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菏澤市成考專升本2022-2023學年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白樺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華北平原生長的重要因素是

A.降水量太大B.溫度過高C.溫度過低D.土壤中缺乏白樺生長所需的元素()

2.小地老虎完成一個世代所需總積溫為K1,某地年總積溫為K,那么小地老虎在該地區可能發生的世代數是()

A.K-K1B.K/K1C.K+K1D.K1/K

3.初級生產力最高的區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陸交接地帶D.荒漠

4.在陸地群落中,()通常是優勢種。

A.種子植物B.被子植物C.灌木D.草本植物

5.初級生產力最高的區域是()。

A.海陸交接地帶B.荒漠C.海洋D.草原

6.生態系統中,能量從一個營養級向另一個營養級傳遞時的效率大約是()

A.10%~20%B.30%~40%C.0.1%~1.0%D.1%~2%

7.草原生態系統的種類組成和生產力隨著()的變化而變化。

A.光照B.溫度C.降雨量D.風力

8.下列有關物質循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物質循環包括碳循環、磷循環、水循環、氮循環等

B.各物質循環是相互獨立的

C.物質循環與能量循環無關

D.物質循環對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無任何影響

9.下列農業生產模式中不屬于生態農業范疇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態平衡失調D.土地沙化

10.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類開始生長時處于()。A.地衣群落階段B.苔蘚群落階段C.草本群落階段D.木本群落階段

11.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草原生態系統()

A.結構簡單B.組成復雜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鏈占優勢

12.為了能夠加快在水中的移動速度,魚類等水生生物的身體常呈流線型,是為了減小運動的()

A.壓力B.重力C.阻力D.浮力

13.我國東部地區成為濕潤森林區,主要受()

A.山風影響B.季風影響C.谷風影響D.海洋風影響

14.土壤細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體稱為()。A.菌根B.根瘤C.菌絲D.子實體

15.對人來說,住址是(),職業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態位C.生態位;生境D.生態位;生態位

16.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草原生態系統()。A.結構簡單B.組成復雜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鏈占優勢

17.經典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是()。A.生物個體B.生物種群C.生物群落D.生態系統

18.農田作物的生長和土壤養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產量往往受土壤中供應最不足的營養元素所制約。這是()

A.李比希最低率B.謝爾福德耐性定律C.阿倫法則D.貝格曼法則

1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植物定居的是()

A.生長B.發芽C.繁殖D.腐爛

20.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經常在簡單的食物鏈上引入新的環節來加強對農副產品的轉化和利用。蜜蜂引進農田,用花粉生產王漿、蜂蜜等產品,這種做法屬于引入()。

A.生產環B.增益環C.減耗環D.復合環

21.苔蘚、蘑菇、白蟻、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為生,這些生物組成了()

A.種群B.群落C.生態系統D.食物鏈

22.森林砍伐跡地從控制演替的主導因子看屬于()

A.內因演替B.外因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23.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陰坡的環境特點是()

A.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大B.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小C.溫度較低,相對濕度較大D.溫度較低,相對濕度較小

24.生態系統中,補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總生產B.減少系統用于自我維持的消耗C.增加系統的初級生產力D.增加系統的次級生產力

25.邏輯斯蒂方程中的修正項(K-N)/K,是邏輯斯蒂系數,其意義是()。A.環境壓力的度量B.環境負荷量C.增長量D.常量

26.白樺、云杉不能在華北平原生長,梨、蘋果不能在熱帶地區栽培是受()的限制。

A.光照周期B.雨水分布C.極端溫度D.有效積溫

27.r對策生物種群容易發生

A.生態入侵B.種群爆發C.種群衰退D.種群平衡

28.下列選項中是群落發育過程中良好發育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的是()。A.優勢種B.亞優勢種C.建群種D.伴生種

29.氮素的下列四種狀態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

A.N2B.NO2

C.NH4+D.NH3

30.系統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體功能大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體功能等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體功能小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二、填空題(20題)31.對植物群體的總光能利用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積、______和光合能力。

32.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越多,結構越復雜,______能力越強。

33.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的自養生物是______。

34.我國生態學家______認為:“生態學是一門多科性的自然科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及其機理的科學。”

35.群落由于小環境的變化,在不大的面積內,有規律地交替重復出現而構成__________。

36.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占地球總水量的比例為______。

37.生態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種群在特定條件下實際繁殖的個體數,又叫_____。

38.夏綠林或夏綠木本群落,又稱______,它是溫帶地區濕潤海洋性氣候條件下典型的地帶性植被。

39.生長在歐亞大陸寒帶、溫帶地區的許多小型鳥類,通常冬季停止繁殖,到春季開始繁殖。在秋季因寒冷而停止繁殖以前,這些種群的數量______。

40.群落演替以穩定的生態系統為發展頂點,也就是以______所形成的系統為其發展頂點。

41.早晨蜥蜴在陽光照射下身體盡可能大面積接觸光線,與光照角度垂直;而中午光照強烈時,它的身體與光線幾乎平行,盡量減少身體與光的接觸面積。這是受______的影響。

42.生態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調查研究、實驗室研究和____________。

43.單元頂極學說認為:任何一類演替都要經過遷移、定居、群聚、競爭、反應和——等6個階段。

44.在______土壤中容易引起鐵、硼、銅、錳和鋅的短缺。

45.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包括地質大循環和______兩個部分。

46.生物朝不同方向進化的對策,稱為______。

47.群落發育初期的主要標志是植物______的良好發育。

48.城市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經濟、______三個亞系統組成。

49.______是指長期生活在某一環境條件下的生物,其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環境相統一。

50.研究一定區域景觀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格局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規律的生態學分支是__________。

三、判斷題(10題)51.表示某物種在一個群落內的豐富程度,常用多度。()

A.正確B.錯誤

52.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屬耐酸性植物。[]

A.正確B.錯誤

53.隨著生態演替的發展,生物小循環加強。()

A.正確B.錯誤

54.玉米是屬于長日照的植物。()

55.負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正確B.錯誤

56.仙人掌的葉片呈針刺狀,這是長期適應干旱環境的結果。()

A.正確B.錯誤

57.與K對策生物相比,r對策生物的內稟增長率低。()

A.正確B.錯誤

58.群落內種間競爭的結果會使某種特定生物種的生態位擴大或縮小。()

A.正確B.錯誤

59.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經度地帶性規律,與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和大地形的影響無關。()

60.如果種群數量在較長的時期內維持在同一水平,就說明該種群處于平衡狀態。()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61.簡述影響初級生產力的因素。

62.簡述種間競爭的類型及其一般特征。

63.地形對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64.簡述農田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

65.簡述物候節律及其意義。

五、論述題(5題)66.決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是什么?

67.生態系統的生物組分有哪三大功能類群?試論述各類群的生態功能。

68.比較r對策和K對策的特點。

69.論述能量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與轉化的規律。

70.論述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

六、單選題(0題)71.引起物種數量減少的因素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遷入率D.總體數量變化

參考答案

1.B

2.B

3.C

4.A解析:陸地群落中,種子植物個體數量多、蓋度大,決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優勢種。

5.A解析:由于海陸交接地帶較之其他區域來說,更具備光、CO2營養物質、O2和溫度等多個有利因素,更利于初級生產量的提高,故選A。

6.A

7.C

8.A

9.C屬于生態農業范疇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10.C

11.A

12.C

13.B

14.B

15.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環境,各種生態因子的總和;而生態位是指在生態系統中的時空位置,也指某種關系中的位置,符合題意的只有B項。

16.A

17.D生態系統是生態學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于經典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18.A

19.D

20.A

21.B

22.B

23.D

24.B解析:生態系統是一個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的過程,有消耗就得有補充,這樣才能維持系統循環。故選B。

25.A

26.C

27.B

28.C生物群落中的優勢層的優勢種起著構建群落的作用。

29.C

30.A

31.光合時間

32.自我調節

33.生產者

34.馬世駿

35.復合體

36.0.5%

37.實際出生率實際出生率

38.落葉闊葉林

39.最高

40.頂級群落頂級群落

41.光照強度光照強度

42.模型模擬研究

43.穩定穩定

44.堿性

45.生物小循環

46.生態對策生態對策

47.建群種建群種

48.社會社會

49.生態適應性

50.景觀生態學

51.A

52.B

53.A

54.N

55.B

56.A

57.B

58.A

59.N

60.A

61.(1)環境條件。影響初級生產力的環境因素除了日光外,還有3個重要的物質因素(水、二氧化碳和營養物質)和兩個重要的環境調節因素(溫度和氧氣)。(2)生物群落的內在因素:①初級生產者。②群落內物種的多樣性。③初級生產量的分配狀況。④初級生產量的消費狀況。⑤群落中動物的影響。(3)補加能源的作用。

62.熱帶雨林植被的主要特點是:(1)種類組成成分極為豐富高等植物在4萬5千種以上動物種類及數量也多;(2)群落結構極其復雜群落的形態結構和食物鏈結構復雜生態位分化明顯;(3)喬木一般有板狀根、裸芽等特殊構造;(4)無明顯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長旺盛多四季開花。熱帶雨林植被的主要特點是:(1)種類組成成分極為豐富,高等植物在4萬5千種以上,動物種類及數量也多;(2)群落結構極其復雜,群落的形態結構和食物鏈結構復雜,生態位分化明顯;(3)喬木一般有板狀根、裸芽等特殊構造;(4)無明顯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長旺盛,多四季開花。

63.地形對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地形對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

64.(1)種群比較單一;(2)系統穩定性差比較脆弱;(3)物質流動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這是農田生態系統決定性的特征。(1)種群比較單一;(2)系統穩定性差,比較脆弱;(3)物質流動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這是農田生態系統決定性的特征。

65.生物長期適應于一年中溫度的寒暑節律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物發育節律稱為物候。植物的物候變化非常明顯;動物對不同季節食物條件的變化以及對熱能、水分和氣體代謝的適應。導致生活方式與行為的周期性變化。物候研究觀測的結果,可應用于確定農時、確定牧場利用時間、了解群落的動態等,特別是對確定不同植物的適宜區域及指導植物引種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66.決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①群落內植物的生長型和生態型。根據植物的可見結構成分的不同而劃分的類群就是植物的生長型。生態型是生物對外界環境適應的外部表現形式。②組成群落的物種尤其是優勢種植物及優勢種的多少常對群落外貌起決定性作用。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植物種稱為優勢種。③植物的季相即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由于植物長勢的改變而導致群落外貌的季候差異。陸生植物的開花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各種植物的開花時間和開花期的長短有很大差異。不同地區的群落也有季相的變化。④植物的生活期如由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所組成的群落因各組成種類生活期的變化使群落的外貌常出現不同。決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①群落內植物的生長型和生態型。根據植物的可見結構成分的不同而劃分的類群,就是植物的生長型。生態型是生物對外界環境適應的外部表現形式。②組成群落的物種,尤其是優勢種植物及優勢種的多少,常對群落外貌起決定性作用。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植物種,稱為優勢種。③植物的季相,即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由于植物長勢的改變而導致群落外貌的季候差異。陸生植物的開花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各種植物的開花時間和開花期的長短有很大差異。不同地區的群落也有季相的變化。④植物的生活期,如由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所組成的群落,因各組成種類生活期的變化使群落的外貌常出現不同。

67.(1)生態系統生物組分的三大功能類群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2)生產者是指利用太陽光能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植物及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養生物。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進行光合生產即初級生產,提供第一性產品。太陽能和無機營養物質只有依靠生產者才能輸入生態系統,成為系統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頭。(3)消費者是指以初級生產產物為食物的大型異養生物,主要是動物。消費者的功能:①是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②調節物種間的關系,維持種群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③幫助植物傳播花粉。

68.具有一對策的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表現出很高的擴散能力一有機會就遷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個體的壽命短形體較小親代沒有對后代的照顧和保護能力防御能力較弱死亡率極高通過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斷擴散提高生存過程中的競爭力。具有r對策的種群經常受到生態因素的影響數量變動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種群數量迅速恢復到原有的水平強的擴散能力可以使r對策者迅速離開惡劣的生境擴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種群。具有K對策的生物擴散能力較弱其出生率低個體的壽命長形體較大保證它們在生存競爭中取勝。具有親代關懷行為具有,一對策的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表現出很高的擴散能力,一有機會就遷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個體的壽命短,形體較小,親代沒有對后代的照顧和保護能力,防御能力較弱,死亡率極高,通過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斷擴散提高生存過程中的競爭力。具有r對策的種群經常受到生態因素的影響,數量變動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種群數量迅速恢復到原有的水平,強的擴散能力可以使r對策者迅速離開惡劣的生境,擴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種群。具有K對策的生物擴散能力較弱,其出生率低,個體的壽命長,形體較大,保證它們在生存競爭中取勝。具有親代關懷行為,

69.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生命的各種表現都依賴于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流動與轉化沒有能量流動和轉化也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能量在生態系統的流動和轉化都是嚴格服從著熱力學的兩個基本定律的。(1)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消滅而只能以嚴格當量的比例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對于生態系統來說也是如此。由生產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學潛能經過自身呼吸消耗消費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轉變為熱能的形式散失到環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體內可以用簡單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組織的化學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動物攝取的食物能=動物組織的化學能+動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能量衰變定律或熵定律。作為衰變定律可描述為:“能量在轉換過程中總存在衰變現象即總有一部分能量從濃縮的較有序的形態變為稀釋的不能利用的形態”。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經食物鏈的各個營養級時其利用轉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陽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動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則散逸到環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說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也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作為熵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可描述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總是趨向于最大限度的無序狀態或最大的熵”。對一個封閉系統來講總是趨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減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導致一切過程的終止。水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低溫物體擴散等等。但是對于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來說可以通過自身復雜的生物結構而保持有序狀態同時通過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無效能即熱能因而排除了無序只要有物質和能量的不斷輸入生物體就會通過自組織和建立新結構保持系統處于一種低熵的穩定和平衡狀態。如果生態系統的熵能增加過大組織失調系統就要受到影響和破壞如太陽能的消失、森林火災、亂砍濫伐、草原過牧、水產超捕、掠奪式經營等都會導致生態系統熵能或無序性增大直至整個系統破壞。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生命的各種表現都依賴于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流動與轉化,沒有能量流動和轉化,也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能量在生態系統的流動和轉化都是嚴格服從著熱力學的兩個基本定律的。(1)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消滅,而只能以嚴格當量的比例,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對于生態系統來說也是如此。由生產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學潛能,經過自身呼吸消耗,消費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轉變為熱能的形式散失到環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體內,可以用簡單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組織的化學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動物攝取的食物能=動物組織的化學能+動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能量衰變定律或熵定律。作為衰變定律,可描述為:“能量在轉換過程中,總存在衰變現象,即總有一部分能量從濃縮的較有序的形態,變為稀釋的不能利用的形態”。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經食物鏈的各個營養級時,其利用轉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陽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動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則散逸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