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正式版_第1頁
中信-: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正式版_第2頁
中信-: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正式版_第3頁
中信-: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正式版_第4頁
中信-: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制品行業冬去春已來,新冠疫情加速供需拐點出現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核心觀點血液制品源自血漿,具備稀缺資源屬性,用途廣泛,呈剛性需求難以替代。短期來看,新冠疫情加速行業庫存出清,供需關系改善明顯,隨著國內疫情期間采漿缺口影響持續顯現,以及國際疫情導致海外采漿受限,血制品價格尤其是白蛋白類產品提價確定性較強;長期來看,中國血制品與全球血制品市場消費結構存在巨大差異,不同血制品產品用量與國外存在2-25倍差距,預計未來行業成長主要動力將由目前白蛋白驅動轉向靜丙、凝血因子類產品驅動,市場空間廣闊。▍血液制品源自血漿,屬強管制牌照資源稀缺行業,剛性需求下行業存在巨大的潛在空間待開發。血液制品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材料,具備資源屬性,并且適應癥廣泛,在多種疾病治療中不可替代。供給端:根據我們測算,國內2018年單漿站采漿量約35.19噸/個、獻漿量僅為6升/千人,與美國相比(53.42噸/個、113升/千人)存在巨大缺口,假設未來達到20升/千人的水平,則未來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有望由現在的350億元提升至980億元。而需求端,中國血制品與全球血制品市場消費結構存在巨大差異,在國內市占率超過50%的人血白蛋白在全球市場僅占16%(2016年),不同血制品產品用量與國外存在2-25倍差距(如靜丙2017年中國用量20克/千人,美國248克/千人;凝血因子Ⅷ中國人均用量0.26IU/人,而美國9.57IU/人、日本6.95IU/人)。我們認為隨著企業學術推廣的進行,伴隨更多血制品產品適應癥的擴大和被納入醫保覆蓋范圍(新冠疫情加速醫生與患者對靜丙的認知及普及),未來血制品行業成長的主要動力將由目前白蛋白驅動為主轉向靜丙、凝血因子類產品驅動。我們通過需求結構/單品種市場兩種方法對行業空間進行測算,未來都有望達到1000億元,市場廣闊。▍新冠疫情加速行業拐點出現,供需格局改善下景氣度有望持續提高,預計部分產品將進入量價齊升通道。受“兩票制”影響,血制品行業自2017年來處于去庫存階段。我們通過分析血制品生產企業、經銷商存貨等相關財務指標,認為2019年行業去庫存已接近尾聲。而2020年年初國內爆發新冠疫情,考慮到血制品在新冠疫情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終端需求提升明顯,疫情加速行業庫存出清。同時,供給端由于疫情期間采漿受限,考慮到血漿檢疫(+回訪)+投漿生產+批簽發+銷售的周期,疫情對行業供給的影響將延后,預計國內血漿階段性供給緊張或將持續至2021Q1;而需求端隨著國內疫情基本控制,行業終端需求有望恢復10%-15%的增速;我們認為隨著供需關系變化,血制品價格尤其是白蛋白類產品提價確定性較強。此外,海外疫情導致的進口白蛋白企業采漿及出口均受到一定影響,考慮到國外血制品企業采漿生產+海關出口+國內批簽發的周期,我們預計進口供給緊張將于2021Q1逐步顯現,2021年全年進口白蛋白批簽發量增速或將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根據興科蓉醫藥預計,2020年中國市場上供應的進口白蛋白產品應以疫情爆發前生產的批次為主),而國內血制品企業隨著采漿缺口的影響逐漸消除,國產白蛋白供給將恢復正常,替代進口量將顯著增加,同時價格有望持續提升。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漿站資源、血漿利用率、銷售學術推廣能力為行業核心競爭力。①整體來看,在目前企業存量競爭、新設漿站審批嚴格、部分省份漿站趨于飽和的血制品行業競爭格局中,預計血制品稀缺資源屬性將持續顯現,因此我們認為漿站資源(漿站規模及未來漿站拓展能力)是血制品行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由于目前新設漿站政策利好龍頭企業,并疊加地域規模優勢,我們認為漿站規模較大且漿站拓展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有望強者恒強,未來血制品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②各企業血制品原材料成本差異不大,因此能夠在同一批血漿中提取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毛利潤也就越高。根據我們測算,三大類產品齊全的企業噸漿收入能夠突破250萬元/噸,噸漿毛利能夠達到160萬元/噸,毛利率能夠突破60%,并且相比國外,國內企業血制品產品豐富度仍存在提升空間。我們認為目前在研管線較豐富且差異化明顯的企業,未來將隨著更多產品上市帶動血漿綜合利用率的提升,從而帶動公司毛利率的進一步提高;③“兩票制”后,血制品企業從傳統的渠道銷售向終端市場學術推廣模式轉型,因此看好終端銷售行業領先、學術推廣能力較強的血制品企業。▍風險因素:行業政策變化風險;血制品安全事故風險;采漿成本上升的風險;海外采漿受疫情影響恢復好于預期。▍行業評級:血制品具有稀缺資源屬性,其適應證廣泛呈剛性需求難以替代,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潛在空間均有待開發。我們認為血制品行業中長期空間廣闊,是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稀缺賽道,首次覆蓋給予“強于大市”評級。重點推薦目前國內血制品規模最大、在研項目梯隊完整、銷售渠道行業領先且未來規模效應有望進一步顯現的天壇生物;經營發展重回正軌、內生+外延漿量有望突破千噸、多個產品即將步入收獲期的雙林生物;采漿規模行業前列、血漿綜合利用率高、產品種類齊全,并以血液制品為基,疫苗、單抗業務三輪驅動的華蘭生物。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簡稱收盤價EPS(元)PE評級(元)20192020E2021E20192020E2021E天壇生物32.590.490.510.63676552買入華蘭生物39.820.700.881.07574537買入雙林生物38.320.330.350.6311810961買入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注:股價為2021年3月18日收盤價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目錄血液制品屬稀缺資源,剛性需求驅動行業長期成長 1血液制品源自血漿,用途廣泛呈剛性需求難以替代 1供給端:嚴格監管疊加準入壁壘致供給彈性較小,采漿缺口長期存在 4需求端:不同血制品用量存在2-25倍不等空間,行業空間提升潛力巨大 7新冠疫情加速行業拐點出現,血制品價值重塑后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132019年血制品去庫存料接近尾聲,行業景氣度逐步回升 13新冠疫情加速改善行業供需,靜丙未來有望長期驅動行業增長 14全球疫情持續致海外采漿受限,國產白蛋白料將迎來替代與漲價良機 18漿站資源、血漿利用率、銷售學術推廣能力為行業核心競爭力 22新漿站設立審批嚴格,政策利好龍頭企業 22血漿利用率的提升,即高附加值產品越豐富,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27“兩票制”下要求血制品企業更強的終端銷售、學術推廣能力 31風險因素 33投資策略 34行業評級 34投資策略 35重點公司推薦 3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插圖目錄圖1:血液及血漿組成拆分 1圖2:不同血制品分離自血漿不同組分 2圖3:單采血漿生產、采集流程 3圖4:中國血制品采集、生產實行“雙軌制” 4圖5:中國獻漿人次與美國存在約3倍差距 5圖6:中國單采血漿站數量及增速(單位:個) 6圖7:美國單采血漿站數量及增速(單位:個) 6圖8:中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及增速(單位:噸) 6圖9:美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及增速(單位:噸) 6圖10:中國血制品市場以人血白蛋白為主(2016年) 7圖11:全球血制品市場以靜丙為主(2016年) 7圖12:2017年各國人血白蛋白千人用量比較(克/千人) 8圖13:2017年各國靜丙千人用量比較(克/千人) 8圖14: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及產品結構(單位:億元) 9圖15:2019年血制品行業批簽發量顯著回升(單位:萬瓶) 13圖16:血制品生產企業存貨周轉天數 14圖17:血制品生產企業存貨量/生產量占比 14圖18:興科蓉血制品銷售收入及增速(單位:億元) 14圖19:興科蓉存貨及存貨周轉天數情況 14圖20:人血白蛋白總批簽發量(單位:萬瓶) 16圖21: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總批簽發量(單位:萬瓶) 16圖22:樣本醫院人血白蛋白銷售額(單位:億元) 16圖23:樣本醫院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銷售額(單位:億元) 16圖24:不同靜丙適應癥2017-2019年全球銷售額復合增速 18圖25:2019年全球不同靜丙適應癥銷售額占比 18圖26:全球及美國新冠肺炎當日新增確診病例(單位:人) 19圖27:北美白蛋白月銷量(單位:kg) 19圖28:北美靜丙月銷量(單位:kg) 19圖29:國產、進口白蛋白批簽發量及增速(單位:萬瓶) 20圖30:國產進口白蛋白批簽發量占比 20圖31:國內主要血制品價格走勢(單位:元/瓶) 21圖32:2019年國內外血制品價格比較(單位:元/瓶) 21圖33:國產白蛋白料將階段性進入價格上漲通道,迎來進口替代良機 21圖34:人血白蛋白2020年月平均中標價(單位:元/瓶,10g/瓶) 22圖35:靜丙2020年月平均中標價(單位:元/瓶,2.5g/瓶) 22圖36:白蛋白價格變化與血制品企業市值走勢(右軸,中標價,單位:元;左軸,公司市值,單位:億元) 22圖37:中國漿站設置不同省份差異較大,部分省漿站數量趨于飽和 25圖38: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采漿量(單位:噸) 26圖39: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漿站數量及單站采漿能力 26圖40: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噸漿成本(單位:萬元/噸) 27圖41: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營業成本中原材料占比 27圖42: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噸漿收入(單位:萬元/噸) 2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43:血制品產品收入-成本拆分 28圖44: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噸漿毛利(單位:萬元/噸) 29圖45:2019年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血制品業務毛利率 29圖46: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銷售費用率 31圖47:國內主要血制品企業銷售人員數量(單位:人) 31圖48:華蘭生物發展歷史 43圖49:華蘭生物發展歷史 43圖50:公司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44圖51:公司營收構成 44圖52:公司毛利率、凈利率情況(單位:億元) 44圖53:公司期間費用率情況(單位:億元) 44圖54:公司血制品業務收入(單位:億元) 45圖55:公司血制品產品總批簽發量(單位:萬瓶) 45圖56:公司采漿量(單位:噸) 45圖57:公司漿站個數 45圖58:公司疫苗業務收入(單位:億元) 46圖59:公司疫苗產品批簽發量(單位:萬瓶) 46圖60:國內流感發病人數及死亡人數(單位:人) 47圖61:中國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單位:萬瓶) 47圖62:美國流感疫苗接種率 47圖63:中國單克隆抗體市場空間(單位:十億元) 4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表格目錄表1:中國主要血液制品及適應癥 1表2:不同血制品產品生產周期(單位:天) 3表3:國內血制品行業主要監管政策 4表4:中國與歐美血制品采集政策對比 5表5:中國2018年千人獻漿量僅為6.00升/千人,與美國差距顯著 6表6:中國2009、2017/2019版醫保目錄血制品產品適應癥變動情況 9表7:中國血制品行業未來市場空間測算 12表8:血制品及血漿在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 15表9:FDA與中國靜丙批準適應癥對比 17表10:IVIG使用病例中符合藥品說明書病占比約70% 17表11:中國2009、2017版醫保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適應癥 18表12:中美人血白蛋白生產工藝標準對比 20表13:國內申請新設采漿站壁壘較高 23表14:中國部分省“十三五”血漿站規劃 23表15:2017年-2020年主要血制品企業獲批漿站數量 26表16:國內企業血制品種類主要以白蛋白、免疫球蛋白類產品為主 29表17:國內血制品企業相關產品研發進展 30表18:2019年國內血制品主要企業核心指標比較 33表19:推薦標的盈利預測簡表 36表20:天壇生物盈利預測簡表 38表21:雙林生物盈利預測簡表 41表22:華蘭生物主要疫苗產品 46表23:四價流感疫苗市場空間測算 47表24:國內企業四價流感疫苗研發進展 48表25:華蘭生物盈利預測簡表 5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血液制品屬稀缺資源,剛性需求驅動行業長期成長血液制品源自血漿,用途廣泛呈剛性需求難以替代血液制品是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料,采用生物學技術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人體血液由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其中血漿約占血液體積的55%。血漿中約91%是水,僅有約7%是蛋白質。在蛋白質中約60%為白蛋白、約15%為免疫球蛋白、約1%為凝血因子類、約24%為其他蛋白成分。國內血液制品以人血漿中提純的血漿蛋白質制品為主,實質是血漿衍生物,不包括血液有形成分制品,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根據蛋白質組學測定,血漿中共含有10000多種血漿蛋白,而人類已知的有200多種,國外用于臨床治療的有20多種,中國現有技術下能夠生產出的血液制品約14種,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成分。圖1:血液及血漿組成拆分資料來源:衛光生物招股說明書,中信證券研究部血液制品適應癥廣泛,具備剛需屬性,行業需求較為確定且難以替代。目前能夠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的品種僅有重組人凝血因子類及重組抗狂犬病毒單抗,而出于成本、安全等因素考慮,全球市場目前僅有重組人血白蛋白獲批用于藥用輔料生產,尚無藥用級重組人血白蛋白上市(其中日本田邊三菱制藥株式會社的藥用級重組人血白蛋白(商品名Medway)2007年上市,但因篡改實驗室數據2009年撤市),因此藥用級重組人血白蛋白工業化生產獲批難度較大,尚難取代從血漿提取的人血白蛋白。1:中國主要血液制品及適應癥血制品大類 主要產品 主要適應癥 是否有重組產品 制造重組產品的障礙增加循環血容量和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作藥用級重組人血白蛋白工業化用,用于失血、創傷及燒傷等引起的休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否(無藥用級產品)生產獲批難度較大,目前重組克;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煩壓升高;肝人血白蛋白為藥用輔料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等各類原發性球蛋白缺乏癥、繼發性免疫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球蛋白缺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種否細菌和病毒的嚴重感染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否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破傷風,尤其適用否于對破傷風抗毒素(TAT)有過敏反應者

靜丙本身就是由超過100種不同的IgG抗體組成的混合物,適應癥廣泛,多抗較單抗還有優勢,因此不適宜用重組制備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血制品大類主要產品主要適應癥是否有重組產品制造重組產品的障礙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瘋動物咬傷、抓傷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患者的被動免疫所有懷疑有狂犬病暴露是的病人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乙型肝炎的預防否對缺乏人凝血因子所致的凝血機能障礙目前唯一已經經過臨床驗證的人凝血因子具有糾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是重組血液蛋白制品病及這類病人的手術出血治療先天性纖維蛋白原減少或缺乏癥、嚴重凝血因子人纖維蛋白原肝臟損傷、肝硬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否較大分子蛋白質,難以通過基產后大出血和因大手術等引起的凝血障因工程合成。礙人凝血酶原復合物用于治療先天性和獲得性凝血因子Ⅱ、否較大分子蛋白質的混合物Ⅶ、Ⅸ、Ⅹ缺乏癥(單獨或聯合缺乏)其他α-1蛋白酶抑制劑等A1PI缺乏引起的肺氣腫,囊纖維化否用量較少,合成難度大資料來源:醫脈通,中信證券研究部不同血制品產品分離自不同血漿組分,國內血制品企業生產技術差異不大。目前國內生產廠家主要采用低溫乙醇法生產血液制品。低溫乙醇法是以混合血漿為原料,逐級降低酸度(從pH7.0降至4.0),提高乙醇濃度(從0%升至40%),同時降低溫度(從2℃降到-2℃),各種蛋白在不同的條件下以組分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組分析出后,然后通過離心分離工藝或者壓濾工藝將其進一步分離出來,并進行病毒滅活處理。圖2:不同血制品分離自血漿不同組分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制國內血制品生產周期大約在100天左右。考慮到血制品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差別不大,估計不同血制品生產企業的產品生產周期會比較接近,影響產品生產周期長短的主要因素為產品檢測和批簽發制度。從衛光生物公布的數據來看,加上成品檢定和批簽發時間后,人血白蛋白生產周期約90天,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生產周期超過100天,而特免類產品接130天。生產周期由于各種政策的限制和安全監測的要求而拉長。血液制品的儲存條件是凍結的原料血漿應當在-20℃下儲存,同時也明確規定了單采血漿的儲存期。用于分離人凝血因子VIII的血漿,保存期自血漿采集之日起應當不超過1年;用于分離其他血液制品的血漿,保存期自血漿采集之日起應當不超過3年。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2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表2:不同血制品產品生產周期(單位:天)品種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特免類產品分離純化755超濾、配置、病毒滅活12525二次超濾、配置//1中間品鑒定//17分裝111成品鑒定362828包裝215批簽發454545總計92105127資料來源:衛光生物招股說明書,中信證券研究部而生產血制品的原料血漿主要采集自血漿站采漿區域的戶籍居民(獻漿員),由醫生對獻漿員進行體格檢查和健康評估,檢查合格后方可獻漿。然后經國家審批的由公司建立的單采血漿站進行血漿收集。血漿收集后由生產企業負責不同血液制品的生產,每一批次產品需經中檢院或省藥品檢驗所審批檢疫。審批合格后,經經銷商或直接銷往醫療機構,最終提供給患者。圖3:單采血漿生產、采集流程資料來源:衛光生物招股說明書,中信證券研究部國內獻血獻漿嚴格分離,血漿具備資源屬性。國際通用的血液制品生產用的原料血漿通常分為回收血漿和單采血漿兩種。回收血漿主要是醫院將全血中的血細胞提取后剩余的血漿;單采血漿則是通過單采血漿技術從人體內采集的血漿。在中國,回收血漿不允許用于血液制品的生產,原料血漿只能通過單采血漿技術采集。在生產上,單采漿站直接供應唯一血制企業,且禁止調撥、串貨。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3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4:中國血制品采集、生產實行“雙軌制”資料來源:衛生部,中信證券研究部供給端:嚴格監管疊加準入壁壘致供給彈性較小,采漿缺口長期存在中國血制品行業采集標準及監管政策嚴格,準入難度較大。1985年起,除供需缺口較大的人血白蛋白外,中國禁止進口其他品種。1998年開始,血液制品行業實行GMP準入制度。2001年起,國家不再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行業新進入者的威脅基本消除。2007年11月起,國家允許進口重組人凝血因子Ⅷ(但來源于人血漿的凝血因子Ⅷ仍不允許進口)。表3:國內血制品行業主要監管政策時間發布部門政策文件主要內容1985衛生部、海關總《關于禁止VIII因子制劑等禁止除人血清蛋白外一切血液制品的進口署血液制品進口的通知》1991衛生部《關于暫時停止生產和使要求全國暫時停止生產冰凍干燥血漿和其臨床使用用凍干血漿的緊急通知》1996國務院《血液制品管理條例》規定原料血漿均為有償提供;單采血漿站嚴禁采全血1998衛生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血液制品行業實行GMP準入制度,全國共有33家企業獲得認證,血液制品行業成為第一個全部GMP達標的醫藥子行業2001國務院《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血液制品生產總量控制,從2001年起不再批準新血制品生產企業行動計劃(2001-2005年)》《生物制品批簽發管理辦疫苗類制品、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篩查的體外診斷試劑等產品,每批次在銷售或進2004國家食藥監局口前,強制實行審查、檢驗和批準的制度,自2008年起國家將所有血液制品歸入法》批簽發管理系統。未通過批簽發的產品,不得上市銷售或進口2007國家食藥監局《關于實施血液制品生產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應建立原料血漿生產投料前的“檢疫期“制度,嚴格記錄90天用原料血漿檢疫期的通知》檢疫情況2007國家食藥監局《關于進一步實施血液制自2007年6月1日起,對人免疫球蛋白類制品實施批簽發;2008年1月1日起,品批簽發工作的通知》對上市銷售的所有血液制品實施批簽發2016衛計委《關于促進單采血漿站健重申漿站管理的標準必須從嚴執行,新增核酸檢測等要求康發展的意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企業應當建立原料血漿的追溯系統,確保每份血漿可追溯至獻血漿者,并可向前追2020國家藥監局(2010年修訂)》血液制溯到獻血漿者最后一次采集的血漿之前至少60天內所采集的血漿品附錄修訂稿2020國家市場監督新版《生物制品批簽發管理進一步明確批簽發職責分工和批簽發機構等的職責;規范批簽發管理要求;落實上管理總局辦法》市許可持有人主體責任,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資料來源:國務院,衛生部、衛計委等,中信證券研究部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4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中國的血漿采集政策相比于美國、歐洲更加嚴格,血漿采集間隔期更長,單次采集量也較少。首先,國家執行嚴格的血制品檢疫期標準,2007年中國食藥監局要求:“原料血漿檢疫期規定為不少于90天,即將采集并檢測合格的原料血漿放置90天后,經對獻漿員的血漿樣本再次進行病毒檢測并合格后,方可將90天前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漿投入生產(根據藥監局2020年文件規定,血漿檢疫期縮短至60天,于2020年10月1日執行)”。而國際血漿蛋白治療協會(PPTA)規定的血漿檢疫期為60天,中國白蛋白進口企業中CSLBehring、Biotest和Grifols為PPTA成員,自愿執行PPTA的檢疫期標準。其次,中國規定獻漿間隔至少14天,采集量≤580ml,而美國規定根據體重獻漿量690、825、880ml不等,此外美國規定獻漿最低間隔72小時,1周可獻2次。表4:中國與歐美血制品采集政策對比項目美國歐洲部分國家中國頻次≤2次/周≤2次/周≤2次/月間隔時間最低間隔72小時最低間隔48小時最低間隔14天采集量690、825、880ml(根據體重決定)650-850ml≤580ml(含抗凝劑)回收血漿可用于生產加工可用于生產加工不可用于生產加工資料來源:PPTA,中檢院,中信證券研究部圖5:中國獻漿人次與美國存在約3倍差距中國獻漿人次(萬人)美國獻漿人次(萬人)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資料來源:PPTA,Grifols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中國血漿站個數和行業采漿量從數量及增速角度看均低于美國。隨著新設漿站審批嚴格,中國近年來漿站個數及采漿量增速進一步放緩。根據各公司公告統計,2018年中國單采血漿站個數約245個,2019年約252個,同比增長僅2.86%,2010-2018年復合增速約5.80%,小于美國同期漿站數量7.79%的復合增速;2018年中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8622噸,2019年約9200噸,同比增長6.70%,2010-2018年復合增速約9.47%,小于美國同期采漿量11.17%的復合增速。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5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6:中國單采血漿站數量及增速(單位:個)漿站數量增速30025%25020%20015%15010%5%1000%50-5%0-10%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國家衛健委,中信證券研究部圖8:中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及增速(單位:噸)采漿量增速1000025%900020%800015%7000600010%50005%400030000%2000-5%10000-10%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國家衛健委,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7:美國單采血漿站數量及增速(單位:個)漿站數量增速80016%70014%60012%50010%4008%3006%2004%1002%00%資料來源:PPTA,Grifols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圖9:美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及增速(單位:噸)采漿量增速4500020%4000018%3500016%3000014%12%2500010%200008%150006%100004%50002%00%資料來源:PPTA,Grifols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從人均采漿量及單站采漿量角度來看,中國與美國相比存在巨大缺口。根據Grifols公司數據統計,美國2018年漿站個數約731個,單漿站采漿量約53.42噸/個,對應行業合計采漿量39053噸,折合獻漿量約37751千升,考慮到美國漿站分布較密集且獻漿對不同戶籍人口不設限制,因此按照美國2018年約3.25億人口計算,對應千人獻漿量112.90升/千人;另根據PPTA統計德國的千人獻漿量基本穩定,為35升/千人;而國內2018年單漿站采漿量約35.19噸/個,千人獻漿量僅為6.00升/千人,相比國外水平具有較高的提升空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出的建議,若要實現白蛋白自給自足,千人口血漿需要達到10升/千人,按此數據計算國內采漿量存在40%的缺口約5748噸,對應國內整體采漿需求量約14370噸,這與國內進口白蛋白占比60%的現狀基本一致。表5:中國2018年千人獻漿量僅為6.00升/千人,與美國差距顯著項目美國(2018年)中國(2018年)采漿量(噸)390538622獻漿量(千升)377518335獻漿人次(萬人)46221437人口(億人)3.2713.90漿站數量(個)73124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6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項目美國(2018年)中國(2018年)千人獻漿量(升/千人)115.456.00漿站采漿量(噸/個)53.4235.19資料來源:PPTA,國家衛健委,國家統計局,中信證券研究部。注:采漿量單位換算,中國:580毫升(600克)/次(含抗凝劑溶液),美國:825毫升(845克)/次(含抗凝劑溶液)雖然2018年國內千人獻漿量僅為6.00升/千人,但根據我們測算,若考慮到漿站覆蓋所在區域對應的戶籍人口約3.6億人(部分漿站覆蓋區域對應戶籍人口計算可能與實際情況略有差異),則在采漿區域內對應的2018年千人獻漿量約為23升/千人;若考慮到國家規定符合獻漿資格需為采漿區域內具有當地戶籍的18歲到55歲健康公民,且考慮到國內漿站主要設置在偏遠地區的區縣,外出務工人口比例較高,因此漿站覆蓋所在區域實際能夠獻漿的人數低于3.6億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19-59歲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1%,另估計外出務工人口占比約10%,則漿站覆蓋所在區域實際能夠獻漿的人口僅1.9億人,對應千人獻漿量約43升/千人;考慮到中國約有2845個縣級行政單位,2018年中國漿站個數約245個(考慮到存在漿站分站情況,預計覆蓋縣級行政單位少于245個),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更多漿站的獲批并覆蓋更多的人口,將帶動國內千人獻漿量的提升,但同時考慮到國內漿站設置政策原因——漿站不得與一般血站設置在同一縣級行政區域內,因此假設未來國內千人獻漿量達到20升/千人的水平(參考WHO給出的實現靜丙自給自足的水平,則千人獻漿量需要達到40升/千人;要實現凝血因子的自給自足,千人獻漿量需要達到約25升/千人),則未來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有望由現在的350億元提升至980億元。需求端:不同血制品用量存在2-25倍不等空間,行業空間提升潛力巨大受超過30年的禁止進口血制品(除人血白蛋白)的政策影響(也包括支付因素及產品的市場推廣等因素影響),中國血制品市場結構與全球血制品市場結構存在巨大差異。在國內市占率超過50%的人血白蛋白在全球市場僅占16%(2016年);國內免疫球蛋白類產品占比約34%,全球占比為51%;國內凝血因子類產品(不含重組類產品)市占率8%,全球凝血因子類產品(不含重組類產品)占比18%,因此綜合來看中國血制品市場結構與國外差異明顯,尤其是靜丙、凝血因子類產品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圖10:中國血制品市場以人血白蛋白為主(2016年)圖11:全球血制品市場以靜丙為主(2016年)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其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其他0%8%16%16%34%58%18%51%資料來源:藥智網,中檢院,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PPTA,中信證券研究部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7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從人均用量角度來看,中國人血白蛋白、靜丙與國外相比存在2-10倍提升空間。根Grifols公司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人血白蛋白用量約314克/千人,美國693克/千人,考慮到人種差異,與韓國394克/千人和臺灣545克/千人相比,中國用量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國靜丙用量20克/千人,美國248克/千人,存在至少十倍差距。而中國凝血因子類產品需求量更是存在巨大差距,根據PPTA統計,2017年中國人纖維蛋白原用量約0.36克/千人,而德國為2.66克/千人;中國人凝血因子Ⅷ人均用量約0.2IU,與發達國家5-10IU的人均用量更是存在25-50倍的差距。圖12:2017年各國人血白蛋白千人用量比較(克/千人)20132017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意大利美國臺灣韓國德國中國法國伊朗墨西哥印度資料來源:Grifols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13:2017年各國靜丙千人用量比較(克/千人)20132017300250200150100500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澳大利亞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資料來源:Grifols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但是隨著企業學術推廣的進行,伴隨更多血制品產品適應癥的擴大和被納入醫保覆蓋范圍,我們認為中國血制品人均用量將不斷提高,短期來看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仍以白蛋白驅動為主,但長期來看靜丙、凝血因子類產品將是未來驅動血制品行業成長的主要動力。根據Grifols公司數據,2016年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約262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00億元(未考慮新冠疫情影響),2013-2020年復合增速為13.86%。其中人血白蛋白2020年市場規模約195億元,2013-2020年復合增速為10.84%,市占率由58%下降到48%;靜丙2020年市場規模約137億元,2013-2020年復合增速為27.25%,市占率由15.50%提升到33.80%;人凝血因子Ⅷ及人纖維蛋白原2020年市場規模約30億元,2013-2020年復合增速為32.93%,市占率由2.50%提升到7.4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8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14:中國血制品市場規模及產品結構(單位:億元)450人血白蛋白靜丙人凝血因子Ⅷ人纖維蛋白原其它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01320162020E資料來源:Grifols公司公告(含預測),中信證券研究部表6:中國2009、2017/2019版醫保目錄血制品產品適應癥變動情況產品類別2009版2017/2019版人血白蛋白乙類限搶救和工傷保險限搶救、重癥或因肝硬化、癌癥引起胸腹水且白蛋白低于30g/L的患者限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新生兒敗靜注人免疫球乙類限兒童重度病毒感染和工傷保險血癥;重型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蛋白(pH4)崎病;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急性格林巴利綜合征人凝血酶原復限手術大出血和肝病導致的出血;乙(B)乙類限手術大出血及肝硬變、肝壞死導致的合物出血型血友病或伴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人纖維蛋白原乙類限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的搶救限低纖維蛋白原血癥致活動性出血人免疫球蛋白乙類-限麻疹和傳染性肝炎接觸者的預防治療破傷風免疫球乙類--蛋白人狂犬病免疫乙類--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甲類--資料來源:國家醫保目錄,中信證券研究部。注:2019版醫保目錄血制品適應癥同2017版;其中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納入2018版基藥目錄我們通過兩種方法拆分,分別對中國血制品行業空間進行測算:第一種方法主要考慮到中國血制品行業需求結構與全球的差異,未來有望趨同。Grifols公司預計2020年中國血制品市場空間約405億元,其中人血白蛋白2020年市場規模約195億元,市占率約48%。假設未來中國血制品行業增長將主要由靜丙、凝血因子類產品驅動,白蛋白市占率逐步下降,參考2016年全球血制品行業市場結構白蛋白占比16%,假設未來中國白蛋白國內市場市占率下降到16%-24%,則未來中國血制品行業市場空間有望達到813-1219億元。第二種方法分品種進行計算:1)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如用于治療低蛋白血癥、失血創傷引起的休克、肝硬化和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等。根據文獻《2017年我院人血白蛋白臨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9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床使用情況分析》(楊玉仙,法艷梅)和《8760例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臨床使用分析與評價》(曾晶,徐萍)統計,人血白蛋白在普外科、急診重癥監護室、腫瘤科等使用較多,常見于術后低蛋白血癥等。考慮到國內醫生患者對其認知度較高,整體使用較為成熟,我們認為未來中國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量將隨著中國腫瘤患者和乙肝患者人數的增長、外科手術數量的穩定增長以及人口不斷老齡化等保持中高個位數的穩健增長,2017年中國白蛋白用量約314克/千人,考慮到國內人血白蛋白用量較廣,假設未來能夠達到美國669克/千人的水平,按照2020年約425元/瓶中標價計算(按10g/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市場空間將達到398億元。2)靜丙:靜丙含廣譜抗病原微生物的IgG抗體,能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目前NMPA批準的靜丙適應癥集中在免疫疾病和抗感染類,但相比美國,國內靜丙使用在神經性疾病、器官移植等適應癥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臨床使用上靜丙超適應癥用藥現象廣泛存在,醫保覆蓋適應癥病例數占比較低。因此,國內靜丙人均用量遠低于國外水平,根據Grifols公司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靜丙用量約20克/千人,與美國248克/千人存在至少十倍差距。我們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將顯著提高醫生與患者對靜丙的認知及普及,未來隨著靜丙適應癥的拓展及更多臨床用藥較多的適應癥納入醫保,假設中期靜丙用量有望達到2018年日本的約50克/千人,長期有望達到100克/千人,按照2020年約元/瓶中標價測算(按2.5g/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對應的長期市場空間約億元。3)狂免:狂免是一種高效價特異性被動免疫的球蛋白制劑,且能迅速中和狂犬病病毒。根據《狂犬病防控指南2016版》,三級暴露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馬源抗狂犬病血清(馬抗存在因異源蛋白等因素而導致過敏的風險,美國免疫實施咨詢委員會推薦狂免),即使II級暴露,也應聯合應用被動免疫制劑。根據中檢院批簽發數據,2020年狂犬疫苗共批簽發6564萬支,按照五針法計算,2020年共有1313萬人接種狂犬疫苗。而2020年狂免共批簽發1193萬瓶(按200IU/瓶折算),按照20IU/kg(體重按60kg計算)使用量,測算到2020年共有約198萬人接種,即目前使用狂免約占所有接種狂犬疫苗患者的15%,那么2020年狂免市場空間約20億元(按照批簽發數量*中標價計算),假設未來每年接種狂犬疫苗患者數量基本不變,狂免使用率能夠達到45%(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市場空間有望達到60億元。4)乙免:乙免主要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母親及所生的嬰兒,以及意外感染的人群或與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密切接觸者。若僅考慮乙肝孕婦及其新生嬰兒接種,根據人民網報道,中國每年約有115萬慢性乙肝孕婦,按照乙免說明書用量,乙肝孕婦產前3個月每月注射一次,每次劑量200IU-400IU,按300IU計算,乙肝孕婦所生嬰兒注射一次,一次100IU,即每位乙肝孕婦和新生嬰兒合計共注射1000IU。按2020年約116元/瓶中標價測算(按100IU/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3億元。5)破免:破免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破傷風。目前對破傷風被動免疫處理主要有注射馬血清破傷風抗毒素(TAT)或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TIG)。雖然TAT的使用比較成熟,但會引起比較多的過敏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等,并且需要皮試,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0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白是馬血清破傷風抗毒素的升級換代產品(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已停止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其安全性及防治有效性都遠遠高于破傷風抗毒素,價格也從2013年約73元/瓶一路上漲2020年306元/瓶。根據健康界引自NMPA數據,中國破傷風抗毒素每年用量約4000-5000萬支(1500IU/支),按照說明書用量預防破傷風每次需使用1500-3000IU,按照3000IU計算,中國每年接種破傷風抗毒素的患者約2000-3000萬人次(由于治療破傷風用量更大,暫不考慮治療用,因此此人數大于實際接種人數)。而2020年破免共批簽發萬支,按照每人接種一支計算,并疊加接種破傷風抗毒素的患者,則實際中國對破傷風被動免疫處理的人數約2589-3589萬人。假設按照2589萬人患者,其中未來80%的患者使用破免,2020年約306元/瓶中標價測算(按250IU/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則破免市場空間有望達到63億元。6)肌丙: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預防麻疹和傳染性肝炎;若與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對某些嚴重細菌和病毒感染的療效。2020年肌丙市場空間約4億元(按照批簽發數量*中標價測算),假設未來隨著傳染性肝炎以及細菌和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市場空間達到6億元。7)人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Ⅷ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獲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癥狀及這類病人的手術出血治療。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引自神州細胞招股說明書),2017年中國甲型血友病患者約12萬人,其中接受治療的比例僅11.2%,人均用量僅為0.26IU/人;遠低于美國(53.7%)和日本(72.9%)的治療滲透率比例和美國(9.57IU/人)和日本(6.95IU/人)的人均用量。考慮到國外凝血因子Ⅷ主要以預防治療為主,我們認為隨著國內預防治療方案在患者中進一步推廣及普及,國內血友病病人治療率和接受預防性治療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假設未來中國凝血因子Ⅷ人均用量達到日本的水平,其中人凝血因子Ⅷ(200IU/瓶,約404元)相比于重組凝血因子Ⅷ(500IU/瓶,約1800元)具有價格優勢,且人源凝血因子Ⅷ為醫保甲類,但考慮到人源凝血因子Ⅷ需要從血漿中提取,供給受限,因此按照未來人源凝血因子Ⅷ用量占40%計算,按照2020年約404元/瓶中標價測算(按200IU/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人源凝血因子Ⅷ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9億元;若考慮重組(按500IU/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下降至1500元),重組凝血因子Ⅷ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75億元,合計凝血因子Ⅷ市場空間約254億元。8)人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原是保持正常凝血和促進血小板聚集形成穩固血凝塊的關鍵因素,常用于嚴重肝臟損傷;肝硬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產后大出血和因大手術、外傷或內出血等引起的纖維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礙。根據雙林生物公告數據,以剖宮產手術中纖原應用情況為例,中國(32.7%)與德國(30%)的剖宮產率相近,但中國纖原用量0.36克/千人僅為德國纖原用量2.66克/千人的1/7,纖原市場的需求遠未得到滿足。假設未來中國纖原用量能夠達到德國人均纖原用量的1/2,即1.33克/千人,按照2020年約940元/瓶中標價測算(按0.5g/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人纖維蛋白原市場空間有望達到35億元。9)凝血酶原復合物:凝血酶原復合物主要用于治療先天性和獲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癥包括乙型血友病以及抗凝劑過量、維生素K缺乏癥;因肝病導致的凝血機制紊亂等。根據我們測算,2019年中國人均凝血酶原復合物用量約0.14IU/人,根據Frost&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1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Sullivan統計(引自神州細胞招股說明書),2019年中國乙型血友病患者約2.11萬人,按照凝血酶原復合物說明書用量,乙型血友病患者預防自發性出血時一次20-40IU/kg,每周1次,按照一次30IU/kg,體重60kg計算,乙型血友病患者預防自發性出血一年使用量約93857IU。考慮到凝血酶原復合物是有效治療乙型血友病首選藥物,假設未來乙型血友病患者防治比例達到50%,按照2020年約193元/瓶中標價測算(按200IU/瓶折算,假設未來價格保持不變),凝血酶原復合物市場空間有望達到9億元。綜上,將以上不同血制品產品市場空間相加,則中國未來血制品行業市場空間有望由2020年的416億元(按照批簽發量*中標價)提升至1006億元,這與通過第一種方法測算得到的市場空間基本一致。表7:中國血制品行業未來市場空間測算產品規格2020年批簽發量2020年中標價2020年銷售額未來市場空間核心假設及驅動因素(萬瓶)(元/瓶)(億元)(億元)腫瘤患者和乙肝患者、外人血白蛋白10g/瓶6159425262398科手術數量的穩定增長假設白蛋白用量約314克/千人→669g/千人靜丙人均用量遠低于國外靜丙2.5g/瓶135361383343水平,適應癥的拓展及學術推廣,假設靜丙用量約20克/千人→100g/千人狂免200IU/瓶11931722060狂免使用率的提高,目前僅15%,假設提升至45%乙免100IU/瓶336116413115萬慢性乙肝孕婦注射需求對馬血清破傷風抗毒素的破免250IU/瓶5893061863替代,使用量從600萬上升至約2000萬瓶/年肌丙150mg/瓶38010446傳染性肝炎以及細菌和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接受治療比例和人均用量人凝血因子Ⅷ200IU/瓶208404879遠低于美國和日本,假設達到類似水平中國與德國的剖宮產率相人纖維蛋白原0.5g/瓶1389401335近,但中國纖原用量僅為德國纖原用量的1/7,假設未來達到德國水平的1/2凝血酶原復合物是有效治凝血酶原復合物200IU/瓶16519339療乙型血友病首選藥物,假設未來的防治使用比例達到50%合計4161006資料來源:藥智網,中檢院,公司公告,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注2020年銷售額按照批簽發數量*中標價測算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2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新冠疫情加速行業拐點出現,血制品價值重塑后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2019年血制品去庫存料接近尾聲,行業景氣度逐步回升受“兩票制”影響,血制品行業自2017年來處于去庫存階段。長期以來血制品行業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為了防止藥價過高,國家對血制品的價格實行限價管制。2015年5月,發改委發布《關于公布廢止藥品價格文件的通知》,取消血液制品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因此,血制品價格迅速提升,經銷商為賺取差價開始大量存貨。但2017年“兩票制”的實行取消了原本多級經銷商層層加價的局面,中小經銷商面臨出局風險、大幅降價甩貨清理庫存,導致整個行業庫存積壓嚴重,增速顯著放緩。從血制品行業批簽發數據來看,隨著“兩票制”的實行,血制品批簽發總量在2017Q3季度和2017年Q4季度大幅下跌,環比減少19.45%和16.50%,2017年Q4季度批簽發總量僅為1430萬瓶,2018年Q1季度批簽發量開始穩住下跌趨勢,2018年Q2季度大幅回升,但隨著2019年2月“上海新興血液制品艾滋抗體陽性”事件的發生,2019Q1季度批簽發再度大幅減少,之后從2019年Q3季度開始基本保持每季度2500萬瓶的批簽發量。因此隨著行業渠道不斷調整,我們認為2019年血制品行業去庫存逐漸接近尾聲,景氣度有望回升。圖15:2019年血制品行業批簽發量顯著回升(單位:萬瓶)行業批簽發量同比增速3000政府取消血制“兩票制”“上海新興事90%品的價格管制開始實行件”發生70%2500200050%30%150010%1000-10%500-30%0-50%資料來源:中檢院,中信證券研究部1)生產企業:由于“兩票制”后經銷商需要清理大量庫存,生產企業存貨不斷積累,2017年行業存貨周轉天數達到419天,2018年基本與2017年持平,2019年行業存貨周轉天數恢復至382天,多數企業已經低于2016年水平。從存貨量與生產量的占比來看,2017年行業平均水平為31.05%,2019年已恢復至26.41%,若剔除上海萊士極端情況的影響,行業已恢復至2016年平均水平。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3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16:血制品生產企業存貨周轉天數圖17:血制品生產企業存貨量/生產量占比201520162017201820192015201620172018201990070%80060%70050%60040%50040030%30020%20010%10000%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2)血制品經銷商:以興科蓉為例,興科蓉是進口人血白蛋白生產企業奧克特琺瑪的經銷商,是行業三大營銷、推廣及渠道管理供貨商之一,因此興科蓉的血制品營收和庫存水平在全國血制品經銷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公司2016年、2017年血制品營業收入持續呈現負增長,主要系中小型企業清理庫存搶占醫院終端,導致公司人血白蛋白銷售受到沖擊,庫存不斷積累;但2018年公司血制品營收有所好轉,2019年血制品營收8.48億元,增長54.66%,行業景氣度恢復明顯。公司存貨在經歷2018年的庫存消化后于2019年開始進入到補庫存階段,而公司2019年存貨周轉天數也隨著血制品庫存積壓消除改善明顯。圖18:興科蓉血制品銷售收入及增速(單位:億元)血制品營收增速960%850%740%630%520%410%30%2-10%1-20%0-30%20152016201720182019資料來源:公司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19:興科蓉存貨及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存貨(億元)存貨周轉天數(天)3.501403.001202.501002.00801.50601.00400.50200.00020152016201720182019資料來源:公司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新冠疫情加速改善行業供需,靜丙未來有望長期驅動行業增長血制品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人血白蛋白:新冠肺炎有98%患者出現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下降會帶來膠體滲透壓的下降,同時蛋白失衡會帶來并發癥,從對癥治療角度看應當使用白蛋白;2)靜丙:靜丙含有上千萬種廣譜抗病毒、細菌及其他病原體的IgG抗體,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調節的雙重治療作用,能迅速提高接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權威專家和多個診療方案中明確推薦使用靜丙,可有效減少患者危重及死亡的概率,此外疫情期間大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4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量一線臨床醫務人員通過輸入靜丙提升自身免疫力;3)人纖維蛋白原:多數重癥患者會出現多器官損傷,可能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需要注射纖原治療;4)恢復期血漿:新冠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的恢復期血漿中含有新冠病毒抗體,可幫助重癥患者達到臨床救治效果。表8:血制品及血漿在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來源時間方案主要內容衛健委2020年1月27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有條件情況下可考慮恢復期血漿治療(試行第四版)》北京協和2020年1月29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重癥患者推薦早期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0.25—0.50g/(kg·d),醫院建議方案(V2.0)》療程3—5d湖北省醫2020年1月30日《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建議針對兒童患者,建議大劑量IVIG(免疫球蛋白)用于嚴重全身學會(試行第一版)》炎癥綜合癥深圳市第《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三人民醫2020年1月31日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型冠狀病推薦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用于危重患者救治院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北京協和感染內科2020年2月1日央視新聞《戰疫情》專家訪談對早期重癥病人,輸注足量免疫球蛋白,有可能減少危重乃至主任李太死亡的概率生柳葉刀2020年2月3日《武漢99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流9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98%出現血清白蛋白降低,其中27%的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的分析總結》患者接受IVIG(免疫球蛋白)治療中華醫學2020年2月11日《兒童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危重患者可考慮選用靜脈用免疫球蛋白,推薦劑量為0.2g/會斷與防治建議(試行第一版)》(kg·d),療程3—5d衛健委2020年2月14日《關于開展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鼓勵符合條件者踴躍捐獻血漿,并盡快組織轄區內重癥、危重漿治療重癥、危重癥患者的函》癥患者收治定點醫院開展臨床應用衛健委2020年2月14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將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人恢復期血漿用于早期新冠肺炎患例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者,可以作為特異性治療的一種選擇《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康復者血漿主要用于病情進展較快、重癥、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衛健委2020年3月4日者。原則上病程不超過3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臨床專療方案(試行第二版)》家判定患者存在病毒血癥,在病情急性進展期應當盡早使用衛健委2020年3月4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慮使用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試行第七版)》資料來源:衛健委,中國輸血協會等,中信證券研究部需求端:短期來看,血制品在新冠疫情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加速行業庫存出清,尤其是靜丙廣泛用于醫護人員的防護和患者治療,疫情期間終端需求提升明顯。從批簽發量來看,人血白蛋白(按10g/瓶計算)2020年共批簽發6159.13萬瓶,同比增長16.18%,其中2020H1共批簽發3140.83萬瓶,同比增長38.36%(2020Q1批簽發同比增長82.01%);靜丙(按2.5g/瓶計算)2020年共批簽發1353.40萬瓶,同比增長12.13%,其中2020H1批簽發726.66萬瓶,同比增長54.85%(2020Q1批簽發同比增長108.1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15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2021.3.21圖20:人血白蛋白總批簽發量(單位:萬瓶)Q1Q2Q3Q4合計增速700020%600018%16%500014%400012%10%30008%20006%10004%2%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資料來源:中檢院,中信證券研究部。注:按10g/瓶計算

圖21: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總批簽發量(單位:萬瓶)Q1Q2Q3Q4合計增速160030%140025%120020%100015%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