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_第1頁
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_第2頁
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_第3頁
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_第4頁
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一、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第二、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們知道,師生之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是互相作用的,這就包括智能方面,也包括非智能方面的互相影響和作用,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在這種相互影響與作用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心理健康時時處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說:“經過若干年的教師工作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因素我個人采取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景的主因,我身為老師,我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活得愉快或者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者解除,全部決定在我。”生活中有許多事例可以佐證博士的這段話。前兩年有一段時間,北京青年報差不從二樓往一樓跳,從窗戶往下跳;考試中,懷疑女同學把答案寫到大腿上,就當眾6000媽媽趕緊解決這個事情,要不她就沒法在班里念書,因為她媽媽一個禮拜才面對一是弱勢群體。作為教師,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力。西方研究發現,教師的情緒不穩定,這個班就情緒的不穩定,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真是非常的重要。其次,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實施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教師的素質,現代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由教師的作用決定的,現代教師的角已不再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應該定位在以下六方面: 人類文化友和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由于教師心理健康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要扮演好其中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有健康心理的,尤其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這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勝任教育工作,教師心理健康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與氛圍。調查顯示,學生一致認為具有以下問題的教師是對學生最討厭的工作不負責任;沒有時間觀念;因其他原因出現的情緒不好常拿學生出氣;對學生不能因此,從現代教師所扮演的社會職業角色看,要求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二、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1978心理健康的教師必然尊重他的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知道如何營造師生之間的溝通;心理健康的教師衷心的接納每一個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積極的了解學生的需要與困擾;對于教師這一職業,到底什么樣是心理健康呢?我先引一段臺灣著名的心理健康專家,專門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彭稼新老師對教師心理健康標準的解釋:他說,心理健康的老師必然尊重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價值觀,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潛在的能力,尊重學生的抉擇能力。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樣像宇宙那樣廣闊,好多令我們都不能去接受,當我們進入到他們的世界,就會覺得我們對很多東西是很無知的。第二,心理健康的老師知道如何去營造師生之間的溝通和良好的關系理健康的老師營造的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是一種協調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尊重基礎上的人際第三,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該衷心接納每一個學生。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教出去的學生常跟我們保持聯系,逢年過節能打個他們不好,以后見面更別扭。這方面我有深刻體會,一天,因保姆來遲……第四,心理健康的教師積極的關懷學生的需要和困擾。學生每一個都是獨特的,有不同的需要,有的需要老師的欣賞,有的需要更多書本,有的需要有更多的指點,因為,每個人需要不一樣。那么我們要知道,每個生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擾。有的老師說: “我一個人要管50多個同學,我怎么管的過來啊,我自己還要教書,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想的是什么,要50多人都談一次話我這一學期就沒有了。”其實不一定只有談話才能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如果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畫出學校生活中的我,讓他己對自己在學校生活當中的形象做一個描述, 你就會發現在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有一些你似乎不關心的學生,他的問題可能很多。心理活動健課上有一個同學畫的是一棵折斷了的小樹和黑色的太陽。小樹就是學生,那黑太陽是他的生活環境這孩子在班里成績不是最糟糕不太引人注目老師一看這個畫面心里就特別特別的沉重,覺得這個孩子可能也很沉重很不愉快,通過調查他得知這學生,自從上了高中之后 就再不快樂了,他原來上初中時是一個普通學校的高才生,考到重點中學就不起眼,家庭當中也有很多問題,所以這個孩子就很不開心,老師發現以后給了這個孩子很多的幫助。針對這個孩子自尊心強,愛面子的特點老師采用寫信的方式與他筆談,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的一封信中老師寫到:通過你的畫,老師看到一個聰明的,富有見解的,獨特的孩子!我理解你的無奈,卻不同意你的無奈。的確,這個世界上不只有善的東西,更有惡的一面,我們可以用剔透的心,明亮的眼去看,去判斷,去迎難而上,或遠離或唾棄,甚至可以感化 。既然一定要面對,不如快樂的面對,你說對嗎?有時,精彩便出現在無奈的那端,你的笑容很可愛,多笑笑,好嗎?通過多次的筆談,這個學生慢慢的開朗起來,成績也穩中有升。VERYGOOD終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第五,心理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自由但不放任。不是說因為愛學生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啦,批評不得不能說啦,不是這樣,自由,但不是放任,要強調紀律,不懂得紀律的話,將來走向社會,沒有約束,那就要犯罪了。馬加爵案例的教訓夠深刻的。三、教師心理健康的狀況北京科教院研究所對北京東城區和郊區隨機抽取的 300名教師進行一項名為“北京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現狀調查”的研究報告顯示:93.1%的教師表示“當教師越來越不容易,壓力很大”廣州天河區在一次心理健康保健講座上用心理健康試量表(SCL——90)對在場教師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近半數教師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其中 69%的教師感到壓力大,21%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杭州市教科所曾對市區30所學校近2000名教師進行的心理健康況調查結果表明:有1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76%的教師感到職業壓力大。雖然這三所城市調查研究的依據不能代表全國近 1200萬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狀況,但“教師心理壓力大”這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有職業適應性差職業倦怠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人格缺陷與人際關系緊張心理失衡與神經官能癥。教師的心理癥狀主要表現為抑郁、焦慮、過分擔心,有說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導致教師精神壓力增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師大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王成全博士一針見血地指出: “教師這一職業普遍待遇低,工作繁重,社會地位得不到應有的認可等,都是造成教師理問題的主要原因”。確實,教育教學是一項創造性要求很高的職業,然而教師的勞動又具有常規性、重復性的特點。久而久之,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就會失去激情。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也就無從談起。社會轉型及教師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等方面的逆轉,這一情況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新生,教師自殺的消息也常常有所聞。(比如我們學校的……)四、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作為教師,如何自我調適,使自己擺脫不良情緒影響,保持良好心態呢?1、獻身教育,淡化功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文化的多元化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教師,應該追求人生的真正價值,把自己的理想與人民教育事業緊密聯系起來。 這樣,才能康??梢姡瑯淞⒄_的人生觀、價值觀,知足長樂是心理健康的基礎。2、正視現實,樂觀平和。利益對人的心理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也是如此,也要經受各種利益的3、加強個性修養,優化性格。他的笑臉,感到如沐春風,也15%85%個賣傘。老婆婆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天下雨,她愁曬鹽的大兒子沒有生計,天上太陽她又擔心小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長吁短嘆,沒有一天快樂。一位路過的老農她何事憂愁,聽她訴苦之后,老農大笑說:“你應該這樣想問題,下雨,你小兒子傘好賣出太陽你大兒子好曬鹽不管是老天出太陽還是下雨你的兒子都能賺錢你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崩掀牌怕牶箢D悟。每天都很滿足??梢娨粋€人快樂與否,重要的在于你看問題的角度,當你不快樂時,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感覺也許完不同。請以平靜的心面對生活,多一份寬容和諒解,生活會多一份美好。既然現實一些問題不會因為你的不滿而改變, 既然我們無可避免的要面對這些問題,與其每天憤憤不平,牢騷滿腹,或郁郁寡歡,怨天尤人,倒不如盡自己所能地為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讓所有接觸到你的人都感受到人性的關愛與美好。4、樂于合群,珍惜友誼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是心理健康的保證。從時間的角度上說,樂于合群,珍惜友誼有三層意思:一是教師在學校里要與同事建立和諧、友善的關系,并珍惜這種友誼;二是教師在家里要與親人和諧相處;三是教師在社會上要與來往的人和諧相處。這樣,生活才會充滿樂趣。從年齡的角度上說,樂于合群,和諧相處不僅要與自己年齡相近的人,而且還要與比自己年長,比自己年幼的人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教師通過與各種人和諧相處,建立真正的友誼中得到快樂,獲得人生的享受,使自己的身心獲得健康。5、勞逸結合,科學用腦。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有時間健健身、唱唱卡拉0K、跳跳舞、學學琴棋書畫或去江邊垂釣,既能陶冶性情,還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把工作做好。6、學點心理學知識,合理宣泄不良情緒。教師的不健康心理狀態,對工作和師生關系有很大的影響,有些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或心罰,就是因為心理不健康,可以說,教師體罰或心罰問題,既有師德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原因。因此,教師要學點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這樣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合理宣泄消極情緒,釋放負面的心理能量,以避免把這種消極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體罰或心罰學生。注意,宣泄不良情緒要合理,不能傷害到他人,比如到戈壁灘上大喊大叫一通,摔、砸一些不太值錢的物品,找好朋友傾訴一下心中的郁悶,女同志大哭一場等都能緩解不良情緒。研究結果表明,女同志的壽命比男的更長,因為女同志愛哭,一哭,不良情緒得到宣泄,身體里的有害物質也隨著眼淚流出來,有利于身心健康。有淚不輕彈,未必是好事。一些很有修養,較內向的人往往容易患心理疾病,因此他們不輕易發火,也不愿意向別人訴苦,有什么問題都自己抗著,不良情緒得不到宣泄。總之,作為教師來說,不但要有良好的師德,還要有健康的心理,這樣才能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在學校生活中,與學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師是班主任,思想、學習、日?,嵎独?。下面一則故事應該列入師范教育的教材?詹姆斯?書,就這樣,他漸漸的愛上了生物學。后來,他成了英國著名的解剖學家,并和醫1923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看起來是最不值得愛的時候,然而又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此時的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指點,因此,無論是委婉的提醒還是嚴肅的規勸,無論是厲聲的棒喝還是適當的責罰,都應從有益孩子身心的目的出發,切忌感情用事,如果這位校長不是帶著寬容與體諒,設生處地地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師……;前幾天中央電視臺報道……;我不采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多云深刻的教訓,應該讓我們警醒!同樣是責罰,那位英國校長把孩子引入了科學的殿堂,也同樣是責罰,這位老師卻把學生逼出了教室。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學生幼小的心靈好比荷葉上的露珠,教育是一種呵護,教育也是愛的藝術,我們自然應該多從正面去激勵和引導,即便責罰,那也應該是一份蘸著麻辣的愛。這一則故事給予我們的啟迪是深刻的,我們是否也該自問:我們的心理健康嗎?我們是否真正理解教育之愛?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我們的工作是繁重的,每天從早讀開始忙碌,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找個別學生談話,晚上下班輔導,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說法“愛產生愛”,可是為什么我們有時卻收獲寂寞甚至對和怨恨呢?我們是否真正了解學生和學生的心理狀況, 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否需要改進,我們對學生的愛是否摻有其他不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