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性能試驗方案_第1頁
鍋爐性能試驗方案_第2頁
鍋爐性能試驗方案_第3頁
鍋爐性能試驗方案_第4頁
鍋爐性能試驗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鍋爐性能試驗方案

#2爐性能試驗方案

編制:校核:審查:批準:

1前言

為獲取SCR煙氣脫硝改造、空預器改造和引風機改造設計所需的鍋爐運行參數及相應設備性能,xxxxxx電廠特委托XXX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2爐的鍋爐熱效率、空預器性能、省煤器出口煙氣參數、引風機進/出煙氣參數、FGD增壓風機進/出口煙氣壓力、煙囪進口煙氣壓力等項性能測試。本方案是各項熱力項目測試的指導性文件,制定了試驗的方法及為確保測試精度所應采取的測試手段。

2測試依據

?《電站鍋爐性能試驗規程》(GB10184-1988);?《入爐煤樣品的采取方法》(DL/T567.2-1995);?《飛灰和爐渣樣品的采集》(DL/T567.3-1995);?《入爐煤、飛灰和爐渣樣品的制備》(DL/T567.4-1995);?《飛灰和爐渣可燃物測定方法》(DL/T567.5-1995);?《鍋爐機組性能試驗規程》(ASMEPTC4.1);

?《電站鍋爐風機現場試驗規程》(DL469-2023B類試驗);?《電除塵器性能測試方法》(GB/T13931-2023);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GB/T16157-1996);

?技術協議及有關聯絡會議紀要。

3測試內容及方法

3.1測試內容

(1)100%、80%、70%負荷工況下鍋爐熱效率試驗;(2)100%、80%、70%負荷工況下空預器性能試驗;(3)100%、80%、70%負荷工況下電除塵器性能試驗;

(4)100%負荷工況下省煤器出口煙氣參數測試(流量、溫度、成份、負壓等);(5)100%負荷工況下引風機進口煙氣參數測試(流量、負壓、煙溫);(6)100%負荷工況下引風機出口煙氣壓力測試;(7)100%負荷工況下增壓風機進/出口煙氣壓力測試;(8)100%負荷工況下煙囪進口煙氣壓力測試;

(9)入爐煤工業分析、元素分析、發熱量分析及可磨性指數分析;

2

(10)鍋爐入爐煤灰成份分析。3.2測量項目及方法

3.2.1鍋爐反平衡爐效、空預器漏風3.2.1.1排煙溫度測量

測量方法:排煙溫度的測量按等截面網格法布置熱電偶。信號由補償導線接入試驗專用數據采集系統。數據記錄周期為每分鐘一次。

測量位置:空預器出口煙道。3.2.1.2煙氣成份測量

測量方法:在空預器進、出口煙氣成份亦依照標準規定的點數采用等截面網格法標定,標定后選取多代表點。煙氣成份分析的主要項目有:O2、CO、SO2、NOx等。

測量位置:空預器進、出口煙道。3.2.1.3入爐煤取樣

測量方法:試驗期間于給煤機上每15分鐘采集一次煤樣。試驗樣品破碎、混合、縮分2份。一份送交電廠化驗室分析,另一份由熱工院送交煤炭研究院進行發熱量分析、工業分析、元素分析及灰成份分析。

取樣位置:給煤機。3.2.1.4飛灰取樣

測量方法:飛灰采用空預器出口煙道撞擊式飛灰取樣器和試驗所煙塵等速采樣儀同時進行連續采樣。試驗終止后,樣品混合均勻,縮分2份。一份送交電廠化驗室分析飛灰可燃物含量,一份留做備用。

測量位置:空預器出口煙道。3.2.1.5爐渣取樣

測量方法:于撈渣機刮板上每15分鐘取樣一次,每次約1kg。試驗工況終止后,全部樣品混合均勻、縮分成2份。一份送交電廠化驗室分析爐渣可燃物含量,一份留做備用。

取樣位置:撈渣機。3.2.1.6大氣條件測量

3

測量方法:在送風機入口附近開放空間,用膜盒式大氣壓力計測量大氣壓力。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干、濕球溫度,經計算得出環境相對濕度。每15分鐘測量一次。

測點位置:送風機入口。3.2.1.7給煤機量記錄

測量方法:試驗起、止時刻點和試驗期間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各臺給煤機的給煤量及抄表時間。

測點位置:各給煤機電子皮帶秤3.2.1.8運行參數記錄

DCS中所有主、輔機的運行參數均為記錄項目,參與計算的參數采用DCS記錄數據,至少每15分鐘打印或存盤一次;工況記錄半小時打印或存盤一次。3.2.2電除塵器性能測試3.2.2.1電除塵性能所需測試參數

a)電除塵器進、出口各狀態參數(包括溫度、靜壓等);b)電除塵器進、出口煙氣流速及流量;c)電除塵器漏風率;d)電除塵器除塵效率;e)當地大氣壓力及環境溫度;

f)電除塵器進/出口的煙氣量、粉塵濃度及粉塵排放量;g)電除塵器壓力降。3.2.2.2測試方法

為使采集的樣品在整個測量斷面上具有代表性,測點位置的布置應盡量選在垂直煙道或長直的水平煙道上,同時也應考慮采樣位置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根據現場實地調查,將進出口的測點位置及測孔數布置如下:

a)進口測點位置選在電除塵器入口豎直煙道上預留的采樣孔,煙道截面積_____m2。煙道布置____個測孔,每個測孔各安排4個測點。

b)出口測點位置選在電除塵器出口豎直煙道上預留的采樣孔,煙道截面積

4

_____m2。煙道布置____個測孔,每個測孔各安排4個測點。

c)注意:電除塵器進/出口煙道上需同時測量煙氣濕度、煙氣成份、煙氣溫度、粉塵濃度、煙氣流速、煙氣靜壓等參數。

3.2.3煙氣脫硝改造、引風機改造所需參數測試3.2.3.1省煤器出口煙溫測量

測量方法:在省煤器出口煙道截面上按等截面網格法進行逐點測量。數據記錄周期為每五分鐘一次。

測量位置:空預器出口煙道。3.2.3.2省煤器出口煙氣成份測量

測量方法:空氣預熱器進口煙氣成份亦依照標準規定的點數采用等截面網格法標定,標定后選取多代表點。煙氣成份分析的主要項目有:O2、CO、CO2、NOx等。

測量位置:空預器進口煙道。3.2.3.3省煤器出口煙氣負壓測量

測量方法:在省煤器出口煙道壁面靜壓取壓孔上進行靜壓測量。測量位置:省煤器出口煙道。

3.2.3.4引風機進/出口煙壓、BUF進/出口煙壓、煙囪進口煙壓

測量方法:利用引風機進/出煙道、BUF進/出口煙道、煙囪進口煙道壁面上的靜壓取壓孔進行靜壓測量。

測量位置:引風機進/出煙道、BUF進/出口煙道、煙囪進口煙道。3.2.3.5引風機進口煙溫

測量方法:采用便攜式測溫儀于引風機進口靜壓測孔處進行煙溫測量。測量位置:引風機進口靜壓測孔。

3.2.3.6省煤器出口、空預器出口或引風機進口煙氣流量測量

5

測量方法:結合入爐煤質分析、入爐煤量、各斷面煙氣含氧量等測量參數,進行鍋爐通風量平衡計算來確定各處煙氣密度、煙氣體積流量、質量流量。

測點位置:省煤器出口、空預器出口或引風機進口斷面。3.2.4入爐煤煤質分析、灰成份分析

將鍋爐熱效率試驗期間采制的入爐煤樣送煤炭科學研究院進行可磨性分析、工業分析、元素分析、發熱量分析和灰成份分析。3.3試驗方法3.3.1預備性試驗

在正式試驗前,按正式試驗的要求,進行一次預備性試驗,其目的是:(1)確認所有測試儀器、儀表的可靠性與確鑿性,保證試驗順利進行;(2)通過預試驗演練,鍛煉試驗參與人員(包括試驗指揮、運行操作、現場測試與采樣)的協作溝通與操作技能;(3)對正式試驗所要求的機組運行工況及穩定性進行驗證。

假使預備性試驗終止后,經試驗雙方共同確認,預備性試驗的試驗條件滿足正式試驗的要求,可將預備性試驗作為正式試驗處理。3.3.2正式試驗

預備性試驗后,開始進行機組試驗負荷下的正式試驗。試驗前機組在預定試驗負荷下穩定運行半小時后開始測試,每個工況的測試時間預計為4小時。試驗終止后,機組應在試驗工況下繼續穩定運行1小時,以便進行試驗工況的復核。

4試驗用儀器儀表

試驗用主要儀器儀表見表1。

表1試驗用主要儀器儀表名稱

數字式電子微壓計——2套煙塵(氣)自動測試儀——2套U型管——若干

6

MRU煙氣分析儀(SO2、NOx、O2、CO)——3臺標氣(SO2、NO、NO2、O2、CO)——蘇州標定數據采集儀——1臺IMP數據采集板——2塊便攜式測溫儀——2套干濕球溫度計——1套大氣壓力表——1臺K型熱電偶——若干補償導線——若干

5試驗條件

5.1試驗前應具備的條件:測點完好可用;試驗儀器及測試系統安裝調試終止;試驗人員就位。

5.2機組主輔設備及系統無重大缺陷,確保機組能安全、穩定運行。

5.3主要運行表計(給水流量、減溫水量、主汽溫度、主汽壓力等表計)經過校驗,投運正常,指示正確。5.4自動控制系統運行可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