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申申:在深海中勇敢追夢_第1頁
楊申申:在深海中勇敢追夢_第2頁
楊申申:在深海中勇敢追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楊申申:在深海中勇敢追夢【勞動者之歌】“一輪明月遮鄉愁,雙舟百軍戰馬溝,創新探索齊奮斗,萬米深淵任我游。”這是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楊申申在微信朋友圈寫下的小詩。“在我心中,大海是有深度的,但創新探索的精神永無止境。”他笑著說。2005年碩士畢業后,朝氣蓬勃的楊申申來到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很快就和深潛項目結緣,“那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大海會成為自己今后追夢的舞臺”。作為“奮斗者”號、“深海勇士”號、“蛟龍”號3臺“大國重器”的核心研發成員,楊申申現已成為我國載人潛水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為我國載人潛水器譜系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承擔“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等重大課題近10項,在我國第一次進行大深度潛水器下水的現場,在“蛟龍”號下潛7062米、“深海勇士”號下潛4534米、“奮斗者”號下潛10909米的歷史性時刻,都有他攻堅克難的身影。不僅如此,楊申申還先后20多次帶領隊伍奔赴海上開展試驗工作,足跡遍及黃海、東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他總說:“作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要始終牢記責任和使命,中國深海裝備的應用領域是無限的,我希望通過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為我國深海裝備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達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當時,楊申申擔任海試現場臨時黨委副書記,他帶領海試隊員披荊斬棘,克服惡劣天氣造成的困難,到達作業海區后立刻開展試驗,經常頂風冒雨工作到凌晨。多年來,楊申申投身深海載人裝備系列“大國重器”研發,面對較為薄弱的技術基礎,刻苦鉆研大深度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攻克了深海鋰電池技術、液壓技術、照明技術、推進技術、絕緣檢測與隔離技術、水密接插件技術等。“磨礪始得育成,篤行方能致遠。”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他從不氣餒,調整方案從頭再來,最終解決了多項“卡脖子”技術并成功應用到“大國重器”中,有力推動了我國深海技術發展和關鍵設備的自主可控,為我國實現深海裝備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作出突出貢獻。特別是在“奮斗者”號的研制過程中,他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了“大容量深海能源系統”“低噪高效推進系統”“集成控制液壓系統”“自動定位和快速隔離的接地檢測系統”等眾多關鍵核心技術,并成功實現多項關鍵材料或部件的國產化。“對科研人員而言,研發過程既是求索、驗證、豐富知識和見解的過程,更是強烈的使命感驅動的過程。”楊申申說。如今的楊申申,正把全部身心投在下一代潛水器的研發上,他說:“今后我愿意進一步秉承科研工作者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