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專家講座_第1頁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專家講座_第2頁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專家講座_第3頁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專家講座_第4頁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心理咨詢師培訓教程)

許昌萬榮醫院失眠抑郁科燕殿學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頁第一節關于變態心理學1、在我們生存人群中,有精神障礙群體占人群總體百分比為13.47‰(1993年,17地域)。2、有精神障礙人,他們心理活動也并不全是異常。3、正常心理活動和異常心理活動之間能夠相互轉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頁第一單元變態心理學對象定義:變態心理學是以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分支學科。變態心理學:—心理學分支,異常心理基本性質與特點,個體心理差異,環境對異常心理發生、發展影響;精神病學:—臨床醫學分支,異常心理診療、治療、轉歸和預后,及精神病預防和康復;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頁第二單元學科簡史一、對心理異?,F象早期關注:公元前400年,古希臘醫生希波克里特認為,人之所以“瘋狂”,是因為有害體液流入大腦所造成。它推論是“心理是腦功效”雛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頁希波克里特將人氣質分為四類:膽汁質(果斷、勇敢激昂、野心勃勃、急躁易怒、高傲主觀);多血質(靈敏、樂觀、輕浮、易變;粘液質(冷靜、安閑、柔弱、能辨是非;憂郁質(考慮多、疑心重、亂想像、消極失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頁學科簡史公元5世紀到17世紀,天空被宗教烏云遮蓋,極端神秘主義把心理異常現象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燒、捆綁作為驅鬼伎倆。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頁學科簡史

17世紀中葉開始,神經科有了深入發展,1861年法國醫生布羅卡(BROCA)發覺,大腦額下回萎縮后,人語言運動功效就完全喪失。這些醫學科學進步,使人們更傾向用唯物思想對待心理異常問題。19世紀和20世紀初飛速發展,一直延續至今。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頁學科簡史二、對心理異?,F象當代說明:(一)精神分析理論解釋1、潛意識、前意識、意識(心理結構理論)2、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結構理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頁學科簡史3、人類生物本能存在,人類行為受本能力量驅使,這一動力冠名為“力比多”(LIBIDO)。(心理動力理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頁弗洛伊德十分強調生物性本能(生理需要),即他專用名詞力比多(內驅力)或本我在人類行為中驅動作用。他認為本我是我自私部分,與滿足個人欲望相關。大部分本我沖動與性和攻擊兩個本能相關,形成內在心里擔心并要求發泄以緩解擔心取得高興。本我遵照高興標準或享樂標準行事,一直企圖滿足每一個要求、愿望,形成滿足固定需要,若未取得滿足絕不罷休,甚至也在幻想(白日夢)與睡眠夢境中尋求滿足。它沒有價值意識,也不能區分善惡。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頁在兒童生命最初兩年里,在與環境接觸過程中,以知覺系統為關鍵組成了“自我”。自我控制著行為方式。自我根本任務是經過對現實環境妥協,盡可能迎合本我需要。自我遵照現實標準。當本我出現饑渴,因吃喝造成心里擔心時,自我即尋找現實環境中適當食物和水,來滿足本我需要以消除擔心。本我沖動企圖獲取周圍環境中任何事物,自我則考慮行為后果,依據現實標準來滿足本我需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頁兒童在5歲左右,開始形成人格結構中第三部分,即“超我”。超我代表父母言行和價值和標準,社會理道德和規范,對兒童能做事和不能做事,有更多限制。“超我”不但對應受處罰行為,使個體形成罪惡感、恥感,而且還對自控良好行為,嚴格恪守社會規范、成功壓抑本我沖動行為,形成自豪感、高尚感。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頁學科簡史異常心理緣由:性心理發展受到挫折,造成心理退化、固著,人格變態異常;本我與超我之間沖突和矛盾,產生焦慮;對焦慮抑制和非理性沖動壓抑力量不足,讓矛盾、沖突和非理性沖破防線,產生異常心理和行為。壓抑隱藏至潛意識,出現口誤、失誤,夢來表現;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頁學科簡史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變態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理論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人心理變態并不都是由大腦生理和解剖結構損害引發,人內在心理矛盾沖突也一樣能造成心理異常。其次,他強調沖動和欲望是人心理動力;性是推感人們心理活動基本動力之一。第三,他提出心理“防御機制”概念,即認為,在人無意識中有一個自發心理調整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內心矛盾沖突得以緩解,煩惱和不安得以減輕或消除,使人心理活動或恢復及保持某種穩定狀態。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頁學科簡史(二)行為主義解釋:巴甫洛夫經過“試驗性神經癥”模型說明“心理沖突”神經機制。

狗→骨頭→流口水經典條件反射:狗→骨頭+鈴聲→流口水狗→鈴聲→流口水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頁學科簡史神經癥和精神病發生是因為興奮和抑制這兩個基本神經過程沖突造成。如:生活事件使我們極為興奮,但我們同時又極力抑制自己,于是大腦兩半球興奮和抑制過程便產生沖突,沖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經過程平衡,我們神經功效便會紊亂并產生神經癥和精神病。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6頁學科簡史(三)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解釋(羅杰斯、馬斯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7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8頁生理需要(生存本能)——空氣、水、饑餓、性;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滿足后,穩定家庭、工作場所、社會環境,兒童更需要一個取得保護安全生長環境,友好完整家庭,沒有內部虐待、暴力、冷漠、雙親離異。愛與歸屬需要——愛與被愛,要求歸屬一個家庭、團體、組織,從而取得感情上支持和呵護。自尊需要——一是追求自己有實力、有成就、能勝任、自信與自重。二是追求他人對自己尊重,對自己地位榮譽等認可。自我實現需要——相當少人,大多說人心理上是健康,也是平庸,缺乏創新性、超越性人格魅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9頁人本主義以促進正常人心理成長與發展為出發點,強調有內在創造潛能,即每個人都有不停發展、完善自己心理動力,強調實現人尊嚴與價值。假如這種趨于完美特征受到了妨礙,則可出現心理問題。存在--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則是開發這種“潛能”,相信求援者能夠自我成長,最終到達自我價值實現。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0頁第二節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

及其區分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1頁第一單元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概念正常心理活動含有三大功效:1、能保障人作為生物體、順利地適應環境、健康地生存發展。2、能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社會團體、機構中正常地擔負責任,使人類賴以生存社會組織正常運行。3、能使人類正常地、正確地反應、認識客觀世界本質及其規律性,方便利創造性地改造世界、創造出更適合人類生存環境條件。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2頁第二單元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一、常識性區分:依據日常生活經驗區分(一)離奇怪異言談、思想和行為(二)過分情緒體驗和表現(三)本身社會功效不完整不能上班工作、學習等,無法進行社會交往等(四)影響他人正常生活。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3頁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二、非標準化區分第一個、統計學角度:某種心理現象偏離了統計常模。智商(IQ)在70以下。第二種、文化人類學角度同性戀,有文化認可了。精神病“幻覺”被認為是與神交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4頁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第三種、社會學角度將心理異常了解為對社會準則破壞。對社會危害行為假如有明確犯罪動機,那就是犯罪,假如沒有動機、理曲,那就被認為是行為異常。第四種、精神醫學角度幻覺、妄想等都屬于心理異常第五種、認知心理學角度:將心理異??醋魇莻€體主觀上不適體驗。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5頁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三、標準化區分第一、醫學標準,必須找到病了解剖或生理改變依據。第二、統計學標準多以心理測量法為工具,居中大多數人屬于正常心理范圍,兩端被視為“異?!薄W儜B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6頁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第三、內省經驗標準一是病人內省經驗:自己感覺,焦慮、抑郁、不適等;二是就觀察者內省經驗:把觀察到現象與自己以往經驗相比較。親人逝世要哭泣,而此人在笑。則心理異常了。第四、社會適應標準:人能夠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穩定狀態,能適應社會環境。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7頁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區分四、心理學區分標準:(一)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統一性標準(二)心理活動內在協調性標準(三)人格相對穩定性標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8頁第三節常見異常心理癥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29頁常見異常心理癥狀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條件:1、必須是在經過臨床系統治療以后,精神癥狀緩解或消失后;2、目標應是社會功效康復和預防復發;3、必須親密配合精神科醫生一起實施。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0頁第一單元認知障礙一、感知障礙(一)感覺障礙1、感覺過敏:感覺域值降低對外界各種普通強度刺激及一些不適感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2、感覺減退:感覺域值增高3、內感性不適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1頁認知障礙(二)、知覺障礙1、錯覺:是歪曲知覺,即外界存在某種事物,但感知到是另一事物。2、幻覺:一個虛幻知覺,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而出現感知覺。如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及內臟幻覺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2頁認知障礙真性幻覺:假性幻覺:功效性幻覺:思維鳴響:心因性幻覺: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3頁認知障礙(三)感知綜合障礙:事物個別屬性錯誤感知。常見:視物變形、體型感知障礙、空間感知障礙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4頁認知障礙二思維障礙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反應。包含: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斷。正常思維特征:①思維詳細性:詳細內容與客觀事物相符合,反應思維真實性。②思維目標性:圍繞目標,有意識地進行。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5頁認知障礙③思維實際性:切實可行,正確實際;④思維實踐性:經過實踐驗證。⑤思維邏輯性:符合邏輯四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分理由率)。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6頁認知障礙(一)思維形式障礙1、思維奔逸: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詞匯豐富,詼諧幽默2、思維遲緩:聯想困難、語音細微、反應遲鈍、言語降低3、思維貧乏:內容空洞,聯想貧乏、語量降低。4、思維松弛:聯想渙散,內容散漫;句句相關聯,但無中心思想;5、破裂性思維:句句無關聯;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7頁認知障礙6、思維不連貫:概念無關聯;7、思維中止:思維過程聯想突然中止;8、思維插入:9、思維云集(強制性思維):不由自主涌現一連串聯想,不受病人意志支配;10、病理性贅述:思維過程轉換、粘滯、保留在一些枝節問題,抓不住主要步驟;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8頁認知障礙11、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概念轉換,詳細概念混同抽象概念;12、語詞新作:自己創造一些文字、符號或圖形,并賦予特殊意義;13、邏輯倒錯性思維:推理過程十分荒謬,既無前提,又無依據,推理離奇古怪,不可了解,因果倒置。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39頁認知障礙(二)思維內容障礙1、妄想妄想:是一個在病理基礎上產生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結果。特征:(1)內容與事實不符;(2)患者堅信不移;(3)經驗與教育無法糾正;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0頁認知障礙妄想內容種類:1、關系妄想:2、被害妄想:3、釋義妄想:4、物理影響妄想;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7、疑病妄想: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1頁認知障礙嫉妒妄想:鐘情妄想:被竊妄想:變獸妄想;另外,還有非嫡系妄想、跟蹤妄想、附體妄想、飾演妄想等。其它形式思維障礙,思維被動悉,妄想性洞悉感。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2頁認知障礙妄想分為原發和繼發系統和非系統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3頁燕殿學聯絡方式:辦公電話:2594377小靈通:5917829手機-mail:yandianxue@163.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4頁認知障礙三、注意、記憶與智能障礙:(一)注意障礙:減弱:狹窄:(二)記憶障礙:增強:病理性減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5頁認知障礙遺忘:順行性、逆行性錯構:虛構;(三)智能障礙分為先天性癡呆和后天性癡呆智商:140以上近似天才120-140非常超常智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6頁認知障礙110-120超常90-110正常80-90愚笨70-80近似缺點70以下低能50-70輕度(精神發育遲滯)35-49中度20-34重度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7頁認知障礙四、自知力障礙判斷輕重精神疾?。ㄐ睦碚系K)主要指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8頁第二單元情感障礙一、以程度改變為主情感高漲:情緒低落:焦慮:恐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49頁情感障礙二、以性質改變為主情感遲鈍:情感冷淡:情感倒錯:三、腦器質性損害情感脆弱欣快強制性哭笑易激惹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0頁第三單元意志行為障礙一、意志增強二、意志缺乏三、精神運動性興奮四、精神運動性抑制木僵、違拗、蠟樣屈曲、緘默、被動服從、刻板動作、模仿動作、意向倒錯、作態、強迫動作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1頁第四節常見精神障礙P.278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2頁第一單元

精神分裂癥及其它妄想性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3頁精神分裂癥定義:是一個原因未明常見精神疾病,含有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精神活動不協調或脫離現實為特征。通常意識清唽,智能多完好。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4頁精神分裂癥一、發病及轉歸多起病于青壯年常遲緩起病病程遷延部分病人重復發作部分病人呈慢性化,可出現精神衰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5頁精神分裂癥二、臨床表現前驅癥狀個性改變神經衰弱表現異常行為(洗鞋、解手)多疑對身體過分關注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6頁精神分裂癥二、臨床表現陽性癥狀評論性、命令性幻聽,思維化聲(思維鳴響)思維松弛、思維破裂語詞新作、象征性思維內心被揭露感異己體驗:被控制感,思維云集(強制性思維),思維中止情感倒錯不協調精神運動性興奮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7頁精神分裂癥二、臨床表現陰性癥狀:思維貧乏情感冷淡意志缺乏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8頁精神分裂癥二、臨床表現陰性癥狀:認知功效障礙記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工作效率顯著下降,能力減退精細操作、協調性差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59頁精神分裂癥三、臨床分型偏執型(妄想型)━━疑(幻覺妄想為主,患病人數最多,預后很好)青春型━━亂(思維破裂,行為幼稚,愚蠢)擔心型━━僵(木僵與興奮交替)單純型━━懶(起病遲緩,陰性癥狀為主,預后最差,輕易衰退)未分型(又稱其它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0頁精神分裂癥四、診療癥狀標準嚴重程度標準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1個月。假如病程不超出一個月,診療“分裂樣精神病”。單純型病程應大于兩年。排除標準沉重帽子:診療從寬,治療從嚴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1頁精神分裂癥五、治療藥品治療為主綜合辦法全病程治療早期干預急性期治療維持治療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2頁精神分裂癥六、愈后影響原因家族史

發病年紀

精神刺激

起病形式

病前性格

分型

治療

治療是否及時

對治療反應

維持治療復發次數病程長短家庭和社會心理支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3頁妄想性障礙又稱為偏執性障礙以系統化妄想為主要特征,可表現為被害,夸大,嫉妒,疑病等起病年紀較晚多有偏執人格為基礎社會功效保持很好,不出現精神衰退難以治愈,多呈慢性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4頁不一樣診療下,“偏執”含義偏執狀態——即妄想狀態,非疾病學診療,只是一個描述性過渡診療——有精神病,暫無法分類。精神分裂癥偏執型——診療精神分裂癥,以幻覺、妄想為主要表現。偏執性障礙——這是一個相對獨立疾病學診療,以系統化妄想為主要表現,與分裂癥最大區分是不出現精神衰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5頁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P279特點:有心因、起病急、好得快包含:分裂樣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6頁第二單元心境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7頁心境障礙心境障礙以連續而顯著情緒低落或高漲為主要表現,包含抑郁癥和躁狂癥普通為發作性病程,間歇期完全正常雖有重復發作傾向,但不出現精神衰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8頁抑郁癥情緒低落連續兩周以上影響生活、工作有重復發作傾向全球患病率5-10%,中國沒有準確統計世界衛生組織預計(1996):中國90%抑郁癥患者未得到正規治療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69頁抑郁癥抑郁基本癥狀“三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動作降低“三無”:無用,無助,無望“三自”:自責、自罪、自殺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0頁抑郁癥抑郁伴發癥狀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多夢、嗜睡等食欲下降性欲下降體重減輕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1頁抑郁癥抑郁伴發癥狀焦慮:與現實不符擔心、恐懼軀體不適感:可包括各個臟器精神病性癥狀:罪惡妄想、被害妄想軀體癥狀重或焦慮癥狀重時可能掩蓋抑郁癥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2頁抑郁癥抑郁各種表現形式神經衰弱軀體疾病伴發抑郁精神分裂癥后抑郁藥源性抑郁心境惡劣(慢性疲勞綜合癥)隱匿性抑郁:重復屢次內科檢驗、治療無效者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3頁抑郁癥抑郁癥自殺危險原因嚴重抑郁情緒,頑固而持久睡眠障礙伴有自罪妄想、嚴重自責及擔心激越家庭支持系統差有抑郁和自殺家族史有強烈自殺觀念,或曾經有過自殺史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4頁抑郁癥自殺跡象寫遺書整理舊物突然關心他人

了斷社會關系收藏藥品、刀、繩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5頁關注抑郁癥抑郁癥是心靈感冒出現連續憂愁與煩惱,應盡快尋求幫助輕型抑郁時,能夠靠心理疏導、換環境、運動等方式調整。重度抑郁時,必須依靠藥品現有藥品能夠安全有效地改進癥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6頁抑郁癥心理治療抑郁癥必不可少了解疾病性質,降低心理負擔糾正負性認知,建立主動心態學會自我減壓,客觀面對挫折培養興趣興趣,適當擴大交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7頁躁狂癥“三高”:情感高漲、思維奔逸、活動增多睡眠需要降低夸大妄想食欲增加,性欲亢進易激惹精神運動性興奮病程:連續一周即可確定診療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8頁心境障礙治療(一)抗抑郁藥:新藥層出不窮安全性更高,服用簡便,價格更貴起效時間2周左右維持治療首次發作:六個月-1年重復發作:維持時間更長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79頁心境障礙治療(二)情感穩定劑碳酸鋰、丙戊酸鈉、卡馬西平、妥泰首選抗躁狂藥,尤其適合用于雙相障礙作用溫和。治療急性躁狂時,需合并抗精神病藥副作用輕微,可用于長久維持治療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0頁心境障礙治療(三)抗精神病藥品伴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選擇含有改進情感癥狀、副作用輕藥品——舒必利、泰爾登、新型抗精神病藥急性躁狂選擇有效控制興奮癥狀藥品——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1頁第三單元神經癥舊稱神經官能癥,是一組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強迫、疑病癥狀精神障礙。病前多有一定素質人格基礎,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境)原因相關。無器質性病變基礎,自知力完整,病程多遷延。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2頁1、恐怖癥恐怖癥又稱恐怖性焦慮障礙,是一個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客體或處境為主神經癥。對一些情境、場所產生無須要十分恐怖心情,不能自控地盡可能回避,不但他人認為難于了解,全無必要,有時本人也知道這是不切實際、不合情理,但卻不能擺脫,引為苦惱。患者采取回避行為,并有焦慮癥狀和植物神經功效障礙一類心理障礙。簡稱為恐怖癥。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3頁恐怖癥恐怖癥主要類型(1)場所恐怖:害怕對象為一些特定環境,如廣場、閉室、黑暗或擁擠場所;(2)社交恐怖:害怕對象為社交場所和人際接觸;(3)特定恐怖:如動物、高處、雷電、鮮血、外傷、打針、手術、尖鋒物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4頁2、焦慮癥焦慮是一個內心擔心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于應付不愉快情緒。主要分為驚慌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類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5頁兩種類型(1)驚慌障礙:其基本特征是重復發作嚴重焦慮(驚慌發作);常有突發心悸、胸悶、窒息感和眩暈感。(2)廣泛性焦慮癥:其基本特征為廣泛和連續焦慮,表現為缺乏明確對象和詳細內容提心吊膽和擔心不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6頁3、強迫性障礙強迫性障礙是以不能為主觀意志所抑制,重復出現觀念、意向和行為為臨床特征一組心理障礙。簡稱“強迫癥”。特點是有意識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二者尖銳突使患者焦慮痛苦。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7頁強迫癥分為強迫思想及強迫行為

(1)以強迫思想為主臨床相,如強迫觀念、強迫回想、強迫表象、強迫性對立觀念、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害怕喪失自控能力等。(2)以強迫動作為主臨床相,表現為重復洗滌,重復查對檢驗、重復問詢,或其它重復儀式化動作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8頁4、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形式障礙主要特征是患者重復陳說軀體癥狀,不停要求給予醫學檢驗、無視重復檢驗陰性結果,不論醫生關于其癥狀并無軀體基礎再三確保。包含軀體化障礙、疑病癥、軀體形式植物神經功效失調連續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89頁軀體形式障礙(1)軀體化障礙:軀體化障礙是一個以各種多樣、經常改變軀體癥狀為主神經癥。(2)疑病癥:是一個以擔心或相信患嚴重軀體疾病持久性優勢觀念為主神經癥。突出表現為對本身健康情況過多關切,有各種主觀癥狀,但各種檢驗均不足以必定其有任何器質性疾病證據,也未發覺這些主觀癥狀軀體原因。醫生解釋不能消除其疑慮。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0頁軀體形式障礙(3)軀體形式植物神經功效失調:患者表現癥狀似乎是因為植物神經支配器官或系統軀體障礙所致,最常見情況是心血管、呼吸和胃腸道癥狀。(4)連續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精神性疼痛、心因性背痛或頭痛以及其它與情緒沖突相關軀體形式疼痛歸入這類。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1頁5、神經衰弱神經衰弱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絡精神易疲勞,心情擔心、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癥狀,以及肌肉擔心性疼痛睡眠障礙等生理功效紊亂癥狀。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2頁神經衰弱臨床表現:(1)精神疲乏,注意力難集中,效率減低等衰弱癥狀;(2)回想及聯想增多且控制不住,對聲、光敏感興奮癥狀;(3)易煩惱、易激惹情緒癥狀;(4)擔心性疼痛;(5)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睡眠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3頁第四單元應激相關障礙是指一組主要由心理、社會(環境)原因引發異常心理反應而造成精神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4頁應激相關障礙

(1)急性應激障礙急劇、嚴重精神刺激后立刻(幾分鐘-1小時內)發病,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意識范圍狹窄、定向障礙、言語紊亂、感知遲鈍,可出現人格解體,有強烈恐懼,精神運動興奮和抑制。癥狀往往歷時短暫,通常在五個月內緩解。預后良好,緩解完全。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5頁應激相關障礙(2)創傷后應激障礙:由異乎尋常威脅性或災難性心理創傷,造成延遲出現和長久連續精神障礙(數月至六個月內出現)。主要表現為:重復發生創傷性體驗重現、夢境,或因而面臨與刺激相同或相關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重復回想;連續警覺性增高;連續回避;對創傷性經歷選擇性遺忘。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6頁(3)適應障礙:因長久存在應激源或困難處境,加上患者有一定人格缺點,產生以煩惱、抑郁等情感障礙為主,同時有適應不良行為障礙或生理功效障礙,并使社會功效受損。應激原因消除后,癥狀連續普通不超出6個月。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7頁第五單元人格障礙及性心理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8頁一、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是患者形成了一貫反應個人生活格調和人際關系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文化背景和普通認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顯著影響社會功效與職業功效,造成對社會環境適應不良,患者為此感到痛苦。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99頁人格障礙

臨床表現:對人和事物感知及解釋即認知異常偏離;情感反應異常偏離;控制沖動及對滿足個人需要異常偏離;人際關系異常偏離??紤]人格障礙須明確癥狀開始于童年后少年期,現年18歲以上,最少已連續2年。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0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1、偏執性人格障礙;多疑:不信任他人、易生妒忌、難與人相處;敏感:易害羞、易生牽連觀念、自尊心很強、要求他人都重視、尊重自己;固執:好爭辯,自作主張;情感冷淡:缺乏同情心、興趣少,從不與人開玩笑。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1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2、分裂型人格障礙:回避社交、離群獨處;裝飾獨特、行為怪異、;情感冷淡、興趣索然;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2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3、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自幼品行不良、曠課曠工、重復違規;重復說謊、偷竊,吸煙嗜酒;違法亂紀、惡習難改;冷酷無情、行為沖動;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范,含有經常違法亂紀,對人為特點。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3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4、沖動性人格障礙:以陣發性情感暴發,伴顯著沖動性行為特征,又稱攻擊性人格障礙。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4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5、癔癥性人格障礙:情緒外露、喜形于色、矯揉做作、喜歡表彰;自我中心、愛交際表現、依賴性強;易受暗示、思維浮淺、憑猜測判斷,言語內容不完全可靠。賣弄風情、喜挑逗;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5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6、強迫性人格障礙:以過分要求嚴格與完美無缺為特征。思慮甚多、猶豫不決,做事拖延;一絲不茍、吹毛求疵、嚴厲認真;墨守成規、刻板固執、缺乏創新;好勝心強、堅持己見、斤斤計較;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6頁臨床常見人格障礙7、其它類型:如依賴性人格障礙、焦慮性人格障礙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7頁二、性心理障礙

以性行為心理和行為顯著偏離異常,并以這種性偏離作為性興奮、性滿足主要方式為特征一組精神障礙。臨床類型:性身份障礙:易性癖性偏好障礙:戀物癖異裝癖露陰癖窺陰癖摩擦癖性施月與性受泧性指向障礙:同性戀戀獸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8頁第六單元心理生理障礙又稱心理原因相關生理障礙,是指一組與心理社會原因相關以進食、睡眠及性行為異常為主精神障礙。包含進食障礙(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神經性嘔吐)、睡眠障礙(失眠癥、嗜睡癥和發作性睡眠障礙)、性功效障礙(性欲減退、陽痿、早泄、性樂高潮缺乏、陰道痙攣、性交疼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09頁心理生理障礙一、進食障礙:是一組以進食行為異常為主精神障礙,主要包含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及神經性嘔吐。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0頁心理生理障礙1、神經性厭食:是一個多見于青少年女性進食行為異常,特征為有意限制飲食,使體重降至顯著低于正常標準,為此采取過分運動、引吐、導瀉等方法以減輕體重。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1頁心理生理障礙2、神經性貪食:是一個進食障礙,特征為重復發作和不可抗拒攝食欲望,及暴食行為,患者有擔心發胖恐懼心理,常采取引吐、導瀉、禁食等方當法以消除暴食引發發胖極端辦法。可與神經性厭食交替出現,二者含有相同病理心理機制,及性別、年紀分布。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2頁心理生理障礙3、神經性嘔吐:是指一組以自發或有意誘發重復嘔吐為特征精神障礙,嘔吐物為剛吃過食物。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3頁心理生理障礙二、睡眠障礙包含失眠癥、嗜睡癥和一些發作性睡眠異常情況(睡行癥、夜驚、夢魘等)。失眠癥是一個以失眠為主睡眠質量不滿意情況,其它癥狀均繼發于失眠、包含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嗜睡癥指白天睡眠過多。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4頁心理生理障礙

三、性功效障礙是指一組與心理社會原因親密相關性功效障礙。常見為性欲減退、陽痿、早泄、性樂高潮缺乏、陰道痙攣、性交疼痛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5頁第七單元癔癥癔癥是一個以解離癥(精神)狀和轉換(軀體)癥狀為主精神障礙,這些癥狀沒有可證實器質性病變基礎。癔癥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境)原因影響,常見于青年期和更年期,女性較多。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6頁癔癥癔癥解離癥狀是部分或完全喪失對自我身份識別和對過去記憶。(精神障礙)轉換癥狀是指在遭遇無法處理問題沖突時產生不快心情,以轉化成軀體癥狀方式出現。1、運動2、感覺特殊表現形式流行性集體發作例如安徽疫苗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7頁第五節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第一單元關于心理健康描述性定義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于相對穩定狀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8頁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第二單元評定心理健康標準一、評定心理健康三標準(許又新)第一、體驗標準,指個人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情況,主要包含是否有良好心情和恰當自我評價。第二、操作標準,經過觀察、測驗等標準。第三、發展標準,對個體進行縱向考查與分析。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19頁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二、心理健康水平十標準:(郭念鋒)1、心理活動強度:對精神刺激抵抗能力(認知、性格、經驗、環境);2、心理活動耐受力:長久經受精神刺激能力3、周期節律性:紊亂,心理健康水平下降;4、意識水平:注意力、記憶力;5、暗示性: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0頁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6、心理康復能力:7、心理自控力:對思維、情緒、行為控制力;8、自信心:自我認知能力;9、社會交往:10、環境適應能力: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1頁第三單元相關概念區分及內涵

一、概念區分(臨床心理學領域)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異常心理):有沒有精神障礙。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是在“正?!狈秶鷥?,用來討論“正常心理”水平高低和程度怎樣。可見,“健康”和“不健康”這兩個概念,統統包含在“正?!边@一概念之中。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兩類性質問題。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2頁相關概念區分及內涵對于是否有精神障礙,心理咨詢和精神病學都很關心,但動機和目標都不一樣。前者是為了甄別出沒有精神病人,作為自己工作對象;后者是判別出有精神病人,作為自己工作對象,進 行治療。心理咨詢主要對象,是心理健康人和心理健康情況欠佳但沒有精神障礙人。P.288圖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異常心理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3頁神經癥與正常分界限心理沖突有常形與變形之分。常形有兩個特點:①它與現實處境直接相聯絡,包括大家公認主要生活事件。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想離婚,十分苦惱。②它帶有顯著道德性質。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4頁變形也有兩個特點:①它與現實處境沒有什么關系,或者是生活中雞毛蒜皮小事,普通人認為不值得操心,如:晚飯后吃藥與不吃藥苦惱;重復洗手者問題。②它不不帶道德色彩。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5頁心理沖突變形是神經癥性。而常形則是大家都有經驗,普通心理問題。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6頁評定神經癥方法:(1)病程:〈3月(短程)評1分;3月至1年(中程),評2分,上1年以上(長程)評3分?!儜B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7頁(2)精神痛苦程度,:輕度、自己主動設法擺脫,評1分;中度者,自己擺脫不了,需借他人幫助或處境改變才能擺脫,評2分;重度,自己幾乎完全無法擺脫,他人幫助撫慰或異地休養也無濟于事,評3分。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8頁社會功效:能照常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者,評1分;中度社會功效受損,工作學習或人際交往效率著下降,不得不減輕工作或改變工作,社交場所盡可能防止,評2分,重度完全不能學習工作,不得不休假,社交完全回避,評3分。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29頁假如總分3不是神經癥??偡?-5為可疑病例??偡帧?分診療神經癥。(對痛苦及社會功效最少要近3月情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0頁相關概念區分及內涵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詳細內涵從靜態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個心理狀態,它在某一時段內,展現著本身正常功效。從發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規條件下,個體為應對千變萬化內、外環境,圍繞某一群體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兩個標準差)范圍內不停上下波動相對平衡過程(內涵)健康心理活動是一個處于動態平衡心理過程。不健康心理活動是一個處于動態失衡心理過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1頁相關概念區分及內涵怎樣界定“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當前尚無量化比較理想工具和伎倆。比較理想現有時心理測量慣用量表,如SCL-90,SAS,SDS,MMPI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2頁第六節關于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至今不是一門成熟學科。含糊狀態,還未定型。早期定義:是保健、診病,防病和治病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3頁健康心理學當前工作領域:1、軀體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心理學問題;如某癌癥患者。2、防御壓力和治療反應性心理障礙中心理學問題;(危機干預)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4頁健康心理學3、培養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心理學問題。健康心理學研究與實踐,側重于研究傷害身體健康生活方式和與其相關心理活動。比如:哪些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動能夠引發軀體疾病,哪些心理活動有利于疾病預防、轉歸、康復,等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5頁健康心理學一、軀體疾病患者普通心理特點(一)對客觀世界和本身價值態度發生改變(好像已經或將要被人拋棄)。(二)患者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本身體驗和感覺上(對外界關注降低對自己關注增加)。(三)情緒低落。(四)時間感覺發生改變(時間太快或太慢,回想增多)(五)精神偏離日常狀態(興趣、興趣、思維方式都發生改變)。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6頁健康心理學二、心理學對軀體疾病治療意義了解了上述心理特點,對待軀體疾病時要科學地解釋。與患者建立起心理治療關系。在工作中盡可能地防止加重心理負擔,同時調動患者主動心理潛能。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7頁第七節心理不健康分類第一單元概述

嚴格地說,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對象,只是心理不健康各類狀態,而不是各類異常心理狀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8頁心理不健康分類從現階段咨詢心理學本身發展情況來看,心理咨詢工作對象與神經癥之間界限混濁不清。原因有三:第一、精神病學領域神經癥概念形成有較長歷史過程,外延和內涵并不十分清楚,第二、對非精神病、非神經癥心理不健康狀態,咨詢心理學從沒有認真進行過界定。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39頁心理不健康分類第三,咨詢心理學本身理論觀念分歧較大,操作不統一,心理健康咨詢心理主要工作內容,屬于心理不健康狀態;如:因為現實學習、工作、個人生活壓力以及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詳細事件造成各類不良情緒和行為(煩惱、厭倦、迷惑、氣餒、后悔、怨氣,道德沖突、內疚,抉擇困難,社會或家庭人際關系矛盾,戀愛婚姻造成苦惱,學習困難,上網依賴,等等)。心理健康咨詢“主陣地”。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0頁心理不健康分類對“心理不健康狀態”進行分類(按照許又新教授對神經癥分類模式)一、用途(為何分類)(一)咨詢心理學與鄰近學科區分(二)進行合理臨床診療(三)限定心理健康咨詢范圍(四)咨詢方案制訂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1頁心理不健康分類(五)療效評定(六)心理健康問題深入研究(七)職業培訓(八)心理健康狀態調查(九)自我心理保健需要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2頁心理不健康分類二、效度所謂效度,就是確定“心理不健康狀態”真實存在標尺。(一)癥狀學效度第一,臨床經驗證實“心理不健康特征”真實性:例子:某女,有了外遇想離婚。內心沖突,對不起他,不光彩,拿不定注意??鄲?,心事重重,精神不振,不足一月,能堅持上班。不能診療“神經證”。那么應診療什么?“心理問題”,我們在咨詢工作中天天可見,所以它是真實。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3頁心理不健康分類第二、情緒心理學研究,能夠說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組合”是真實。與他人相關情緒——愛,與自我評價相關情緒——(婚姻)失敗感,(違德)羞恥感,(背判)內疚感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4頁心理不健康分類(二)預測效度對心理不健康狀態后果預期。1、對自然發展預期因人而異三種結果:第一、自然緩解(3月內)第二、泛化,“杯弓蛇影”,“十年怕井繩”等。第三、神經癥易感者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5頁心理不健康分類2、外界干預下預期第一、非專業性干預:社會支持系統第二、專業性干預:心理咨詢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6頁心理不健康分類(三)結構效度即“心理不健康狀態”組成或影響原因。1、人口學原因:年紀,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態等,2、個性心理特征3、身體健康水平4、社會原因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7頁第二單元心理不健康分類一、心理不健康第一類型心理問題診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因為現實生活、工作、處事失誤等原因而產生內心沖突,并所以而體驗到不良情緒(如厭煩、后悔、懊喪、自責等)2、不良情緒不間斷地連續滿一個月,或間斷地連續兩個月,仍不能自行化解;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8頁心理不健康第一類型

——心理問題3、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理智控制下,一直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自終,不良情緒激發原因僅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與最初事件有聯絡其它事件,也不引發這類不良情緒。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49頁心理不健康第一類型

——心理問題定義:心理問題是由現實原因激發,連續時間較短,情緒反應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效,情緒反應還未泛化心理不健康狀態。從四個維度:1、刺激性質;2、反應連續時間;3、反應強度;4.反應是否泛化.來區分哪些屬于“心理問題”哪些不屬于“心理問題”。P.300例子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0頁二、心理不健康第二類型

——嚴重心理問題診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引發原因是較為強烈,對個體威脅較大現實刺激。求援者體驗著不一樣痛苦情緒(如悔恨、冤屈、失落、惱怒、悲傷等)。2、從產生痛苦情緒開始,間斷或不間斷地連續兩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1頁心理不健康第二類型

——嚴重心理問題3、遭受刺激越大,反應越強烈,有時會短暫地失去理性控制;在以后時間里,痛苦可逐步減弱,不過,單純地依靠“自然發展”或“非專業性干預”卻難以解脫;對生活、工作和社交有一定程度影響。4、痛苦情緒不但能被最初刺激引發,而且與最初刺激相類似,相關聯刺激,也能夠引發這類痛苦,即反應對象被泛化。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2頁心理不健康第二類型

——嚴重心理問題定義:“嚴重心理問題”是由相對強烈現實原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猛烈,連續時間長久,內容充分泛化心理不健康狀態。有時伴有某首先人格缺點。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3頁三、心理不健康第三類型

——神經癥性心理問題

(即“可疑神經癥”)

靠近神經癥或神經癥早期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4頁第八節壓力與健康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5頁第一單元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一、壓力定義:壓力是外部事件引發一個體驗。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組成一個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6頁壓力與健康二、壓力源種類壓力是現實生活要求人們去適應事件,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去適應事件,按性質可分三大類: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7頁壓力與健康1、生物性壓力源直接妨礙和破壞個體生存與種族延續事件。包含軀體創傷、疾病、饑餓、性剝奪、睡眠剝奪、噪音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8頁壓力與健康2、精神性壓力源直接妨礙和破壞個體、正常精神需求內在和外在事件。包含錯誤認知結構、個體不良經驗、道德沖突及不良個性特點(易受暗示、多疑、嫉妒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59頁壓力與健康3、社會環境壓力源直接妨礙和破壞個體、社會需求事件。社會環境性壓力源分兩大類:(1)純社會性;如重大社會變革、主要人際關系破裂(失戀、離婚),家庭長久沖突、戰爭、被監禁等。(2)由本身情況(如個人心理障礙、傳染病等)造成人際適應問題(如社交、恐怖癥)等等。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60頁壓力與健康即使我們能夠將壓力源分成以上三大類,但在實際生活中三種是相互影響,分析時要整體加以考慮。造成心理問題壓力源絕大數是綜合性。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61頁壓力與健康三、壓力源測評P311(一)社會再適應量表(SRRS)為測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設計(Holmes),得分高人較輕易患心臟病、骨折、糖尿病、白血病及感冒。(二)日常生活中小困擾測量(三)知覺壓力測評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62頁壓力與健康Holmes依據5000例對生活事件受試評分:喪偶(100)離婚(73)分居(65)拘留判刑(63)親人死亡(63)生病受傷(53)結婚(50)失業辭退(47)退休(45)家人生?。?4)妊娠(40)性生活障礙(39)摯友死亡(37)家庭新增組員(39)改換工作(36)抵押貸款萬元以上(31)……以下從略。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基礎知識第163頁壓力與健康四、壓力內省經驗壓力條件:壓力源、個體生理狀態、心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