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2-11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2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11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2頁共=SECTIONPAGES2*24頁部編版八年級下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單元練習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小宇要寫“守護正義”的演講稿,下列熱點新聞能作為素材的是(
)①某村舉辦迎新春活動,推動文旅產業振興②緝毒警察行走于陰翳之地,守護一片安寧③一女孩被壓車底,眾人紛紛趕來合力抬車④買到假冒偽劣的產品,一氣之下把店砸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人們只有共同建立公正、平等地保護每個社會成員的法律,自由才能真正實現。這說明(
)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②超越法律就實現了自由③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④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實現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公平與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下列措施有利于促進公平與正義的有(
)①國務院批準《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②國好院通過《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音均衡發展的意見》③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④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擴大養老保險試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我們生活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時代。對平等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等就是“等貴賤,均貧富” B.平等就是公民在生活上各方面完全平等C.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 D.平等是指全體公民享受相同的權利5.必須絕對尊重憲法法律權威,在憲法法律“緊箍咒”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得凌駕于法律之上;任何人違反法律,都必依法予以追究,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說明踐行平等就要(
)A.反對特權 B.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C.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益 D.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中6.下圖漫畫《養老公平》表明(
)A.我國城鄉居民已實現了絕對公平 B.絕對公平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C.要敢于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 D.社會公平需要正義制度作為支撐7.堅守公平需要(
)①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
②我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多得好處
③國家科學立法,公平地對待每個人
④司法機關努力解決糾紛、化解矛盾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我國某著名長跑運動員因查出在比賽中服用了興奮劑而被取消了第一名的成績,并被禁賽兩年。有關部門對這一事件的查處(
)A.維護了比賽公平,是值得提倡的 B.會遏制運動員的積極性,不利于競爭C.不利于維護運動員的自尊心 D.太過于嚴厲,是非正義行為9.“你認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自尊嗎?不!我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終將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樣。“這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愛》中的一段對話。它體現了(
)A.簡·愛認為自己的地位非常卑微 B.人生來就不平等C.簡·愛是一個追求平等的女性 D.窮人和貴族是無平等可言的10.如圖,當今女性期望自己在社會中各方面能夠同男性平分“天下”,真正彰顯出“半邊天”的力量和風采。然而,由于在就業中存在性別歧視,許多職場女性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在與男性競爭中處于下風。這說明平等就要(
)A.絕對平均 B.差別對待 C.消除差異 D.消除歧視11.當講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時,我們常常引用一個德國紅磨坊的故事:1866年,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發現在他的波茨坦行宮邊上豎立著一座破舊的紅座磨坊(用來磨面粉),感到大煞風景,于是派人把它拆了。磨坊主人到法院狀告皇帝。法院判決皇帝違法,于是磨坊被恢復并保留至今。這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
)①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②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④對社會上的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不能差別對待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2.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約束,不允許有超過法律規定的任何特權②所有公民在立法、司法上一律平等,在實施、適用法律上平等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平等地履行各項義務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適用范圍內的平等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3.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中學生小鵬看到一輛貨車違章高速行駛,把一騎自行車的婦女撞倒。小鵬見狀高喊停車救人,貨車司機卻加大油門逃跑。小鵬記下了肇事貨車的車牌號,并攔下一輛汽車,將被撞婦女送往醫院。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肇事司機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B.小鵬的做法是見義勇為、匡扶正義的行為C.小鵬救人的行為會贏得他人的贊賞和崇敬D.面對非正義的事情,要不惜付出任何代價14.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流工具,走進了普通民眾的生活,個人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責任與法律底線。這說明(
)A.言論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B.法律是對權利的限制和約束C.濫用言論自由要受到刑事處罰D.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15.近年來,公平已成為社會的共同期盼和呼聲,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列舉措體現公平要求的是(
)①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③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實現均等分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簡答題16.白云飄飄,一只風箏在天上飛。風箏許了一個愿,乞求天空能讓自己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被吹得搖搖晃晃,它一心想掙脫線的約束,昂頭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它來不及擁抱藍天,就一頭栽了下來,再也無法飛了。閱后請回答:(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必要的限制?17.【維護公平正義,共建美好社會】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2019年5月,習近平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強調,公平正義是執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線。要抓住關鍵環節,完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和管理監督制約體系,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1)談談你對劃線語句的理解。(2)請寫出國家為促進社會和諧,保障公平,使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的三項重大舉措。(3)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作為公民,你能為建設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做些什么呢?三、分析說明題18.閱讀下面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游行示威法》規定:公民在行使集會、游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材料二:現實生活中,少數網民在互聯網上散布謠言信息,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引發社會恐慌。公安機關加大偵查和監督力度,對這些網民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1)公安機關對散布謠言的公民依法行政拘留說明了什么?(2)談談你對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的認識。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新京報》消息,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在浙江杭州舉行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總結會上稱,伴隨著捐獻數量的不斷增加,中國將對捐獻的全過程予以監督和管理,確保捐獻器官的公平分配。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中國的器官分配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分配原則一樣,公平是基本原則。我們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絕不會以病人有沒有錢、有沒有權,來決定誰先得到器官。”(1)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的話體現了什么?(2)黃潔夫部長為什么一直強調“公平”?(3)你認為要真正做到器官移植的公平分配,還需要做哪些工作?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C【詳解】本題考查守護正義。②③: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緝毒警察的做法是依法履職的、正義的行為;眾人紛紛趕來合力抬車救助女孩是正義行為,②③符合題意;①:屬于文化活動,與公平正義無關,應排除;④:維權方式不合法,是非正義的行為,應排除;故本題選C。2.C【詳解】本題考查法治與自由的關系。①③:依據教材知識,結合題干內容,說明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故①③正確;②:超越法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故排除②;④:人們的真正自由是可以實現的。故排除④;故本題選C。3.D【詳解】本題考查維護公平正義的表現。國務院批準《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有利于促進收入公平;通過《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音均衡發展的意見》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利于公民平等的享有健康權;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擴大養老保驗試點有利于公民平等的享有物質幫助權,由此可知①②③④觀點都正確,所以本題選擇D答案。4.C【詳解】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平等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教材知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的享有人格尊嚴。C觀點正確;A觀點錯誤,沒有認識到平等的真諦;B觀點錯誤,平等指的是公民在生活上各方面擁有平等的權利,而不是完全平等;D觀點錯誤,應該是享有平等的權利。故選C。5.A【詳解】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的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題干中的描述,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了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法律,沒有任何人可以享有特權,說明了踐行平等要反對特權,因為特權是平等的大敵。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CD材料中沒有體現,不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明確主旨。6.D【詳解】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平的認識,漫畫中我國采取措施,實行全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表明社會公平需要正義制度作為支撐,AB觀點錯誤,公平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C觀點雖然正確,但與漫畫主旨制度保障公平不符;D觀點正確,正確答案選D。7.A【詳解】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說法①正確;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們應得的,說法③正確;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需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說法④正確。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上,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事,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想辦法多得好處,說法②錯誤。本題選A。8.A【詳解】本題主要考查維護社會公平的知識。我國著名長跑運動員因查出服用了興奮劑,而被取消了第一名的成績并被禁賽兩年,是誠實守信,維護公平正義的表現,所以A符合題意;BC錯誤,并沒有損害運動員自尊心和積極性;D錯誤,是正義行為;故選A。9.C【詳解】從簡愛的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了人生而平等,簡愛是一個追求平等的人,B的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ABD的說法存在著明顯的錯誤,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10.D【詳解】本題考查對平等的認識和理解。仔細觀察漫畫內容,這是在職業競爭中,男女出現的不平等現象,由于性別歧視的存在,導致了就業過程中的不平等現象,D說法正確;絕對平均是不可能實現的,A說法錯誤;男女生之間的性別差異是存在的,無需消除,C說法錯誤;材料也沒有體現出差別對待的內容,B說法錯誤;故選D。11.C【詳解】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認識,根據所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等,①②③觀點正確;④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答案選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要求學生認識到,平等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12.C【詳解】本題考查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認識和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平等地履行各項義務,是指法律適用范圍內的平等,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約束,不允許有超過法律規定的任何特權。所以①③④說法正確;公民沒有立法、司法的權力,②說法錯誤;故選C。13.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增強對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的價值判斷和辨識能力,懂得維護正義。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材料中貨車司機交通肇事逃逸傷害他人權益是非正義行為;中學生小鵬“高喊停車救人”表現出勇氣,“記下了肇事貨車的車牌號”攔車送醫院表現出智慧,用勇氣和智慧守護正義行為,以實際行動構建正義的大廈。本題需要特別注意,要求選擇“認識不正確的”。ABC選項認識正確,不符合題意;D選項中“面對非正義的事情”需要講究策略,用智慧守護正義,而不是“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符合題意。依據分析,因此選D;14.D【詳解】題文材料中的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責任與法律底線,是告訴我們利用微信行使言論自由時,不能超越公共責任和法律,要自覺遵守法律的規定,做到正確行使權利,D說法正確。A說法錯誤,言論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自由。B說法錯誤,法律保障權利的行使。C說法與材料不符,不一定受到刑事處罰。因此答案選D。15.A【詳解】本題可用排除法來做,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實現均等分配,是不符合公平要求的。我國分配制度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體現了多勞多得,維護社會公平。如果實現均等分配,是對貢獻多的人的不公平。所以答案選A。16.(1)風箏脫離了束縛是為了無限制的自由,即為所欲為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相對的,為所欲為的自由是沒有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反面,無力回天是無限制自由的結果。(2)任何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即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不會單獨存在,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法治是自由的邊界,法治是對自由的保障。有邊界就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有自由。【詳解】本題借助一幅漫畫,考查學生對法治與自由關系的理解與運用,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識記能力,在此基礎上,分析作答。(1)本題考查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考查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風箏掙脫了束縛,也失去了保護,所以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反面,無力回天是無限制自由的結果,據此作答。(2)本題考查自由與法治的關系,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依據教材內容,圍繞任何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法治是自由的邊界,法治是對自由的保障等方面作答。17.(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2)精準扶貧;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異地高考;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3)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事。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詳解】(1)本題考查公平正義的價值。提煉劃線部分主旨“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結合教材內容,圍繞公平對個人生存發展、公平對社會穩定進步的重要性以及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等方面闡述。(2)本題考查公平的舉措。結合實際生活,圍繞精準扶貧、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異地高考等方面作答。(3)本題考查建設公平正義社會的做法。根據教材內容,圍繞面對不公平的行為,敢于同不公平說不;面對非正義行為,要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等方面作答。18.(1)說明了網絡世界的自由也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網絡自由一旦超出了法律的邊界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2)①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頭裝修保修協議書
- 集體股權分紅協議書
- ktv噪音環保協議書
- 飯堂內部轉讓協議書
- 起訴房產分割協議書
- 共同承包地建房協議書
- 配件損壞賠償協議書
- 防汛倉庫整修協議書
- 婚沒孩子離婚協議書
- 解除資產合同協議書
- GB/T 22669-2008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試驗方法
- GB/T 14206-2005玻璃纖維增強聚酯波紋板
- GA/T 737-2011保安服務監管信息基本數據項
- SMM英國建筑工程標準計量規則中文版全套
- 人教版PEP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5-my-clothes-B-read-and-write課件
- 低齡兒童齲的臨床管理專家共識
- 公共機構節能量保證型、能用費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同文本模板示例
- 普魯士藍類正極材料未來可期
- 未帶有效居民身份證考生承諾書
- 原子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重金屬鎘的含量
- 滅火和應急疏散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