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健食品
第一章保健食品的起源、發展及管理
第一節功能性食品發展概況第二節功能性食品學的內容與任務第三節功能性食品與人類健康第四節功能食品存在的問題第五節我國功能性食品的展望二、功能性食品發展的歷史
中國功能食品的發展歷史悠久,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醫藥文獻中,就記載了與現代功能食品相類似的論述――“醫食同源”、“食療”、“食補”。國外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強化食品。20世紀1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體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隨后被命名為“維生素”(Vitamine)。對于維生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對它的“缺乏癥”的研究,使人類進一步認識到它對于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性,并通過補充維生素而很快使維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緩解甚至治愈。
1935年美國提出了強化食品,隨后強化食品得到迅速發展。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種氨基酸中有8種必須通過食物補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會造成負氮平衡而導致蛋白質營養不良。
為了規范強化食品的發展,加強對其進行監督管理,美國于1942年公布了強化食品法規,對強化食品的定義、范圍和強化標準都做了明確規定。隨后,加拿大、菲律賓、歐洲各國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對強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建立了相應的監督管理體制,包括強化指標、強化食品市場檢查和商標標識等方面的規定和管理。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還曾規定了一些必須強化的食品,包括面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條和大米等。
另外,營養專家對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斷拓寬了強化劑的范圍,使得人類對食品強化的作用和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幾十年來,通過在牛奶、奶油中強化維生素A和維生素D,防止了嬰幼兒由于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僂病;以食用強化的碘鹽來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疾病;強化硒鹽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強化維生素B1,使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腳氣病幾乎絕跡;通過必需氨基酸的強化,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可節約大量蛋白質。可以說,強化食品的出現和發展,是人類營養研究的基礎理論與人類膳食營養的實踐活動密切結合的典范。由于強化食品價格便宜,效果明顯,食用方便,強化工藝簡單,所以,強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場優勢,深受消費者歡迎。
美國:世界上保健食品工業發展較早的國家,20年代初已有雛形,1936年成立全國健康食品協會(NHFA),健康食品的銷售額成倍增長,大多數食品企業已轉向生產健康食品,品種15000種以上。日本:起步雖晚,發展迅速。戰后飲食的歐化,國民健康的危機,高血壓、腦溢血、冠心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發病率的增高。保健食品出現,1982年以前政府限制,1983年開始調查,1987年1月厚生省的食品衛生科設置“功能食品對策室”,加強政府指導力度,1987年4月出現“功能性食品”,同年先后成立“新開發食品安全評價研究會”“功能食品工業調查計劃委員會”。保健食品成為日本食品工業獨特高速成長領域。超市設有保健食品專柜,專業人員解答問題、介紹知識。我國:自古的“藥食同源”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及功效。1980年出現現代保健食品雛形,1984年協會成立,1992年有千家廠、2000種產品;1994年,3000家廠,3000產品;1996年規范管理,申報制度。第二節功能性食品學的內容與任務一、功能食品的定義: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統性解釋與展開》最先使用該詞。1989年4月厚生省進一步明確定義為:對人體能充分顯示身體的防御功能、調節生理節奏、以及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等方面的工程化食品。1990年11月又提出“特殊保健用途食品”(FoodforSpecifiedHealthuse)。1、功能性食品概念:強調其成分對人體能充分顯示機體防御功能、調節生理節律、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等功能的工業化食品。必須符合下面條件:①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②其功能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而且經過科學驗證是肯定的。同時,其功能不能取代人體正常的膳食攝入和對各類必需營養素的需要。③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針對需要調整某方面機體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產。④它不以治療為目的,不能取代藥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功能食品與藥膳食品的區別藥膳食品是根據食性理論,以食物的四性、五味、歸經等與人體的生理密切相關的理論和經驗為指導,針對病人表現出來的“證”,根據“五味相調,味性相勝”的原則以及“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應用相關的食物和藥膳治療調節病人。五味,就是甘、酸、苦、咸、辛五種味。有些藥物具有淡味或澀味,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多甘味能補虛緩急;多酸味能斂肺澀腸;多苦味能降泄燥濕;多咸味能軟堅散結;多辛味能發表行散;歸經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臟腑經脈的關系結合起來,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脈的病變起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療咳嗽氣喘的肺經病,歸入肺經;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療手足抽搐的肝經病,歸入肝經。所以歸經是觀察療效后總結出來的。一種藥物而歸入二經或數經的,說明它的治療范圍較大,例加杏仁入肺、大腸,能治療肺經的咳嗽、大腸的大便燥結。澤瀉入脾、胃、腎、膀胱,這四經有水濕的病,常用澤瀉治療。功能食品與醫藥品有嚴格區別
1、藥品是治病,功能食品不以治療為目的而是重在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與生理節奏,增強機體的防御功能,以達到保健康復作用;2、功能食品要達到現代毒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而藥品允許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3、功能食品無需醫生的處方,按機體正常需要攝取。2、基本要求①作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構成,以通常形態和方法攝取。①屬于日常攝取的食品。③應標記有關的調節功能。☆營養增補劑☆營養增補劑(NutritionalSupplement):美國于1994年10月在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營養增補劑、健康與教育法案”以取代“健康食品法案”,其要點:1、把草藥、植物性物質與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同視為營養增補劑,可以補充到食品中。2、這類產品按使用說明食用,安全、無害。3、可以任何形式上市(片劑、膠囊、粉劑等)4、可附功能性說明,但不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與治療。5、產品上市前,需要經FDA(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認定,包括文獻資料在內的證據。自然顏色相對較深、營養較豐富、結構較合理、具有一定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食物,經科學加工而成的一類食品,即強調黑色食品的自然性、營養性、功能性和科學性。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麥、紫米、黑喬麥、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菜、發菜、海帶、黑桑椹、黑棗、栗子、龍眼肉、黑葡萄、黑松子、烏骨雞、黑海參、黑螞蟻菜等等。☆黑色食品在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中種植及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或加工的農產品,嚴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使之符合國家健康安全食品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綠色食品(二)、根據保健功能:免疫調節、延緩衰老、改善記憶、促進生長發育、抗疲勞、減肥、耐缺氧、抗輻射、抗突變、抑制腫瘤、調節血脂、改善性功能、調節血糖、改善胃腸功能、解毒、改善睡眠、美容、改善營養性貧血、改善視力、促進泌乳、調節血壓、改善骨質疏松等。㈢、以產品形式來分類:⑴、普通食品所固有的形式(糖果、酒、飲料、奶等)的功能食品;⑵、片劑、粉劑、膠囊、口服液、袋泡茶等形式的功能食品。(四)、根據科技水平1、第一代功能食品:又叫初級功能食品,根據食品中營養素成分或強化的營養素來推知食品功能,未經嚴格的實驗證明或嚴格的科學論證。主要是各類強化食品或滋補食品。
2、第二代功能食品:指經過動物和人體實驗證明其具有某種生理調節功能的食品。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學的實驗,并保證其功能穩定可靠。
3、第三代功能食品:在第二代功能食品基礎上,還需確知具有該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學結構及含量。即功效成分明確、含量應可以測定、作用機理清楚、研究資料充實、臨床效果肯定。四、功能食品的常用原料一)、藥食兩用的動植物原料:衛生部批準3批77種1.種子類棗(大棗、酸棗、黑棗)、酸棗仁、刀豆、白扁豆、赤小豆、淡豆豉、杏仁(苦、甜)、桃仁、薏苡仁、火麻仁、郁李仁、砂仁、決明子、萊菔子、肉豆蔻、麥芽、龍眼肉、黑芝麻、胖大海、香榧子、芡實、蓮子、白果(銀杏種子)。2.果類沙棘、枸杞子、梔子、山楂、桑葚、烏梅、佛手、木瓜、黃荊子、余甘子、羅漢果、益智、青果、香櫞,陳皮,橘紅、花椒、小茴香、黑胡椒、八角茴香。3.根莖類甘草、葛根、白芷、肉桂、姜(干姜、生姜)、高良姜、百合、薤白、山藥、鮮白茅根、鮮蘆根、萵苣。4.花草類金銀花、紅花、菊花、丁香、代代花、魚腥草、蒲公英、薄荷、藿香、馬齒莧、香莆、淡竹葉。5.葉類:紫蘇、桑葉、荷葉。6.動物類:烏梢蛇、蝗蛇、蜂蜜、牡蠣、雞內金。7.菌類:茯苓。8.藻類:昆布(二)食品新資源品種食品新資源管理的6類14個品種現已作為普通食品管理,它們也是開發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1.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蕎麥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2.鈍頂螺旋藻、極大螺旋藻。3.魔芋。4.刺梨。5.玫瑰茄。6.蠶蛹。(三)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藥目前,衛生部允許使用部分中草藥來開發現階段的功能性食品,例如: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門冬、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術、白芍、白豆蔻、石決明、石斛、地骨皮、當歸、竹菇、紅花、紅景天、西洋參、吳茱萸、懷牛膝、杜仲、杜仲葉、沙苑子、牡丹皮、蘆薈、蒼術、補骨脂、訶子、赤芍、遠志、麥門冬、龜甲、佩蘭、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枚果、澤蘭、澤瀉、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櫻子、青皮、厚樸、厚樸花、姜黃、枳殼、枳實、柏子仁、珍珠、絞股藍、胡蘆巴、茜草、蓽茇、韭菜子、首烏藤、香附、骨碎補、黨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桔、槐實、蒲黃、蒺藜、蜂膠、酸角、墨旱蓮、熟大黃、熟地黃、鱉甲……注意事項1.當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藥時,其用量應控制在臨床用量的50%以下。2.有明顯毒副作用的中藥材,不宜作為開發功能性食品的原料。3.受國家中藥保護的中成藥和已獲得國家藥政管理部門批準的中成藥,不能作為功能性食品加以開發。4.傳統中醫藥中典型強壯陽藥材,不宜作為開發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五、功效成分與營養素的相互關系營養素是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成分,而功效成分則是功能性食品的關鍵成分。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元素和水。營養素攝入量的指標平均攝入量EAR(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是根據個體需要量的研究資料制定的,根據某些指標,判斷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生理狀況群體中50%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推薦攝入量RNI(ReferenceNutrientintake)相當于傳統使用的RDA,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97%~98%)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適宜攝入量AI(AdequateIntake)是通過觀察或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s)是平均每日攝入營養素的最高限量,這個量對一般人群中的幾乎所有個體不致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功效成分劑量的指標半數有效劑量(50%EffectDose,ED50):指對受試對象(實驗動物或人)半數有效的劑量。最低有效劑量(MinimumEffectDose,MED)指絕大多數(97%~98%)受試對象發揮生理功效的最低劑量。最大每日允許采食量(AcceptableDailyIntake,ADI)是每日攝入該功效成分直到終生,而不發生可檢測的危害健康的劑量。六、功能性食品的管理我國1995年10月,八屆人大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其22、23條對保健功能食品規定;1996年,相繼頒布《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保健食品評審技術規程》、《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保健食品標識規定》《保健食品通用衛生要求》《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程序》。《關于保健食品管理中若干問題的通知》《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美國:世界上對保健食品管理最嚴格的是美國的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特別對宣傳品、營養標識規定。六、功能食品評價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對功能食品的評價是功能食品生產、銷售、食用具有重要意義☆評價包括毒理學評價和功能性評價、衛生學評價。衛生學評價報告同普通食品的相同,因此對功能食品的毒理學評價和功能學評價則成為對功能食品評價的關鍵內容。☆評價方法涉及到生物學、病理學、實驗動物學、解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統計學等多學科的知識。(一)實驗動物與動物試驗技術概述1、常用的實驗動物大鼠(Rattusnorvegcus)(常用的重要動物)哺乳綱嚙齒目鼠科性情遇驚嚇時兇猛,雄性之間毆斗.食性廣泛,壽命-3年,性成熟期2-3月,孕期30天,一年產仔4-7胎,(5-9只).哺乳期30天.飼養:安靜、通風、18-25℃、濕度30-50%。長方鐵絲籠、5只、雌雄分養。濕性蒸餅(豆餅、面粉、玉米粉、高粱粉、麩子、魚粉、骨粉、酵母、食鹽等按比例)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飼料(白菜、菠菜、胡蘿卜5-8g)清潔水。2、小鼠(Masmusculus)(常用的重要動物)哺乳綱嚙齒目鼠科性情溫順,慣于夜間活動.對外界適應能力差,壽命2年,性成熟期雌:35-55天,雄:45-60天,孕期20-25天,一年產仔4-9胎,(2-1225-只).哺乳期30天.飼養:安靜、通風、光線較暗、18-25℃、濕度50-60%。長方鐵皮鼠盒、10只、雌雄分養。生長速度快、耗糧少、易捉香脆干餅(豆餅、面粉、玉米粉、高粱粉、麩子、魚粉、骨粉、酵母、食鹽等按比例烤制)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飼料(白菜、菠菜、胡蘿卜5-8g)清潔水。豚鼠、金倉鼠、狗、家兔、獼猴純系動物:近親繁殖(20代)(二)功能食品的毒理學評價原理與方法★對功能食品的毒理學評價是確保人群食用安全的前提★嚴格按照衛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進行,主要評價食品生產、加工、保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使用的化學和生物物質以及在這些過程中產生和污染的有害物質、食物新資源及其成分和新資源食品。★對于功能食品及功效成分必須進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中規定的第一、二階段的毒理學試驗,并依據評判結果決定是否進行三、四階段的毒理學試驗。若功能食品的原料選自普通食品原料或已批準的藥食兩用原料則不再進行試驗。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的四個階段與試驗原則1、試驗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急性毒性試驗,包括經口急性毒性(LD50)和聯合急性毒性。第二階段:遺傳毒性試驗、傳統致畸試驗、短期喂養試驗。第三階段:亞慢性毒性試驗(90天喂養試驗)、繁殖試驗和代謝試驗。第四階段:慢性毒性實驗(包括致癌試驗)2、試驗原則功能食品特別是功效成分的毒理學評價原則:凡屬我國創新的物質一般要求進行四個階段的試驗。特別是對其中化學結構提示有慢性毒性、遺傳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產量大、使用范圍廣、攝入機會多者,必須進行全部四個階段的毒性試驗。凡屬與已知物質(指經過安全性評價并允許使用者)的化學結構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則根據第一、二、三階段毒性試驗結果判斷是否需進行第四階段的毒性試驗。凡屬已知的化學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許攝入量(ADI),同時又有資料證明我國產品的質量規格與國外產品一致,則可先進行第一、二階段毒性試驗,若試驗結果與國外產品的結果一致,一般不要求進行進一步的毒性試驗,否則應進行第三階段毒性試驗。食品新資源及其食品原則上應進行第一、二、三個階段毒性試驗,以及必要的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必要時應進行第四階段試驗。若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及成分分析,未發現有或雖有但量甚少,不至構成對健康有害的物質,以及較大數量人群有長期食用歷史而未發現有害作用的天然動植物(包括作為調料的天然動植物的粗提制品)可以先進行第一、二階段毒性試驗,經初步評價后,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毒性試驗。凡屬毒理學資料比較完整,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日允許量或不需規定日允許量者,要求進行急性毒性試驗和一項致突變試驗,首選Ames試驗或小鼠骨髓微核試驗。(三)食品毒理學試驗結果的判定1、急性毒性試驗?
如LD50劑量小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倍,則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不再繼續其他毒理學試驗。?
如大于10倍者,可進入下一階段毒理學試驗。凡LD50在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倍左右時,應進行重復試驗,或用另一種方法進行驗證。(二)遺傳毒性試驗
根據受試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以及對遺傳物質作用終點的不同,并兼顧體外和體內試驗以及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的原則。
鼠傷寒沙門氏菌/哺乳動物微粒體酶試驗(Ames試驗)小鼠骨髓微核率測定
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分析
小鼠精子畸形分析
睪丸染色體畸變分析試驗選擇四項試驗其中三項試驗為陽性:則表示該受試物很可能具有遺傳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一般應放棄該受試物應用于食品;毋需進行其他項目的毒理學試驗。其中兩項試驗為陽性:而且短期喂養試驗顯示該受試物具有顯著的毒性作用,一般應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如短期喂養試驗顯示有可疑的毒性作用,則經初步評價后,根據受試物的重要性和可能攝入量等,綜合權衡利弊再作出決定。其中一項試驗為陽性,則再選擇V79/HGPRT基因突變試驗、顯性致死試驗、果蠅伴性隱性致死試驗,程序外DNA修復合成(UDS)試驗中的兩項遺傳毒性試驗。如再選的兩項試驗均為陽性,則無論短期喂養試驗和傳統致畸試驗是否顯示有毒性與致畸作用,均應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如有一項為陽性,而在短期喂養試驗和傳統致畸試驗中未見有明顯毒性與致畸作用,則可進入第三階段毒性試驗。如四項試驗均為陰性,則可進入第三階段毒性試驗。3、短期喂養試驗在只要求進行兩階段毒性試驗時,若短期喂養試驗未發現有明顯毒性作用,綜合其他各項試驗即可作出初步評價;若試驗中發現有明顯毒性作用,尤其是有劑量-反應關系時,則考慮進一步的毒性試驗。4、90d喂養試驗、繁殖試驗、傳統致畸試驗根據三項試驗中所采用的最敏感指標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進行評價,最大無作用劑量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者表示毒性較強,應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最大無作用劑量大于100倍而小于300倍者,應進行毒性試驗。大于或等于300倍者則不必進行慢性毒性試驗,可進行安全性評價。5、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試驗根據慢性毒性試驗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進行評價,最大無作用劑量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較強,應放棄該受試物用與食品。最大無作用劑量大于50倍而小于100倍者,經安全性評價后,決定該受試物可否用于食品。最大無作用劑量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則可考慮允許使用于食品。新資源食品、復合配方的飲料等在試驗中,若試樣的最大加入量(一般不超過飼料的5%)或液體試樣最大可能的濃縮物加入量仍不能達到最大無作用劑量為人的可能攝入量的規定倍數時,則可以綜合其他的毒性試驗結果和實際食用或飲用量進行安全性評價。綜合評價
在進行最后評價時,必須在受試物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可能的有益作用之間進行權衡。評價的依據不僅是科學試驗資料,而且與當時的科學水平、技術條件,以及社會因素有關。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結論也不同。隨著情況的不斷改變,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斷進展,對已通過評價的化學物質需進行重新評價,作出新的結論。
第三節功能性食品與人類健康一、健康與疾病(一)、健康的標志:(全世界公認的13方面)1、生氣勃勃富有進取心;2、性格開朗、充滿活力;3、正常身高與體重4、保持正常的體溫、脈搏和呼吸(37℃;72次/min;嬰兒45次/min、6歲25次/min、15-25歲18次/min、年紀稍大又有增加)5、食欲旺盛;6、明亮的眼睛和粉紅的眼膜;7、不易得病,對流行病有足夠的耐受力;8、正常的大小便;9、淡紅色舌頭無厚的舌苔;10、健康的牙齦和口腔粘膜;11、光滑的皮膚、柔韌而富有彈性膚色健康;12、光滑帶光澤的頭發;13、指甲堅固而帶微紅色;(二)亞健康亞健康----是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身體存在種種不適但無身體器質性病變狀態。45%人群處于該種亞健康狀態。特別是中年知識分子、現代企業管理者高達85%。(三)、疾病的起因1、不正常的生長物;2、組織的衰老與變性;3、免疫變態反應與其它紊亂;4、先天性和遺傳疾病;5、內分泌和代謝紊亂;6、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侵染;7、物理因素損傷8、營養不良;9、應激反應;10、毒性物質。(四)、預防的措施1、減少細胞不正常生長的機會;2、預防因衰老引發的變性疾病;3、減少變態反應;4、預防先天疾病;5、先天代謝缺陷的治療;6、保持機體內分泌與代謝功能的最佳狀態;7、提高機體免疫力;8、注重衛生措施預防疾病傳播;9、避免物理因素引發的損傷;10、預防營養不良;11、減少應激作用;12、對毒性物質的解毒作用;第四節功能食品存在的問題1、生產產地相對集中
我國保健品生產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如北京、上海等。2、申報保健食品功能相似的多
其保健功能主要表現在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緩解體力疲勞等。另外,保健食品的產品結構不合理,低水平重復,保健功能集中造成競爭過于激烈,經濟效益不理想。3、采用相同的原理不斷重復開發
這主要表現在螺旋藻、魚油、靈芝、鯊魚軟骨、蟲草、甲殼質、銀杏等方面。4、保健品的產品劑型主要以藥品劑型為主
有膠囊、片劑、口服液、顆粒沖劑等劑型,而作為一般食品形態的產品相對較少。
5、采用相同的科技含量較低
目前我國生產的保健品中有90%以上屬于第一代、第二代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保健品的科技含量得到不斷的提高。目前我國的第三代保健食品正在快速發展,這也代表了未來保健食品的發展趨勢第五節我國功能性食品的展望1995年9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生命科學研究所(ILSI)共同舉辦的東西方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拍賣參與流程說明協議
- 篷布制造過程中的節能與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竹材在農業支撐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競爭合作建材協議
- 空調器節能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羊的飼養飼料作物種植模式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物流系統考核試卷
- 紡織產品的標準化與認證考核試卷
- 紡織面料鞋的環保生物降解材料研究考核試卷
- 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主題課件
- 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2030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管理策略研究報告
- 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
- 瓦斯超限停電、停產撤人、分析查明原因、追查處理制度
- 人教五四 六年級 下冊 語文 第五單元《中國有能力解決好吃飯問題 第一課時》課件
- 文件打印流程表格:文件打印申請、審核流程
- 培育五大可信數據空間
- 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2024年AI大模型產業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
- Agent視域下的人工智能賦能作戰系統
-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