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發展觀點看問題(最全)_第1頁
用發展觀點看問題(最全)_第2頁
用發展觀點看問題(最全)_第3頁
用發展觀點看問題(最全)_第4頁
用發展觀點看問題(最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二、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第一頁,共30頁。小組合作探究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為什么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舉出實例論證。

(1、2、3、4)(2)為什么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舉例加以說明。

(5、6、7)第二頁,共30頁。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新事物的優越性克服了……汲取了……增添了……方法論對未來充滿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長。第三頁,共30頁。新事物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過程頑強抵抗,極力扼殺新事物對新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人們舊事物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論: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克服困難,勇敢迎接挑戰第四頁,共30頁。原理: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論:對未來充滿信心,支持和保護新事物,促其成長;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克服困難,勇敢迎接挑戰一: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或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

第五頁,共30頁。學以致用

發展是事物的一種運動狀態,但又不是事物一般的運動狀態,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的,由低級向高級進步的不斷推陳出新的運動狀態。上述論斷揭示了事物的A、存在方式B、發展過程C、發展實質D、惟一特性單項選擇題第六頁,共30頁。學以致用

古詩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回答3-4題。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表明A、事物是運動變化的B、物質是運動的主體C、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D、任何運動中都存在著相對靜止第七頁,共30頁。學以致用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原因在于A、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B、新事物是和舊事物相比較而言的C、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永不消亡的D、事物的聯系是無條件的,因而發展也是無條件的第八頁,共30頁。5、荀子認為:“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這一觀點()

A、否定了事物的運動、變化

B、否定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

C、否定了事物與運動不可分

D、否定了物質運動的普遍性第九頁,共30頁。B1、真理是相對的,應隨著朝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這告訴我們()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

C、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

D、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第十頁,共30頁。B2、下面既體現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又體現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的有()

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⑵唇亡齒寒

⑶邯鄲學步

⑷吐故納新

A、⑴⑵B、⑴⑷C、⑵⑶D、⑵⑷第十一頁,共30頁。A3、我們要大踏步地追趕知識經濟,要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挑戰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緊緊咬住一個“新”字,要在知識經濟創新、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國的創新體系來。這是因為()

A、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B、事物是客觀存在的

C、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物質決定意識第十二頁,共30頁。下列詩句中蘊含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哲學道理的是()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②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②③答案:B第十三頁,共30頁。“六十年像長河,有緩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畫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樂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詩,有歡樂也有痛苦。”新中國建國六十年歷程體現了()A.量變與質變的統一B.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C.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D.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答案:B第十四頁,共30頁。“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第十五頁,共30頁。未來的“嫦娥三號”將要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這個任務技術難度高、工程風險大,因此要先對衛星的各個部分進行試驗,以確保探月工作萬無一失。這體現了()①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會影響整體②人們的意識話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④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律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第十六頁,共30頁。事物發展呈現出量變和質變兩種不同的狀態課前預習:1、量變、質變的含義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二.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第十七頁,共30頁。(1)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1、量變、質變的含義(2)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在量變階段,事物的根本性質沒有改變.統一、相持、平衡、靜止等)

(質變則是事物根本性質的改變.是統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靜止的破壞等)第十八頁,共30頁。判斷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根本性質是否發生變化第十九頁,共30頁。下列變法屬于質變的是():A.水結成冰B.冷水變成熱水C.食物發霉D.朝核六方會談有緩和的跡象E.雞蛋變成小雞ACE第二十頁,共30頁。一口兩口三四口,五杯六杯七八杯……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醉了第二十一頁,共30頁。水蒸氣水≥100oC0oC~100oC量變質變水蒸氣水(液體)(氣體)加溫量變與質變有什么關系呢?新的量變﹤0oC冰新的質變第二十二頁,共30頁。味淡

味美

味澀

味美

量變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再加鹽新質基礎上進行新的量變,發生新的質變加鹽愚人吃鹽笨人吃餅螞蟻效應稻草效應禿頭效應谷堆論證第二十三頁,共30頁。(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作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生。2、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3)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事物在新質基礎上開始量變。

事物是不斷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的(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又必然會引起質變。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要求要求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第二十四頁,共30頁。原理: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方法論:要求我們在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第二十五頁,共30頁。量變與質變名言名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似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防微杜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二十六頁,共30頁。易錯點:

1、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意味著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2、有發展一定有質變,有質變也一定有發展

3、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4、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意味著事物發展的各個階段的方向都是前進的。

5、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6、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第二十七頁,共30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促使經濟增長轉變。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運用所學的哲學知識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

聯系發展規律物質決定意識量變與質變第二十八頁,共30頁。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必須用聯系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人口相互一向、相互制約,我們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合理、節約利用資源,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著眼于未來的長遠發展,必須用搞好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資源,為子孫后代的發展創造條件,這就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3、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森林覆蓋率較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就是從這些具體的國情出發,制定的正確的發展戰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