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環境控制與疾病_第1頁
養豬環境控制與疾病_第2頁
養豬環境控制與疾病_第3頁
養豬環境控制與疾病_第4頁
養豬環境控制與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豬舍排泄物如何處理?控制養豬生產中的糞、尿、廢水和惡臭對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即是養豬場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環境保護的要求。處理糞、尿、污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堆集發酵用作農家肥。采用豬糞單獨干收集、堆積發酵用作農家糞或自作有機肥;盡量減少沖洗用水,廢水、廢渣用于制作沼氣用作照明、供暖,沼水澆灌農作物。收集干豬糞堆放在發酵塘內,上面撒一層生石灰,再蓋上塑料膜或糊上一層泥巴,讓其發酵1個月左右,作農家肥供種植果樹、蔬菜。對防制豬的寄生蟲病也很有好處。2、制作有機肥。3、廢水處理。處理過程為固液分離-厭氧池-發酵-好氧池發酵—混凝沉淀—達標排放。養豬場排出的廢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很高,通過固液分離可使液體部分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防止后續處理設備的堵塞損壞。養豬場排出的廢水屬高氮、磷和高有害微生物的“三高”廢水。因此,厭氧發酵成為養豬業污染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可有效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而且能殺死病原微生物。沼氣發酵技術就是最好的厭氧發酵,已被廣泛應用。常用的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天然好氧發酵時利用天然的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凈化廢水的方法。常用水體好氧發酵,通過好氧塘、兼性塘、厭氣塘河養殖塘來處理廢水,可達到二級處理標準。規模化養豬場環境控制措施豬場外部環境的控制1、植樹種草進行綠化豬場周圍和場區空閑地植樹種草進行環境綠化,對改善小氣候有重要作用。在豬場內的道路兩側全部栽植行道樹,每棟豬舍之間栽種速生、高大的落葉樹如速生楊樹等,場區內的空地種上蔬菜、花草和灌木,在場區外圍種植5-10m寬的防風林。這樣在寒冷的冬季,當外界風速為每秒4.6~5.2m時,可使場內的風速減低70%~80%;又能使炎熱的夏季氣溫(30~40℃下降3~8℃),還可將場區空氣中有毒、有害的氣體減少25%,臭氣減少50%,塵埃減少30%~50%,空氣中的細菌減少20%~80%。當然,這些數值因防風林的高度、樹的品種、栽植的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2、搞好糞污處理1頭豬的日排泄糞尿按6kg計,是人排糞尿量的5倍,年產糞尿約達2.5t。如果采用水沖式清糞,1頭豬日污水排放量約為30kg。1個千頭豬場日排泄糞尿達6t,年排泄糞尿達2500t;采用水沖清糞則日產污水達30t,年排污水1萬多噸。據測定成年豬每日糞尿中的BOD(生化需氣量)是人糞尿的13倍。這些高濃度的有機污水若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屯積場內,必然造成糞污漫溢,臭氣熏天,蚊蠅孳生。其中超標的酸、堿、酚、醛和氯化物等殘留的消毒藥液,可致死魚、蝦,能使植物枯萎。如果忽視或沒有搞好豬場的糞污處理,不僅直接危害到豬群的健康,也影響到附近人們的生活環境田。豬舍內部環境的控制根據豬的生物學特性,小豬怕冷、大豬怕熱、大小豬都不耐潮濕,還需要潔凈的空氣和一定的光照,因此,規模化豬場豬舍的結構和工藝設計都要圍繞著這些問題來考慮。而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例如,在冬季為了保持舍溫,門窗緊閉,但造成了空氣的污濁;夏季向豬體和豬圈沖水可以降溫,但增加了舍內的濕度。由此可見,豬舍內的小氣候調節必須進行綜合考慮,以創造一個有利于豬群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1、溫度溫度在環境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豬對環境溫度的高低非常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仔豬怕冷,低溫對新生仔豬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環境中2h,便可凍僵、凍昏、甚至凍死,即使成年豬長時間在-8℃的環境下,可凍得不吃不喝,渾身發抖,瘦弱的豬在-5℃時就凍得站立不穩。同時,寒冷是仔豬黃、白痢和傳染性胃腸炎等腹瀉性疾病的主要誘因,同時還能誘發呼吸道疾病。試驗表明,保育豬若生活在1℃以下的環境中,其增重比對照減緩4.3%,飼料報酬降低5%左右。在寒冷季節,成年豬的舍溫要求不低于10℃,保育舍應保持在18℃為宜。2~3周齡的仔豬需26℃左右,而1周齡以內的仔豬則需30℃的環境,至于保育箱內的溫度還要更高一些春、秋季節晝夜的溫差可達10℃以上,易誘發豬的各種疾病,因此,在這期間要求適時的關、啟門窗,縮小晝夜的溫差。成年豬耐熱性能較差,當氣溫高于28℃時,體重在75kg以上的大豬可能出現氣喘現象。若超過30℃,豬的采食量明顯下降,飼料報酬降低,生長速度緩慢。當氣溫高于35℃、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溫措施,個別育肥豬可能發生中暑、妊娠母豬可能引起流產,公豬性欲下降,精液質量差,且在2~3個月內都難以恢復。豬舍內溫度的高低取決于豬舍內熱量的來源和散失的程度。在無取暖設備條件下,熱的來源主要靠豬體散發和日光照射的熱量,熱量散失的多少與豬舍的結構、建材、通風設備和管理等因素有關,在寒冷季節對哺乳仔豬和保育豬舍應添加增溫或保溫設施。在炎熱的夏季,對成年豬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如加大通風,給以淋浴,加快熱的散失,減小豬只密度,以減少舍內的熱源,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肥育豬、妊娠母豬和種公豬的生產性能。2、濕度濕度是指豬舍內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表示。豬的適宜濕度范圍為65%~80%,試驗表明,溫度在14~23℃,相對濕度50%~80%的環境下最適合豬只生存。生長速度快,肥育效果好。豬舍內的濕度過高影響豬的新陳代謝,是引起仔豬黃、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可誘發肌肉、關節方面的疾病。為了防止濕度過高,首先要減少豬舍內水汽的來源,少用大量水沖刷豬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積水,設置通風設備,經常開啟門窗,以降低室內的濕度。3、空氣規模化豬場由于豬只的密度大,豬舍的容積相對較小而密閉,豬舍內蓄積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和塵埃,豬舍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最大允許值,二氧化碳為1500mg/m3,氨25mg/m3,硫化氫l0mg/m3,空氣污染超標往往發生在門窗緊閉的寒冷季節。豬若長時間生豬場夏季降溫容易忽視的細節問題夏季高溫對養豬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公豬精液質量變差,母豬死胎和弱仔數量增多,仔豬斷奶體重降低等,都會使養豬者遭受非常大的損失;上面的危害每一個養豬人都明白,但在生產中卻容易忽視一些細節問題,使得采用的一些措施效果不理想。本文就生產中容易忽視的細節問題進行討論。1、水流速度與溫度豬在高溫時對水的需要量大,但豬又有一個懶惰的毛病,所以,豬必須在每次飲水時喝進足夠多的水。比如一頭哺乳母豬每天要消耗30~50升水,要在短時間內喝進這樣多的水,就應該保持每分鐘1.5~2.0升的水流速度,否則會出現飲水量不足。提高水流速度的辦法,除了使用優質的飲水器外,還要考慮水的壓力;如果供水系統的水壓不足,可考慮在溫度高的時間段內使用加壓泵,以確保母豬能喝進足夠的水。另外,水的溫度對母豬的降溫也有很大影響,低溫的水可以降低消化道的溫度,可以促使豬喝進更多的水。保證在高溫時段供應涼水對豬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上水管道在進入豬舍前一般都在地面下,一般溫度都不高,但由于舍內氣溫高,如果水不流動,溫度會很快上升。保持水低溫的辦法有兩個選擇,一是水管用隔熱材料包裹,二是經常保持水的流動;水源充足的豬場可選擇后者,水源不充足的豬場可考慮前者,最簡單的辦法是在水管外面再套一層塑料管,這樣的投資既少,也容易操作。2、小豬保溫箱的作用小豬保溫箱對于哺乳仔豬成活率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在高溫季節,保溫箱的作用到底多大,卻是需要考慮的;如果注意觀察,夏季有許多小豬并不在保溫箱中,而是不論白天還是夜間都在保溫箱外躺臥,保溫箱成了擺設;但保溫箱的存在,卻成了影響舍內通風的屏障,對怕熱的母豬十分不利。另外,由于小豬不進保溫箱,而保溫箱卻同樣占據著相當大的面積,使箱外的區域變小,經常出現母豬壓小豬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在高溫季節,把保溫箱撤掉,僅留下鋪板,或者在靠近欄桿角上設一個擋風的裝置,小豬在這樣的區域遠勝于保溫箱中,既節省了網床面積,也解決了小豬保溫的問題。(高溫季節的夜間,舍內溫度也能達到25℃左右,再加上鋪板的保溫功能,完全可以使小豬處于合適的溫度區域。)3、風扇的使用我們都知道風速對豬體散熱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效果好的前題是風必須吹到豬身上;我們經常看到給豬使用了風扇,但豬仍然大口喘氣,原因是風并沒有吹到豬身上;這種情況在使用吊扇時經常遇到,特別是定位欄內的哺乳母豬,除非一頭母豬上方安裝一臺吊扇,幾頭母豬共用一臺吊扇的效果是相當差的。考慮到產房中小豬怕冷,哺乳母豬的風扇最好是固定位置,既能吹到母豬,但還不能吹到仔豬。溫度特別高的時段,風扇對公豬的降溫效果是很差的,因為公豬睪丸需要的溫度比身體要低2℃~3℃,也就是說豬體尚能承受的溫度,睪丸內的精子已經承受不了,所以經常會看到公豬一切正常,但采出的精子活力很差;所以,溫度高的時間,公豬采用風扇降溫的效果是很差的,必須考慮降低環境溫度,或者局部降低睪丸溫度的辦法。對懷孕母豬,特別是位于定位欄的母豬,因為密度太大,豬體周圍自然會形成一個高溫區域,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中午給定位欄母豬水洗時會出現熱氣騰騰的場面,也就是說豬體周圍的溫度要遠高于豬舍平均溫度,這時使用風扇將豬體周圍的熱氣帶走,對豬的降溫效果是非常好的;在豬舍一端安裝一臺大風扇,在另一端開設進風口,使舍內形成穿堂風,如果再結合滴水降溫,對懷孕母豬的降溫效果非常好。4、外降溫與內降溫外降溫是降低豬體環境的溫度,內降溫是降低豬體的溫度;相比二者效果,內降溫的效果比外降溫要好,原因是因為內降溫可以使體內多余的熱量釋放出去。對豬來說,內降溫的辦法有兩個,一是通過采食或飲水,低溫的飼料和飲水變成高溫的糞尿,會帶走大量熱量;讓豬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溫外,還要注意夏季飼料中的食鹽濃度要加大。內降溫的第二個辦法是通過吸進干燥的空氣,變成濕潤的空氣,通過體內水分蒸發帶走體熱,這一點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與呼出氣體中水蒸汽的濃度差,如果吸入與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汽濃度一樣,那就沒有降溫作用;而如果二者濃度差很大,那降溫效果就會很好;保證讓豬吸進干燥的空氣是內降溫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們經常會遇到氣溫很高但濕度小時,母豬不會熱死;而氣溫并不是很高,但濕度很大時母豬會熱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內降溫不起作用的緣故。5、水降溫帶來的潮濕前面說了內降溫時需要干燥的空氣,這里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因為給豬降溫經常會使用水;我認為,干燥的環境更勝于大量的用水。針對不同的豬舍,所采用的措施也是有區別的,在哺乳豬舍,不論氣溫多高,都盡量不使用水降溫,特別是地面沖洗;因為地面沖洗會暫時降低豬舍溫度,但因為濕度大而降低豬內降溫的效果卻是長時間的,因為水不會很快蒸發掉,豬舍就會長時間保持高濕度狀態;另外,哺乳仔豬是最怕潮濕的,潮濕會增大仔豬腹瀉發生的可能。采用水降溫時,要避開哺乳豬舍和保育豬舍;在其他豬舍使用時,最好結合通風降溫,因為水降溫是水分蒸發時吸走了空氣中的熱量,通風可以將舍內產生的水蒸汽帶走,這樣會增加水分蒸發的數量,降溫效果更好。夏季豬場消滅蚊蠅措施蚊子和蒼蠅雖不屬于寄生蟲病的范圍,但它們所造成的危害比任何一種寄生蟲病都嚴重,所以也把它們按寄生蟲對待:蚊子是乙腦和附紅細胞體的主要傳播媒介,而蒼蠅則是消化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蚊蠅控制不住,疾病發生不斷。豬場蒼蠅和蚊子的數量日益增多,如何有效解決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成為許多豬場老板感覺頭痛的一件大事,盡管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大多無濟于事,收效甚微。以下介紹一些豬場有效解決蒼蠅和蚊子的具體辦法,供豬場老板參考:一、蒼蠅的消滅消滅蒼蠅的辦法很多,通常的辦法是在豬舍內噴灑驅蠅或者殺蠅的藥物,但僅這些辦法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蒼蠅問題。要想完全徹底的根除蒼蠅,一定要消除蒼蠅的生產和繁殖場所。只有采取多種辦法相結合,才能有效控制蒼蠅的滋生與危害。1、豬場聯合起來,同時進行滅蠅。2、飼料中添加有效藥物蠅諾亭是一種高效抑制和殺滅蠅蛆幼蟲的預混劑,其主要成分是環丙氨嗪,一種高效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它對雙翅目昆蟲幼蟲體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尤其對在糞便中繁殖的幾種常見的蒼蠅幼蟲,有很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用于控制動物圈舍內蠅蛆幼蟲的繁殖,殺滅糞池內蠅蛆。在蠅害期間每噸配合飼料中添加蠅諾亭1000克,可以使蒼蠅在成蟲以前被消滅,這一辦法在很多豬場都有很好效果。3、解決蒼蠅繁殖場所糞便是蒼蠅的主要繁殖場所,豬場應每天將產出的糞便收集到化糞池或者專用儲糞坑,定期用塑料布密封發酵,靠密封將蒼蠅蟲卵或幼蟲悶死在塑料布中。注意用塑料布蓋時,必須蓋嚴,如果塑料布有洞,需要用土或其他東西堵嚴,不能有漏氣的地方。4、切實搞好豬舍內環境衛生欄舍內豬的糞便和撒落的飼料仍是蒼蠅繁殖的重要場所,舍內的環境衛生同樣重要,且每天必須堅持做好,定期檢查豬舍撒料現象,并且及時的徹底清理解決,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蒼蠅的數量。二、蚊蟲的防護與消滅1、阻擋隔離在窗戶上釘窗紗,可以有效阻擋蚊子的進入,但由于窗紗比較密集,會嚴重影響舍內外通風,如果采用大蚊帳,將整個豬舍包起來,內外通氣范圍加大,通風效果要好得多這一辦法在小型豬場比較實用,如果在舍內裝上機械通風設施,這個措施就比較實用。2、滅蚊設備在豬舍內外設置多個滅蚊燈具,也可把蚊子吸引進來并通過藥物殺死。一些豬場采用蚊香驅蚊也是切實可行的好辦法。3、藥物滅蟲在蚊子產卵繁殖的場所投放殺蟲藥物,也是控制蚊蟲的有效辦法。死水是蚊子產蟲卵的重要場所,只要每周對豬場內有死水的地方,如排水溝、積存的雨水等處放置殺蟲藥,蚊子的蟲卵大部分在成蟲前就會被殺死,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豬舍內的蚊子數量。4、環境衛生豬場內外環境衛生相當重要,污物堆放場所和雜草往往是蚊子棲息最多的地方,清除豬場周邊和豬場里面的雜草,蚊子也就沒有了藏身的地方,經常性的消除各種雜草,集中處理污物,會使蚊子無處藏身,也是減少蚊子的有效辦法。防蚊滅蠅的方法很多,豬場不控制好蚊蠅數量肯定是不行的,對豬場疾病的防控會增加很大的難度與風險,各豬場應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一些既經濟又實用的辦法,采用一些切實可行的綜合控制措施,切實把蚊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豬場中化學消毒劑的成分及機理分析核心提示消毒工作室各養豬專業戶皆知的問題,但是,由于許多養殖戶沒用應有的化學知識,對豬場中使用的化學消毒劑成分及作用機理無充分認識,導致未正確掌握消毒劑的使用方法,表面上看著消了毒,事實上并沒有達到消毒的目的。因此,本文結合化學的專業知識以及淺易的語言對豬場中主要化學消毒劑的成分及作用機理進行分析,以方便養豬專業戶,使其對豬場主要化學消毒劑有清楚的認識,從而正確使用化學消毒劑,達到預期消毒效果。豬場消毒時豬場防疫的一個重要環節,豬場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按用途主要分為三類:1、5%碘酒和碘甘油,用于豬手術部位和注射部位的消毒。主要成分的化學式:I2,C2H5OH和IodineGlycerol。本化學消毒劑為混合物,為棕紅色的糖漿狀液體,有碘的特臭味,可通過加水溶解碘化鉀,攪拌后,再加甘油使成為1000ml,攪拌均勻得到。苯化學消毒劑每毫升含主要成分碘10毫克,輔料為:碘化鉀、甘油、水。養殖戶正確使用方法:當剛生下來的小豬仔剪牙斷尾后,在斷尾處的手術部位涂上本消毒液防止細菌感染。2、生石灰,用于豬舍、欄桿和地面的消毒。俗名:石灰化學名:氧化鈣(CaO),calciumoxide.分子量:56.08;其外形為白色(或灰色、棕色)無定形,在空氣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常將氧化鈣1000克加水350毫升,生成消石灰粉末,可散布于陰濕的地面(豬場大門外)、豬糞糞池周圍和水溝處消毒。當豬患腹瀉時,在給患腹瀉的病豬喂干濕料的同時,讓它大量飲用3%的生石灰水,一般兩天就可治愈。3、過氧乙酸,俗稱過醋酸,0.1%溶液用于噴灑豬舍、地面、食槽、水槽、環境等消毒。本品是一種強氧化劑,分子式:CH3COOH,英文名稱為peroxyaceticacid.分子量為76.05,為無色油強烈刺激性氣味,可以噴霧和涂抹,用于帶豬消毒、噴在豬身上,不會一起腐蝕和中毒,一般為18%~20%溶液,按比例配成0.1%,先用現配,配制后,應盡快用完,不能過夜。以上用途不同的三類化學消毒劑有的是對細胞膜的作用導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內物質泄漏,呼吸鏈被破壞等。有的能直接改變、破壞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引起消毒的作用。通過研究豬場中三種余姚化學消毒劑的有關性質,我相信,借此有利于提高養殖戶對化學消毒劑的認識,從而正確使用化學消毒劑,使豬場效益增加。產房光照水平對母豬和仔豬的影響產房光照水平我們知道,產房溫度需要在仔豬和母豬之間是存在很大區別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員和母豬之間有沒有區別?BPEX(英國養豬委員會)的知識交流公告牌給出了答案。我們知道,產房溫度需要在仔豬和母豬之間是存在很大區別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員和母豬之間有沒有區別?Defra(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規定,無自然光的密閉式豬舍當中補充照明強度至少要達到40勒克斯,照明時間至少每天8小時。然而,在40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員無法觀察到豬只的細節,從而無法實現優秀的產房管理。那么實現工作人員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豬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過調整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產力?母豬的需要研究顯示,在非常明亮的、400-500勒克斯、每天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的環境下,仔豬斷奶體重要高于照度較低的環境,這是因為高光照使得仔豬的哺乳頻率和母豬的泌乳量均有提高。此外,在干奶母豬和泌乳母豬當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與長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的情況相比,短光照(250勒克斯,每天8小時光照,16小時黑暗)情況下母豬體內皮質醇的水平更高,皮質醇可衡量應激水平。然而,散養的母豬在圍產期會尋找黑暗的區域來筑巢和分娩。因此,或許有必要考慮在產房中所有母豬都已分娩之后再增加光照的強度和時間。研究顯示,在分娩之后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可促進仔豬哺乳和母豬泌乳,從而提高斷奶體重。工作人員的需要飼養人員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決于具體的工作、所需觀察的細節,以及具體豬舍的危害和風險情況。一般來說,要求照度最低要達到20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間。需要觀察的細節越多,照度要求就越高。為了提高生產力,今天就對你的豬舍照度(勒克斯)進行測量。光照方面的小竅門安裝定時開關:這樣可以節省能源,又能節省人工,否則還要有人每天記住開燈關燈。檢查豬舍的燈泡,看看能否在不影響光照資源的前提下節省能源。將墻壁刷白以便增加反射。夏秋季節火堿消毒三注意夏秋是各種病原微生物生長發育和大量繁殖的時候。在畜禽的飼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圈舍、用具、場地的消毒工作,否則,很容易發生各種傳染病。火堿是一種消毒效果很好的藥物。其2%至4%的溶液,可殺死繁殖型細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時可殺死結核桿菌;30%的溶液,10分鐘可殺死炭疽芽胞。因此,火堿常用于雞白痢、雞瘟、鴨瘟、禽霍亂、豬丹毒、豬瘟、牛流感、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口蹄疫等傳染病的消毒。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畜牧場、肉聯廠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運畜禽車輛等。其溶液加熱后使用,可提高消毒效果。加入10%的食鹽,可增強殺滅芽胞的效力。火堿消毒效果雖好,但如果使用不科學,也會出現問題。為此,現將應注意事項介紹如下:(一)火堿對皮膚和器官有灼傷作用,不可用作畜體消毒,消毒時應將畜禽趕出舍外。進行消毒操作的人員,要注意防護,以免灼傷。(二)火堿對紡織品、鋁制品有腐蝕作用,此類用品不可用本藥消毒。(三)運輸畜禽的汽車、船只用火堿溶液消毒時,消毒后6至12小時,應用清水將消毒液徹底沖洗掉,以免受到腐蝕和損壞。豬場要切實做好豬瘟的凈化豬瘟給我國養豬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據報道我國因該病死亡的豬只占三分之一以上。豬瘟也是引發豬高熱病的罪魁禍首之一,豬感染藍耳病之后往往繼發豬瘟感染。規模化豬場為降低豬瘟帶來的經濟損失,要加強針對豬瘟的防控,切實做好豬瘟凈化工作具體建議如下:1、疫苗防制豬瘟近年來典型豬瘟已經比較少見,非典型豬瘟呈蔓延和擴散的趨勢。長期以來接種疫苗是綜合防治豬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豬場母豬群、仔豬母源抗體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劑量等的不同,常導致免疫失敗。我國豬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臨床感染為標準,應用這一標準進行免疫,常有部分豬抗體水平達不到防治亞臨床感染的水平,這部分豬感染強毒后常引起亞臨床感染和持續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較緩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給豬場帶來巨大的隱形損失。一旦豬瘟病毒發生毒力返強,不排除有豬瘟爆發的可能。目前針對豬瘟的疫苗有三種:普通細胞苗、高效細胞苗/組織苗,脾淋苗,脾淋苗臨床效果較好。2、抗體水平檢測全面監測豬瘟抗原、抗體水平,豬場可采血樣送九鼎養豬服務中心診斷實驗室做相關檢測。阻斷率低于30%說明血清中沒有特異性豬瘟抗體,屬于易感豬群,一旦接觸豬瘟病毒極有可能感染發病;阻斷率介于30%-40%之間判為可疑病例,需要過段時間采血重新測定;豬瘟抗體阻斷率大于40%判為陽性,說明有血清中特異的豬瘟抗體;豬瘟抗體阻斷率大于50%判定為免疫合格,說明血清中特異性豬瘟抗體水平可以有效抵抗豬瘟病毒感染。豬場要完全控制豬瘟,就需要不斷淘汰豬瘟陽性豬,這樣豬場才能逐步凈化,得到控制。3、豬瘟凈化具體方案①種公豬、后備母豬檢測方案種公豬和后備母豬是整個豬場生產線的源頭,其健康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豬場豬群的健康狀況。因此種公豬和后備母豬的豬瘟凈化是豬場豬瘟凈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種公豬和后備母豬要求全群檢測豬瘟抗原,抗原全陰性者判定為合格,陽性者表示感染豬瘟建議淘汰。另外全群檢測豬瘟抗體,免疫不合格者補免豬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測,仍然為陰性無抗體反應豬,建議淘汰。理想的免疫狀態是抗體陽性率100%,合格率90%。②懷孕母豬檢測方案如果說后備母豬是豬場的后備生產力,那么懷孕母豬就是豬場的直接生產力,其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所產仔豬的健康與否。因此我們建議懷孕母豬全群檢測豬瘟抗原,要求抗原檢測全陰性,陽性者堅決淘汰,否則產出持續性感染豬,潛在的損失更大。懷孕早期豬瘟抗體檢測不合格者,可以補免苗,懷孕后期不建議補免疫苗,可以在小豬出生時施行超前免疫。③仔豬檢測方案仔豬隨機采樣30頭,通常30頭樣本數可以很好代表整個仔豬群的豬瘟抗體水平。根據檢測結果決定是否全群補免疫苗,確定最佳免疫時間。養豬場要有效防控豬瘟,除要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動物保健提高豬只自身抵抗力外,還要對豬群抗體水平實行定期監控,保證豬群有較高抗體水平,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豬瘟。九鼎集團養豬服務中心可以每季度為您的豬群定期檢測,提供針對性免疫指導,做到真正的未雨綢繆。天氣驟變,養豬人做好準備核心提示:

中央氣象臺17日06時發布天氣預報稱,未來三天,西南、江漢、江淮地區多陰雨天氣,北方地區將受冷空氣影響,局部地區降溫達8℃,請養豬人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中央氣象臺17日06時發布天氣預報稱,未來三天,西南、江漢、江淮地區多陰雨天氣,北方地區將受冷空氣影響,局部地區降溫達8℃。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未來三天,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江漢、華南大部、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區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西藏南部、云南西部、陜西東南部、四川東部、重慶北部、河南西部、湖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者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7日,受弱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4~6度的降溫,同時伴有4~5級偏北或者偏南風。17日起,另一股冷空氣將自西向東開始影響新疆、西北地區、內蒙古大部、華北、東北地區,上述部分地區將依次有4~8度的降溫,同時伴有4~6級偏北或者偏南風。

有陰雨天氣的地區注意豬舍防雨、防潮、保溫工作,同時注意飼料的儲藏,預防霉變。有暴雨天氣的地區重點檢查豬舍防雨措施及調整運輸的計劃,保溫同時注意通風除濕。

出現降溫和大風天氣的地區重點做好保溫工作,尤其是東北地區,基本上已接近冬季。近期氣候多變,著重預防仔豬腹瀉和中大豬感冒,主要是豬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

如何進行豬場濕度的控制?首先要明確,潮濕不等于濕度,因為濕度只代表空氣中水的含量,而潮濕除了空氣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墻壁。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有溫度、濕度、空氣質量、密度等,一直沒有人把潮濕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們重視。就因為不被重視,才會出現許多不該出現的問題。如果你遇到夏季產房仔豬腹瀉不止,你可以從潮濕上考慮;如果遇到新轉入豬群腹瀉或其它不適,也可以從潮濕上考慮。一、潮濕引發疾病的原因潮濕為什么會引發疾病,主要還是和溫度有關系。比如夏季哺乳舍仔豬容易腹瀉,往往是因為豬舍潮濕,這個潮濕不但是空氣潮濕,更嚴重的是地面潮濕和保溫箱內潮濕。地面潮濕,則在干燥過程中,需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首先變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cm的網床,而這正是仔豬躺臥和活動的地方;如果保溫箱內潮濕,則直接影響與之相接觸的仔豬;這樣,看似空氣中溫度不低,但仔豬所感受的有效溫度則不足,因溫度不適造成仔豬消化機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減弱,從而引發疾病。如果豬由干燥環境進入潮濕環境,也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應,這一現象常出現在豬的轉群過程中。因為現在多是全進全出飼養模式,每次豬轉走后,都要經過徹底的清理消毒,如果豬群周轉比較緊,往往出現豬舍尚未干燥時就需要將豬轉入,盡管網床干了,但地面墻壁仍沒有干燥;溫度不足時,豬會受冷,溫度高時,又會出現濕度過大;再加上轉群其它的應激,豬群發病的可能性非常大。二、潮濕的產生誰都知道潮濕的產生是水,夏季產房潮濕,往往與天熱時母豬玩水有關,也與飼養員為降溫沖洗地面過頻有關。因高溫問題一直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使產房一直處于潮濕環境中。冬季產房濕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閉過嚴,舍內水汽無法排出,遇到較冷的墻壁和屋頂,再次結成水流到地面,這樣循環往復,使舍內一直處于潮濕狀態;這種現象在寒冷地區經常出現。空豬舍潮濕,是因為沖洗消毒的緣故;許多人重視消毒,在沖洗干凈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豬舍無法干燥;如果豬舍急用,只能進入潮濕的環境中了。三、潮濕的控制解決潮濕問題的辦法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1、加大通風:只有通風才可以把舍內水汽排出,通風是最好的辦法;但如何通風,則根據不同豬舍的條件采取相應措施,以下是幾種加大通風的措施:(1)抬高產床:使仔豬遠離潮濕的地面,潮濕的影響會小得多;(2)增大窗戶面積:使舍內與舍外通風量增加;(3)加開地窗:相對于上面窗戶通風,地窗效果更明顯,因為通過地窗的風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發;(4)使用風扇:風扇可使空氣流動加強;這一辦法在空舍使用時效果非常好,我們曾在保育舍無法干燥時,使用大風扇晝夜吹風,很快使保育舍變干燥;

2、有節制用水:在對潮濕敏感的豬舍(如產房、保育前階段),應控制用水,特別是盡可能減少地面積水。3、地面鋪撒生石灰:舍內地面鋪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濕特性,使舍內局部空氣變干燥;另外,生石灰還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濕時會散放熱量,會使舍內溫度升高;本人認為不必考慮,因為第一生石灰吸濕時散發的熱量很少,對舍內溫度影響不大,同時相對于高濕的危害,即使舍溫略有升高也還是利大于弊。4、烤干鋪板:在舍內大環境不易控制的情況下,單純給仔豬提供局部小氣候也有不錯的效果,方法是經常將仔豬鋪設的木墊板用火爐烤干,或者給出生前幾天的小豬鋪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這樣使小豬避免在潮濕的鋪板上躺臥,對預防小豬腹瀉也有一定效果。5、低溫水管:低溫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過潮濕的豬舍,舍內的水蒸汽會變為水珠,從水管上流下;如果舍內多設幾趟水管,同時設置排水設施,也會使舍內濕度降低。6、其它:降濕的方法還有很多,舍內升火爐可以降濕,舍內用空調可以降濕,舍內加大通風量也可以降濕,控制沖洗地面次數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濕度等,豬場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上面只是介紹了降低濕度的辦法,但辦法能否落實到位變成效果,則需要手段;一個豬場的措施值得借鑒:他們只是明確了,如果在產房發現不該有水的地方有水,要處以罰款;這個看似不合情理的措施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樣,水管漏水時,飼養員會主動去維修;他們自行改變了母豬飲水器的方向(飲水器側向,舌頭向下,濺水距離明顯縮短);不再沖圈,產床下臟時多用刮板清理;發現有積水,會馬上用拖布擦干。做到這樣,產房怎么還會潮濕呢?所以我認為,道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執行;消除職工的惰性,是解決豬場問題最好的方法。豬舍冬季保暖增溫的措施一、提高豬舍溫度一是開放式豬舍覆蓋塑膜。二是封閉式養豬車間實行鍋爐式暖氣供熱。三是開放式豬舍暖氣供熱加塑膜覆蓋。四是暖氣供熱加電熱器,適宜于哺乳母豬舍。同時,外圍墻壁要厚實嚴密。豬舍的后墻、山墻、前墻在冬季時要增加保溫設施。可以堆放作物秸稈,可以臨時砌泥土坯。此外,還要增大豬舍采光面積。二、增加喂料次數增加喂料次數的目的是相對增加采食量,以填補由于溫度低造成豬體內脂肪、肌內代謝產熱造成的體重虧空。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在定次飼喂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提高飼料能量水平可在原來飼料能量水平的基礎上提高10%左右。大豬低點,小豬高點。小豬可添加油脂類高能飼料,大豬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飼料在配合料中的數量。三、采用新型發酵床養殖技術已在部分地區逐步推廣的新型發酵床養豬技術,是在豬舍內鋪設一定厚度的谷殼、鋸末和飼料添加劑等混合有機物墊料,通過微生物發酵,使所排出的糞尿被完全迅速降解、消化,同時生成菌體蛋白,從而達到豬欄免沖洗、無臭味、零排放,從源頭上實現了環保、無公害養殖目的。由于發酵床養豬具有環保、生態、省時、省工、省料、肉質好等顯著特點,深受廣大養殖戶的歡迎。溫度是豬群健康的基本保證溫度是豬群健康的基本保證,是能夠打造豬只內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溫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各階段豬群所需要的溫度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生產管理者時刻了解溫度,控制溫度,以最大限度減小因為溫度的不適當導致的應激和對生產的影響。溫度計是衡量畜舍內溫度的重要依據,可是我們也不能過多的依賴溫度計,一切要以豬為本,豬說了算,這就需要飼養員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如產房的溫度可以是21-25℃,而保溫箱的溫度是29-32℃,飼養員不能僅僅看溫度計是在這個范圍內就萬事大吉了,必須認真觀察母豬和乳豬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況來調節溫度,使豬群處于最適狀態。仔豬斷奶后,通常需要升溫,范圍是29-31℃,可是我們實際操作中,不能只看溫度計是這個范圍就行了,需要觀察仔豬的睡姿勢和采食情況,溫度高了,仔豬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覺亂跑。溫度低了,仔豬擠成一團。飼養員應該根據這些情況及時調劑溫度,以保證仔豬的最適溫度狀態。各階段豬群的溫度歸總如下:種公豬的最適溫度范圍:17-21℃;妊娠母豬的最適溫度范圍:18-21℃;哺乳母豬的最適溫度:20-22℃;哺乳仔豬的最適溫度:29-33℃;保育仔豬的最適溫度:22-25℃;育肥豬的最適溫度:19-22℃。種豬場消毒的環節與方法消毒是種豬場防控疾病的關鍵,事關存亡,絲毫不可懈怠。種豬場門口建消毒池,本場人車進出,必須經由消毒池。池內放2%的燒堿溶液,每周更換一次,保持池內消毒液的有效性。飼養人員、獸醫進入豬場前必須在門衛室洗手,用消毒皂或0.1%的新潔爾滅溶液清洗。進入豬場須穿專用膠鞋,飼喂用具在入場前需噴灑消毒。豬舍內外、豬場道路每周定期消毒。舍內帶豬消毒可用對人畜無害的消毒液,如百毒殺或0.2%的過氧乙酸溶液等;運動場及場內道路可用2%的燒堿溶液消毒。在進行消毒前必須徹底清掃、沖洗,用燒堿溶液消毒后亦須徹底沖洗,除去消毒液,以免腐蝕皮膚和用具。種母豬在分娩前需對乳頭、陰戶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消毒,然后送入消毒過的產房待產。從場外引進豬種時,進場前必須在隔離舍飼養1周,進場時仍需用對人畜無害消毒藥如百毒殺或0.1%~0.2%的過氧乙酸溶液帶豬消毒。種豬場除特別情況外,一般謝絕客人參觀。凡遇來人參觀,進場前必須按規定消毒,如更換專用衣服、鞋帽,用消毒液洗手,用紫外線消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