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KeytermHerniaAbdominalexteralherniaInguinalhernia第1頁,共53頁。第一頁,共53頁。第一節
概述第2頁,共53頁。第二頁,共53頁。疝的概念體內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稱為疝。第3頁,共53頁。第三頁,共53頁。第4頁,共53頁。第四頁,共53頁。一、病因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第5頁,共53頁。第五頁,共53頁。二、病理生理疝環疝囊疝內容物疝外被蓋第6頁,共53頁。第六頁,共53頁。第7頁,共53頁。第七頁,共53頁。三、分類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絞窄性疝第8頁,共53頁。第八頁,共53頁。第9頁,共53頁。第九頁,共53頁。第二節
腹股溝疝第10頁,共53頁。第十頁,共53頁。第11頁,共53頁。第十一頁,共53頁。第12頁,共53頁。第十二頁,共53頁。腹股溝斜疝疝囊經過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內環突出,向內、向下、向前斜行經過腹股溝管,再穿出腹股溝管外環(皮下環),并可進入陰囊者,稱為腹股溝斜疝。第13頁,共53頁。第十三頁,共53頁。腹股溝管的解剖內口(腹股溝管深環):腹橫筋膜中的卵圓形裂隙。外口(腹股溝管淺環):腹外斜肌筋膜下方的三角形裂隙。前壁: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筋膜,外側1/3有腹內斜肌覆蓋。后壁:腹橫筋膜和腹膜,內1/3有腹股溝鐮。上壁:腹內斜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腹股溝韌帶和腔隙韌帶。第14頁,共53頁。第十四頁,共53頁。第15頁,共53頁。第十五頁,共53頁。第16頁,共53頁。第十六頁,共53頁。第17頁,共53頁。第十七頁,共53頁。腹股溝斜疝的發病機制先天性因素:鞘突成為疝囊。后天性因素:內環處的腹膜成為疝囊。第18頁,共53頁。第十八頁,共53頁。第19頁,共53頁。第十九頁,共53頁。第20頁,共53頁。第二十頁,共53頁。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表現易復性斜疝:腹股溝區腫塊、偶有腫痛。腫塊呈帶蒂柄的梨形,常于腹壓增高時出現,平臥休息或用手將腫塊向腹腔推送可還納。難復性斜疝:疝塊不能完全回納,可伴脹痛。嵌頓性疝:疝塊突然增大,伴明顯疼痛,不能還納,可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絞窄性疝:腸袢壞死穿孔時疼痛可因疝內壓力驟降而暫緩解,絞窄時間長時可發生膿毒癥。第21頁,共53頁。第二十一頁,共53頁。第22頁,共53頁。第二十二頁,共53頁。腹股溝斜疝的治療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傳統的疝修補術疝囊高位結扎術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經腹腔鏡疝修補術第23頁,共53頁。第二十三頁,共53頁。第24頁,共53頁。第二十四頁,共53頁。第25頁,共53頁。第二十五頁,共53頁。腹股溝直疝腹內臟器經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第26頁,共53頁。第二十六頁,共53頁。直疝三角的解剖特點外側緣是腹壁下動脈。內側緣是腹直肌外緣。底邊為腹股溝韌帶。此處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蓋,且腹橫筋膜又比周圍部分薄。第27頁,共53頁。第二十七頁,共53頁。第28頁,共53頁。第二十八頁,共53頁。腹股溝直疝的臨床特點站立時在腹股溝內側端、恥骨結節外上方出現一半球形腫塊,平臥時腫塊多能回納而消失,極少發生嵌頓。主要是手術修補。第29頁,共53頁。第二十九頁,共53頁。斜疝與直疝的鑒別發病年齡突出途徑疝塊外形回納疝塊后壓住深環精索與疝囊的關系疝囊頸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嵌頓機會多見于兒童及青壯年經腹股溝管突出橢圓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狀疝塊不再突出精索在疝囊后方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外側較多多見于老年人由直疝三角突出,不進陰囊半球形,基底較寬疝塊仍可突出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內側極少斜疝直疝第30頁,共53頁。第三十頁,共53頁。第三節
其他腹外疝第31頁,共53頁。第三十一頁,共53頁。股疝腹內臟器通過股環、經股管向股部卵圓窩突出形成的疝,稱為股疝。第32頁,共53頁。第三十二頁,共53頁。股管的解剖特點上口(股環):有股環隔膜覆蓋,其前緣為腹股溝韌帶,后緣為恥骨梳韌帶,內緣為腔隙韌帶,外緣為股靜脈。下口(卵圓窩):位于腹股溝韌帶內側端的下方,是股部深筋膜上的薄弱部分,覆有篩狀板。大隱靜脈在此處穿過篩板進入股靜脈。第33頁,共53頁。第三十三頁,共53頁。股疝的臨床特點腹股溝韌帶下方卵圓窩處半球形的疝塊。容易嵌頓和絞窄,嵌頓時除明顯疼痛外,常有明顯的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癥狀。手術治療。第34頁,共53頁。第三十四頁,共53頁。第35頁,共53頁。第三十五頁,共53頁。二、切口疝指腹腔內器官或組織自腹壁手術切口突出的疝。最常發生切口疝的時經腹直肌切口最主要的原因是切口感染第36頁,共53頁。第三十六頁,共53頁。第37頁,共53頁。第三十七頁,共53頁。三、臍疝腹內器官通過臍環突出形成的疝第38頁,共53頁。第三十八頁,共53頁。第四節
護理第39頁,共53頁。第三十九頁,共53頁。一、護理評估
術前評估
健康史身體狀況心理狀況術后評估
手術情況康復情況第40頁,共53頁。第四十頁,共53頁。二、護理診斷/問題知識缺乏:缺乏預防腹內壓升高的有關知識。疼痛體液不足潛在并發癥:術后陰囊水腫、切口感染。第41頁,共53頁。第四十一頁,共53頁。三、護理目標病人能敘述相關的預防知識。病人自訴疼痛得到緩解或控制。病人未發生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并發癥得到預防并及時發現處理。第42頁,共53頁。第四十二頁,共53頁。四、護理措施提供病人預防腹內壓增高的相關知識減輕或有效緩解疼痛維持體液平衡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其它第43頁,共53頁。第四十三頁,共53頁。提供病人預防腹內壓增高的相關知識術前擇期手術病人術前須注意有無存在腹內壓升高的因素積極治療支氣管炎、慢性前列腺炎和便秘術前準備術后
體位與活動防止劇烈咳嗽保持大便通暢尿潴留的處理第44頁,共53頁。第四十四頁,共53頁。減輕或緩解疼痛術前疝塊較大者減少活動,多臥床觀察腹部情況,病人若出現明顯腹痛,疝塊突然增大,緊張發硬且觸痛明顯,不能回納腹腔,應高度警惕嵌頓疝發生的可能,需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解決術后平臥3日,髂關節微屈,以松弛腹股溝切口的張力,利于切口愈合和減輕傷口疼痛第45頁,共53頁。第四十五頁,共53頁。維持體液平衡若發生疝嵌頓或絞窄,做好進急手術準備若行腸切除吻合術者,應繼續給予補液和支持治療
第46頁,共53頁。第四十六頁,共53頁。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預防陰囊水腫預防切口感染第47頁,共53頁。第四十七頁,共53頁。其它心理護理送病人進手術室前,囑其排空小便,以防術中誤傷膀胱飲食第48頁,共53頁。第四十八頁,共53頁。五、護理評價病人能敘述相關的預防知識。腹痛是否得以緩解體液代謝是否維持平衡,若已發生是否糾正。有無并發癥發生,若有,是否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第49頁,共53頁。第四十九頁,共53頁。六、健康教育逐漸增加活動量,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提舉重物。避免腹內壓增高的因素。若疝復發,應及早診治。第50頁,共53頁。第五十頁,共53頁。小結第一節概述概念、病因、分類第二節腹股溝疝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第三節其他腹外疝第四節護理第51頁,共53頁。第五十一頁,共53頁。復習思考題腹外疝的病因是什么?典型的腹外疝的解剖結構。腹外疝的類型。腹股溝斜疝的發病機制。腹股溝斜疝與腹股溝直疝的臨床特點。股疝的臨床特點。腹外疝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內容。第52頁,共53頁。第五十二頁,共53頁。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拖拉機放線車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度防水工程承包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國四方葉片鎖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助駁接爪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安徽省高考數學對標命題2(教師版)
- 2025年公有土地租賃合同樣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離心力卸料離心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門診部健康教育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接線端子自動裝配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
- 貫徹落實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方案指導意見
- 期中模擬卷(新疆專用)-2024-2025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核心素養素質調研模擬練習試題(考試版)A4
- 2025年簽訂好的勞動合同模板
- 物理試題2025年東北三省四城市聯考暨沈陽市高三質量監測(二)及答案
- 2025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學復習分類匯編《函數綜合題》含答案解析
-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單元測試題(人教版)
- 【9道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九年級中考一模道法試卷(含答案)
- 金融工程重點總結
- 控煙知識培訓課件
- 設備的技改和更新管理制度
- GB/T 5453-2025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