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總復習闖關密訓歷史卷專題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_第1頁
2023高考總復習闖關密訓歷史卷專題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_第2頁
2023高考總復習闖關密訓歷史卷專題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_第3頁
2023高考總復習闖關密訓歷史卷專題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_第4頁
2023高考總復習闖關密訓歷史卷專題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查知識點基礎中檔稍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2341017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6713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581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91211141518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1.《人民日報》評論說: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國際關系中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受到侵犯。……任意擺布亞非人民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它評論的是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不結盟運動D.“上海五國機制”2.1972年,作為中國問題觀察家的費正清跟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費正清當時談到中美兩國間的關系時說:“從1950年到1971年,華盛頓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國的還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B.蘇聯對中國的外交干涉C.中美處于敵對和仇視狀態D.美中兩國間沒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答案】C【解析】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敵視新中國,孤立、封鎖新中國,這造成了中美之間處于長期的敵對狀態。3.“周恩來的發言在措辭和內容上都是標準的中共式的宣傳,但與會各國都相信周的蠱惑宣傳,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覺到了這么一種可能,即美國對印度支那的任何公開干涉,都將導致中國對亞洲事務的公開干涉,真使人頭痛!”上述言論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國成立時美國官員對新中國的評價B.美國官員對《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評價C.出席日內瓦會議的美國官員對中國的評價D.美國官員對萬隆亞非會議上周恩來的評價4.于下圖支持中國票數持續增長情況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一邊倒”外交方針的實施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C.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D.美蘇對中國的戰略“扶持”5.40年前,法新社曾這樣評論某事件,說它是“改變世界的一周”。同時埃及開羅《金字塔報》也評論說:“西方帝國封鎖新中國的神話破滅了,這是亞非人民的偉大勝利!”這些評論針對的事件最可有能是()A.蘇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B.中美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C.中日正式建交D.中美正式建交6.20世紀70年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不得不承認“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集團在美國威望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這里的“轉折”是指A.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關系正常化D.蘇聯的實力超過了美國【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中國重返聯合國對聯合國歷史的影響。中國重返聯合國是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分不開的,即材料中“反西方集團……擊敗美國。”7.圖是“歷屆聯大討論恢復中國合法權利支持中國票數增長示意圖”。對這一增長結果解讀錯誤的是A.恢復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席位是大勢所趨B.中國正式成為多極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C.亞非拉國家逐漸成為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力量D.中國逐漸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外交孤立政策【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C項是錯誤的;亞非拉國家逐漸成為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力量,這種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其它是錯誤的。所以選C。8.當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走下飛機弦梯時,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我們25年沒有交往了!”此前阻礙中美兩國交往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對新中國實行孤立和敵對的政策B.美國反對新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中國因“文革”動亂外交工作陷入停滯D.中美兩國是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9.鄧小平在1984年5月接見外賓時指出:“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其含義是A.中國不支持美國,也不支持蘇聯B.中國不支持蘇聯,也無需蘇聯支持C.中、美、蘇要友好平等D.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0.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中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加入社會主義陣營;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逐漸改善了同美國、日本的關系;改革開放后,中國還積極參與周邊的區域國際組織,如1993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6年到2001年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①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原則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對外開放政策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一貫堅持的基本外交原則。選項③不能反映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方針,選項④不符合1978年以前的外交原則,故排除這兩個選項。11.海地地震有8名遇難中國公民,他們是執行維和任務的維和警察。中國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中國熱愛和平、積極履行國際法義務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體現了我國新時期外交政策的特點是A.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視經濟外交和不結盟外交C.重視同世界大國建立不同類型的“伙伴關系”D.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12.2023年3月,中國支持安理會采取適當和必要的行動穩定利比亞局勢,但對支持安理會決議部分內容有困難,因此投了棄權票;2023年2月,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考慮到提案國在各方仍有嚴重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表決無助于維護安理會的團結和權威,無助于問題的妥善解決,中國投了反對票。這表明中國在新時期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②積極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③參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維和行動④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的理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③是錯誤的;與材料無關,材料并沒有反映中國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通過排除法,其它是對的。所以選C。1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23年2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與應邀來訪的贊比亞總統班達舉行會談時說,作為非洲國家的好朋友、發伙伴,中國一貫致力于鞏固中非友好、加強中非合作。胡主席這樣說的歷史依據是()A.非洲在世界上首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B.中非雙方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非洲大力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中非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14.1975年,鄧小平訪問法國時指出:“中國是堅決支持西歐聯合的。我們認為,西歐國家為維護獨立和保證自己的安全,在聯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進展,這有利于世界局勢朝好的方向發展。”這反映了中國政府()A.爭取法國支持,重返聯合國B.意在打破美國孤立中國的局面C.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D.主動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15.1974年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發言說:“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依然存在……當前世界的主要傾向是革命。”但在80年代初,他卻提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下列表述與這種觀點轉變無關的是()A.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B.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需要調整外交政策C.經濟全球化加快,各國相互依存程度提高D.兩極格局瓦解,“冷戰”結束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16題13分,第17題17分,第18題10分)16.(13分)外交是一個國家政治的延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顧維鈞(顧維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辯,在巴黎和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然而,中國的命運又豈是一個外交官的雄辯所能改變得了的?五強控制的和會最終決定由日本獲取德國在山東享有的權益……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說:“我明確地表示我反對給共產黨中國外交承認。我同樣反對共產黨中國加入聯合國。美國不應該尊敬一個不熱愛和平的‘海盜’式國家。”——《紐約每日新聞》材料三:以“小球轉動大球”而作為“破冰之旅”載入新中國外交史冊的“乒乓外交”曾經備受矚目。對此事件周恩來總理引用《論語·學而第一》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中國政府心情,并開心地說“現在,門打開了。”——《環球時報》(1)材料一中為什么顧維鈞的“滔滔雄辯”依然改變不了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命運?”(2分)(2)“毒蝎”是美國對新中國的蔑稱,這種稱呼折射出怎樣的時代特征?在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國采取的相應外交方針是什么?(2分)(3)結合材料二、三指出美國對華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轉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結合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指出“門打開”后“有朋自遠方來”的表現。(3分)(5)導致不同時期中國外交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17.(17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自熱播以來,引起觀眾的反響。《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則徐、魏源等少數人睜眼看世界為起始,到洋務運動試圖以封建統治秩序與西方技術相結合來實現自強,再到維新派試圖以君主立憲來改革政體、變法圖強從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統治。這些復興之路先后都失敗了,直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打開了閘門……材料二:《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也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近800米的展線,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圖片。既是歷史的產物,又是歷史的見證,濃縮了一百年來中華民族復興的艱難歷程。“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來自四川的八旬譚姓老者,一邊重復著毛主席的這句話,一邊在開國大典巨幅圖片前留影。五名來自首都鋼鐵工學院機電工程專業的大二學生,也一起在這里留影,他們說:“站在這里我們心潮澎湃,感覺自己重生了。”開國大典揭開了新的篇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由此進入了新紀元。材料三: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上,胡錦濤同志作了重要報告。其中報告中指出:“我們即將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1)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如何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打開閘門的?(6分)(2)結合新中國成立后前期(1949年一1956年)的重大舉措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如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新紀元”的?(6分)(3)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們取得一定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華民族復興過程中產生了哪些思想文化?(3分)18.(10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共同綱領》材料二: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因此,當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回憶錄》材料三: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鑒……推動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振興和發展;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