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市中區96修改)_第1頁
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市中區96修改)_第2頁
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市中區96修改)_第3頁
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市中區96修改)_第4頁
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市中區96修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2022年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內江市(州)市中區縣(市、區)菜果茶標準化創建項目申報書申報單位:內江市中區禮陽種植專業合作社(蓋章)二Ο二二年八月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內江市市中區柑橘種植標準化創建項目組織實施單位內江市市中區農林局、市中區財政局具體承擔單位內江市中區禮陽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支撐單位內江市市中區農林局、市中區科學技術協會建設地點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朝陽村建設年限2022年9月--2022年12月主要建設內容:生態栽培物化技術的推廣應用購買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粘蟲色板、性誘捕器等綠色生態栽培物化技術設備一批和在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體系建立中購買柑橘套果袋82.5萬個。2、改善田間工程排灌系統包括排水和灌水兩部分,作到旱能澆,澇能排。果園應配套修建蓄水池,溝渠與蓄水池相連。本項目柑橘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區計劃完成排水系統、溝渠改造升級300畝,合計8000米,其中大溝渠3000米,小溝渠5000米。3、噴灌滴灌設施建設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統,配備完善的滴灌、噴灌或滲灌等節水栽培設施,本項目計劃實施柑橘示范基地滴灌工程300畝。資金來源籌措:資金來源是指籌措資金的途徑和金額的多少。資金來源主要有銀行貸款、自籌資金(自有資金、股票、債券)和外資(買方貸款、供方貸款、補償貿易、外國政府貸款、獨資和合資經營等),本項目資金來源主要由合作社自籌資金和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兩種途徑,籌措資金金額分別為合作社自籌資金176.6萬和財政專項扶持100萬元,內江市市中區2016年柑橘標準化創建項目共需資金276.6萬元。承擔單位基本情況:內江市中區禮陽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所專業從事橘橙栽培、生產銷售、加工打蠟、生產塑料筐的農業合作社,其旗下的內江市雷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在眉山市丹棱縣擁有自己的加工廠,公司占地面積28畝,擁有一個大型打蠟車間,一個中型生產車間,冷庫8個,大型庫房3個;全公司生產工人、包裝工人、上車工人等200余人;目前公司還在不斷發展壯大中、每年能夠在當地銷售水果四千萬到五千萬公斤,在眉山市屬效益最高的農業公司。2014年12月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論證把本公司主要負責人雷氏三兄弟請回朝陽返鄉創業,2015年2月在朝陽村農業園區流轉土地300余畝,于2015年3月注冊成立,到目前已注入資金300余萬元。合作社與內江市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合作社有專門的研究機構,有以高級農藝師牽頭,以專業技術人員為核心的科研團隊,現有聘用專家近10名。科研團隊為本項目提供科學技術支撐,通過開展柑橘名優新品種示范園建設技術、柑橘標準化栽培整形修剪技術、柑橘標準化栽培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柑橘留樹套袋保鮮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研究示范。目前栽植大小橘苗10萬余株,如今橘林蔥郁,長勢喜人,園區每天就業人員高達50余人,為附近農民增收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朝陽鎮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5年10月公司借助市中區獲批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的機遇以土地經營許可證作抵押,首批獲得農村改革試點土地經營貸款135萬元,成為了市中區返鄉創業“回家工程”的典范。時下公司依托眉山丹棱成熟的初加工基地和銷售渠道,對黃桷橋村、回龍橋村以及周坡村800余畝傳統柑橘品種進行了改良,如今枝條吐芽,長勢喜人,群眾喜笑顏開。下半年,該公司將向下壩橋村、洪家寺村延伸擴散,以期形成“精品水果”產業帶。最終達到項目在朝陽鎮的全覆蓋,形成一個占地5000余畝的春見種植產業園區,并對園區進行整體包裝,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綠化建設等。

2017年公司將在朝陽村啟動水果凍庫建設項目,利用“互聯網+”搭建“朝陽鮮”品牌推介平臺,形成以柑橘為主導,產、加、銷一體化的精品水果產業鏈,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促進朝陽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合作社采用“公司+院校+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模式,開展農戶培訓、技術服務、示范推廣。按照合作社章程的規定,合作社采用上聯市場、下聯農戶、中間全面實行技術服務,積極普及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強化會員間的信息交流。對柑橘種植實施了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合作社從柑橘品種選擇、新技術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產業化經營銷售進行了指導服務,引導會員和農戶樹立“科學種植”、“科技致富”的觀念,并在產品銷售上大顯身手。三、建設內容及進度安排目標任務總體目標達到質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節本增效10%以上;產量和優質率明顯提高,建立產品可追溯制度。具體如下:1、在引進各地區優質名優柑橘新品種、新材料的基礎上,開展柑橘新品種、新材料的品比試驗,篩選出抗病、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2、柑橘無公害豐產示范基地建立,按照標準的柑橘生產管理要求,建設高標準的柑橘精品果園1000畝。果園掛燈、掛袋、掛板、地膜覆蓋、生草栽培率達到100%。畝產量達到3000公斤以上,年產量達到300萬公斤以上。柑橘優質果率達到90%以上,柑橘包裝銷售率達到80%以上。3、開展柑橘高效種植模式與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體系的優化與示范推廣,并形成優質柑橘新品種規范化良種繁育和栽培生產技術體系各1套。通過項目實施,橘園每年至少減少打藥二次,每畝減少化學肥料用量30%,減少投工5個,柑橘售價每公斤達到3元以上。4、加大名優柑橘新品種的推廣。在示范園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標準化栽培提高果農效益,輻射帶動更多農戶種植名優柑橘新品種,開展整形修剪、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服務指導,提高種植水平,增加果農收入,完成示范推廣,輻射帶動面積1000畝以上,帶動當地農戶1400余戶。(二)建設內容1、生態栽培物化技術的推廣應用購買安裝太陽能殺蟲燈(50畝/盞,共需6盞,單價2000元,合計1.2萬元)、粘蟲色板(50張/畝,共需15000個,單價1.5元,合計2.25萬元)、性誘捕器(3畝/臺,共需100個,單價35元,合計0.35萬元)等綠色生態栽培物化技術設備一批,合計3.8萬元,具體資金使用如(共需資金3.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1萬元,合作社自籌2.8萬元)。在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體系建立中購買柑橘套果袋82.5萬個(50個/株*55株/畝*300畝),每個單價0.18元,合計14.8萬元,具體資金使用如(共需資金14.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萬元,合作社自籌10.8萬元)。2、改善田間工程本項目柑橘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區計劃完成排水系統、溝渠改造升級300畝,合計8000米,其中大溝渠3000米,小溝渠5000米。大溝渠3000米,建設規格80cm*70cm,邊墻厚度10cm,底部厚度5cm,單價160元/米,合計48萬元。(其中材料費(水泥、河沙、紅磚等)20萬元,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土建費用(搬運費、人工費等)28萬元,由合作社自籌)。小溝渠5000米,建設規格50cm*40cm,邊墻厚度10cm,底部厚度5cm,單價120元/米,合計60萬元。(其中材料費(水泥、河沙、紅磚等)26萬元,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土建費用(搬運費、人工費等)34萬元,由合作社自籌)。改善田間工程建設總所需資金:大溝渠48萬元,小溝渠60萬元,共計10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6萬元用于材料費,合作社自籌資金62萬元用于土建費用)。3、噴灌滴灌設施建設灌溉設施(滴灌)計劃實施300畝,每畝造價5000元。其中:①滴灌工程直接材料費(計量裝置、過濾器、輸水管網、滴灌管網、配套滴灌自動化設施、灌溉配電設施等)3000元/畝,共計3000*300=90萬元。(①部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9萬元,合作社自籌41萬元)②滴灌工程設計費用,50元/畝,共計300*50=1.5萬元;③工程施工安裝費(包括管道埋設、系統安裝調試等),按工程材料費30%計算,每畝3000*30%=900元,共計900*300=27萬元;④土建工程費用(蓄水池、管槽挖、填土方

、泵房等)1050元/畝,共計1050*300=31.5萬元。(②③④三部分:合作社自籌60萬元)滴灌設施建設總所需資金:5000元/畝*300=1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9萬元用于部分材料費,合作社自籌101萬元用于部分材料費和其他費用)。(三)進度安排項目實施年限確定為2016年8月~2016年12月,年度工作安排如下。2016年8月-2016年9月:前期準備;收集相關材料、土地租用整改,開展實地查勘,確定項目實施地點及確定初步方案,完成項目設計論證及其他前期工作,落實資金。2016年9月:前期實施;完成項目申報書的撰寫,將項目相關材料報市農業局審批、省農業廳備案,并著手準備柑橘生態栽培物化技術的推廣應用。2016年9月-2016年11月;中期實施;開展道路系統、灌溉系統、排水系統等種植示范基地輔助用地設置建設,完成項目中改善田間工程、噴灌滴灌設施建設等內容。2016年12月;開展技術總結和凝練、相關培訓與技術服務、示范推廣,輻射帶動面積1000畝以上。總結、完善、提煉研究成果,撰寫學術論文、總結報告,驗收項目、鑒定。四、資金使用計劃(一)建設總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276.6萬元。(二)資金籌措1、申請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2、合作社自籌資金176.6萬元。(三)申請中央資金補助額度申請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四)中央資金支持環節1、柑橘高效種植模式與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體系的優化與示范推廣購買安裝太陽能殺蟲燈(50畝/盞,共需6盞,單價2000元,合計1.2萬元)、粘蟲色板(50張/畝,共需15000個,單價1.5元,合計2.25萬元)、性誘捕器(3畝/臺,共需100個,單價35元,合計0.35萬元)等綠色生態栽培物化技術設備一批,合計3.8萬元,具體資金使用如(共需資金3.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1萬元,合作社自籌2.8萬元)。在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體系建立中購買柑橘套果袋82.5萬個(50個/株*55株/畝*300畝),每個單價0.18元,合計14.8萬元,具體資金使用如(共需資金14.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萬元,合作社自籌10.8萬元)。2、柑橘種植示范基地輔助用地設置建設本項目柑橘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區計劃完成排水系統、溝渠改造升級300畝,合計8000米,其中大溝渠3000米,小溝渠5000米。大溝渠3000米,建設規格80cm*70cm,邊墻厚度10cm,底部厚度5cm,單價160元/米,合計48萬元。(其中材料費(水泥、河沙、紅磚等)20萬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20萬元;土建費用(搬運費、人工費等)28萬元,合作社自籌28萬元。)小溝渠5000米,建設規格50cm*40cm,邊墻厚度10cm,底部厚度5cm,單價120元/米,合計60萬元。(其中材料費(水泥、河沙、紅磚等)26萬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26萬元;土建費用(搬運費、人工費等)34萬元,合作社自籌34萬元。)改善田間工程建設總所需資金:大溝渠48萬元,小溝渠60萬元,共計10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46萬元用于建筑材料費,合作社自籌資金62萬元用于土建費用)。2.2、噴灌滴灌設施建設灌溉設施(滴灌)計劃實施300畝,每畝造價5000元。其中:①滴灌工程直接材料費(計量裝置、過濾器、輸水管網、滴灌管網、配套滴灌自動化設施、灌溉配電設施等)3000元/畝,共計3000*300=90萬元。(①部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49萬元,合作社自籌41萬元)②滴灌工程設計費用,50元/畝,共計300*50=1.5萬元;③工程施工安裝費(包括管道埋設、系統安裝調試等),按工程材料費30%計算,每畝3000*30%=900元,共計900*300=27萬元;④土建工程費用(蓄水池、管槽挖、填土方

、泵房等)1050元/畝,共計1050*300=31.5萬元。(②③④三部分:合作社自籌資金60萬元)滴灌設施建設總所需資金:5000元/畝*300=1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49萬元用于部分材料費,自籌資金101萬元用于部分材料費和其他費用)。五、預期效益(一)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項目區柑橘種植集中成片發展格局形成,到2017年,柑橘產業發展將進入提質增效的新發展階段。據初步測算,待柑橘進入盛果期后,畝產可達2000公斤左右,實現產量4000噸,畝產值1萬元以上,純收入在4000萬元以上,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是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畝均純收入的4—5倍。同時,采取滴排灌方式,年用水量約260方/畝,比小麥節水200方/畝,比玉米節水250方/畝,且帶動農戶戶均增收700元以上。隨著推廣面積的增加,經濟效益更大,將為農業的創收做出巨大貢獻。(二)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將優化我市柑橘品種結構,促進柑橘產業發展,促進我市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項目實施后,可促進實現我市丘陵區果農持續增收,為增強社會穩定做出貢獻,社會效益明顯。同時,通過公司項目的幅射帶動作用,大大提升農業產業進程,對助農增收、富民升位及項目區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力發展柑橘產業,對輻射帶動周邊村社產業發展和滿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勞動力資源,使農戶不用外出打工在家照樣掙錢,真正讓項目區人民共同富裕,為市中區現代農業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三)生態效益該項目的實施,柑橘樹四季常綠,本身即是果樹,也是是優美的庭院樹、觀賞樹,大面積推廣種植,將提高我市森林覆蓋面積,改善生態環境,為建設森林內江、園林內江、生態內江做出積極貢獻,生態效益重大。同時公司發展完善了項目區的基礎設施,增強了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耕地質量;化肥、農藥用量減少,降低了污染,保護了環境,降低了能耗,實現了低碳農業;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促進種養業的無公害和諧發展。六、資金保障措施

根據區財政局《關于財政支農項目“民辦公助、以獎代補”報賬資料管理的通知》(內市區財農[2010]808號)的具體要求,嚴格資金管理及區級財政報賬程序,規范產業化資金的使用渠道,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對基礎設施工程。采用“以獎代補”方式,對專合社內建設的基礎設施,通過相關單位驗收后,財政給予適當的現金補助。現金補助按照此方案批復后的補助標準為準,由區財政直接補助到專合社帳戶。

二是對專合社實行集中采購的項目。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有關程序進行采購,并在驗收合格后,資金直接撥付專合社賬戶。

三是切實加強農民專合組織資金監管體系,通過實行區級財政報賬、公示公告、政府采購等有效監管辦法,確保資金專款專用,特別是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