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合集_第1頁
2023年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合集_第2頁
2023年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合集_第3頁
2023年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合集_第4頁
2023年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科學競賽輔導《酸堿鹽》經典計算20題(溫馨提醒:題目的編排順序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使用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題目進行訓練;如有疑難問題,可與編者交流:QQ)1、普通黃銅僅由銅和鋅組成,廣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鑄造機械零件。現有一塊50.00g黃銅樣品,某同學運用一種未知濃度的稀鹽酸來測定樣品中Cu的質量分數。有關數據如下圖。求:(1)黃銅中Cu的質量分數。(2)樣品完全反映產生的H2的質量。(3)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解析:(1)黃銅中Cu的質量分數=33.75g/50.00g×100%=67.5%(2)設樣品恰好完全反映生成的H2的質量為x,消耗HCl的質量為y。Zn+2HCl=ZnCl2+H2↑6573250.00g-33.75g=16.25gyx解得:x=0.5g;y=18.25g(3)恰好完全反映所加稀鹽酸的質量是:198.25g+0.5g-16.25g=182.5gHCl%=18.25g/182.5g×100%=10%答案:(1)黃銅中銅的質量分數是67.5%;(2)樣品完全反映產生的H2的質量是0.5g;(3)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2、取一定量具有雜質的某金屬R的樣品,投入到73g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中,金屬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映(雜質不參與反映也不溶于水),測得所得金屬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質量分數為74.4%。計算:(1)樣品中含金屬R的質量?(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73g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中HCl的質量=73×20%=14.6g其中含Cl=14.6×35.5/(35.5+1)=14.2g含H=14.6-14.2=0.4g設樣品中金屬R的質量為m依題意有14.2/(14.2+m)=74.7%解得:m=4.8g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4.8+14.2)/(4.8+73-0.4)×100%=24.5%3.某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用一定量的二價金屬R和稀硫酸反映來制取氫氣,所做的五次實驗結果記錄如下表(假設每次實驗所產生的氫氣所有被收集,氣體體積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實驗編號R的質量/g稀硫酸的體積/mL生成H2的體積/L11.550.01.4722.050.01.9632.250.02.1642.550.02.1653.050.02.16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實驗中,金屬一定過量的組的編號是,稀硫酸一定過量的組的編號是。(2)若在當時實驗條件下,H2的密度為0.085g/L,則反映所用金屬R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多少?(3)若所使用的稀硫酸密度為1.12g/cm3,則反映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1)根據數據和酸的量不變,酸過量時,金屬質量和氫氣的量成正比,酸局限性時,氫氣的量不變,則金屬一定過量的是實驗4和5,酸一定過量的是實驗1和2;(2)設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R+H2SO4═RSO4+H2↑X

21.5

0.085×1.47X/1.5=2/(0.085×1.47)解得:X═24(3)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y,則R+H2SO4═RSO4+H2↑

98

2

50×1.12×y

0.085×2.1698/2=(50×1.12y)/(0.085×2.16)解得y≈16%答案:(1)4和5;1和2;(2)所用金屬R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反映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6%。4、向49克稀硫酸中加入50克20.8%的氯化鋇溶液,充足反映后,硫酸有剩余。濾出沉淀,向濾液中加入32克25%的氫氧化鈉溶液后,測得溶液正好呈中性,求硫酸的質量分數。解析:(1)常規解法:H2SO4+BaCl2=BaSO4↓+2HCl由氯化鋇的質量10.4g,可求得硫酸的質量是4.9g,生成的HCl質量為3.65g;HCl+NaOH=NaCl+H2O由HCl質量為3.65g可算出與之反映的NaOH質量為4克;H2SO4+2NaOH=Na2SO4+2H2O由氫氧化鈉的質量8g-4g,可算出與之反映的硫酸質量是4.9g所以,硫酸的總質量是9.8g質量分數=9.8/49×100%=20%(2)捷徑解法H2SO4~2NaOH9880x32×25%g解得x=9.8gH2SO4=9.8/49×100%=20%5、現有一種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為測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該樣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鹽酸并不斷振蕩,一方面發生反映: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發生反映:NaHCO3+HCl=NaCl+CO2↑+H2O。已知:該溫度下CO2密度為1.98g/L,實驗測得產生的CO2的與加入稀鹽酸的數據如右圖。(1)當加入g鹽酸時,才開始產生CO2;圖中V=mL。(2)請計算:①所加入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多少?②原樣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各是多少?解析:(1)查圖可知,當加入5g鹽酸時,才開始產生CO2;圖中V=444mL。(2)①444mLCO2的質量為:444mL×1.98g/L=0.88g設產生0.88gCO2時,消耗HCl的質量為xgNaHCO3+HCl=NaCl+CO2↑+H2O36.544x0.88g解得:x=0.73gHCl%=0.73÷(15-5)×100%=7.3%(方法可有多種)②設加入5g鹽酸時,有ygNa2CO3轉化為zgNaHCO3。Na2CO3+HCl=====NaHCO3+NaCl10636.584y5g×7.3%z解得:y=1.06g.;z=0.84g.556mLCO2的質量為:[556mL÷(1000mL)]×1.98g/L=1.10g設放出556mLCO2時反映的NaHCO3質量為m。則:NaHCO3+HCl=NaCl+CO2↑+H2O8444m1.10g解得:m=2.10g則原樣品中NaHCO3的質量為:2.1g-0.84g=1.26g答案:(1)5444(2)①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7.3%;②原樣品中有Na2CO31.06g.、NaHCO31.26g。6.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氣體分子可以通過該容器的器壁,而液體和固體則不能通過。容器質量為1g,體積為0.04L。容器內盛有32.5g質量分數為40%的稀硫酸,假如向其中加入鋅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則鋅粒的質量最大不能超過多少?解析:要使容器在水中不下沉,容器和它內部的物質產生的重力最大不能超過水對容器的浮力F,即:[m(容器)+m(硫酸)+m(鋅粒)-m(氫氣)]g=F設加入的鋅粒的質量為x,由:Zn+H2SO4==ZnSO4+H2↑652x2x/65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32.5克則有:[32.5×10-3kg+1×10-3kg+x-(x/32.5)]×9.8N/kg=0.04×10-3m3×1000kg/m3×9.8N/kgx=6.5×10-3kg=6.5g答案:加入鋅粒的質量最大不能超過6.5g。7.某學??茖W愛好小組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NaOH的變質限度,具體如下:【研究方案】先稱取13.3g的NaOH樣品(雜質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根據生成CO2的質量測定Na2CO3的質量。從而進一步擬定樣品中NaOH的變質限度。(變質限度是指已變質的NaOH在原NaOH

中的質量分數)【解決問題】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CO2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此NaOH

的變質限度(用質量分數表達)是多少??!纠^續探究】求實驗過程中與NaOH反映所用的鹽酸的質量是多少?

【發現問題】根據“與NaOH反映所用的鹽酸的質量”,對照圖像,你發現了什么問題(不必回答具體因素):。解析:[解決問題]由反映產生2.2克CO2可算出Na2CO3的質量為5.3克;進一步可算出變質的NaOH質量為4.0克;故NaOH的變質限度為4.0/(13.3-5.3+4.0)×100%=33.3%[進一步探究]m(NaOH)=13.3g-5.3g=8g

NaOH+HCl=NaCl+H2O

40

36.5

8g

m(HCl)’

m(HCl)’=8g×36.5/40=7.3g

m[HCl(溶液)]=7.3g/14.6%=50.0g[發現問題]NaOH被中和后,滴加鹽酸,為什么沒有立即產生CO2氣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8.某化學愛好小組在做Fe和CuS04溶液反映實驗時,發現生成Cu的同時有氣泡產生。為了進一步研究做了如下實驗:①取8.5g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04溶液中,反映完畢后,濾出固體,洗滌、干燥后稱量,固體質量為9.2g。②將9.2g固體與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充足反映,消耗鹽酸50.0g,根據實驗繪制反映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映時間的關系圖(見右圖)。求:(1)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與稀鹽酸反映的Fe的質量。(2)與CuS04反映的Fe的質量。(3)與CuS04反映的Fe的質量及與鹽酸反映的Fe的質量之和_______8.5g(選填“>”、“<”、“=”)。對此結果作出你的解釋。解析:(1)設9.2g固體中Fe的質量為x,鹽酸的質量分數為w。Fe+2HCI=FeCl2+H256732x50.0g×w056:2=x:0.10g解得:x=2.8g73:2=50.0g×w:0.10g解得:w=7.3%(2)設與CuS04反映的Fe的質量為yFe+CuS04=FeS04+Cu5664y(9.2-2.8)g56:64=y:(9.2-2.8)g解得y=5.6g(3)2.8g+5.6g=8.4g<8.5g由于有少量Fe與CuS04溶液中的酸性物質發生了反映。答案:(1)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7.3%,與稀鹽酸反映的Fe的質量2.8g;(2)與CuS04反映的Fe的質量為5.6g。(3)與CuS04反映的Fe的質量及與鹽酸反映的Fe的質量之和<8.5g,其因素是有少量Fe與CuS04溶液中的酸性物質發生了反映。9、為了測定某氫氧化鈉固體是否具有碳酸鈉(不含其他雜質),現用純氫氧化鈉與其進行對比實驗如下:①稱取純氫氧化鈉和待測氫氧化鈉各mg分別配成25.0g溶液,均滴加酚酞試液2~3滴。②把12.0%的鹽酸逐滴加入實驗①配成的兩種溶液中,當酚酞試液剛好由紅色變為無色(溶液呈中性)時,純氫氧化鈉配成的溶液消耗鹽酸n1g,待測氫氧化鈉配成的溶液消耗鹽酸n2(1)若m=2.73g,n1=n2=20.8g,則待測氫氧化鈉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若m=2.73g,n1=20.8g,n2=19.7g,則待測氫氧化鈉配成的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1)由于n1=n2,所以無雜質。待測氫氧化鈉配成溶液中氫氧化鈉質量分數為2.73/25.0×100%=10.92%;(2)由純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映,設反映消耗的HCl為xg;NaOH+HCl=NaCl+H2O4036.52.73x40/2.73=36.5/x解得:x=2.49g所以滴定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為2.49/20.8×100%=11.97%由帶雜質的氫氧化鈉的反映,設2.73g待測氫氧化鈉中含純NaOHyg,則含Na2CO3(2.73-y)g;Na2CO3+2HCl=Na2CO3+H2O+CO2↑106732.73-y可求出Na2CO3消耗的HCl為73(2.73-y)/106NaOH+HCl=NaCl+H2O

4036.5y可求NaOH消耗的HCl為36.5y/40;所以一共消耗的HCl為73(2.73-y)/106+36.5y/40=19.7×11.97%解得y=2.5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5/25=10%10.將一些氧化銅粉末加入到100克14%的硫酸溶液中,微熱至氧化銅所有溶解。再向該藍色溶液中加入鐵粉16.8克,充足反映過濾,仍得到干燥后的固體物質16.8克。求:(l)原加入的氧化銅質量是多少充?(2)最后得到的溶液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1)設參與反映的鐵的總質量為XFe—H2SO45698X100×14%解得X=8克設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映的鐵的質量為m,與過量硫酸反映的鐵的質量為nFe+CuSO4=FeSO4+Cn△m56648m因n=得因m+n=8所以:設氧化銅的質量為yFe—CuSO4—CnO807y解得y=10克(2)設FeSO4質量為ZH2SO4——FeSO498152100×14%gZ解得Z=21.71克設1克鐵與硫酸反映生成H2的質量VFe~H25621V解得V=0.036克所以硫酸亞鐵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現有16gFe2O3和CuO的混合物,進行如下實驗;把混合物所有加入到100g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150g16%的氫氧化鈉溶液,沉淀質量不再改變。試計算所用硫酸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設100g硫酸溶液中H2SO4的質量為x,由Na+和SO42-之間的關系得:H2SO4~2NaOH9880x150g×16%x=(98×150×16%)g/80=29.4gH2SO4%=29.4g/100g×100%=29.4%答案:所用硫酸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9.4%。12、社會實踐活動中,課外愛好小組對某鋼鐵廠的鐵礦石樣品和鋼樣進行實驗、分析、計算,了解了該鋼鐵廠生產原料、產品的相關信息。下面請你根據他們的實驗幫助計算回答:取該廠的某鋼樣粉末28.36(1)計算此鋼樣粉末中鐵和碳的質量之比。(2)再取三份不同質量的鋼樣粉末分別加到50g質量分數相同的硫酸中,充足反映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標準狀況下,2gH2的體積為22.4L)實驗序號ⅠⅡⅢ加入鋼樣粉末的質量/g2.8365.6728.508生成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L1.122.242.80請根據表中數據計算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3)若在實驗Ⅱ中繼續加入mg鋼樣粉末,計算反映結束后剩余的固體質量為多少?(用含m的代數式表達)解析:(1)運用C的與O2反映生成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成CaCO3沉淀,故可以通過質量比求出C的質量為0.36g,所以Fe的質量為28.36-0.36=28g,故鐵和碳的質量之比為28:0.36=700:9;(2)中的三組鋼樣粉末中的鐵和碳的質量之比均為700:9,注意觀測質量5.672剛好是2.836的兩倍,8.508剛好是2.836的三倍,但氣體數據中2.240是1.120的兩倍,而2.800少于1.120的3倍,因此III組中是鋼樣過量,硫酸所有反映完畢,因此我們必須選擇第III組中的氣體數據進行運算,所以氫氣的質量為2.800*2/22.4=0.25g,繼而不難求出的質量分數為24.50%;(3)由(2)的計算可以得知II組中的5.672g鋼樣中的Fe已所有反映,而硫酸有剩余。如繼續加入mg鋼樣粉末,有也許使鋼樣粉末過量,因此答案就可以分為兩種范圍,不難計算m=1.418g時候,兩者剛好完全反映,而當m>1.418g時,硫酸已經反映完,固體不再和酸反映了。答案:(1)700︰9

;(2)24.50%;

(3)當m>1.418g,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1.328)g當m≤1.418g,剩余固體的質量為:(5.672+m)×9/709g。13、A、B兩塊純銅片,插在CuSO4稀溶液中,銅片通過導線、變阻器和開關分別與直流電源的兩極相連.調節變阻器滑片位置,使電流強度為0.21安.通電1小時后,測得銅片A的質量增長了0.25克,則A銅片應與直流電源的極相連;據此計算64克銅中有多少個銅原子?(一個電子電量是1.6×10-19庫侖)解析:負極增重,由于銅離子在負極得到電子變成銅,沉積在電極上了;1小時內,電路中流過的電量Q=It=0.21A×3600s=756C.一個銅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也就是說它在負極沉積的時候會得到2個電子,所以,一共將有銅離子N=Q/2e=756C÷[2×1.6×10-19]C=2.3625×1021.銅原子質量M=0.25g/N,所以,64g銅里具有銅原子的數目為:n=64/0.25×2.3625×1021=6.05×1023個。14、常溫下,在20g鹽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氫氧化鋇溶液。當堿液滴加至20g,硫酸鋇沉淀達成最大值;當堿液加至60g時,溶液PH=7求:(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2)當pH=7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解析:(1)設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質量為x H2SO4+Ba(OH)2=BaS04↓+2H2O98171 x20gx17.1%98:171=x:20gxl7.1%x=1.96g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96/20gx100%=9.8%(2).設pH=7時,溶液中溶質BaCl2的質量為y2HCl+Ba(OH)2=BaCl2+2H2O171208(60g-20g)×17.1%y171:208=(60g-20g)×17.1%:y y=8.32g 答案: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當pH=7時溶液中的溶質BaCl2為8.32g。15、某固體物質由MgSO4和NaOH組成,取24.0g該固體混合物溶于水后,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5%的硫酸溶液(密度為1.1g?mL-1),加入的稀H2SO4的體積x(單位:mL)與所得沉淀質量y(單位;g)有如圖所示的關系,求該固體混合物中NaOH、MgSO4的質量各為多少克?解析:①由圖示數據可知,與氫氧化鎂沉淀反映的硫酸溶液的體積為:89mL-29.7mL=59.3mL則H2SO4質量為:59.3mL×1.1g/mL×15%≈9.8g,設參與反映的沉淀氫氧化鎂的質量為x,Mg(OH)2+H2SO4═MgSO4+2H2O58

98x

9.8g∴58:98=x:9.8g,解之得:x=9.8g×58/98=5.8g;②設參與反映的MgSO4的質量為y,

MgSO4+2NaOH=Na2SO4+Mg(OH)2↓,120

58y

5.8g∴120:58=y:5.8g80:58=z:5.8g解之得:y=5.8g×120/58=12g;所以氫氧化鈉的質量為24g-12g=12g答案:該固體中MgSO4的質量為12g;NaOH的質量為12g。16、已知鈉與水反映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質量均為m

g的鈉、鎂、鋅三種金屬分別與25g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反映。(1)由于金屬的量不擬定,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大小有多種也許(不考慮鎂與水的反映),如鎂、鋅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且都小于鈉產生的氫氣質量的情況表達為Na>Mg=Zn.請按以上表達,寫出所有也許情況;(2)試擬定,當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大小為Na>Mg=Zn時,m的取值范圍;(3)m=4.6時,Zn與酸反映產生H2的質量與金屬質量(m)的關系如下圖。請在圖中再畫出鈉和鎂二種金屬分別與酸反映產生H2的質量與金屬質量(m)的關系圖線。(在圖線上用元素符號注明)解析:(1)共有4種也許:①酸過量(酸與鎂恰好完全反映)時,產生的氫氣質量的情況為:Mg>Na>Zn;②鈉、鎂、鋅均過量(或鋅恰好完全反映)時,過量的鈉可以水反映而產生的氫氣質量最多,鎂、鋅產生的氫氣質量因受酸的限制而相等:Na>Mg=Zn;③鈉、鎂均過量而鋅局限性時,產生的氫氣質量的情況為:Na>Mg>Zn;④鎂過量、鈉恰好與酸完全反映,而鋅局限性時:Na=Mg>Zn。(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當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大小為Na>Mg=Zn時,鈉、鎂、鋅均應過量(或鋅恰好完全反映),因此m的大小只取決于鋅的質量。設:25

g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與鋅恰好完全反映消耗鋅的質量為χ;

Zn+H2SO4═ZnSO4+H2↑

65

98

χ

25

g×19.6%65:98=χ:(25

g×19.6%

)解得:χ=3.25g

故:m≥3.25(3)m=4.6時,m>3.25.因此鈉、鎂、鋅均過量,鈉在酸消耗完后還可以與水反映,產生氫氣的量由鈉決定:2Na+H2SO4

=Na2SO4

+H2↑

2Na+2H2O=2NaOH+H2↑,設: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y2Na~H246

24.6g

y46:2=4.6g:y

解得:y=0.2g鎂、鋅產生的氫氣質量因受酸的限制而相等,由上圖可知:均為0.1g.設:25

g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與鎂恰好完全反映消耗鎂的質量為z

Mg+H2SO4═ZnSO4+H2↑

24

98

Z

25

g×19.6%24:98=z:(25

g×19.6%

)解得:z=1.2

g鈉和鎂兩種金屬分別與酸反映產生H2的質量與金屬質量(m)的關系圖如右所示。17.(1)移動支點后,支點A距離a點的距離是cm;(2)加入碳酸鈉的質量是多少?(3)原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時多少?解析:(1)將支點A距離a點的距離是51.5cm;(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可得:50g×51.5cm=mb×48.5cm解得:mb=53.1g即右桶增長的質量為53.1g-50g=3.1g設106984462xy3.1解得:x=5.3g,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