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1頁
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2頁
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3頁
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4頁
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下學期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傳記文學的虛構現象如果說傳記材料不足是造成虛構的“硬件”方面的原因,那么軟件方面的原因主要來自傳記作家自身了。述奇而不實錄,是造成虛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王充《論衡》中說:“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其心。聞一增以為十,見百益以為千。”讀者愛奇成性,作者焉能無動于心?鑒于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約翰遜對傳記家提出過忠告:“如果傳記家單憑個人的經驗做傳,率爾下筆,一味滿足公眾的好奇心,那么,他的興趣、他的恐懼、他的感激、他的柔情就會動搖他那顆忠實的心,誘使他避諱,甚至虛構。”然而,必須說明的是,傳記的真實與小說的真實不一樣,它不僅要遵循文本內部的一貫性,跟需要恪守文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一致性,那么什么叫做文本內容的一貫性呢?真實并不是敘述與事實之間的關系,而是敘述各成分之間的關系。要再現傳主的個性,傳記作家必須選擇一類事實以確保敘述的“連續性”。他會毫不猶豫的舍棄與傳主個性不符的材料,甚至會像拜倫的傳記作家那樣把不用的傳記材料付之一炬。為了取得“終極的美感”,“事實必須經過處理:有些事實要增加亮色;有些事實要涂暗。”其結果,一個前后一貫的個性就凸顯出來了。而傳記的一致性則是一個假說或者一個敘述與事實或經驗一致,那么它就是真實的;反之,就是不真實,傳記理論大家吳爾夫明確提出了傳記中兩種真實的看法:“事實的真實和虛構的真實水火不容。可是傳記家最迫切的需要把兩者融合在一起,因為虛構的真實在我們看來更真實,它專注的是個性,而不是行為。??因此,傳記家的想象力不斷受到激發,用小說家的藝術——謀篇布局、暗示手法、戲劇效果——來拓展私生活。”

跟化腐朽為神奇的傳記作家不同,不少傳記作家生來就是偶像的破壞者。他們常常帶著某個目的對傳主進行深度挖掘。其結果,這種深度挖掘常常導致目的性扭曲,從而使傳記失真。當代傳記最有名的當屬“新傳記”和心理傳記。它們成功的主要秘訣在于深度挖掘和藝術觸覺并重。“新傳記”在幾位大家后,便香火不繼。而心理傳記雖然香火正旺,但問題似乎更多。首先,心理傳記遇到問題是資料的嚴重不足,即使幸運地獲取一定數量的材料,可能材料不符合精確實驗性觀察的條件,于是乎傳記家奇思妙想變成了可能。其次,心理傳記作家大多是一元決定論者。具體說來,傳主的一切行為均由特定的心理情節預先決定了。性的經驗、情感創傷、戀母(父)情節、兒童經驗、自卑情節等幾乎成為了心理傳記作家的手術刀。結果自然“雖聳人聽聞,不免強詞奪理,欲以一單純之說理,概括天下之大事。”最后,心理傳記的致命弱點在于過分依賴特殊性,以至于把變態的經驗普遍化。以精神分析學家榮格為例。他著手分析畢加索繪畫中表現的心理學。榮格斷言畢加索具有精神分裂型病人的種種特征。此論一出,讀者嘩然。最后榮格不得不承認:“(我對畢加索)的進一步觀察就顯得毫無根據,因而我需要讀者的善意和想象力。”

——(趙白《傳記文學理論》札記)

1.本文對傳記文學虛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傳記文學應該追求真實,對于虛構應該反對。

B.傳記文學的虛構有助于讀者愉快閱讀,更容易使讀者潛心其中。

C.虛構手法的運用有利于傳記作家表現傳主的個性,這樣更能呈現一個活生生的個性,故而傳記作家應該多多使用虛構方法。

D.傳記的真實性包括虛構的真實,只要虛構得讓讀者感到真實,那不妨大量虛構。

2.下列對傳記文本內容的一貫性理解不合乎文本的一項是(

A.李敖寫《胡適之傳》,為了表現胡適之先生對后學的提攜,他大膽剪裁,把胡適之先生同意蔡元培先生因講義案開除學生的決議刪除。

B.傳記的一貫性是傳記作家為了追求“終極美感”,故而對材料做適當的處理。

C.金克木對傳記的一貫性如是解釋:“書中自有一個世界。書寫得好,假的也成真的;書寫的不好,真的也成假的。對于此,我最佩服太虛幻境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D.拜倫的傳記作家把不用的傳記材料付之一炬,代之以能夠代表詩人性格連續性的材料。

3.根據原文的意思和內容,下列對傳記虛構原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傳記作家情感趨向于讀者,向讀者的閱讀經驗妥協。

B.傳記作家掌握傳主的材料有限,不能夠大量掌握。

C.傳記的傳主將大量的資料銷毀。使得傳記作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D.傳記作家力圖深度挖掘傳主,但往往造成了目的性扭曲。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繼承傳統文化,切忌混淆“精華”與“糟粕”

文匯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您認為什么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何特征?

葛劍雄:最基本的一點,還是應該按照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問題,文化應該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規范、行為的準則、意識、制度、思想,等等。所以文化的基礎還是物質的,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在農業社會中間產生的,盡管它也吸收了牧業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優勢,但總體是適應農業社會的。所以,面對工業社會、信息社會,要把傳統文化完全不加改變地保留下來是不可能的。

文匯報:在您看來,對于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葛劍雄:有些人只看到傳統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及其對社會的消極影響,完全采取排斥的態度。同時,有些學者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一些淺顯的學問,甚至一些糟粕,都貼上“國學”的標簽,變身所謂“精華”。

文匯報:從您對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的研究來看,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是博弈,還是融合?

葛劍雄:切忌把中國的和外來的、古代的和現代的都對立起來。一個國家在一定的歷史階段里面,需要通過借鑒外來文化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事實證明,傳統文化的傳承并沒有影響工業化,也沒有影響經濟發展。

文匯報:現代新儒家作為現代中國的一個重要學術流派,主張接續儒家“道統”、復興儒學。對此學術主張,您是否認同?

葛劍雄:有學者主張把儒學宗教化,要建立儒教,甚至提出使其變成國教,“儒化社會”。這種方法理論上我是不贊成的,因為儒家文化并沒有他們描述得那么美好,而且幾千年來對于中國社會真正廣泛發揮作用的并非儒家文化,而是最簡單的“因果報應”。

傳統文化中,很多理念很好,但是卻始終停留在理論的層面,沒能轉換成為社會實踐,沒能形成相應的制度、法律或者規則。今天,如果還是脫離實際,作為純學術研究,缺乏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那么我們還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文匯報:近年來,不乏孩子們穿上古裝,給父母、師長行跪拜之禮的消息見諸報端。有些人認為,這是對于傳統的回歸,是民眾了解和熟悉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效渠道。對此,您有何看法?

葛劍雄:這些做法莫名其妙,違背了人的天性,對于孩子領悟傳統文化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我也強調小孩子要從小培養好的習慣,但這應該是由內而外的,而非通過刻意地“拗”出來某個姿勢。事實上,這背后除了思想片面的因素外,不能排除有些人是在利用這些搞經濟活動,趁機斂財。

他水性極好,不愧是條泥鰍。運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據說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這里,不能撐篙,只能蕩槳。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擰著一個一個漩渦。從來沒有人敢在這里游水。陳泥鰍有一次和人打賭,一氣游了個來回。當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腦袋,又過半天,岸上的人以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會,他笑嘻嘻地爬上岸來了!他在通湖橋下住。非遇風浪險惡時,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動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會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義,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這時是不能計較報酬的。有一次一只裝豆子的船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這時跳下水救人,能要錢么?民國二十年,運河決口,陳泥鰍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經是家破人亡,一無所有了,陳泥鰍連人家的姓名都沒有問,更談不上要什么酬謝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討價;在死人身上,他卻是不少要錢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著。事主家里求到時,得事先講明,撈上來給多少酒錢,他才下去。有時討價還價,得磨半天。陳泥鰍不著急,人反正已經死了,讓他在水底多呆一會沒事。陳泥鰍一輩子沒少掙錢,但是他不置產業,一點積蓄也沒有。他花錢很散漫,有錢就喝酒尿了,賭錢輸了。有的時候,也偷偷地周濟一些孤寡老人,但囑咐千萬不要說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勸他成個家,他說:“瓦罐不離井上破,大將難免陣頭亡。淹死的都是會水的。我見天跟水鬧著玩,不定哪天龍王爺就把我請了去。留下孤兒寡婦,我死在陰間也不踏實。這樣多好,吃飽了一家子不饑,無牽無掛!”通湖橋橋洞里發現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長頭發在洞口外飄動著。這座橋的橋洞很高,洞身也很長,但是很狹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樣寬。橋以西,橋以東,水面落差很大,水勢很急,翻花卷浪,老遠就聽見訇訇的水聲,像打雷一樣。圍觀的人都不知這女尸怎么會卡在橋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讓她這么在橋洞里堵著。可是誰也想不出辦法,誰也不敢下去。公益會的人去找陳泥鰍。陳泥鰍來了,看了看。“十塊現大洋,我把她弄出來。”“十塊?”公益會的人吃了一驚,“你要得太多了!”“是多了點。我有急用。這是玩命的事!我得從橋洞西口順水竄進橋洞,一下子把她撥拉動了,就算成了。就這一下。一下子撥拉不動,我就會塞在橋洞里,再也出不來了!你們也都知道,橋洞只有肩膀寬,沒法轉身。水流這樣急,退不出來。那我就只好陪著她了。”大家都說:“十塊就十塊吧!這是砂鍋搗蒜,一錘子!”陳泥鰍把渾身衣服脫得光光的,道了一聲“對不起了!”縱身入水,順著水流,筆直地竄進了橋洞。大家都捏著一把汗。只聽見嗖地一聲,女尸沖出來了。接著陳泥鰍從東面洞口凌空竄進了水面。大家伙發了一聲喊:“好水性!”陳泥鰍跳上岸來,穿了衣服,拿了十塊錢,說了聲“得罪得罪!”轉身就走。大家以為他又是進賭場、進酒店了。沒有,他徑直地走進陳五奶奶家里。陳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個兒子,去年死了,兒媳婦改了嫁,留下一個孩子。陳五奶奶就守著小孫子過,日子很緊巴。這孩子得了急驚風,渾身滾燙,鼻翅扇動,四肢抽搐,陳五奶奶正急得兩眼發直。陳泥鰍把十塊錢交在她手里,說:“趕緊先到萬全堂,磨一點羚羊角,給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說著抱了孩子,拉了陳五奶奶就走。陳五奶奶也不知哪里來的勁,跟著他一同走得飛快。(節選自汪曾祺《故里三陳》,有刪改)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3分)()A.小說開頭通過對“黑屁股”的描寫引出對救生船的介紹,為陳泥鰍的出場作了鋪墊,也點明了人物活動的環境。B.作者用艷麗的顏色和富于生氣的語言來寫自然景物,比如橋洞、水勢、水聲,這些是詩情畫意的圖卷。C.陳泥鰍一輩子沒少掙錢,但他花錢很散漫,沒有積蓄,也不愿成家,說明他是缺乏責任感的人。D.作者串連起日常生活瑣事,使小說具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強烈的矛盾沖突,生動傳神地表現了人物心靈。E.陳泥鰍是一介市井小民,但作者卻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出他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底層人物的深切關注。8、結合小說分析陳泥鰍的形象特點。(5分)9、小說的結尾,簡潔含蓄,有深味,請結合小說賞析這種結尾的效果。(6分)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舉進士,授郪縣主簿。吳曦畔,乞解官養母,曦誅,攝府事以忠孝兩全薦之,調中江縣丞。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哀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夾江縣。

前是,酒酤貸秫于商人,定子給錢以糴,且寬榷酤,民以為便。麻菽舊有征,定子悉弛之。會水潦洊饑,貧民競訴無所于糴,定子曰:“女毋憂,女第持錢往常所糴家以俟。”乃發縣廩給諸富家,俾以時價糶,至秋而償,須臾米溢于市。鄰邑有爭田十余年不決,部使者以屬定子,定子察知偽為質劑,其人不伏。定子曰:“嘉定改元詔三月始至縣,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書邪?”兩造遂決。四川總領所辟主管文字,同幕有以趣辦為能迫促諸郡者,定子白使者斥去之。總領所治利州,倚酒榷以佐軍用,吏奸盤錯,定子躬自究詰,酒政遂平。

制置使鄭損強愎自用,誤謂總領所擅十一州小會子之利,奏請廢之,令下,民疑而罷市。定子力爭,乃得存其半。損又欲增總領所鹽課,取舊貸軍費,定子辨其顛末,損乃釋然。

頃之,召入奏事,吏民追送,莫不流涕;鄰郡聞定子至,焚香夾道,舉手加額曰:“微公,吾屬涂炭久矣。”定子之未去郡也,伯兄上印而歸,了翁亦至自靖州,過定子于綿,定子為筑棣鄂堂,飲酒賦詩為樂,一時以為美談。入對,極言時敝。時史彌遠執國柄久,故有曰:“陛下優禮元勛,俾得以弛繁機而養靜壽,朝廷得以新百度而革因循,不亦善乎?”既對,人為定子危之,定子曰:“乖逢得喪,是有命焉,吾得盡言,乃報君職分也。”彌遠沒,言之者紛然,識者謂定子先事有言,視諸人為難。

尋兼權參知政事。因請致仕,不許,力辭,退居吳中,深衣大帶,日以著述自娛。以資政殿學士轉一官致仕,卒,贈少保。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八》,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江夾縣

B.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江夾縣

C.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江夾縣

D.父就養/得疾/定子衣不解帶者/六旬居喪毀/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諸司/辟丹棱令丁母憂/服除差/知江夾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榷酤,漢以后歷代政府所實行的酒專賣制度。

B.質劑,古代貿易券契質和劑的并稱。長券叫質,用來購買馬牛之類;短券叫劑,用來購買兵器珍異之物。

C.改元,君主改用新年號紀年,年號以一為元,故稱。年號有一帝一元和一帝多元的情況。

D.鹽課,指用繳納一定食鹽來替代應做的徭役和應繳納的糧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高定子善于斷案。根據嘉定改年號的詔書三月才能到縣里這個情況,順利地解決了鄰縣十多年無法解決的爭奪田地的案子。

B.高定子做事果斷。高定子被四川總領所聘為主管文字時,看到幕僚中有一個急于顯示自己辦事能力強而不斷催逼各郡的人,就自作主張把這個人趕走了。

C.高定子為官清正深得人心。高定子被召回朝廷奏事,官吏百姓都追隨著送他,沒有不流淚的;就連鄰郡的人聽說高定子到來,就焚香夾道歡迎。

D.高定子敢于直言。史彌遠當時長期把持朝政,但高定子沒有害怕,而是對皇上說朝廷可以把元老的公務減輕,讓他們頤養天年,朝廷也可以在各方面創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乃發縣廩給諸富家,俾以時價糶,至秋而償,須臾米溢于市。(5分)

譯文:

(2)彌遠沒,言之者紛然,識者謂定子先事有言,視諸人為難。(5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0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14---15題。(10分)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①。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①據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

14、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合詞人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15、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哪一首的寫法?請簡述理由。(6分)1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5分)(1)莊子在《逍遙游》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2)《陳情表》用“,”兩句表明自己缺少親屬幫助并且事必躬親的孤弱。(3)陸游的《書憤》“,千載誰堪伯仲間”借諸葛亮來抒情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

A.

為了觀賞這山村美景,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見四周白茫茫一片,在霧氣中傳來牝雞司晨的聲音。

B.

如果員工不小心犯了錯誤,作為管理者,是應該對其進行批評,但要不為己甚,不能過于嚴厲,以免打消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C.

舞蹈《蝶戀花》的舞臺色彩設計頗具匠心,穿著一襲白衣的舞者在滿場艷紅中分外搶眼,她舒展身體,煢煢孑立,顯得高雅脫俗。

D.

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不用再過簞食瓢飲的日子了,但那種一飯千金的“豪爽”也是應該唾棄的。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遼寧省規定,小規模幼兒園應有相對獨立、安全、穩定的園舍場地,應提供滿足幼兒園活動的設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戶外活動。

B.

不僅旅游景區的廣告宣傳擔負著為景區擴大知名度的重任,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那些沒有底線的炒作不僅起不到宣傳作用,反而會污染了大眾的視聽。

C.

大多數高考狀元只是剛剛成年的青年男女,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蜂擁而至的榮譽和利益,他們能否“淡定”、找準人生的目標,才是值得擔憂的。

D.

作為“吊環王”的陳一冰深知,在裁判員并沒有明顯失誤的情況下,去指責裁判員或申訴,往往無濟于事且會自討沒趣。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文人與民間創作結合的創作方式,使得中國古典小說呈現了重視情節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這是中國古典小說不同于外國小說的一點

②以外在的情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

③小說發展到文人獨立創作之后,重視情節的特點仍然保留了下來

④所謂傳奇,就是包含了要以情節動人的意蘊

⑤重視寫情節并不意味著忽視寫人物,而是要通過情節表現人物

A.①⑤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③①⑤②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