如何有量變積累的過程,題干顯然并未體現。排除D項。矛盾雙方是可以相關轉化的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可以體現,但別忘了題干還說其未必準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說出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必然因素,但是卻忽視了發展過程中,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常常要取決于條件是否成熟。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第二步,《三國演義》認為,“天下大勢”中“分”與“合”的歷史發展本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然而由唯物辯證法可知,發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個過程并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即事物的本質不以時間為轉移。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

此題為爭議題。

若破題的重點落在“分”與“合”上: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分”與“合”就是發展變化的一種體現。而題干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正確,原因就是這種變化發展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可以,符合A項的表述。

若破題重點落在“久”上:題干表述為時間久了事物本質就會發生變化,由“合”到“分”,由“分”到“合”。如果這種說法不正確,則說明時間長短不是事物本質變化的因素,符合B項的表述。

C無關選項,D的說法說明題干正確,故都不選,答案在AB之間。

再回到題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強調“久”字的意味更濃一些,側重點在時間對事物本質的影響上,故粉筆題庫傾向性答案為B。故正確答案為B。14.雖然知識產權本質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識壟斷,但是由知識產權引起的知識壟斷情形中的“壟斷”含義與傳統的反壟斷法中“壟斷”的含義有很大區別。由知識產權引起的“知識壟斷”,主要是指知識產權法授予的排他權;如果這種排他權導致了相應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壟斷,那么,“知識壟斷”也包括這種市場壟斷的后果。無論權利人對該種排他權“濫用”與否,都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權利人利用排他權逐漸控制相應的產品市場、造成反競爭的后果,二是并沒有控制市場、沒有造成反競爭的后果。而前一種正是反壟斷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A.排他權會導致知識壟斷

B.反競爭是由濫用知識產權引起的

C.知識產權本質上就是知識市場壟斷

D.法律應對造成市場壟斷的知識產權進行干預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細節判斷題,在理解文段的基礎上做一一對應。A項為偷換語態,文段以“如果”為標志提出假設,而A項直接將其偷換為既成事實,故排除;B項為無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濫用知識產權,故排除;D項,文段最后一句提出的只是一種可能性,并不是絕對,故排除;C項與文段首句對應,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月《“反知識壟斷”:超越IT領域看》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如果該種排他權……”是假設性語氣,而A項是確定性語氣,屬于偷換語氣。B項對應“權利人利用排他權逐漸控制相應的產品市場,造成反競爭后果”,屬于偷換概念。C項對應“雖然知識產權本質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識壟斷”“如果該種排他權導致了相應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壟斷,那么,“知識壟斷”也包括這種市場壟斷的后果”,“知識壟斷”并不等于“知識的市場壟斷”,屬于偷換概念。D項對應“一是權利人利用排他權逐漸控制相應的產品市場,造成反競爭后果……而前一種正是反壟斷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由提問方式可知,本題考查對細節信息的查找與推斷。抓住選項中的觀點,根據文段中對應內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由“由知識產權引起的‘知識壟斷’”可知,引起知識壟斷的是知識產權,而非排他權。

B項,由“前一種正是反壟斷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可得出。

C項,由“知識產權本質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識壟斷”可知,“就是知識的市場壟斷”說法錯誤。

D項,由“無論權利人對該種排他權‘濫用’與否,都存在兩種可能……造成反競爭的后果”可知,反競爭并不都是濫用知識產權引起的。

故本題選B。15.科學研究表明,原來太陽是一個能量輸出不斷變化的天體,正是這些變化,才引起了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狀態的強烈擾動。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斷:

A.太陽是一個能量輸出不斷變化的天體,它的變化導致空間天氣的變化

B.太陽能量輸出的不斷變化,引起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狀態的強烈擾動,這是造成嚴重災害的根本原因

C.太陽能量的不斷輸出,將引起地球空間環境發生急劇變化

D.太陽能量的不斷變化,是造成自然災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太陽是一個能量輸出不斷變化的天體,正是這些變化,才引起了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狀態的強烈擾動”,符合文意,正確。B項“造成嚴重災害”、C項“引起地球空間環境發生急劇變化”和D項“造成自然災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均無中生有,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16.如圖所示,A、B兩個箱子疊放在一起,爸爸和小明分別用大小為F的恒力用力拉,使兩個箱子沿水平做勻速直線運動:爸爸個子高,著力點在A箱子上,小明個子矮,著力點在B箱子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無論是爸爸還是小明拉箱子,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為FB.無論是爸爸還是小明拉箱子,箱子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C.爸爸拉箱子時,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為0,箱子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為FD.小明拉箱子時,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為F,箱子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因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可以看作一個整體。由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可知,箱子受力平衡,故不論爸爸拉箱子還是小明拉箱子,箱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均為F。當爸爸拉箱子的時候,F作用在A上,為保持B勻速運動,則A、B之間有與地面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為F的摩擦力作用在B上。當小明拉箱子時B箱受拉力與地面摩擦力兩者平衡,故與A之間沒有摩擦力。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本題考查物理學中的受力分析問題。第二步,分別分析兩種情況下A、B兩物體的水平受力情況。①爸爸拉箱子:首先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箱子只受到拉力F和B對A的摩擦力,因為整個系統在做勻速運動,所以f1=F;其次,分析B,A與B之間的摩擦力是一對反作用力,即A對B的摩擦力f2=f1=F,因為做勻速運動,所以地面對B的摩擦力f3與f2是一對平衡力,所以f3=f2=f1=F。②小明拉箱子:小明拉箱子的力作用到B上,B只受到拉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因為在做勻速運動,所以f4=F。由于A也在做勻速運動,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所以兩者之間沒有作用力。第三步,分析選項。A項:小明拉箱子時,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為0,排除;B項:無論誰拉箱子,地面對B的摩擦力均為F,正確;C項:爸爸拉箱子時,箱子A收到的摩擦力為F,箱子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為F,排除;D項:小明拉箱子時,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為0,箱子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17.樹:柏樹:松樹:雪松

A.車:汽車:火車:動車

B.法:刑法:民法:公民

C.花:梅花:梨花:香梨

D.牛:水牛:黃牛:牛黃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柏樹和松樹都是樹的一種,柏樹和松樹是并列關系,雪松是松樹的一個品種,雪松和松樹之間是種屬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

A項:汽車和火車都是車的一種,汽車和火車是并列關系,動車是火車中速度較快的一種,動車和火車之間是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刑法和民法都是法的一種,刑法和民法是并列關系,但公民是民法的管理對象,二者非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梅花和梨花都是花的一種,梅花和梨花是并列關系,但香梨并不是梨花的一種,二者非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水牛和黃牛都是牛的一種,水牛和黃牛是并列關系,但牛黃是黃牛身體中的一部分,二者屬于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8.對于春秋時期的某國,如果倉廩實或衣食足,則民知禮節或知榮辱。如果民知禮節或知榮辱,則或者國富,或者民強。如果民強,則百業興。

事實上該國并非國富,而且并非百業興。由此可推出:

A.該國倉廩實但并非衣食足

B.該國并非倉廩實但衣食足

C.該國倉廩實且衣食足

D.該國并非倉廩實且并非衣食足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推理,選出能夠推出的一項,分析發現,題干中存在關鍵詞“如果……那么……”,可知本題考查假言命題的推理,嚴格按照其推理規則進行推理,可直接得出答案。題干的邏輯關系可整理如下:①倉廩實或衣食足→知禮節或知榮辱→或者國富或者民強;②民強→百業興。題干已知“并非百業興”,則否定了②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民強”;再結合題干已知條件“并非國富”,則否定了條件①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倉廩實且并非衣食足”。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關聯詞“如果……則……”等,確定為翻譯推理。

第二步,翻譯題干。

①倉廩實或衣食足→知禮節或知榮辱

②知禮節或知榮辱→國富或民強

③民強→百業興

④?國富且?百業興

由①、②遞推可得:⑤倉廩實或衣食足→國富或民強

第三步,進行推理。

“?百業興”是對③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民強”;

“?民強”且“?國富”是對⑤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倉廩實或衣食足)”,即“?倉廩實且?衣食足”。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

①倉廩實∨衣食足?知禮節∨知榮辱;②知禮節∨知榮辱?國富∨民強;③民強?百業興。

由題干還知,—百業興,—國富。這為事實信息。

第二步:根據題干事實得出結論。

由結論③的逆否命題可知,—百業興?—民強。

由摩根規則結論②的逆否命題可知,—國富∧—民強?—(國富∨民強)?—知禮節∧—知榮辱。

由結論①的逆否命題可知,—知禮節∧—知榮辱?—倉廩實∧—衣食足。

故正確答案為D。19.工作并不是一種必要的痛苦,相反,它是愉悅和價值的內在來源。工作并不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有大量的內在價值。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A.如果沒有認識到工作的深刻意義,那么工作就變成了一種痛苦;如果認識到工作的深刻意義,那么工作就變成了一種快樂B.如果沒有認識到工作的深刻意義,那么工作就失去了它真正的價值;如果認識到工作的深刻意義,那么工作就會讓你實現自身的價值C.只有認真端正工作的態度,才能體會工作的價值,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D.只有深刻理解工作的態度,才能快樂地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屬于中心理解題。根據題干:工作是“愉悅和價值的內在來源”“有大量的內在價值”可以判斷主題是端正工作態度的積極意義。C項符合文意。A、B兩項表述片面;D項的“最大限度”從題干中無法推出。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一共兩句話。第一句提出工作不是一種痛苦,而是愉悅和價值的內在來源,第二句表述我們要看到工作能讓我們實現自身價值。文段是并列結構,主旨是對兩句話的歸納概括,重在講述工作是愉悅和價值的內在來源,工作能實現自身價值。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的準確歸納概括,能體現文段的主要意思。因此,選擇C選項。20.下列選項對烹飪方式的解釋表述正確的是:

A.煸——將食物放在沸水中燙

B.煨——將各種食物混合加水煮

C.燴——用小火將食物慢慢地煮

D.焗——利用蒸汽使密閉容器中的食物變熟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A項錯誤:煸,是原料投入鍋中后中火熱油不斷翻炒至原料干香滋潤而成菜的烹調方法,是一種較短時間加熱成菜的方法。

B項錯誤:煨,是用小火(文火)慢慢地煮的烹調方法。

C項錯誤:燴,是指把米飯等和葷菜、素菜混在一起加水煮;也指炒菜后加少量的水和芡粉的一種烹飪方法。

D項正確:焗,是利用蒸汽使密閉容器中的食物變熟的烹調方法。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烹飪方式。

第二步,食物中有水分,將食物密封后加熱,食物中的水分變成水蒸氣,利用蒸汽使食物變熟,這種烹飪方式就是焗。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聯想法解題。考生可以結合生活中聽過的菜名來判斷烹飪方式。例如我們常吃的焗飯、瓦罐煨湯、大燴菜、干煸豆角等,聯想一下這些菜是怎么做的,再與選項描述進行對比。A項正確。焗是一種烹飪方法,利用蒸汽使密閉容器中的食物變熟。

B項錯誤。煨是用小火將食物慢慢地煮。

C項錯誤。燴是將各種食物混合加水煮。

D項錯誤。煸是把菜肴放在熱油里炒到半熟,以備再加作料烹熟;焯是將食物放在沸水中燙。

故本題選A。21.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物品,是維持社會正常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因此關于鹽的一切滲透到社會文明史的各個層面,也受到各個領域專家的高度重視。如經濟史學者重視鹽運和鹽產的研究,而生態環境史研究者則注重鹽產資源的考察。其他與鹽相關的社會文化現象,如鹽母傳說、鹽泉祭祀、鹽神崇拜、鹽業禁忌、鹽場節俗等,都被社會史學所關注。根據上述文字,作者主要講述的是:A.鹽滲透到文明史的各個層面,經濟史學者從經濟的角度研究鹽產和鹽運。B.鹽滲透到文明史的各個層面,生態環境史學者重視考察鹽產資源C.鹽因關乎民生,滲透到文明史的各個層面,受到不同領域專家的重視D.與鹽相關的諸多社會文化現象,之所以受到各個領域專家重視是因為鹽關乎社會文明與發展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鹽是重要資源,滲透到社會文明史的各個方面,受到各個領域專家的高度重視。第二句通過“如”舉例論證經濟史學者、生態環境史研究者、社會史學對鹽的重視。因此文段是“總-分”結構,文段首句是主旨句。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A項和B項:“經濟史學者對鹽的研究”“生態環境史學者對鹽的研究”,表述片面。D項:“各個領域專家重視”與文段尾句“受到社會史學的關注”表述不一致。22.袁某在境外就醫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應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勞動法常識。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四)在境外就醫的。”因此,袁某在境外就醫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故表述錯誤。23.下列刑罰中,不屬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罰金

C.剝奪政治權利

D.沒收財產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刑法》第三十三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根據《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可知,管制不屬于附加刑,屬于主刑。A項錯誤,但與題意相符,當選。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罰金,是指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屬于財產刑的一種。在中國刑法中是一種附加刑。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C項: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人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剝奪政治權利是一種資格刑,它以剝奪犯罪人的一定資格為內容。從《刑法》規定看,剝奪政治權利是附加刑。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D項:沒收財產,是指剝奪犯罪人個人財產,無償收歸國有的一種刑罰方法。財產刑的一種。在中國刑法中是一種附加刑。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24.公民道德不涉及公共領域。(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道德知識。

第二步,公民道德是關涉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的道德要求,體現的是對社會公共生活秩序及其公正性的追求。公民道德是對公民這一社會主體身份的道德要求,每個公民必然就是一個個體的人,并且在現代社會中,個體道德以公民道德為其基本內容。所以,公民道德是涉及公共領域的道德要求。

因此,本題錯誤。

25.下列屬于罪刑法定原則內容的有:A.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B.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后法C.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D.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參考答案:ABC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第二步,A項: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定罪、處罰都以成文法為準,排斥習慣法。故正確。B項: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后法。是指犯罪及其懲罰必須在行為前預先規定,刑法不得對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為進行追溯適用,這一要求也被稱為禁止事后法。故正確。C項: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類推解釋,是指對于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適用有類似規定的其他條文予以處罰。類推解釋實際上是對事先在法律上沒有規定要處罰的行為進行處罰,屬于司法恣意地對國民的行動自由進行壓制。因此,對刑法的適用應嚴格適用,而不能類推適用;對刑法的解釋也應當嚴格解釋,而不能類推解釋。故正確。D項: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刑罰法規的適當,包含刑法明確性、禁止不確定刑和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三項內容。刑罰法規應當明確、確定和適當。故正確。因此,選擇ABCD選項。26.印象管理:指一個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的過程,也包括了與他人的社會互動,是自我調節的一個重要方面。

下列不涉及印象管理的是:

A.小李沒有按時完成任務,他立即向經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適當的解釋

B.小組工作計劃不順利,小陳覺得自己與這件事關系不大,就私下告訴老板,自己曾經反對這一計劃,但被否決了

C.當上級來視察時,組長小劉總是與組員在一起討論問題,這常常會使上級覺得,小組所取得的成績與小劉關系密切

D.崔經理經常通過和員工交流來判定公司是否正朝著既定的目標健康地向前發展,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及時采取矯正措施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通過向經理道歉和解釋的方式,證明自己不是故意不按時完成工作,屬于“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經理對他的印象”,符合定義;

B項:通過私下向老板反映的方式,證明自己立場和判斷力,屬于“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老板對他的印象”,符合定義;

C項:上級來視察時,小劉總是與組員一起討論問題,屬于“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上級對他的印象”,符合定義;

D項:崔經理與員工交流的目的是判定公司發展方向,并非“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對他的印象”,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為“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選項中“向經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適當的解釋”、B選項中“私下告訴老板,自己曾經反對這一計劃”、C選項中“上級視察時,總是與組員一起討論問題”都是為了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都符合定義;

D選項中崔經理與員工交流是為了“判定公司是否正朝著既定的目標健康地向前發展”不符合“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涉及印象管理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關鍵點為“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的過程”,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印象管理定義的關鍵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A項,崔經理通過和員工交流來判定公司的發展情況,不存在影響印象的過程,不符合定義。

B項,小陳私下告訴老板自己曾反對這一計劃,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影響老板對自己的印象,符合定義。

C項,上級來視察時小劉總是與組員在一起討論問題,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影響上級對自己的印象,符合定義。

D項,小李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立即向經理表示歉意并做出解釋,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影響經理對自己的印象,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A。27.當地時間2017年5月22日22時35分,英國(

)體育館發生爆炸,警方23日發布消息稱事件已造成22人死亡,約59人受傷。這是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以來,英國本土發生的最嚴重恐怖襲擊時間。A.倫敦B.曼徹斯特C.利物浦D.馬德里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于2017年5月22日22時35分發生爆炸,警方23日發布消息稱,事件已造成22人死亡,約59人受傷。這是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以來,英國本土發生的最嚴重恐怖襲擊事件。據英國廣播公司的消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通過消息媒體軟件對外聲稱,對曼徹斯特體育館爆炸案負責。因此,選擇B選項。倫敦“七七爆炸案”: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時間,4名受“基地”組織指使的英國人在倫敦三輛地鐵和一輛巴士上引爆自殺式炸彈,造成52名乘客遇難,700多人受傷。此次恐怖襲擊被稱為倫敦七七爆炸案。28.(

)對于罄竹難書相當于循規蹈矩對于(

A.擢發難數墨守成規

B.宅心仁厚按部就班

C.作惡多端順理成章

D.罪行累累肆意妄為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

A項:擢發難數和罄竹難書都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二者為近義關系,循規蹈矩和墨守成規都指拘泥于舊準則,不稍做變通,二者為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宅心仁厚指居心仁愛而待人寬容,與罄竹難書無明顯邏輯關系,按部就班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與循規蹈矩為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作惡多端指罪惡累累,與罄竹難書是近義關系,順理成章比喻隨著某種情況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結果,與循規蹈矩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罪行累累指人犯罪的行為多得無法計算,與罄竹難書為近義關系,肆意妄為指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與循規蹈矩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29.我們現在講地名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時間概念和意義,因為從空間范圍講一個地名,無論點還是面,是通過地理坐標,用具體界限劃定的。但是任何一個空間范圍其實都與一定的時間范圍相聯系,這個時間范圍有的長有的短,在這個時間范圍里面又與很多地名意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聯系。所以,地名除了他們的本意之外,還有其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義。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A.地名代表了一種空間和時間范圍

B.地名標識了一種空間地理位置

C.地名含有多重社會歷史文化意義

D.地名的時間意義重于其空間意義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分析我們現在講地名往往忽視了他們時間概念和意義。然后通過轉折詞“但是”強調時間與地名有密切關系。最后通過結論詞“所以”得出最終結論,即地名有多方面的意義。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為文段主旨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原文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空間范圍”非重點。B項:“空間地理位置”非重點。D項:沒有將“時間意義”和“空間意義”做比較。

30.番茄:西紅柿(

A.茄子:豆角

B.花生:花生油

C.玉米:小麥

D.馬鈴薯:土豆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番茄和西紅柿為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二者為全同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茄子和豆角是兩種不同的蔬菜,二者為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花生是制作花生油的原材料,二者為原材料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玉米和小麥是兩種不同的糧食作物,二者為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馬鈴薯和土豆為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二者為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1.從一瓶濃度為20%的消毒水中倒出2/5后,再加滿清水,再倒出2/5后又加滿清水,此時消毒水的濃度為:

A.7.2%

B.3.2%

C.5.0%

D.4.8%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抽象比例類,用賦值法解題。

第二步,賦值溶液的量為100(每次倒出后加滿,溶液的量不變還是100),根據濃度為20%可知溶質為100×20%=20,倒出2/5,則溶質減少了2/5,剩余溶質為20×(1-2/5)=12,同理再倒出2/5,剩余溶質為12×(1-2/5)=7.2。此時濃度為7.2÷100=7.2%。

因此,選擇A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溶液問題,屬于抽象比例類,用比例法解題。

第二步,根據兩次倒出又加滿清水,可知此時消毒液的濃度為20%×(1-2/5)2=7.2%。

因此,選擇A選項。

32.看到室內墻角處的一輪舊紡線車,耳際似乎響起那徹夜不眠的嗡嗡聲;目睹舊織布機,往事仿佛在那節奏感強烈的織布聲中浮現腦海。家織土布屬于古老的傳統技術,男耕女織,天經地義。土布常被作為農村姑娘的嫁妝和她們心靈手巧的見證。農家婦女坐在織布機旁,把她們多姿多彩的生活與夢想編織在或清白如雪或繁花似錦的土布里。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是:A.心靈的歸本還原、還淳返樸B.人間的真情珍藏在土布中C.舊事民風,睹物生情D.昔日的浮華如梭穿過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看到”墻角處的舊紡線車和“目睹”舊織布機而產生了對往事的懷想,接著以家織土布的來歷、土布被作為農村姑娘的嫁妝和她們心靈手巧的見證、農家婦女坐在織布機前織布情景具體闡述所懷想的內容。文段結構為“總—分”,重點講述舊紡車、舊織布機及人們對土布的情感寄寓,從而表達一種情懷。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A項:文段僅僅是講述看到墻角處的舊紡線車和目睹舊織布機而產生了對往事的懷想并未講心靈的話題,偏離文段話題。B項:只是文段最后一部分的內容,偏離重點。D項:偏離文段重點內容,過度臆測。33.2011年4個主要行業用人需求占總用人需求的比重較2001年:A.上升11.30個百分點B.上升5.32個百分點C.下降11.30個百分點D.下降5.32個百分點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2011年4個主要行業用人需求為:32.2%+28.8%+16.1%+4.6%=81.7%,2001年4個主要行業用人需求為31.0%+17.6%+17.6%+4.2%=70.4%,所以2011年比2001年總的比重高81.7%–70.4%=11.3%。故正確答案為A。34.①走上工作崗位②大學畢業③考上大學④十年寒窗⑤繼續努力學習下列對上述5個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⑤②①C.④③②⑤①D.④③①②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事件順序。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學習工作經歷”的過程展開。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①和事件②和事件③,應該先有“考上大學”,才會“大學畢業”,然后“走上工作崗位”,三個事件的先后順序應該是③②①,排除D項。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根據第一步的結果可以判斷有A、B、C項符合,應“考上大學”后“繼續努力學習”才能“大學畢業”,因此順序為③⑤②,排除A、C兩項。故正確答案為B。35.我國南方地區6、7月份的梅雨屬于:

A.對流雨

B.臺風雨

C.地形雨

D.鋒面雨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

第二步,梅雨季節,是在每年6、7月份的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

我國南方地區6、7月份的梅雨屬于鋒面雨,鋒面降水的第一個特點是水平范圍大,常常形成沿鋒而產生大范圍的呈帶狀分布的降水區域,鋒面雨的另一個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短則幾天,長則10天半個月以上,有時長達1個月以上。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對流雨,是冷暖氣流呈上下對流運動而成云致雨。對流雨時常出現于熱帶,亞熱帶或溫帶的夏季午后,以熱帶、亞熱帶地區最為常見。因日照很強,蒸發旺盛,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至高空冷卻,凝結成雨。梅雨不屬于對流雨,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B項:臺風雨,是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帶來的降雨。這種風暴是由異常強大的海洋濕熱氣團組成的,臺風經過之處暴雨狂瀉,一次可達數百毫米,有時可達1000mm以上,極易造成災害。梅雨不屬臺風雨,B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C項:地形雨,因為發生在地形的阻擋作用當中而得名。地形雨是濕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而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風的一面,這就是迎風坡。而背風的一面,因為氣流下沉,溫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地形雨對改變局部小氣候有重要影響作用。梅雨不屬于地形雨,C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36.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項填在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元素組成不同,沒有明顯的屬性規律,考慮數量類,圖形中均存在空白的封閉區域,考慮數面。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律。

所有圖形的面數量均為2,因此問號處也要選擇一個面數量為2的圖形,排除A、C項。又發現,題干中每幅圖前一個圖形中最右邊的字母都在相鄰的后一個圖形的最左邊,依此規律,問號處所填圖形最左邊的字母應為Q,排除B項,只有D項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37.籃球隊有12名隊員,其中有中鋒3人,前鋒5人,后衛4人;上場5人中必有一名中鋒,兩名前鋒,兩名后衛;有一名中鋒和一名后衛必上,則教練可選擇安排上場的組合有(

)種。A.50B.30C.40D.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第二步,因為1名中鋒和1名后衛必上,則只需要在除去這兩個人以外的10人中按條件選擇。依據條件,在5名前鋒中選擇2名,在3名后衛中選擇1名,組合數為(種)。因此,選擇B選項。38.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從1954年首次啟動算起,中國的民法典編纂之路已經走了整整66年。它關系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堪稱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故表述正確。39.自從1964年我國開始雜交水稻研究以來,很多研究者對雜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兩用系的設想,即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制種,短日低溫下繁種,一系兩用。到2010年底,我國共有427個兩系雜交水稻通過省級或國家的品種鑒定。因此,在我國發展兩系雜交水稻已是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日中天

重中之重

B.獨領風騷

勢不可擋

C.方興未艾

一往無前

D.和而不唱

大勢所趨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該空形容水稻的發展,A項“重中之重”指重點中更重要的部分,該空前后沒有可比較的對象,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勢不可擋”指來勢迅猛,不可抵擋,不能形容水稻的發展,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已是”與“一往無前”搭配不當,排除C項。D項“大勢所趨”指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和而不唱”指贊同別人,不堅持自己的見解,與兩系水稻提出后的情形形成對比,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可根據文段中的時間詞推斷語境,排除與文段語境不符的詞語。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由“1964年”“1981年”的時間差可知,在雜交水稻研究在一段時期內成果寥寥,“如日中天”“獨領風騷”“方興未艾”都突出了研究熱情和投入的精力,與文段表述的未出太多成果的語境不符。“和而不唱”指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體現了雖然贊同這一研究,但并未體現對此進行付出,由此造成了成果寥寥的情況,填入符合句意。

第二空,“大勢所趨”指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填入符合文段強調雜交水稻發展前景良好的語境。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文“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兩用系的設想”可知,前文表示自從1964年以來很多研究者對雜交水稻的探索比較相似,沒有提出新的設想,對應D項“和而不唱”,指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符合文段。

A項“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程度過重,這個階段還沒有到達十分興盛的程度,排除;B項“獨領風騷”形容超群出眾,沒有誰可與之相比,橫線之前的主語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當,排除;C項“方興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和文段“很多研究者”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代入驗證,D項“大勢所趨”

指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表示我國發展兩系雜交水稻符合現在的形勢,符合文意。

故正確答案為D。40.某鋼廠生產一種特種鋼材,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這種特種鋼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為了推銷該種鋼材,鋼鐵廠仍然以去年的價格出售,這種鋼材每噸的盈利下降40%,不過銷量比去年增加80%,那么今年生產該種鋼材的總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A.4%

B.8%

C.20%

D.54%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利潤率折扣類,用賦值法解題。

第二步,根據盈利下降40%,賦值去年每噸利潤為10,可得今年每噸盈利為10×(1-40%)=6;根據銷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賦值去年銷售量為10,可得今年銷售量為10×(1+80%)=18,故去年總盈利為10×10=100,今年總盈利為6×18=108。

第三步,今年總盈利比去年增加(108-100)÷100×100%=8%。

因此,選擇B選項。

41.不正確的交友方式或觀念是: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C.對友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D.要想朋友好,金錢少打擾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道德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對友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源自“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出自《增廣賢文》。它的意思是勸人不要把心里話都說出來,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于說出來的真話,說話說三分就可以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沒有用真心交友,所以這不是一種正確的交友方式或觀念。C項符合題意,因此當選。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說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時雖然沒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總覺得他們離你不遠,當你遇到困難時,意想不到的幫助往往出自他們,而你富貴時,他們一般不會攙和。這句話指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是一種正確的交友方式或觀念。A項說法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

B項:“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形容彼此相互了解的人是不分遠近的,即使相隔萬里也可成為鄰居(即彼此相知之人)。這句話指出交友過程中要彼此相互了解,是一種正確的交友方式或觀念。B項說法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

D項:“交義不交財,交財兩不來;要想朋友好,銀錢少打擾”是說把友誼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就好比把大樓修在沙灘上,這種友誼是靠不住的。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朋友之間正常的金錢往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學會怎樣保持人情交往,又避免金錢糾紛。這句話指出在交友過程中要處理好友誼和金錢的關系,是一種正確的交友方式或觀念。D說法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

42.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包括萬有引力定律。(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

第二步,①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一切物體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②牛頓第二定律:又叫加速度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即a=F/m。

③牛頓第三定律:又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可知,牛頓三大定律不包括萬有引力定律。

因此,本題錯誤。

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萬有引力定律是任意兩個質點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了起來,對以后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43.申請物業管理師職業資格注冊,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A.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

B.取得《執業資格證書》

C.身體健康

D.不需要經單位考核

參考答案:AB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法律知識。

第二步,根據《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規定》,申請執業資格注冊,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2)取得《執業資格證書》;(3)身體健康,并能堅持在相應的崗位工作;(4)經所在單位考核合格。D項不需要經單位考核說法錯誤。

因此,選擇ABC選項。

根據《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注冊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審批機構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刑事處罰尚未執行完畢的;

(三)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受到刑事處罰,自刑事處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2年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不予注冊的其他情形。

44.精準扶貧重在精準,扶貧切忌“大水浸灌”,要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幫扶;切忌“蜻蜓點水”,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切忌“作秀走過場”,要改“輸血”為“造血”,用好用活幫扶措施,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從哲學上看,上述要求:

A.強調了外部的決定性作用

B.堅持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C.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D.符合量變必然引起質變的觀點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

第二步,精準扶貧重在精準,要有側重點,體現了重點論的觀點;精準扶貧既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也要用好用活幫扶措施,體現了兩點論。即精準扶貧既要依靠當地人民的持續艱苦奮斗,也要依靠國家政策支持,但重點還是要依靠當地人民的艱苦奮斗,改“輸血”為“造血”。體現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內因在事物的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外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該項說法不正確。A項錯誤。

B項: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該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無關。B項錯誤。

D項: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該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無關。D項錯誤。

45.火柴:打火機:取火A.煤爐:燃氣灶:煮飯B.鋤頭:馬車:耕地C.鏡子:梳子:梳妝D.皂角:浣紗:洗衣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三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現火柴和打火機都有取火的功能。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火柴和打火機都可以用來取火,兩者具有相同的功能。A項,煤爐和燃氣灶都可以用來煮飯,兩者具有相同的功能。與題干關系一致。B項,鋤頭可以耕地,但馬車一般用來載人或運輸貨物,而非用來耕地。與題干關系不一致。C項,鏡子和梳子都是梳妝時需要的用具,兩者的功能不同。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皂角可以用來浣紗和洗衣。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A。4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九宮格優先橫行觀察,第一行都有3個球,第二行都有4個球,第三行前兩幅圖都有4個球,故問號處也應有四個球,排除D項;觀察發現,題干所有球均分為上下兩行,排除A項;比較B、C兩項,發現B、C兩項下邊兩個球之間的距離不一致,觀察題干發現,九宮格第一行中,橫線上下兩行間隔排列,第二行,橫線上下兩行對齊排列,第三行前兩幅圖中,橫線上下兩行間隔排列,因此問號處選擇一個橫線上下兩行間隔排列的,只有B選項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B。47.根據所給圖形的既有規律,可推出問號處最合理的答案是()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不同,優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線條的特征比較明顯,考慮數線。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律,第二段應用規律。

第一段圖形中的線條數依次為5、5、5,呈常數數列;第二段應用規律,圖形中的線條數依次為6、6、?,所以問號處圖形線條數也應為6,排除B、D選項;繼續觀察圖形,題干中存在典型的一筆畫圖形五角星,考慮筆畫數,第一段均為一筆畫圖形,第二段中圖1、圖2,也均為一筆畫圖形,故問號處圖形也該為一筆畫圖,排除A選項,只有C項符合。

因此,選擇C項。

48.完全壟斷企業可以以(

)方法定價,以獲得最大壟斷利潤。A.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定價B.成本加成C.單一定價與歧視定價相結合的策略定價D.價格領先制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競爭知識。第二步,完全壟斷,是指在市場上沒有競爭者。完全壟斷企業不是根據市場上的供求關系來定價,而是根據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定價。為了實現其壟斷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壟斷企業可以采取單一定價與歧視定價相結合的定價策略。賣出的每一單位產品價格都是相同的定價策略稱為單一定價。歧視定價就是同樣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以把消費者剩余都轉變為超額利潤。所以,完全壟斷企業可以以單一定價與歧視定價相結合的策略方法定價,以獲得最大壟斷利潤。因此,選擇C選項。A項:供求關系定價法,是指運價取決于運輸產品的供求關系,運價應隨著運輸供給的增加而下降,隨著運輸供給的減少而提高,構成供給價格曲線;運價應該隨著運輸需求的增加而上升,隨著運輸需求的減少而下降,構成需求價格曲線。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項: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指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率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D項:價格領先制,是指經由同行業的某一家公司先訂定產品某一期間內的價格后,其它公司根據該訂出的價格,就其同質產品,訂定其價格。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49.下列關于AlphaGo的說法與文意不符的是:

A.兩個大腦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差異

B.第二個大腦主要提高計算效率

C.兩個大腦在工作中并不區分主次

D.最終決定綜合兩個大腦的計算結果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信息的理解與推斷。抓住選項中提出“工作方式有很大差異”“主要提高計算效率”“不區分主次”“綜合兩個大腦的計算結果”等觀點,快速查找文章中對應內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由第1段的“第一個大腦的復雜模式……第二個大腦會協助第一個大腦通過判斷局面來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慮的分岔樹……”可推出,表述正確。

B項,由第1段的“與此同時,第二個大腦通過分析下一步棋導致的新局面的優劣也能給出關于下一步棋的建議。最后,兩個大腦的建議被平均加權,做出最終的決定”可知,第二個大腦除了提高計算效率外,也會給出關于下一步棋的建議。B項說法與文意不符。

C項,由第2段的“讓兩者各自評估一下每種可能的優劣,然后取一個平均數”可知,兩個大腦都很重要,表述正確。

D項,由第1段“兩個大腦的建議被平均加權,做出最終的決定”可推出,表述正確。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根據第一段“第一個大腦的簡單模式會判斷出在當前局面下有哪些走法值得考慮”“第二個大腦會協助第一個大腦通過判斷局面來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慮的分岔樹”,可知兩個大腦的工作方式不一樣,符合文意。B項對應第一段“第二個大腦會協助第一個大腦……從而大大提高計算效率”,可知“提高計算效率”只是第二個大腦輔助第一個大腦達到的結果,并不是它的主要工作,曲解文意,錯誤。C項對應第二段“讓兩者各自評估一下每種可能的優劣,然后取一個平均數”可知,兩個大腦都很重要,文段并沒有區分主次,符合文意。D項對應第一段“兩個大腦的建議被平均加權,作出最終的決定”可知,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根據第一段“第二個大腦會協助第一個大腦通過判斷局面來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慮的分岔樹,從而大大提高計算效率。與此同時,第二個大腦通過下一步棋導致的新局面的優劣也能給出關于下一步棋的建議”可知,“提高計算效率”只是第二個大腦一方面的作用,且此文段為并列結構,并沒有對比第二個大腦不同作用哪個更重要,故B項“主要提高計算效率”與文意不符,當選。

A項:根據第一段“第一個大腦的簡單模式會判斷······第二個大腦會協助第一個大腦通過判斷局面······”可知,“兩個大腦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差異”與文意相符,排除。

C項:根據第二段“讓兩者各自評估一下每種可能的優劣,然后取一個平均數”可知,兩個大腦都很重要,文段并沒有區分主次,說法與文意相符,排除。

D項:根據第一段“兩個大腦的建議被平均加權,做出最終的決定”可知,說法與文意相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關于AlphaGo論文的閱讀筆記》50.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尊重他人也是一種文明的社交方式,是個人建立良好社會關系的基礎。由此可以推出:A.尊重他人是個人自信的一種表現B.尊重他人就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C.每個人都需要尊重他人D.相互尊重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①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②個人建立良好社會關系→尊重他人;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無需翻譯,沒有涉及個人自信的問題,屬于無中生有,推不出,排除;B項:翻譯為尊重他人→贏得他人的尊重,肯定①的后件,肯后得不到確定性的結論,排除;C項: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每個人都要贏得他人的尊重,根據①可得出,每個人都要尊重他人,可以從題干中推出,當選;D項:無需翻譯,題干沒有涉及和諧社會的問題,屬于無中生有,無法推出,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關聯詞“只有……才……”,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②建立良好社會關系→尊重他人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題干未提及尊重他人是不是個人自信的一種表現,排除;B項:“尊重他人”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排除;C項:題干首句提到“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每個人都想贏得他人的尊重,“贏得他人的尊重”對①的“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得到“需要尊重他人”,可以推出;D項:題干未提及相互尊重是不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題干中涉及“只有……才……”這一關鍵詞,可以將題干信息用推理關系進行表示,再運用推理規則進行解題。A項,題干中說尊重他人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并未提及尊重他人是個人自信的一種表現,該項無法推出。B項,題干中的推理關系為“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該項通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為無效推理,錯誤。C項,根據“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結合上述推理關系,要贏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即每個人都要尊重他人,該項正確。D項,題干中說尊重他人是個人建立良好社會關系的基礎,并未提及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該項無法推出。故本題選C。51.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們自我感覺更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衣服的顏色。科學家做了許多實驗,測試當人們只能穿一種顏色的衣服時情緒會有什么變化。事實證明穿特定顏色的衣服,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通常當我們心情不好時,我們會穿顏色灰暗的衣服。相反,當我們心情愉快時,我們常常會選擇顏色鮮亮的衣服。這是因為我們選擇的顏色是我們心情的外在反映。每一種顏色都有它的治療作用:如果我們穿的是紅色的衣服,我們會覺得自己更有活力;穿黃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聰明;穿藍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有想法;穿橙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快樂;穿綠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平和;穿白色的衣服,會覺得自己更樂于助人;穿褐色衣服,會覺得自己學習更好;穿粉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浪漫;穿紫色衣服,會覺得自己更易墜入愛河;穿黑色的衣服,會覺得自己更安全。所以記住,如果你的情緒沒有達到最高點,你始終可以嘗試穿一些不同顏色的衣服。即使某個顏色無法改變你的情緒,另一個也會的。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A.衣服可以使我們自我感覺更好,因為衣服的顏色會影響我們的情緒B.衣服的顏色不但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也可以作為我們心情的外在反映C.雖然每一種顏色都有它的治療作用,但總的來看,穿深色衣服不如淺色衣服時候情緒好D.如果你的情緒沒有達到最高點,總會有一個顏色可以改變你的情緒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事實證明穿特定顏色的衣服,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可知,符合原文,正確。B項對應“這是因為我們選擇的顏色是我們心情的外在反映”,符合原文,正確。C項文段中并沒有穿深色衣服和淺色衣服效果的對比,無中生有,錯誤。D項由“如果你的情緒沒有達到最高點,你始終可以嘗試穿一些不同顏色的衣服。即使某個顏色無法改變你的情緒,另一個也會的”可推出,符合原文,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文段中寫到“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們自我感覺更好”、“事實證明穿特定顏色的衣服,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而材料中并沒有對穿深色衣服和淺色衣服做出好與壞的對比,只是說心情不好時會穿顏色灰暗的衣服,心情愉快的時候會穿顏色鮮亮的衣服,故C項表述并不正確。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C。由文段中“這是因為我們選擇的顏色是我們心情的外在反映”可知,B項正確;由文段最后“如果你的情緒沒有達到最高點,你始終可以嘗試穿一些不同顏色的衣服。即使某個顏色無法改變你的情緒,另一個也會的”可知,D項正確。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52.

A.19

B.20

C.21

D.22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方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數圖推理。

第二步,觀察發現(-1)×2-(-7)=5、10×2-4=16,規律為每行第三項=第二項×2-第一項,27=(

)×2-15,所求項為21。

因此,選擇C選項。

方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數圖推理。

第二步,每一橫行的數字構成的是公差為6的等差數列,同時每一豎行構成公差為11的等差數列。

則所求項為15+6=21,同時驗證豎行也滿足公差為11的等差數列。

因此,選擇C選項。

53.“遲來的正義非正義”,這句話主要強調了司法工作的(

)。

A.獨立性

B.效率性

C.公正性

D.民主性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理學。

“遲來的正義非正義”是英國的一句法諺,意思是說,即使司法裁判的結果是公正的,如果過遲做出裁判,或者過遲告知當事人,程序上的不公正將使裁判成為非正義的。法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