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_第1頁
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_第2頁
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_第3頁
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_第4頁
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大腦動靜脈畸形影像表現第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腦動靜脈畸形腦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腦血管畸形中最多見的一種(其他三種為:海綿狀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癥、靜脈畸形),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約72%在40歲前起病,男女比例約1.1-1.2:1第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因胚胎時期,原始動靜脈并行排列,緊密鄰接,如果此時腦血管正常發育受阻,動靜脈之間直接溝通,其間無毛細血管網相隔,即形成動靜脈畸形有人發現動靜脈畸形中的動脈業已發育成熟,而靜脈內皮細胞在形態上停留于胚胎時期的水平,認為動靜脈畸形是靜脈發育障礙所致第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年齡:72%在40歲前起病部位:85%幕上,15%幕下98%單發,多發者見于Wyburn-Mason和Rendu-Osler-Weber綜合征(一)動靜脈畸形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第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動靜脈畸形病理由一條或多條供血動脈、畸形血管團、一條或多條引流靜脈組成,引流至靜脈或靜脈竇,有時可見動靜脈直接交通畸形血管團內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管壁發育不良易出血,血栓及管壁可鈣化周圍腦組織常萎縮和膠質增生,腦水腫、鈣化、出血、梗塞第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理動靜脈畸形大小差異較大,小的僅數毫米,大的可累及整個腦葉、一側或雙側大腦半球,按病變的大小:直徑<2.5cm為小型,2.5~5cm為中型,5~7.5cm為大型,>7.5cm為特大型病變中畸形的血管粗細不等呈團塊狀,其中有的血管極度擴張、扭曲,管壁極薄(有些血管壁僅有一層內皮細胞),容易破裂出血血管區夾雜著與其相鄰的腦組織,常有神經元變性和神經膠質細胞增生,而繼發腦萎縮有些部位還可以有腦水腫、梗死、鈣化第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理第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表現出血:病人常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腦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為首發癥狀,占52%-70%缺血:見于巨型病變,多因長期大盜血而引起全腦性萎縮導致智力障礙,有時表現為進行性輕度偏癱等腦功能障礙癲癇:是淺表的AVM僅次于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其發生率為28%-64%,與AVM的部位和大小有關頭痛:約60%的病人平時有血管性頭痛,可能由于血管擴張所引起第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腦AVM出血危險性與其血管構筑學關系單支靜脈引流即引流靜脈越少越易出血AVM位于深部基底節或腦室旁或后顱凹易出血AVM伴有動脈瘤易出血小型AVM易出血引流靜脈有損傷狹窄、深部引流易出血第1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好發部位80-85%發生在大腦半球,10-15%發生在后顱凹小腦半球,約98%為單發多見于大腦中動脈分布區的腦皮質。也可發生在硬腦膜,顱眶部聽診有時聽到血管性雜音第1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腦血管畸形的診斷MRI、MRA正確率幾乎達100%CT、CTADSA最重要的和決定性的約11%病人不為DSA所發現多為小型或隱匿形AVM血腫所破壞或血栓所閉塞第1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表現平片:可能發現畸形血管鈣化,呈斑點狀、雙弧形或環形血管造影:為一支或幾支擴張迂曲的粗大供血動脈導入呈粗線團狀相互纏繞的迂曲畸形血管,并見粗大導出靜脈引入靜脈竇。病變于動脈期全部顯影第1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表現CT平掃:邊界不清混雜密度病灶(等或高密度的點、線狀血管影,高密度鈣化,血管間為等密度的腦質或低密度軟化灶)周圍無水腫和占位表現常有萎縮改變鄰近腦室的動靜脈畸形可突入腦室,類似占位病變破裂形成血腫多位置表淺,形狀不規則,也可破入腦室或蛛網膜下腔第1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表現CT增強:病變區呈點、線狀明顯強化血管影,可見血管團及引流血管少數病例平掃僅顯示低密度,增強后才顯示血管團和引流血管第1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CT第1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表現MRI:異常血管團呈葡萄狀或蜂窩狀流空信號引流靜脈因血流緩慢T1低信號,T2高信號供血動脈為低或無信號病灶周圍可見局限性腦萎縮和軟化灶形成增強掃描畸形血管團呈高信號MRA整體顯示供血動脈、畸形血管、引流靜脈第1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MRI第1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血管源性病變左側頂枕葉動靜脈畸形第1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男,34歲,反復發作性四肢抽搐A圖:CT平掃見右頂部有一邊緣不清的片狀及紆曲條狀高密度影B圖:CT增強見區域內斑點狀及條狀強化,邊緣不清,無占位性C圖:MRA造影:腦右側動脈的頂后支及腦后動脈的頂枕支增粗,并于兩支血管吻合處見一畸形血管團ABC第2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ClassicsuperficialtypebrainAVMinan18-year-oldmanwhopresentedwithaleftparietalhematoma.

ABC(a)Axialcontrastmaterial–enhancedCTscanshowsatangleofintenselyenhancingtubularstructuresembeddedintheleftparietallobe,afindingthatiscompatiblewithanidus.Hyperattenuationrepresenting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snotedintheventricles(b)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image(basalview)fromCTangiographicdatashowsenlargementoftheleftmiddlecerebralartery(MCA)(relativetotherightside),whichsuppliesthenidus(c)Lateralleftinternalcarotidangiogramrevealsaglomerulartypenidusinacorticallocation,suppliedmainlybytheposteriorparietalandangularbranchesoftheleftMCA,withearlydrainageintoaleftparietalcorticalvein,findingsthatconfirmedthediagnosisofabrainAVM第2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ClassicdeeptypebrainAVMina19-year-oldwomanwhopresentedwithsuddenheadachesfollowedbylossofconsciousness.BilateralcranialnerveVIpalsywasseenatphysicalexamination.

(a,b)Axialunenhanced(a)andcontrast-enhanced(b)CTscansshowintenselyenhancingvascularstructuresattheleftthalamus.AlthoughnoevidenceofhemorrhagewasseenatCT,therewasstrongclinicalsuspicionforrupture.(c)LateralleftvertebralangiogramhelpsconfirmthepresenceofathalamicbrainAVM,suppliedbythethalamoperforatorvesselsandleftposteriorchoroidalbranchesanddrainingmainlyintotheveinofGalenandminimallyintotheleftbasalveinofRosenthal(arrows).Notethesmallvenouspouches(arrowheads),whosepresencesuggestsahighriskofhemorrhageABC第2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2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臨床資料男,29歲,病歷號137344主訴:暈厥、頭外傷后頭暈2小時,伴短暫意識不清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小時突發昏厥,頭部外傷,傷后意識不清,持續時間不詳,醒后有頭暈,呈持續性,不伴惡心嘔吐,對受傷經歷不能回憶,頭部出血來我院急診清創縫合。患者傷后無肢體活動障礙,無抽搐,無口角偏斜,無視物不清,無大小便失禁第2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神經外科查體體溫36.5℃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2/78mmHg神清,語利,伸舌居中,雙瞳孔等大等圓,光反應靈敏,雙眼活動自如,面肌對稱,頂后頭皮裂傷已清創縫合,頸軟,四肢活動自如,肌力V級,全身深淺感覺未見異常,腱反射陰性,雙側Hoffman征、Babinski征均陰性第2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CT腦組織窗第2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CT骨窗第2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WI第2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WI第2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2WI第3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2WI第3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WI矢狀位第3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FLAIR第3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FLAIR第3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增強(軸位)第3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增強(矢狀位)第3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T1增強(冠狀位)第3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DWI第3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ADC第39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SWI第40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MRA第41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MRA第42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腦挫裂傷CT:平掃上急性期顯示腦內低密度病灶,伴有點片狀高密度出血及明顯占位征象,后期顯示腦內局灶軟化灶伴有腦萎縮征象MRI:T2WI為高信號,T1WI為低信號,早期有占位征象,后期有萎縮征象第43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腦挫裂傷右額挫傷第44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顱內動脈瘤CT:

1.無血栓動脈瘤呈圓形稍高密度影,邊界清晰,增強時呈均勻強化2.部分血栓動脈瘤增強掃描時血流強化,血栓不強化,并可根據血栓情況有多種表現,如血栓位于血管腔內周邊,則出現“靶形征”3.完全血栓動脈瘤常位于蛛網膜下腔,瘤周水腫不明顯,HRCT可顯示動脈的供養血管,大動脈瘤相鄰部位骨質吸收第45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顱內動脈瘤MRI:無血栓動脈瘤在T1WI、T2WI上均呈無信號或低信號。部分動脈瘤內血流速不一,血流快出現流空效應,血流慢的部分于T1WI呈低信號或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動脈瘤內血栓可呈高、低、等或混雜信號。MRA上顯示為與載瘤動脈相連接的囊狀物,常呈梭形擴張

第46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顱內動脈瘤A;軸位T1WI平掃B:軸位T2WI平掃C:左側頸內動脈造影(正位)MR平掃顯示左側中顱窩大腦中動脈走行處圓形流空影。由于血流緩慢,T1WI動脈瘤內呈混雜信號。瘤周高信號環為血栓形成(白箭所示)。DSA顯示動脈瘤起源于左側大腦中動脈第47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海綿狀血管瘤CT:平掃表現為一邊緣清晰的圓形或類圓形高密度病灶,其內密度多數不均勻,常無灶周水腫,無或僅有輕度占位征象,常合并鈣化,嚴重者甚至可全部鈣化形成“腦石”。增強時強化程度與灶內血栓和鈣化有關MRI:常規自旋回波像上顯示為邊界清楚的混雜信號病灶,周圍有完整的低信號含鐵血黃素環,使病變成“爆米花”狀,具有特征性。梯度回波像中顯示尤為清楚,常為多發低信號灶第48頁,課件共5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海綿狀血管瘤女,34歲A.軸位T1WI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