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房四寶文房四寶
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是毛筆。毛筆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關于毛筆的起源,在歷史上的不同的說,在歷史上記載最多的是蒙恬制做毛筆的故事,但近代的學者認為,早在蒙恬之前就有毛筆存在了。
南朝周興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筆倫紙”之說,都把蒙恬作為制造毛筆的始祖。圓:書寫時四面都能鋪開,不扁不散。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
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原狀。以“圓、尖、齊、健”為原則。選筆方法筆管的質地分為:
水竹、雞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雞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況香木、雕漆、綠沉漆、螺細、象牙、犀角、牛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銀、瓷等,不少屬珍貴的材。依據制筆的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等。羊毫類筆頭是用山羊毛(青羊或黃羊)制成的。羊毫筆比較柔軟,吸墨量大,適于寫表現圓渾厚實的點畫。比狼毫筆經久耐用。此類筆以湖筆為多,價格比較便宜。一般常見的有大楷筆、京提(或稱提筆)、聯鋒、屏鋒、頂鋒、蓋鋒、條幅、玉筍、玉蘭蕊、京楂等。狼毫類筆頭是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東北產的鼠尾為最,稱"北狼毫"、"關東遼尾"。狼毫比羊毫筆力勁挺,宜書宜畫,但不如羊毫筆耐用,價格也比羊毫貴。常見的品種有蘭竹、寫意、山水、花卉、葉筋、衣紋、紅豆、小精工、鹿狼毫書畫(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長峰狼毫,超品長峰狼毫等。紫毫類筆頭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澤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種筆挺拔尖銳而鋒利,彈性比狼毫更強,以安微出產的野兔毛為最好。兼毫類筆頭是用兩種剛柔不同的動物毛制成的。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種筆的優點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柔適中,價格也適中,為書畫家常用。種類有調和式、心被式硬性之筆毛如:鬃毛筆,紫毫筆,狼毫筆,鼠毫筆。軟性之筆毛如:羊毫筆,雞毫筆。中性之筆毛如:兼毫。(如三紫七羊毫、五紫五羊毫、七紫三羊毫。)按筆毫的長短分為:長鋒,中鋒,短鋒。依用途分:山水筆、花卉筆、人物筆、衣紋筆
初學書法可用兼毫或軟毫,鋒要長一些。宜于練腕力。寫甲骨宜用硬毫,寫篆書隸書宜用羊毫。歐體用兼毫或硬毫,顏體用柔毫。用過之筆,必須隨時用清水洗凈,不可稍留宿墨。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一般原則是寧可大筆寫小字,不可小筆寫大字。因為小筆寫大字就必須使用筆根書寫,雖筆法易于控制,然行筆勢弱,筆畫瘦削,顯露聲嘶力竭之態。大一點的筆些小一些的字,雖線條簡約,卻易氣勢滿足。
徽墨墨給人的印象似稍嫌單一,但卻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內涵豐富。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于今者,當十分珍貴。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則形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制的墨,再配以膠料、香料而成,黑而無光澤,宜于書寫,作畫不常用。油煙墨是用桐油燒出的煙子制成的,再加入膠料、麝香、冰片、郁金等制成,油煙墨色有光澤,宜于作畫。油煙墨以質細而輕,上硯無聲為佳。墨塊
北京“一得閣”以生產墨汁而聞名與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清朝同治年間,安徽一個姓謝名松岱的文人進京趕考,名落孫山,深感研墨太費時間,耽誤答卷。他當時想,如果能制出一種墨汁直接用于書寫,既省時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藝足供天下用”嗎?于是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選用油煙,再加上其他輔料,制成了同墨塊效果相同墨汁。一經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歡迎。同治四年,謝松岱在北京琉璃廠44號開設了第一家生產經營墨汁的店鋪,店鋪名稱叫“一得閣”,并親手書寫牌匾,懸掛于門前。這便是“一得閣”墨汁的來歷。墨汁墨的鑒別質細(磨出的顆粒細膩)膠輕(太重粘筆,太輕則不濃)質堅(緊實)色亮而輕)(以黑得泛紫光為最上乘)味香而輕宣紙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紙張產生之前,最早的人們是采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后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后,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鐘鼎文”。再后,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于絲織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于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于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使得書寫工具得以普及,也為世界文化的傳播作出卓越的貢獻。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右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于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于文書的書寫。
馳名中外的宣紙,始于唐代,因產于安徽宣城而得名。主要原料為青檀樹皮,輔以砂田稻草,既堅韌又柔軟,壽命又長,有"紙中壽千年"的美譽,宜于書畫。明清時成為宮廷及官府公文用紙和書畫用紙,至今盛譽不衰,成為書畫家首選用紙。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紙的名品及鑒別弱吸墨紙強吸墨紙蜀箋藏經紙澄心堂紙宣仿與仿宣(貴重)毛邊紙與元書紙及棉紙
澄心堂紙
硯臺在文房四寶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古代曾有“以文為業硯為田”的說法,更多的文人墨客視硯臺為知已好友,形影不離,并賦詩贊詠。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后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硯臺的講究是:質細地膩、潤澤凈純、晶瑩平滑、紋理色秀、易發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帶,有的有星,大約產于有山近水之地為佳。雖同出一地,其石質也有所不同,如有青花、天青者、蕉葉白、魚腦凍、冰紋金星、羅紋、眉子、紅絲、燕子、紫金石、龜石、等。硯臺的雕工制作早已形成了一門藝術,從取石、就料、開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運其匠心。有的精品硯已不實用,以其名貴只能作古董觀賞、珍藏,而舍不得濡水發墨了。硯的名貴,有以石質貴者,有以制作貴者,有以名人用而貴者等等。
硯歷來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因而也就有了"石虛中"、"即墨侯"、"萬石君"、"石鄉侯"、"鐵面尚書"等別號。硯的分類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于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宋代澄泥硯興起,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加上紅絲硯,應是五大名硯。事實上,中國古硯品種繁多,遠不止此,如松花石硯、玉硯、漆砂硯等,在硯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端硯被列為我國四大名硯之首。問世于唐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端硯石品花色繁多,它的優點是既不損筆毫,又易發墨。除此之外,端石還有著美麗的紋理,如青花、蕉葉白、魚腦凍、天青、石眼、冰線、翡翠、金銀線、金星點等等。
青花是端硯中名貴的石品之一。青花:細如波面微塵,像輕紗、似水藻,隱瀉在紫石上,瞅之無形;沉入水中,方可清晰見到,細潤如玉,叩磨無聲,其硬度較高,乃發墨之源也。金星點
是宋坑硯石中特有的石品,如天上的星星布滿天空一般,灑滿硯石表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猶如黑夜晴空中的星斗。故稱"金星點"。是砂質的變質物,有金星點的硯石易于發墨,美觀實用,只是稍粗而已。端石中的石眼
名貴而罕見。石眼是天然生長在硯石上像眼睛一樣的"石核"。端硯的石眼質地高潔、細潤、晶瑩有光,故長石眼的端硯十分寶貴,其價亦高昂。其實石眼對硯沒有直接的作用,僅起裝飾、美化、欣賞的作用,因此歷來被文人墨客視為珍寶,并以此作為鑒別端石品質高低的標準。金銀線
是水巖硯石中獨有的一種石品。像線條橫斜或豎立在硯石中。黃紋者叫金線,白紋者叫銀線。在硯石中起裝飾作用。端石中的翠斑是石紋中綠色的斑紋但又不成圈眼,古人稱:"青脈"。《端溪硯譜》中說:"青脈者必有眼。"所以翠斑中通常伴有眼。硯石中有翡翠的石品非常名貴,得之不易。歙硯
與端硯并稱,產生于安徽之龍尾山。其石呈青灰色,質地較端溪石軟一些,發墨也遜于端硯,較易干。
歙硯有「紋」,如同其硯之眼。
洮河石硯,產于甘肅省卓尼縣洮硯鄉。洮河硯的石料取自當地的臨洮大河,所制之硯地為名,稱為洮河石硯。
洮河硯磚清
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泥硯并稱為我國四大名硯。澄泥硯屬陶類。澄泥硯之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是因為燒制時不同溫度所致。紅絲硯:在宋代曾長時間獨領風騷,紅絲石硯之所以稱為紅絲硯,是因為石中見紅絲多者達十多層,十分賞析悅目。
青州紅絲靈芝硯
清中期山東紅絲硯
明17X11·7厘米
選硯方法
硯的形式,不論方形圓形,一要“石理細膩”,石質能發,磨時快而細且不壞筆。二要硯心凹進,可以多貯墨汁。
硯的使用硯需常洗,不得與沾染,每發墨必須硯凈水新。墨錠則愈古舊愈好,因時間愈久其膠自然消解,但水不能儲舊,而必須加新。如恐沾油,洗時可用蓮蓬或舊茶葉刷滌。加水以微溫為好,切勿以滾水價值加之,以防爆裂。所以書家不但應懂得用硯,還應會養硯。筆、墨、紙、硯,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講究,所謂“名硯清水,古墨新發,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合起來是整個一套,再寫出我們的文字,綜合成為我們獨特的傳統書法藝術。它不但為我們自我欣賞,而是越來越得到了世界各國人們的矚目、珍愛。筆掭:又稱筆硯,用于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常制成片狀樹葉形。
筆、墨、紙、硯,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講究,所謂“名硯清水,古墨新發,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合起來是整個一套,再寫出我們的文字,綜合成為我們獨特的傳統書法藝術。它不但為我們自我欣賞,而是越來越得到了世界各國人們的矚目、珍愛。四寶之友印章簡介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
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璽印的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印章范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戰國時期,主張合縱的名相蘇秦佩戴過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國民經濟核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afc自動售票檢票系統行業動態分析及應用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日間手術麻醉指南課件
-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天慶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 2024-2025新入職工職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基礎題)
- 2025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模擬題】
- 2025年公司及項目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
- 2024-2025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下載)
- 2025年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5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能力提升
- 紅色研學策劃方案(2篇)
- 個人形象品牌代言協議
- 中職技能大賽“導游服務”賽項旅游政策與法規及旅游熱點問題題庫(含答案)
- 2018年西藏中考化學真題及答案
- 妊娠期糖尿病產后護理
- SJ-T 11841.2.2-2022 顯示系統視覺舒適度 第2-2部分:平板顯示-藍光測量方法
- 代收代付協議書模板(2篇)
- 政務新聞攝影技巧培訓課件
- 2024年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第七天》讀書分享交流會
- 老人疫苗接種健康知識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