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水利工程是()

A.鄭國渠B.都江堰C.通濟渠D.白渠

2.易安居士是指()

A.辛棄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蘇軾

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出自秦觀的()

A.《鵲橋仙》B.《摸魚兒》C.《燕山夜話》D.《世說新語》

4.韓愈、柳宗元倡導的中唐古文運動主要反對()

A.先秦的古文B.兩漢的古文C.唐代古文D.六朝的駢文

5.就業局向勞動局請求解決某項工作,勞動局對此進行答復。這一來一往分別適用什么文種()

A.函,批復B.函,函C.請示,批復D.報告,意見

6.下列選項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

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請于武公,公弗許C.將襲鄭,夫人將啟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7.《春江花月夜》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中扁舟子指的是()

A.游子B.船工C.思婦D.漁夫

8.《馬伶傳》一文的文體是()

A.隨筆B.史論C.游記D.傳記

9.《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匯集而成()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10.豪放派的代表詞人有()

A.柳永、辛棄疾B.張孝祥、秦觀C.柳永、秦觀D.蘇軾、辛棄疾

11.因國勢日蹙,理想破滅,投汨羅江而死的詩人是()

A.屈原B.賈誼C.王勃D.李賀

12.《張中丞傳后敘》一文中所說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洛陽B.長安C.睢陽D.汴州

13.營造了一個夢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審美意境的詩作是()

A.戴望舒《雨巷》B.穆旦《贊美》C.徐志摩《再別康橋》D.舒婷《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14.××省人民政府授權省辦公廳答復省教育廳有關召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請示事項,省辦公廳應用行文答復()

A.計劃B.批復C.復函D.通知

15.《左傳》的體例是()

A.國別體B.編年體C.紀傳體D.語錄體

16.屈原的《國殤》選自()

A.《九歌》B.《九章》C.《詩經》D.《國語》

17.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的體裁是()

A.散曲B.南戲C.諸宮調D.雜劇

18.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韓愈B.柳宗元C.王安石D.蘇軾

19.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一詞中不涉及典故的一句是()

A.千鈞如發B.硬語盤空C.汗血鹽車D.中宵舞

20.《答司馬諫議書》中的司馬諫議是指()

A.司馬遷B.司馬光C.司馬昭D.司馬相如

21.《風波》中的風波,所圍繞著展開的事件是()

A.七斤頭上有沒有辮子B.趙七爺到土場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個飯碗D.皇帝是否又坐了龍庭

22.黃粱美夢一語出自()

A.《搜神記》B.《種梨》C.《莊子》D.《枕中記》

23.莫言憑借作品()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A.《紅高粱家族》B.《檀香刑》C.《生死疲勞》D.《蛙》

24.《詩經》的語言以為主()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

25.被譽為光明的歌者的詩人是()

A.郭沫若B.徐志摩C.艾青D.曾卓

26.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詩風著稱于世的唐代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

27.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仁政王道的先秦學者是()

A.墨子B.老子C.韓非子D.孟子

28.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古代文學家是()

A.白居易B.蘇軾C.韓愈D.柳宗元

29.倡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

A.孟子B.孔子C.莊子D.司馬遷

30.氣,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辭格是()

A.層遞B.比擬C.比喻D.對偶

二、填空題(20題)31.對酒當歌,____?

32.柳永《八聲甘州》:____,歸思難收

33.王實甫《長亭送別》: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____

34.元好問評論詩人____時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35.問渠儂、神州畢竟,____?《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36.____,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37.《詩經》共收入自____至____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共____篇

38.雍雖不敏,____

39.____,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記》

40.方鴻漸是小說____中的主人公

41.杜甫的三吏是____《石壕吏》《潼關吏》

42.____,惟別而已矣!(江淹《別賦》)

43.辛棄疾《摸魚兒》:____,脈脈此情誰訴?

44.牽衣頓足攔道哭,____

45.《論言談》的作者____是英國16世紀哲學家、散文家

46.七月七日長生殿,____。《長恨歌》

47.____和《楚辭·離騷》在我國文學史上并稱風騷

48.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叢菊兩開他日淚,____

49.《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____

50.謹庠序之教,____,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判斷題(10題)51.白居易《長恨歌》中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的漢皇即指漢武帝劉徹()

A.否B.是

52.馬致遠在散曲創作上成就很高,有曲狀元之稱()

A.否B.是

53.《史記》所包括的五種體例中,世家列傳本紀都屬于人物傳記()

A.否B.是

54.季氏將伐顓臾這一事件發生在春秋末期的魯國()

A.否B.是

55.現代應用文以書面語為主,一般不用口語()

A.否B.是

56.《詩經》有十六國風()

A.否B.是

57.我國山水詩的開創者是王維()

A.否B.是

58.《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的作者是柳永()

A.否B.是

59.《氓》是一首四言敘事詩()

A.否B.是

60.塑造環境是小說創作的中心()

A.否B.是

四、詞語解釋題(5題)61.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可憐

62.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63.坐客乃西顧而嘆。

64.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淹留

65.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

感激

五、古文閱讀題(2題)66.

對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是提出同樣的疑問,但兩人的語氣有什么不同?

67.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是()

A.反復B.擬人C.象征D.夸張

六、作文題(1題)6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600~1000字的議論文

參考答案

1.BB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B辛棄疾號稼軒居士;王安石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3.AA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

4.DD中唐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提倡古文、反對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排偶的駢文的文體改革運動

5.CC就業局是勞動局的下屬機關。下屬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解決某項問題應用請示,上級機關對下級的答復應用批復

6.A

7.A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是說在此月夜,有許多游子舟行江中,在外漂泊,也有許多思婦佇立樓頭,思念丈夫。誰家何處互文,扁舟子指的是游子

8.D《馬伶傳》是侯方域所作傳記,在張揚馬伶其人其事的同時,將批判的矛頭指向顧秉謙,旁敲側擊地諷刺阮大鋮

9.DD《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儒家經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匯集而成

10.DD宋詞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兩大流派,豪放派的代表詞人有蘇軾、辛棄疾、張孝祥等,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有柳永、周邦彥、秦觀、李清照等

11.A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當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12.CC安史之亂時,許遠是睢陽太守。安慶緒攻睢陽,許遠向張巡告急,二人遂一起堅守睢陽城

13.A《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14.CC辦公廳和教育廳屬于同等級別,不相隸屬,應該用函和復函行文

15.BB《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形式完備的編年體史書

16.A《國殤》是《九歌》中的一首追悼為國捐軀將士的挽歌,也是一首詠唱將士們愛國精神和英雄主義的頌歌

17.DD《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王實甫創作的雜劇

18.A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9.AA。B項硬語盤空出自韓愈的《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C項汗血鹽車中汗血出自《漢書·武帝紀》,汗血是出自西域大宛的良馬,其汗如血,日行千里。鹽車出自《戰國策·楚策》,老驥駕著運鹽的車馬上太行山,蹄申膝折,中阪遷延,負轅而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這里是將兩個典故合在一起。D項出自《晉書·祖逖傳》,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A項意為視千鈞之重如毛發之輕,不含典故

20.B司馬光時任右諫議大夫,他反對實行新法,曾寫三封信(《與王介甫書》)責難王安石新法不當之處,《答司馬諫議書》是王安石的回復

21.A《風波》一文的線索是辮子事件,所圍繞著展開的事件是七斤剪掉了頭上的辮子

22.D

23.DD莫言憑借《蛙》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我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

24.BB《詩經》中的語言以四言為主,隔句用韻,大量使用疊字、雙聲、疊韻詞語,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音樂性

25.CC艾青被譽為光明的歌者。他的詩作關注民族的命運,抒寫人民的心聲,謳歌光明與理想

26.CC白居易的詩歌以平易曉暢著稱,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提倡為君為民而作,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做了深刻批判

27.DD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仁政王道

28.A

29.B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語出自《論語·衛靈公》

30.C氣指文章內在的氣勢;言指文章外在的語言。這句話將文章內在的氣勢比作水,文章外在的語言比作水面上漂浮著的物品,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說明了文章內在氣勢與外在語言的關系

31.人生幾何

32.望故鄉渺邈

33.北雁南飛

34.陶淵明

35.幾番離合

36.舉世皆濁我獨清

37.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160篇。識記類試題,屬作家作品類文學常識考察。《詩經》是我國詩歌的源頭,是命題重點之一,《詩經》的時代、構成、分類、表現手法等文學常識都是應該識記的內容。《詩經》的文學常識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考生注意分類記憶:一、產生時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錄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二、名稱演變。先秦稱為《詩》,或《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三、分類。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詩經》可以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也稱國風,收錄十五個地區的詩歌160篇,多是民歌。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多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共105篇。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四、藝術手法。語言上《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具有回環往復的藝術效果。表現手法上主要有賦、比、興三種,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五、影響。《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38.請事斯語矣

39.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40.《圍城》

41.《新安吏》

42.黯然銷魂者

43.千金縱買相如賦

44.哭聲直上干云霄

45.培根

46.夜半無人私語時

47.《詩經·國風》

48.孤舟一系故園心

49.綿綿思遠道

50.申之以孝悌之義

51.N×題干中的漢皇為借漢言唐,指唐玄宗李隆基

52.Y

53.Y

54.Y

55.Y

56.N×《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十五國風

57.N我國山水詩的開創者是謝靈運

58.N×《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

59.Y

60.N×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創作的中心。小說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概括地反映社會面貌的文學體裁

61.可憐:可愛,可慕

62.爽:過失,過錯

63.顧:回頭看

64.淹留:長期停留

65.感激:因感動而情緒激動

66.妻子是擔憂(關切)的語氣,智叟是譏笑(責難)的語氣

67.AA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運用了反復、反問的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歌語氣更強烈,表現了詩人的悲憤之情與迷茫彷徨之感

68.創新思維創造奇跡史鐵生說過: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沒錯,在荊棘叢生的成功之路上,保持常態固然重要,但有時,更需要創新思維。有的創新思維,能將滿途的荊棘化為一路的鮮花,能讓無盡的黑夜迎來希望的曙光,能將怒吼的狂風變成溫柔的輕拂,能把似火的驕陽融為暖人的燈光。這時,你才明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