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生字教案_第1頁
一年級生字教案_第2頁
一年級生字教案_第3頁
一年級生字教案_第4頁
一年級生字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生字教案【篇一: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教案】識字(一)1、一去二三里一、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二、教學重點:1、認字寫字。三、教學難點:1、辨認“八、入”和“九、幾”。四、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插圖、與本課數字有關的圖片。五、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二、教學重點:復習鞏固漢語拼音。三、教學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復習六個復韻母(ai、iu、an、un、ing、er)、五個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i、yi、wu)和三個三拼音節(jia、zuo、hua)。2、激趣導入:開學到現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會了不少漢字。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現在,讓我們向漢字王國出發吧!(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誰來當當圖中的小朋友,讀讀課文,告訴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圖中的什么景物?(2)找好朋友互相讀讀聽聽,互相正音。(3)男女生競賽讀。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鴨子》。(六)、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1、認識田字格。(1)談話: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2)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3)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2、指導書寫“一”。(1)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梢頓。(2)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述后,學生繼續練寫。五、作業布置:熟讀課文,會認12個生字。六、板書設計:四、十、三七、課后反思: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二、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教學難點: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四、教學過程:(一)、鞏固生字:1、我會認。(1)變序抽取字卡,學生自由讀。(2)做找朋友游戲。出示插圖二(圖上的漢字數字暫不寫)。游戲說明:老師隨意點圖畫,說“我的朋友在哪里”,學生要迅速舉起手中相對應的字卡,并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教師相機貼上數字卡。2、我會記。(1)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2)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人、入”來記住“九”“去”“八”。3、我會用。(1)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出示梨樹圖(上面掛著12個梨子,每個梨子后面有一個字)。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領大家正確地把生字讀兩遍,并把這個字所在的詩句讀一遍。(2)選生字卡填空。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個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圖片下為相應的詞語填空題。指名選卡片填空,并帶大家齊讀。3、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這一課的生字?(二)、指導背誦課文: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2、限時背誦課文:給五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4、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三)、指導書寫“二、三”: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字。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3、教師示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示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練寫。(四)、課堂練習:1、試背課文。2、讀一讀,說一說,連一連。12345678910四十六一三九八二五七五、作業布置:熟讀課文并背誦。六、板書設計: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個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七、課后反思:2、口耳目一、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三個字。認識三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子頭”。2、培養觀察能力,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三、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音樂卡片、實物圖片,沙灘圖。四、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三個字。認識三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子頭”。二、教學重點:1、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三、教學難點:會寫“十、木、禾”3個字。四、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可真不少,還記得這幾位老朋友的名字嗎?學生認讀。魚飛雨風土云馬牛山水下大田2、導入新課:現在,識字王國里幾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著和大家見面。(出示12個生字彩圖)(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學生對象形字的特點只須意會即可)2、了解學情: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如:在前面的課文中讀過;在電視上、書報上、廣告上、路牌上見過)3、小結: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識字,真不錯,這節課我們要把這些字記得更牢。(三)、揭示課題,教學“目”1、出示課題: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帶讀。2、圖字對照,認記“目”字。(1)看圖讀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說完整話,并學習用數量詞“一只”。借助拼音認讀“目”,并知道“目”是“眼睛”。(2)比形認字。比一比:圖畫、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圖下的現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教師隨學生的發言,相機作簡筆畫輔助教學,形象直觀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3)識記生字:學生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3、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識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四)、學習生字小組合作,自學其余的11個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五)、匯報交流1、各組選擇一個字,再派出一個小老師上臺教全班小朋友學習這個字。2、臺上臺下之間、師生之間互相補充交流。3、小老師沒有教的字,教師重點指導。4、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5、新偏旁“角子頭”的教學要隨“兔”的教學進行,并拓展:你還認識哪些帶有“角子頭”的字?6、學生看圖說話時,引導他們學習用“一張、一只、一輪、一團、一個、一棵”等數量詞。(六)、鞏固生字1、出示生字卡,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指名讀、齊讀。2、做“開火車”游戲,復習12個生字。(七)、指導書寫“十”1、認識新筆畫“豎”。(1)出示“豎”的筆畫卡片,介紹筆畫名稱。(2)教師示范寫,并介紹兩種寫法。懸針豎(像吊著的一根針)垂露豎(尾部像吊著一滴小露珠)(3)學生書空。2、書寫“十”。(1)分析筆畫。(2)介紹筆順規則:先橫后豎。(3)學生觀察課本上的范字。(4)教師范寫,并提醒學生:注意兩筆的交接處,橫筆左右較均勻,豎筆的上部短,下部長。(5)學生描一個、寫一個;評議;繼續練寫。五、作業布置:“十、木、禾”3個字每個寫兩行。六、板書設計:田字格中寫“十、木、禾”3個字。七、課后反思: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三個字。2、培養觀察能力,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三、教學難點:培養觀察能力,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四、教學過程:(一)、游戲引路,復習鞏固1、“給字寶寶戴帽子”。(1)出示12個“字寶寶”和12頂“帽子”(12張制成娃娃狀的字卡和張制成帽子狀的音節卡片)字卡與音節卡各自打亂順序排列。(2)指名給“字寶寶”戴“帽子”。(3)開火車認讀上述帶拼音的生字(以與音節一一對應)。2、“拾貝殼”。(1)出示沙灘圖(沙灘上有12個貝殼,貝殼背面為本課生字;貝殼按課本中生字的分類,有四種顏色)(2)指名“拾貝殼”,拾到“貝殼”后要領讀背面的生字。(3)指名給“貝殼”分成四類,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現象、植物這四類分)(4)齊讀生字。3、猜字謎、編字謎。(1)教師出謎面,學生猜謎底。如:有時掛在天邊,有時落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東邊升,西邊落。看時圓,寫時方。(日)(2)學生圍繞本課生字試編字謎讓大家猜。4、加一加,變一變。如:“口”加一筆變成什么字?(中、日)加兩筆呢?(目、田、白、右)【篇二:識字一教案一年級上冊】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一教案普定縣龍場鄉巖上小學教師王文翠1.一去二三里教材簡說: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他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的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教學重.難點: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難點是分辨“八”和“入”。學習目標: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教學方法:比較記憶法.以讀代講法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數字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認識12個字,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一、談話激趣。師:今天,我們用學會的漢語拼音本領去學習漢字和文章,你們有興趣嗎?二、借助拼音,初讀感知。1.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自己拼拼拼音,讀讀這首詩。2.這首詩中有哪些數字?用鉛筆圈出來,拼拼拼音讀準他。3.出示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4.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詩中再讀一讀,自由讀詩歌。5.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或者同桌一起讀一讀。6.指名讀:請會讀一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會讀兩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全都會讀的小朋友讀一讀。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生自由說)三、借助畫面,再讀感悟。1.出示課文插圖,剛才腦子里看到這幅畫的小朋友請起立,掌聲表揚自己。你們不僅會讀課文,而且讀懂了課文,多能干呀!2.看圖。師:中國有句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們能讀著詩看到畫,能不能看著畫讀出詩呢?老師指著行走的孩子學生讀“一去二三里”老師指著炊煙裊裊的房屋學生讀“煙村四五家”老師指著亭子學生讀“亭臺六七座”老師指著路邊的花學生讀“八九十枝花”老師指著整幅畫學生讀整首詩。3.情趣練讀,讀出節奏感。老師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一學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另一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4.當小詩人有感情的讀一讀。試背。四、鞏固生字。1.鞏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2.鞏固字形:和生字說再見的游戲。(讀卡片)五、作業設計1.今天我們學了10個表示數字的漢字。請大家課后找一找,說說看我們周圍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比比看,看誰找得多。2.課后找一找帶有本課生字的詩或兒歌讀一讀。六、板書設計:1.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第二課時課時目標:鞏固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一、復習生字。1.唱對數歌。師: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生: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師: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生: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像把扇。師: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生: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師: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生:你說四,我對四,刺猬滿身都是刺。師: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生:你說五,我對五,小鹿頭上長小樹。師: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里游?生: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里游。師: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生: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師: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生: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師:我說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生:你說九,我對九,海獅會用頭頂球。師: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生: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2.領獎游戲。老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上臺領獎。一生說:我得了第——名。眾生說:對對對,你得了第——名。3.讀《詠雪詩》。二、寫字。1.認識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他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2.認識筆畫“一”。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師范寫。3.寫字姿勢歌。寫字時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腳放平……4.指導寫字。“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二”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后寫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三”第三橫長,第二橫寫在橫中線,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師范寫,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上練寫。5.把優秀作業放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看,并加星。三、作業設計1.練習寫字。2.找一找,哪些兒歌或古詩里有數字?2.口耳目教材分析:本課是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人體器官.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分成四類。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課后練習“我會連”又舉出了四個字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合的特點。本課學寫的三個生字中出現了“豎.撇.捺”三種新筆畫。學情分析:一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有了一定識字基礎,教師要注意發揮這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學習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新筆畫。2.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及自主識字能力。3.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學習重點:識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目”和“木和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區分。學習難點:據象形字的特點,識記生字。課前準備:12種實物的圖片;生字字形演變卡;豎.撇.捺筆畫卡片。田字格小黑板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認識12個生字,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及自主識字能力,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一、復習生字,情境導入。1.復習:卡片認讀前一課的數個生字。2.新課導入:現在識字王國里有幾位生字朋友正焦急的等著與大家見面呢。瞧,他們來了。(先展現“生字王國”畫面,創設情境,再出示本課所有生字及圖片。)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這些新朋友有趣嗎,為什么?2.了解學情: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小結: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識字,真了不起。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把這些字記得更牢,有信心嗎?三、揭示課題,讀準字音。出示課題,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帶讀。重點指導:耳。四、圖字對照,學習“日”字。1.看圖讀字2.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篇三:人教版一年級識字一教學設計】識字課主備人馬思萍一、教學目標:1.記“萬、復”等14個生字,寫好“齊、冬”兩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運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練習說話。3.感受課文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激發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教學重點:1.認記“萬、復”等14個生字,寫好“齊、冬”兩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教學難點:理解、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運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練習說話。四、教材簡析:《識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獨立識字課。本文是看圖識字課,八個四字詞語寫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現象,構成了一幅春景圖,引人走進美好的春天。八個詞語排列整齊,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識字是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創設情境,再現畫中景,體會畫中情,讓學生在美的景物中,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中認識事物,認識漢字。五、教學設想:《語文課程標準(201年版)》在第一學段的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本課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創設了一個以“跟著春姐姐找春天”為主線的大情境,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與生字多次見面,并給他們展示的舞臺,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在寫字方面,本課設計了三次寫字訓練,第一次寫單個的字,第二次放進詞語里,第三次融入小詩中,既確保了寫的時間,又體現了寫的層次。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寫字紙學生:觀察春天的景象七、教學過程:(一)猜“春”:動畫演繹,以趣促學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字迷嗎?猜猜這是什么字?師:六只手變成“三”,兩條腿變成“人”,紅太陽變成“日”“三、人、日”組成“春”。【設計意圖】利用猜字謎的方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去探索春天的興趣。(二)賞“春”:入情入境,初讀正音1.圖文結合,整體感知師:春天來了,春姐姐邀請大家一起去找春天。就讓我們小手拉大手,邁著輕快的腳步,迎著紅紅的太陽,出發吧![出示課件:文中的八個四字詞語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畫面。2.自由讀文,相機正音師:春姐姐把我們找到的春天匯在了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請小朋友翻開課本第1頁,自由地讀一讀識字,借助拼音,把每一個字音讀準確。(學生自由讀文。指名讀。3.自主學習,突破難字師:誰能把課文中要求我們認識的字讀準?快和小伙伴一起叫一叫它們的名字吧!(同桌認讀生字,相互正音。)師:你覺得哪些字容易讀錯?讓我們互相提醒提醒。(通過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等方式,指導學生讀準四個后鼻音的字和三個第三聲的字。【設計意圖】創設了一個“跟著春姐姐找春天”的大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春天,通過給美景拍照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把孩子的情感移入文境,引導他們感受文本,感受春景之美,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文中的四字詞語。接著,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難讀的字音,并順應學情,重點指導難讀的字音,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生字,讀準字音。(三)、游“春”:識字學詞,記形釋義師:你們把字音都讀準了,春姐姐可高興了,她給我們送來了剛才拍下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預設:1.相機學習“柳綠花紅”“百花齊放”生:我最喜歡柳綠花紅。指名讀、齊讀“柳綠花紅”師:這就是柳樹,誰能看著圖來記一記“柳”字?(學生自主識記“柳”字。)師:春天來了,柳樹綠了,花兒開了,有粉紅的桃花,有雪白的梨花,還有金黃的油菜花。許許多多的花兒一齊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學習“齊”字。擴詞。)2.相機學習“鶯歌燕舞”“百鳥爭鳴”生:我最喜歡鶯歌燕舞。(分組讀、齊讀“鶯歌燕舞”。)師:春天的小燕子愛跳舞,也愛看別人跳舞。(學習“舞”字。圖文結合,再現生字,拓展識字“民族舞、現代舞、芭蕾舞、拉丁舞”。)師:你們美妙的聲音引來了許許多多的小鳥,有杜鵑,有畫眉,有黃鸝,還有小燕子。它們都在爭著搶著夸贊你們呢!播放課件:群鳥啼叫這就叫——百鳥爭鳴。(學生自主識記“鳴”字。形旁歸類,拓展識記“口字旁”的字。)3.相機學習“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生:我最喜歡冰雪融化。(男生讀、女生讀“冰雪融化、泉水丁冬”。)師:多好聽的聲音啊,就像丁冬的泉水。(學習“丁”字。圖文結合,聲旁歸類,拓展識字“叮人、釘子、盯著。)師:比一比“冰”字和“泉”字,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自主識記“冰”字和“泉”字。)4.學習“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師:春天看也看不盡,說也說不完,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匯成了多彩的春天。(學生齊讀“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師:春姐姐是個神奇的魔術師,她把魔法棒一揮,花就開了,草就綠了,大地上的一切都從睡夢中蘇醒了,這真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開頭,教師示范說話,學生練習說話。)【設計意圖】將情境繼續延伸,讓學生在自己拍攝的照片中選擇最喜歡的來學習,把識字、記字形、理解詞義、認識事物、觀察表達以及積累運用等結合起來,用圖畫幫助識記“柳”字,以擴詞幫助學習“齊、舞”,通過比較字形識記“冰、泉”,通過形旁歸類識記“鳴”字,把“丁”字作為聲旁,拓展識記“叮、釘、盯”??在理解詞語方面,也采用了多種方式,如結合圖片理解“百花齊放”利用聲效理解“百鳥爭鳴”等。最后采用倒序教學法,學習“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讓孩子體會開始所學的“柳綠花紅”等四字詞語所呈現的景色,就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四)、寫“春”:三度寫字,習得方法1.一度寫字——寫單個的字(1)觀字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字寶寶也快樂地出來找春天了。讓我們大聲地喊出它們的名字!(學生齊讀“冬、齊”。)師: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這兩字。要想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我們就要仔細觀察字形特點,做到“一看結構,二看位置,三看關鍵筆畫”。(指導學生運用“三看法”觀字,自主交流,相互提醒,認識基本筆畫“橫撇”,認識偏旁部首“折文”,比較“冬、齊”,知道它們都是上下結構的字,要寫得上寬下窄。)(2)寫字師:大家伸出手,讓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兩個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